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12100000024

第24章 风波(3)

高宗把自己能给的东西都给了岳飞,一方面是在不断用加官进爵、扩大权力的手段来安抚岳飞,让他别非分之想,死心塌地的为高宗效力。另一方面,也要看看岳飞,我给了你这么大的权力,你该怎么办?是对我惟命是从啊,还是居功自傲,不拿我的命令当回事。

高宗在考验岳飞的忠心。

绍兴六年(1136年)九月,刘豫派三十万大军攻宋,高宗担心刘光世、张俊难以担当重任,就命令岳飞火速东下支援。当时岳飞正犯眼病,在接到高宗的诏令后,立即率兵启程出发,还没到淮西,宋军就打败了伪齐的军队。

尽管岳飞没有直接参与战斗,但他服从高宗诏令,及时东下的行动,让高宗很高兴,他说:“伪齐兵败不足以让人高兴,各位将领尊崇朝廷却是值得庆贺的。”

可见,高宗关注的是什么,不是前方战事如何,而是将领们对朝廷命令执行情况!他最担心的是将领们拥兵自重,不把朝廷的命令当回事,那样就难办了!

好在,高宗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

这次行动,我很满意!

伪齐军队退了之后,高宗亲自给岳飞写信,叮嘱他:“敌人已经离开淮河了,你不必继续前进,敌人或许乘机进攻襄、邓、陈、蔡,应该从长计议处置。”

岳飞接到高宗的信后,立即撤军返回。

不久,伪齐军队攻打唐州,岳飞派军队打败了伪齐。

伪齐不堪一击,收复中原的机会来了!

岳飞立刻上奏高宗,请求进军中原。

江南还没守住呢,还想收复中原,太异想天开了吧?高宗有自己的想法,没有批准岳飞的建议。

岳飞只好撤回军队。

岳飞这两次行动都完全按照高宗指示办的,高宗让进就进,让退就退。高宗很满意,认为岳飞这个人如此听命于自己,可以担当重任了。

绍兴七年(1137年),岳飞照例觐见高宗,高宗从容地问:“你现在是否得到了良马?”岳飞答道:“我本来有两匹良马。它们每天要吃掉草料豆子数斗,要饮掉清澈的泉水一斛。若不吃精料洁水,它们宁可不吃不饮。装上鞍甲,骑着它起跑,开始的时候并不是跑得很快,等到跑了一百里,才奔驰奋进。从中午跑到黄昏,还可以多跑两百里。此时卸下鞍甲,它既不喘气,也不出汗,好像没事一样。这是因为它们肚量大却不乱吃乱饮,精力充沛却不逞一时之勇。它们是跑远路的良驹啊!可是,不幸的是,它们相继死了。目前我所骑的马,它每天吃草料不过数升,而且是吃不择食,饮不挑水。马鞍尚未安放好,就举蹄奔跑。刚跑完一百里路,力气就用完了,汗水也湿透了,好象就要死去那样。这是因为吃的不多,且容易满足,喜爱逞强但却外强而中干。它只是平庸低劣的马而已!”宋高宗听完岳飞的一番言论后道:“你今天的议论比以前大有进步。”

高宗与岳飞之间真的在谈马吗?不是,这只不过是两个人寓意时刻对话而已,高宗通过问岳飞是否得到良马来探听岳飞的用人观?

高宗要对岳飞委以重任,但不放心他在用人是否能做到辨别忠奸,任用贤良。所以,高宗就借良马来考问岳飞。

岳飞的精妙回答,让高宗眼前一亮,认为岳飞可以担当重任。就任命岳飞为太尉,又担任宣抚使兼营田大使。

恰好这时刘世光因抗敌不力,被张浚弹劾,主动解了兵权。高宗就把他的部下王德、郦琼隶属岳飞统辖,并下诏对王德、郦琼说:“听从岳飞的命令,就如同我的命令一样。”

岳飞成了高宗的一员得力干将!

做了太尉的岳飞,可谓是兵多将广,手握实权。受到高宗如此恩惠,岳飞想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出兵北伐,收复中原。

在他看来,唯有北伐才能报效高宗,自古以来,有哪个帝王不喜欢拓疆扩土呢?况且那些以前就是大宋的领地,又有哪个皇帝不喜欢把祖宗留下的基业夺回来呢?

他觉得,高宗如此的器重自己,就是为了北伐,为了中兴,为了匡复祖业。

所以,在高宗给他加官扩军之后,岳飞就迫不及待的给高宗上奏,要求出师北伐。

这是高宗所不情愿的,岳飞的理解与高宗的真实想法是相左的。

但高宗这个人高就高在,他不当面反驳你,甚至还夸赞你,鼓励你,不打消你的积极性,总之得罪人的事情他不干,让谁干呢?秦桧来干。

高宗就对岳飞说:“我有了你这样的大臣,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进退的时机由你把握,我不从中干预。”

是进是退,都由你岳飞说了算,我这个皇帝不干预。

绝对的放权!

这还不够,高宗又把岳飞召到自己的寝宫,可见对岳飞多么的重视,特意找个僻静的地方,语重心长的向岳飞交代:“大宋中兴的事情,就全部委托给你了。”

难道高宗真的决心北伐了吗?当然不会,这时候的金国正是挞懒掌权,主张议和,高宗也看到这个机会,启用了秦桧,宋金之间使臣来往不断,紧锣密鼓的商量议和之事。

那明明是要议和,为什么高宗还要装作一副大力支持北伐的架势呢?高宗是多个心眼,他觉得金人也未必就可信,能议和最好,不能议和就得打仗,打仗就需要岳飞这样的将领,所以,现在还不能打消岳飞的积极性。

高宗是议和、备战两手抓,一手让秦桧主持议和,一手让岳飞抓军备。

秦桧也看到了高宗议和的诚意,岳飞北伐的决心,所以在给岳飞扩军这个问题上,他就反对。高宗不想得罪岳飞,那只有我秦桧来得罪,如果把王德、郦琼兵权给了岳飞,那岳飞肯定不顾一切北伐,到时候,高宗纵使想阻止,也未必能阻止得了。

正好这时候的宰相是张浚,他也起了贪心,想自己管理王德、郦琼的军队,所以,他和秦桧就一致反对给岳飞扩军。

高宗已经下了诏,答应把军队给岳飞统辖,现在变卦?恐怕让天下人耻笑,但秦桧说的又不无道理,把军队给了岳飞,凭他的个性,自己未必正的能掌控得了。

还是不给岳飞吧,但这话得需要张浚去和岳飞说,自己回避!

高宗狡猾的很呦!

张浚和岳飞商谈这件事,任凭张浚怎么说,岳飞始终不赞成让王德、郦琼的军队归别人统辖。

谁愿意让到手的鸭子飞了啊!

不管岳飞如何反对,张浚坚持己见,把王德、郦琼的军队归为自己掌管的都督府管辖,派自己的心腹吕祉去督军。

岳飞哪里吃过这亏啊?明明皇帝答应给我的,你从中作梗,把军队划到你的名下,这不是纯心欺负人吗?

让人家欺负到这地步了,这官当的也忒窝囊了,干脆不干了!岳飞就上奏高宗,要求解除自己兵权,回家为母亲服满丧期。也没等高宗同意,他自己就步行回家了,在母亲坟墓边上盖了一个小屋,开始守孝了。

有个性啊!

岳飞的不辞而别,着实吓了高宗一跳,岳飞辞职不干了,这仗还怎么打啊?现在正是用人之时,少了谁,也不能少了岳飞,他可是我大宋军队的顶梁柱啊!

高宗急得是抓耳挠腮!不停的给岳飞下诏,催促他抓紧回到军队复职。

可岳飞脾气上来了,任凭你皇帝一而再,再而三的下诏,就是推辞。岳飞以给母亲守丧的名义辞职还乡,这是天经地义的,中国人讲究孝道,当官的父母死了,按规矩都要辞官回家守孝三年,就是皇帝老子,也不能随便干预人家守孝。

这事啊,等商量着来,不能动硬的,岳飞吃软不吃硬。

高宗看自己下了那么多诏,也不好使啊,有点气急败坏,就命令岳飞手下的那些幕僚,让他们到岳飞守孝的地方,恳求岳飞回来,如果他们不能把岳飞劝回来,那么迎接他们的就是:杀头!

皇帝令一下,幕僚们怕了,跑到岳飞那里哀求,岳爷爷,你还是回去复职吧,不然的话,我们的命就没了!

岳飞不怕死,但高宗要的不是他的命,是他幕僚的命,岳飞是讲义气的汉子,不可能因为自己的事连累了跟自己南征北战的幕僚。

我岳飞绝不能做连累手足兄弟的事情!

高宗这招还真有效!

岳飞知道自己擅离职守是犯了罪的,应当接受处罚,他复出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朝廷请罪。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岳飞请出来,可不是要治他罪的,如果要治罪的话,完全没有必要费这么多口舌,一个令下去,就能把他缉拿起来。

高宗不但没有治岳飞的罪,而且还劝慰开导他一番,不就是王德、郦琼的军队那点事吗?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原本已答应把军队划拨给你,可张浚一再主张要归都督府统辖,我觉得这军队都是咱大宋的,给谁统辖都一样,打仗的时候,如果你觉得兵力不够,我随时给调拨。你不要生气,更不要冲动,有什么事,静下心来,大家慢慢谈,不要把事情搞僵了,更不要耍性子,不辞而别,那样的话,军队没了主心骨,不得乱了套啊,要是伪齐和金人趁机打过来,损失就大了。我也不是怪罪你,这事也怨我,没有及时跟你沟通,你呀,打今个儿起,就别再闹情绪了,安心回去统帅军队吧。但话又说回来,这次事虽然既往不咎,就这么过去了,但是下不为例,这是最后一次,如果今后你再这么不计后果的蛮干,那可就按军法处置了。太祖曾经说过触犯法律的人,只能用利剑才对待。

关键的关键就是在最后一句,高宗虽然能力不行,但深谙领导艺术,先不直接切入主题,批评警告你,而是温和的劝导安慰,让你紧绷的神经,慢慢放松下来,一点一点的进入主题:再犯吾法者,杀!

高宗前面的一席话,说得岳飞心里暖呼呼的,热血沸腾,感激之情难以言表,但对于高宗后面的那句关键话,他却没怎么太在意。

回到驻地后,岳飞满脑子还是北伐的事情,不断给高宗上奏,请求出兵北伐。

高宗这时候正忙着和金议和,北伐的事情他想都没想,当初在寝宫里的话,不过是笼络岳飞假话,让他决定北伐,比登天还难!

岳飞的奏章,如石沉大海,迟迟没有答复。

这个着急呀!

高宗不表态,北伐就进行不了,可咱也别闲着,得想方设法为国做贡献。

这不,听说刘豫和兀术有矛盾,岳飞就利用这个裂缝做文章,通过抓住的一个密探,来实行离间计,没想到兀术真的上了当,一气之下,把刘豫给废了。

刘豫被废,岳飞居功至伟。

岳飞再次请求借刘豫被废之机,出兵北伐,收复中原。

高宗还是不表态。

凭你怎么说,我就是保持沉默。

岳飞紧急如焚,再次萌生退意。

绍兴八年(1138年),枢密副使王庶奉高宗之命到江淮地区巡视防务,岳飞就趁机给王庶写信说:“如果今年不出兵北伐,我就交出符节辞职回家。”

岳飞这信表面上是写给王庶的,实际上是想通过王庶,向高宗施压,当年我辞职回家守孝,你三番五次的下诏请我复职,如今我复职了,你又不下令北伐,我的想法始终没有实现,所以,我不想干了。

这是在公开要挟高宗!

高宗听了王庶的汇报后,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岳飞有点过了,公开向我叫板,我对你够意思了,你年纪轻轻,我就破例给你加官进爵,你犯了错,我不但不惩罚,你劝慰开导你,煞费苦心,如今你倒是得寸进尺,越来越不把我当回事!

皇帝是能随便要挟的吗?岳飞让高宗动了气。

气归气,但是高宗觉得还是不应该和岳飞撕破脸,岳飞的秉性,他最知道,劝慰一下就没事了。

这年秋天,高宗就把岳飞召到了临安,还特意安排他见了见皇子。

见了皇子后,岳飞很高兴,觉得大宋江山后继有人了,北伐也就有希望了,中兴就寄托在他身上了。

其实,高宗破例安排岳飞见皇子,也就是这个意思,北伐的是得从长计议,得慢慢的来,不能急于求成,我这一代不行,还有下一代呢!你就准备好好辅佐下一个皇帝北伐吧!

高宗这个时候,已经把北伐的事情留给了下一任皇帝,自己打定主意要和金议和,做一个太平皇帝。

高宗给了岳飞这么明显的暗示,但岳飞一心北伐,没有领悟到高宗真实意图。一听说要议和,就站出来极力反对,先指责秦桧误国,后又拒不接受朝廷授予他的开府仪三司,高宗下了三次诏都不好使,最后,还是高宗用老办法,来软的,奖励劝慰他一番,才接受了。

总让皇帝低声下气的劝慰一个臣子,恐怕不是什么好事情,皇帝毕竟是皇帝,九五之尊,不是迫不得已,绝对不会如此屈尊去安抚臣子,这是很没面子的事情,岳飞逼得高宗三番五次这样做,给高宗心里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霾,说老实话,高宗在心里对岳飞是又恨又怕,恨的是岳飞总不皇帝的命令当回事,我行我素,骄纵、专断,丝毫不给皇帝留情面。要不是,局势混乱,没有岳飞不行,恐怕岳飞不知要死上几回了。怕的是岳飞手握兵权,喜怒无常,脾气一上来,谁的账都不买,他这个做皇帝的万一有一天控制不了他,这天下不就姓岳了吗?

当年宋太祖不就是手握兵权,被部下黄袍加身的吗?老百姓管岳飞的军队叫岳家军,说明岳飞在这支军队里树立起了自己权威,士兵只听岳飞的,别人统帅不了。大宋的军队,只听从一个不是皇帝的人,这多么可怕啊?

纵使岳飞是一片忠心,谁能保证他的部下是忠心的呢?

高宗对岳飞失望、不满、猜疑之感随着岳飞一次次的抗旨不尊而愈加强烈。

绍兴十年(1140年),金兀术撕毁盟约,出兵四路南侵,高宗再度打起了岳飞这张王牌,并且亲自写信给,表示打仗的事情都交给自行处置,他这个皇帝不遥控指挥。

高宗知道岳飞不喜欢受人遥控,为了激发他的斗志,干脆就对他放权了。

这就叫领导艺术,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摆弄什么样人!

在大军即将开拔之际,岳飞又做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举动,就是秘密上奏高宗:“首先要确立国家的根本,也就是立太子,来安定人心,使这个位置不至于长期空缺,以表示没有忘记报仇雪恨的决心。”

同类推荐
  • 北京城的守望者——侯仁之传

    北京城的守望者——侯仁之传

    这一届奥运会的口号是“新北京新奥运”,可是不管是外地的游客,还是外国的游客,更感兴趣的是“老北京”,在这座建城长达3000年,建都近千年的历史文化古都,人们着迷的自然是它的历史。在这个时候,我来到了北京,寻访侯仁之。我的住处在天坛公园附近,介于北京市崇文区和宣武区(现两区已分别划入东城区与西城区)之间,这里是北京宣南文化的重要遗址。因此,到这里寻找“老北京”的游客更多一些。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郑观应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郑观应

    郑观应,本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别号待鹤山人,或罗浮待鹤山人。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雍陌乡人。中年以后迁居澳门。出生于1842年7月24日。他的父亲郑文瑞是一个具有地主绅士身分的乡村私塾先生。据郑观应介绍,其父颇有学识,虽没有取得功名,但他对家乡的公益之事,如修桥架梁、赈济灾民,从来都是热心支持的。郑观应幼时跟随他父亲饱读孔孟之书,据他的老朋友回忆说他“幼读书,有大志”。从他一生的言行中看,都是以“救世”为己任的。他的家乡位于外国侵略者的巢穴——澳门之旁,又隔着珠江与英国殖民地的香港遥遥相望,从小生活在这种环境中,自然不能不有所感触,为将来以“救世”为己任打下了感性认识的基础。
  • 张大千

    张大千

    本书以张大千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 20世纪后半叶的在台知识人

    20世纪后半叶的在台知识人

    本书以胡适、傅斯年、蒋梦麟、梅贻琦、雷震、于右任、殷海光七位大家在1949年移居台湾的前因及此后在台湾的境遇为主线,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历史与文化解读。本书在历史档案的基础上真实地勾勒出七位知识人的命运剪影,透视出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一代知识人的命运悲歌与文化乡愁。
  • 哥伦布——地理大发现的先驱

    哥伦布——地理大发现的先驱

    《图说世界名人:哥伦布(地理大发现的先驱)》介绍了,哥伦布,意大利著名的航海家。哥伦布的远航是大航海时代的开端。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它使海外贸易的路线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从那以后,西方终于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开始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于世界,并在之后的几个世纪中,成就海上霸业。
热门推荐
  • 兽纹战纪

    兽纹战纪

    萧九,俗世中的小混混,意外的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神秘的刺青,带着他走向巅峰的烙印,我就是萧九,我为自己“带烟”,想成为跟我一样的巅峰强者么,让我给你纹身吧,我是一个兽纹师,但是我只给美女纹身哎!什么?在你胸口纹一只大象?.....
  • 小蜗历险记

    小蜗历险记

    (妈妈讲给宝宝们的晚安故事)蜗牛妈妈生了一窝可爱的小蜗牛,它们不满足于苗圃里的安逸生活,一心想要去更大的天地里冒险。它们勇敢的接受了烈日暴雨的洗礼,经历了蚂蚁、萤火虫、蜈蚣、甲虫......的重重刁难,得到了蜘蛛、金龟子、七星瓢虫等的帮助。历经磨难,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一只蜗牛的梦想。
  • 爆萌宠妻:腹黑仙夫来袭

    爆萌宠妻:腹黑仙夫来袭

    谁说一醉解千仇,天上掉馅饼来着。告诉你,只会掉美人。某男汗颜,在下是男人!美人抱怀,美人按摩,美人讲笑话,这丫的日子过得特舒服。好冷,衣来。好饿,饭来。想那啥,我来!这不是她要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米虫生活吗?可惜,有人让他不好过!什么?萌萌哒出事了?为夫马上救到!
  • 创世造物主

    创世造物主

    公元3999年,人类的科技达到了顶峰,物质生活如神一般潇洒,机器人有了思想,成为了人类的下仆,每天不断的服务着人类,人的惰性横行,勤快的人已经少有,人们走路穿衣吃饭等生活琐事都不能自己独立的完成,都需要机器人来完成。
  • 宗林

    宗林

    林永和,爱上你是我的劫,忘了你是我的解。
  • 零露玉颜

    零露玉颜

    前世天生丽质的她,今生却成了一个众所周知的丑女。尽管她对此很是满意,尽管她最大愿望就是随遇而安,但还是避免不了被卷入漩涡。是复仇的天使还是催命的恶魔?是淡泊的名士还是窃国的大盗?是玩世不恭的浪子还是深情款款的情种?。。。这个世界的人,一如原来的复杂。而她,也最终避免不了谈婚论嫁的命运。是一任命运的车轮将她无情碾轧?还是自己把握渺茫的未来?坚韧的她,靠着自己的平凡和坚持,一路前行。
  • 钝吟杂录

    钝吟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如何加工畜产品

    如何加工畜产品

    如何加工畜产品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畜产品加工知识,介绍了加工的工艺原理及各种畜产品的贮藏保鲜方法等。
  • 终极系列之夜龙阁

    终极系列之夜龙阁

    神秘而强大的夜龙阁来到终极一班会和他们擦出怎样的火花?
  • 肥佬阿由

    肥佬阿由

    肥佬阿由这本集子里的众多人物,也无不置身在人性的湍流中浮沉、叫喊、拼搏、厮杀,而又宽容地爱着。这种宽容在痛苦的历史和历史的痛苦中底典型意义,在于它发掘出民族宽容的苦痛,揭示了生命意志的苏醒、表达和追求,体现了人的主体意识、潜能和智慧,鞭挞了世俗的奴性和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