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61300000019

第19章 我国的居民收入分配与就业(2)

二、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一)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包括宏观分配与微观分配两个方面。宏观分配即国民收入分配,微观分配就是个人收入分配。

国民收入是一个国家的所有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新创造的、按价值衡量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的总和。

国际上曾有过两种不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种是以前苏联模式为蓝本,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使用的物质产品平衡体系;另一种是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所有市场经济国家普遍使用的国民经济账户体系。

1.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aterial Production System,MPS)。MPS核算体系根据马克思的生产部门与非生产部门理论,将国民经济体系划分为两大部分: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该体系只限于统计物质生产部门。物质产品平衡体系以社会总产值、社会最终产值和国民收入(社会净产值)为基本核算指标,1971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处正式确认了该核算体系。

2.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SNA)。SNA体系是20世纪30年代末,由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提出,并由英国经济学家理查德·斯通完善的核算体系,1968年经联合国修订后在市场经济各国推广使用。SNA核算体系主要有GNP(国民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等指标。

MPS体系与SNA体系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只限于对物质生产领域的核算,而不核算非物质生产领域;后者不仅核算物质生产领域,而且也核算包括第三产业在内的一切非物质生产领域。此外,MPS体系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着大量重复计算现象,而SNA体系由于只计算最终产品价值,因而较少有重复计算。

目前,经济学家们根据实践指出现存国民经济账户体系中不仅存在着对“坏产业”(烟草、色情、赌博、军火等)一视同仁地加以计算的问题,而且GDP也不反映生态破坏、资源滥用以及交通堵塞成本和休闲、义工、家政费用等问题,因而提出了“绿色GDP指标”予以改进。

在所有社会总产值中,只有国民收入才是可用于个人分配的收入。社会总产品中用于补偿生产资料消耗的部分(C),是一个国家进行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物质资料基础。

马克思说:“一切不直接参加再生产的社会成员……他们的收入在物质上是由工资、利润和地租派生出来的。因此,和那些原始的收入相对而言,表现为派生的收入。”【1】根据这一原理,国民收入的分配总体要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过程。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指国民收入主要在直接生产领域的成员和集团之间进行的分配。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调节进行。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后,分解为三个部分:(1)上缴给国家的利税;(2)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和职工奖励、福利的企业基金;(3)企业职工的劳动报酬和投资、经营者的股息、年薪。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现代市场经济中,再分配主要借助于国家宏观调控方式调节进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一般通过国家预算、劳务费用收取、价格杠杆、银行信贷等途径进行。

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按其最终用途可划分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

积累和消费基金的比例,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必须要统筹兼顾。

(二)公平与效率的含义及关系

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分配机制不仅是生产要素在产权方面的实现机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具有促进再生产的功能。分配机制动力作用发挥的好坏、强弱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关键就在于在分配中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效率是一个生产力的范畴,是指资源的有效利用与高效配置。效率通常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从微观上说就是投入与产出的比较,从宏观上说就是社会资源的配置状态,其理想状态是“帕累托最优”。每一个生产的效率都可以通过一系列客观指标加以评判,如果某种产品或服务在质量和比例上合乎社会需要,且产出与投入比率提高了,就意味着效率提高了。市场经济中,由于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造成的利益诱导与优胜劣汰,会自发促使生产经营者不断改进技术和生产,整体形成供求平衡和资源合理配置,因而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相对较高。

公平则更多地是政治学、伦理学意义上的范畴,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和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标准、含义。经济学意义上,公平通常包括三层含义:第一,经济制度的平等。这是与消灭剥削制度相联系,是最高意义上的公平。第二,机会的均等。即所有社会成员在工作机会和收入获得条件上的平等,不存在歧视或社会地位上的差别。第三,结果的公平。就是从分配结果来看,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悬殊过大的问题。制度的平等和机会的均等一般无法量化分析,只能通过理论分析和社会评价予以评判。结果的公平一般可用基尼系数或洛伦兹曲线加以表示。

正方形中横轴可划分为五个等份,分别表示自左向右的各20%个收入家庭,其中最左边为最穷,最右边的为最富。如果将所有家庭的财富百分比累计,就可得到洛伦兹曲线OE或OFE:OE表示绝对公平,为绝对平均线,表示所有家庭收入完全相同;OFE表示仅有一个家庭拥有100%财富,其他家庭一无所有。现实中,实际收入分配处于这两者之间,为OE曲线。曲线越靠近对角线,财富分配越平等;曲线越靠近边框OFE,则越不平等。

1922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为了使财富分配程度更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引入了另一个指标——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由绝对平等线OE和实际洛伦兹曲线围成的面积与三角形OFE面积的比例。基尼系数在0到1之间变动,反映从绝对平等到绝对不平等的变化。0.2以下为绝对平均,0.2~0.3之间为比较平均,0.3~0.4为比较合理,0.4以上则为差距过大。

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效率和公平总是对立的,市场竞争形成的效率必然会造成就业、分配等社会不公平;如果以社会福利方式追求公平,则最终就会损害市场效率,形成懒惰和“搭便车”的现象。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在《平等与效率》一书中说:“对效率的追求必然带来不平等”,社会要“在平等与效率之间做出权衡”,“或者是以损失一定的效率为代价而获取更多的平等,或者是以放弃一定的平等而谋得更高的效率”。

事实上,公平与效率既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也具有同一关系。二者的矛盾表现在效率与公平都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基础上,在经济规模和收入总量既定条件下,过分讲求效率,就会损害公平;而过度追求公平,也会造成效率低下。因而,在实际分配制度的制定和分配过程中,既要克服效率决定一切的倾向,又要反对绝对平均。

二者的同一关系就在于生产的高效会创造更多可供分配的产品,使分配的相对公平具备雄厚的物质基础。相应的,公平的分配也会激励各经济主体提高生产效率,使公平成为生产效率提高的前提。经济实践中,公平与效率往往可以通过有效的宏观调节手段形成兼顾和统一,二者并不必然地会产生对立。

改革开放后,出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加快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提出让一部分条件优越的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策略,并在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和十六大报告中都相应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主张,形成了初次分配中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而在再分配中重视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调节职能的具体模式。这种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模式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但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功能的强化导致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阶层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形成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因而党的十七大适时调整了分配的政策和结构,强调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时都要使效率与公平兼顾,再分配时要更加注重公平的新模式。该模式要求在分配中要更加注重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尤其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同时,要采取措施使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越来越多的居民拥有财产性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例。要调整国家财政的支出方向,使财政支出和转移支付向落后地区、农村地区和弱势人群倾斜。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同类推荐
  • 经济学原来这么有趣

    经济学原来这么有趣

    这是一本介绍经济学大师及其思想精华的图书。它虚拟了18堂神秘课堂,邀请威廉?配第、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等18位经济学大师逐一走进课堂,讨论与现代社会密切相关的18个话题——土地、农业、自由、价值、需求、分工、危机、资本、复苏和调控等。在授课的过程中,听课人与大师们还有互动和交流。虽然,那些大师们是带着“任务”前来授课的,但他们可不是如此“听话”的嘉宾,还会时不时说些自己的趣闻、趣事,如果你喜欢听这些方面的故事,可千万别错过了。
  • 刺桐梦华录

    刺桐梦华录

    本书分为“过程:中古闽南的经济周期”、“空间:闽南的区域系统”、“结构:闽南经济的交易成本分析”三部分,共11章。
  • 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

    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

    《中国怎么办》作者时寒冰潜心十年力作!人人都能读懂经济趋势的第一书,未来10年财富保值增值必读。《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是一本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透彻分析问题本质而又引人入胜的著作。从整个世界经济大棋局,到中国的股市和楼市这样的小棋局,作者一一剖析,使得很多被掩盖得很深的东西都纤毫毕现。一开始,作者就从货币现象入手,给我们展开了一条由货币超发所主导的趋势之线。在这条线上,政府的决策思路、大宗商品的趋势、宏观经济趋势和整个国际大棋局,都尽现于眼前。
  • 最受欢迎的哈佛经济课

    最受欢迎的哈佛经济课

    本书汇集了哈佛教授对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常识的生动解读,把深奥难懂的经济学知识以案例、故事的形式还原为浅显易懂的事理常规,细致讲解了我们每个人的收入、消费、缴税、投资理财、职业规划乃至婚姻选择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和规律,使读者可以更加理性地规划自己的经济生活、找到投资理财的诀窍。
  • 经济学会撒谎

    经济学会撒谎

    本书是一本趣味性经济学读物。通过一些有趣的话题,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经济学,学习经济学,用好经济学。其核心思想仍与经典、传统的经济学思路一贯,但看事物的角度则力求新奇,改变大家对经济学的传统认识,解决一些学习经济学,运用经济学时的观念误区,使经济学能够更好地为我所用。
热门推荐
  • 帝姬:风暖碧落

    帝姬:风暖碧落

    最初,她是暗恋主人的小小侍女,而他是来府上做客的逍遥侠客。那时是谁轻笑着,抱肩站在刺槐树下,慵懒地说:“在下仇池杨定。”后来她成了当朝公主,却也成了情郎仇人的女儿。她被折磨得奄奄一息,是谁抱住那轻如蝉翼的枯干女子,那样呜咽着悲声,“碧落,我来了。我是杨定……”她一次次伤透他的心,让他绝望离去。在最终作出抉择时,谁在低声叹息,“碧落,下次弃我而去前,请一剑结果我……”
  • 异界废材:强势掘起

    异界废材:强势掘起

    在一场车祸中意外身亡,灵魂附身在异界一个侯府的少爷身上,不愿被人欺负,渴望,追求真相,那么就只有不断的变强
  • 不可一世的青春

    不可一世的青春

    我们都有过青春,或正在青春,不管是好是坏,可那就是真实的我们。
  • 工作就要日事日清

    工作就要日事日清

    现在的一个热门话题,就是怎样提高执行力。很多企业、很多管理者都在煞费苦心地思考着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计划做得很好,总是难以实现目标?为什么标准很明确,员工还是错误频出?为什么再三强调,问题还是反复发生?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归结为一个:人们的执行力差。究其原因,不一定是执行的人差,而可能是我们缺少一种有效的执行工具。海尔高绩效的日清工作法,就是这样一个有助于提升执行力的有效工具。现在说到以“日事日清,日清日高”为核心和精髓的日清工作法,大家已经不陌生了。它是第一个来源于企业实践,并大获成功的本土化管理模式,也是在中国影响最大、最成功的优秀管理理念。
  • 宪法学导论

    宪法学导论

    为适应法律职业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处理法律实务的工作能力,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组织本校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编写了系列教材,这本《宪法学导论》就是其中一部。
  • 我要做骗子

    我要做骗子

    宁可我骗天下人,不愿天下人骗我了。。。构思许久,重新提笔。
  • 猎人传奇录

    猎人传奇录

    猎人是中国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伴随着饥饿,困难与危险,走向没人踏入过的奇地意境,去探索未能揭开的自然母亲的面纱。古老的诗歌传承传唱,警告着那些企图接近他的贪婪的猎人。山至高则见仙叟,水至深则现蛟龙。偷其仙叟之院桃,猎其蛟龙之玉鳞。硝烟连山枪声起,九死一生何所求?纵有富贵千百度,人生难再三万天。
  • 岚峰学园

    岚峰学园

    希望这部小说能够给在学校里沉浸在卷子和考试之中的伙伴们带来快乐。
  • 恶魔殿下恋上毒玫瑰

    恶魔殿下恋上毒玫瑰

    如恶魔的一般的他,遇到带刺的玫瑰会如何擦出爱的火花呢天使王子和刁蛮公主之间又会发生什么呢?你若不离,我便不弃,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 江南词典

    江南词典

    如果将江南看成是一首诗,这至少会得到杜甫、白居易、张若虚、杜牧、柳永、苏东坡等一流诗人的支持。同样,在张继、寒山等一些次要诗人的作品中,江南也还是伸手可以触摸的。我相信江南就是由这些诗人用一些特定的语言发明出来的。这个可以触摸的江南大抵由以下的语词构成:塔、杏花、春雨、满月、杨柳、旧桥、寺院、石板弄、木格子花窗……当然还有少不了碧绿的水。这是一个名词的江南,她完全可能是一次语词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