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17100000016

第16章 中古史(9)

法显的东归,在东晋义熙十二年,即公元四一六年。其到美洲,较哥仑布要早 一千〇七十七年,其环游地球较麦哲伦要早一千一百〇三年了。

唐中叶后,阿剌伯海运既兴,中国沿海,往来仍极繁盛。据唐李肇《国 史补》,则安南、广州,每年皆有海舶前来,《国史补》所记,多系开元、长 庆百余年间之事。然则八九世纪间,外国海舶,必已来交、广无疑。所以 当八世纪之初,我国在广州业已设有市舶司。而据《唐书·田神功传》,则 七六〇年,神功兵在扬州大掠,大食、波斯贾胡,死者数千。又八三四年, 文宗诏书,曾命岭南、福建、扬州,存问蕃客,不得加重税率。则今江苏、 福建之境,也有外国商人踪迹了。

陆路的交通,历代亦迄未尝绝。试看南北朝时,币制紊乱,内地多以谷 帛代用,独岭南以金银为市,而河西亦用西域金银钱,便可知当时对西域贸 易之盛。所以隋世设官,陆路有互市监。炀帝招致诸国,来者颇多。当时裴 矩曾撰有《西域图记》,惜乎今已不传。而史官纪录,亦多无存,以致《隋书》 的《西域传》,语焉不详罢了。隋时通西域的路有三 :北道出伊吾,过铁勒、 突厥之地,而至拂菻。中道出葱岭,经昭武九姓诸国而至波斯,南道度葱岭 至北印度。唐时,陆路交通,益形恢廓,《唐书·地理志》载贾耽所记入四 夷之路,最要者有七 :其中第一、第三、第四、第五、第六都是陆路。除第 三夏州塞外通大同、云中道,全在今日邦域之内 ;第五自安西入西域道,与 隋时入西域之路略同外,又有 :第(一),营州入安东道。自今热河境,东 经辽东至平壤,南至鸭绿江,北至渤海。第(四),中受降城入回鹘道。自 今绥远境内黄河北岸的中受降城起,渡沙漠,至色楞格河流域。再北逾蒙古 和西伯利亚的界山,而至贝加尔湖。东北经呼伦湖,而通兴安岭两侧的室韦。 第(六),安南通天竺道。自安南经现今的云南至永昌。分为南北两道。均 经缅甸境入印度。而安南又别有一路,过占城真腊而至海口,与第七广州通 海之道接。其第(二)自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至鸭绿江口,亦分歧为 两:由陆路通渤海、新罗。第(一)道自平壤南至鸭绿江,也是与此道接的。

陆路的交通,道路的修治既难,资粮的供给又不易。所以大陆交通的发达, 转在海洋交通之后。唐时,国威遐畅,于这两点,亦颇费经营。《唐书·回鹘传》 说 :太宗时,铁勒诸部来降,请于回纥、突厥部治大涂,号参天至尊道,于 是诏碛南 鹈泉之阳,置过邮六十八所,具群马、湩、肉,以待使客,《吐蕃传》 亦说:当时轮台、伊吾屯田,禾菽相望。虽然为物力所限,此等局面不能持久, 然而一时则往来之便,确有可观。中外文化的能互相接触,也无怪其然了。

隋唐的制度

隋唐的制度,大略是将魏、晋、南北朝的制度,加以整理而成的。但自 唐中叶以后,因事实的变迁,而制度亦有改变。

自魏、晋以后,平时不设宰相,而尚书、中书和门下,迭起而操宰相之 权。隋改中书为内史。唐初复旧。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中书取旨,门下封驳, 尚书承而行之。其后多不除人,但就他官加一个同平章事,或同中书门下三 品的名目。而中书门下之事,实亦合议于政事堂,并非真截然分立的。尚书, 历代都分曹治事。至隋才设六部,以总诸曹。自唐以后,都沿其制。御史一 官,至唐而威权渐重。所属有三院 :台院,侍御史属焉。殿院,殿中御史属 焉。监院,监察御史属焉。御史弹劾,本来只据风闻。唐贞观中,才于台中 置东西二狱。自此御史台渐受辞讼,侵及司法的权限。专制之世,君主威权 无限。和君主接近的人,便为权之所在。而君主又每好于正式机关之外,另 行委任接近之人。唐朝的学士,本只是个文学侍从之官,翰林尤其是杂流待 诏之所,并不是学士。但是后来,渐有以学士而居翰林中的。初代中书舍人 掌文诰。后来就竟代宰相,参与密谋。这也和魏晋以后的中书门下如出一辙。 外官则因东晋以来,州的区域缩小,至隋世,遂并州郡为一级。唐代因之, 而于其上更置“监司之官”。这颇能回复汉代的旧规。但中叶以后,节度握权, 诸使名目尽为所兼,而支郡亦受其压制,尽失其职,不复能与朝廷直接。名 为两级,实在仍是三级制了。

两汉行今文经说,只有一大学。晋武帝时,古文经之说既行,才别设国子学。 自此历代或国子大学并置,或但设国子学。至隋,国子始自为一监,不隶太常。 唐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六学,都隶国子监。但其学生, 多以皇亲、皇太后亲、皇后亲和大臣子弟,分占其额,不尽是平民进的。从 东汉以后,学校已不是学问的重心,只是进取之阶,选举上之一途而已。

选举制度,隋唐时有一大变迁。隋炀帝始设进士科,而其制不详。唐时则设科甚多,其常行的为明经、进士两科。明经试帖经、墨义,进士试诗赋。一 则但责记诵,失之固陋。一又专务辞藻,失之浮华。然所考试的东西,虽不足取, 而以考试之法论,则确是选举制度的一大进步。原来隋唐时的科举,原即两汉 以来的郡国选举。前此无正式考试之法,则举者不免徇私。士有才德而官不之 举,亦属无可如何。唐制,则士可投牒自列,州县就加考试,送至京师,而试 之于礼部。则举否之权,不全操于州县长官,而毫无应试本领的人,也就不敢 滥竽充数了。此外唐朝还有一种标明科目,令臣下荐举的,谓之制科。是所以 待非常之才的。其选官,则文选属于吏部,武选属于兵部。吏部于六品以下的官, 都始集而“试”,观其书判。已试而“铨”,察其身言。已铨而“注”,乃询其便 利而“拟”。唐初铨选,仍有衡鉴人才之意。裴光庭始创循资格,以限年蹑级为事, 又专以资格用人了。汉世郡县之佐,都由其长官自辟。所辟的大都是本地人。 历代都沿其制。隋文帝才尽废之,别置品官,悉由吏部除授。这两事,都是防 弊之意多,求才之意少。然而仕宦既成为利禄之途,其势亦不得不如此。

兵制:隋、唐两朝,都是沿袭后周的。而唐朝的府兵,制度尤为详备。其制: 全国设折冲府六百三十四,而在关内的二百六十一。每府各置折冲都尉,而以左 右果毅都尉为之副。上府千二百人,中府千人,下府八百。诸府皆分隶于卫。平 时耕以自养。战时召集。临时命将统率。师还,则将上所佩印,兵各归其府。颇 得兵农合一之意。但是练兵是所以对外的。承平无事之时,当然不免废弛。所以 高宗、武后之世,其法业已渐坏,至于不能给宿卫。宰相张说,乃请代以募兵, 谓之 骑。如此,边庭上的兵,自然也不能仰给于府兵,而不免别有所谓藩镇之 兵了,唐初戍边的兵,大者称军,小者或称守提,或称城,或称镇,都有使而总 之以道。道有大总管。后来改称大都督。高宗以后,都督带使持节的,则谓之节 度使。玄宗时,于沿边设十节度经略使。其兵多强。而内地守备空虚,遂酿成安 史之乱。安史乱后,则藩镇遍于内地。到底不可收拾,而酿成五代的分裂了。

隋、唐的法律,大体也不过沿袭前朝。而刑罚种类等级,则至隋时又一 进步。自汉文帝除肉刑而代以髡笞。髡法过轻,而略无惩创。笞法过重,而 至于死亡。后乃去笞而独用髡。减死罪一等,即止于髡钳,进髡钳一等,即 入于死罪。轻重失宜,莫此为甚。从隋唐以后,才制笞、杖、徒、流、死五 刑。其中又各分等级。自此以后,刑罚轻重得宜,前此复肉刑的议论,就无 人提起了。又隋以前的法律,只有刑法,到唐朝,则又有所谓《六典》。此 书是仿照《周礼》,以六部为大纲而编纂的。一切国家大政,都具其中,俨 然是一部完备的行政法典。后来明清的《会典》,都是渊源于此的。

隋唐的学术和文艺

隋、唐承南北朝之后,在思想界,佛学的发达,可谓臻于极盛。这个留 待下章再讲。而儒家的辟佛,亦起于此时。首创其说者为韩愈。宋人辟佛的, 颇乐道其说。经学 :自魏、晋以后,两汉专门的授受,渐次失传,于是有义 疏之学。在南北朝时,颇为发达。然其说甚繁杂,于是又有官纂的动机,其 事至唐代而告成。便是太宗敕修,至高宗时再加订定而颁行的《五经正义》。 唐人经学本不盛,治经的大多数是为应明经举起见。既有官颁之本,其他遂 置诸不问了,于是义疏之学亦衰。惟啖助、赵匡的治《春秋》,于《三传》 都不相信,而自以其意求之于经文,则实为宋人经学的先声。

自汉以后,作史的最重表志纪传和编年两体,已见经制的,前此没有,至唐而有杜 佑的《通典》。其(二)前此注意于史法的很少,至唐而有刘知幾的《史通》。

与其说隋、唐是学术思想发达的时代,不如说隋、唐是文艺发达的时代。 散文和韵文,在其时都有很大的变化。从齐梁以后,文字日趋于绮靡,以致 不能达意,已见,骤然相隔太远,其势亦觉不便。所以不能专行。其(二)则以古文之不 浮靡者为法。如后周时代,诏令奏议,都摹拟三代是。此法专模仿古人的形 式,实亦不能达意,而优孟衣冠,更觉可笑。所以亦不可行。第(三)条路, 则是用古人作文的义法,来运用今人的语言。如此,既不病其鄙陋,而又便 于达意。文学的改革,到此就可算成功了。唐时,韩愈、柳宗元等人所走的, 就是这一条路。此项运动,可说起于南北朝的末年,经过隋代,至唐而告成 功的。此项新文体虽兴,但旧时通行的文体,仍不能废。中国文字,自此就 显分骈散两途了。后人以此等文体,与魏晋以来对举,则谓之散文。做这一 派文字的人,自谓取法于古,则又自称为古文。

韵文之体,总是随音乐而变化的。汉代的乐府,从东晋以后,音节又渐 渐失传了。隋唐音乐,分为三种 :一为雅乐,就是所谓古乐。仅用之于朝庙 典礼。一为清乐,就是汉代的乐府,和长江流域的歌词,存于南朝的,隋平 陈之后,立清商署以总之。其中在唐代仍可歌唱的,只有绝句。只有外国输 入的燕乐,流行极盛。依其调而制作,则为词,遂于韵文中别辟新体。但是 唐代最发达的,不是词而是诗。诗是汉朝以来,久已成为吟诵之物。大抵韵 文的起源,必由于口中自然的歌调--歌谣。而其体制的恢廓,辞藻的富丽, 则必待文人为之,而后能发挥尽致。在唐代,正是这个时候了。其时除五言 古诗,沿袭前人体制外,自汉以来的乐府,则又变化而成歌行。自齐、梁以来, 渐渐发生的律体,亦至此而告大成。这是体制的变化,其内容:则前此的诗, 都是注重于比兴。唐人则兼长叙事。其中最有力的人物,就是杜甫。他所做 的诗,能把当时政治上的事实和社会上的情形,一一写出,所以后人称为诗史。 其后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也是很长于叙事的。唐诗,旧说有初、盛、中、 晚之分,虽没有截然的区别,也可代表其变化的大概。大抵初唐浑融,盛唐 博大,中唐清俊,晚唐稍流于纤巧,然亦是各有特色的。宋朝人的诗,非不 清新,然而比之唐人,就觉其伧父气了。

书法,唐人擅长的也很多。大抵承两晋、南北朝之流,而在画学上,则 唐代颇有新开创。古代绘画,最重人物。别的东西,都不过人物的布景。后 来分歧发达,才各自成为一科。而山水一科,尤为画家才力所萃。唐时王维 和李思训,号称南北两派之祖。南派神韵高超,北派钩勒深显。宋元明清的 画家,都不能出其范围。其擅长人物的,如吴道子等,亦盛为后世所推重。 又有杨惠之,善于塑像。最近,在江苏吴县、昆山间的甪直镇,曾发现其作 品。现已由当地郑重保存了。

佛教的分宗和新教的输入

中国的文明,在各方面都颇充实的,惟在宗教方面,则颇为空虚。此由 中国人注重于实际的问题,而不甚措意于玄想之故。信教既不甚笃,则凡无 害于秩序和善良风俗的,都可以听其流行。所以在政治上、社会上,都没有 排斥异教的倾向。而各种宗教,在中国都有推行的机会。

其中最发达的,自然要推佛教。佛教初输入时,大约都是小乘。公元 四〇一年,鸠摩罗什入长安,大乘经论才次第流传,佛教遂放万丈的光焰。 佛教中典籍甚多。大概分之,则佛所说为经 ;其所定僧、尼、居士等当 守的戒条为律 ;菩萨所说为论。佛教中亦分派别,是之谓宗。各宗各有其所主的经、论。虽然殊途同归,而亦各有其独到之处。自晋至唐,佛教的分宗, 凡得十余,其中发挥哲理最透澈的,要推华严、法相、天台三宗,是为教下 三家,禅宗不立文字,直指心源,谓之教外别传,净土一宗,弘扬念佛,普 接利钝,在社会上流行最广。

中国的佛教,有一特色,便是大乘的发达。大乘是佛灭后六百年,才兴 于印度的。其时已在汉世。至唐中叶,而婆罗门教复兴。佛教在印度,日渐 衰颓,所以大乘在印度的盛行,不过六七百年之谱。其余诸国,不能接受大 乘教义,更不必论了。独在中国,则隋唐之间,小乘几于绝迹,而且诸宗远 祖,虽在印度,其发挥精透,则实在我国,华严和禅宗皆然。天台宗则本为 智者大师所独创,这又可见我国民采取融化他国文化的能力了。

同类推荐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百题问答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百题问答

    本书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三部分,对中国近现代史发展中的若干重大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解析。
  • 发迹1556

    发迹1556

    当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参加过严酷考验的新时代男性回到了动荡的日本战国的时候,他会怎么做?长在红旗下,生在新社会的热血青年,既然回不去,那就好好游戏一番吧。这个是我的,那个也是我的,至于你,给我滚出去。OK,游戏结束,主角获胜。
  • 跃马大明

    跃马大明

    重生大明,跃马乾坤!
  • 元末风云录

    元末风云录

    秦风陆军学院高材生,穿越到烽烟四起的元末,和朱重八,张士诚,陈友谅,这些群雄争霸天下。影卫?影卫镇成都,宵小无处逃,坏人勿作恶,恶者必被诛!影楼?影楼布四方,纵观天下晓!狼卫?狼卫镇此地,神犬定在旁!还有很多哟!
  • 重生之方天画戟

    重生之方天画戟

    穿越了历史的穿越者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没错,就是未卜先知。但。如果当一个穿越者穿越到了三国后,却发现自己失去了记忆……端看南宫亮如何凭着一杆方天画戟,如何将纵横天下血舞到极致。
热门推荐
  • 古今汉语语法的流变

    古今汉语语法的流变

    《古今汉语语法的流变》反映了作者对古今汉语语法变化研究的成果,该书从语言的历时变化出发,既分析了古今汉语语法一脉相承之处,又重点分析了古今汉语语法的变化,总结出了古代汉语语法有别于现代汉语语法的一些特殊现象,融入了作者对古今汉语语法“流”和“变”的研究心得。
  • 梦幻林场

    梦幻林场

    小小的护林员,突生神奇功能,奇遇——复活的艳丽明朝皇妃,与他一续前缘,令他享不尽人间艳福;失传几百年的绝世珍宝现世,引发江湖夺宝大战;正当他凭着神功,与各路夺宝之人斗智斗勇之际,江湖客损坏千年冰床,让冬眠千年的巨蛇破山而出,导致一场人蛇恶战。
  • 魅惑系列:妃洛舞Ⅰ

    魅惑系列:妃洛舞Ⅰ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一个月儿高挂的夜晚却莫名的出现了一种叫做彗星的不明物体。一个满天繁星的夜空却突然劈下一道诡异的雷,直接打中了她,让她直接从现代穿越到了古代,就连买车票的钱都省掉了。一次莫名的穿越,让她尝遍了人世间的情,爱,恨与痛。虽然是以狼狈的的出场方式现身,但却以绝对精彩的方式退场。她的第一愿望是以寻找回家之路为目地,却在无意之间混了个山寨大王,此寨名为‘七星寨’。咱也不是吃素的.小样的,咱出来混的时候,你还在哪里吃奶呢?噢!貌似错了,这些古人好像比咱还多活了好几百年了吧!你是神医?我看更像是捡破烂的吧!什么鬼才神医?什么在世菩萨,我看是神棍才更贴切吧!简直就是死马当成活马医.小心咱揍的你真的见上帝.哇!鬼啊!去、去、去,这孩子怎么说话的,你有见过这么帅的鬼吗?我可是京城四大美男之一,什么鬼不鬼的.在几个男人之中玩转的如鱼得水。她虽身在古代,但她还是那个她,那个在现代混黑道的她。
  • 邪破:傲视苍穹斗天下

    邪破:傲视苍穹斗天下

    她,是杀手界人人闻之颤胆的神鬼双煞。她,是叶家唯一无法凝聚灵力和修炼斗气的废物七小姐叶菩提。一朝穿越,当她重生于她身上之时,她会迸发出怎样的异彩?神器一堆,神兽相随。在得知自己的身世之后,她发誓,她要在这异界中慢慢的变强,她要强到可以保护到身边的每一个人。
  • 千古泪

    千古泪

    临走之时他对诺小苡说的最后一句话便是“等三个花开花败后,不论在外面是成还是败,我都会回来亲手为你披上嫁衣,让你做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而诺小苡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看着四个花开,三个花败,盼了又盼的等着心爱的那个人回来,却想不到等来的却是一纸绝情书。
  • 魂归天宗

    魂归天宗

    本是英雄救美,缺遭人暗算险些丧命,以为落入“世外桃源”,偶遇剑侠,吃得奇果,入得修神界。如同韦小宝一般颇具女人缘,幸有数位美女死心塌地伴其左右,一起降妖伏魔,一番作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皇天诀..more

    皇天诀..more

    王风,一个惊才绝艳的人物,横扫六合,异界诸雄纷纷败北,十万年后,世界屏障正是最为微弱的时候,修罗界五大高手进入人之间,并在不经意间被王风所发现,王风以一敌五,最后燃烧生命之力将儿子王楚藏入陨石中,送离战场,最后王风陨落,王楚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星球,且看他如何让父亲重新显化如大地之上,如何成就独尊之位
  • 我遇见的高中生活

    我遇见的高中生活

    女主夏梦的高中生活本是简简单单的,去因为一次意外她的高中生活大大改变···爱情,亲情,友情,事业。她,会选择···
  • 染指流年我的三分钟爱情

    染指流年我的三分钟爱情

    “从哪儿跑来的臭小子,来这管什么闲事?真是不知死活的家伙!姐妹们,给我教训教训他!”“这位大爷儿,今晚就让本姑娘好好伺候伺候你。”“老公····今天午时三刻,俺的大姨来了,身体有所不适呢,还请放过,么么哒!”一个高冷霸道的恶少,一个好胜不羁的富家千金,在一所平静的校园里狭路相逢,从此展开了一场旷世的虐恋,各种虐恋···姐弟恋···女追男···小三··小四··小五··轮番上桌,当高冷遇到不羁,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牛撇捺文集·历史碎片(卷五)

    牛撇捺文集·历史碎片(卷五)

    20世纪80年代至今,牛撇捺在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之余致力于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专业研究和杂文创作,主编了《中国西部经济》《中国回族文学史》《宁夏新闻出版史存》《二十一世纪宁夏杂文丛书》等专著或丛书,并相继出版了《中国人的宰一刀》《中国人生气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非理性中的理性》《拟谏官文化》等十三部作品集。这些作品体现着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创作旨趣和思维状况,但数十年里从未改变的是,贯穿这些文章始终的视野开阔、秉笔直言、针砭时弊的创作风格以及作者作为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和杂文家的社会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