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12100000007

第7章 赴金(3)

金军的目的是把徽宗、钦宗等俘虏带到上京,让金太宗亲自发落。

秦桧一直跟随徽宗、钦宗左右,不时宽慰劝导二帝,竭尽所能为其排忧解难。

建炎二年(1128年)八月,历经千辛万苦的跋涉,死伤过半的俘虏队伍终于被押解到了上京。

金军强迫徽宗、钦宗穿着素服去跪拜金的祖庙,然后到乾元殿叩见金太宗。

金太宗这个得意啊,让大宋两任皇帝给我磕头,爽极了!

为了达到羞辱徽宗、钦宗的目的,金太宗还封徽宗为昏德公,封钦宗为重昏侯,都不是什么好的称呼,两个“昏”字,算是个给两个废帝的生平定了个性。

还别说,金人的定性还是很有准确度的。

这跪也跪了,磕也磕了,羞辱也羞辱了,该给他们找个地方囚禁起来了。

地方早就准备好了,那就是韩州。

在韩州,徽宗从被扣留的宋使洪皓那里得到康王赵构在南京称帝的消息。

死了的大宋又活了!

只要宋未亡,皇帝还是我们老赵家,这和谈就有的谈,金人迟早要放我们回去的。

有救喽!大宋的俘虏们在欢呼!

真的有救了吗?赵构上台就能扭转乾坤吗?

高兴得太早了!徽宗!

可是,徽宗已经迫不及待了,他已经无法忍受这亡国奴式的生活,他要和谈,以他还是大宋太上皇的名义和谈。

拿笔来,我要给粘罕写信!徽宗觉得应该立刻让粘罕知道自己的想法。

笔墨端了上来,却无从开始,笔往何处落呢?徽宗写诗作画还可以,要是写和谈之类的信件,还有些生疏,担心在措辞上把握不好,引起麻烦!

金人是很挑剔的呦!

这时候,他想到了一个人,就是曾经两次登上殿试的大笔杆子秦桧。他当年中的就是词学兼茂科,干的就是起草公文圣旨的活,写封求和信,他应该还是很拿手的。

徽宗把秦桧叫到了身边,向他交代了自己的想法。

秦桧听了徽宗的介绍之后,稍加沉思,就下笔书写,秦桧在书法上素有很深造诣,笔力苍劲有力,挥洒自如,文采飞扬,言辞间既有褒奖粘罕之意,又历陈当前形势之利弊,建议粘罕应该以和为主,向金太宗建议释放宋二帝及所有俘虏,早日使两国休兵和好。

信写好后,徽宗反复看了几遍后,拍手叫好。命秦桧速速带此信去见粘罕。

秦桧琢磨着,要想办成这事,空手拿信去恐怕不行,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这粘罕再怎么着,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也吃这一套。先和粘罕把关系处好了,取得他的信任之后,再把信拿给他,只要他肯点头,凭他在金朝的地位,这事就八九不离十了。

秦桧把这个想法如实跟徽宗说了,徽宗也觉得有道理,就把自己身上仅有的一些钱财给了秦桧,让他拿去做活动经费。

钱真的好使吗?粘罕的胃口可是不容易填饱的啊!

好在粘罕这个人对秦桧印象不赖,觉得秦桧这样有勇有谋的人才实在不可多得,对他也格外客气,这就给了秦桧套近乎的机会,两个人一来二去,慢慢的就混熟了。

和谈的事有门了,正当秦桧打算把信交给粘罕的时候。金太宗的一道命令打乱了他的计划,他被赐给了元帅左监军挞懒。

挞懒?这个人可不一般,他是金太祖的从弟,为人骄傲轻狂,专横跋扈,不过他对宋的态度,还较为宽容,只要宋向金称臣,一切都好谈。

对宋如此暧昧的态度,自然要引起其他将领的不满,矛盾由此而生。

秦桧夫妇初到挞懒那里,被当做奴隶一样对待,干着扫地喂马一类的粗活,他妻子王氏给人家缝缝补补、洗洗涮涮。两个人只有晚上才能相见,夫妻二人生活倒也安逸了许多,相互勉励,共度难关。

挞懒也从班师金军那里听说过秦桧这个人,觉得他和其他宋人不一样,有骨气,不肯屈服,忠心于赵宋。

通过和秦桧的几次接触,挞懒感到秦桧这个人很有才华,思维敏捷,办事周到,是个干事业的人。因此,就不让他再干粗活了,让他在自己手下做个执事,他的妻子王氏也得到了解放,摆脱了奴才身份。

真是老天爷保佑啊!秦桧夫妇暗自感叹!

秦桧是心身在金营心在宋。自从被俘以来,他一刻都没有放弃过南归的想法。

为了赢得挞懒的信任,找机会逃回南宋。秦桧拼命工作,竭力的侍奉挞懒,两各人关系也极具升温。秦桧是个聪明的人,他知道挞懒当时在金朝的影响力,经常有意识的试探挞懒对宋的态度。同时,他还经常给挞懒讲一些两汉、两晋等朝代的历史知识,意在向挞懒灌输,宋不会轻易灭亡的,历史上南北分治例子有很多。

受到秦桧的影响,慢慢的挞懒也认可了这种南北分治的格局,他提出只要宋向金称臣,和谈是可能的,“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想法在挞懒与秦桧之间达成了共识。

与此同时,秦桧的妻子王氏也没闲着,与挞懒老婆一车婆关系也处得火热。

这两口子可真不一般!各自抓住了一颗救命的稻草!

回家的希望越来越大了!

11、大宋复活记

金人的如意算盘打的是哗啦哗啦响啊,以为搞定了汴京,俘虏二帝及皇室,大宋的天就彻底垮了,再册封个臣服于己的异性,来个江山大变脸,自己轻轻松松完成了大一统。

有那么容易?算盘容易打,可答案未必对啊!

金人的数学水平还是有限地!

这边金人刚拍拍屁股走人,那边张邦昌的傀儡政权就倒了台。

汴京城里能拿的都让金人拿走了,留下一座空城和一张张口等着吃饭的嘴。这哪是在帮我啊,这简直就是在害我!张邦昌这个气啊!

张邦昌当皇帝了,在汴京城里不好使,在其他州府更不好使,谁也不承认他这个伪皇帝!

当初,百官中大部分人是畏惧金人,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才按照金人的意思推举张邦昌的。金人一走,他们的态度立即就变了,和张邦昌也没了君臣之礼,心想,就凭你,还想领导我们啊,我们领导你还差不多。

不过,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也有那么几个人整天围着他“陛下、陛下”叫着,比如王时雍、吴开、莫寿、范琼等人。

一群马屁精!

但这个几个人毕竟代表不了整个国家。没有办法,要想保住这条老命,还是聪明点,先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吧,不然的话,等其他州府的讨伐大军赶到后,恐怕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于是,在吕好等人的“友情”帮助下,他主动给赵构写信,表示自己称帝是权宜之计,现在金兵退了,就该把江山社稷归给赵家,恭迎康王回京继承大统。

这时候赵构在哪呢?在济州。当初他接受宗泽的劝阻没有到金议和,而是在相州留了下来。后来,金军进攻汴京,钦宗又命令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让他马上招募勤王之兵,入卫京城。

做上了大元帅,赵构马上召集人马,渡过黄河,准备入卫京师。

这时候,各地的勤王之师,少则几千多则上万,纷纷向赵构这里聚集。宋军的力量逐渐的在上升,能不能打败金军,不好说,但足以对金军构成威胁,让金军不至于那么猖狂,在汴京肆意烧杀掠夺。

关键时候,钦宗总是反复无常,朝中大臣又多是投降派,竟出些馊主意,歪点子。以议和为名,不让勤王的宋军靠近京师。

国家到了这等危难之时,还能再听投降派的话吗?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还是杀敌要紧啊!

副元帅宗泽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无奈的是,他自身力量有限,虽然打了不少的胜仗,但凭其一己之力,还无法改变整个局面。

真是郁闷啊!

本来大家对赵构寄予很大的希望,但还是那句老话,有其父必有其子。这个赵构和他的父亲徽宗、哥哥钦宗禀性差不多,始终是拿不出男子汉大丈夫的勇气,一遇到玩命的事儿,想躲还来不及呢,哪能主动出击啊!

况且在赵构身边的人,也没几个好的,秦桧的老师汪伯彦也是个投降派,鼓动赵构把部队带到东平,再从东平带到济州,就是不上前线,对外号称百万之师,只能眼睁睁看着二帝受辱,国家受难,百姓遭殃。

原来汪伯彦是这路货色啊!

看到金军一撤,汪伯彦、耿仲南等投降派乐了,机会来了,现在赵家就剩下赵构这个独苗,天下非他莫属了。

谁先站出来拥立赵构,谁就是复国功臣啊!

升官发财的机会来了!

汪伯彦引经据典,劝说赵构继位那是相当的卖力气。

赵构开始的时候,还不肯,犹犹豫豫,为什么呢?做秀给天下人看呢!想想啊,一方面,二帝被俘不假,但还没死,况且钦宗临走时,也没留下口信,让赵构继位。钦宗前脚刚被押走,后脚他自己就称帝了,那不让天下人笑话吗?另一方面,就是现在他是赵家唯一的独苗,其他皇室成员都被抓走了,他继位是迟早的事情,先装出一副谦逊的样子,好让天下人都称赞他,说赵构这个人啊,好,很谦虚,虽然他继位是理所当然的,但还是把父兄考虑在前面。是个有德之人。

以退为进,赵构很有一套!

他这招确实有效果,朝中百官都纷纷要求他继位。宗泽还建议他到宋太祖发迹的地方应天府登基,向世人宣告,大宋又活了,老赵家又复国了,江山依旧在,只是把皇帝换。

国不可一日无君啊!

张邦昌也主动献殷勤,又是给赵构送登基仪物,又是把皇太后送到应天,忙得不亦乐乎,似乎忘记了自己篡位那档子事儿。

能达到这种意境的人,不多啊!

靖康二年(1127年)年五月初一,万事俱备,赵构在应天登基,年号建炎,史称宋高宗。

注意啦,看看高宗是怎样收拾这堆烂摊子的!

为了稳定人心,高宗没有急于追究张邦昌及支持废赵立异的大臣,让他们多蹦跶几天。同时,迅速启用了一批主战派将领,李纲、宗泽等人都得到了重用。残酷的现实让高宗认识到,现在战争还没结束,国家还不太平,不能再不重视武将了,要把那些能打仗的人召集在一起,为大宋出力!

想法是好的,可是一旦武将手里头有了兵权,高宗能睡安稳觉吗?

按老赵家的传统,那可是重文轻武啊!

重文治,轻武功,是北宋灭亡的教训,高宗能否吸取这个教训,重振武功呢?

一切皆有可能!

且看高宗登基以后,南宋的乱相。还没怎么和金军交战,内部先乱了,叛乱不断,不少人想趁国难之时,浑水摸鱼一把。

往往是这个叛乱未平,那个叛乱又起,国家如一团乱麻,说不清,理还乱!

就在这个混乱时期,高宗也没忘记收拾张邦昌一伙贼党,张邦昌被赐死,宋愈、王时雍先后被杀。

来个秋后算账,高宗心不软啊!

李纲复出后,积极主张对金作战,举荐宗泽等抗战派将领担任要职,并对军事制度进行革新,要求各地加紧修缮城池,构筑防御,准备与金军打持久战。

李纲以为,经历了靖康之变,高宗应该对金人有个清醒认识,一味退让求和是没有出路的,只能像羔羊一样,任人宰割!

高宗真的认识到了吗?没有!李纲太不了解高宗了。

在高宗看来,无论战备做得何等充分,宋军也打不过金军,弄不好,还可能重蹈徽宗、钦宗的覆辙,成为金的俘虏。

特别是汪伯彦、黄潜善不断和李纲唱反调,鼓吹金军的强大,宋军的弱小,只有和谈,才是出路。

不断出现的叛乱,让高宗意识到,过多的强调备战,势必会涌现出许多手握兵权心坏不轨的逆贼,伺机发动叛变!

内忧大于外患!这是高宗对当时局势的判断,为了防止出现更为严重的兵变,高宗罢免了李纲,起用投降派汪伯彦、黄潜善二人。

刚当上宰相的汪伯彦立刻给高宗出馊主意了,说什么东京离金太近,很容易被金军占领,不如迁都扬州,使皇帝稳坐大后方,避免再出现类似皇帝轻易被俘的事件。

高宗也早意识到这个问题,只不过东京守备宗泽一再奏请还都东京,高宗碍于情面,只能一推再推。

高宗真的怕啊,怕回到东京就再也出不来了!

东京是个不祥之地啊!

还没等高宗把龙椅坐稳,金军又打了过来。

建炎元年(1127年)秋,金军兵分两路攻打南宋,由于汪伯彦等人消极备战,把防线从黄河后撤到江淮一带,使得金军轻松渡过黄河,先后占据了两河地区的州县。

三十六计走为上,这回可不能学钦宗在东京城里傻靠,就是求和,也要先跑远了再说!

来不及多想,在汪伯彦的建议下,高宗迅速登船向扬州进发,开始逃命之旅!

钦宗和高宗这哥俩,一个死守,一个逃跑,这皇帝做得绝了!

同类推荐
  • 百战将星

    百战将星

    用身经百战来形容肖永银将军一点都不过分。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经历了鄂豫皖的“大肃反”。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到红四方面军后给徐向前元帅当警卫排长,经历了感天地动鬼神的西路军失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在刘伯承、邓小平的摩下经历过胜利的辉煌,也经历过令人痛心的失败。在建国后,他先在西南,又到金陵与许世友等名将搭档,抗过了“文革”的动乱,组织了擒获林彪死党行动……
  • 胡雪岩外传--从伙计到商界巨亨(上)

    胡雪岩外传--从伙计到商界巨亨(上)

    胡雪岩(1823-1885),名光墉,字雪岩,安徽绩溪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传奇式的商界人物,本书介绍他的生平事迹和经营之道等。
  • 图解曾国藩家书

    图解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三十年至同治十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经历和从武生涯,包含书信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陈,大到进德修业、定国安邦之道的阐述.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精要总结。
  • 开国大帝

    开国大帝

    翻开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凡是有作为的开国帝王,其成就无不与吸取历史的经验、学习治国之道有关。中华开帝国王不同程度地对社会发展产生过影响,他们的建国、治国策略是否得当,关系着政权能否建立和巩固,关系着国家的兴亡和盛衰。大凡开国帝王都较有作为,对历史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他们能够顺应历史的发展,顺乎人民的要求,推翻腐败的前王朝,建立新王朝,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实行一系列的改革,缓和阶级矛盾,使社会经济能在比较安定的环境下发展,人民生活得以改善,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发展。然而个人只能推动或延缓历史的进程,却不能改变历史的发展方向,即使是“至尊”的帝王,也不能随心所欲地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
  • 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邓稼先传

    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邓稼先传

    在家人的眼里,他,一个忠厚朴实却又聪明绝顶之人,毅然决然地参与了我国核研究工作;他,一个默默无闻却又是绝佳的科研领军之人,戈壁的风沙吹散了他的姓与名;他是党最忠心的儿子,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国难当前,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他面对重重困难,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站在选择面前,他毫不犹豫,用他的话说:“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热门推荐
  • 夏宥微城

    夏宥微城

    救赎与信仰是世界上最昂贵的东西。救赎线:顾泽——欲望是人最大的敌人,可从你的眼里我看见了一个干净而纯粹的世界,我得保护这份纯粹,因为从见到你的那一刻开始,我就不是一个人了。莫首望——我们撕扯着的绝望,三生三世的情缘,宁负苍天不负卿,你既然有勇气抓紧我的手,我又有什么理由放开你的深爱?信仰线:徐深言(Minko)——我们是同一类人,我们都是一匹孤独的狼,独自觅食,独自舔舐伤口,没有谁逃得过孤独,即便是我也不例外。萧雅朔——道德伦理与信仰追求直到最后都没能把我们分开,你对我的信任,就是对我最后的救赎,我不怕死亡不怕绝望,唯独怕你不再信我。
  • 育儿知识百科

    育儿知识百科

    本书囊括了宝宝各个时期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喂养、教育等常识及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内容包括“聪明宝宝科学养育指南”“科学育儿1~3岁”“家庭教育不可忽视”“把孩子培养成才”“幼儿日常饮食指南”“婴幼儿的免疫指南”“饮食治疗幼儿常见病”等章节,介绍了各年龄段婴儿的营养、喂养、护理、疾病防治等知识。本书内容丰富,讲解透彻,是最实用、最科学的育儿全书。
  • 傲世异侠

    傲世异侠

    他自幼流落荒岛,像一个幽灵般活着,不能去认识别人,更不能让别人认识他,世上没人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存在!年少的他回归中土,无意间卷入江湖六大门派的纷争!为报家仇,错杀好人,结下死敌!本是亲兄弟,却一个高高在天上的少年英才,一个卑微似尘埃,他犯下滔天大罪,万死难恕,正亦正,邪亦邪,正邪不两立,无奈兄弟反目刀剑相向,他真的那么想要杀了他吗?他单挑六大门派,只为给她续命一年!亡命天涯,红颜伴君侧。。。。。。
  • 简爱深深落远方

    简爱深深落远方

    当许深告诉我那些被青春伤痕模糊了的真相时,问我如若早知当初,会不会后悔今日?我笑答:被回忆埋葬的真真假假,我已说不清是谁路过了谁的青涩年华......用血泪和伤痕写下的青春史,教会我们,爱情不是选择题,更不是计算题,需要用时间去经营,用真心去面对。爱情再美也脆弱,一个人或一双人,都要好好生活……
  • 再无君

    再无君

    该女人没野心没宏图,只是希望和一个男人厮守一生,结果事与愿违,苦苦追求之后,却发现是一个天大的玩笑。女主非小白,非圣母,非万能,冷静自持,有点心机,有点冷漠,有点护短,有点心狠手辣……
  • 倾尽天下:许你一世繁华

    倾尽天下:许你一世繁华

    她,是天之骄女,是天才少女,是上天的宠儿,是令人胆怯的地狱修罗,他,是纵横天下的魔王,是神之父,是人人都惧怕的玄尊,她将记忆淡忘,冷眼看尽世态炎凉,她迷茫过,伤心过,一无所有过;紫薇树下,她问他:你……会一直在我身边,不离开吗?他抱着她说:希,你是我的唯一,有了你,我的存在才有意义。他们的缘生生世世,缠绕不断……
  • 行宫大盗

    行宫大盗

    本书是从作家叶雪松先生已发表的各类小说题材作品中精心筛选出来的,这7篇小说,有数几万字左右的中篇,有数千字的短篇,有侠义柔肠,有抵御外侮,有两情依依,读之令人爱不释手,欲罢不能,或掩卷深思,或催人泪下,无疑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精食大餐。
  • 神的组成元素

    神的组成元素

    你觉得,这个世界上有神吗?你愿意唤醒你身体里那些高贵的血液吗?你可看清了那高居王座的是谁?你愿意成为手握权杖的女皇还是他身后娇怯怯的公主?这些的前提是,你得撩!得!倒!男!神!男神~我可以到你碗里来吗?
  • 邮寄一个拥抱给闺蜜

    邮寄一个拥抱给闺蜜

    大家好,我是学生党,所以更得慢。我也是第一次写小说,写的不好请见谅。孟果果和沈嘉禾是网友,因此也发生了很多。想要知道就看小说吧。。。。。。
  • 情倾后宫

    情倾后宫

    一条颜色独特,晶透诱人的白水晶吊坠项链却在泪水滴在水晶上头时,将她带到了一个没听过的朝代。五尺高墙,她被迫得将自己内心的纯洁慢慢的丢去,天性乐观的她也慢慢变得多愁善感。遇到一个痴情的人却不敢回报感情;面对一个名正言顺的丈夫,却又不敢放下!在感情世界乱得一塌胡涂的时候,心爱的封刚却又出现了。叫她最后情归何处呢?(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