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61300000023

第23章 “二元结构”与“三农”问题(2)

二、“三农”问题及对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影响

(一)“三农”问题及其由来

“三农”问题,即农民、农业、农村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前,“三农”问题在宏观层面上还仅仅是农产品的产量问题,或者说粮食安全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农”问题总的情况是农业问题已基本解决,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特有城乡关系和特有城乡发展路径,使“三农”问题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演变为以增加农民收入、寻求支撑产业为重点,覆盖城乡、涉及全局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

形成“三农”问题的主要根源,就在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整套农村、农业政策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三农”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的侧重点不同,必须要一体化地综合加以考虑。中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和国家富强。“三农”问题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一是农业现代化问题。现阶段的农业现代化包含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多种产业的现代化,是一项涉及到农业、农民和农村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只有将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相结合,才能把这项系统工程建设好。农业现代化必须依托于农村工业化,只有将大量富余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二三产业,才能有效提高我国农业经营的规模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问题在于农业发展落后,农业产业不能跟上工业化的步伐。中国经济30年取得的成就,主要在于成功地融入了经济全球化潮流,“中国制造”在全球经济链中占有重要一环。与此相反,农业则被抛在一边,与城市经济相脱节,形成了“二元”结构。要完全融入全球化,就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要效率就要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就要规模化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二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又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其一是劳动力转移问题,其二是农业人口素质提高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第一个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于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第二个问题就要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使农民有较强的就业适应能力。从各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看,都有一个解决农民的问题,但中国的特色是农业人口基数太大,因而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的难度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

三是农村问题。农村经济发展不正常,造成农村社会发展不正常,农村由经济的衰退变成社会的衰退。要改变这种状态,就要由政府和社会投资解决农村公共基础建设问题。目前,“三农”问题解决的瓶颈限制,是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化及户籍改革后的政策配合。以往的户籍制度将城乡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的剩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导,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

可见,“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业市场化改革和农村生产方式变革滞后,其背后隐藏着深层次的体制性矛盾。比如,目前我国每年都有几千万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镇打工,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主要是自发的,而非制度性的安排。巨大的流动人口涌入城镇,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许多农民在城镇长期务工,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已经有了固定职业。而现行的体制、政策和相关管理制度却阻碍他们在城镇真正安家落户。还有,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必须加快农村、农业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而我国城市工商业资本要进入农村,对小农生产方式进行改造,目前还存在许多政策限制,阻碍了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三农”问题既不能单纯依靠农村、农业自身的发展解决,也不能完全依赖城市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和帮助来解决,只能从全局上靠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虑城乡一体市场化改革,通过协调推进农村、农业的工业化和加快城市化进程来解决。

“三农”问题的形成有其如下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1.农业经济长期的低水平运行。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新中国成立以后,尽管农业经济资源配置方式有了明显的改进,但由于人均耕地的有限性和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农业生产力发展极其缓慢,农业经济效益低下,广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中,只是为解决吃饭穿衣问题勉强从事农业生产,并未积累起更多的财富,造成农业长期徘徊在低水平运行的状态。

2.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对农村剩余的汲取。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长期实行利用农业积累发展工业和城镇的政策,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始终存在。剪刀差是指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从1953年开始,国家对主要的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以低廉的价格征收农副产品,以不成比例的高价格向农村提供工业品,从而形成了巨大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有资料显示,1953—1978年的剪刀差数达9494.9亿元,相当于同期农业净产值的57.5%。同时,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阻断了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现代化进程,从而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持续存在和日益严峻。

3.长期城乡分隔的体制性障碍和制度供给的差异。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后发国家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会大大降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将会加快。而长期以来,城乡分隔的体制性障碍和城乡制度供给方面的差异将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并在城乡之间形成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使农民(或进入城市务工的农民工)与市民在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上变得不平等,在其中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因此现代化的真正实现必须大大降低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比重,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此。1990年以来出现的民工潮就说明了这一点。但对农民在城市职业的选择、市场的准入、子女的入托、就学等诸多方面形成了障碍,他们的工作、生活极不稳定,成为城市的边缘人,随时都有被迫重新返回农村的可能。

4.农地产权模糊。从我国土地制度的安排和演变来看,在初期,国家侵蚀农民的土地私有权利,仅仅是通过政策约束农民的行为能力,但并没有在法律上加以消灭。比如,规定每家每户的粮食和棉花生产指标,对产品定购定销,禁止雇工、租佃和借贷以及关闭集市贸易并切断农民与私商的联系通道。所有这些并没有改变农民的名义所有权,而只是对农民产权的使用、收益和转让给予了某种干预、限制和管制。国家通过对农民行为能力的约束导致了农地产权的弱化,通过产权的模糊化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产权“残缺”,通过制造“公共领域”使国家获得了对土地部分权利的控制权进而获得作为税收以外的农业剩余。但是,在后期,国家推进的集体化运动进一步消灭了已经残缺的农民所有权。在产权制度安排中,最重要的是经济资源的排他性收益权和让渡权。而国家控制的集体产权,使一切排他性的制度安排成为多余,而取消了权利排他性,也就取消了资源利用的市场交易。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改变了农村土地的产权状态,农地处于在集体所有制名义下的“人人都有,人人没有”状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土地产权呈现出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国家、集体、个人分割“收益权”的特点。农地产权的模糊性,使农民的经营权容易受到农村各级行政机构和准行政人员的条件性限制,甚至丧失。但更为严重的是在现有农地产权制度下,土地在合理流转、抵押等方面的功能受到限制,由此直接影响到农民资本的进入与退出、城乡资本的互动交流以及农民对土地的长期投入等。这种土地制度既限制了农业资金的来源,又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可见,历史的积淀和现实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当代中国的“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党、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它的解决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既要从农业、农村和农民本身出发寻求解决的途径,也要在这之外去寻找答案。

(二)“三农”问题对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总人口接近9亿,占全国人口的70%;农业劳动力达7亿人,占所有产业总人口的50.1%。农业是工业、服务业的基础,农民的生活状况关系着中国的社会稳定,农村地区的发展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难点和重点都在“三农”。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还处在艰难的发展阶段,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问题还很突出,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在现阶段,只有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才能切实优化经济结构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据统计,农村居民每增加1元的消费需求,将带动整个国民经济新增2元的消费投资。但是,消费需求来源于经济收入,没有经济收入的增长,拉动消费就是空话。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实际上可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民太多,一方面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农村落后的主要标志;另一方面,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其关键就是要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如果把农村人口的收入和消费提高到城市水平,将会创造出巨大的市场,不仅会解决目前存在的部分产能过剩的问题,而且可以实现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

同类推荐
  • 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方向探析

    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方向探析

    2007年至2009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全球50万亿美元的财富消失,2000多万人失业,数以百万计的企业破产倒闭。美国也遭遇了几十年来最惨烈的金融危机,伴随着雷曼兄弟、美林证券、贝尔斯登、房地美、房里美等巨型金融机构或轰然倒下或风雨飘摇,股票和不动产价格急剧下跌,信贷供应急剧萎缩,GDP和就业率大幅萎缩,人们对曾经为消费者和投资者提供信贷支持的金融机构的信心丧失殆尽。认真查找引发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总结失败的深刻教训,尽快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不仅对美国也对全球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具有建设性的积极意义。
  • 低碳经济带来的新商业机会

    低碳经济带来的新商业机会

    “金融危机”还没结束,“气候危机”开始上演,企业如何“转危机为商机”?“十二五”规划中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重要的政策导向,企业如何紧抓低碳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抢占未来技术和产业的制高点,在低碳经济中拔得头筹?低碳经济中企业需要达到哪些标准?各领域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本书作为第一本从低碳商业模式角度阐述如何把握低碳经济新商机的专著,聚焦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企业发展,解读低碳商机与国家政策,并通过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育、乐六大领域的典型案例,剖析低碳商业模式的特征、意义,给出可操作的建议与对策,帮助企业完善自身商业模式,实现低碳化,发现新商机、创造新价值!
  • 基础设施领域的特殊法人与公企业

    基础设施领域的特殊法人与公企业

    本书主要研究基础设施领域公企业产生、发展的内在规律,揭示我国基础设施领域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
  • 飞越彼岸

    飞越彼岸

    2003年10月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七次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宣布:“为促进双方商界合作,中方建议从2004年起,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作为中国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一项实际行动,这一建议得到了各国领导人的热烈欢迎,并写入会后发表的主席声明里。在这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同时建议举办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2004年11月3~6日、2005年10月19~22日,第一届、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高规格、成功地举办。
  •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与管理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与管理

    城市化进程离不开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本书共分八章论述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演进状况和发展态势、城市基础设施的理论、城市经营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管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制的新环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政府和国有资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投融资改革、项目管理以及城市基础设施中的部分国资公司典型案例研究。本书是一本关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理论分析和模式创新的著作。
热门推荐
  • 超市辨证系统管理

    超市辨证系统管理

    超市起源于美国,发展于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九十年代初引入我国,九十年代中期在我国迅速发展,经过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已成为我国零售业的主流业态,并诞生了一批初具规模的知名品牌。由于缺乏专业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指导,我国超市主要是模仿国际超市的经营模式,由传统的百货商场与批发商铺演变而成。受品牌、资金、人才及消费观念、地域文化等多方条件的制约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超市在激烈的跑马圈地运动中,外强内弱的通病日益突出,跨国超市在中国声势浩大的地域扩张,也相继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病症。
  • 野火

    野火

    自小在湘鄂边界崇山峻岭中长大的贺文慈,年轻时因抗拒恶势力的追捕而投军从戎。1935年冬,红二、六军团因主力离开湘鄂川黔根据地北上抗日,已升迁游击队大队长的贺文慈奉贺龙之命率部留守后方,从此与清剿的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经过多年斗智斗勇的较量,游击队终于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一批红军伤员和上百个红色家庭的孤寡老幼得到了有力的保护。解放后,贺文慈解甲归农,不久,因其经历复杂,又遭受不公正待遇,直到死后二十余年才得以彻底平反。
  • 我们可以很好

    我们可以很好

    “我一定会让你后悔的!”"你和他在一起,不会幸福的!"“幸福算什么?”“哦,我考虑好了,我要和金帆在一起。”从喻如初说出分手的那一刻,他就后悔了,只是没想到,他早已爱她入骨,她真的走了,他是真的后悔了。彻底后悔了。五年后。“我来替兰筱接机。”“哦,不用了,谢谢。”他狠狠的抱住她,就怕她会在消失。
  • 绝色魔女:废材七小姐

    绝色魔女:废材七小姐

    逛个街都被恐怖组织枪杀,这是什么人品。赶时髦穿越还穿到一个爹不疼,未婚夫不爱的鼎鼎大名的废物身上。废物也就算了偏偏还是个傻子。还好有个美貌娘亲还爱着。既然现在我是这个傻子,我偏偏要你爱上傻子,然后一脚蹬了你
  • 傲斗苍月

    傲斗苍月

    人鱼,火凤,古龙,寒蛇,几大古老幻兽种族及千万年前的那场战斗。随着她的到来,一些惊天秘密也逐渐涌来!邪灵?审判?光明和黑暗,究竟谁才是最后的主宰?幻斗大陆的命运终将是生灵涂炭,还是重铸光辉?黑暗与光明的追逐,无数生命的流逝,剩下的究竟还有什么?伙伴间的信任与关怀,却让她一步步坚定地向前走,她不是唯一的主角,她和他们一起经历的苦险与磨难将化作坚定的信念,在这不断的争斗中扫出一席之地!
  • 超级小卖部

    超级小卖部

    人家穿越到洪荒耍帅装酷,洪荒的大能穿越到我这小卖部来让我日子难度。人家穿越到洪荒扬眉吐气,洪荒的大能穿越到我这小卖部来一起吹牛打屁。这叫什么事啊!一个自称鸿钧的臭不要脸老头出现在我梦里告诉我是那天道之下的一线生机。从此,我过上了焦头烂额的生活,什么太上老君、十二祖巫、陆压、东皇太一、三霄娘娘、财神赵公明。。。等等等等都来了,我该如何是好啊~~~~官方群:217235410期待你的意见
  • 重生之败者为王

    重生之败者为王

    向远——一个名副其实的失败者。三流大学毕业,就业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软件公司。妻子嫌弃他无能,不能让她过上好生活。家里的经济需求让他劳累不堪。一场车祸,让他回到了高三。错误的相遇,错过的真爱,碌碌无为的自己……他发誓,他不会再堕落!他要做一个强者!
  • 活学活用幽默术

    活学活用幽默术

    “《活学活用幽默术(让生活快乐起来的101招)》从社会生活的六个不同角度展开叙述,主要针对职场、演讲、社交、两性、家庭和心态这六个方面所常用到的语言幽默技巧入手,配合相关人物的幽默故事,用实例向读者展示科学的幽默技法,寓教于学。《活学活用幽默术(让生活快乐起来的101招)》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有关幽默术的指导书。由墨墨编著。”
  • 水浒原来很有趣

    水浒原来很有趣

    《水浒》从来就是一本奇书,千百年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水浒》,因为《水浒》中有每个人的生活,一百零八将每个人都有一张鲜活的面孔,都有一颗跳动的心。风趣中不失深度,幽默中更显深沉。《水浒》的趣味来自一字一句,人生的感悟却在字里行间。
  • 来自远古的少年

    来自远古的少年

    这部《来自远古的少年》,应该算是《千月花》的一部番外,讲述了小五在躲避神君府追杀的一路上发生的故事,在《千月花》的故事里,《来自远古的少年》这本书是小五用“逍遥先生”这个笔名写的一部网络小说,也算是小五的一部回忆录啦!我爱上了一个女子,真的很爱她,她也爱我,希望大家祝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