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26000000012

第12章 峥嵘岁月与晚景凄凉(3)

在好水川之役前,范仲淹在延州时,元昊曾假意派使者高延德到延州求和。范仲淹接见高延德之后,深感元昊的所谓求和并没有诚意,而且又没有让使者带来求和的正式表章,所以不曾向朝廷报告。随后,他又修书一封,派部下韩周带着信,跟随高延德到西夏,希望能够对元昊晓以大义,劝他真心地归顺宋朝。韩周走后不久,就发生了好水川之役,宋军大败。

韩周在西夏停留四十多天,元昊命亲信写了一封覆函给范仲淹,让韩周带回。信中口气非常傲慢,范仲淹一怒,在西夏使者面前把信烧了,但事先已经抄录了一遍,准备报回朝廷。这封信一共26张,他认为不可以报朝廷的有20张,就把那20张全部烧掉,另外又略加删改,才命人送到朝廷。

信送达朝廷之后,有的大臣指责范仲淹不应该随便与元昊通书,更不该自作主张把元昊的回信烧了。这时,还有一人主张斩了范仲淹。这个人就是参知政事之一的宋庠。

原来宰相吕夷简复位之后,朝中其他大臣都畏惧他的权势不敢与他相争。只有参知政事宋庠屡次与他相争。宋仁宗也很信任宋庠,待他甚为宽厚,这更使吕夷简忌恨在心。但一直苦无机会整垮宋庠。

正好范仲淹与元昊通书的案子发生,吕夷简就故意从容地对宋庠说,范仲淹如果不是与元昊私通,怎么敢做出这种事情!宋庠以为吕夷简真的是认为范仲淹犯了大罪,于是在讨论的时候,就大胆地主张,应将范仲淹论斩。

这时,杜衍忙奏明宋仁宗,范仲淹的本意在招抚叛敌,怎可因此而令他获罪呢?吕夷简一看时机成熟,跟着就表示同意杜衍的看法。宋庠的论斩主张,招来众多大臣的严厉谴责,终而以朋党事被黜。

范仲淹就是在这种微妙的情况下,得到吕夷简的仗“义”之言。此外,谏官孙沔又上书为他辩解。宋仁宗只命范仲淹降职了结了这件事。

5月,又发布命令,命范仲淹到耀州任知州兼任庆州(甘肃庆阳)知州和管句环庆路部署司事。

10月,由于原任陕西经略安抚使的夏竦久任无功,屡遭谏官攻击,于是自请解除兵权,改判河中府(山西永济)。

同时,陕西从这个月开始,正式分为四路:秦凤路(秦指甘肃天水的秦州、凤指陕西凤翔)、泾原路(泾指甘肃泾川的泾州)、环庆路、鄜延路(鄜指陕西鄜县、延指延州。)以长安为中心,自东而西,鄜延、环庆、泾原、秦凤四路,大体成一扇状。

各路指挥官分别是:鄜延路庞籍,兼知延州;环庆路范仲淹,兼知庆州;泾原路王沿,兼知渭州;秦凤路韩琦,兼知秦州。他们除了担任各路部署司事兼知州以外,并兼本路马步军都部署、经略安抚沿边招讨使。

当范仲淹到庆州任职后,他就开始招抚居住在边境的羌人。元昊刚开始叛宋之前,边境的羌人为元昊所诱,暗地协助元昊。如环庆路的酋长们相约在西夏兵攻打宋边境时做向导。但是羌人不敢一面倒向元昊,时时在宋朝、西夏间两边倒。

范仲淹到庆州上任后,先向朝廷请得诏书,然后就开始巡边。他命人犒赏羌人,并检阅他们的武装力量。并与他们立下约定:凡是伤人的罚羊百头、马二匹;杀害宋人的斩。凡是与宋人负债争讼,一律送官审理。西夏兵入界侵犯时,凡不随本族逃避的人,每户罚羊二头,并扣押其首领。西夏兵入侵时,老人幼儿避入宋军城寨接受保护,宋军将负责供给饮食,若不入寨,则罚羊二头。全族都不入寨者,囚禁其首领。定下这个规定会,再也没有羌人为西夏兵所用了。

1042年4月,朝廷命韩琦为秦州观察使,王沿为泾州观察使,庞籍为鄜州观察使,范仲淹为邠州观察使。这是范仲淹到陕西任职的第三年,也是他提出的战略被采用的第二年。

唐朝初期,派朝臣分赴各道访察州县官吏功过及民间疾苦,有时叫巡察使,有时叫按察使,或叫采访使、兼黜陟使等,最后定名叫观察处置使。安史乱后,内地增置节度使或防御使。防御使不授旌节,地位较低,常由采访使兼领。采访理州县,防御理军事,既为一人二任,则兼理军民。唐代后期全国渐分至四十余道,大者十余州,小者二三州,重者为节度,次者称观察,并为地方军政长官,其僚属将校略少于节度使。不过到了宋朝,观察使与节度使一样,被永久冷藏,有其名而无其实,只当作荣称,而非实职。所以这项宣布,只是把范仲淹原来的荣衔“龙图阁直学士”加以更换,增加官禄而已,而实际职权仍未改变。

任命宣布的第二个月,范仲淹恳切地三次上表,请求辞去这个荣衔,并请恢复原衔。其理由是,原来以学士之职,行都统之权,是用内朝近臣的名义。出主军事,诸将莫不以朝廷之势,可以使外敌多几分畏惧之意。现在补为外帅之职,反而减少了为王。另一方面,守边数年以来,羌人对他颇为敬爱,都昵称他为“龙图老子”。何况,西夏沿边的一个小小首领,元昊都授予观察团练使的名衔,他如果被称为观察使,徒然使敌人轻视而已。而且,他自认为并无大功,不应更增厚禄,所以请求回复原衔。宋仁宗同意了他的请求,下诏恢复范仲淹为龙图阁直学士。

自此三川口、好水川之役以后,西夏与宋朝又经历了几次战役,虽然宋军都小有损失,但元昊始终无法越雷池一步,无法逼使宋军后撤。从整个战局看,算是稳定了局势,边境之危减轻了许多。

究其原因,完全是范仲淹始终坚持的大战略愈来愈见成效的缘故。在这个战略指导之下,鄜延路屯兵近7万、环庆路5万、泾原路7万、秦凤路近3万。部队的成分方面,除了正规军以外,还有招抚来的诸羌兵马。各种战略、战术据点、大城、小寨,都依照坚守不轻易出战的原则,星罗棋布,在各角落屹立不移,形成一面充满攻击潜力的铜墙铁壁。即使各据点中,有某个不幸被攻破,元昊也会碍于其他坚固的据点,可以互相援助的原因,而不敢贸然行动。所以只能小规模作战,不敢长久作战。

范仲淹所预测的另一个效果——拖垮西夏,也露出愈见明显的迹象。西夏因为连年作战,国力已大不如以前,再加上没有取得大规模的胜利,无法从宋掠夺物品,许多东西都濒临匮乏。西夏现在已经疲困不堪,元昊开始有求和的意向。

朝廷密诏东线的知延州庞籍,进行主动招抚工作。庞籍对西夏使者说,我大宋富有天下,虽然部分军队遭到一点小挫败,也不致于有什么大损失。可是你西夏,一败就是社稷之忧。你回去告诉你们的首领,若能悔过称臣,朝廷对待你们的礼数,必定优于从前。这时西夏的使者再也不骄横无礼了,他谦卑地说,能够臣服于大宋是我们日思夜想的事情,我一定把您的话一字不差地告诉上面。

在客观形势上,西夏正处于极不利的情势。原来宋、辽、西夏的三角关系,西夏采远交近攻策略,亲辽而与宋相抗。好水川之役宋军大败后,辽曾经趁此机会,遣使前来要求割地。宋朝廷派富弼前往交涉,他以智慧和超人的胆识,能言善道的口才,坚拒割地、和亲的要求,只以增加岁币,解决了辽的趁火打劫。宋、辽再度和解之局确立之后,辽对西夏的侵宋行动不再支持,而派使谕令西夏与宋和谈。

自从元昊继立之后,他就一反其父的作风,对辽不再恭顺。随着国力坚强,他不再臣服于辽,对他的辽国妻子也逐渐疏远甚至刻薄。双方关系早有裂缝,现在辽又反悔与西夏的承诺与宋言和,嫌隙于是更大。

西夏站在自己的立场衡量,由于本身在战场并未失利,若与宋言和,除了名分上必须恢复对宋称臣以外,其他方面,还可以索求一些好处,补偿用兵多年所遭受的损失。然后还可以转而对付辽,对自身而言怎么看都是有利的。

1044年,元昊向宋称臣,宋封元昊为夏国主。并赐予西夏白银7万多两、绢15万匹、茶3万斤。同年,辽主亲征夏,为夏所败,最后也是以表面的和局了结。

庆历新政新景象

首相吕夷简一直以年迈为由,数次提出辞去官职,但宋仁宗都没有答应。后来,陕西转运使孙沔上言,指责吕夷简掌持国政以来,黜忠言、废直道。最近重为首相三年来,以姑息为安,以避谤为智,西北边事屡以败闻,契丹又趁火打劫,可说一无是处。现在契丹已经复盟,元昊也黔驴技穷,前来求和,天下日望和平,因此,这是一个“振纪纲、修废坠、选贤任能,节用养士”的机会,也唯有如此,才能恢复往日大宋的光辉。吕夷简如今求去,如果不乘机矫正前过,而仍然以柔而易制者升为腹背,以奸而可使者任为羽翼,又让这一类的人充斥朝廷,则汉朝的张禹,唐朝的李林甫,等于又在我大宋出现。

看来这份奏书,宋仁宗并没有责怪孙沔,也没有反对。就连吕夷简本人都说,孙沔的这些药石之言,只恨晚了十年才听到!于是,宋仁宗就同意了吕夷简的请辞,命晏殊为相。

吕夷简辞去首相之职后,仍以司徒的名义预议军国大事。时任谏官的蔡襄,上疏指责吕夷简仍然贪恋权势,他要求免除吕夷简参预军国大事的特权,让新任的两府大臣能够专当其责,不受干扰。不久,吕夷简自请免除预议军国大事,宋仁宗予以批准。

1043年4月,朝廷宣布以范仲淹、韩琦、富弼为枢密副使。

本来,在发布晏殊为平章事兼枢密使的同时,宣布前陕西经略安抚使夏竦充枢密使。可是夏竦的任命引来台谏官的交章论劾。他们认为夏竦当年在陕西,畏懦不肯尽力,曾经在巡边的时候,置侍婢于军帐之中,几乎闹成军变。再者,元昊常榜示塞下,宣称拿到夏竦脑袋的赏钱几千,可见夏竦在元昊眼中是多么不值钱。他们又指出,吕夷简之所以要推荐夏竦这种人,只因为他们向来不和,之前吕夷简在位时畏惧他的为人,不肯引为同列,而今既要下台,正可借机加以推荐,以表示尽释前憾。

还有御史检举夏竦私结太监。被认为是范仲淹同党的余靖也说:“夏竦原来数度称疾请辞,这次一听说以枢密使召用,却又兼程赶来京城。若不及早决定取消任命,等他赶到了才听说被取消,他必会坚持要求面圣,来个叙恩感泣。到那时,再加上左右有人帮他说话,臣恐怕陛下也会为之迷惑。” 最后,宋仁宗受不了群臣的反对,终于决定以杜衍取代夏竦为枢密使。

晏殊为首相兼枢密使,杜衍为枢密使,范仲淹、韩琦、富弼并为枢密副使,同为执政大臣。另外,欧阳修、蔡襄、王素、余靖并为谏官。至此,人事大变革终于落幕。

同年6月,谏官欧阳修、余靖、蔡襄等人认为参知政事之一的王举正过于懦弱,不称职,要求以范仲淹取代。宋仁宗同意后下了诏令,但范仲淹以执政大臣不可由谏官来推荐为由坚持不受,反而请求宋仁宗让他外调边地。

当时宋、夏和约尚未正式签订,因元昊不肯自称为“臣”而讨价还价。宋仁宗命范仲淹为陕西宣抚使,但仍留在京师。到了8月,朝廷再度宣布以范仲淹为参知政事,而由韩琦代仲淹为陕西宣抚使。

宋朝为免去武将拥兵自重的情况发生,以文臣领军的举措未免矫枉过正。因此使范仲淹不得不在“四顾无人”的情况下,挺身在军事上为国竭智尽忠。虽然他做出了一番成绩,但领军终非他的特长。他从青年时代起,就有的全盘性的、政治性的经世抱负一直无法施展,现在终于获得一展抱负的机会。

由于与西夏作战,边防开支急剧膨胀起来。政府为了扩大收入,不得不增加百姓的赋税。于是,包括京城附近在内,各地反抗朝廷的暴动与骚乱纷然而起。为改变这种局面,宋仁宗忙命朝臣拿出对策。这时,就有了宋朝的第一次变法,即范仲淹领导的“庆历变政”。

范仲淹受命为参知政事的阁,召集二府大臣知杂御史(知杂是掌杂事的意思)以上的官员,朝谒太祖、太宗御容及观看瑞物。然后问御边大略及施政得失。而最令范仲淹等人诚惶诚恐的则是宋仁宗还赐坐并赠纸笔,要他们条列改革政治的意见。对宋朝来说,开阁召对、赐坐已经是殊礼,现在再来个御赐纸笔,可见皇帝改革的决心是毋庸怀疑了。

范仲淹和富弼联合草拟一份万言书,提出十项政见,为变法张本,这就是史上著称的“十事疏”。这十条有:

一、明黜陟,即严明官吏升降制度。当时,宋朝升降官员,不是依据官员是否勤勉,也不依据他们政绩的好坏,只是以年长资历为准。所以为官之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因循苟且,无所作为。范仲淹提出考核政绩,破格提拔有大功劳和明显政绩的,撤换有罪和不称职的官员。

二、抑侥幸,即限制侥幸作官和作官的途径。当时,居高位的人每年都要自荐其子弟充京官。一个学士以上的官员,经过20年,一家兄弟子孙出任京官的就有20人。这样不仅增加了国家的财政开支,而且这样得来的官员都是无能之辈,他们还贪赃枉法,相互包庇,结党营私。范仲淹提出限制恩荫特权。

前两项针对的是磨勘与任荫这两项不合理的制度。磨勘是宋朝官吏的升迁办法,规定文官每三年一迁,武官五年一迁,而不论其任内考绩。这种纯粹以年资叙迁的办法,造成贤与不肖一律并进的偏差局面。有所作为的贤才,被指为生事,遭到耻笑;一旦稍有差错,马上会被排挤。而尸位素餐的人可以坐至公卿,一心报国者反而狼狈不得进。

恩荫制度是指某人得任大官,则其子孙甚至异姓亲属,或毫无血缘关系的门客,都可以获得官禄。其结果,姑不论所任官吏质量是否有问题,单单在数量方面的惊人增长率,就已经够使政府不胜负荷了。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安徒生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安徒生的故事

    本书从爱迪生儿时的生活写起,一直写到他所创造出的伟大作品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再现了安徒生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伟大童话作家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并体会他执着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
  • 理想爱情的歌唱家:屠格列夫传

    理想爱情的歌唱家:屠格列夫传

    本书用优美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记录了这位给世界文学和我国现当代文学以重大影响的世界文豪的创作和人生经历,带引读者走进他迷人的艺术世界。
  • 诺贝尔奖作家传略

    诺贝尔奖作家传略

    本书以诺贝尔文学奖自1901年设立直至2012年109位获奖作家为对象,由相关研究专家撰述他们的生平小传,并酌情辑收部分作家的著作年表或生平大事年表、访问记、演讲等,以求较为全面地展示这些伟大作家的人生轨迹及著作风貌。各篇传记的作者均系翻译、研究名家,文字简明扼要,评论深中肯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 造福人类的大科学家(走进科学丛书)

    造福人类的大科学家(走进科学丛书)

    本书包括病菌的克星科赫、星系天文学之父哈勃、巴斯德与病菌作战、研究昆虫的法布尔、千年绝症的掘墓人瓦克斯曼、生物化学界的奇女霍奇金夫人以及从笨孩子到著名数学家等内容。
  • 绘画天才——毕加索

    绘画天才——毕加索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热门推荐
  • 无良首席逗佳人

    无良首席逗佳人

    你是无良首席,我是绝世佳人,但当我出现的时候,你这个无良首席要乖乖听我这个绝世佳人的话,而不是逗着我玩!
  • 空山之恋

    空山之恋

    一段奇缘两个不惑之年的男女迸发出了一段真挚的爱情故事,这段爱情故事只是开始了起点,但足以让人为之感慨,因为他们都是社会上最普通的一份子,且看他们的作为普通人的伟大爱情故事。
  • 落世神尊:腹黑魔妃控魔君

    落世神尊:腹黑魔妃控魔君

    一朝穿越,她由天才杀手转世为废材小姐,没爹疼没娘爱,人生就像一根菜,不过没关系,她有邪魅君王就够了。他宠她溺她,不惜将天下给她,于是乎某女一脸鄙视的看着他,之后潇洒的走了,只留下某男暗自忧桑……
  • 跳槽王妃:冷王有点拽

    跳槽王妃:冷王有点拽

    叶恋雪一朝穿越成了京城最著名的花痴女,在大婚前夕被人圈圈叉叉,却发现那个把她吃干抹净的人居然不是她的相公。令她汗颜的是,她的丈夫竟然是为了用她试药才将她娶进家门的。工于心计的侧妃,死缠烂打的前夫,见风使舵的小人,终极大魔王,讨人厌的情敌,对她不屑的爱人,她的情路好比漫漫西游路。额头上传来闷闷的痛楚,叶恋雪黛眉轻蹙,朱唇微启,“你是神仙吗?为什么要绑着我?”男子明显一怔,又在下一秒,笑得邪肆,一步一步靠近她,说话的声音透着慵懒的性感,“我是你今晚的男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命运之巴别塔

    命运之巴别塔

    几年前就一直想写一篇FATE的同人了,却总是下不了决心现在终于决定开始动笔了剧情是讲述冬木市圣杯解体战引发大爆炸,大圣杯启动备用机制在加拿大举行了圣杯战争,在这次战争中圣堂教会和魔术协会的勾心斗角,以及MASTER和SEVERENT们奋战的故事。
  • 洄溪医案

    洄溪医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吾家小妻初养成

    吾家小妻初养成

    一次意外,灵魂穿越到了一个十三岁的女孩身上。成为继父偿还赌债的物品,一纸契约,从此她和他形影不离。她是他侍婢,是她义女,还是她的未婚妻。腹黑男女,狭路相逢,谁可胜?不如携手整出轨嫡母,惩邪恶奸夫,打飞嫡出公子小姐!高高兴兴成亲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霸气女王:快到碗里来

    霸气女王:快到碗里来

    她,纠结于古代与现代的爱情之中,未知的爱情,似乎不那么靠谱,但,她也无路可走......他等着她作出回答,换来的是什么呢?他自己也十分迷茫,自己怎么会喜欢这种女人......而其它的他,也在迷惑着,到底自己是在干嘛。真的好可笑,但,值得......
  • 读懂爱

    读懂爱

    本书是一本绝对与众不同的写物随笔,在书中长长短短的句子里,既有张爱玲式的才情飞扬,又有李清照式的闲愁悠悠,文风孤绝清艳。作者通过唯美、感伤而灵动的语言,牵引出一段段青涩晶莹、暗香隐约的少年情怀。
  • 星际纯种人

    星际纯种人

    张贝贝做梦也没想到,一觉醒来,自己竟然成为了整个地球,甚至整个星际唯一一个纯种人类。看看这些随便一爪就拍山碎石的兽族变种人,看看这些智力爆表武力堪比原子弹的机械变种人,看看这些打也不知道疼不断同化同类的丧尸变种人,张贝贝心里暗暗叹气,为什么,究竟是为什么,这些强到变态的物种天天吵着让自己这个弱鸡保护地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