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62600000013

第13章 其他

【赌博】

游戏之事,视胜负以授受财物者,曰赌博:行赌博之地曰赌场。历来为法律所禁。宋真德秀《劝农文》曰:“二则勿好博,好博为身祟,但观盗窃徒,多起樗蒲戏。”民谚亦谓赌博无益:“博缴(赌博)人,三更穷,四更富,五更起大厝,六更拆勿赴(来不及)。”然而屡禁不绝。可见赌博自来为社会一大痼疾。

【花当】

花会,晋江俗称“花当”。旧时民间流行的一种赌博方式。

据说清初就有,全国许多地方都流行。《咫闻录》载:“闽中有花会之局,以宋时三十六人,日标一名,视资本之多寡,胜负总以三十倍为准。”落陀《晋江的花会》:“花会有三十七个名字,简称‘字’,每天开一字,猜押中的,可得赌注二十九倍的款……”晋江有民谣云:“花当一文廿九听(即一文可赢回二十九文),尫(夫)也兴,某(妻)也兴。”可见当时押花当之狂热。通常是某村设有总会,周边的村设有叫“封桌仔”的分会,所谓“封桌仔”,就是赌者把所押的“字”与押款写在纸上,另纸密封交分会或总会,会所多设在村外的祠堂、宫庙或荒屋。据传花会的三十七个名字都是“神”,叫“花当鬼”。赌者为了押中,押前都要抽签问卜,念咒扶乩,求神问鬼,然后根据“神鬼”的指点去押字。俗信摇花当的时候,所有各方神鬼都到会所观看,神鬼也争强好胜,时会发生冲突,殃及乡里,故不得在村内摇花当。这是迷信极浓、危害极烈的赌局,家破人亡者大有人在。此俗早已革除。

【械斗】

俗称打冤家。闽南乡村多聚族而居,在人口增长,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每引发族群间的争斗,因当地民风强悍,故争斗显得更为激烈,每动刀动枪,互相残杀。清雍正十年特为漳泉地方械斗陋俗发布一道上谕:“联闻闽省漳泉地方民俗强悍,好勇斗狠,而族大丁繁之家,往往恃其人力众盛,欺压单寒,偶因雀角小故,动辄纠党械斗,釀成大案……”在清代末年,晋江发生的一起最大的械斗——“都蔡冤”,至历时6年,牵连数十乡,死亡300多人。

【东西佛】

所谓“东西佛”,即两个不同地域权豪挑起的以“佛”为保护神的大规模械斗。据传,清初,泉州翰林富鸿基的儿子迎娶晋江衙口靖海侯施琅的女儿为妻,因礼节事而动口舌,继动干戈。施琅家住泉州东边,以当地境主为保护神,故称“东佛”。富鸿基家住泉州西边,也以当地境主为保护神,故称“西佛”。后来,“东西佛”形成广泛的会盟组织,凡城内境铺和城外乡村都依附其中一方,双方对峙,势均力敌。从清初至民国二百多年内,东西佛械斗愈演愈烈,时断时续,造成许多无辜百姓家破人亡,其害无穷,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才平息。

【烧乌烟】

吸鸦片烟,俗称“烧乌烟”。鸦片取自罂粟果汁,原为药用。

古代国内已有栽培。全唐诗有李贞白《咏罂粟子》:“倒排双陆子,稀掐碧牙筹;既如犠牛乳,又似马兜铃。鼓槌并瀑箭,直是有来由。”宋苏辙有《咏药苗诗》:“罂小似罂,粟细如粟,与麦俱种,与穄皆熟。苗堪春菜,实比秋谷,研作秋乳,烹为佛粥。”1629年,有荷兰传教士在台湾居住多年,用鸦片治疾疫瘴疠,鸦片风行台地,渐次由台湾传到厦门,行于闽广,清乾隆间已传遍国内。

英国商人遂在印度殖民地大量种植,运来中国销售。清人《两般秋雨盦随笔》记:“鸦片产于西番,彼处曰合浦融。向但行于闽广,今则各省渐皆传染。其种有三:曰公班,出孟加拉;曰白皮,出孟买;曰红皮,出孟达剌萨……近者每年来二万余箱……既岁耗洋银约一万五千万元有奇。”“烧烟之管俗名为枪,其价甚昂,有值数十金者。有人有句云:此与杀人凶器等,不名烟袋故名枪。”识者以为吸食鸦片于国计民生、人民体质为害极大,应该严禁:“此法不严,则数十年后非特无可筹之饷,抑亦无可用之兵。”

道光间严厉禁烟,英国人遂为贩卖鸦片发动战争。是谓“鸦片战争”。其后则转而在国内大肆种植,流毒愈广。晋江一地自鸦片烟传入,即为重灾区,多有在海上走私贩卖者,曰“洋药帮”;又多吸食者,人称“乌烟仙”。至成为身份的象征,待客的礼数。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方才禁绝。

【缚脚】

缠小脚,俗称“缚脚”。用白布条裁制的所谓“脚白”,紧紧缠裹小女孩的双脚,使之腐烂、萎缩、变形,成为两个粽子状的小脚,美为“三寸金莲”。婚娶之家,以足取女,乃旧时之恶俗。据传,此俗始于南唐,后主李煜好色猎奇,时有宫女窈娘,为邀宠以布帛裹足,步行如风摆杨柳。帝果宠之,使其日夕舞于金莲花中。《南史·齐废帝东昏侯本纪》:“又凿金为莲花贴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也。”帝王的荒淫骄奢可见一斑。时人相效,变本加厉,摧残女性,竟传数代。至清初,康熙皇帝曾下过“缠足禁令”,并规定违者严加惩处。此令历七年而罢,缠足之风犹盛。辛亥革命后,明令禁止缠足,时为缠足所苦,身心被严重摧残的晋江妇女,经一段时间的艰难挣扎,终于解了“脚白”,从桎梏中解脱出来。

【倡伎·妓女】

封建社会女性受奴役,部分沦为倡伎或妓女。所谓倡伎,就是女性艺人,为官家贵胄所蓄养,没有人身自由。《晋书》记有倡伎吹笛,因音韵失谐被王恺殴杀事。唐代长安设倡伎教坊供贵族玩赏,可随意点歌,也可呼出伴宿。后来大中城市营业性的歌厅舞厅,职业的歌女舞女都由此发展而来,同样有卖艺不卖身,也有卖艺又卖身的。早在战国时就有以营利为目的的官妓之设,《战国策·东周策》载:“齐桓公宫中女市七,女闾七百”。后人推断这是齐桓公用于征收夜合之资,以佐军需。相传官妓之设是齐相管仲的主意,故后世妓女奉管仲为鼻祖。旧时妓女遍及城乡,毒化社会空气,危害人们身心健康。

词目笔画索引

二画

二十四节气……1

二十四番花信风……10

二十四碗……228

二婚亲……145

十音……263

十番……264

七夕……48

七月半节……45

七件桶……129

七宝羹……22

七娘妈生……49、87

七娘亭……50

卜卦……106

卜杯……108

八仙桌……215

入门乌……139

入厝……214

九龙三公……99

三画

三让……189

三牲……109

三揖……188

土地公……83

土豆卷……236

土角厝……200

土栋撞厝……200

土砻……66

土葬……175

下愿·还愿……108

大开路……276

大麦茶……239

大麦糊……241

大厝……201

大雪……8

大银……76

大敛·小敛……164

大暑……5

大道公……89

大寒……10

大鼓吹……265

大裾衫……254

上元丸……27

上元节……26

上厅边……161

上头……130

上帝公……93

乞火灰……163

乞水……163

乞如愿……14

乞雨……104

门孝……164

弓鞋……248

女婿日……20

小阳春……13

小贩叫卖……76

小雪……8

小暑……5

小寒……9

小满……4

马褂……251

子孙桶……184

四画

王公生……90

王爷崇拜……97

开正……16

开市……16

开光……103

开海门……71

天公……81

天窗……205

元旦……14

元宵送灯……29

木主·写木主……170

木屐……248

木雕……208

“五大姓”……243

五月节……36

五月节粽……37

五谷种入棺……171

五牲……109

太师椅……215

歹年冬……13

车仔烟……247

车鼓弄……266

中山装……255

中秋节……50

中秋点塔……53

牛车·马车……224

牛郎织女相见……48

午时水……40

午时茶……247

午时盐……239

午时联……41

手……258

手指……257

手推车……224

长尾蔗……138

长者……199

公鸡娶妇……143

公背婆……274

月令代称……11

风狮爷……213

风鼓……67

乌鸦叫凶……115

凤池糖……237

凤冠……250

凤崇拜……101

六无……197

六礼……121

六亲……196

文身……261

火刀火石……222

火囱……222

火葬……176

火鼎公火鼎婆……268

斗拱……204

斗笠……256

引水魂……180

引路鸡……138

办桌……228

以文会友……190

双头……144

孔子诞辰……86

水上捉鸭……39

水车……67

水客……191

水烟炊……222

水普……47

玉帝……81

正月初三不探亲……21

甘蔗贮门……18

石花膏……240

石厝……203

石敢当……116

石湖红膏蟳……232

石雕……209

布袋戏……280

龙崇拜……100

龙湖鲈……229

龙湖鳖……229

打城戏……279

东石布……252

东石蠔……230

东西佛……285

甲马……109

电母……100

号丧……169

田螺肉碗糕……236

叫魂……112

叩首……188

四时八节……1

仙草冻……240

白布袍……253

白鹄笠……257

白露……6

瓜皮帽……257

印度教……80

处暑……6

冬节……55

冬节丸……55

冬至……9

主亭……169

立冬……8

立冬食狗肉……242

立春……2

立秋……6

立夏……4

玄坛公……92

半路祭……170

头目公……72

头倒客……139

汉装衫……251

出山……168

出砖入石……208

对棚戏……281

六画

芒种……4

芗曲坐唱……267

压定……124

在堂……182

百日祭……173

有喜……148

灰塑……211

扫帚生日……23

扫帚星兆灾……117

扫墓……31

划龙船……38

划拳……190

过年饭……61

过年钱……61

过米筛……131

过油……73

同年交……194

同姓不通婚……142

吊丧……196

吊圆·系八卦……203

吃月饼……52

吃房内桌……135

吃相见圆……134

吃菜……109

吃番薯芋……52

吃割稻饭……66

团扇……218

回民葬俗……185

回盘……127

肉粽……234

年兜……13

年兜娶……142

先生……198

竹开花兆灾……116

竹排……225

伍员目……204

伊斯兰教……79

行大礼……127

会亲请女婿……138

合堵……70

合婚……123

合葬……178

众人生……21

名片……194

齐衰……166

交番婆……147

衣冠葬……176

关刀水……11

关海门……71

米筛……219

灯花兆喜……116

妆阁……273

守孝……173

守棺脚……162

安龙目……69

安头巾……70

安床……126

安海土笋冻……230

安海食珍糕……235

安海捆蹄……234

讲古……270

妈祖生……88

戏神相公爷……94

观音妈生……84

观音殿千手千眼观音……85

七画

寿桃……159

弄龙……271

弄狮……272

走马灯……20

孝杖……165

孝服·成服……166

花包……127

花当……284

花烛……137

花朝节……31

花鮡钻豆腐……233

苏夫人姑生……96

苏垵茶……238

束发……154

豆豉……242

扶乩……105

找亡……112

批馆……192

折扇……218

抢春……65

护龙厝……201

报生……149

报丧……161

围炉守岁……63

足下……199

串灯脚……29

听香……24

针指……224

作揖……189

返主安位……172

坐花轿……131

谷雨……3

龟壳墓……178

龟崇拜……102

免冠礼……197

迎祖像……99

迎娶……131

饮鸡血酒……195

饮茶……238

床母生……93

闲间……277

间……206

灶君公生……91

沟头瓦筒……203

宋江仔阵……276

启公……135

补冬……56

补运……108

补夏……42

祀东司娘……91

君……198

灵水菜脯……232

灵源万应茶……238

忌日……175

忌兔肉……148

阿弥陀佛……83

陈埭土蛏……232

刣狮……272

驱五毒……40

纸钱……185

八画

青草茶……239

青草药……246

坤造……124

茉莉花……245

范志神曲……246

画眉……259

雨水……2

奈何桥……180

奈跋……245

奇仕妈……95

拔龙须……169

担盘……125

抽签……106

拍胸舞……268

拍粉……259

抱养子……158

抱养子……158

招赘……144

披风……253

拨过房……158

拗九节……29

斩衰……166

典当……75

呼名……155

帕土营墓……168

和兴上包……243

和锣……281

侨批……191

爬龟……151

金婚银婚……197

采尘……57

乳名……154

夜壶……219

放心扇……131

放孔明灯……54

放生……103

放竹马……54

放烟火……283

放鞭炮……282

郑元和……267

炊糕……62

宗庙……118

宗族群居……118

戽桶……67

戽榉……67

祈夏……35

弦管……262

姑换嫂……141

姓氏……156

虱篦……223

承尘……205

练枪星……38

孟·仲·季月……12

九画

契乞食婆……155

契父契母……154

春分……3

春节……15

春饼……16

封井……64

城隍公生……90

草芯……217

草笠……256

草鞋……249

草鞋葬……179

南琶……264

药签……107

相扛……283

相亲……124

砖雕……210

厚烟……247

牵……172

牵手……139

牵水……181

挂天官锁……153

挂手……126

挂手指……125

挂香袋……44

拾骨……178

挑乌巾……133

挑水过年……22

挑新水……17

指腹为婚……141

点心……227

点主……171

点花灯……28

点通宵……61

竖龙骨……69

竖寿……160

星人相应……117

昭穆……180

咬冬瓜……136

咬胭脂……259

贴门神……58

贴红钱……58

贴春牛图……63

贴春联……58

贴船联……73

贴福……58

钞票……75

拜月娘……51

拜堂……134

看风水……114

看命……113

香龙……271

秋分……7

秋后热……12

重阳节……54

帝爷公生……87

阁下……199

阁楼……206

送王船……111

送日子……129

送花……126

送草……163

送草人……111

送顺风……191

送神……58

送蚊……41

送路……129

总角……154

洞箫……265

洗三日……149

洗契……50

染指甲……260

浒苔菜……244

穿针乞巧……49

穿虎仔鞋……153

客鸟报喜……115

神鬼崇拜……102

神道碑……183

祝酒……190

祠堂……118

郡望……120

屏风……217

贺正拜年……17

贺正拜年……17

贺年片……194

结发……140

结鳌山……28

十画

珠仔浅拖……250

起灯脚……45

桂花蠘……233

桔槔……68

桥梁……207

桃花水……10

夏至……5

夏面……41

砧……222

殉葬……177

换花……137

换帖……195

换季……12

挽面……130

轿……225

轿前盘……127

顿首……187

致仕……160

柴梳……223

柴骹戏……277

眠床……216

鸭舌帽……257

蚊索……223

哭墓……32

哭嫁……132

唆啰嗹……43

圆梦……112

钻耳……258

造船……68

乘孝娶……174

称呼礼俗……197

笊篱……221

倒灯脚……47

倡伎·妓女……287

翁仲……183

鸱吻……212

留嘴须……260

鸳鸯棚·连环棚……282

高甲戏……278

席……216

离婚……147

烧乌烟……286

烧头香……23

烧灯猴……19

烧苍术蝉蜕……44

烧鸡庵……73

烧金银……107

烧塔仔……55

烛古……219

海底反……275

润饼菜……33

请安……196

请茶……195

请柬……193

请替身……27

请鞋样……125

冥婚……143

陶作……211

陷城洗街……35

绣卍……151

绣花鞋……249

十一画

基督教……80

基督教徒葬俗……186

娶小姨……146

娶木主……146

菜瓜脯……242

菠蔆菜……244

械斗……285

梦落齿……116

梅雨……11

接风……192

接神……21

救日·救月……117

眼跳耳鸣……115

啄鸟卦……114

铜镜……218

梨园戏……277

笼吹……263

符……104

做天香……24

做公忌……175

做月内……150

做半年……45

做尾牙……57

做醮……110

船家禁忌……74

脱草鞋……193

猜谜……270

祭财神……83

祭祖……119

庶羞……236

族葬……177

惊蛰……2

阎君公……96

粗布服……253

粗纸……224

剪粘……211

兽环……206

烰番薯……241

清明节……3、30

清明馃……34

添丁……149

添油……104

深井……205

深沪水丸……231

婢女出嫁……145

婚联……148

十二画

博状元饼……53

裁衣……129

敬字亭……60

落令……70

落灶脚……137

棕簑……256

棺罩……184

搭寮看山……66

提土……162

提生月……122

插榕插艾……37

搓红丸……141

握手……189

赏月……51

跑驴……266

赌博……284

铺兵……266

筛斗……220

番仔楼……202

番薯……226

番薯酒……240

鲁班公生……93

普度……46

普度公……98

渡船……225

寒食节……30

寒露……7

裙……251

谥号……182

媒人……121

嫂就叔……145

登塔投……40

十三画

塘头甜馃……235

勤佛……103

鹊镜……128

墓志铭……182

献纸……34

献金……72

碓……220

雷公……100

搬演师公戏……179

摇钱树……23

摇篮……216

裘……252

照墙……207

跳火群……18

跳加冠……268

跳过棺……164

跳鼓……274

路亭……226

蜈蚣阁……273

辞生·散手尾钱……165

辞年……62

催生……148

魁星爷……86

衙口土豆……231

衙口沙蚕……231

腰骨饼……34

解愿……165

新人……140

新人官……139

新人房……140

新正……17

新妇仔……143

新契……50

数宫灯……25

煎补天……42

鲎勺……221

源和堂蜜饯……235

滚床……136

溺女婴……157

嫁妆……128

缚脚……287

十四画

墟……76

嘉礼戏……279

歌谣……269

犒兵……105

箸……221

敲棺材头……164

旗袍……252

漆棺……167

滴水……206

寡妇……146

谱牒……120

十五画

撒铅米……133

踢轿门……133

踢球舞……275

踏青……33

稽首……187

稽颡……188

稻草人……68

膝裤……254

摩尼公生……97

摩尼教……78

褒歌……269

十六画

擂臼……220

燕尾脊……212

薯榔衫……255

螭虎窗……212

镜图……214

篙尺……213

糖粿……237

十七画

鞠躬……188

霜降……7

霞帔……250

糜……227

甕菜……244

十八画

鞭春牛……65

簪花围……260

礐厕……207

十九画

簸箕……219

谶语……113

二十画

蠘鲑……241

同类推荐
  • 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

    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

    中华民族史的研究走了85年历程,总体上看成了一个马鞍型,即从常乃惪的《中华民族小史》开先河,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一个高峰,至50到70年代跌入低谷,再到80年代以后又形成一个高峰。真可谓蜿蜒曲折,取得今天这样的成果实属不易。
  • 安徽泾县

    安徽泾县

    以泾县至今留存的大量古建筑、古遗址为线索,以本地历史人物、民间风情为介质,凸显中国古代汉民族文化的经典与细腻。即使泾县独有的宣纸和花砖,也只是依附于当地深厚文化蕴藏的两道风景。这种深厚蕴藏,使得李白于泾县桃花潭赠汪伦诗,也显得十分寻常。
  •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是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主办的文化产业研究性学术期刊,以理论分析、政策解读和前沿观察的形式对文化产业相关领域展开理论性、批判性、历史性和国际性的研究论述,倡导跨学科的视角研究文化产业现象和趋势,希望成为海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发表的论坛,成为凝聚华人学者文化产业研究通向国际学术前沿的桥梁。
  •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的现代化,即敦促教育国民由传统臣民向现代公民转变,是近一百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也都在推动的社会大课题。清末民初的北京,作为全国观瞻所系的“首善之区”,在由传统帝都向民国首都转型的过程中,强力发起了从散漫、保守的传统“臣民”道德向具有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的现代“国民”道德转型的社会教化运动。这场运动明面上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却是清末民初北京文化权力关系(传播谁的道德)、文化阶层关系(谁对谁传播道德)及文化社会关系(怎样传播道德)的深刻综合反映。
  • 回族伊斯兰习惯法研究

    回族伊斯兰习惯法研究

    本书从回族伊斯兰习惯法来源及概念的认识着手,论述了伊斯兰法中国本土化、回族化。本书的其他章节包括伊斯兰习惯法的特征、主要内容、功能、与国家法功能的调适等几方面。
热门推荐
  • 相守一生,爱你一世

    相守一生,爱你一世

    “当我对你挥手时,便代表永远!”这句话,林浅的母亲说过。也从林浅的口中说出来过。
  • 总裁大人你慢点追!

    总裁大人你慢点追!

    霸道总裁追妻记,不要娇妻不要逃,等我!!!!
  • 愿卿永沐柔光

    愿卿永沐柔光

    他是看似儒雅的王者,她是看似娇柔的小民,两相碰撞,绕一世缠绵之情。
  • 仟仟的微笑

    仟仟的微笑

    在这个追逐名利看着金钱的社会,不幸大致都相同,而快乐却截然相反。剥开所有的烦恼发现心里最简单,最真,最开心的微笑……
  • 双语学习丛书-摩登口语

    双语学习丛书-摩登口语

    流淌心灵的隽语,记忆的箴言,在双语的世界里,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体会英语学习的奥妙,提高英语学习的能力!丛书包括:爱的交融、财富精英、成长课堂、醇香母爱、父爱如山、故乡情怀、节日趣闻、快乐心语、浪漫往昔等故事。
  • 马利与我(新版)

    马利与我(新版)

    它讲述了一个家庭从一只极其捣蛋的狗的身上,领悟到了什么才是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约翰和珍妮沐浴在爱河之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不过,当他们将小拉布拉多犬马利带回家之后,他们的生活就此改变了……马利的心地无比的纯洁和善良。他无拘无束,但是他对这个家庭的爱与忠诚却是永恒的。他分享了约翰一家所有的快乐,也分享了他们所有的苦痛。他与约翰一家血脉相连,不离不弃……从马利身上,约翰一家懂得,爱无所不在。人类有可能从一只品行恶劣的狗身上发现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吗?约翰一家懂得,爱无所不在。人类有可能从一只品行恶劣的狗身上发现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吗?约翰一家的幸福生活应该会告诉你答案。
  • 刀梦狂啸

    刀梦狂啸

    36岁文武全才的商人李斌,至今未婚,交往了6个女朋友,都分手了。想起自己小时候做的一个梦,梦中一个齐腰黑发女孩牵着自己的手一直往前跑,就要进一个黑洞时,就醒了。李斌想深度催眠进入梦中看下那个女孩长什么样,是否是自己的真爱,不然这辈子恐难安心。但是深度催眠很可能醒不过来,成为植物人,而且梦中的世界是另一个现实,财富归零,一切从零开始,或者遭遇不测死在梦里。李斌能找到那个女孩吗?能获得爱情的真谛吗?能活着醒过来吗?在梦里会经受什么样的磨难和凶险?于是一场寻找真爱的人生从零开始的惊心动魄历险征程开始……
  • 天府神剑

    天府神剑

    神剑出世,风云变色;神剑出鞘,血流成河;剑指万物,无敢不从;千古情缘,相守红颜;爱恨情仇,不死不休。因一柄神剑而引起的修仙界的血雨腥风,最后与伴侣双双归天,在死亡的一刻,神剑护主,元神才得以轮回转世,神剑从此不知所踪。转世后成为一介凡人,机缘巧合之下踏上了修仙之路,一步步的走上修仙的巅峰,跻身宗师、大能之列,重塑前世的爱恨情仇。逆天地,改法则,转轮回,武乾坤。在修仙的道路上谱写下一曲又一曲的神话传说......
  • 洞主公

    洞主公

    相传混沌未开,三界未分,天地日月星辰未成。宇宙之灵气化成一个元精,历经八劫八难化为人形,分出阴阳两仪,点出三个宇宙,此人得名玉清元始天尊。他圈天为界得名天界,他圈地为界得名冥界,他圈人为界得名人界。他又制定下了三界法则,得道成仙在天界,凡夫俗子在人界,妖魔鬼怪在冥界。所以神走神道路,鬼走鬼道路。人走人道路,各行其道有轮回。
  • 殿下捡到小萌物

    殿下捡到小萌物

    "唔……好困……"早起的小甜蜜,小丫头懒懒的,像极了萌萌的猫咪。"困?那就再睡一会儿,恩?"他宠溺的揽住她的小肩膀,清晨的阳光照在她光洁如玉的肌肤上。"那你陪我一起好不好?"她睡眼惺忪,在他耳边轻声说道。"好啊,不过……"他坏笑,伸手指了指自己的脸颊,明摆着索吻!小丫头没办法,肉肉的小身子凑过去,在他脸颊印下一吻。"就这样?"不够,远远不够。他坏坏一笑,俯身,不顾她的挣扎,吻上她樱色的小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