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62600000006

第6章 信仰祭祀(2)

【谶语】

谶语,即能预测后事的灵验之语。这种谶语被认为是神所要表达的未来吉祥祸福的预示,有浓重的迷信色彩。起源很早,先秦时已出现。现今能看到的一个谶语是周宣王时的两句童谣:“檿弧箕服,实亡周国。”说的是当时一对卖桑弓箕囊的夫妇,收养一被弃女婴,逃到褒地,此婴就是褒姒。长大后,褒君把她献给周幽王。幽王为博其一笑,竟擅点烽火台,并废太子申生,引起西戎起乱,西周因此灭亡。《晋江县志》载:唐代诗人罗隐十考不第,流寓晋江,也有出语成谶之说。六十年前,闽南民间广为流传的“五公谶”,就是托天台山的所谓“五公”造经一本,预示未来天下事,什么“有田无人作,有路无人行,有厝无人住”等等,都是蛊惑人心,唯恐天下不乱的话。

【啄鸟卦】

占卜方式。民间专司此业者,一手提鸟笼,一手打“铎铎”(“铎铎”为敲打牛角的声音,此处作名词用),走乡串里,循街沿巷呼叫:“啄—鸟—卦—”有人问卜时,先点三支香,问求卜人所卜事项,后口中念念有词,让笼中那驯服的小鸟从折子中啄出一纸卡,根据卡上的卦辞随机应变作一番解读,预卜祸福吉凶。此俗始于何时不详,疑从上古流行的“鸟占”(听鸟声,看鸟的飞向等而占卜)演化而来。

【看风水】

所谓风水,指的是宅地或坟地的地势、方位等。阴阳家据此附会人事的吉凶祸福,故民间对风水的好坏极为重视。凡建屋、造坟,必先请“风水先生”(又称“堪舆先生”)寻觅吉地,方能动土。此俗起源甚早,汉代已将堪舆列为一家,可见影响之大。晋朝郭璞《葬书》:“葬者乘生气也。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取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说,自宋而后甚盛。此俗今尚流行。晋江人尤为看重,无论官家商家侨家还是农家,凡起厝,选坟地,甚至搬迁新屋,安放床桌,都要请风水先生指点方位。风水观念根深蒂固,久不能除。

【眼跳耳鸣】

体兆之卜。眼皮跳动的自然生理现象,却被认为是祸福降临的预兆。很久以来,民间有“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说法。而耳朵突然轰鸣则被视为灾祸将到。这都是古人对人体征状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不能理解所致。因此眼跳耳鸣卜吉凶,长期在民间广泛流行。

【客鸟报喜】

俗谓农历正月初一有客鸟(喜鹊)飞来屋前屋后“嘎嘎嘎”地叫,乃大吉大利之兆。平时叫,不是喜到,就是客到。此说古已有之,《四库全书·子部·谱录类·禽经》云:“灵鹊兆喜,鹊噪则喜生。”

【乌鸦叫凶】

俗谓乌鸦在清早叫,或飞在屋脊上叫,或在头顶上叫,是不吉之兆,必驱之,骂之。宋游九言有《乌鹊》诗:“鸦乌鸣屋山,平生不为恶。乾鹊噪庭树,一世常牢落。安有无妄福,凶灾或无作。身贫乏名誉,屋漏无愧作。春风拂茅檐,听汝相嘲谑。祸福心悠悠,曲肱常自乐。”

【灯花兆喜】

灯花,即灯芯或烛芯余烬结成的絮状花蕾。俗信灯火开花,喜事将到。上古即有流行。《汉书·艺文志》载有《占灯花术》一书,今已失传。唐代诗人李商隐有“陆贾方验于火花”句。

【竹开花兆灾】

晋江俗谓竹开花为不祥之兆。原因是竹靠地下茎无性繁殖,只有到了快枯死或水旱虫害侵蚀时才开花,故视为怪异现象,预兆多凶。

【梦落齿】

民间俗信夜梦落齿是不祥之兆,于是第二天早要用黄纸书写一符咒“昨夜梦落齿,今朝必有喜。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贴在厕所的内壁上。古人相信符咒的魔力,可伏魔,能逢凶化吉。此习可追溯到原始时代的巫术。

【石敢当】

旧时常见路口或墙脚门边,有刻着“石敢当”的石碑,以此镇邪安宅。此俗源于原始的石崇拜,意为石之伟力所当无敌,能降魔禳灾。有的还在“石敢当”上面加上“泰山”二字,因古人以泰山为五岳之首,历代帝王崇仰泰山为至高至尊之山,故民间以泰山之石为非同凡响的神石,其传说颇多,唐宋时已有竖“石敢当”镇邪之风。

【扫帚星兆灾】

扫帚星,即彗星,形如扫帚,故称。俗信其出现为灾荒、瘟疫、战争之预兆。因其运行离太阳甚远,很难见到,偶一现,即被视为异常,有不祥之兆,此乃古人少缺科学知识之故。此说上古已有流传。

【救日·救月】

旧时,人们不懂日蚀月蚀的道理,皆传为天狗所食,故家家户户每于日蚀月蚀时敲盆钵,烧柴火,高声呐喊鼓噪,以惊走天狗,把蚀了的日月救回来。《谷梁传》云:“天子救日置五麾,陈五兵五谷。”又《周礼·地官》曰:“救日月,则诏五鼓。”可见上古就有救日蚀月蚀之俗。

【星人相应】

古人缺乏科学知识,相信星、人相应的迷信之说。认为世上的人都是天上的星星来出世的。地上有多少人,天上就有多少星。人的命运是由所属星星的命运决定的。星大而明亮则其人兴旺强盛。星小而黯淡则其人衰微卑弱。星陨落则其人死。由此产生的星相学说,自属无稽之谈。

【祠堂】

祠堂是祭祀祖宗或贤能有功德者的庙堂。“祠”本指春祭。《诗·小雅·天保》:“禴祠烝尝,于公先王。”意思是:春夏秋冬都祭祀,祭那先公与先王。古代士庶不得立家庙,至明代才允许立始祖庙,称宗祠。在晋江,每个宗族几乎都建有祠堂,在祠中供奉有祖宗牌位。以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的左方,称为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始祖的右方,称为穆。祠堂每年举行春秋祭祀,活动时尊卑有序,气氛肃穆。焚香、奏乐、读祭文、上供品、跪拜,整个程序都在虔诚的表演中进行。在平时也注重保持祠堂的洁净、肃穆。

【宗庙】

又称宗祊、宗祧。是古代统治者祭祀祖先的处所。为区别辈分、长幼,宗庙有昭、穆之别,以始祖居中,二、四、六世居左,称昭;三、五、七世居右,称穆,这是天子七庙之设。诸侯设五庙,即二昭、二穆,加上太祖庙。大夫设三庙,一昭一穆,加上太祖庙。士设一庙。庶人祭于寝。宗庙为尊宗敬祖而设,客观上也保存了历史和民俗。

【宗族群居】

晋江古来即是同姓几户共住一院或几十户几百户共住一村的宗族群居体。秦以降,以嫡长子继承宗祧的宗法制,促进了后代的传衍。《后汉书·樊宏传》记载樊宏家“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祀敬”。《魏书·节义传》记载李几“七世共居同财,家有二十二房,一百九十八口,长幼济济,风礼著闻。”历代帝王作为一种教化加以宣扬,这种血缘的继承性,如果在某一人身上中断,即为孟子所说的“无后为大”。于是妻不生育,就要娶妾,妾不生育就要再娶,直至宗祧有继,以此绵延宗族群居。

【祭祖】

在古代宗法制度下,每个人都居于一定的宗族。宗族以父系为纽带,世代繁衍。宗族的祖先就是祖宗,是族人敬祀的对象。《尚书·太甲》:“社稷宗庙,罔不祗肃。”说明早在周代就建立宗庙祭祀祖宗。晋江一带历来重视尊祖敬宗的传统。如《泉州府志·风俗》所云:“祀先之礼,必洁必诚。百人之族,一命之官,即谋置祠宇祭田,霜露岁时,非丰洁不荐。下至市井小民,家设主龛,务求宏丽,凡厅事位置,必先祖而后神。”家庭在清明、中元、冬至、除夕等节日在设有祖龛的厅堂祭祀祖宗。家族通常一年组织一到两次在宗祠祭祖,春祭在仲春,冬祭在冬至日。祭奠仪式庄重,由主祭读祭文,主祭、陪祭上供品,率族众行跪叩大礼。祭罢即共享筵席,谓“食祭桌”。这一习俗也传到台湾。《台湾府志·风俗》记:“台鲜聚族,鸠金建祠宇,凡同姓者皆与,不必其同枝共派也。祭于春仲秋仲之望,又有祭于冬至者。祭则张灯结彩,作乐聚饮祠中,尽日而罢。常人祭于家则不然,忌辰、生辰有祭,元宵有祭,清明有祭,或祭于墓,中元祭,除夕祭,端午则荐角黍,冬至则荐米圆。泉人日中而祭,漳人质明而祭,泉人祭以品羞,漳潮之人则有用三牲者。”

【郡望】

郡为古代地方区画,历代沿革不同。秦并天下,置三十六郡,以统其县。汉以后继续沿用。望即望族,显贵的世族。魏晋时以门第取士,单寒之家没有资格做官。士大夫每以郡望自矜,至唐代以科举取士,这一观念才渐渐消失。“惟民间嫁娶名帖,偶一用之。言王必曰琅玡,言李必曰陇西,言张必曰清河,言刘必曰彭城,言周必曰汝南,言顾必曰武陵,言朱必曰沛国。”晋江各姓族大都在晋、唐从中原迁来。为追念始祖,至今仍保留这一标榜郡望的习俗,每在其新建的大厦门匾上题刻郡望,一看就可知道主人姓氏。

【谱牒】

古代记述氏族世系的书籍。《史记·太史公自序》:“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谱牒原来专记帝王诸侯世系。唐贞观十二年,唐太宗曾诏令臣下“熟谙族姓者,普索天下谱牒,约诸史传,考其真伪,为《氏族志》……合二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分为九等,颁之天下。”明清时地方宗族多有编修族谱,记其家族源流,及族人生卒、婚娶、传裔、墓葬、迁徙等资料。晋江多有迁台和侨居海外者,每凭族谱资料来寻根觅祖。

同类推荐
  • 三字经新读

    三字经新读

    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三字经新读(第2版)》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对原著进行解释的基础上,还赋予了新的理解、新的立意,结合传统文化知识和一些生动的典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儒家思想的内涵和中国文化的精髓。《三字经新读(第2版)》内容丰富,文字通俗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 重庆往事

    重庆往事

    重庆,是一处很特别的地方。重庆城,是一座极其特别的城市。重庆人,是一个极富个性的群体。作者以细腻优美的笔触,深入重庆历史与现实的角角落落;以个性感悟又略带伤感的记忆,捕捉重庆那些美丽且具价值的人文画面;以现代时尚的旅游视角,描绘勾勒出重庆一幅幅立体多面的绚丽图景。
  • 礼仪贺词婚庆一本通

    礼仪贺词婚庆一本通

    身在社会,即使你饱读诗书、智商超群,如果不懂“场面”的学问,不作“人情”的文章,也是很难立足的,你的路会越走越窄。懂得一些社交礼仪,熟读一些经典贺词,通晓一些婚庆常识,身心愉悦地融人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与人关系处好一些,人脉网络扩大一些,自己活得潇洒一些,成功来得容易一些。中国人应该掌握的场面常识和婚庆礼仪。
  • 思想课堂-艺术笔记

    思想课堂-艺术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中国人的身体观念

    中国人的身体观念

    《中国人的身体观念》一书,不仅对西方学者的身体意识有所梳理,而且对中国人的身体观念和行为模式有独到的阐释,值得学界关注。认识自己其实就是认识自己的身体。人的身体是由身心这两个要素构成的,对身心关系的处理是一个关涉到能否感到幸福的问题。
热门推荐
  • 瑞安古代清官故事

    瑞安古代清官故事

    本书精心遴选38位我国古代温州瑞安籍以及在瑞安任职的清官,以生动的笔触、感人的细节描摹,配以形象生动的人物插图,讲述其勤政爱民、清正廉洁的事迹。本书对于进一步加强廉政教育,促进党员干部树立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观念具有一定的意义。
  • 灵巫录

    灵巫录

    这是一个灵巫的世界,灵巫是拥有特殊力量的人类,灵巫的少年,你的力量,将效命于何物?其实一直有朋友说这部小说主角名字太中二,好吧,其实我也这么觉得
  • 天煞犬

    天煞犬

    一个被世人排挤的少年,在他绝望的时刻,一只小狗诞生在他面前!他不知道不久后,自己的人生将会迎来翻天覆地的改变。法力齐天一统凡尘!天煞诛神变洪荒于手心!多年后站在力量巅峰的他,孤寂的看着这个世界!是否后悔遇到那条小狗呢?也许自己命中注定就是天煞犬的归宿。。。。。。
  • 重生之混在灰道商途

    重生之混在灰道商途

    这是一个走错路的人想要回头的故事,不过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总有很多人、很多事,不断逼迫着他、诱惑着他,让他再次往歧途走去。苏子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艰难坚持,不断对自己说,我就算做不了一个好人,但绝不能再做一个见不得光的混蛋。对苏子乐来说,在白与黑之间,至少有一片灰,天空中虽然有阴霾,但总有阳光在前路照耀,引导他前行。这就是一个重生少年的灰道商途。
  • 重生之带着智脑穿越

    重生之带着智脑穿越

    本文讲述的是爱钱如命的钱小雪死后在外星人的帮助下,穿越重生在战神云潇的身上,同样的身体完全不同的性格。场景一“钱小雪,你到底答不答应嫁个我”一个脸带面具的红衣男子,手里拿着一把烧的通红的烙铁。“你说你那么优秀到底喜欢我哪儿,我改还不行”被五花大绑在刑房中的钱小雪。“呵呵……我就喜欢你那是钱如命的小样”男子将烙铁放入水中嘶啦声不断。“呃……”。场景二“萧儿,我怎么做你才可以回到我身边”诸葛凌。“嘿嘿……这简单,只要你是处男就行”。场景三“雪儿,你还打算跑多远”白衣如谪仙般男子,百里流青。“师傅,咱不待这么猫捉老鼠的”。“你要是只老鼠就好了,也不用我这么费心”。“切……”。
  • 长渊青灯行

    长渊青灯行

    她替他挡了三支蚀骨毒箭,他请她一碗馄饨。“我已经死了。”“我爱的女人,生死何妨。”
  • 长烟缦

    长烟缦

    王朝覆灭,江山易主,她踏着亲人的血泪逃出宫门,隐藏慧妃娘娘嫡女的身世投靠了漠北舅舅家,做了华府有名无实的二小姐——华风月。原本以为一切安好,可是命运却又让她无可耐何,贪财的舅母为了五千两黄金将她嫁给年过花甲的南宫老爷做填房,风月被迫嫁过去,无心争宠,一心只想安稳度日,却不想南宫家腹黑阴险的三夫人与刁蛮任性的大少奶奶连翻对她示威逼迫。风月在经历一场生死攸关的阴谋之后幡然醒悟,无论她怎么隐忍都不能打消人们对她的敌意,既然如此,何不让自己活得好一些?于是一夜之间,她褪去所有软弱与包容,化身成冷艳高傲的南宫家女主人,坐在冰冷的殿堂内,凭借一副慧智的头脑和手段终于让那些人心服口服,只是一切过后,她才发现身旁空无一人,那冷漠的高傲与绝世的容貌只能死守着一个濒死的烟鬼,她的青春年华与幸福,不过是天边飘缈的浮云,远远的……指尖一碰,一切荡然无存。
  • 网王:德川一叶新

    网王:德川一叶新

    最美好的青春我遇见了温得斯特,最浪漫的年华我遇见了迹部景吾。最后,初遇是过客,时光荏苒匆匆,那么,她又该如何呢?女主角:德川一矢的表妹,德川家嫡女,非全能,不玛丽苏,性格暂时属性不明,男主角未定,温得斯特只是打酱油。
  • 依心依意

    依心依意

    白依依不是白富美也不是富二代呢?所以只能靠着微薄的工资度日。新来的总经理在刻薄一番之后升她为总经理助理。两人渐渐互生情愫,但因一些原因总是吵架,后来渐渐地问题解决,两人终于修成正果。
  • 在栀子花盛开的季节

    在栀子花盛开的季节

    你是否还记得在某个季节某个人对你承诺明天还去看栀子花呢?有一年,林初晨对林雪芸承诺明年还陪她看栀子花。可一年过了,林雪芸在,而林初晨却不在了。当他们相遇时,却如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