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06300000024

第24章 顺水推舟的发挥(2)

有一个爱做表面文章的乡长去农村视察,有意站在猪圈旁,和一群猪合了张影,以展示他深入实际、为群众办实事的光辉形象。他特意要求随行的记者把这张照片登在县报上,大肆宣扬。

照片在县报上登出来了,老百姓们一看,只见这位乡长满面春风地站在猪群里,照片旁边还加了一个说明:“左起第三位为我们敬爱的乡长。”

本意是在表明自己深入实际的工作作风,但做出来的效果却全变了样。之所以会这样,那位乡长想必也是非常清楚的。老百姓对这样的官僚作风是深恶痛绝的,因此记者们就故意在报道中来了个巧妙引申,把乡长和猪混为一谈,于是乡长也成了猪中的“左起第三位”,形成了辛辣的讽刺。

在各种报道中我们都曾看到过集体合影的照片,在照片旁都注明“左起第几位为某某人”,以便让读者们辨别清楚。而在这则报道中,照片中并没出现除乡长外的第二人,记者们却有意忽略了这一事实,依旧沿用惯例,把乡长也视作猪群中的一员,巧妙地进行了概念的偷换。

偷换概念是常用的引申方式之一,在引申的过程中,能打破原有的概念限制,在人们的固有认识之外,寻找到全新的感受,与原有的概念形成鲜明的对照和反差。

在这里,我们的引申并不是胡乱发挥,而是有一定的目的,表达一定思想和情感的幽默思维活动,因此就一定要多动脑筋,想一想怎么样才能把概念偷换得更巧妙,更出人意料,使自己的语言不断出新。

有一个贵妇人想赶赶时髦,居然想当作家,专程去向巴尔扎克请教如何写小说,才能使自己尽快成名。

巴尔扎克说:“写小说的方法嘛,在我看来很简单。”

贵妇人忙问:“是什么?”

巴尔扎克说:“从左到右。”

对贵妇人的提问,巴尔扎克给予了明确的答案,却又等于什么也没有回答。他故意偷换了概念,把“写小说的方法”偷换成了“写字的方法”,使我们感受到了幽默。

再如:在课堂上,老师问学生:“五减三等于几?”

偏偏这个学生很笨,怎么也回答不出来。

老师就启发他:“请你想一下,假如你哥哥有五个苹果,你拿走他三个,结果会怎么样?”

学生哭丧着脸说:“结果,他肯定会把我揍得半死。”

学生的回答就是偷换概念,他把老师的问题理解偏了,老师是问他减法的结果,他却偷换成了“拿走哥哥苹果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于是回答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

从原来的概念里引申出了意料以外的新观点、新看法,尽管这些观点、看法都是原来概念里并不存在的,但由于这种偷换与人们的想象之间距离太大,显得既荒唐又可笑,幽默就产生了。

(二)把词语的多个意思巧妙联系,引申出新的内容

汉语中一词多义、一音多字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这就给幽默的引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可以把这些有一定关联的词语联系起来,从这个意思引申到那个意思,造成出人意料的结果。

我们都知道,在汉语中,同音字、近义词大量存在,多的有几十个,少的也有三五个,这些字音、字义相近的状况给语言的幽默运用提供了巧妙的新方法。

即使某两个字的读音完全相同,但字形、字义却相差很远,在严密的著作里和严肃的场合中,都是不允许混用的。但幽默恰恰不管这些,它可以仅仅根据双方字音的相同、字义的相近,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它们的意义也有意等同起来,由这个意思自由地跳到那个意思上,以引申出全新的内容。

古时候有一个大财主姓朱,本来是个很粗俗的人,却偏偏要故作文雅。他家新来了个小猪倌,来给他家养猪,他就特意把他家的规矩给小猪倌交待一番。

这套规矩是相当繁琐的,比如他的姓与“猪”同音,是不能叫的,应该叫成“自家老爷”;还有,“吃饭”要说成“用餐”,“睡觉”要说成“就寝”,“生病了”要说成“患疾”,“病好了”要说成“康复”,“人死了”要说成“逝世”,“人犯法被杀了”要说成“处决”,等等,都要求尽量说得文雅一些。

小猪倌把这一切牢记在心。第二天,猪圈里有一头猪得了瘟病,不吃不喝,小猪倌就跑去向朱老爷报告:“不好了,有个‘自家老爷’不肯‘用餐’,不肯‘就寝’,想必是‘患疾’了,看样子只怕不容易‘康复’,不如就把它‘处决’了吧。”

朱老爷听得脸色铁青,半天说不出话来。小猪倌见他这副模样,就接着说下去:“如果不想‘处决’,要不了两天,‘自家老爷’就会‘逝世’了……”

在这则小故事里,小猪倌有意借用“朱”、“猪”字音相同的特点,把该用在人身上的词语都统统用在了猪身上,一语双关,对故作文雅的朱老爷给予了辛辣的讽刺,使人不由得捧腹大笑。

唐朝皇帝姓李,听说道教始祖老子也姓李,就有意抬高道教,压低佛教。有个叫法静的和尚胆大包天,竟跑去见皇帝,明确表示反对。

皇帝大怒,将法静定为死罪,把他打入死囚牢中,并告诫说:“你开口佛法无边,闭口我佛如来,那好,我就给你七天时间,你好好去念佛,临刑时看佛救不救你!”

在这七天里,皇帝天天派人去牢里看法静是不是在念如来。回报的人说法静整天闭目静坐,口中念念有声,就是听不清在念什么。

第七天到了,法静被押上刑场,皇帝问:“你的佛念得怎么样了?”

法静笑着回答说:“这七天我没有念佛,天天都在念皇帝陛下。”

皇帝觉得很奇怪,就问为什么。

法静说:“陛下就是我佛如来,我佛如来就是陛下!”

皇帝听了,顿时心花怒放,说道:“好,既然如来就是朕,朕就是如来,那就赦你无罪吧。”

看来,不管是凡夫俗子,还是一心向佛的和尚,都是免不了向人说好话的。法静奉承的功夫确实相当了得,居然把皇帝与如来融为一体,既抬高了佛教,又吹捧了皇帝,引申得既别出心裁,又机智、幽默。

(三)引申出话外之音

在与别人交谈的过程中,要善于从对方的话中听出另外的意思,然后再在对方原话的基础上,巧妙引申,使其中荒唐的成分更加突出,在与原话的对照中,我们就会感受到幽默的无穷魅力。

从前有一个人在过节时请客,一共邀请了四位客人。

眼看就到中午了,还有一人未到。于是他就自言自语:“该来的怎么还不来?”

这话一出,其中的一位客人心里就不乐意了:“该来的还不来,那么我是不该来的了?”

于是站起身来,愤愤而去。

一看这种现状,他就非常后悔,连连责怪自己说错了话,叹道:“不该走的又走了。”

第二位客人一听,也不高兴了,心想:“不该走的走了,看来我是该走的!”于是也生气地拂袖而去。

他见两个客人都被气走了,后悔得不得了,跺着脚叹息:“我说的又不是他们,他们走什么呢?”

最后一位客人听这话很不顺耳,心想:“不是说他们,那就是我了!”于是狠狠瞪了他一眼,也扬长而去了。

我们在大笑之余,是不是该责备此人的不善言谈呢?他居然把自己请来的客人一一气走,而且还都是无意的,真是天大的笑话啊!

那三个客人之所以会一一离去,就是因为他们从他的话中引申出了话外之音,得出了错误的结论。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责任并不完全在他一人身上。

胡乱发挥,随意引申,就有可能造成误解,这在人际交往中当然是不利的,但与此同时,那些善意的误解却会给我们带来笑声,却是很受我们欢迎的。

有一个领导为职工办福利,组织大家去洗澡和参观博物馆,于是他把所有男女职工召集起来,进行活动的安排。

他是这样说的:“大家注意了,明天上午,女同志洗澡,男同志参观。下午男同志洗澡,女同志参观。在参观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守纪律!要牢牢记住,只准看,不许摸,而且绝对禁止拍照。”

话刚说完,大家已是笑倒一大片。

两件互不相干的事情被他说到了一起,也许他并没有意识到,可是联系到一起,却已经具有了某种新的内涵,成了一种让人听得脸红的荤笑话。

引申出新意,是幽默的制胜法宝之一,我们经常这样做,不仅能给大家带来欢乐的笑声,还能使自己的头脑变得更灵活、更敏捷。

三、套用与篡改

在人类的文明进程中,有无数的哲人、学者用他们的智慧和心血,创造了一座座经典的丰碑,凝聚成知识的宝库,成了人类进步的光辉阶梯。对他们的经典著作,我们倾心学习,从中吸取宝贵的营养。对那些经典性的名句,我们时常挂在嘴边,时时鞭策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与道德修养,走向更新的人生境界。

不过如果我们每时每刻都对经典性的东西持这种态度的话,那么人间就不会有幽默的精灵在飞翔了。有幽默感的人对这些经典性的东西同样是心怀景仰的,但与此同时,他们并不拜倒在那些哲人、学者脚下,而是善于从他们的话里发现新的东西,并活学活用到自己的人际交往中。

更奇妙的是,他们还常常别出心裁地把这些句子进行出人意料的套用和篡改,使它们变得面目全非,以造成一种又滑稽、又深刻的情趣,把幽默带给大家。

对经典性的东西是这样,对那些流行歌曲、童谣、民歌之类的词句就会更加“放肆”了,随手拈来,巧妙篡改,就成了一句使人放声大笑的妙言了。

不管是名人名言,还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市井流行语,都是我们发挥幽默才能的绝佳材料。对这些现成的句子,我们可以套用,也可以随心所欲地篡改,以更好地造成幽默效果。

(一)对现有的句子进行巧妙的套用

对那些大家都知道的句子,我们可以随时拿来,随时套用。由于脱离了原有的语言环境,放在新的环境中,就形成了有趣的对照,这些句子往往具有了新的含义,给我们新的感受。

比如,儿歌是很有意思的,我们试来对照一下这两首儿歌,看看自己会有什么感受。

“爸十三,妈十四,哥哥十五,我十六;我走外婆的门前过,外婆睡在摇篮里哭,我喂她一口糯米粥。”

这是二十年前的儿歌,充满了荒诞色彩,很有童趣。再来看下面一首儿歌:

“小小子,好好干,干好请你吃鸡蛋,鸡蛋里边放炸弹,炸死你个王八蛋。”

这是现在的孩子不用专门教就能自己学会的一首儿歌,是不是感觉完全不一样?

这两首儿歌单独讲出来,都能把我们逗笑,如果把它们同时讲给大家听,在这有趣的对照面前,试想一下,大家该会变得怎样的前仰后合啊。

在“文革”时期,有一句名言,叫做“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过了数十年后,有一天,在一次酒宴上,老张耳听得领导喋喋不休地致辞,大谈工作中的成绩,就是没有开宴的意思,不由得心中不满起来。

他站起来,对领导说:“请客吃饭不是革命,我们是不是先解决吃饭问题?”

领导大笑,于是酒宴就在欢笑声中开始了。

老张套用了“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这句俗语,幽默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改变了当时的现状,在笑声中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石董桶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齐高祖皇帝身边的幸臣,他具有很高的幽默才能,能给大家带来笑声,因此齐高祖特意把他选入宫中,让他来给自己取乐。

这天,齐高祖给大家出了个谜语,谜面叫做“卒律葛答”,在现代汉语里的意思是“疙里疙瘩”。其他人都猜不出来,石董桶却猜中了,是煎饼。

齐高祖再叫大家出谜,让他来猜。石董桶就出了个谜语,还是“卒律葛答”。

齐高祖愣住了,想这个谜面必定还有一个更奇的谜底,就用劲猜了好一会儿,却还是想不出来,只好问石董桶谜底是什么。

石董桶笑了,说:“是煎饼。”

齐高祖质问他说:“你为什么把我的谜语又搬来重用呢?”

石董桶说:“陛下,我只不过是借着你的热锅,再来煎一个我的煎饼罢了。”

齐高祖被逗笑了,周围的其他人也哈哈大笑起来。

石董桶套用了齐高祖的谜语,却给齐高祖一个措手不及,因为在我们的思维习惯里,类似石董桶这样的出谜,必定蕴含着一个新的谜底,因此齐高祖才会向别的方向去想,以至于苦苦思索,就是找不到答案。

等到谜底揭开之后,大家才发现,石董桶不过玩了一个套用的把戏罢了,由于与预定的想法有了反差,才有了幽默的效果。

古时候有一位太守上任,百姓们一连几天演戏庆贺,大家齐声欢呼:“全州百姓齐庆贺,灾星去了福星来!”

太守听老百姓把前任太守骂成灾星,却把他当成福星来欢迎,很是高兴,忙问:“这两句词写得好极了,是那位高手写的啊?”

百姓们回答说:“这是多年来形成的老规矩,新太守上任的时候都要这么喊。等太爷您离任、下任新太守上任的时候,我们还是要这样喊的!”

这样的套用名为赞颂,实为讽刺,赞颂与讽刺的强烈反差,就构成了幽默的氛围,令人笑得合不拢嘴。

有个人的亲家母死了,他就托村里的秀才来写一篇祭文。秀才图省事,从书中抄了一篇来应付。拿给他一看,却是一篇祭亲家翁的文章,于是他就找到秀才,对秀才说:“写错了。”

秀才说:“不可能错的,文章是从书上一字不差地抄下来的,岂有错的道理?是不是你家把人死错了?”

秀才的死不认错、强词夺理,给我们带来了幽默的感受,同时也提醒我们,不恰当地套用现有的句子和文章,是会闹出笑话的。

套用现有的句子,表面看来比较容易,但实际上也是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敏捷的思维习惯的。那些现有的句子往往大家都很熟悉,要想达到现搬现用、出其不意的效果,就必须好好动一番脑筋,往大家都不曾想到的方向去努力,才会达到幽默的目的。

同类推荐
  • 人生经验全知道

    人生经验全知道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这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几步往往是最让我们困惑不解的。因此,我们需要在人生的紧要处得到些许关心和点拨。这些由岁月沉淀下来的人生经验和智慧,就是我们在关键时期的“兴奋剂”和“清醒剂”,促使我们在激流勇进的同时保持一份应有的睿智和清醒。本书针对人们从成长迈向成熟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总结了在为人处世、修身养性、职业发展、成功励志等方面必须懂得的人生经验,内容广泛,实用性强,可帮助读者规划人生和职业发展、掌握为人处世和修身养性的技巧,搭建好属于自己的舞台,更快、更好地迈向成功。
  • 激活职场力

    激活职场力

    本书内容包括:淡定的心态——高情商的前提、恰当地表达——高情商的基础、高效地沟通——高情商的核心、宽广的人脉——高情商的依托、巧妙地推销——沟通与人脉的结合。
  • 男人30谋事规划

    男人30谋事规划

    如果六十岁是人生的主要里程,那么三十岁就如同是衡量人生能否立业的里程碑。就一般人而言,人生的前三十年,是完成对社会认识和对自己人生设计的重要阶段,后三十年则是对社会进行改造及对人生目标予以实施的过程。三十岁的男人如何规划与设计自己的路,能否走出一片艳阳天,全看自己的目标是否明确。三十岁,成为男人的一道测试题,它的正确答案是:天真在这里结束,成熟从这里开始;轻松在这里告别,重负这里上肩……三十岁的男人,应该是父母手下的拐杖,是妻子挡风的墙和遮雨的树,是儿女领航的灯和过路的桥……种种压力虽然给男人带来了焦虑、恐慌与无奈,但也如同一个火种投入干燥的柴垛,迅速燃烧起来,使自己的人生充满火热的激情。
  • 每天必须练口才

    每天必须练口才

    本书分为前提基础、手势、演讲的结构、演讲的种类、底稿、自我展示和物品展示六部分,具体内容包括:讲话;言以简洁为贵;还有一个句子;反问;直接对话;祸不单行等。
  • 星云大师向左,圣严法师向右

    星云大师向左,圣严法师向右

    这是一本关于禅的书,能带你走进禅的世界。书中每个故事,都仿佛佛陀手中的一朵莲花,其中总有一朵,会让你在欣赏之后如摩诃迦叶般露出会心的微笑,拨开云雾见青天,在刹那间领悟到禅的真谛。
热门推荐
  • 异战都市

    异战都市

    黑暗世界中著名的杀手林宇,在与人交手后,厌倦了所谓争斗,决定从返家乡,安安静静的生活。可是原本学校的校花却突然闯进生活,于是生活变的不再平静。
  • 来自风中

    来自风中

    “我们自风中相遇,又归于风中去,这一世我只能陪你走到这里,期待我们下一世的相遇”我总是在梦里听到这句话,我是一个卖早点的,可我们这早点卖的老不好,因为我们这没有一个正常人。
  • 你不要哭泣

    你不要哭泣

    当我还天真你也无邪时,说好一辈子做彼此的天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们的人生,会因此而变得不同,人生若只初见,留得住的没有什么,只有那些我和你在一起的时光,我和你微笑着坚强,看着那时光!没有什么困难,就算忘记了,我想你也能想起来,因为是那时光!
  • 黑道公主的复仇

    黑道公主的复仇

    什么是爱?几人有时这样问自己;在出任务的时候,看见其他小孩幸福的拥进父母的怀抱里,而自己呢?世界之大,却…只剩自己孤身一人,没有亲情、没有童真。当自己第一次亲手杀死对手的时候,那时候,自己才明白,原来,这才是自己的生活……双手也沾满鲜血的自己,冰冷的心,,是否还能打开心扉…??
  • 长生观

    长生观

    朔风凛冽,寒雪飘飞,万籁俱静,百物凋零。有些生命总是无限短暂,它们诞生在春风的怀抱里,迎着夏日的骄阳茁壮成长,在唯美的秋色中绚烂,可惜它们永远见不到冬雪的壮丽,因为冬天即是它们生命的终点。或许毁灭才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的创造,正是由于老天爷为每个生命都设定了一个终点,所以生命才显得无限美好,也正是由于生命的无限美好才致使人们不断的追求长生。生命永远是最奇妙的东西。(每天稳定更新,新人作者求关注,么么哒。)
  • 少年幸之旅之牧野大战

    少年幸之旅之牧野大战

    人类文明究竟会有多长呢?为何《乾坤万年歌》、《圣经》的《启示录》、犹太人的末日审判,玛雅人的“末日预言”,古印度的劫数,都是指向人类文明周期只有一万年左右的时光,为何古老中的阴阳太极图预示着人类只有“上下五千年”的命运呢?我们已经度过了上五千年的时光,那么下五千年会是怎样的呢?假设人类一万年时光,起点如何,终点如何?三千年以后,一颗差不多如月球大小的黑洞略过了太阳系,撞入了太阳当中,开始积吸太阳及整个太阳系。太阳外表受到撞机冲击力开始膨胀,吞噬了水星,逼近了金星和地球。显然,在膨胀了太阳威胁下,地球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了。人们将如何应对?《美在三部曲》就是一部呈现人们过去到未来历史的科幻作品。
  • 三块银洋闯天下

    三块银洋闯天下

    创业需要钞票,闹革命同样需要银洋。一个身负异能年轻的红军战士怀揣太祖交给的三块银洋,办实业、闯上海、闹西洋,源源不断为新中国的建立输送营养液,在隐秘的财经战线上叱咤风云,笑傲江湖!
  • 彼岸志

    彼岸志

    她是一个孤儿,凭着自己的能力成为了学习第一,却一直想登上舞台。他是南家的少爷,从出生起就被寄予了厚望,却只见她一人真心。十年前,他的恶作剧惹怒了她,她一去不返。十年后,她休想再离开他!
  • 关东乱世

    关东乱世

    小说从“我”的家族秘史讲起,起因则是我爷爷被拜把子兄弟谋害,置办的码头也被奸人所霸占。我奶奶,一个三寸金莲的小脚女人,背着襁褓中的老叔,走上了申冤之路。我老姑为报父仇,上山嫁给了土匪,逐渐历练成手使双枪的女土匪头子。抗战爆发时,她为雪国耻,一跃成为威震东北的抗日勇士。作者用深沉的笔触娓娓道来,讲述的虽然都是小人物的命运,却与国际国内大背景遥相呼应。读者于呼啸的“东北风”中,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鲜活生命气息以及大时代变革的洪流。
  • EXO之鹿晗别离开我

    EXO之鹿晗别离开我

    里面人物的性格是我塑造的,不是真人的性格!!男主:鹿晗女主:慕晴“不要离开,好不好?”“醒醒啊。”“你说过要陪我的。”业余写作不定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