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63600000020

第20章 下编 我国继承法律制度的立法构建(11)

【110】张平华、刘耀东:《继承法原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321~322页。

【111】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9页。

【112】陈苇、宋豫主编:《中国大陆与港、澳、台继承法比较研究》,群众出版社2007年版,第403页。

【113】陈苇主编:《改革开放三十年(1978—2008年)中国婚姻家庭继承法研究之回顾与展望》,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99页。

【114】《德国民法典》第2180条第1款规定:受遗赠人已接受遗赠的,不得再拒绝遗赠;《日本民法典》第989条第1款规定:“遗赠的承认及放弃,不得撤销。”该条第2款规定,因受欺诈或胁迫而作出的承认与放弃可以撤销。

【115】陈苇主编:《外国继承法比较与中国民法典继承编制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87页。

【116】陈棋炎、黄宗乐、郭振恭:《民法继承新论》(修订7版),台湾三民书局2011年版,第364页。

【117】史尚宽:《继承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18页。

【118】张玉敏(课题组负责人):《中国继承法立法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说明”第8页。

【119】张平华、刘耀东:《继承法原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330~331页。

【120】张平华、刘耀东:《继承法原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243~246页。

【121】郭明瑞、房绍坤、唐广良:《民商法原理(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92页。

【122】刘春茂主编:《中国民法学·财产继承》,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374页。

【123】陈苇主编:《外国继承法比较与中国民法典继承编制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87页。

【124】陈苇主编:《外国继承法比较与中国民法典继承编制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88页。

【125】张平华、刘耀东:《继承法原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349页。

【126】张平华、刘耀东:《继承法原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349页。

【127】房绍坤:《遗赠能引起物权变动吗?》,载《当代法学》2012年第6期。

【128】本部分中的主体内容以《遗赠扶养协议制度的不足与养老功能的扩张》为题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出版的《法学文摘》2014年第1期。

【129】王丽萍主编:《婚姻家庭继承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3页。

【130】1991年司法部《遗赠扶养协议公证细则》(司发[1991]047号)第5条规定:“扶养人必须是遗赠人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或组织,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履行扶养义务。”

【131】陈苇主编:《外国继承法比较与中国民法典继承编制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90页。

【132】朱凡:《我国遗赠扶养协议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完善》,载夏吟兰、龙翼飞等主编:《呵护与守望——庆贺巫昌祯教授八十华诞暨从教五十五周年文集》,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第366~367页。

【133】朱凡:《我国遗赠扶养协议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完善》,载夏吟兰、龙翼飞等主编:《呵护与守望——庆贺巫昌祯教授八十华诞暨从教五十五周年文集》,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第367页。

【134】朱凡:《我国遗赠扶养协议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完善》,载夏吟兰、龙翼飞等主编:《呵护与守望——庆贺巫昌祯教授八十华诞暨从教五十五周年文集》,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第367页。

【135】崔静、杜宇:《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突破2亿》,载《海峡都市报》2014年2月20日A11版。

【136】卫敏丽、徐硙:《1.85亿人的“老有所养”》,载《人民法院报》2012年7月14日第5版。

【137】何丽新:《论遗赠扶养协议的扩张适用》,载《政法论丛》2012年第3期。

【138】郭士辉:《朱晓进委员:关爱失独老人》,载《人民法院报》2013年3月13日第7版。

【139】吴铎思:《失独家庭每年增7.6万,部分人疯狂工作存钱养老》,http://news.sina. Com.Cn/C/2013-03-24/150126625900.shtml,下载日期:2013年3月24日。

【140】陈明添、吴国平主编:《中国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707页。

【141】朱凡:《继承合同效力研究及我国继承合同制度的构想》,载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6年卷),群众出版社2007年版,第148页。

【142】朱凡:《继承合同效力研究及我国继承合同制度的构想》,载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6年卷),群众出版社2007年版,第151~152页;陈苇主编:《外国继承法比较与中国民法典继承编制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92页。

【143】在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下,我国法律上所规定的扶养,包括赡养、扶养和抚养(抚育)三种情形。而本文这里所说的继承扶养协议中的扶养,仅指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的赡养,继承人也称为扶养人,特此说明。

【144】我国《继承法》第16条第2款、第3款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1991年司法部《遗赠扶养协议公证细则》(司发[1991]047号)第5条规定:“扶养人必须是遗赠人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或组织,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履行扶养义务。”

【145】该案例来源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法院审理的(2011)济历民初字第425号民事判决,转引自王旭光、王明华:《继承契约否定论》,载杨立新、刘德权、杨震主编:《继承法的现代化》,人民法院出版社2013年版,第286~287页。

【146】朱凡:《继承合同效力研究及我国继承合同制度的构想》,载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6年卷),群众出版社2007年版,第144~147页。

【147】费安玲、丁玫等译:《意大利民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9页。

【148】王旭光、王明华:《继承契约否定论》,载自王旭光、王明华:《继承契约否定论》,载杨立新、刘德权、杨震主编:《继承法的现代化》,人民法院出版社2013年版,第292页。

【149】史尚宽:《继承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页。

【150】刘春茂主编:《中国民法学·财产继承》,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392页。

【151】徐国栋主编:《绿色民法典草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92页。

【152】朱凡:《我国遗赠扶养协议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完善》,载夏吟兰、龙翼飞等主编:《呵护与守望——庆贺巫昌祯教授八十华诞暨从教五十五周年文集》,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年版,第361页。

【153】樊丽君、邓画文:《论继承契约》,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54】陈苇主编:《外国继承法比较与中国民法典继承编制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33页。

【155】徐国栋主编:《绿色民法典草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92页。

【156】张玉敏(课题负责人):《中国继承法立法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17页。

【157】陈苇主编:《外国继承法比较与中国民法典继承编制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90~496页。

【158】王利明主编:《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602~605页。

【159】何丽新、谢美山、熊良敏、刘新宇:《民法典草案继承法编修改建议稿》,载柳经纬主编:《厦门大学法律评论》(第7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1~301页。

【160】杨立新、杨震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修正草案建议稿》,载《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161】陈苇主编:《外国继承法比较与中国民法典继承编制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90~491页。

【162】陈苇主编:《外国继承法比较与中国民法典继承编制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90~492页。

【163】朱凡:《我国〈继承法〉增设继承扶养合同研究》,载陈苇主编:《中国继承法修改热点难点问题研究》,群众出版社2013年版,第526页。

【164】张玉敏(课题负责人):《中国继承法立法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0页。

【165】张玉敏(课题负责人):《中国继承法立法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9页。

【166】朱凡:《继承合同效力研究及我国继承合同制度的构想》,载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6年卷),群众出版社2007年版,第148页。

【167】朱凡:《我国〈继承法〉增设继承扶养合同研究》,载陈苇主编:《中国继承法修改热点难点问题研究》,群众出版社2013年版,第533页。

【168】朱凡:《继承合同效力研究及我国继承合同制度的构想》,载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6年卷),群众出版社2007年版,第148页。

【169】朱凡:《继承合同效力研究及我国继承合同制度的构想》,载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6年卷),群众出版社2007年版,第148页。

【170】陈苇(项目负责人):《当代中国民众继承习惯调查实证研究》,群众出版社2008年版,第231、365、477、574~575页。

【171】王利明主编:《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605页。

【172】陈明添、吴国平主编:《中国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707页。

【173】朱凡:《继承合同效力研究及我国继承合同制度的构想》,载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6年卷),群众出版社2007年版,第148页。

【174】朱凡:《继承合同效力研究及我国继承合同制度的构想》,载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6年卷),群众出版社2007年版,第150页。

【175】朱凡:《我国〈继承法〉增设继承扶养合同研究》,载陈苇主编:《中国继承法修改热点难点问题研究》,群众出版社2013年版,第533页。

【176】朱凡:《继承合同效力研究及我国继承合同制度的构想》,载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6年卷),群众出版社2007年版,第151~152页;陈苇主编:《外国继承法比较与中国民法典继承编制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92页。

【177】朱凡:《我国〈继承法〉增设继承扶养合同研究》,载陈苇主编:《中国继承法修改热点难点问题研究》,群众出版社2013年版,第534页。

【178】江跃中、欣慰:《女子婚后弃患病丈夫 欲继承遗产被判丧失继承权》,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3-03/28/C_115198539.htm,下载日期:2013年3月29日。

【179】胡大展主编:《台湾民法研究》(下),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84页。

【180】陈棋炎、黄宗乐、郭振恭:《民法继承新论》(修订7版),台湾三民书局2011年版,第69页。

【181】胡大展主编:《台湾民法研究》(下),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84~485页。

【182】胡大展主编:《台湾民法研究》(下),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84~485页。

【183】胡大展主编:《台湾民法研究》(下),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85页。

【184】陈棋炎、黄宗乐、郭振恭:《民法继承新论》(修订7版),台湾三民书局2011年版,第73页。

【185】胡大展主编:《台湾民法研究》(下),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86页。

【186】台湾地区“民法”第958条规定:“恶意占有人,负返还孳息之义务。其孳息如已消费,或因其过失而毁损,或怠于收取者,负偿还其孳息价金之义务。”

【187】胡大展主编:《台湾民法研究》(下),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86页。

【188】胡大展主编:《台湾民法研究》(下),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86页;陈棋炎、黄宗乐、郭振恭:《民法继承新论》(修订7版),台湾三民书局2011年版,第73页。

【189】吴国平主编:《台湾地区继承制度概论》,九州出版社2014年版,第288页。

【190】陈棋炎、黄宗乐、郭振恭:《民法继承新论》(修订7版),台湾三民书局2011年版,第69页。

【191】柳经纬、薛景元、施信贵:《海峡两岸法律制度比较·民法》,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46~348页。

【192】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页。

【193】吴国平:《论我国法定继承制度的完善》,载《盐城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

【194】吴国平:《论我国法定继承制度的完善》,载《盐城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

【195】陈明添、吴国平主编:《中国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716页。

【196】陈棋炎、黄宗乐、郭振恭:《民法继承新论》(修订7版),台湾三民书局2011年版,第69页;翟云岭、刘耀东:《论继承权丧失制度》,载《北方法学》2012年第5期。

【197】翟云岭、刘耀东:《论继承权丧失制度》,载《北方法学》2012年第5期。

【198】翟云岭、刘耀东:《论继承权丧失制度》,载《北方法学》2012年第5期。

【199】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页。

【200】参见戴炎辉、戴东雄:《中国继承法》,作者1998年自版,第63页;转引自王利明主编:《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及说明》,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381页。

【201】陈棋炎、黄宗乐、郭振恭:《民法继承新论》(修订7版),台湾三民书局2011年版,第72页。

【202】吴国平:《论我国法定继承制度的完善》,载《盐城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

【203】李燕:《我国法定继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海峡法学》2010年第3期。

【204】吴国平:《论我国法定继承制度的完善》,载《盐城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

【205】吴国平主编:《台湾地区继承制度概论》,九州出版社2014年版,第296页。

【206】赵欣、卢晶:《遗产继承:小保姆合法权益受保护》,载《人民日报》2001年1月21日第2版。

【207】焦武峰:《怎样对待公民的个人财产权——“二奶继承案的思考”》,载《法制日报》2002年5月26日第2版。

【208】刘文:《继承法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9页。

【209】李静芹:《遗嘱自由的限制之法理分析》,载《河北法学》2009年第9期。

【210】李虹:《论遗嘱自由之限制》,载《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211】陈明添、吴国平主编:《中国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705~706页。

【212】刘文:《继承法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7页。

【213】李平、李娜:《遗嘱特留份制度再思考》,载《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4期。

【214】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1页。

【215】张玉敏(课题组负责人):《中国继承法立法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

【216】梁慧星主编:《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侵权行为编·继承编》,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76~183页;王利明主编:《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540~551。

【217】高富平主编:《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75页。

【218】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9~261页。

【219】蒋月主编:《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版,第330~331页。

【220】韩长印:《共同法律行为理论的初步构建——以公司设立为分析对象》,http://www.privatelaw.Com.Cn/new2004/shtml/20100310-000025.htm,下载日期:2011年3月18日。

【221】刘春茂主编:《中国民法学·财产继承》,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297页。

【222】陈棋炎、郭振恭、黄宗乐:《民法继承新论》(修订7版),台湾三民书局2011年版,第253页。

【223】何丽新、谢美山、熊良敏等:《民法典草案继承法编修改建议稿》,载柳经纬主编:《厦门大学法律评论》(第7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4页;刘春茂主编:《中国民法学·财产继承》,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298页。

【224】张平华、刘耀东:《继承法原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307~308页。

【225】蒋月主编:《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版,第331~332页。

【226】陈明添、吴国平主编:《中国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696~697页。

【227】吴国平、张影主编:《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3版,第152~153页。

【228】王歌雅:《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遗嘱制度研究之回顾与展望》,载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9年卷),群众出版社2010年版,第65~67页。

【229】郑小川、于晶:《婚姻继承习惯法研究——以我国某些农村调研为基础》,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154~155页。

【230】王歌雅:《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遗嘱制度研究之回顾与展望》,载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9年卷),群众出版社2010年版,第37页。

【231】佚名:《共同遗嘱在我国继承制度上的法律定位》,http://China.findlaw.Cn/info/minshang/minfa/falvxingwei/gtflxw/106587.html,下载日期:2011年3月18日。

【232】徐国栋主编:《绿色民法典草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32页。

【233】王歌雅:《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遗嘱制度研究之回顾与展望》,载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9年卷),群众出版社2010年版,第37页。

【234】佚名:《共同遗嘱公证存在的法律问题》,http://China.findlaw.Cn/info/minshang/minfa/falvxingwei/gtflxw/106591_7.html,下载日期:2011年3月18日。

【235】佚名:《共同遗嘱在我国继承制度上的法律定位》,http://China.findlaw.Cn/info/minshang/minfa/falvxingwei/gtflxw/106587.html,下载日期:2011年3月18日。

【236】唐春芳:《浅析共同遗嘱》,载《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第5期。

【237】唐春芳:《浅析共同遗嘱》,载《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第5期。

【238】王歌雅:《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遗嘱制度研究之回顾与展望》,载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9年卷),群众出版社2010年版,第37页。

【239】史尚宽:《继承法论》,台湾荣泰印书馆1981年版,第516页。

【240】刘春茂主编:《中国民法学·财产继承》,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352页。

【241】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0页。

【242】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0~131页;刘春茂主编:《中国民法学·财产继承》,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355~357页。

【243】刘春茂主编:《中国民法学·财产继承》,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357页。

【244】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页。

【245】王歌雅:《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遗嘱制度研究之回顾与展望》,载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9年卷),群众出版社2010年版,第39页。

【246】参见王书江译:《日本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83~184页。

【247】陈卫佐译注:《德国民法典》(第3版),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603~604页。

【248】殷生根、王燕译:《瑞士民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0页。

【249】刘春茂主编:《中国民法学·财产继承》,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357页。

【250】吴国平:《论我国遗嘱继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载马忆南主编:《家事法研究》(2011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14页。

【251】张玉敏主编:《继承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5页。

【252】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页;张平华、刘耀东:《继承法原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363页。

【253】张平华、刘耀东:《继承法原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363页。

【254】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页。

【255】吴国平:《论我国遗嘱继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载马忆南主编:《家事法研究》(2011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16页。

【256】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32页;刘春茂主编:《中国民法学·财产继承》,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426页。

【257】龙翼飞:《比较继承法》,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0页。

【258】杨波:《试论继承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法律完善》,载万鄂湘主编:《婚姻法理论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446页。

【259】黄颖:《论遗产继承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载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9年卷),群众出版社2010年版,第497页。

【260】唐云国:《遗产继承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载万鄂湘主编:《婚姻法理论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464页。

【261】黄颖:《论遗产继承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载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9年卷),群众出版社2010年版,第503页。

【262】唐云国:《遗产继承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载万鄂湘主编:《婚姻法理论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465页。

【263】张玉敏:《继承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264】王书江译:《日本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67~168页。

【265】罗结珍译:《法国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214~216页。

【266】殷生根、王燕译:《瑞士民法典》,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第156~157页。

【267】张玉敏:《财产继承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载《现代法学》1997年第2期。转引自刘悦:《中国财产继承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海关出版社2003年版,第185页。

【268】张玉敏:《继承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269】杨立新、朱呈义:《继承法专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50~251页。

【270】陈苇、宋豫主编:《中国大陆与港、澳、台继承法比较研究》,群众出版社2007年版,第408页。

【271】刘春茂主编:《中国民法学·财产继承》,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第2版,第424页。

【272】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8~339页。

【273】蒋月主编:《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版,第371页。

【274】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9~340页;张平华、刘耀东:《继承法原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427页。

【275】蒋月主编:《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版,第372页。

【276】刘悦:《中国财产继承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海关出版社2003年版,第187页。

【277】罗结珍译:《法国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214~216页。

【278】王书江译:《日本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66页。

【279】殷生根、王燕译:《瑞士民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5~156页。

【280】徐涤宇译注:《最新阿根廷共和国民法典》,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699页。

【281】齐云译:《巴西新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283页。

【282】林纪东等编纂:《新编六法参照法令判解全书》(修订版),台湾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修订版。

【283】杨波:《试论继承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法律完善》,载万鄂湘主编:《婚姻法理论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454页。

【284】杨波:《试论继承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法律完善》,载万鄂湘主编:《婚姻法理论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456页。

【285】殷生根、王燕译:《瑞士民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8页。

【286】刘悦:《中国财产继承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海关出版社2003年版,第189页。

【287】林纪东等编纂:《新编六法参照法令判解全书》(修订版),台湾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第311页。

【288】刘悦:《中国财产继承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海关出版社2003年版,第189页。

【289】杨波:《试论继承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法律完善》,载万鄂湘主编:《婚姻法理论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457页。

【290】殷生根、王燕译:《瑞士民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1页。

【291】陈卫佐译注:《德国民法典》,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574页。

【292】罗结珍译:《法国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238页。

【293】蒋月主编:《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版,第374~375页。

【294】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7页。

【295】张平华、刘耀东:《遗产分割中归扣法律制度研究》,载《法学论坛》2009年第1期。

【296】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7页。

【297】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8~99页。

【298】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7页。

【299】张平华、刘耀东:《遗产分割中归扣法律制度研究》,载《法学论坛》2009年第1期。

【300】谈婷:《在我国设立继承法归扣制度的立法探讨》,载《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301】叶孝信主编:《中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90页。

【302】周东平主编:《中国法制史》,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01页。

【303】周东平主编:《中国法制史》,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42页。

【304】叶孝信主编:《中国法制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49页。

【305】潘维和:《中国历次民律草案校释》,台湾汉林出版社1982年版,第359页。

【306】潘维和:《中国历次民律草案校释》,台湾汉林出版社1982年版,第565~570页。

【307】潘维和:《中国历次民律草案校释》,台湾汉林出版社1982年版,第565~570页。

【308】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9页。

【309】王翔:《对我国应否建立归扣制度的商榷》,载《石子河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6期。

【310】沈星:《也谈归扣制度》,载《学术论坛》2008年第1期。

【311】王翔:《对我国应否建立归扣制度的商榷》,载《石子河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6期。

【312】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9页。

【313】王利明主编:《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476页。

【314】[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修订版),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8页。

【315】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9页。

【316】胡雅妮:《论我国继承法采纳归扣制度的必要性》,载《德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317】张平华、刘耀东:《遗产分割中归扣法律制度研究》,载《法学论坛》2009年第1期。

【318】王利明主编:《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476页。

【319】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5页。

【320】朱犁:《特留份制度研究》,载陈苇主编:《家事法研究》(2009年卷),群众出版社2010年版,第519页。

【321】张玉敏:《继承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55页。

【322】张平华、刘耀东:《遗产分割中归扣法律制度研究》,载《法学论坛》2009年第1期。

【323】王翔:《对我国应否建立归扣制度的商榷》,载《石子河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6期。

【324】转引自张平华、刘耀东:《遗产分割中归扣法律制度研究》,载《法学论坛》2009年第1期。

【325】吴国平:《遗嘱自由及其限制探究》,载《海峡法学》2010年第3期。

【326】张平华、刘耀东:《遗产分割中归扣法律制度研究》,载《法学论坛》2009年第1期。

【327】史尚宽:《继承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6页。

【328】胡雅妮:《论我国继承法采纳归扣制度的必要性》,载《德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329】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104页。

【330】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页。

【331】谈婷:《在我国设立继承法归扣制度的立法探讨》,载《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332】谈婷:《在我国设立继承法归扣制度的立法探讨》,载《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333】郭明瑞、房绍坤、关涛:《继承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页。

【334】蒙冬梅:《论我国继承法之遗产分割制度》,载《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2期。

同类推荐
  • 说话演讲好口才

    说话演讲好口才

    说话演讲好口才》对于商务领域及现代职场中经常遇到的社交应酬、商务演讲、生意谈判等需要施展口才技巧的环节,逐一进行了精当的讲述,充满了智慧的点拨。语言能力是一个现代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说话不仅仅是一门学问,还是你赢得事业成功的资本。好口才会给你带来好的运气和财气,所以拥有好口才,就等于拥有了辉煌的前程。
  • 引爆你的创富潜能:让你的年收入增加10倍

    引爆你的创富潜能:让你的年收入增加10倍

    人生是一个过程,获取财富也是一个过程,当你在思索人生的前途时,你是否也会思考一下该如何获取财富呢?拥有财富是很多人的终身愿望,商业社会里,有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人都是有上进心的,难道你甘于一辈子平庸和贫穷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那么请从现在开始,从这本书开始,好好研究一下获取财富的方法和途径,来圆自己的财富梦吧!
  • 幸福终身从善待开始

    幸福终身从善待开始

    《幸福终身从善待开始》把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融为一体,旁征博引,富含哲理。行文语言风格平易近人,形象生动。书中融合了海量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和事例,为读者树立良好的典范。同时,书中的故事充满智慧和哲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全面阐释了一系列人生哲理,为感到迷茫的读者提供方向。当你真正读懂了这本书,你就会发现,其实要过幸福生活并不难,想要快乐也很简单。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 每天给你一个做人心态

    每天给你一个做人心态

    本书共八章,教你在怨天尤人、遇到不公待遇、懦弱自卑、迷茫困惑、浮燥不安、郁闷难受、痛苦烦恼、遭遇挫折的时候,在压力下改变心态,在失败中找到希望,在绝望中摆脱烦恼,在痛苦中抓住快乐。
  • 孝心打开幸福门

    孝心打开幸福门

    这是作者从创作出的数百篇作品中遴选出来的故事精品。有的描写了身怀绝技、远走他乡谋生精通鸟语却爱鸟护鸟的奇人;有的深刻揭示了为修葺庙宇化缘世人表现踊跃热情,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幅昂扬进取、健康向上、温馨可人、精彩纷呈的生活画面。
热门推荐
  • 洪荒四战神

    洪荒四战神

    地狱毁灭,狱帝出逃;地球少年,离奇穿越。宇宙洪荒之中,有多少的秘密等待解开;又有多少劫难等待度过。战神、帝皇、问天、圣巫。人类四大种族是如何的繁荣。女娲、盘古、达摩、鲲鹏。为人类付出多少。大道、命盘、鸿钧、玄魔。为人类谋划多少。大道五十,天衍四九,哪一条路,才能问鼎巅峰?
  • 地球修仙界

    地球修仙界

    修真一途,千难百险;我欲破天,脚踏八荒,手丈苍天,名震混沌大漠界
  • 武畏灵动

    武畏灵动

    带着满心的期盼,少年走上了一条强者之路,看少年是如何破九城,闯禁地,九死一生,创造非凡一世。
  • 震缘

    震缘

    一九三三年梓州那次大地震时,青年女郎郭玉凤,和公子哥翁赛克,因为猎奇来到一座高山上举行婚礼,邂逅了当地土着青年姜大山。在婚礼上郭玉风因地震被砸伤,没能和别人一起逃离震区。姜大山为了搭救郭玉凤返回到山上,因此两个人有了八日七夜的难忘情缘。此后两个人天各一方。郭玉凤在历尽各种磨难以后,再次遇到姜大山。可是这时两个人的命运都有了很大的改变。那么四十年后的他们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 火焰天使:原来校草是路痴

    火焰天使:原来校草是路痴

    不知道是谁说:“一个转弯都能让你们六个大校草迷路吗!”又不知道是谁说过:“怎么校草都是路痴?”呃,怎么校草都是路痴啊?啧,感觉萌萌大。十二个人,六段传奇爱恋;十二个人,不同的友情故事;十二个人,不同的血缘亲情。[绯王系列-第一名作-伊绯泳落著/简介白痴路过]
  • 跟哲学家谈幸福

    跟哲学家谈幸福

    《跟哲学家谈幸福》主要讲述了,幸福是一种快乐、愉悦的心情。对不同的人来说,幸福的含义会各不相同,那些学问精深、善于思辨的哲学家更是如此了。哲学家眼中的幸福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读完《跟哲学家谈幸福》,相信你能找到想要的答案。
  • 女尊王朝—唐王女帝

    女尊王朝—唐王女帝

    在A市生活了整整20年的大二学生鹿雪,在她生日那天,莫明其妙穿越到到盛时期,代替了因病去世,即将入宫的一代女帝—武则天?深宫险恶,人面兽心的贵妃,攻于心计的淑妃。在登的帝位的路上,历经艰险的她,能否坐拥天下?
  • 生态文学——西部语境与中外对话

    生态文学——西部语境与中外对话

    本书收录了2007年在中国兰州召开的“中外文学对话与西部生态文化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几十篇论文。论文主要围绕“中外文化对话与西部文化建设”这一主题,就“生态与关怀——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生态文学与西部文化发展”、“交流与过滤——中西文化镜像中的西部文学与异域文明”、“挑战与机遇——中国西部地域作家与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化格局”等议题进行了集中交流与深入研讨。主要关注:比较文学的学科发展与建设问题、生态文学的学科发展与建设问题、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的双重关怀、生态文学的文本分析、关于西部的文化关怀与生态关怀等问题。
  • 异界七星剑

    异界七星剑

    (本书五组A签,请放心收藏!)修神者,大陆最神秘而强大的存在,他们的目标是成为真正的至高无上的神灵!一个一心想要冒险却连把剑都买不起的穷小子,偶然捡到一把神奇的宝剑,令他狂喜的是,随之而来的还有重重意想不到的奇妙能力,七个宝石分别代表着七种强大的能量!从此,他的命运开始彻底的改变,一步步走上修神者的道路,站在世界的巅峰。圣域?那只是一块普通的台阶。神域?相信我,那只是刚刚开始而已。。。。。。【感谢中国作者素材库免费封面支持ZZSCK.COM】
  • 发掘你的知性力

    发掘你的知性力

    如今只知埋头苦干甚至循规蹈矩,而不知用脑思考、以少胜多的“老黄牛”式员工越来越没有了市场。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前大多数企业中存在的体力活被越来越多的技术活所代替,那些只知本本分分拼命做事的员工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无法满足企业竞争的需要。相反,只有那些积极思考、锐意创新、善于谋划、长于变通、勇于突破的知性力较强的人才会得到老板的赏识和重用。本书围绕着“发掘你的知性力”这个中心,选择了几个较为重要的关键问题,从理念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双向推演和论证,无论是对于公司内部培训,还是公司员工个人成长,都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