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14100000005

第5章 开场导入篇(1)

第一节:开场寒暄

人们在见面时会打招呼寒暄。“寒”是寒冷,“暄”是温暖,合起来是“嘘寒问暖”的意思,泛指人们在碰面时互相问候,以示礼貌和关心。主持人寒暄时就涉及使用客套语和称呼语两个问题。

一、使用客套语

客套语就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礼貌用语。由于语言是人际交往中首要的工具和手段,所以掌握客套语的用法和技巧非常重要。恰当地运用客套话,一方面能够体现主持人的涵养,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另一方面能让对方感觉自己受到尊重,从而产生愉快的心理,促使交流的顺利进行。主持人在不同的节目场合要使用不同的礼貌用语,如果相互混淆、张冠李戴的话,势必会惹来大笑话,甚至有可能引起别人的误会,导致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主持人要学会在不同的情况下正确、灵活地使用客套话。

人们在丰富多彩的工作和生活中,要与别人发生各种形式的接触,在特定的场合,许多客套话都是约定俗成的,主持人掌握了之后,便可以轻松地套用。

1.约定客套语

嘉宾到场称:欢迎、请进、赏光、蓬荜生辉、屈尊、惠顾、光临、驾临、莅临、俯就。

请客人不要客气称:请便、自便、请随便。

送客出门称:慢走、走好。

受人之赐称:谢谢、感谢、破费、费心、拜谢、璧谢。

回称:不谢、不客气、应该的、笑纳、不成敬意、惠存。

谢人帮助称:有劳、劳驾、多谢。

回称:不谢、不客气、举手之劳。

请人评论称:指教、指点、指正、高见。

回称:互相学习、互相切磋、不敢当。

请人解惑称:指导、赐教、指点迷津、候教、聆教。

受人教导称:茅塞顿开、醍醐灌顶、受益匪浅、“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回称:过奖。

受人益言称:药石、箴规。

回称:过奖。

向人提要求:恳请、恳求、诚请。

回称:尽力、效劳。

请人原谅称:海涵、包涵、海量、抱歉、请勿见怪、对不起。

回称:好说、没关系。

自提意见称:浅见、肤见、管见。

回称:高见。

谢人致问称:多蒙寄声、多谢关心、有劳费心。

回称:应该的。

贺人荣归称:锦旋、凯旋、衣锦还乡、荣归故里。

贺人中榜:蟾宫折桂、金榜题名、榜上有名。

贺人生日:初度之辰、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大寿、寿华诞、芳辰。

贺人年高称:齿德俱尊、德高望重。

贺人喜庆称:恭喜。

2.询问客套语

询问姓名称:贵姓、尊姓大名。

回称:鄙姓、免贵姓。

询问年龄称:贵庚、高寿、青春几何。

询问籍贯:府上、老家。

询问职业和工作:高就、供职。

二、使用称呼语

在节目主持的开场寒暄中,称呼语常有使用。称呼语表示着人与人的关系,反映着一个人的修养和品德。正确使用称呼语,对于加强沟通,促进交流有着重要意义。

称呼有以职务相称的“职务称”;有以姓或姓名加“同志”的“姓名称”;有不知对方职务与姓名的“一般称”,如“同志”;有“职业称”如“售票员同志”;还有“代词称”,如“您”;有更亲切的称呼,如“老叶”、“小关”;至于亲属的称呼也很多,可谓“亲属称”。

在主持中有针对地选择称呼:

1.对工人比较通行的是称“师傅”。对文化人最好称“老师”。比较熟悉的可以称“老某”、“小某”。社会上一般互称“同志”。

2.对于领导同志 (除部队外)应称为“某某同志”,而不要称职务。在某些场合为了工作需要,说明某人的身份而称一下职务也是可以的。

3.对于老年人要称之为“老大爷”、“老奶奶”。对于年纪较大的称之为“大叔”、“大娘”,也可称为“叔叔”、“伯伯”、“阿姨”等。

4.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和幼儿园的小孩子,可根据年龄称他们为“小同学”、 “小朋友”。

5.对于年纪相仿的人,可以称“大哥”、“大嫂”、“大姐”。但“哥们”、“姐们”一类称呼就显得不文明了。

6.对海外同胞,则可根据年龄、性别称为“先生”、“夫人”、“小姐”等,不可滥用“同志”这种称呼。

7.对国际友人,一般对男子称“先生”。对女子称“夫人”、“女士”、“小姐”。对已婚女子称“夫人”,未婚女子统称“小姐”。对不了解婚姻情况的女子,可称“小姐”。这些称呼均可冠以姓名、职称、衔称等。如“希莱克先生”、“议员先生”、“玛丽小姐”、“秘书小姐”、“护士小姐”、“怀特夫人”等。

8.对地位高的官方人士,如部长以上的高级官员,按国家情况称“阁下”、或职衔加先生。如“部长阁下”、“总理阁下”、“总理先生阁下”、“大使先生阁下”等。但美国、墨西哥等国没有称“阁下”的习惯,因此可称“先生”。对有地位的女士可称“夫人”,对有高级官衔的妇女,也可称“阁下”。

9.对医生、教授、法官、律师以及有博士等学位的人士,均可单独称“医生”、“教授”、“法官”、“律师”、“博士”等。同时可以加上姓氏,也可以加上“先生”。如“卡特教授”、“法官先生”、“律师先生”、“博士先生”、“马丁博士先生”等。

10.对军人一般称军衔,或军衔加“先生”,知道姓名的也可冠以姓与名。如“上校先生”、“莫利少校”、“维尔斯中尉先生”等。有的国家对将军、元帅等高级军官称“阁下”。

11.对教会中的神职人员,一般可称教会的职称,或姓名加职称。如“凯特神父”、“传教士先生”、“牧师先生”等。有时主教以上的神职人员也可称“阁下”。

在使用称呼语时,还有一些注意事项:

1.简单准确

不能把“叔叔”称为“我爸爸的弟弟”,对一个年轻的姑娘不能称“大嫂”,不能说一些“阿姨爱人的爸爸”等描述对象关系不清的称呼。

2.要区分不同对象、场合

要准确地分清亲疏远近的关系和对方的年龄、辈份、职务等。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机,对不同的对象,选择正确的称呼。

3.诚于中而形于外

对人称呼亲切、彬彬有礼,是心灵美的体现。不能把称呼看成是单纯交际应酬的手段,为称呼而称呼是不可取的,效果也不会好。

4.语言优雅

称呼不仅表示对被称呼者的友好尊重,同时也反映了称呼者的文明。

运用称谓,看来似乎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其实,它在语言艺术中,却是不可掉以轻心的一个关键。

有一次,一位心理学家应邀去一处少年教养院为受刑的青少年辅导。当他面对年纪轻轻的罪犯时,一时间不知道该怎样称呼对方。如果称对方为犯人,必然会让对方产生抵触心理,对辅导教育是不利的,称先生,显然也不合适。最后他用了“误触国家法律的年轻朋友”这一个特别的称呼。谁知这一称呼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受刑人听到这一称呼时都专注地看着他,有的还激动得哭了。辅导自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主持人针对不同的受众(职务、性别、年龄不同等),选用适当的称呼,要比千篇一律地称“朋友们”或“听众们”的效果好得多。

如果面对的是青年听众,那么“青年朋友们”的一声称呼,就是把自己和青年置于平等的地位之中;对大学生称之为“未来的××师,××家”则更能激发他们的自豪感;称护士为“白衣天使”,尊敬之情溢于言表。

凡此种种,随情适景的称谓,会使双方在感情上更为接近。

三、寒暄的技巧

主持开场寒暄也要讲究技巧。有人认为寒暄说的是可有可无的废话,这就大错特错了。尽管这些寒暄语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内容,但它是交往中不可缺少的,能够使见面时的气氛变得活跃,增加彼此的亲切感,引起交谈的兴趣。借助于寒暄语可以给对方送去友好的信息,进而引起对方感情上的共鸣而促进彼此的友谊与合作。正如一位人类学家所说:“寒暄是人际交往的起点。”得体的寒暄,能起到平时说话所起不到的效果,主持人与访谈对象之间的寒暄也是如此,下面介绍在寒暄时的几种技巧和方法。

1.问候式

这是经常用到的一种形式,或点头招呼,或微笑握手,或询问对话,互相礼敬,互相尊重,显示出一种亲近之情。

比如:

“你好!”

“多日不见你了,忙些什么呀?”

这种寒暄的好处是,说话亲热、得体,表现了一种亲善的关系,使双方心情愉悦。

如果对到场嘉宾有较多的了解,那么寒暄的内容就更丰富了。根据具体的人和事进行针对性的问候,对于密切双方关系、增进彼此友情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如一个熟悉的嘉宾刚出院就来参加节目,见面时就可以说:“今天身体舒服些了吗?”如果是一个喜爱弹吉他的朋友来参加节目,便可以问:“现在你的吉他练得怎么样了?”

2.夸赞式

这是一方赞美另一方,或双方互相赞美的方式,可以活跃寒暄的气氛,使一方或双方的心理得到满足。

例如:

“王先生,你昨天在节目上的表演很精彩!”

“李小姐,你这瀑布似的长发好美呀!”

短短的对话,让双方都得到满足。当然,接下去就可以顺畅地交谈了。

3.言他式

言他式寒暄是指谈论节目主题之外彼此都感兴趣的事。

例如,在某电台的访谈节目中:

主持人:“你听天气预报了吗?今天的气温高达39℃啊!”

嘉宾:“是啊,真是太热了。”

主持人:你家里装有空调吧?”

嘉宾:“有啊,你呢?”

主持人:“我家也有。不过过量使用空调,对大气环境还是有影响的。说到这,我们不得不说说最近热炒的低碳生活这一话题。”

这种言他形式,可以较轻松地沟通双方的情感。

4.幽默式

在寒暄中加点幽默诙谐的成分,对协调交际气氛是很有效果的,人际间的沟通与友谊往往就在这幽默的寒暄中建立起来。

例如,某期广播节目中:

主持人:“哟,小麦同学,今天怎么满脸放光呀?”

主嘉宾:“瞧您说的,不就是朗诵比赛拿了一等奖吗!”

四、开场寒暄的禁忌

在寒暄时,还有一些禁忌,主持节目时要注意避免。主要有以下几点:

1.忌千篇一律

寒暄时切忌千篇一律。在老舍的名剧《茶馆》中有一位清朝遗老松二爷,他见了人就忙着打千儿。打一个千儿问一声“您老好?”“太太好?”“少爷好?”僵化的打千儿动作再配上重复的语句,实在令人生厌,这是主持人在主持节目中应避免的。

2.忌刨根问底

有位男主持人非常不善寒暄,见了访谈对象只会问:“你有阿姨吗?”“你有姐姐吗?”一连串问题使对方十分生气,说:“哦,你是查户口呢,还是主持节目?我告诉你吧,我还有叔叔、舅舅和一个外甥,省得你一个个问了!”结果导致整个节目无法正常进行。

3.忌旁若无人

2009年12月23日,上海电台动感101《音乐早餐》节目正在直播。与往常一样,两位主持人在播放流行音乐间隙,使出浑身解数,用上海话聊天逗笑。这时一位听众给节目热线发了一条短信,短信内容为:求你们不要说上海话了,我讨厌你们上海人。直播节目中,两位主持人立刻回应道:

主持人1:在我们节目过程当中,就有一位朋友啊,他非常友善地发来了一句话说,求你们不要说上海话了,我讨厌你们上海人……呵呵呵,非常可爱的这么一个人。我就觉得,首先,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然后,慢慢地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或者讨厌的人的周围。

主持人2:其实呢我一直都不明白,他一边说讨厌,为什么一边还要待在这里。

主持人1:其实我觉得这是很搞笑的一件事,你不可能说你跑到日本,对日本人说,请你们不要说日文,我讨厌你们日本人……都是中国人啊,何必不尊重人家的文化呢,这样的人相信跑到哪里都不会受人尊重的。

类似的例子还有原《东方夜谭》节目中,曾经备受争议的一个镜头。

主持人站在镜头前微笑着说:“如果发现一个漂亮女孩子的屁股上有灰该怎么办呢?如果直接告诉她,肯定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可以委婉地告诉她,小姐你肩膀上有灰。当女孩子侧头看过去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现自己屁股上的灰了。”为了配合这段台词,主持人还做了一个侧头看然后拍拍屁股的动作。随后一个女人的画外音响起,“主持人,你领带上的拉链没有拉!”主持人一边笑嘻嘻地说“领带上怎么会有拉链呢”一边朝下看,然后他做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竟然在镜头前一边转身一边做了一个伸手拉裤子拉链的动作。

画外音响起一阵笑声。

无论是电台主持人还是电视主持人都应该把握一个原则,那就是在掌握话语主动权的时候一定要照顾到听众或观众的情绪,尤其要尊重观众。上述主持人的言论或表演在日常生活中也许不会引起太多的注意,但在面对千千万万听众的时候,这些话必然会引起一大群人的激烈反应,这对所在媒体、对个人的公众形象都有消极影响。这正应了英国的一句谚语:“宁可少说话让人怀疑你浅薄,也不要唠唠叨叨让人认定你浅薄。”

4.忌动手动脚

身体之间的距离与彼此的亲密程度有关。身体的接触不会轻易在素不相识的人中间发生。生活中,如果我们看见一个人拍另一个人的肩,可以推断他们之间关系比较亲密。在“寒暄”中,对并不亲近的访谈对象,主持人拍拍打打之类的动作,不但不能增进友谊,相反会使对方受惊,或产生反感。

同类推荐
  • 碑林集刊(十六)

    碑林集刊(十六)

    西安碑林迄今已有九百二十多年的悠久历史,向以收藏碑刻而享誉海内外。院内丰碑大碣林立,名碑荟萃,所藏各类碑刻达四千余方,被誉为“书法艺术的圣殿”。与这四千余方碑刻藏品相映成辉的,是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的数量众多的古代石刻艺术品,它们大致可分为陵墓石刻、宗教石刻和其他石刻三大类,均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特别是其中的佛教石刻造像,总数达四百余种,不仅时代跨度大、品类丰富、工艺精湛,而且其造型风格还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 课外雅致生活-青铜器的收藏与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青铜器的收藏与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山歌对唱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山歌对唱

    文化,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是以精神文明为导向的融汇、渗透。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娱乐可被看作是一种通过表现喜怒哀乐或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而使与受者喜悦,并带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很显然,这种定义是广泛的,它包含了悲喜剧、各种比赛和游戏、音乐舞蹈表演和欣赏等等。
  • 艺术趣味

    艺术趣味

    本书是丰子恺撰写的一本以中学生和广大青少年为对象的趣味性艺术读物,其中包括艺术趣味一书以及四篇选自艺术丛话的艺术文章。
  • 艺术村庄

    艺术村庄

    自古以来,艺术都被认为是贵族生活的装饰品,而几年前,在一个前卫艺术家的大胆实践下,在甘肃省的大山深处一个美丽的艺术村庄诞生了。这个前卫的艺术家叫靳勒,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老师。他的家乡在秦安县叶堡乡石节子村,在大学里当老师的靳勒在乡亲们的眼里本事很大,但他自己并不知道该怎样帮助自己的村子。后来,靳勒接触和认识了现代艺术,他便开始了这样一个思考:“艺术和社会底层的人究竟能发生多大的联系?”现在他做到了,他期望通过他和村民们共同参与的艺术活动,让村民们获得自尊、自信,走出去能独立面对外面的世界,让村庄能够润物细无声地变化。
热门推荐
  • 大明奇侠传

    大明奇侠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若天有情

    若天有情

    人的一生中经历的事情太多太多,孰能在这繁华尘世中,守住本心,身如琉璃,内外澄澈?孩子,是世界上最干净,最不受污染,最纯净的宝石。
  • 高冷校草爱上呆萌校花

    高冷校草爱上呆萌校花

    “我相信你的爱”这是我最后说的话。藤蔓植物爬满了海边的城堡,月亮睡了,星星笑开了,爱情的城堡里谁的魔力最深,黑白键没有彩色依然温暖,指尖滑落琴键的休止符,那是爱在掌心停留。【因为前面写的不好所以放弃了重新写,抱歉】
  • 算上一卦,再嫁你

    算上一卦,再嫁你

    这个江湖神棍真是无礼。连她本人的面都没见过就远远地冲着她喊:小姐,你最近有劫。她生气莫名其妙之余,当然是让家丁痛扁他一顿。臭小子,你不想活了?竟敢咒我家小姐。让你知道,这下是谁有劫。丫鬟小喜还护主心切地恶狠狠地补踩了他一脚。
  • 中国艺术经典1

    中国艺术经典1

    本书从书法、绘画、建筑、服饰、民间传统工艺等多方面地展现了中国艺术的魅力,让青少年在阅读中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提高自己的人生品味。
  • 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Ⅱ

    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Ⅱ

    揭示被99%的人忽略的心理细节,告诉你不为人知的心理另一面,教你运用不露痕迹的心理战术,迅速化敌为友,魅力永驻,让你拥有超强人气,成为人生最大赢家。每读一次,都能重获一次“心”生洞悉世情是远远不够的,你还要懂得借力使力,见招拆招,赢得人气,改变人心。
  • 仙栾变

    仙栾变

    一个只知养马的仆人、经过世俗的变迁、学会了杀人、杀仙,一个个故事由此展开,且看仙栾变。
  • 潘多拉的种子:人类文明进步的代价

    潘多拉的种子:人类文明进步的代价

    一万年前,第一位农夫在肥沃月湾播下种子,仿佛掀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从此,人类这个物种在生活方式上做了根本的改变:放弃狩猎采集、进入农业生活,启动了一连串无法预见的改变。播下潘多拉的种子,让人类拥有了食物供应的控制权,将我们推向现代文明,但是这种剧烈转变也带来了后遗症。
  • 怨灵惊魂之老院

    怨灵惊魂之老院

    深秋的老院,绿油油的的眼神,干枯的手爪,还有滴着血没有瞳孔的眼球。。。欢迎阅读《怨灵惊魂》这部作品,小毅将带你进入一个恐怖的情景,感受惊悚的氛围!
  • 魔幻血珠传

    魔幻血珠传

    时值南唐内忧外患,风雨飘摇,江南第一才子方子龙携美上京赴考,任谁都不知道在他身后竟然隐藏着一个大秘密。方子龙要考的不只是一个状元那么简单,乱世出英杰,他的真正目的是问鼎天下,逐鹿中原,成为万世景仰的一代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