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62100000017

第17章 历史变迁中的泰州文化

一、泰州城河的历史变迁

泰州的历史兴衰是与周边环境的变化、当地官员的更替等因素密切相关的,历史名人的过往会在泰州留下痕迹,扬州的兴衰能影响泰州的兴衰。泰州与外界的联系经常通过水路来实现,城河是进入泰州的最后一站,泰州的历史变迁可以通过城河的变迁得到体现。

宋代范仲淹在泰州监西溪盐场任职,滕子京时任泰州军事通判,两人结成很深的朋友关系。“君子不独乐,我朋来远方”是他们之间友情的贴切表达。范仲淹在任兴化知县时修建的范公堤体现了其“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概括了古代贤臣的普遍心声。

明代泰州是被朱元璋舍弃的地方,因为这里曾是张士诚的老巢,洪武初年常遇春率师取泰,久攻不下,乃至对泰州产生了厌恶之心。常遇春甚至自泰兴开水道即今由口岸来泰之河,行水陆夹攻之势,从西门攻入泰州,大肆焚杀自不待言。明太祖还决高堰之堤,直注淮扬,演成“倒了高家堰,淮扬二府不见面”的惨剧,泰州“城中三尺水,坡子七人家”。城河的漫溢几乎毁灭了泰州,明初的这一变局使泰州人口迅速减少,这也使泰州成为江南士绅移居的区域。民国《泰兴县志》卷二四说:“试征诸氏族谱牒,大都皖赣名族,于元明之际迁泰。”

到太平天国时期,是江南移民来泰的又一契机,因为“太平军之役,天下纷扰,江南为洪氏所领。江北已处处不安,惟泰以地僻,未遭陷落,官署机关,固多设于泰,人民避乱而来者,尤为不少。事平之后,往往留泰不返”(《泰县氏族略》稿本,泰州图书馆藏)。“清初有避乙酉之乱而来者,扬州既下,十日屠城,人民逃于泰者不少,至于清末,辛亥革命,满人恐遭仇杀,京口驻防家属随吾泰吴王树费季桥两先生来泰避其祸者,有罗姓、赵姓,时吴费为京口八旗学堂教习,故渡之以师也。”这也是泰州移民的一个来源。

其他像从戎的、作宦的、经商的经城河而移居泰州的也不少。从戎的如“王砺品之祖,以昌黎人为泰州守御,而家于泰”。作宦的如“明清两代,作宦于泰,乐其地僻俗淳而家于此者往往有之,如静海宫氏,其先以摄州篆来泰,遂家焉”。“宛平钟氏名灵,官泰州州同,殁后子孙遂家于此。”“钱塘许姓,屡官于泰,而子孙即居此间,俗称许公馆者亦是也。”经商而移居的主要是皖商,洪姓、胡姓是大姓。胡震泰、胡源泰等长期在泰州做茶叶生意。新安会馆、旌德会馆是徽商的根据地,另有做烟业的福建人建的闽中会馆,做油漆生意的京江人建的京江会馆等,会馆为客商实现土著化提供了中间环节。(《泰县氏族略》稿本,泰州图书馆藏)

在泰州,有的家族成长为大家族,如“港口居民千余户,而陈、宋两姓最多数,俗有‘三陈七宋’之谚”(《吴陵野纪》卷二《三陈七宋》)。另有“宫、陈、俞、缪四大乡绅”之谚。宫氏祖籍静海,明初始祖智达摄州篆,遂家于泰。明清之交,科名鼎盛,宫伟缪、宫梦仁名尤著。陈本吉水望族,自上望迁马田,道新避陈友谅乱,复由马田迁泰。清初登科第者多,陈泗源太史厚耀,以算术受知,赐翰林院修撰,世尤荣之。俞氏始祖兴一,明永乐间由苏迁泰,俞铎顺治壬辰传胪,俞梅康熙癸未进士,皆为名太史。缪氏系出兰陵,元至正间,缪古兴由嘉兴迁泰,遂为泰人。明清间科名不绝,缪太史沅康熙己丑廷试,探花及第,祖培乾隆戊戌会元,六十年间两大科名,允称盛事。当时望族,所以推此四姓为最。今则兴衰异势,不无今昔之感,然其子姓犹复繁衍也。(《吴陵野纪》卷二《宫陈俞缪四大乡绅》)

《吴陵野纪》卷二还说:“年来城市富绅,妇孺咸知者,莫如支、庐、王、管、沈,其财力之厚薄,势力之大小,虽略有差异,而邑人言及城绅者,必连类及之曰‘支庐王管沈’。支本丹徒人,清同治间支筠庵观察方廉,曾官浙江温处道,侨居于泰,遂家焉。今雪琴,更生皆以富著,邑庐有南北之分,居城南者曰南庐,居城北者曰北庐,皆明进士庐千驷后。永乐元年,由苏迁泰,今以南庐为富,嵩亭先生福保生子四,以求、志、达、道名之,长求古,次志古,三达古,幼道古。求古官知府有政声。王亦旧族也,其始祖景隆,明庠生,由苏迁泰。自乡贤公沂中(世丰,举人,官学正)而后,科名鼎盛,子勤太史(广业)以耄龄重宴恩荣,大富贵亦寿考,生丈夫子十二人。族益大。邑人询其族者,佥以行第为别。称之曰‘王几房’。管氏由其始祖全于明初迁泰,居东台,八传至栻,迁本城。清光绪甲午石清先生(得泉)以进士官知县,作宰诸城。诸城夙称优缺,先生宰是邑,办契税,考上上,而宦囊之富,亦基于此。沈氏自明御医露迁泰后鲜闻达,惕斋先生(秉乾,更名铸)以光绪甲辰进士起家,官京曹,光复后家居不仕,五姓源流大略如此。民国十六年春,孙军某师驻泰,悉索敝赋,民力殚矣。唯此五姓,出其藏金以供苛求,日凡数百元。五姓分担之,支最多,沈最少,按时输进,名曰‘叛墩’,秩序赖以无扰者达两旬,不可谓无功于地方也。”《续纂泰州志》卷二八《流寓》记载:“支方廉,自简庵,丹徒人,官至浙江温处道,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侨居泰州。”庐福保,字嵩亭,岁贡生,清末任泰州学会会长,庐求古,字义侣,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举优贡,历任甘肃隆德、宁夏皋兰等处知县(民国《泰州县志稿·人物》)。王世丰,字沂中,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举人,官金山线训导。《续纂泰州志》卷二四《仕绩》有传,王广业,字子勤。清道光三年(1823年)进士,官至福建兴泉永道,《续纂泰州志》卷二四《仕绩》有传。

明末泰州学派麾下也团结了一批南来北往的读书人,部分成为泰州新的居民。

二、泰州的文化特征

(一)泰州文化生活体现出明显的层次性,社会上层与普通民众均有其消费场所

泰州生活了各个层次的人们,有官员、富商、盐民,他们的消费标准自然很不一样,显示出明显的层次性。

当盐业兴盛之时,在泰州为盐官是肥缺,清赵瑜竹枝词说:“泰坝官儿缺最优,自称本府忒风流。一年一度真调剂,不愿生封万户侯。”“藩宪衙连运宪衙,候补人员纷若麻。走过大街穿小巷,公馆一家挨一家。”(李兆贵、王申筛:《独特的泰州税文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第139页)官员和候补官员成为当时的一个庞大群落。

随着盐业的兴盛,仓储业得到发展,清赵瑜竹枝词说:“我是西仓盐业人,过盐眼见往来频。残纲销尽新纲转,间有凶荒足济贫。”佛教寺庙光孝寺得到了商业余润的滋养,“光孝年来气运昌,丰收大众有斋粮。法王第一显灵应,火药局归盐义仓”。(第139~140页)

一些贫寒之人也从发达的盐业中分得一丝余润。清康发祥竹枝词说:“抬盐浦在北门西,丰歉居民命不齐。满地雪花多拥彗,天将余利养穷嫠。”(第129页)当淮盐销售扩大后,服务业随之而起,“票引新章换旧章,通湖达广远招商。沿河多少官盐栈,包买还包代客装”(第132页)。清赵瑜竹枝词说:“屯揽包收俱磬尽,起装钩扛半摧残。可怜坝客皆绅裔,也学分钱摆地摊。”(第140页)牙行业繁盛是盐业繁盛的一个缩影。

城河是泰州民众休闲娱乐之所,朱余庭有竹枝词:“五月城河浅水流,喧天锣鼓闹龙舟。锦标夺得人争羡,泰坝衙门都皂头。”(第133页)或许由于泰坝税务部门的执法人员长期游离于河上,因而水性良好,轻松夺得了龙舟赛的头筹。

泰州生活着大量的灶户,属于下层,他们辛勤劳作,却收获甚少,时常还要被苛刻的税吏勒索,因而时常生活在社会的温饱线以下。他们的消费往往已较低下,在泰州东南城郊有大量这样的饭店,“城南市面不若城北之盛,而小饭店特多,盖南乡农民平居鲜食米饭,偶至城区,争以一饱为快,故业是者甚伙”(《吴陵野纪》卷二《城南小饭店》)。

(二)泰州文化具有包容性,本地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共存,取长补短

外地来贩盐的时常能赚个碗钵满满,湖广人争相来营,楚音盈耳。因为生意的繁盛,河面宽阔,连水草都少有踪迹。即“断港支潢没草莱,大河风送峭帆开。天滋一水明如镜,绕过东门雉堞来”(《独特的泰州税文化》,第124页)。南来北往的商人激活了泰州的繁华,“烟水南关取次过,米盐捆载入长河。舟行卅里通姜堰,市肆喧阗驵侩多”(第124页)。当商业繁盛时,泰州民众的生计得到的保障也多,各类仓储建立起来,如“创修廒厍为储粮,不待屯田也救荒。红粟海陵传万古,盐仓东去太平仓”。泰州南门多丰腴之地,北门则主要为商人行盐之地。所以当时有谚语说:“南门田,北门盐,东门鬼,西门水。”竹枝词则说:“闻道此邦财力富,南门田与北门盐。”东门外主要为冢地,西门不设吊桥,留有广阔的水面便通舟楫。盐商们在行盐中获得了厚利,自然会把盐宗庙建设得特别的辉煌。史载同治二年乔鹤侪抚军官运使时,创建盐宗庙,祀夙沙氏、胶鬲、管夷吾三公栗主,更毁五通神淫祠,拓为小香岩别墅,皆淮商踊跃捐建,古木寿藤映带于两寺之间,颇极尘外之胜。当时南通和泰州共分布有二十处盐场,其中包括通属丰利、掘港、石港、金沙、吕四、余东、余西、角斜、栟茶,泰属富安、安丰、梁垛、东台、何垛、丁溪、草堰、刘庄、伍佑、新兴、庙湾。商人们过去靠占窝掣盐,后来根除窝制,改为票法,设栈掣盐,西河嘴乃盐艘停泊处,掣盐过坝,日夕喧豗,其俗相沿已久。当盐务机构均移至泰州后,行盐船只均需在泰州获得运司的护照,于泰州、安庆、湖口、吴城过关卡,取得合法行盐资格。由于泰州成为粮台等大小官员的住所,文武官员达二百多人,他们赁屋而居,租金迅速提高,柴门蔀屋尽为公馆。史载“至百姓之流离转徙者,虽一椽仅蔽风雨,亦必预纳租金,始准栖止”(第128页)。

(三)泰州文化具有高雅性,南来北往的文化人引领文化趋向优雅

清初扬州呈现一派萧条的时候,泰州成了安全的避风港。泰州延续了扬州安适的生活风格。“早上皮包水,午后水包皮”的习俗在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中有较多的描述。如卷一《草河录上·浴池·茶肆》记有开明桥有小蓬莱、太平桥有白玉池、缺口门有螺丝结顶、徐宁门有陶堂、广储门有白沙泉、埂子上有小山园、北河下有清缨泉、东关有广陵涛,在城外还有坛巷的顾堂、北门街的新丰泉等均是浴池,茶肆则有二梅轩、蕙芳轩、集芳轩、腕腋生香、文兰天香、丰乐园、品陆轩、雨莲、文杏园、四宜轩、小方壶、天福居、绿天居等。(李斗:《扬州画舫录》,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20页)韦明铧先生描述扬州人除了喝茶、沐浴之外,经常还流连于澡堂,用一丈青挖耳等。茶园里往往设有戏馆,“邗江戏馆叫茶园,茶票增加卖百钱。茶果大包随意吃,时新正本闹喧天”。“邗江遍处是茶坊,扬款焉如苏式昂。三五七文粗细碗,手巾把子水烟装。”(韦明铧:《扬州文化谈片》,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64页)扬州的做法有些模仿苏州,而泰州的习俗则多由扬州迁染而来。

进入晚清,泰州的休闲娱乐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旅馆业兴盛,泰州城内有茶园寓客。“茶社兼为旅馆,清末盛昌实口其始。当时鸦片盛行,早晨茶罢,一榻横陈,极吐雾吞云之乐,社中兼营饭菜,旨酒佳肴,咄嗟立至,晚则征歌选色,丝竹可以怡情,入其中者,如入世外桃源,不复知人间有忧患事,故营业盛极一时。迨几经变迁而至于今,情况虽殊,而以茶社兼营旅馆则如故也。惟继起者已有多家,无复当年之盛耳。”(《吴陵野纪》卷二)

“旧式旅馆,皆称客栈,或称客寓,而吾泰方言则称下处,犹言下榻之处也。其门首恒悬大方灯笼,上书栈名,其名类以氏族为识,如‘缪大房’、‘杨二房’之类皆是。室小而不洁,惟其值至廉,节俭者恒乐就焉。”(《吴陵野纪》卷二《旧式旅馆》)

“城市旅馆介乎新旧之间者,曰留春社。旅客多上流社会。是社之创已三四十年,初名长春。其地近大东桥,花丛环绕,极丝竹管弦之乐,地方人士咸藉此选色征歌,视为娱乐场所。后改名吟春,最后改今名,其历史可称最久。”(《吴陵野纪》卷二《留春社历史》)

“近时旅馆以大方最为宏阔,达官贵人多集于此。其门联曰:‘大无不赅,方以类聚。’颇切当自然。当联军莅泰时,白宝山驻大方旅馆,初入门,适当深夜,门前刀戟森严,铄铄有光,与电灯光彩相映,令人不寒而栗。讵入门时,电光忽暗,阴气逼人,旋复大放光明,而白已入内矣。在电灯光黑暗时,伺候于左右者,不知有何变化,人人自危。军阀之威,令人可怖者如是。”(《吴陵野纪》卷二《大方旅馆》)

泰州人的生活趋向于雅致化,即使是茶社、旅馆和浴池也喜欢用上典雅一些的名字,譬如茶社被命名为“一枝春”、“海天春”、“半亩轩”、“漱芳”、“曲江”,旅馆被命名为“留春”,浴池被命名为“小沧浪”、“甘雨香”、“白云泉”等。各家饭店都喜欢用纸灯笼作为市招,有的写有“家常便饭”字样,有的写有“鸡汁淮饭”、“三鲜连面”;浴室的市招常写有“小沧浪名池”、“百花潭名池”;旅馆的市招则为“杨大房”、“缪二房”、“安寓客商”等,这些均见出泰州人生活取向的细腻和精致。

“凤城河名人追踪”也向人们描述了文化名人与泰州的关系,王安石有“飞甍孤起下州墙,胜势峥嵘压四方;远引江山来控带,平看鹰榫去飞翔”的豪壮歌咏,左思、王维、陆游、郑板桥等一大批历史上顶级的诗人,在泰州也咏唱出了文化的雄风。唐代诗人王维的《送从弟惟祥归海陵》,储罐的《自柴墟归海陵》,胡海平的《光孝寺》等,写尽了历史文化的丰饶。兹不赘述。

(原刊《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9月8日第18版“区域人文”专栏)

同类推荐
  • 外事实用文书大全

    外事实用文书大全

    外事文书源远流长。它是一国政府外交代表、外交机关和民间法人、自然人与外国政府、机关和人员进行各种外事活动实践的产物。可以说,自从国家形成之后,只要有了国际间官方和民间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往来,就产生了外事文书。
  • 故乡

    故乡

    本书精选现当代著名作家写故乡的优秀散文,从故乡风物、故乡往事、家园情思等角度抒写了人类的乡愁这一永恒的文化主题。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曾国藩家书)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曾国藩家书)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胡适说:文学与历史

    胡适说:文学与历史

    大半个世纪,胡适一直饱受争议,但不妨碍他大师的地位。他是中国现代思想史承前启后的第一人,是倡导文学改良的第一人,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真正的自由主义者。本书精心编选了胡适在当时即引起很大反响的散文随笔精要,也最易于大家把握的篇章,阅读本书。不但能让您能窥见胡适先生思想宝库中闪烁的数不清的珍宝,也彰显其治学、为人、处世的大师风范。
  •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此书以蘅塘退士所选《唐诗三百首》为基础,从诵读实际出发,调整下少量长诗,增添一些孙选所没有的脍炙人口的短章。分体编排。入选作者,均对其诗歌的内容倾向艺术风貌作扼要介绍。为帮助顺利诵读,对一些语词作必要的简注。照顾到今人习惯,对孙选中“乐府”类按实际体式分别归入律、绝、古体。每体之中,各以作者生年为序。总之,一切设计都从方便诵读着眼。如果说普及唐诗的大型选本是丰盛的筵席,赏析专书是别味的自助餐,那末这个小型吟诵选本算是精致的名小吃荟萃,品种齐全,份量适中,清香可口,营养实惠。
热门推荐
  • 我和TFBOYS玺结良源

    我和TFBOYS玺结良源

    自从我们相遇的那一刻,你是我白天黑夜不落的心。我爱你,心就特别软,平淡也温暖,无语也浪漫。
  • 风流丹师

    风流丹师

    偶然的机遇,让林子枫获得了炼丹秘术,本已穷困潦倒的人生,突然间柳暗花明出现了转机。是选择做一名合格的高级贴身男秘书,还是做一个靠仙丹发财致富的红鼎商人?都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林子枫偏偏做到了,从一名毫不起眼的草根到坐卧花丛的金融大鳄,这一生将注定绚烂无比!
  • 千回传

    千回传

    纵使轮回千世,忘不了那容颜是谁许她承诺,抛一世繁华,看那彼岸花盛开那苍狼在雪原嘶吼,呼喊的是谁的名字,却又为何留下落寞背影神,究竟是什么
  • 一本书读懂中华民俗知识

    一本书读懂中华民俗知识

    本书介绍了民间岁时节日、人生礼俗、吉祥象征、民间游戏娱乐、生活民俗、生产民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科学技术、民俗信仰等中华民俗知识。
  • 时空劫相

    时空劫相

    在茂密的树林间,一头水牛在旁边吃草,阳光透过枝桠映在圆滑的磐石上。一个女孩披着一身浅白色薄薄的衣衫,隐若可见鲜嫩的臂肩,她安安静静的坐着,认认真真的梳头发,一串水珠沿着藕臂滑落磐石。她有粉色的脸蛋,古井无波的眼眸里,透着一股静谧,好像整个世界就在其中,这样特殊的气质让她显得清新脱俗,宛如仙子。
  • 你会回来吗

    你会回来吗

    15岁的她放弃了一切,她走了,那个她还会回来吗,
  • 青颙狼

    青颙狼

    一双铁拳,一对钢脚。象牙般的肘击,炮弹般的飞膝。生命的线路,仿佛真的就那么简单为了救出从没见过的侄女,从毫无头绪,到步步清晰。在最后的血雨夜……
  • 赛尔号之樱的约定

    赛尔号之樱的约定

    使命者悄然降临,她只是一名普通的人类少女,能担起守护宇宙的重任吗?战神联盟护她周全,她却与其中一人萌发爱情。危机降临,她以自己生命换得宇宙和平。可是故事还没完呢!多年后,那熟悉的笛声,熟悉的曲子,又在宇宙中响起……
  • 这样的女人,嫁谁都幸福

    这样的女人,嫁谁都幸福

    智慧的女人可以做职场达人,也可以做幸福主妇,只要用心把事情做好就是最美的。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家庭,幸福的女人就是美丽的女人,这是女人的权利,也是女人的追求。作者主妇潇潇由职场达人转身成为家庭主妇,通过自己的亲身经验回答你,做什么样的女人,嫁谁都会幸福。她总结了做完美主妇必备的5大技能:家庭理财、夫妻关系、子女培养、身心健康和生活艺术,教女人如何成就幸福的人生。对每一位追求幸福生活的女性而言,读完本书,就是获得了开启幸福的钥匙,希望你也能用自己的力量打开幸福之门。
  • 嫡女重生之毒后风华

    嫡女重生之毒后风华

    她出身将门,身份贵重,可却因为天生经脉逆乱,成为废材,被人踩在脚下。她宁负天下人,也终究不愿负他,可却在他功成名就之后极尽羞辱,拉去喂狗。重生之后,她抛去废材头衔,重拾嫡女光环,挨个收拾那些欺辱过自己的人,重新勾引那个没良心的薄情男子。她变得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指挥的了千军万马,做的了地痞流氓!当一切尽在她手中的时候,什么皇子、什么第一才女?统统滚到一边去,权倾在手,还怕你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