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62500000005

第5章 记

梨园剧目《陈三五娘》——这个古远甘香的恋爱故事,由于反封建主题思想的强烈和故事情节的深入人心,得到闽南观众的普遍喜爱。

1952年夏,省文化事业管理局选定它为本省第一回审查剧目。同年秋间,晋江大梨园在省文联帮助下,进行该剧整理工作。我们根据蔡尤本、许志仁两位老艺人的口授,参考《荔枝记》、《荔镜传》首先整理出上下集本,把五十三场压缩为十三场,分两次演出。

1952年11月间,省文化局在泉举办两期戏曲研究班,我们又根据晋江专区、龙溪专区、厦门市200多位艺人就大梨园演出所提意见,进行修改,并把上下集压缩为一次演出。1953年春,晋江专区戏曲初审小组又根据当时演出材料,初步整理出《晋江专区陈三五娘初审本》。

5月间,省戏改会进行该剧初审工作,我们掌握省座谈会总结精神,再作一次修改。这次修改系根据主题及剧情发展,重新确定了睇灯、忆郎君、训女、投荔、磨镜、梳妆、赏花、留伞、绣孤鸾、催亲、出奔等十一场,把繁杂的精简,不够的补充,在若干细节上也作一些改变。希望通过这一次修改,丰富五娘内在的情感,体现五娘思想变化——将她对陈三爱的发展步步铺陈,一直推进到“出奔”高潮终剧。

由于水平的限制,一年来的摸索,只能写出这回未定本,希爱好戏曲先进,多多指教。

编者1953年6月

【本剧特约责编】泉州文化学者 郑国权

郑国权先生编读手记

晋江市的《晋江文化丛书》第六辑,计划编入许书纪先生(1912-2008)于1953年6月改编的油印本《陈三五娘》。在付梓之前,该书编辑要我写点评介之类的文字。于是,我反复拜读了油印本的打印稿,并为其造了若干字库所无的方言俗字。至于评介,我想,要谈《陈三五娘》,首先要介绍这部戏文的历史渊源和这台戏六十年前重获新生的历程。

《陈三五娘》这部梨园戏戏文,在中国戏剧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历史悠久,传播面广。从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于20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征集整理、编校出版的戏文来看,在公元1500年前后,泉州、潮州已各有一本《荔枝记》在上演,因而在明嘉靖年间(1566)福建建阳才有合编本《荔镜记》的刊刻出版。15年后的万历辛巳,广东潮州也有一部《荔枝记》刊行。它们都是搬演泉州陈三与潮州黄五娘的爱情故事的。进入清代,三本更接近泉州舞台演出实际的《荔枝记》戏文,先后于顺治、道光、光绪年间问世。据此可以说,《陈三五娘》戏文一脉相承了五百年。但新的史料的发现,证明这部戏的发端远不止于此。因为明嘉靖本《荔镜记》的上栏,有个“新增勾栏”,当中竟然隐藏一个以陈三为主人公的完整的短戏文。由此可推断陈三登上戏剧舞台也许在宋元时期。

至于在戏曲舞台上及弦管馆阁中,《陈三五娘》的戏剧与曲目,更是传遍海内外闽南语系地区,包括台、港、澳和东南亚及南洋各地,盛极一时。但随着岁月蹉跎、社会变迁,在泉州一带,《陈三五娘》全本戏(要连演六七个晚场),已难能再现,通常只由雇主“摘出”上演。及至20世纪40年代后期,古老的梨园戏濒临消亡,擅演《陈三五娘》的“七子班”也已所剩无几。幸得“自娱自乐”的弦管界,则仍然大唱荔镜奇缘的曲目,维系陈三五娘故事的传播。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戏改”的新形势下,时任晋江县文化馆馆长的许书纪先生,在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满腔热情地把“散如烟”的“梨园子弟”邀集起来,在一座旧庙安身,重操旧业。当时首选恢复的传统戏,便是《陈三五娘》。由老艺师蔡尤本口传、许志仁等补充,许书纪记录为二十二出,整理成十三场,分为上下两集,首先以一个晚场演出上集,果然观众涌至、好评如潮。

《陈三五娘》获得新生,随即引起福建省文化局的重视,陈虹局长决定把晋江大梨园戏剧团迁入泉州市区与晋江专区文工队合并,组成福建省闽南戏(后改名梨园戏)实验剧团,同时在全省第二期戏曲学习班中,在观摩上下集之后,讨论修改《陈三五娘》的初步整理本。当年多数人认为上下集全部上演已不合时宜,应以反封建婚姻为主题,把无关的场次割爱,结果遂将上下集压缩至“出奔”为止,精简为一个晚场的单本戏,然后在排练过程中,集思广益,反复加工,直至定稿。1954年,在上海举行的“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新版梨园戏《陈三五娘》参加上演,果然不负众望,一鸣惊人,荣获剧本一等奖,优秀演出奖、导演、舞美、演员(6人)和鼓师等共六项大奖,轰动全国剧坛。原来寂寂无闻的梨园戏剧种,遂矗立于全国优秀剧种之林。所谓“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陈三五娘》对于梨园戏剧种来说,在全国戏剧界无疑是开了先河。而许书纪无疑是抢救梨园古剧种、复活《陈三五娘》并使之走向辉煌的第一人。1956年,梨园戏《陈三五娘》在上海拍成彩色电影。

《陈三五娘》从1954年华东获奖至今已近60年,梨园戏剧团一再上演的仍然是这个华东获奖本,虽然后来因演出时间限制,多次压短,但仍然广受欢迎。

回顾这段历史背景,纵观《陈三五娘》的传承过程,可以充分表明,华东获奖本是以许书纪的整理本为基础的,而后经剧团的编剧人员林任生及张昌汉等的加工,终于脱颖而出,成为名剧。据吴捷秋《梨园戏艺术史论》第46页刊载1953年剧团《演出说明》称:“剧本:蔡尤本、许志仁口述,许书纪、林任生、文丁整理。”同书第53页摘引1954年11月编印的《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纪念刊》登载:剧本“整理者林任生、张昌汉;原整理者蔡尤本、许志仁、陈啸高、许书纪、林任生、张昌汉”。同书第49页《剧目初步整理说明》:“除此之外,省戏改会又编写陈三五娘国语本及许书纪同志编写的方言本。”

时光流逝、岁月悠悠,本文提及的人士,都先后成为古人。上述整理者排列次序的微妙变化,已无从稽考。但他们生前都经历过或短或长的非常时期,有的人过早地死于非命,有的人头上有帽、身上有包袱,一直抬不起头来。这对于人的伤害显而易见,而对于文艺事业的损害则是难以估量的。其中许书纪尤甚,1957年开始受罪,还坐过牢,拨乱反正之后才还其清白。人们记得,1954年华东会演梨园戏还有个《吕蒙正》中的折戏《入窑》,获得剧本二等奖,其主要执笔整理者是许书纪。而主要由许书纪整理定稿的《桃花搭渡》,由福建省高甲戏代表队排练参加华东会演,也获剧本二等奖。总而言之,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华东首次戏曲大会演中,许书纪一人荣获大小剧目三个剧本奖,在当时恐无人出其右。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当年他是晋江地区第一个中国戏剧家协会的会员,更是名至实归。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当年剥夺他手中的笔,在蒙冤的20多年中,不知他还要整理出多少优秀的传统剧目。不但如此,在过去有关的文宣资料中,有关作者的尊姓大名大都被一笔抹煞,一概成为无名氏。许书纪的历史性贡献自然没人敢提及。

那么,“许书纪同志编写的方言本”在哪里?有幸的是,许书纪把它视为至宝,秘存起来。20世纪90年代中,笔者在启动编纂《泉州传统戏曲丛书》时,曾与同事何勋去安海拜访许先生,他曾出示过这本油印方言本。由于油印方言本与《泉州传统戏曲丛书》第一卷编入的华东获奖本的大框架大同小异,而且华东获奖本整理者,已确定把许书纪的名字排在第一位,所以《丛书》没再将该本编入。许先生于2008年以九十六高龄谢世。而他收存的油印本,晋江市文化部门至为重视,决定把它编入《晋江文化丛书》第六辑。这当然是完全必要的。

许先生的油印本《陈三五娘》无疑是一部优秀的整理本,今天读来,仍然感到文词优美,情趣盎然。更重要的是它为泉州戏剧文化史留下一份重要的历史档案。

油印本《陈三五娘》末尾有一篇许先生1953年6月写的《后记》,记录了当时整理剧本的过程。《后记》中还提及“我们根据蔡尤本、许志仁两位老艺人的口授,参考《荔枝记》、《荔镜传》首先整理出上下集本”,这说明许先生早年就有这方面书籍的收藏,并继承传统,把明清刊本某些精粹“古为今用”融入其改编本之中。其所指《荔枝记》,据说是他早年从菲律宾带回的清光绪刊本,而《荔镜传》则是明代文言小说,历来坊间少见。巧合的是,笔者2010年主编出版的《荔镜记荔枝记四种》,其中的光绪本《荔枝记》为梨园戏剧团藏本,见其扉页盖有“书纪许印”阳刻朱印。原来这就是许先生原物,即他当年“参考”的《荔枝记》,说明他侨居海外之时就关注陈三五娘的戏文。而明代小说《荔镜传》的刻本复印本则来自台湾,手抄本复印本则由时任泉州市副市长周焜民惠赠。2011年,笔者将两本复印本互校编入《荔镜奇缘古今谈》一书中,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对于《陈三五娘》这部戏文,近60年来广大观众熟知的应该是梨园戏华东获奖本。这个本子显然是以许书纪的整理本为基础,再经过反复排练、一再修改、集思广益的成果。而许先生的油印本则是经过多次修改但未经排练的案头文学。正因为如此,若与经过舞台磨练的传统本或华东本比较起来,或有所差异。如“留伞”这场重头戏,油印本也许被多处“精简”了,传统名曲《因送哥嫂》也未保留下来。据介绍,许先生于1953年初便被调到省文化局戏改会工作,在福州期间他写完这个本子,之后又调回到晋江专区文化局工作,这期间剧团准备参加华东会演的反复修改排练,他都不曾参加。所以,才会有这种大同小异,但仍不失为一部优秀的整理本。如今将其加以编校出版,供爱好者阅读,并传之后世,很有意义。尤其是对于研究《陈三五娘》古今版本的学术界人士,是不可忽略的一本。

编校说明:

许书纪先生这本《陈三五娘》所以标明为“闽南方言”本,因戏文中采用大量方言俗字。这类方言俗字为泉州戏曲弦管抄簿以至刊刻本所经常使用。但对于当今的读者,尤其是不了解闽南方言的人士,是难以卒读的。许先生当年也注意到这一点,所以在油印本中就作了许多页脚注。此次编校,编者在此基础上作些补充与修改。其所作的补充与修改,都以右侧括号标示,原来文字则保留于左侧,以备校勘。谨说明如下:

1.油印本中的方言依音自造字,适当采用本字或训读字加括号附于右侧,如大量的“穀”字,有的表示“不”,有的表示“不能”,便分改为:表示“不”的改为“穀(不)”,表示“不能”的则改为“穀”。

2.油印本中的借音字,如“事”作“代”、“的”作“伢”、“不会”作“袂”、“大事”作“代志”,则改为代(事)、伢(的)、袂、代志(大事)。

3.有些方言字能找到本字的,也在原字的右侧加括号放上本字,如某(娶某)、阮(挈阮)、碟、脄(投)、爻、企、骑(胊)。

4.个别有错漏的,包括原注有不完善的,亦适当修改。如“析离”是拆离之误,则改为“析(拆)”、“绝狼狈”改为“绝(拙)狼狈”,“出钱共恁估”改为“出钱共恁估(沽)”。

同类推荐
  • 先读唐诗再旅行

    先读唐诗再旅行

    本书分为“帝都长安”、“西出阳关”、“黄河岸边”、“西署巴南”、“吴楚春色”、“人间天堂”等六个部分。
  • 月下客

    月下客

    本书作者是新世纪以来涌现于网络上的有才华的女诗人之一,这是她的首部诗集,收录了精美短诗80余首。
  • 心灵独语

    心灵独语

    本书共分不老的四季风、人生开不败的凝重、不散的路魂三辑,收录了卫学昌先生的“西域情结”、“春(组诗)”、“晨”、“夜”、“夏雨”等诗作。
  • 爱默生随笔集

    爱默生随笔集

    爱默生的思想和作品推动了美国民族精神的确立和发展。而这本《爱默生随笔集》就是他散文随笔代表作的精选译本。他的作品也让我们了解到,在我们所熟知的物欲横流、光怪陆离、追求金钱与时尚的美国,还有着自然、沉静的一面。今天,世界各国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考验和挑战。爱默生的作品恰好可以给我们一些重要的启示和答案。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重温他的思想,意义就在于此。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

    岁月如流,我们每个人都已学着自己长大。人生遭际的起起落落,悲悲喜喜的故事中充满了成功的喜悦,追求的泪水以及选择的苦痛、生命的挣扎。正因为如此,生命的色彩才缤纷,内容才丰富。即使是落叶的季节,也不会感觉到孤独,因为你丰盈的生命足以抚慰你的心灵。
热门推荐
  • 园子之天上掉馅饼

    园子之天上掉馅饼

    在这个世界上,好运降临或霉运缠身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你的行为和举动。突然多了一百万,是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是福由此生还是祸起萧墙?女主高圆:阳光随和,善良知足。对生活:没有大进大出的人生,就过细水长流的日子。对未来:再勇敢潇洒走一回。
  • 远山朦胧

    远山朦胧

    本书收录了《入世》、《葫芦村往事》、《轻点,隔墙有耳》、《小屋》、《烟忆》、《那颗星……》、《走出大山》、《书的往事》、《丧失》、《旧村》、《少年同窗》、《最后的窖》、《风沙又起》等三十多篇抒情散文,语言凝练、含蓄、质朴、畅达。
  • 金融巨子追爱前妻:无爱承欢

    金融巨子追爱前妻:无爱承欢

    根据本书改编电视剧《恋恋不忘》,言承旭、佟丽娅主演。她遇见他,正是莲花开落的季节。彼时,夏正盛。当年遇见那个人,时机不对,他忘得一干二净,她却沉沦至谷底;这一场爱情,于她,已无路可走;于他,却刚刚开始。
  • 逆天修魔

    逆天修魔

    以人类之身修炼妖魔之法,许强继承了妖魔道最为传奇的魔功。翔天运转体内魔气,转眼间,一只身如山包般庞大,通体长有亮银色长毛的狐狸匍匐在雪地上。白雪飘舞,翔天四肢瘫伏在地,深吸一口气,将天地灵气呐入口中,再吐出气息将体内浊气排于体外。吐故纳新半个时辰后,他的全身开始剧烈起来,一声声痛苦的低鸣声由他的嘴中发出。随着一道灵气入体,翔天脑袋一震,四肢咔咔作响,他知道这是蜕皮之前的预兆……
  • 逆世凤妃:邪王追妻难

    逆世凤妃:邪王追妻难

    她是最强的佣兵王,一朝穿越成废材,强者之魂,霸气惊现,看她如何凤逆天下!他是人人避之不得的鬼王,嗜血是他的代名词。当两人相遇,她融化了他原本冰封的心,这哪里是废物配丑八怪?这分明是天作之合。当腹黑对上腹黑,看看谁更黑。究竟最后他能俘获她的心吗?(男主和女主身心绝对干净,请各位放心跳坑哦。群号438328075,欢迎加入哦,Ps不定时有小剧场在群里送上哦!先送小福利;”喂,明明被看的人是我,拼什么要对你这只禽兽负责!“"原来娘子气的是这个,换我对娘子负责也行。“......)
  • 为你着了魔

    为你着了魔

    他救赎了一个自己深爱着的女孩——在那之前,他从来不知自己会为她做到那种地步。在那之后,他开始投入到一份压抑的狂热里。他想要得到她,却令自己跌进了一个深渊里。但是——逝者如斯,活着的人,能争取还是尽力去争取的好……
  • 樱花落海洋

    樱花落海洋

    七岁才有了家,可是她始终像个外侵物种;十六岁的樱花树下一眼终生,从此她的生命里多了个烙印;二十四岁重逢,旧日的恨和近日的嫉妒让新生的感情阴云笼罩。爱上顾怀南是南澄生命里最大的一场冒险,可是她总觉得她会输。她常常想,那些错过,那些遗憾,那些被她亲手推开的幸福,如果不顾一切用力追寻的话,还能找得回来吗?
  • 极品特工第一人

    极品特工第一人

    吴小凡被某特工组织威胁后加入,看他如何在特工界猥琐生存,成为当之无愧的猥琐特工第一人。吴小凡:“我要把猥琐进行到底!”某同行:“那货我都不想提丢人就没见过这样的特工玩狙爆人菊花。”头头:“他怎么还没挂你们谁去杀啦他!”众特工捂菊其摇头。
  • 十万之爱上幻想

    十万之爱上幻想

    “我们的欧阳男神要和我们一班了。高兴吗?”“高兴啊,夏夏你妈妈太给力了!”“他找你。”“我们认识吗?”“嫁给我好吗?”“对不起。”记忆又让我想起了他们,有的是朋友,有的是伙伴,那一个是一见面的就一见钟情的男神。过了这么久,突然又想起你们了。
  • 穿越之狐狸女郎

    穿越之狐狸女郎

    沈珑月是现代的编辑,为救人,一着不慎穿越到了一个架空王朝,遇到了善妒的嫡姐庶妹,腹黑的王爷,冷漠的将军,乐观的少主,她的人生一片鸡飞狗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