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12200000025

第25章 寻觅中的“麻衣相士”(1)

熊晓鸽步入风投殿堂的过程,与风险投资的行业特征有着惊人的相似,“开始于偶然,终结于必然”。他就像一位寻觅中的“相士”,每个决定都像是在赌博,但更多的时候,他是在做一个高成功率的“零和游戏”。每每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总是充满冒险,却也蕴涵着机会。

§§§第一节 兼职《电子导报》助理编辑,撬开了一个行业

1988年6月暑假期间,弗莱彻学院的一位教授找到熊晓鸽。这位教授告诉熊晓鸽,自己有位朋友想在中国出版一本电子杂志,想找一个既有新闻背景又懂电子的中国人。熊晓鸽一听就乐了,这个任务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早年的电工经历,让熊晓鸽顺利得到了这份兼职工作。

就这样,熊晓鸽来到了卡纳斯出版公司工作。刚进卡纳斯公司,熊晓鸽就参与创办《电子导报》的中文版,担任助理编辑。在卡纳斯工作的这段时间里,熊晓鸽对美国的出版行业有了认识。

卡纳斯是美国一家很有名的老牌出版公司,该公司创始人罗曼·卡纳斯关于“行业出版及需求式出版”的许多经验和观点,对熊晓鸽后来的发展影响至深。

提到行业出版,就不得不先介绍一下卡纳斯这个人。

卡纳斯是卡纳斯出版公司的创始人。二战时,他还是美国海军后勤部的军官,经常要为海军补给进行采购。在买东西的过程中,他发现由于商品信息闭塞,采购专用原料有诸多不便。

二战结束后,卡纳斯拿到了军方发的退休金,他就拿这笔钱办起了叫《原料处理》的杂志,专门刊登有关原料的信息。后来卡纳斯又陆续办了《塑料世界》、《电子采购》等杂志。卡纳斯办刊有一个理念,叫做办“需求式的刊物”,意思是办刊者要注意发现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并把这些需求仔细分类。刊物需根据这些分好类的需求去采集信息,并刊登出来,以供这些有特殊需求的人参考,这就是卡纳斯所谓的“行业出版”。

进入卡纳斯出版集团,是熊晓鸽第一次进入出版行业,他也没有想到自己以后会与这一行结下不解之缘。

1988年6月至9月,熊晓鸽一直是《电子导报》中文版的助理编辑。良好的新闻功底以及早年的电工基础,让熊晓鸽在这个职位上如鱼得水,干得非常出色。他的顶头上司艾伦非常看好他,多次向公司总裁提及熊晓鸽。

1988年9月,熊晓鸽的暑假马上就要结束了,这也意味着他的兼职工作要告一段落。熊晓鸽告诉艾伦学校马上就要开学,自己很快要离开了。艾伦极力挽留熊晓鸽,而公司总裁在得知此事后,直接告知熊晓鸽:“公司准备给你正式职位,并会请律师给你办绿卡。”

在卡纳斯工作的3个月时间里,熊晓鸽的新闻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如此好的机会,再加上有绿卡这样实际的诱惑,熊晓鸽权衡再三,终于答应留下来。

在卡纳斯最初的日子,熊晓鸽除了做编辑的工作外,还肩负着一项重要职责:向老外介绍中国的电子市场。经过简短培训,熊晓鸽很快便能在面向客户的早餐会上,以编辑的身份,向老外讲述中国的情况,包括介绍中国的电子产业以及中国电子市场的需求,还要回答老外们关于广告的各种问题。那段日子,熊晓鸽过得很愉快。

时间很快过去了,1989年6月,受国内形势的影响,许多外商不再看好中国,《电子导报》中文版上投入的广告量锐减,卡纳斯决定停办这份杂志。

虽然《电子导报》中文版停办了,但那时杂志的规模已经形成,客户也积累了不少,完全放弃又有些可惜。于是,卡纳斯在香港买了一个刊号,专门成立了亚洲分公司,《电子导报》以英文版的形式继续出版,熊晓鸽升为副主编。这一干就是3年,熊晓鸽在美国踏踏实实地当起了记者。

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熊晓鸽写了一系列关于美国电子产业的报道,这也让他对美国社会尤其是美国电子行业有了深刻的认识。

熊晓鸽还参与创办了一个名为《亚太商业》的栏目,在这个栏目里熊晓鸽专门负责介绍在硅谷创业的华人,探讨这些创业企业的管理话题,栏目内容从起初的2页增加到4页,后来增加到8页。这些文章在美国主流媒体中刊发,为宣传华人企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熊晓鸽也因此在1991年获得了美国华人协会颁发的“最佳新闻报道奖”。

美国华人协会,是美国主流社团中最老牌的华人社团组织。他们每年都会针对新闻界在提升华人在美国地位方面的文章进行评奖,1991年,熊晓鸽因为报道了一系列华人创业的事迹,获得了一等奖,当时的奖金是750美元。

也是在这段日子里,熊晓鸽接触了硅谷的许多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商。《电子导报》是一本管理类的杂志,主要针对的是电子行业以及IT行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熊晓鸽在采访企业家的过程中,为了把握行业的发展,也会经常采访一些VC。通过与这些投资者的接触,熊晓鸽开始认识到风险投资对硅谷建立产生的深刻影响,这为他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991年4月,卡纳斯在香港并购了一家杂志。在并购筹划阶段,熊晓鸽给公司提出了不少好意见,还经常给这家杂志写文章。于是,卡纳斯决定派熊晓鸽去香港分公司担任副总裁,负责开拓香港和台湾市场。

熊晓鸽知道这个任命后,并没有太多的兴奋,因为在这个时候,他已经有了更长远的打算。根据他的判断,电子及信息类的刊物即将在中国内地高速成长,现在正是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大好时机,他希望有机会重返中国内地市场。因此,临去香港前的一个月,熊晓鸽给公司总部写了一份报告,希望将他派驻到中国内地去,但这份报告并没有任何回音。

§§§第二节 与麦戈文的三次相会

熊晓鸽的报告没有引起老板的重视,这让他有些郁闷,他开始考虑自己未来的路应该怎么走。其实,在得知总部任命之前,熊晓鸽已经意识到自己在卡纳斯公司的发展遭遇瓶颈了。

熊晓鸽的苦恼需要有朋友来分担,于是他找到了好友周全。

周全1990年博士毕业之后,在波士顿一家科研所工作,他的住所离熊晓鸽的办公地点很近。熊晓鸽那时还是个快乐的单身汉,他不仅经常跑到周全家蹭吃蹭喝,还有周全家的钥匙。经常是周全的女儿放学回家,打开冰箱一看自己爱吃的东西没了,就会和妈妈抱怨:“一定又是熊晓鸽来过了。”

1991年的一天,熊晓鸽在办公室里写稿子。写完之后,他看了一遍,觉得质量大不如前,但又说不出毛病在哪儿。郁闷之下,他给周全打了电话。周全很快就来到熊晓鸽的办公室,看完刚才的稿子后,周全实言相告:“毛病倒是没什么,只是和以前的比起来缺乏才气。看来你已经有些厌烦这份工作了。”

熊晓鸽便将公司要派他去香港,而自己的提议又得不到赏识的事情跟周全说了一遍。周全很理解熊晓鸽的心情,他建议熊晓鸽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周全也提到了一个人,他觉得熊晓鸽应该去找这个人。周全提到的这个人,就是IDG的董事长麦戈文。

1964年,麦戈文以5000美元起家创办了IDG,主营媒体出版以及IT信息服务。到2004年时,麦戈文的个人身价已经超过20亿美元。同时,麦戈文对中国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一点从他来中国的次数就能够看出:到2004年底,麦戈文一共到过中国91次。

麦戈文是最早了解并熟悉中国市场的美国商人之一,这也使得IDG能够在20世纪80年代就看到中国市场潜在的商机。1980年,麦戈文投资创办的《计算机世界》问世,这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传媒集团。麦戈文用自己的真诚赢得了中国市场,也为IDG日后在中国VC领域上演的一出出大戏搭好了舞台,而这个舞台上的主角,将会是熊晓鸽。

实际上,熊晓鸽与麦戈文早年就有过多次接触。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1988年。熊晓鸽当时还在弗莱彻学院读书,时任中信公司董事长的荣毅仁应邀来弗莱彻做演讲。当时熊晓鸽兼职的《电子导报》杂志赞助了这次活动的晚宴,麦戈文作为杂志的广告客户也应邀参加了。

在晚宴上,麦戈文想就《计算机世界》的一些问题和荣毅仁交换一下看法,而他的翻译中文水平不高,荣毅仁这边的翻译又不太懂电子行业,双方的交流有些困难。这时,作为“活动组织者”的熊晓鸽就当起了翻译官,熊晓鸽和麦戈文也因此相识。

这次简短的合作后,熊晓鸽觉得麦戈文了解中国,且对中国市场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对这个美国人留下深刻印象。同时,麦戈文也觉得熊晓鸽这人不错,不仅翻译到位,还很懂电子。

这期间,两人又有过一次电话接触。时间大概是在1989年8月,当时由于受国内环境的影响,熊晓鸽的《电子导报》中文版已经退出中国市场,而麦戈文投资的《计算机世界》仍然坚守中国市场。熊晓鸽特意电话采访了麦戈文,两人聊起对中国市场的看法。熊晓鸽认为,电子导报犯了一个错误,他觉得中国市场会越来越好。麦戈文对此表示了赞同,有着共同看法的两人谈得非常投机。

当两人再一次见面,时间已经到了1990年初。当时,中国电子情报所的代表来美国访问卡纳斯。电子情报所和卡纳斯集团合出了一本叫《电子产品世界》的杂志,出了几期试刊后,中方觉得效果还不错,于是就派代表过来和卡纳斯商谈继续合作的事情。

第一天谈完之后,情报所的人提出要拜会一下卡纳斯公司的总裁。结果,卡纳斯的总裁匆匆忙忙过来和中方代表客套了几句,聊了十几分钟就离开了,这让负责接待的熊晓鸽有些尴尬、好在当时情报所还和麦戈文的计算机世界有着合作,因此他们提出要去计算机世界那边看看。

第二天一早,熊晓鸽和自己的上司艾伦一起开车,带着中方代表去了计算机世界的办公地点。麦戈文听说中方代表来访,特意从位于市中心的IDG总部赶到位于郊区的计算机世界杂志社,他的热情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那天麦戈文自己带来的台湾翻译,因为不太了解电子出版的专业内容,没翻译几句,就有点翻译不下去了。麦戈文有些尴尬,正好看到了跟随艾伦一起的熊晓鸽。有了第一回的合作,麦戈文就向艾伦提出借用一下熊晓鸽。于是艾伦让熊晓鸽留下帮忙,自己先回了电子导报。

结果,熊晓鸽就在计算机世界待了一天。麦戈文陪着中方代表海阔天空地聊开了,吃完中饭后,麦戈文又亲自带着代表们四处参观。到下午四点多,艾伦开车来接中方代表,看到麦戈文仍在一边陪着,惊讶不已。艾伦私下告诉熊晓鸽:“这次咱们真没面子,本来人家来拜访我们的,结果却在这边待了一天。”

麦戈文的认真态度再一次给熊晓鸽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当时的拜访是中方临时决定的,也没有太重要的事情要谈,麦戈文却对此表示了足够的重视。后来,熊晓鸽还得知麦戈文把当天所有的工作都推掉了。在这件小事上,双方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让熊晓鸽心中有了比较。

1991年,当卡纳斯公司要派熊晓鸽去香港时,在周全的提醒下,熊晓鸽决定找麦戈文谈一谈。

§§§第三节 一拍即合,相互有条件地加入IDG

1991年7月,熊晓鸽去香港的日程已经定了下来。决定有所改变的熊晓鸽在去香港之前,主动给麦戈文写了一封信:希望谈谈中国市场的事情。

3天之后,麦戈文给熊晓鸽回了电话,他要和熊晓鸽面谈。两人很快就坐到了一起,麦戈文很认可熊晓鸽对中国市场的看法。

“如果给你100万美元,你将在亚洲如何投资?”麦戈文问熊晓鸽。“我要去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及越南。”在熊晓鸽看来,信息技术是为人提供服务的。亚洲的这些地方人口众多,尤其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既属劳动密集型又属技术密集型,信息技术即将普及,需要获取技术信息的人为数众多,因此,做信息服务产品将会有很大的市场。

在卡纳斯的3年,熊晓鸽学到了卡纳斯的“需求式刊物”理念以及创办行业出版物的经验。麦戈文虽然与卡纳斯是出版业的竞争对手,却有着相当类似的出版观。

麦戈文认为,IDG所办的任何一个刊物都一定要支持一个产业的发展。做行业刊物的核心是做信息服务,这相当于一个行业中的第三产业。行业中的厂商确实需要有一个载体,为他们提供服务,帮助他们把信息传递出去,同时他们也从载体中得到需要的信息。而对于购买者来说,除了要考察产品的技术指标以外,广告也是他们衡量产品的参考,这是行业内的厂商们乐于见到的,厂商们希望读者可以仔细阅读杂志上的每一则广告,最终促成购买行为。

抱持着相同的出版理念,熊晓鸽与麦戈文一拍即合。

在一番深入交谈后,麦戈文直截了当地问熊晓鸽:“非常好,你有什么要求?想要拿多少工资?”

熊晓鸽没料到麦戈文会如此直接,面试头一次就谈待遇的事情,这是很少见的。熊晓鸽觉得机会来了,他回答道:“我还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也不知道要拿多少工资。这样吧,我现在赚多少您就给我付多少就可以了。”当时的熊晓鸽,年薪4万多美元。

当然,熊晓鸽还有自己的条件:“您给我半年时间,然后再决定付我多少工资更合理。但有一个条件,我要直接向您汇报工作。”

“为什么?”麦戈文有些疑惑。熊晓鸽回答:“在中国做这件事情,需要有一个懂得和理解我的人直接沟通。”

同类推荐
  •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本书主要用作国内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专科)教育的教材,同时,也可作为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资料和参考,或供管理人员自学使用。全书共十章,包括绪论、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人员招聘、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与开发、职业生涯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等。本教材充分体现应用实践导向,注重知识结构的全面性、编写体例的新颖性和内容素材的前沿性。
  • 软实力:中式成功领导品质

    软实力:中式成功领导品质

    在当下,企业的综合实力决定着领导者在未来商海中的地位。而综合实力既包括硬实力,也包括软实力。其中,领导者自身所具有的软实力尤为重要。硬实力的核心足经济实力,软实力的核心在于价值观。硬实力是软实力的有形载体,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无形延伸。管理者必须坚持硬实力与软实力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因为没有软实力匹配,硬实力就会硬不到哪里去。本书删繁就简,精炼地概括出软实力的基本构架,如意志力、影响力、应变力、洞察力、领导力、决策力、亲和力及传统国学与软实力的关系,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领导者应如何妥善运用软实力以实现自己事业的终极目标,希望能对您有所裨益。
  • 人力资源管理新论

    人力资源管理新论

    本书对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框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在体系架构上,增加了人力资源的机制、人力流失过程管理、核心人才继任机制、构建学习型组织等内容。
  • MckinseyQuarterly建设世界级的中国企业

    MckinseyQuarterly建设世界级的中国企业

    本书以建设世界级的中国企业为主题,文章包括:对标世界一流 打造更强更优的中国企业、通过运营转型和管理提升 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五个最常见的全球化误区、全球型企业的人才困境等。作者为麦肯锡全球各分支机构的董事和顾问等。
  • 每天学一点管理技巧

    每天学一点管理技巧

    本书内容丰富,涵盖了管理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沟通技巧、奖惩原则、管人用人、企业文化建设、风险控制等,使读者做到一书在手,即可全面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熟练运用现代管理技巧。书中既有技巧指导,又有案例解读,每一节后的“管理技巧点拨”更是使本书的可操作性得到增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管理者参考用书。每一位管理者至少应翻阅本书5遍,并至少从本书中学会100个管理技巧。
热门推荐
  • 放弃你,是我最好的选择

    放弃你,是我最好的选择

    每个人在学生时期都会有一段炽热的爱情,这段感情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而破裂,当你放弃他的那一刻,你可能才意识到,你究竟有多爱他
  • 斗龙至尊

    斗龙至尊

    生死,往往只需一瞬间。主人公夏峰在现世历经种种,尝遍酸甜,最后没有逃脱命运的安排……当夏峰醒来时,发现自己来到一个自己不熟悉的地方,新的人生开始了,在遭遇家族覆灭,兄弟背叛,仇人追杀....一步步走上了强者之路。
  • 数学教学的趣味故事设计

    数学教学的趣味故事设计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且非常抽象的学科,要让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能感受学习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与热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愉快轻松地接受数学知识,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倾城泪,彼岸花开

    倾城泪,彼岸花开

    我想,有些事情是可以遗忘的,有些事情是可以留念的,有些事情是心甘情愿的,有些事情是无能为力的原来不是没有明白而是明白的时候已经晚了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 十一真心的眼泪

    十一真心的眼泪

    天使长亮是人类和天使的守护者,却遭人设计与黑天使巫灵长明反目为仇,长明误入圈套放走魔晶石的魔晶灵,魔精灵逃到人间妄想利用人类创造魔灵帝国…坠落人际的天使长亮和巫灵长明几经波折终于冰释前嫌,共同对付魔精灵…林瑶是萌萌公司的‘跑路’演员一直为梦想而努力地工作…寻找太阳之星亮与林瑶美丽邂逅,打破了她平静的生活…为了帮助亮林瑶答应了魔晶灵的不平等条约,终于亮重新成为天使,却与林瑶擦身而过…长明因为林瑶看不到橡皮糖似的鲁茜茜,茜茜却始终没有放弃…远处的风传来谁的的思念,期待已久的愿是否实现,徘徊在星空下的守护者,拼凑散落漫天的记忆,每一颗眼泪燃烧着生命的美丽绽放……。
  • 帝少狂宠:最强豪门千金

    帝少狂宠:最强豪门千金

    灵魂在空气中飘荡,看着自己的胸膛被剖开,看着养父母虚伪的哭泣,灵魂撕裂般的疼痛,明明如此疼痛意识却无比清楚,看着自己血淋淋跳动的心脏被取出来转移给另一个女孩,不要……灵魂慢慢变的透明……不甘心……睁开竟然没有死去,报仇就是我现在存活的唯一理由……高贵,优雅是你的代言词,那么我将你从贵圈高高的神坛上拉下来,拆穿你那张虚伪的嘴脸,让伤害过我的人,得到应有的惩罚,剜心之痛必要你加倍偿还……当残忍真相被慢慢揭开,她还能坚定她复仇吗……
  • 太古仙人异界逍遥

    太古仙人异界逍遥

    奥斯大陆,诸神的禁地,戴天一个在洪荒夺体现代青年,在不周山倒之时,被传送到了奥斯大陆。诸神囚禁渎神者的监狱,戴天进入其中,将关押在第十层的渎神者放出,并击杀,但也引来了神格高手的查探。
  • 系统债主

    系统债主

    ‘赵溢孝’是个混喝等死的富二代,无意间却被一个坑爹的系统给缠上了,被系统穿越到二次平行世界,硬生生的被系统改造成了妹子,变成了赵依笑,从此被系统死命压榨,系统硬是把这个混喝等死的赵依笑,压榨成样样精通的天才。赵依笑哭丧着脸说了一句:“这特么都是被系统给逼的!”三年,一次旅程的终结,一段旅程的结束……三年,一个新的开始,一段即将开始的新旅程……一世三年,三年一世!(交流群:249860701)
  • 快穿之偏门男主

    快穿之偏门男主

    乜苶吐糟着一本快穿小说,吐槽这吐糟着她就睡着了,乜苶醒来发现自己穿越成了攻略者的一员,‘’这个人就是你这次要攻略的对象‘’‘’啥,这个男主叫啥?‘’‘’啥,这个字是什么字。‘’‘’我不认识这个字啊‘’‘’啥,这个字又怎么读?‘’乜苶发现自己攻略的男人的名字都很难读啊。女主不识字怎么办,女主不识字怎么办,女主不识字怎么办。重要的事说三遍。【虐渣渣,虐男主,虐女主等各种虐】
  • 从前有一个主角

    从前有一个主角

    被拉到和主神空间一般的存在,看主角如何生存,文笔不好,请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