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29300000045

第45章 穷孩子立大志,成为拯救生命的大师

——格哈德·多马克

中国有句俗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京剧《红灯记》里就唱过这句。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意思是说,家庭经济、地位都比较差的孩子,不仅没有条件娇生惯养,而且要经受困苦的磨炼,承担生活的担子;如果教育引导得法,这样的孩子意志比较坚定,承受力、应变力比较强,比较有志气,能够奋发努力,艰苦奋斗,最终获得成功。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多得很。德国科学家、1939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获得者格哈德·多马克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格哈德·多马克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他不仅贡献巨大,而且品德高尚。他发明了磺胺药物,为人类征服疾病立了大功。由于他的贡献,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因此他于1939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但由于当时德国希特勒法西斯统治着德国,禁止德国人接受诺贝尔奖,并且将多马克软禁起来,还迫使他在一封拒绝接受诺贝尔奖的信上签字,然后把信寄给诺贝尔基金会。直到时隔8年以后,多马克才得以去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他受到了十分热烈的欢迎和极大的尊敬,瑞典国王亲自向他颁发奖章和证书。但由于领奖时间远远超过了规定的允许期限,巨额奖金不再补发。

格哈德·多马克1895年出生在德国东部勃兰登省的一个叫拉哥的小镇。这个小镇现在属于波兰了。

多马克的父亲是一位贫穷的小学教师,母亲是一位贫穷的农妇,家里穷,生活非常困难,所以多马克小时没有上学的机会。虽然这种情况对多马克的前途和发展非常不利,但他却拥有一个最有利的条件,那就是他有一对正直善良的父母。他们对多马克讲得最多的是:穷不可怕,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志气,没有骨气,悲观失望,缺乏奋斗精神。当时,多马克的父母并没有期望小多马克将来出人头地,做大科学家,更不期望他高官厚禄。他们谆谆教诲小多马克的是要他做一个正直、正派、善良的人,教育他一切要靠自己努力奋斗,以勤奋立身于世,不要幻想天上掉馅饼,更不可异想天开,有非分之想。家里虽然穷困,但绝不可以用任何不正当手段得到任何东西。

父母就是这样教育多马克的,多马克也是这样做的。他们艰难地生活着,但堂堂正正地做人,默默无闻地埋头苦干。

父母这种良好的言传身教,塑造了多马克健康的灵魂。多马克从小懂事、明理、顽强、刻苦,他总是不停地干活;他富于同情心,处处关心他人;他待人有礼貌;他遇到困难绝不低头。总之,多马克上学以前接受的教育影响了他的一生。

直到14岁的时候,由于父亲当上了一所小学的副校长,全家住进了学校,这时,多马克才有机会上学了。多马克多年渴望上学而不可得,现在上学了,他的高兴劲儿可想而知,他倍加珍惜这难得的上学机会。多马克从上学的第一天开始,就以勤奋、刻苦、认真为人瞩目。加上多马克天资聪明,当他得到掌握知识的机会时,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那蕴藏丰富的潜力的发挥。他不仅成绩优异,而且不断跳级,没有多久就转入中学学习。在中学,多马克的学习成绩更是名列前茅,并立下了献身医学事业的宏图大愿。中学毕业后,多马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基尔大学医学院。

多马克在医学院没上几个月,前进道路上又遇到障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多马克只得中断学习,离开学校,应征入伍。不久,多马克在前线负伤。伤愈后,他又奉命调到医疗队工作。直到战争结束以后,多马克才得以回到基尔大学医学院继续学习。

为了夺回被耽误的多年时光,多马克夜以继日地刻苦学习。由于他在几年的战地救护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绩更加突出。1921年,多马克通过了国家医学考试,取得了医学博士学位。

1923年,多马克到格赖夫斯瓦德,在格罗斯病理研究所工作。后来,又先后到格赖夫斯瓦德大学和明斯特大学讲授病理学和解剖学。1927年,多马克应聘出任柏塔尔一家染料公司的实验病理学和细菌学实验室主任。这是他非常愿意从事的工作,也正是这份工作成为他科学研究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自从保尔·埃利希发明了“六O六”,征服了睡眠病和梅毒以后,医学界掀起了研制化学药物的高潮,并陆续研制出不少抗原虫病药物,如抗疟疾药物黄色染料阿的平等。科学家们更热衷于试图征服比原虫小得多的病原细菌。然而经过多年努力,始终没有能够成功。

多马克就是多马克。他在众多科学家遭受失败挫折的情况下,更加百折不挠地探索前进。他以当时蓬勃发展的德国化学工业为后盾,开辟一条新路,把染料合成和新医药的研究结合起来。

多马克带领同伴们先后合成了1000多种偶氮化合物,并且不厌其烦地逐个反复试验,成千上万只小白鼠在试验中死去了。但是多马克期盼中的新药物仍然杳如黄鹤。多马克毫不气馁,以极大的毅力和坚韧的耐心继续不断地进行试验。

1932年12月25日,圣诞节这一天,奇迹终于出现了。多马克把一种橘红色化合物给受感染的小白鼠服下之后,小白鼠不仅没有死亡,反而日见康复,而且各种器官也没有受到损伤。这充分说明,这种橘红色化合物有很好的抗感染作用,而毒性却很小。但由于多马克对待科学研究工作十分严谨,所以他没有急于发表论文,只是以“杀虫剂”的名义申请了专利。他还要做进一步的研究试验。

正在这个关键时刻,多马克唯一心爱的女儿的一只手指被刺破受到感染,开始时手指肿胀发痛,继而全身发烧。女儿终日痛苦呻吟哭泣。多马克为了救治女儿,请来了很多很有名望的医生,用尽了良药,但都无济于事。女儿由于链球菌的感染已经无可抑制地发展成败血症。多马克望着奄奄一息的爱女,心如刀绞。

多马克已经别无选择,决心孤注一掷。他立即从实验室里拿出两瓶药剂,咬着牙给濒临死亡的女儿注射。多马克和妻子焦灼万分地守候在爱女的病榻旁。时间一小时一小时艰难地过去了,多马克由于过于疲劳和焦急也处于迷离恍惚状态。忽然间,他似乎听到了妻子的抱怨和哭诉:“你把女儿和链球菌一起杀死了……”多马克凄楚而急促地呼唤着女儿。当多马克睁开模糊的泪眼时,看见晨曦已经照在女儿的脸上,女儿安详地躺着呢。原来刚才打盹儿之间做了一个噩梦。

“父亲,我好多了!您刚才叫我吗?”这时候,女儿睁开眼睛,轻轻地对多马克说道。

啊,奇迹发生了!多马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他颤抖着拭去泪水,定睛审视女儿的神态,轻轻抚摸着女儿的前额。多马克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竟轻声地叫起来:“不那么烧了!简直是美妙的梦!”妻子也幸福地笑了。这时候,女儿的双眸闪射着生命的光芒。

女儿得救了。时间一天一天地飞快过去,女儿痊愈了。当女儿亲昵地搂着多马克的脖子时,多马克激动不已。因为,他面对的不仅仅是爱女得救,而且是一种能使千千万万人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的发现啊。他的女儿是世界上第一个用这种灵丹妙药战胜链球菌感染罹患败血症的人!

1935年,多马克总结了8年含辛茹苦的研究工作,在《德国医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细菌感染的化学治疗》的论文。这篇论文被公认为是仔细、严格、准确地评价一种新药的经典论文!多马克以女儿作为第一个试验对象的事迹,也被传为佳话,人们对多马克敬佩不已。

多马克发明的这种新药名叫“百浪多息”。它的问世轰动了全世界。使用“百浪多息”获得良好疗效的消息不断传来。英国伦敦一家医院使用“百浪多息”以后,拯救了许多濒临死亡的链球菌败血症患者。就连已经奄奄一息,已经使良医束手无策的患链球菌败血症的美国总统的儿子,使用“百浪多息”后,立即化险为夷,起死回生了。

接着,法国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特雷埃夫妇揭开了“百浪多息”之谜。原来“百浪多息”在人体内能分解出磺胺基因和对位氨苯磺胺,对位氨苯磺胺和细菌生长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对氨基苯甲酸在化学结构上十分相似,它被细菌不辨真伪地吸收,而起不到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养料作用,细菌便纷纷死去了。于是科学家们又用价格低廉的对位氨苯磺胺代替了“百浪多息”。随后,各种磺氨类药便先后问世了。

由于多马克创造性的研究,从而拯救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1937年,德国化学学会授予多马克埃费雷纪念章;1938年,英国爱丁堡大学授予多马克喀麦隆奖;1939年,多马克与赫格勒合著了《细菌感染的化学治疗》一书,同年,多马克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但法西斯头子希特勒禁止多马克接受诺贝尔奖,并将多马克软禁了。

多马克在软禁中仍然坚持科学研究,继续研究制造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的磺胺药。1940年,多马克阐释了磺胺噻唑(商品名叫“消治龙”)及其效能。1941年,他又从磺胺噻唑衍生出抗结核的肼类化合物。

后来,青霉素、链霉素等一批抗生素问世了,但由于耐抗生素的病菌日益增多,加上抗生素副作用比较大(如链霉素可致耳聋),生产又费粮食,所以磺胺类药物仍然大有用武之地。

1946年,多马克发现抗结核药梯皮温毒性大,但可以对付耐链霉素的细菌。1950年,多马克又发现异菸肼能够有效地对付抗链霉素的结核杆菌。同年,多马克与阿罗特合写了结核化学治疗的专著。1952年,异菸肼(商品名叫“雷米封”)开始应用于结核病临床治疗,疗效高,毒性小,价格又低廉,给千千万万结核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多马克由于贡献巨大,所以获得的荣誉很多。他是德国明斯特等大学的名誉博士;他获得秘鲁、西班牙、日本等国的勋章;他是英国皇家学会等科学团体的会员;他得到保尔·埃尔利希金质奖章和奖金。

1958年,多马克从药厂退休后,又出任明斯特大学病理解剖学教授,开始从事癌的化学治疗研究,希望能够为此作出自己的新贡献。

多马克毕生热爱科学事业,总是想着多作贡献,直到临终前,他还写道:“如果我能重新开始,我要成为一个精神病学家,探索精神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因为这是我们时代最恐慌的问题。”多马克对科学事业和人类幸福的拳拳之心令人感动和钦佩。

1964年,多马克在德国巴格堡逝世,享年69岁。

同类推荐
  •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决定成败

    本书介绍的都是那些普通人白手起家成为亿万富翁、小企业发展壮大成为业界领头羊的故事及其成功轨迹。读完本书,您会悟出:许多人的成功并非您想象的那样高不可攀,有的甚至得来全不费功夫。只要头脑清配、方法对路、兢兢业业、知难而进,换了您也同样会成功,而且可能比他们更功功!祝您好运!
  • 让你成为最美、最可爱的女人

    让你成为最美、最可爱的女人

    人生并非苦旅,不要总是把境况看得那么糟糕。调整情绪,放飞心情,你会发现,每一天都是精彩的一天,每一天都可以过得充实而有意义。这样,连疾病都会远远地躲着你。当然,人都会有疲倦的时候,这就需要我们适时清理自己的情绪,大声宣泄自己的不满,而不是压抑着自己的情绪。要面带微笑地对所有人说:“不用担心”。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全新的挑战,男人们也很少有喘息的机会,他们需要“另一半”的温柔、关心、体贴和宽容。以上这些,你都做到了吗?
  • 青少年教育自助金点子-意志决定成败——磨炼意志

    青少年教育自助金点子-意志决定成败——磨炼意志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毛泽东。意志决定成败,青少年要学会磨炼意志。
  • 我最想要的形象礼仪书:做优雅有礼的得体女人

    我最想要的形象礼仪书:做优雅有礼的得体女人

    在现代生活中,女人们从服饰打扮、举止言谈、气质风度、文明礼貌等各个方面在做着尽善尽美的改变,因为这一切的细节都可能决定着她们的前程和命运。沿着古老的文明走到今天,女性已逐渐由幕后走到了台前,越来越多的社会生活需要女性参与、融人乃至主导,因此对女性的形象礼仪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女人们也用自身独特的形象礼仪为这个世界缔造着温暖和美丽。
  • 史上处世非常道

    史上处世非常道

    当我们向前奔跑,看不清未来的时候,让我们回望历史。本书作者以另类视角读历史,即从今天的视角去追怀与审视历史,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
热门推荐
  • 微凉尽

    微凉尽

    因为不太会写长篇,又有很多思绪,所以决定写一个短篇合集,青春派,我觉得会有很多人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也许你还会落泪,也许有共鸣,希望大家对本书,多多支持,谢谢!
  • 宅女宠妃

    宅女宠妃

    【蓬莱岛】社团新坑《王爷,我要嫁你》穿越系列:她只是个胸无大志的人咩,没啥理想没啥愿望,只想做个称职的小人物,能够混吃混喝就行了.自杀的和亲公主身份很适合她啊,疯妃称号不雅,混着用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为毛命运要改写啊,大人物不是人人都能当的,要有走在刀锋上的勇气+智慧,很抱歉,她没有。
  • 正说篇

    正说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道渺渺

    天道渺渺

    上古之时,洪荒之初,道宗奇人无思道君,惊世而出。不修道法,不习仙术,以天地大道为本,创出一身惊世神通,战无不胜,力压群雄。离世之际,著书九卷,皆为毕身所学,流传人间,后世称之为天道奇书。............一座朴实的山村,一个木讷的少年,一场突生意外的亲事,引得少年踏上那寻访天地奥秘之道。斗转星移,物是人非,少年那已然成熟的脸上依旧坚定无比:“媳妇,我一定会找到你的...”
  • 一定追到你

    一定追到你

    有时候,我常会想我和他的孽缘到底是如何开始的呢?是因为他搬到了我家隔壁,还是因为他那双沉静得近乎挑衅的眼神,又或是因为第一次见面时那个令我后悔终身的……我记得第一次见到他时,我六岁,他五岁。
  • 边伯贤:囚笼之鸟

    边伯贤:囚笼之鸟

    “我囚禁了你的人,你囚禁了我的心,从此我们互不相欠!”我淡淡的说着。边伯贤抓住我的手:“你的心我不要,我要你的人!”我看了边伯贤一眼:“你的人我不要了,我要你的心。”边伯贤咬咬牙:“你真是可恶!”
  • 当我走进英雄联盟

    当我走进英雄联盟

    一个凡人跨界进入瓦罗兰大陆的传奇经历与爱恨情仇
  • 逃家而出:穿去古代做郡主

    逃家而出:穿去古代做郡主

    她又没有做错,老天凭什么这么不公平?竟冤枉她竟冤枉她!忍受几年,她决定离家出走,可家都还没离几步就这么真的穿越了。她是名门之后,德才兼备不亚于男子。自从那件事后,听闻洛府三小姐洛瑶瑶性情大变,虽说知书达礼却荒唐事一堆,她容颜不凡绝非凡人能比,那日不过在红鸳楼疯了一圈,却发现不得了的秘密,窗前的白衣男子,怎会如此熟悉……
  • 联想风云

    联想风云

    我没有试图印证官方的立场,也不想刻意追踪市场的风向标。因为在今天的中国.唯上和媚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名利场上的阶梯。然而我们如果回过头去看,就会发现历史是不懂人情世故的,它通常会让很多最权威最聪明最有名望的大人物显得可笑和无足轻重,也会让一些小人物变得伟大和不可磨灭。
  • 热血军迷:向解放军学野外生存

    热血军迷:向解放军学野外生存

    生存技巧是精锐特种兵训练的基本内容。能在与敌交战之中幸存下来却在不利的气候环境下死去是毫无意义的。全球的特种兵都接受过关键的生存技巧训练,从正确对待野外生存,到如何取火和如何遮蔽。如果你对野外生存有潜在需求,你就必须掌握这些生存原理和技巧,没准儿将来哪天它们能救您于生死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