登陆注册
19314100000028

第28章 论禅札记(1)

论禅宗史的纲领

一、汤用彤教授来书

适之先生:

前在《现代评论》增刊中见尊作《菩提达摩考》,至为钦佩。兹寄上旧稿一段,系于前年冬日在津所草就。其时手下书稿极少,所作误略至多,今亦不加修正,盖闻台端不久将发表“禅宗史”之全部,未见尊书,不能再妄下笔。先生大作如有副稿,能寄令先睹,则无任欣感。

达摩“四行”非大小乘各种禅观之说,语气似婆罗门外道,又似《奥义书》中所说。达摩学说果源于印度何派,甚难断言也。

汤用彤七月十六日(1928年)

二、胡适答汤用彤教授书

用彤先生:

7月16日的手书,已读过了。

《中国佛教史略》中论禅宗一章,大体都很精确,佩服之至。先生谓传法伪史“盖皆六祖以后禅宗各派相争之出产品”,此与鄙见完全相同。我在巴黎伦敦发现了一些禅宗争法统的史料,影印带回国。尚未及一一整理。先生若来上海,请来参观。此项史料皆足证明禅宗法统至8世纪之末尚无定论,与我数年前所作《二十八祖考》完全相印证。但9世纪禅宗所认之二十八祖,与宋僧契嵩以后所认之二十八祖又多不相同,尤其是师子以下的四人。其作伪之迹显然,其中有许多笑柄,去年我在科学社年会讲演,曾略述之。

我的《禅宗史》稿本尚未写定,大部分须改作,拟于今夏稍凉时动手改作。有所成就当寄呈乞正。

今将我的大纲略述于此,不能详也。

(一)禅有印度禅,有中国禅。自《安般经》以至于达摩多罗《禅经》,皆是印度之禅。天台一派,《续僧传》列入“习禅”一门,其人皆承袭印度禅,而略加修正,“止观”即旧禅法的两个阶级,天台始以为禅之要旨。故天台是过渡时期。达摩一宗亦是一种过渡时期的禅。此项半中半印的禅,盛行于陈、隋之间,隋时尤盛行。至唐之慧能、道一,才可说是中国禅。中国禅之中,道家自然主义的成分最多,道一是最好代表。

(二)菩提达摩一宗在当时名为楞伽宗。其传法系统见于道宣《续僧传》“感通门”之《法冲传》中。巴黎伦敦有敦煌本《楞伽师资记》,是此宗的重要史料。

(三)“顿悟”之说起源甚早。《僧传》与《续僧传》中可以寻得许多线索。

(四)慧能在当日确有革命之功;现发现敦煌本《坛经》,我有影本,可以考见他的思想。

(五)慧能在当时并不出名,其人不过南方一派的大师而已。至神会北上,与正统派挑战,自称正统,并说其师有传衣为信,于是始有法统之争。北宗神秀已死,死无对证,而神会之才辩又足以夺人,故北宗的权威大摇动,不得已乃出于压迫的手段,故有卢奕的弹劾。神会放逐三次,名声更大,安史乱后,北宗遂倒,神会遂成第七祖。

(六)神会著作散失,我在巴黎发现两卷他的语录,最可宝贵。又在伦敦发现他的《显宗记》古本。

(七)8世纪下半,各派争造法统伪史,其多不可胜记。有七世说(楞伽宗北宗),有十三世说(神会最早之语录),有二十四世说,二十五世说……二十八及二十九世说,甚至有五十世说(《白香山集·传法堂碑》)。杂见于《全唐文》,敦煌残卷中。

(八)《续法记》《宝林传》皆当时法统伪史的一部分。

(九)唐代所出传法之说的根据为(1)达摩多罗《禅经》序。(2)《付法藏传》。师子以下之诸人则出于捏造,无所依据。

(十)故宋僧契嵩出而修正之,有“正宗”“定祖”的大议论,其说以僧祐《出三藏记集》为据,后来竟为正统的法统说。

(十一)8世纪下半至9世纪上半的禅宗派别,应以宗密《圆觉大疏钞》卷三之下及《禅源诸诠集都序》所述为最可信的史料。《大疏》分七家,《都序》分十室,我们向来不很了解,今在敦煌发现新史料之中,有许多史料可补充,于是十室之中可得七八了。

(十二)南宗成为正宗之后,北宗门下又多捏造世系自附于正统。故保唐寺一派(七家之一),本出于金和尚门下,也自附于南宗。马祖、道一也出于金和尚门下,因为有怀让的关系,遂成为南宗宗子了!

(十三)神会一派不久便衰歇。道一门下不久成为正统。“中国禅”至此始完全成立。

以上略述纲要,似乎能成一个有线索的故事了。材料太多,一时不及整理。将来也许有随时更动之处。所以先写呈此纲领者,正欲得先生的指示教正耳。千万请勿吝珠玉为盼。

又《付法藏传》之为伪作,自不待言,但其书作于何时,亦有考证之价值。鄙意此书是天台一派造出的,其内容引见智者之《摩诃止观》,及湛然之《止观辅行传弘决》等书。故自迦叶至师子世系,本是天台一派所认之世系,后来乃被“南宗”攘为宗谱。此意不知有当否,也请指教。

又来书疑达摩四行说:“似婆罗门外道,又似《奥义书》中所说。”此意似不误。杨衒之说达摩是波斯胡,道宣说他是南天竺婆罗门种。他又提倡《楞伽经》,此经是南方佛教徒所造无疑,“大乘入楞伽”似是史实。大概佛教行到南天竺,与锡兰,与外道教义结合,成此新经,达摩即是此南方新佛教的产儿。

印度之“南宗”后来竟成中国之“南宗”,也是有趣的偶合。

胡适敬上

诗僧与谐诗

唐朝初年的白话诗,依我的观察,似乎是从嘲讽和说理的两条路子来的居多。嘲戏之作流为诗人自适之歌或讽刺社会之诗,那就也和说理与传教的一路很接近了。唐初的白话诗人之中,王梵志与寒山、拾得都是走嘲戏的路出来的,都是从打油诗出来的;王绩的诗似是从陶潜出来的,也当有嘲讽的意味。凡从游戏的打油诗入手,只要有内容,只要有意境与见解,自然会做出第一流的哲理诗的。

从两部《高僧传》里,我们可以看见,当佛教推行到中国的知识阶级的时候,上流的佛教徒对于文学吟咏,有两种不同的态度。4世纪的风气承清谈的遗风,佛教不过是玄谈的一种,信佛教的人尽可不废教外的书籍,也不必废止文学的吟咏。如帛道猷便“好丘壑,一吟一咏,有濠上之风”。他与竺道壹书云:

始得优游山林之下,纵心孔释之书。触兴为诗,陵峰采。……因有诗云:

连峰数千重,修林带平津。云过远山翳,风至梗荒棒。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闲走践其迳,处处见遗薪。始知百代下,故有上皇民。

这种和尚完全是中国式的和尚,简直没有佛教化,不过“玩票”而已。他们对于孔释正同庄老没多大分别,故他的游山吟诗,与当日清谈的士大夫没有分别。这是一种态度。到了4世纪以后,戒律的翻译渐渐多了,僧伽的组织稍完备了,戒律的奉行也更谨严了,佛教徒对于颂赞以处的歌咏便持禁遏的态度了。如慧远的弟子僧彻传中说他:

以问道之暇,亦厝怀篇牍;至若一赋一咏,辄落笔成章。尝至山南,扳松而啸。于是清风远集,众鸟和鸣,超然有胜气。退还咨远:“律禁管弦,戒绝歌舞;一吟一啸,可得为乎?”远日:“以散乱言之,皆为违法。”由是乃止。

这又是一种态度。但诗的兴趣是遏抑不住的,打油诗的兴趣也是忍不住的。5世纪中的惠休,6世纪初年的宝月,都是诗僧。这可见慧远的主张在事实上很难实行。即使吟风弄月是戒律所不许,讽世劝善总是无法禁止的。惠休(后来还俗,名汤惠休)与宝月做的竟是艳诗,此外却像是讽世说理的居多。5世纪下半益州有个邵硕(死于473年),是个奇怪的和尚。

《僧传》说他:

居无定所,恍惚如狂。为人大口,眉目丑拙,小儿好追而弄之。或入酒肆,同人酣饮。而性好佛法;每见佛像,无不礼拜赞叹,悲感流泪。

他喜欢做打油诗劝人。本传说他:

游历益部诸县,及往蛮中,皆因事言谑,协以劝善。……刺史刘孟明以男子衣衣二妾,试硕云:“以此二人给公为左右,可乎?”硕为人好韵语,乃谓明曰:“宁自乞酒以清醼,不能与阿夫竟残年!”孟明长史沈仲玉改鞭杖之格,严重常科。硕谓玉曰:“天地嗷嗷从此起,若除鞭格得刺史。玉信而除之。”

最有趣的是在他死后的神话:

临亡,语道人法迹云:“可露吾骸,急系履著脚。”既而依之,出尸置寺后,而二日,不见所在。俄而有人从郫县来,遇进云:“昨见硕公在市中,一脚著履,漫语云:

“小子无宜适,失我履一只。”进惊而检问沙弥,沙弥答曰:“近送尸时怖惧,右脚一履不得好系,遂失之。”

这种故事便是后来寒山、拾得的影子了。6世纪中,这种佯狂的和尚更多了,《续僧传》“感通”一门中有许多人便是这样的。五梵志与寒山、拾得不过是这种风气的代表者罢了。

《续僧传》卷三十五记6世纪大师亡名(本传在同书卷九。亡名工文学,有文集十卷,今不传;续传载其《绝学箴》的全文,敦煌有唐写本,今藏伦敦博物院)的弟子卫元嵩少年时便想出名,亡名对他说:“汝欲名声,若不佯狂,不可得也。”

嵩心然之,遂佯狂漫走,人逐成群,触物摛咏。……自制琴声,为《天女怨》《心风异》。亦有传其声者。

卫元嵩后来背叛佛教,劝周武帝毁佛法,事在574年。但这段故事却很有趣味。佯狂是求名的捷径。怪不得当年疯僧之多了。“人逐成群,触物摛咏”,这也正是寒山、拾得一流人的行径。(元嵩作有千字诗,今不传。)这一种狂僧“触物摛咏”的诗歌,大概都是诙谐的劝世诗。但其中也有公然讥讽佛教本身的。《续僧传》卷三十五记唐初有个明解和尚,“有神明,薄知才学;琴诗书画,京邑有声”。明解于龙朔中(662-663年)应试得第,脱去袈裟,说:“吾今脱此驴皮,预在人矣!”遂置酒集诸士俗,赋诗曰:“一乘本非有,三空何所归?”云云。这诗是根本攻击佛教的,可惜只剩此两句了。同卷又记贞观中(627-649年)有洛州宋尚礼,“好为谲诡诗赋”,固与邺中戒德寺僧有怨,作了一篇《悭伽斗赋》,描写和尚的悭吝状态。“可有十纸许(言其文甚长,古时写本书,以纸计算),时俗常诵,以为口实,见僧辄弄,亦为黄巾(道士)所笑。”此文也不传了。

这种打油诗,“谲诡诗赋”的风气自然不限于和尚阶级。《北史》卷四十七说阳休之之弟阳俊之多作六字句的俗歌,“歌辞淫荡而拙,世俗流传,名为《阳五伴侣》,写而卖之,在市不绝”。阳俊之有一天在市上看见卖的写本,想改正其中的误字,那卖书的不认得他就是作者,不许他改,对他说道:“阳五古之贤人,作此《伴侣》。君何所知,轻敢议论!”这是6世纪中叶以后的事。可惜这样风行的一部六言白话诗也不传了。

《楞伽师资记》序

民国十五年(1926年)九月八日,我在巴黎国立图书馆读了敦煌写本《楞伽师资记》,当时我就承认这是一篇重要的史料。不久我回到伦敦,又在大英博物院读了一种别本。这两种本子,我都托人影印带回来了。五年以来,我时时想整理这书付印,始终不曾如愿。今年朝鲜金九经先生借了我的巴黎、伦敦两种写本,校写为定本,用活字印行。印成之后,金先生请我校勘了一遍,他又要我写一篇序。我感谢金先生能做我所久想做的工作,就不敢辞谢他作序的请求了。

《楞伽师资记》的作者净觉,伦敦本作。

东都沙门释净觉居太行山灵泉谷集

巴黎本“谷”作“会”又删“集”字,就不可解了。《全唐文》卷三二七有王维的《大安国寺故大德净觉师塔铭》一篇说:

禅师法名净觉,俗姓韦氏,孝和皇帝庶人(韦后)之弟也。……将议封拜,禅师……裂裳裹足以宵遁……入太行山,削发受具。……闻东京有颐大师,乃脱履户前,抠衣坐下。……大师委运,遂广化缘。……门人与宣父中分,廪食与封君相比。……此文与《师资记》的自序相印证。原序说净觉之师安州大和尚(即玄赜,王维文作颐大师)大唐中宗孝和皇帝景龙二年,敕召入西京,便于东都广开禅法。净觉当众归依,一心承事。

王维碑文中记净觉死于“某载月日”,但王维死在乾元二年(757年),而净觉归依玄赜在中宗景龙二年顷(708年),我们可以推想净觉死在开元、天宝之间,约在西历740年左右。

此书著作的年代也不可考,但记中述神秀的门下普寂、敬贤、义福、惠福4个禅师,“宴坐名山,澄神邃谷”,可见作此记时,普寂等4人都生存。义福死在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普寂死在开元二十七年(739年)。我们可以推想此记作于开元时,正当楞伽宗势力最盛时。

楞伽宗托始于菩提达摩。达摩来自南印度,而《大乘入楞伽经》顾名思义正是南方经典,所以达摩教人只读《楞伽》一经。慧可以下,承袭此风,就成为“楞伽宗”,又称为“南天竺一乘宗”。此宗的历史,有两处重要的记载:其一部分在道宣的《续高僧传》“习禅”项下《菩提达摩传》及《僧可传》;其又一部分埋没在《续高僧传》“感通”项下《法师传》内。

道宣的《续僧传》自序中明说“始距梁之始运,终唐贞观十有九年(645年)”。但他后来陆续增添了不少的材料。法冲一传就是他新添的材料。传中说法冲显庆年(656-660年)言旋东夏,至今麟德(664-665年),年七十九矣。

这已在《续僧传》初稿成书之后二十年了。再过两年(667年),道宣自己也死了。法冲是道宣晚年垂死时候认得的,所以《法冲传》中的材料都不曾整理,也不曾并入达摩、僧可两传。

同类推荐
  • 老子的帮助:当代人的厚黑学

    老子的帮助:当代人的厚黑学

    本书写作特点——是一本典型的“我注六经”式的著作,其鲜明的特点与引人之处在于作者以其人生体验对老子其人其书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这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作者的身份。从某种意义上说,提倡过“作家学者化”的王蒙是当代作家中品读老子最合适的人选。一是王蒙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老子的文章整体冷峻而个别句式激情的表达方法,与王蒙擅长的春秋笔法有相通契合之处。本书主要内容是对《老子》81章的意译和证词。作者的“意译”吸收、综合了诸多注家的成果,而用自己的语言化出。“证词”部分是作者以其70余年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悟所泣所笑所思所感,与老子的思想进行对证、查证,即作者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解读《老子》一书。
  • 阴阳家与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家与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家与阴阳五行学说》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孟子

    孟子

    孟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他的思想中获取营养。这种影响,仅从我们的常用语中就可以得到证明。
  • 尼采哲理诗歌

    尼采哲理诗歌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谁从根本上是教师,谁就只在与他的学生的关系中严肃对待一切事物——甚至他本身。”这句富有哲理性的格言出自《尼采哲理诗歌》。《尼采哲理诗歌》收录了大量的格言与诗歌。读读这些,必定让你深受启发。
  • 左右成败的十种关键思维

    左右成败的十种关键思维

    你是一个不甘平庸,渴望成功的人吗?在通往梦想的路上,你是否有失去方向的感觉?你是否正在为面对的困难而犹豫不决?你是否渴望有一种力量能支撑你走到成功的尽头,欣赏到最美丽的风景?成功没有定式,优秀可以复制。从思维入手,你可以找到改变自己人生和命运的终极力量!本书将为您揭开通往成功之路的十大必备思维:正面思维、行动思维、速度思维、结果思维、财富思维、多赢思维、换位思维、创新思维、成人思维和升级思维。这里没有空泛枯燥的大道理,却有浅显易懂而又意义深刻的故事。在这里你将有一种与良师益友进行心与心交流的感觉,下面就进入你的思维之旅吧!
热门推荐
  • 王妃拒宠

    王妃拒宠

    凤璃烟,从小在孤儿院长大,意外穿越,竟成丞相千金,一道圣旨让她入宫为妃,整整一个月,没见过她的夫君一面,好啊不想见我是吧,咱们看看谁能沉得住气!!入宫两个月,满城皇榜成招情夫公告;入宫三个月,成为妃嫔公敌。且看她如何化解每一次的困境,最终掳得帝王心。上官懿,银月帝国的王上,下定决心要她为她所做的事付出代价!!却发现,眼前这个千面娇妻,身份还真不简单,不过他最喜欢有挑战的事情了。
  • 另一边的我

    另一边的我

    偶然有一天,出了场车祸。意外的再医院躺了三个月后我拥有了不可思议的力量而他将伴随我。
  • 星云大师向左,圣严法师向右

    星云大师向左,圣严法师向右

    这是一本关于禅的书,能带你走进禅的世界。书中每个故事,都仿佛佛陀手中的一朵莲花,其中总有一朵,会让你在欣赏之后如摩诃迦叶般露出会心的微笑,拨开云雾见青天,在刹那间领悟到禅的真谛。
  • 谜城危情

    谜城危情

    苏秦,苏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新生,随着唐潇潇的出现,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与此同时,刑警老爸的调查越发显得迷离,重重迷雾,一切的源头在哪?
  • 潘德拉盒子世界里的人们

    潘德拉盒子世界里的人们

    天若有情天亦老,作品介绍没想好。。各位姑且就这么看着吧、
  • 愿赌上勾

    愿赌上勾

    当象征着黑暗与死亡的黑桃A遇上了充满着希望的紫阳花——她闭着眼张开双手,目标是前方不远处急驶而来的法拉利。“吱……”一声刺耳的急刹车声响起,她紧紧闭着眼,不敢睁开。为了挽救家里的事业,她不惜舍身拦车,低声下气外加苦苦哀求,才终于换来了一个机会,一个希望,一场赌约……
  • 萌货来袭:邪魅殿下请注意

    萌货来袭:邪魅殿下请注意

    她安佳曦是校园三大校花的其中之一,可爱派,她却成为了他夏正寒的助手,要她当狗当猫。他夏正寒是第一集团夏氏集团的少爷,只见一次面就让安佳曦当他这个学生会会长的助理,这后面竟藏着某种秘密。这一对冤家的生活正式拉开了序幕,他们磕磕撞撞,最后谁会先动心?邪魅腹黑的夏氏集团的大少爷+会长大人夏正寒。偶尔会有贴心、腹黑的一面,还超级超级自大和自恋的叶氏集团叶皓。还有温柔贴心的青梅竹马辰逸泽。她会选谁?没想到这三位有钱的帅哥少爷竟然还有另外的神秘身份。
  • 失恋治疗所

    失恋治疗所

    你失恋过吗?失恋说是小事也可以算是小事,但说是大事那还真的很严重。大部分人在失恋里受的伤是可以自身治愈的,但那些在爱的迷宫里迷失方向沉溺太深的人就比较困难了。主角——我是一个平凡得再不能更平凡的人,没有离奇的身世或者令人咂舌的奇遇,他失恋失业没车没房,可谓是社会的边缘人物,但一切在他进了婚姻介绍所后都改变了,之后在他身上发生的际遇让他开始成长、给了他爱的勇气。所以在他身上发生的,可能是任何人身上都会发生的事情,也就是任何人都可以从这部小说里得到或多或少的感悟,希望大家可以喜欢、支持。
  • 第七森林

    第七森林

    传说存在能实现任何梦想的第七森林,已经久远的神话,万年来无数人的追求目标,在灭世的危机面前,能否再出现并拯救世界,也许,只是一段往而复返的回忆....
  • 末日之超级异能

    末日之超级异能

    当整个世界面临末日,原本普通的方玉该如何让自己在末日中生存下去,当他已经能够平淡的面对丧尸之时,他却发现,原来整个世界都是一场阴谋...PS:建了个群,嗯,虽然知道加的人肯定会少,但是还是请喜欢的朋友加一下,平时无聊的时候一起吹个牛也不错~群号:123578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