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08600000020

第20章 华人首富:李嘉诚(2)

积极的态度往往是起死回生的良药。李嘉诚抽调员工,将积压产品归为两类,一类是款式过时或质量粗劣的次品;另外一类是有机会作为正品推销出去的优质产品。正品卖出一部分后,李嘉诚急于回款,不想有太多的积压,于是全部以低价卖给专营旧货次品的批发商,并且在制品的质检卡片上,一律盖上“次品”的标记。在危机中,原来的一些亲戚朋友,有的对他敬而远之,生怕他开口借钱给自己带来麻烦。通过李嘉诚的坦诚相告和积极补救,亲朋好友开始主动为他排忧解难、献计献策,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路遥知马力,危难见人心。李嘉诚正是靠那些亲朋好友的帮助,重新获得订单,筹到购买原料、添置新机器的资金。曾经被裁减的员工,又回到工厂上班,李嘉诚还补发了他们离厂阶段的工资。至此,长江塑胶厂出现转机,产销渐入佳境,基本上已经摆脱了破产的阴影。

1955年的一天,一身轻松的李嘉诚召集员工聚会。他首先向员工深深地鞠躬三次,感谢大家的精诚合作。然后,他用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宣布:“我们厂已基本还清各家的债款,昨天得到银行的通知,同意为我们提供贷款。这表明,长江塑胶厂已走出困境,将进入柳暗花明的佳境。”话音刚落,员工全部沸腾起来。散会前,每个员工都得到一个红包,由李嘉诚亲自发放,他要感激这些同甘共苦的“战友”。

每当回首这段岁月,李嘉诚都感慨万千:“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生命的源泉;信誉、诚实也是生命,有时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在塑胶厂摆脱困境后,依靠诚信的招牌,李嘉诚再次获得了宝贵的机会。

事业起死回生的李嘉诚在1957年遇到新的麻烦,在意大利获得塑胶花的生产工艺之后,销售成了一大问题。为此,李嘉诚四处奔波,后来终于找到一位批发商。对方非常豪爽,声称早就看好香港塑胶花,它的质量和品种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而且价格低廉,还不到欧洲产品价格的一半,他已经打定主意订购香港的塑胶花,并且数量很大。这一切李嘉诚都能保证,只是对方最后提出的条件让李嘉诚犯了难。他认为李嘉诚当时的生产规模根本满足不了他所需要的数量,他知道李嘉诚的资金出现了问题。虽然可以先做生意,不去考虑其他的因素,但是李嘉诚必须有实力雄厚的公司或个人担保,对方才能完全放心。

第二天,李嘉诚来到批发商下榻的酒店。他拿出样品,默默地放在批发商面前。9款样品,一共3组,每组3种款式:一组花朵,一组水果,一组草木。批发商全神贯注,足足看了十几分钟,尤其对那串紫红色葡萄爱不释手。李嘉诚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这证明对方已经看上了他的样品。

随后,批发商将目光转移到李嘉诚熬得通红的双眼上,他猜想这个年轻人大概为了完成任务通宵未眠。他不仅对这些样品非常满意,而且十分欣赏这位年轻人的办事作风及效率,不到一天时间,就拿出9款别具一格的绝佳样品。他记得当时只表露出想订购3种产品的意向,结果,李嘉诚每一种产品都设计了3款样式。

批发商告诉李嘉诚,这9款样品是他所见过的塑胶花中的极品,简直挑不出任何毛病,他们可以谈生意了。

对方的话让李嘉诚大吃一惊,因为要谈生意,就必须拿出担保人亲笔签字的信誉担保书。李嘉诚非常感谢对方对他公司样品的厚爱,他和设计师花费的精力和时间总算没有白费,他相信对方知道自己是非常希望将这笔生意做成功的,但是他又不得不坦诚地告诉对方,他实在找不到殷实的厂商为他担保,因此他十分抱歉,希望获得谅解。

对于李嘉诚的坦白,批发商并没有表现出吃惊和失望,他只是盯着这个年轻人,沉思良久。见此情景,李嘉诚趁机用自信而执著的口气告诉对方,希望对方相信自己的信誉和能力,自己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小业主,在同行和关系企业中有着较好的信誉,是靠自己的拼搏精神和同仁、朋友的帮助,才发展到现在这种规模的。因此,他真诚地希望双方能够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尽管当时自己公司的生产规模还满足不了对方的要求,但他会尽最大努力提高生产能力,扩大规模。他还保证会以香港最优惠的价格达成交易,他的原则是做长期生意、做大生意,薄利多销,互利互惠。

李嘉诚的诚恳和执著深深打动了批发商,对方告诉他,自己这次来香港,就是要寻找诚实可靠的长期合作伙伴,互惠互利。只要生意做成,绝不会做损人利己的事,否则就是一锤子买卖。批发商知道李嘉诚最担心的问题是寻找担保人,但是他坦诚地告诉李嘉诚,不必为此事担心,他已经为李嘉诚找好了一个担保人。

这不是天大的笑话?李嘉诚愣住了,哪有由对方找担保人的道理?批发商微笑着说,这个担保人就是李嘉诚自己,他的真诚和信用,就是最好的担保人。双方都为这种幽默感笑出声来,谈判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很快签了第一单购销合同。这一年,李嘉诚才30岁,从此他甩开中间商,产品直销欧洲市场。

曾有记者问李嘉诚做生意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他说:“就是诚信,不妨把自己看得笨拙一些,而不是投机取巧。一个人一旦失信于人一次,别人下次就再也不愿意和他交往或发生贸易往来了。别人宁愿去找信用可靠的人,也不愿意再找他,因为他的不守信用可能会生出许多麻烦来。”

“信誉、诚实是我的第二生命,有时候比自己的第一生命还重要。”李嘉诚说,自己做了这么多年生意,可以说其中有70%的机会是人家先找自己的。其诚可嘉,人如其名。李嘉诚用自己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构筑起了自己坚实的商业帝国。

不赚钱的事更应该做

位于香港北角的长江大厦,是李嘉诚拥有的第一幢工业大厦,是地产大业的基石,也是他赢得“塑胶花大王”盛誉的老根据地。

20世纪70年代后期,有“香江才女”之称的林燕妮为她的广告公司租场地,跑到长江大厦看楼,发现该工厂仍在生产塑胶花。此时,塑胶花早过了黄金时代,根本无钱可赚。当时长江实业在香港已经很有名气,赢利也非常丰厚,就算塑胶花有微薄小利,对长江实业的利润来说,也是九牛一毛。为什么李嘉诚仍在维持小额的塑胶花生产?林燕妮对此甚感惊奇,特地询问原委。李嘉诚告诉她,为了给以前的老员工留下一些生计,为了让他们衣食富足,哪怕不赚钱,他也要将这个工厂办下去。

曾经有一位在李嘉诚公司工作了十年的会计,因为不幸患上青光眼,无法继续在公司上班,而且他早已花尽了额度之内的医药费,生活面临着极大的困难。李嘉诚对他非常关心,耐心地问道:“你太太是否有稳定的工作可以维持家庭生活?”此外,李嘉诚建议这位会计赶紧去治病,并且表示如果他的生活不够稳定,李嘉诚可以担保他的太太在自己的公司工作,使这家人不必再为生活奔波。

这位患病的会计经过医生的诊治,退休后定居在新西兰。按说这个故事应该结束了,毕竟老有所乐,皆大欢喜。但更令人感动的是,每次李嘉诚从媒体上获知治疗青光眼的方法,都会叫人把文章寄给这位会计,希望对他有所帮助。李嘉诚的行为使这位会计全家都十分感动,当时会计的孩子尚处幼年,还不到10岁,为了表达全家对李嘉诚的感激之情,孩子画了一张卡片,寄给了李嘉诚。礼轻情义重,这张小小卡片让李嘉诚满心欢喜。

有人看到李嘉诚如此善待员工,不由得感叹道:“终于明白老员工对你感恩戴德的原因了。”李嘉诚认为,一个企业就像一个家庭,员工是企业的功臣,理应得到这样的待遇。现在他们老了,作为晚辈,就该承担起照顾他们的责任。别人夸奖李嘉诚精神难能可贵,不像有些老板,等员工老了就一脚踢开,李嘉诚却没有。

对于工厂养活员工的观点,李嘉诚并不赞成,他解释说,老板养活员工是旧式老板的观点,应该是员工养活老板、养活公司才对。相比较而言,日本的企业在新员工报到的第一天,通常要做“埋骨公司”的宣誓。李嘉诚却从不强求员工做终生效力的保证,他总是通过一些小事,让员工认为值得为企业效力终生。他自豪地说,他的公司也有人跳槽,但是公司行政人员流失率极低,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在商战中,利益高于一切,毕竟企业不是慈善机构。所以,工厂如果没有效益,关闭也无可厚非,李嘉诚却继续生产,坚持“员工养活企业,企业应该回报他们”的朴素观点,他要在冷漠的商场中化无情为有情。因此,对任何人,李嘉诚总会做到仁至义尽。

杜辉廉是英国人,出身于伦敦证券经纪行,是证券专家。李嘉诚最辉煌的战绩在股市,最能显示其超人智慧的场所也是在股市,杜辉廉在其中起了不容低估的作用,他也因此被称为“李嘉诚的股票经纪”。他是长江多次股市收购战的高参,并实际操办了长江实业及李嘉诚家族的股票买卖。但杜辉廉并不是李嘉诚属下公司的董事,他多次谢绝李嘉诚要他担任长实董事的邀请。同时,他并未因为不取高额报酬而懈怠,反而积极参与长实系股权结构、股市集资、股票投资的决策,这令重情重义的李嘉诚一直觉得欠他一份人情,总想找机会报答他。

机会终于来了。1988年底,杜辉廉与他的好友梁伯韬共同创立百富勤融资公司,李嘉诚当即决定帮助百富勤公司,以报杜辉廉相助之恩。杜、梁二人各占百富勤公司35%的股份,其余股份由李嘉诚邀请包括他在内的18路商界巨头参股。他们都和李嘉诚一样不参政,目的仅在于助其实力、壮其声威。在李嘉诚和其他17位朋友的大力协助下,百富勤公司发展势头迅猛,先后收购了广生行与泰盛,也分拆出另一家公司——百富勤证券,杜辉廉任这两家公司的主席。当百富勤集团成为商界小巨人后,李嘉诚等巨商主动摊薄自己所持的股份,其目的再明显不过了,就是好让杜、梁两人的持股量达到绝对的“安全”线。

李嘉诚对百富勤的投资,完全出于非赢利目的,是为了报答杜辉廉对自己的恩情。尽管李嘉诚并不想从百富勤赚得分毫,但他持有5.1%的百富勤股份,仍为他带来了不小的收益。因为百富勤发展迅速,股票在市场上备受追捧,李嘉诚不想赚钱都难。

唐太宗李世民用水和舟来深刻阐述民与君的关系,他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李嘉诚也曾说过类似的话,他说,一支同心同德的军队、身体力行的军队、有凝聚力的军队,才是无坚不摧的军队,才能够出奇制胜。一个光杆司令打不了天下,孤掌难鸣,就像舟和水的关系一样。而且他也是这样做的。他说如果要员工全心全意地工作,就要将心比心,让员工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保证他们的利益。

懂得感谢员工,回报部下,不去斤斤计较、巧取豪夺,是李嘉诚对经商的领悟,也是他做人的准则。尽管这些事情需要付出金钱的代价,但是,它能赚得人心。

地铁招标,“超人飞天”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除了要有稳重和务实的性格之外,还要有冒险精神,要有一飞冲天的勇气。没有这样的魄力,就很难找到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最能证明李嘉诚投资气魄的,就是地铁工程竞标的故事。

20世纪70年代,香港最浩大的公共工程便是地铁工程。整个项目需耗资205亿港元,计划8年完成。中环站和金钟站,是地铁最重要、客流量最大的车站,上盖将建成地铁全线赢利最丰厚的物业。因此,香港各界地产商莫不垂涎欲滴、跃跃欲试。当时,李嘉诚涉足地产业已有20年,盖了不少建筑,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他觉得进军港岛中区是展示企业实力的大好机会。

其实早在1976年下半年,新闻界就沸沸扬扬地议论起香港地铁公司即将招标车站上盖发展商的消息。到1977年初,形势进一步明朗,地铁公司将于1月14日开始招标,地段是邮政总局原址。原址拆卸后,将兴建车站上盖物业。李嘉诚估计,参加竞投的将会有置地、太古、金门等英资大地产商、建筑商。华资地产建筑公司实力稍逊一筹,因此置地的夺标呼声最高,长实要参与竞投,就必须把它作为主要竞争对手,展开面对面的较量。李嘉诚分析,置地过于自负,未必会冷静地研究合作方,也不会轻易委曲求全,迎合合作方。因此,李嘉诚必须尽快将地铁公司招标的真正意向弄清楚。

通过各种渠道的多方打听,李嘉诚终于获悉,香港特区政府工务局将中区邮政总局原址用作中环、金钟两地铁车站上盖。另外加上九龙湾车厂地皮估价,两者合计约6亿港元。香港特区政府将以估价的原价批给地铁公司,由地铁公司发展地产,弥补地铁兴建经费的不足。地铁公司为购得中区邮政总局原址地皮,曾与香港特区政府多次商谈。地铁公司的意向是:用部分现金、部分地铁股票支付购地款。香港特区政府坚持要全部用现金支付。

同类推荐
  • 春秋战国的那些CEO们

    春秋战国的那些CEO们

    自大周证监会重建市场秩序后,各地相继设立了几大股份公司,以维护证监会的地盘。各股份公司的董事长和CEO各施手段,在市场上左突右杀,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其中绩优上市公司有齐国、楚国、晋国……齐国股份公司的首任董事长就是姜子牙。在数百年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下,姜子牙及其继任者对内深化改革,聘请天才CEO,理顺公司内部关系;对外强势扩张,大肆收购小公司,逐渐奠定了独霸市场的地位,一举成为当时有超级影响力的跨国集团……【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赢在销售力

    赢在销售力

    1996年,黑立言先生将美国的优势销售课程引进到台湾卡内基训练之中,学员包括高科技、金融业、保险公司等各行各业的业务人员与主管。多年来,该课程成功结合了销售的理论与实务,帮助许多人提升了销售能力,肯定自已、成就价值。
  • 跨国公司本地嵌入:理论、实证与政策选择

    跨国公司本地嵌入:理论、实证与政策选择

    本书着力于为跨国公司本地嵌入(根植)问题提供一个实践问题导向型的系统分析管理框架。作为外资引进大国,我国如何更好利用外资带动和促进全国或本地区的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无疑是个非常重要而紧迫的理论与现实研究课题。如何将跨国公司“引进来”固然重要,但如何将跨国公司“留下来”、“促发展”更为关键。本书试图通过对跨国公司本地嵌入的系统性研究,识别在多因素、多主体的综合影响下,目标冲突、冲突协调、嵌入失效、嵌入“消退”等路径机理、现实困境和相关政策安排问题,系统剖析了跨国公司本地嵌入行为的深层次机制和政策实践难题。全书对地方政府、跨国公司等相关主体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框架、经验启示和政策指引。
  • 激活你的团队

    激活你的团队

    激励的技巧像一团云雾,很难掌握。同一个人,以同样的语速,对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产生的影响可能是不同的。本书中,我们从14个方面对激励的技巧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且针对不同的人和企业设计了个性化的激励方案。希望能通过这些激励的技巧给企业的管理者一些启示。
  • 做生意就这么简单

    做生意就这么简单

    本书介绍了成功经营者最有效的发展策略,即做生意善动偏脑筋、做生意弱势时多方借力、竞争有道方能脱颖而出、找到财富的另一个落点、只赚一部分人的钱、摸透心理便没有做不成的生意等等。
热门推荐
  • 大神仆

    大神仆

    深邃辽远的宇宙空间中,有多少的秘密都在那里巴巴地等待着人们去探索,去发现。神说:派个人过来了解一下吧,不然,我们都等老了。肖礼因着神的意愿而生,肩负着继往开来的艰巨使命,在芸芸众生中历练,在茫茫宇宙中成长。他探得了宇宙中的什么?你想知道吗?那就来读拙作《大神仆》吧!
  • 迪迦之我是小怪兽

    迪迦之我是小怪兽

    男主,金手指…变成怪兽。欢乐向,无其他世界的人物乱入。…迪迦篇即将完结。……
  • 鬼修真

    鬼修真

    他是备受欺凌的修真派“师叔祖”,与师侄过招,不幸殒命。来到地府,不甘心转世为猪,于是借助五彩神石的力量,逃出地府。身为鬼魂的他,在无名山谷悉心修炼,五彩神石赐予的魂魄经,让他修为大涨。最美丽、最强大的后土祖巫,爱上文天,为了他重生,不惜挖出双目献祭!
  • 问神殇

    问神殇

    她是清冷如霜的仙尊,无心无情。他是天界第一存在,天帝身份却如桎梏。她不喜不怒,却为了那一个人,心死成殇。他不悲不哀,却为了那一个人,颠倒三界。她身负无情之血,终日痛苦只为他安然无恙,尊临天下。他端坐云台,一道旨意将她赐婚旁人。她不言不语,他亦不知自己情意深种。他身受重伤,性命垂危,她以逆天之法代他承受一切,强颜欢笑。当她精力耗尽,心死成殇,偿了满心爱恋,不负此生,转身离去时,他才发现——原来,她早已刻入他的心魂,却无法挽留。再见之时,她已然褪去冰冷,摒弃前尘,风华万丈。却是,故人不识。他笑了,他从不信情深缘浅,他只知道,她是他此生唯一。
  • 倾城花痴:大叔求扑倒

    倾城花痴:大叔求扑倒

    花家姑娘怪癖多、难养活……花家的血脉跟她一起GAVMOVER了。可为么要穿越?为么要把花家的各种苦逼属性全都带来?她不要行不行?她想长大,想试试大姨妈的痛,想要36D……要扑到一个酷美男!为么就这么难?大叔,萝莉很好推咩,求扑倒!另外,不许叫花姑娘,不许叫花痴,她叫……(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鬼夫上门

    鬼夫上门

    七月半,活见鬼,本来是给老爸上坟,却意外勾搭了个色鬼回来,从此生活大变。“你大爷的,上来就想睡老娘?”苏晓怒骂道。紧跟着,光怪陆离,人妖恋,白尸怨婴,子母阴煞,纷至沓来。”老娘只想过个正常生活,你们为什么非得找老娘?“苏晓忍无可忍怒骂道。可后来,苏晓发现,貌似……自己才是主角,这个漩涡已经把自己给陷了进去!
  • 极品霉妃:冲喜穿越之红杏要出墙

    极品霉妃:冲喜穿越之红杏要出墙

    男友结婚了,新娘不是她,不但如此,还倒霉的被新娘的花球砸中意外穿越到了一个待嫁新娘的身上。什么?冲喜?还是男人给女人冲喜……OMG,那啥?她没听错吧?好吧,冲就冲,去去身上的霉气也好,只是为嘛要给她一个风流成性,夜不归宿的相公?靠,是可忍,孰不可忍?本姑娘不干了!啥?问她要干嘛,哼,当然是学做红杏出墙去……
  • 第五殖民队

    第五殖民队

    宇宙寿命终有极限,一个伟大的文明将如何突破极限把自己的存在延续下去?大爆炸不是终结,而是这个故事的开始。星盟完成了帝国用无数个世纪也没能完成的统治所有星系的目的。现在他们引以为傲的文明面临的最后敌人却是时间和宇宙本身。(最后插一句,这绝对是科幻作品。)
  • 唐三彩异界游

    唐三彩异界游

    他,世界末日来临时地球的救世主;他,在漫长的太空遨游中铸就绝世灵魂;他,登临异界十二大生肖血脉之力全属性,武魔医毒空五大职业火力全开;他,还能否再见到他的叶菡、秦雨菲?他最终会走向何方,活出怎样不一般的精彩?他---是唐三彩!
  • 蚀骨暖情

    蚀骨暖情

    星际大厦顶层,两个挺拔的年轻男人目目对视,细雨蒙蒙笼在两男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