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62900000015

第15章 绝技

早年间,隔三岔五总有一些特殊技艺会从家门口的乡路引进农家院子。

有一种技艺叫做“磨剪刀、铲菜刀”。那时节,只要呆在家里,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外面的路上传来一阵阵“咔嚓嚓、咔嚓嚓”的声响,那是串在一起的铁片被随手摔打时发出的声音。这声音不大,却很有个性,它很清脆,很响亮,而且有一种独特的节奏感,让人们可以十分容易地从路上发出的各种声音中把它分辨出来。手持这种铁片不停摔打的便是磨刀匠。他通常肩扛一张木制长凳子,凳子的一端固定着一块“磨刀石”,斜背着一条帆布袋,袋子里装着各种工具;一只手扶着肩上的凳子,另一只手握着那一串铁片,在乡路上悠悠地走着,边走边摔动手中的铁片,路上便有了这种独特的“咔嚓嚓、咔嚓嚓”的声响。

我第一次看到磨刀匠的表演,还是在孩儿时期。有一天,路上远远传来这种“咔嚓嚓”的声音,妈妈放下手中的事情走出家门,等候在路旁,不一会儿,便把这种声音领进院子,随同声音一起进来的自然还有它的主人——磨刀工匠。这位工匠是个中年男子,个头矮小,说话声音也不大,似乎没有什么太吸引人的地方,唯独会惹人注意的可能就算那双眼睛,看人时亮亮的、直直的,被看上一眼就自然而然地会被震慑住。我和几个闻声围拢来的小伙伴原先还兴高采烈地嬉闹着,被他那双眼睛扫瞄一圈后,居然不约而同地顿时都安静下来,屏息静气地聚在一块看他操作。只见他放下凳子,从帆布袋子里取出一块围裙扎在腰上,然后慢悠悠地坐在凳子的一端。等到我妈端来一盆水和一把剪刀、两把菜刀后,他先是在磨刀石上洒上水,然后手持剪刀放上去磨,磨一会用手试试刀刃,试几次后又换上一块磨刀石再磨,再试。做这些动作的过程,他始终没有吭声,脸上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只有两只眼睛紧紧盯着双手的活动,硬是让现场呈现一派庄重而又专注的氛围,感染得我们这班淘气鬼也只能老老实实呆在一旁,不敢轻举妄动。似乎过了好久,他终于从布袋子里取出一块碎布“咔、咔、咔”地试剪几刀,但似乎效果还不太理想,于是摇摇头又放在磨刀石上再磨了一会儿,这才交给同样等在旁边的我妈去试剪。看到我妈剪布、剪纸都没有试出什么问题,表示满意地收起了剪刀后,他终于微微点了几下头,呼出一口长气,这也许算是对自己工作的一种评价吧。

几乎没有什么休息,他又拿起了一把菜刀,用那双亮眼左看看、右看看,再用手指头试试刀刃,然后把菜刀放在磨刀石后端的铁架子上装好、夹紧,从布袋子里面取出一种专门的工具——铲刀。这种工具的主体是一条尺把长的横杠,两端各装有一个手把,中间装着一块拇指大小的钢块,钢块的前段十分尖利,能够“铲铁如泥”。只见他检查过铲刀安装在横杠上的紧固程度后,便双手握住横杠的两端把手,将铲刀对准菜刀锋刃旁的部位铲下去,一片片铁皮就随即卷起、落下……当这面处理完毕后,便将菜刀翻过一面,再接着铲另一面的铁皮。这绝对是一门技术含量很高的手工活,它对眼睛看准的部位,对双手配合的默契,和那推动铲刀劲道的把握显然都要十分精确,双手配合不一致铲刀便会偏动,劲道把握不准铲去的铁皮则会忽厚忽薄。这位工匠应该是个这行当的高手,在我们面前就那么不紧不慢地操作,下刀又稳又准,铲出的铁皮又直溜又顺滑,把我们都看得目瞪口呆、敬佩不已。

完成铲去铁皮的工序后,他收起工具,把菜刀放在磨刀石上使劲打磨,仍然要像磨剪刀一样,磨一会儿试一下刀刃,磨过一面又磨另一面;就这么磨磨试试,试试磨磨,直到认为达到最好的效果才罢手。经过这样处理的菜刀果然十分锋利,使用起来特别顺手,因此,农家人隔上一年半载的总要处理一回。只要听得路上传来“咔嚓嚓”的响声,走几步随手招呼一句,磨刀匠就能跟随身后“上门服务”了。也许正是有了这种需求,又加上有这等便利,这种技艺才会代代延续下来,乡间的路上也才断不了“咔嚓嚓、咔嚓嚓”这种特有的声响吧。

可以与这种声响相提并论的还有一种,那是补锅匠手中铁片击打出的一种“噹噹噹”的声音。如同磨刀匠一样,补锅匠也会每天在乡间的路上悠悠地走,一只手拎着装满工具和材料的木箱子,另一只手夹着两块铁片,边走边不停地击打出一连串节奏感很强、响声清脆明亮的“当、当、当”、“当、当、当”……

补锅的技艺同样高超得让人不由自主地会肃然起敬。面对一口烧裂的铁锅,工匠会稳坐在凳子上,用双腿把锅夹住,然后寻找裂纹,找准裂纹后将它紧贴凳子,从箱子里取出一把小铁锤和一根铁钻子,顺着裂纹敲打出一个小洞。这可是在铁上打洞啊!力气太轻了自然打不了,假如力气太重了则可能打出的不是小洞,而是一块铁片了。补锅匠身怀绝技,当然就有这种本事。等到需要的小洞打出来后,他又从箱子里拿出特别的铁钉——钉帽很大,中间隆起呈半圆状,而且边缘很光滑。把它穿过小洞,翻过锅来,在锅底的一边套上一块铁皮,铁皮和锅底间粘着一层特别的胶泥,然后在钉帽处垫上木砧子,用铁锤把钉尖一端慢慢地敲弯、敲实,类似铆钉那样,让铁钉连带锅底的铁皮把铁锅的裂纹处咬合得十分紧贴,这口铁锅也就不会再漏水,这就算把锅补好能继续使用了。假如裂纹太长,只用一个钉子不够,补锅匠就会沿着裂纹多敲打出几个小洞,多安上几只钉子,那样的话,自然就要费不少工夫。补好铁锅,工匠还会嘱咐主人家要在锅里先用大米熬些米汤,说是可以让黏乎乎的米汤把裂纹填塞得更加严密,效果更好。

修补铝锅要相对容易得多,也简单得多。铝锅一般是锅底会被烧穿,只需剪去一截,放在一块铝板上画出锅的大小,把铝板敲出锅底的模样,把上部剪平拗出边槽,再将它与原来锅下沿拗出的边槽对接、勾紧、敲实,新锅底也就换好了。一个熟练的工匠,要换好这么个锅底也就一根烟的工夫。

除了补锅,补锅匠还会捎带着补碗。补碗虽然比补锅要容易些,但也是一门顶级技艺。除非把瓷碗、瓷盘摔个粉碎,那样子自然只能徒唤奈何,挽救无术。假如只是摔个两三瓣,或者摔破一角,工匠就可以施展身手了。补碗、补盘时,工匠也就是端坐在那把凳子上,不同的是换了工具。他先是用一种专门的钻具——带钻头的钻杆。钻杆上端有一个小洞穿着一条麻绳,麻绳两端再系在一条横着的木杆上,使用时先让麻绳缠住钻杆,然后拉动横杆,横杆通过麻绳的作用就会带动钻杆转动,钻杆又连带着下端的钻头工作。工匠操作时,动作就像拉二胡一样,就那么轻轻地拉着拉着,钻头就会在瓷碗或者瓷盘上钻出小洞。钻这种小洞大有讲究,它不是直通通钻去的,而是要有斜度,要在摔开的两瓣瓷片间形成一定的斜角,并且不能把整个瓷片钻透、钻穿,只钻到相当的深度就得停手。等到该钻的小洞都钻好了,他又从箱子里取出一根差不多像现在的电线内芯那么大小的铜线,放在该补的洞口量一下长度,用钳子剪断一节,每用小钢锉在这截铜线两端锉出尖头形状;接着把它根据两个小洞间的距离拗弯,然后把破裂的瓷片拼接起来,让铜线两端尖头插入瓷片两边的小洞;先是用手指慢慢压进去,最后用小铁锤轻轻地敲,硬是一点点地把铜线敲进小洞,直到把两边的瓷片勾连得严严实实,把一只破碗或者破盘子勾连出原先的完整的模样,才算大功告成。这种工艺水平,绝对不亚于精细的外科手术,没有顶级的真功夫是万万碰不得的。试想想,瓷片就那么薄,又那么脆,要在上面斜斜地钻出一个洞,那得有多么精到的力度和准度!稍微把握不好,显然就会闹出穿透或者崩裂的笑话。还有铜线的勾连,长短也必须恰到好处,差之毫厘就会事与愿违;敲打的力度也要适当,轻重失度必定要功败垂成。所以,敢吃这碗饭的匠人,自然都是身怀特技而且自信心和定力都十分强的能人。常言所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大概也就是这意思吧。

那年代,一分钱恨不得掰成几分花,破碗、破盘子往往也舍不得扔掉,除非破碎得无可挽救,只要还能修补,一般都会修补了再用,因此农家人的饭桌上往往都能看到外壁上铆着铜线的碗和盘,少则一两道,多则五六道。由于工匠的手艺高超,看过去不但不显得丑陋,反倒有一种点缀出来的别样美感。

除了这些特别高超的技艺,我还见过造木桶的、修锁的、制作锡壶的……那时候的农家小院,似乎还都兼是十八般工艺的操作场。现在呢?可能在一些街巷还能寻觅到造桶、制壶这些传统工艺,而像补锅、补碗、铲菜刀这些行当,恐怕早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被废弃了。当年从事这些个行当的工匠们所身怀的高超技艺,大概也早已失传,成为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绝技”啦。

同类推荐
  • 人间笔记

    人间笔记

    人间笔记人间笔记1之火车记心虚悬着,处于古汉语所谓“惴惴”“忐忑”之中,像断了线的汼……
  • 读书与成才

    读书与成才

    本书通俗讲述读书与成才的关系,读书的方法,并引证古今中外贤圣之士读书成才的事例,以及他们读书的方法等。
  • 慢下来,与生命对话

    慢下来,与生命对话

    这是一本与心灵深处的你对话的书。与它相遇,它会用独特的思维使你渐入佳境,与行走匆匆的你进行一次长谈。本书从作者的生活角度,巧妙地穿插着各类故事,或深情感人、或灵光一闪、或禅意浓浓,层层地进行展开,如一朵花的悄然绽放。让你有所感悟、有所感动、心有感言,这,或许就是你想要的!
  • 生命里的世外桃源

    生命里的世外桃源

    本书是一本抒情的散文和随笔作品集,共7部分,分别是:淡泊,岁月静好;心灵独舞;阳光,温暖时光;榕树,亲情相融;沉思,感悟生命;奏响,生命强;素美,馨香几缕。《人生漫品:生命里的世外桃源》抒发了这样一种情绪,或许我不是喜欢寂寞,而是喜欢在寂寞中等待,等待一场花开,等待一场雨来,等待一弯新月,等待一缕花魂,其实世外桃源不在陶渊明的文字里,而是在淡泊的生命里。
  • 我热爱的一切

    我热爱的一切

    徐文海,曾在《清明》《警探》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作品。散文获过省、市级奖若干次。这本《我热爱的一切》收录的就是他的49篇散文作品,包括:《一个人这样地面对世界》、《致我忧伤孤独的朋友》、《夜来风雨声》、《与生活讲和》、《那些叫做“知青”的人》、《黑夜深处的声音》等。
热门推荐
  • 又一个宠物小精灵世界

    又一个宠物小精灵世界

    一个创新的小精灵小说,望大家多多支持,不瞬间逆天奇遇创越还有系统,正正规规的情节和不一样的细节。望大家多多评论和投票,至少让我知道有人在鼓励我
  • 限时游戏:魔鬼的逃跑爱人

    限时游戏:魔鬼的逃跑爱人

    泰奥。雷。罗斯切尔德——四大帝国中,最狂妄、最冷酷、最无情、最狠戾的欧国皇帝。他有着绝对纯正的高贵血统,无与伦比的头脑,西腊神砥般的俊美面容,绝对强悍劲猛的体格,和狂妄无情的性格。他的一切都令人为之疯狂!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但这一切在方童童眼里,只是魔鬼身上华丽的外衣。这个没有良心的男人,拿她当玩具一样折磨蹂虐,折断她的骨,对着千军万舰的血腥撕杀疯狂地要她,一次又一次将她逼到生命的零界点而悠然独乐。“童童,你逃不了的。乖乖做我的小野猫……”她用尽了一切力量,也无法逃避的男人。他却为她毁了半个大陆,杀了一亿无辜百姓。恶魔,不是没有心。只是,他把心藏得很深很深很深,深深地藏在冰封千尺的寒潭恶沼中。
  • 于林秀木

    于林秀木

    那一片山谷,那一丛翠竹,那一汪清泉,那源远流长的传说,那神秘莫测的洞府。有战争,有天灾,有人祸。繁华都市留不住你的脚步。深山老林有你的身影。开心也好,痛苦也罢,只要有你,现世安稳。
  • 亿万总裁心头宝

    亿万总裁心头宝

    三年前,论及婚嫁,他却突然失踪了。三年后再相遇,他设计让自己欠下巨债,“还不起,好啊!做我私人秘书外加小女佣!”她咬牙切齿含泪忍着,她给他放洗澡水,她给他沐浴更衣…….什么?还有后续?白伊然终于火山爆发撂挑子走人,“老娘不干了!!”而本文男主角,我们的慕大少只是冷眸微眯,语气冰冷,“白伊然,老子定的有戏规则,什么时候轮到你操盘了?”
  • 阴婚不散:冥夫缠上我

    阴婚不散:冥夫缠上我

    被家里逼婚,苏苏被迫在网上租了一个男友应付家人。然而,这个“男友”为何如此似曾相识?为何,这个“男友”口口声声叫她老婆?为何,这个“男友”竟然告诉自己,他们早已成婚?
  • 人生这场追逐

    人生这场追逐

    这是一部女生励志书籍。女主角从从一个灰姑娘成长为一个驾驭自己人生的故事。故事切合生活实际,从现实取材,诉说一个女生追逐爱情、事业的艰辛历程,希望给更多的女性朋友带来慢慢的正能量。女生可以独立,可以靠着自己的实力生活的很漂亮。
  • 汉人威武

    汉人威武

    大汉400年煌煌历史在和匈奴的战争中,体现汉人的勇敢坚强,和宏大气魄用事实表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是时代长歌
  • 御凤天女:公主要二嫁

    御凤天女:公主要二嫁

    亡国了,她死里逃生,变成了只能颠沛流离的亡国公主。她为复国愿意倾尽一切,那名美若天仙的男人说,嫁给我,我能实现你一个愿望。跟随这个男人来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原来,她才是那个能够平复三界大乱的真命天女——(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我的七八岁

    我的七八岁

    此书写给现在的青少年朋友,这里面有你没有经历过的很多有趣故事。也将此书写给上世纪50、60后的朋友们,这里有你经历过的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趣事,勾起你那个年代儿时的回忆。
  • 和氏璧:生死追踪中国第一古董

    和氏璧:生死追踪中国第一古董

    《和氏璧——生死追踪中国第一古董》讲述了一个小男孩于网络的一次不经意的贴图,并由此揭开了中国第一古董和氏璧的狂涛巨浪。被卷入这场风波的,有查找其父亲死因的老刑警、无不用其极的女记者、引经据典的民间家谱学家、教授模样的玉器商人、游刃有余的私人调查员以及受命于危难之际的中学数学教师等等,小说对这些众多人物均予以深刻的心理刻画,并以此推动情节发展,形成令人纠结的一个个悬念,出现始料未及的一个个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