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54700000030

第30章 经典频出,拓荒英雄写传奇

建设清水湾影城的同时,邵逸夫不惜重金到处聘请各类影视专业人才。在演员方面,“电懋影片公司”台柱—林黛成为他的首要目标,林黛不但有巨大的票房号召力,挖到她也是给“电懋”一个下马威,还可以借此吸引更多的明星。

邵逸夫把林黛挖过来,采用的是“吃饭”策略。不要小看了这看似简单的吃饭,这可是邵逸夫经过深谋熟虑的决策,决非吃一餐饭那么简单。

林黛应约来到一家僻静优雅的餐厅,看到邵逸夫在门口等候,彼此寒暄一番,坐入包厢的雅座。邵逸夫亲自为林黛斟茶,悄悄打量起这位当红影星来。眼前的佳人楚楚动人,晶莹透亮的眸子,仿佛蕴含着一泓秋水;瓜子脸上浅浅的笑靥,露出甜甜的小酒窝;她略施粉黛,没有刻意修饰,但这随便的装束,却散发着一股不可抗拒的魔力,令影迷为她神魂颠倒。“天生丽质,名不虚传。”邵逸夫在心里感叹道。

“六叔,我自己来。”林黛从邵逸夫手中接过茶壶,为邵逸夫斟茶。在香港娱乐界,大家都尊称邵逸夫为“六叔”,邵逸夫虽然到港不久,“六叔”的名头却无人不晓。林黛也打量起眼前这位半百老人,他既不像家财万贯的大亨,也不像学富五车的学者,可他兴建清水湾影城的气派,分明是未来的影坛大王。

“林小姐,去清水湾看过吗?”眼下的邵氏与“电懋”比,唯一值得骄傲的地方就是兴建中的清水湾片场了。

林黛回答:“还没有,我看过报纸上的照片,还听去过的人讲过,好大好气派,就像好莱坞一样。在那里面拍片,感觉一定很舒服。”“愿不愿到那里面拍片?”没等林黛回应,邵逸夫便直接开出邵氏的条件:林黛若能加盟邵氏,邵氏可以为她提供一切方便,并且保证制作出精良的片子,为林黛赢得更多更大的声誉。至于片酬方面,可达到林黛在“电懋”的双倍。

林黛一脸惊讶的样子,以为邵逸夫是开玩笑,“电懋”给的报酬够高了,好些同事说这已经到顶了。她不由笑起来:“六叔,您不是开玩笑吧?”邵逸夫二话不说,当即从公文包中取出签约合同与双倍的酬劳现金,放到林黛面前。

好厉害的杀手锏,林黛始料未及,她原以为初次见面只是探探口风的。真没想到邵逸夫会来这么一手,让她毫无回旋余地。她也万万没有料到邵逸夫如此大手笔,原以为邵逸夫同他哥哥邵邨人一样小气,舍不得花钱,还真是看错了邵逸夫,低估了他的魄力。

林黛动心了,她感觉到与邵逸夫合作前景光明,便不再犹豫,郑重其事地在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落落大方地收下了邵逸夫的酬金。

挖到林黛之后,邵逸夫马不停蹄,如法炮制,用“吃饭”的招术从“电懋”等公司挖角,像小生陈厚,女星林翠,导演陶秦、岳枫,以及“长城”花旦乐蒂等,纷纷投奔邵氏门下。

从20世纪60年代起,“邵氏兄弟”展开了“每月一院”的庞大扩张计划,在香港地区、南洋等地物色合适的地点大开影院。短短几年间,邵氏影院遍地开花,迅速增至130余家,形成了巨大的发行网络。作为这个电影发行网的坚强后盾,邵氏影城源源不断地输出风格各异的影片,每年达40多部,远远超过香港地区其他电影公司的产量。

邵逸夫到香港的时候,这里的电影院实行的是分级制,香港出品的电影只能在低级电影院放映。邵逸夫决心打破这个局面,他要用自己的电影征服观众。为了打响邵氏影城的第一炮,邵逸夫认真研究了几十部剧本,最终选定了改编自民间故事的《梅龙镇》、民间传奇《游龙戏凤》以及描写明朝正德皇帝与民女李凤爱情故事的黄梅调电影《江山美人》。导演李翰祥也不负厚望,当林黛主演的《江山美人》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时候,它那宏阔华丽、美轮美奂的影像,史诗般的艺术风格,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迅速征服了观众。

《江山美人》一炮打响,创下当时香港地区电影票房的最高纪录,后来被台湾地区著名的影评人黄仁、杜云之评选为中国一百部名片之一。影片一举囊括了1959年第六届亚洲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编剧、最佳彩色摄影、最佳剪辑、最佳音乐、最佳录音和最佳艺术设计共12项金锣奖。凭借这部电影,“邵氏兄弟”在香港站稳了脚跟。

紧接着,邵逸夫又不惜重金,把《杨贵妃》、《梁山伯和祝英台》搬上了银幕。这两部黄梅调影片上映后,在香港地区、中国台湾以至东南亚一带掀起了一股中国古装片的狂潮。据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台湾上映的时候,一位老太太看了120遍。

邵逸夫以黄梅调影片俘获了女性的“芳心”后,又推出新武侠片建立了一个以男性为主体的消费群体。邵氏经典武侠电影《独臂刀》是邵氏第一部赢利超过百万元的影片,也第一次使男影星的地位超过了女影星。同期出品的《大醉侠》被认为是“1965至1966年间新派武侠片中成绩最美满的一部”。《大醉侠》、《独臂刀》开拓了武侠电影的新局面,成为了中国武侠电影里程碑式的作品。

可以说,“邵氏兄弟”促成了20世纪60年代香港电影业的繁荣,引领了电影发展的前进方向,在电影史上具有标杆性意义。邵氏影片及邵逸夫本人在推广中国文化上更是功不可没。在每部影片里都打上中英文字幕,也是邵逸夫的首创。然而,当邵氏影业稳步发展时,公司内部发生了巨大的人事震荡,1970年,在邵氏工作了12年,素有“宣传鬼才”之称的邹文怀,因分红问题与邵逸夫意见不合,一气之下离开了邵氏,而且还带走了何冠昌、蔡永昌等不少邵氏的精英骨干,自立门户,成立了后来享誉香港影坛、成就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龙的嘉禾影业公司。邹文怀此举差一点使邵氏公司陷入“人去楼空”的窘迫境地。但是,邵逸夫把“邵氏兄弟”公司做大、做强的决心没有因此动摇。邵逸夫力挽狂澜,苦心经营,邵氏公司安然渡过难关,并继续发展壮大。

20世纪70年代,邵氏电影进入了黄金时代。李翰祥的宫廷历史和风月影片,张彻的武侠动作阳刚男性影片,刘家良的功夫武术动作影片,楚原的古龙小说系列等影片市场反响都很好,一直保持着不错的票房。邵氏声势可谓如火如荼,在历届亚洲电影节中共得大小奖项46项,创下中国电影史上的纪录。邵逸夫的身价也不断攀升,而“邵氏出品”更是成为了那个年代华语电影的黄金品牌。与此同时,邵氏影院开始闯入世界影业市场,先后在美国、加拿大与欧洲若干国家自建影院,并组织发行渠道,使中国影片进入世界影坛,与欧美影片争雄。

邵逸夫不仅仅是把电影当作一种赚钱的工具,更是将它作为一项事业。他常说:“我喜欢不停地工作,工作是我的嗜好,我不会过早地就退休。成功之道要努力苦干,并要对自己的工作有兴趣,运气只是其次。我深深体会到拍电影是很大的挑战,它能带给我无穷的乐趣,这也正是我努力工作的动力。”

到香港后,邵逸夫每天至少要看两三部电影,最高纪录是一天9部,一年700部,邵逸夫可谓是当时看电影最多的中国人。邵逸夫看电影,有一个精妙的“理论”,叫做“两只眼睛看电影”。邵逸夫说:“在香港,我永远用两只眼睛看一部电影,一只是‘商人的眼睛’,另一只是‘艺术家的眼睛’。”在邵逸夫看来,所谓“商人的眼睛”,其意义在于电影既然是文化商品,那么,追求上座率是天经地义的。要想“卖座”就要迎合观众口味,把电影拍得好看,只有电影好看,符合大众口味,观众才会“买账”。他要求邵氏拍的电影不但“叫座”,还要“叫好”。邵逸夫是一个做事一丝不苟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要求精益求精,即使是最细微的部分,也不能忽略,一件事情不做到十全十美,是绝对不会放松的。许多熟悉邵氏电影的观众都会对“邵氏出品,必属佳片”的宣传语印象深刻。

邵逸夫在中国电影史上创下了诸多“第一”和“之最”,邵氏家族可以说是中国电影事业名副其实的拓荒英雄。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中国电影的每一步变迁都有邵逸夫及其家人付出的心血。从20世纪20年代从事电影业至今,邵逸夫亲历了不同时代的电影演变,目睹和见证了中国电影的兴衰与成长。

同类推荐
  • 国际企业联盟研究

    国际企业联盟研究

    本书全面系统研究国际企业联盟的社会背景、经济诱因、功能绩效、形态安排、治理结构等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道路选择。
  • 零起步赚千万

    零起步赚千万

    全书共分为七章,回答了三个主要问题:做什么、敢不敢做、如何确保成功,阐述了白手创业的方法。
  • 能力绝对不是问题

    能力绝对不是问题

    本书内容包括:经济法基础知识、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法、公司法、外商投资企业法、合同法等十三章。
  • 服务外包: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服务”

    服务外包: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服务”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服务外包的现状和特点,在总结当前国际和国内服务外包取得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战略举措。本书从服务外包的概述入手,详细介绍了信息技术外包和业务流程外包、国际和国内服务外包的现状和特点、中国服务外包主要承接地、中国服务外包人力资源和投资促进,并分析总结了主要外包承接国的政策环境和经验,提出了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战略举措。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是一本从宏观上加深对服务外包认识、学习和掌握服务外包、开拓发展服务外包思路的实用性图书。
  • 如何读懂国家经济政策

    如何读懂国家经济政策

    地方官员应读懂国家经济政策。争取国家政策扶持,首先要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只有把国家政策弄懂弄透了,把国家政策支持的投资方向和重点搞明白了,才能紧紧抓住一系列稍纵即逝的机遇,打开争取项目工作的好局面。企业人士应读懂国家经济政策。做到合法经营就必须读懂国家经济政策,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只有读懂国家经济政策才能够创造条件享受各级政府乃至国家的各项鼓励和优惠;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与调整往往体现了特定时期的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特点,因此只有读懂国家经济政策才能够制定适当的企业发展战略。投资界人士应读懂国家经济政策。无论是金融投资、实业投资还是风险投资,读懂国家的政策环境都是成功的前提之一。
热门推荐
  • 经典古诗文800句新解

    经典古诗文800句新解

    本书共收录中国历史上经典古诗、词、文800句,并将其分为生命真谛、修身养性、求知治学、感情世界、养生舰体五大部分,每一部分又分为若干小专题,每句均有译文和新颖的解析。书中还收录了温家宝总理自2003年起在不同场合的公开讲话、讲演引用的部分古诗词文名句,并加以详细说明。
  • 唤之祖

    唤之祖

    守护,本就是七尺男儿应尽的责任,在这全新的世界,为了这份责任,且看王一平如何为了守护二字斗人斗神再斗天……她说:杀身,不过是提前结束生命。她说:杀心,却是灭绝灵魂。但他,能杀她之身?能杀她之心?
  • 柠檬味的薄荷青春

    柠檬味的薄荷青春

    长篇励志青春校园小说,薄荷青春中带有一丝柠檬味
  • 花谢月如初之卿若为缘

    花谢月如初之卿若为缘

    权力的可怕在于,你以为你可以轻易掌握它,孰不知当你在权力的漩涡里越陷越深时,你已经被权力玩弄着。莫承欢一个锄强扶弱,深受百姓爱戴的异性郡主,是如何被权力所掌控,变成一个心狠手辣,令人闻风丧胆的毒后……
  • 走向绿色的欧洲

    走向绿色的欧洲

    欧洲联盟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根据1992年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成立的,1993年正式运作,其前身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为避免混淆,本书中出现“欧共体”之处特指1993年欧盟成立之前,出现“欧盟”之处则表示1993年欧盟成立以后的名称。
  • 召唤无罪

    召唤无罪

    身患绝症的李林,想要获得永生和邪神契约。穿越异界寻找神器,没有半点武艺怎么办?没关系,多召唤点魔物作战就好了。战无不胜的萝莉女武神,善解人意的蝴蝶萝莉,迷惑人心的狐狸萝莉,嗜血拥有人格分裂的丧尸萝莉。等等,怎么都是萝莉?主人公不是萝莉控,她们都是可以长大的。封面随便找的
  • 姑娘,我真的不是黑社会

    姑娘,我真的不是黑社会

    我叫陶霂,今年十九岁。大二医学生。一名来自贫困山区的黑二代,靠着自己的努力拼搏脱离了自家的黑势力范围,以为从此就可以过上幸福快乐的大学生活。呵呵。什么?!三姨开了新盘口?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我才大二在校黑社会?!!多出来的妹妹什么鬼?!!!哦喽!我的大学我的日常!
  • 东女国传说

    东女国传说

    清朝乾隆年间,在四川西部的嘉绒藏区发生了一场罕见的征讨战争,史称“清廷征讨大小金川”,民间称“乾隆打金川”。泽旺编著的《东女国传说》从文学的角度,展示了这一波澜壮阔的史诗画面,揭示了史诗背后令人欷歔的人文情结。《东女国传说》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浓郁,是一部丰富多彩的嘉绒藏区风情画卷。
  • 弃猫效应

    弃猫效应

    吴世勋和姜岛是各有所需而在一起结婚。不过,这样的婚姻总是马上走到尽头。很快他们就离婚了。两年后,吴世勋却以姜岛编辑的身份又出现在姜岛的世界里。
  • 异僧往事

    异僧往事

    西游简史,自己改编,如有不适,速速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