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16400000013

第13章 绸缪:巴乡清(3)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 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他在题记中曾写道:“予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予深爱之。”

当年,桓温见自己年轻时所种之柳,经年后已有十围,就抚柳而泫然,道:“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而后,庾信做《枯树赋》也引此典故而成句:“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空叹岁月之无情。

而姜白石在此慨叹岁月空流,却是在顾左右而言他,实则是哀有情人难再相聚、难成眷属。我想,也许是这份情太过深沉,让人很难想外人一语道破个中曲折,正像那识尽愁滋味的少年,欲说还休,只吞不吐,最后轻描淡写地道出句“天凉好个秋”,却又让人感觉无限怅惘。

他想去往她所在的地方,但是水程迢遥,中间又有乱山阻隔,而时间又如此无情,他们的人生转眼就一派夕照,木老人衰,只是这离别的愁绪多年不曾消减,就算手握并刀也难以剪断。我想,姜白石内心定是无奈的,因为他明白,纵有深深的爱也敌不过时空的距离,残酷的现实。

我们总是被告知:爱的力量无限大。然而很少有人能像张爱玲将爱情看得这般真,这般透彻:“我以为爱情可以克服一切,谁知道她有时毫无力量,我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阴晴圆缺,在一段爱情中不断重演的。换一个人,都不会天色常蓝。”

寄卿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朱彝尊《桂殿秋》

思往事,渡江干。

青娥低映越山看。

共眠一舸听秋雨,

小簟轻衾各自寒。

因为王国维这一句:“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现如今,普通读者眼里,有清一代词人,只存得纳兰一人。这可真让我不得不惋惜,纳兰在当时可没能这般独尊,虽在词坛地位高崇,也有与其平起平坐之人。那时,纳兰容若、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成康熙词坛鼎足之势。

在这三人中,我心最倾许朱彝尊,非论词作之高下,不过是同为爱书之人的一点惺惺相惜之情。他好书成癖,尤嗜藏书。当时文坛流传着两则“雅赚”和“美贬”的逸事皆是关于他爱书之趣事。

朱彝尊退出名利场后,于家中专事著述。其家无恒产,唯有四处搜集而来的藏书三十椟,共八万卷。这时,他已经年老,自知不能遍读藏书,便自作书椟铭曰:“夺侬七品官,写我万卷书。或默或语,孰智孰愚?”他还亲手篆一枚印,一面刻他头戴斗笠的小像,一面刻十二字,曰“购此书,颇不易,愿子孙,勿轻弃。”并在每本书的首页上都印上此章。足见他爱书惜书之情。

他推崇姜夔,开创浙西词派;与王士祯同为诗坛领袖,合成“南朱北王”,他修撰《明史》,著述颇丰,然而世人还是对他有着很大的非议,只因他爱上了妻子的妹妹。

一个爱不得的人,往往是一个人所能消费的最大奢侈,正如简陋小屋里挂着一盏水晶吊灯,有种不合宜、不相衬的华美。

朱彝尊十七岁时娶冯家大女冯福贞为妻,并入赘冯家。他在冯家的日子是惬意的,读书写字、作诗填词;妻子的温柔如深潭徐徐地流过他,又无时不刻地浸淹着他;岳家对他又多倚重,常赞他为“吾家千里驹”。

这样的婚姻、这样的生活无疑是幸福的,然而人的心总是不肯乖乖的,正如飞蛾不肯栖息于冰冷而安全的树干,定要扑向活一样。在朱彝尊心中,他与冯福贞的婚姻夹杂了各种复杂的因素,他知她的好,却无法全然地爱她,她的似水柔情撩不起他内心半点涟漪。

爱情,无缘由,无征兆;爱情,不问距离,不问年龄,不问出身;爱情,众水不能息灭,大水也不能淹没;我们可以选择一段婚姻的开始和结束,却不能选择爱情何时到来或离开。所以,在爱情里,谁也无法责怪谁的叛离,因为他们只是相爱了。

他二十岁,她十三岁,她是他妻子的妹妹,但他们真实地相爱了。然而,这样的事情总是不会被允许的。这个世间给了人可以无所顾忌去爱的权利。同时,也给了人更多不能爱下去的道德边框。

不久,朱彝尊与冯寿常的事情被冯家的大家长冯福鼎知道了。他为息事宁人,就让朱彝尊夫妇搬出了冯氏大宅。

朱彝尊心中也是明了的,他应该就此将冯寿常忘却,将那段本不该有的感情忘却。可是,他的心并不允许,越是抗拒,越是往心里钻,刺得他的心阵阵疼痛。

他们毕竟是一家人,不可能永世不相见,任由时间将这份感情埋葬。逢年过节,朱彝尊夫妇就会回到冯家,自然会与冯寿常相见,然而,“相见争如不见”,他们两相对,却连话也不能多说一句。

相思令人老,朱彝尊默默地看着已然憔悴不少的冯寿常,胸中翻滚着苦涩的滋味,让他心疼不已、疲惫不堪。但又能如何?只有一日一日地熬过有生,无知无觉便又一世。

他们彼此心里都知道,这段感情注定是种因,随之而来的就是万劫不复。世俗不能容,若曝于光天化日之下,必然会伤害到自己最亲近的人。彼时,冯寿常已经嫁人,朱彝尊也新添一双儿女。现实的无奈和绝望,消磨尽了冯寿常的心力,在她韶华极盛之年故去。

人死了,曾经的一切都会就此谢幕、遁形,除在他人的记忆中可以寻找。朱彝尊曾写下《风怀》诗二百韵来记取他与冯寿常这段刻骨之情。朱彝尊留世的著作中有两本名为《静志居诗话》、《静志居琴趣》,其中的“静志”二字便是冯寿常的表字。

朱彝尊用尽自己所有的热情去描摹一剪梦影;倾注自己所有的爱恋,去书成一部词集。只是,那消散于尘世的如画女子再也不得见,任他耗尽心力,也只换得月弦初直,霜花乍紧时的一丝怅惘。

朱彝尊作为一代经学大师,本已具有配祀文庙的资格,但前提是,朱彝尊必须自行删去诗集中《风怀》二百韵,以入文庙,他却只淡淡地道:“宁拼两庑冷猪肉,不删风怀二百韵。”

正是因此,朱彝尊没有被录入儒林史。一代大儒,一生治学著述不断,死后竟落魄至此,外人念及每每遗憾,而他却是没有一丝怨言的。他知晓这是个怎样的社会,所以他更想成全自己,用他的所有,包括死后的清名,来怀念一个他爱了一生的人。

不知晓这个故事之前,总觉朱彝尊的词,较之容若而过淡,还曾妄言在晦涩的经学、理学里浸得日久,人性就磨损了也是正常。现在看来却是我浅陋,不懂得“情到浓时情转薄”之理。他至死都是一个至情至性之人。

在朱彝尊的爱情词中,我最喜欢这阕被推为“国朝之冠”的《桂殿秋》:

思往事,渡江干,

青娥低映越山看。

共眠一舸听秋雨,

小簟轻衾各自寒。

这首词作于他们举家迁居,渡江之时。在船上,看着自己心爱的女子就在眼前,胸中千言万语却道不得一字一句,共有的往事又不肯轻易逝去,如丝般缠绕住彼此。无奈何,他只得低头望着水中青山的倒影,以期找到藏掩于其中的她的身影。

夜深了,他们各自躺在一边,听着舱外的秋雨纷纷,这雨丝夹着冷,一点一点印入肌肤,沁入骨髓,让两人都难成眠。

他将内心翻涌成潮的情感,化作这一阕短小的词,读来虽淡,却让人仿佛看得见他内心深沉到底的悲哀和无奈。

古人词话中,我最喜陈廷焯之《白雨斋词话》,他曾对朱彝尊下过此等评语,为我深深赞同:艳词至竹垞,仙骨姗姗,正如姑射神人,无一点人间烟火气。是啊,读朱彝尊的词,口唇之间就能不自然而然地生出些清淡味儿,因其不沾烟火气,让人于世间百态也可以看得再淡些。

同类推荐
  •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古文观止上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古文观止上

    《古文观止》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二人编选评注的,最初刊行于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是一部优秀的古文读物。“观止”,取叹为观止之意。《古文观止》的选文,上起周代下讫明末,共二百二十二篇。所选文章注意题材和文体风格的多样性,不仅有史传、论说文,还有见闻札记、山水游记、杂文小品和其他应用文,大体上反映出我国古代文章绚丽多姿的面貌。除此之外,还编选了少量历代传诵的著名的骈文和韵文。文章在编排上,以时代为序,眉目清楚,做到了蒙童读来不高,学人读来不低,很像家喻户晓的《唐诗三百首》,故与《唐诗三百首》一道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学通俗读物的双璧。
  • 趣味斗智谋划(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斗智谋划(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 抒情散文精品文集

    抒情散文精品文集

    读一篇优美的散丈,优如品一杯好茶,那沁人心脾的芳香令人久久难忘。经典的散文总是闪烁着智慧和哲理的光辉,这光辉如同夜空中的星星,照耀着我们人生的旅程。每个人在走向成熟的路上,都应该沐浴这种思想的光辉,接受这种精神的洗礼。
  • 跟穷人一起上路

    跟穷人一起上路

    这是一本关于情感的书。它的出现来自回忆,来自生命最初的忧郁,来自一个简单而亲切的名字——80后。黑天才、刘卫东、恭小兵、萨之鱼、手指、陈错、刘脏、beaidid、杨莎妮、小饭10位80后的青年,带我们一起去体验这一代人眼中的世界……没有当下,我们不可能感受到什么是未来。所谓未来,就是对生活的希望尚未泯灭的时代。让我们满怀希望,跟穷人一起上路。
  • 古燕新声

    古燕新声

    本书收录了近十年在固原一中就读的学生作品,分为初中部分和高中部分。
热门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洋务运动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开始,晚清统治集团内部有一批当权官僚,感受到外国的“船坚炮利”从而意识到无论挽救民族危亡,还是维持自身统治,都不能再固守陈腐的“祖宗之法”,唯一的办法是向西方学习,引进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物质文明,从而形成了以拯救清王朝封建统治、御侮自强为目的,以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为主要内容,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宗旨的向西方学习的潮流。这次活动,历史上称之为“洋务运动”,而倡导和主持这些活动的官僚,则被称为“洋务派”。
  • 天水相依

    天水相依

    一路走来,应该是有一种爱可以称作笃定。就在你们遇见的第一眼,你就觉得她是将与你共度一生的亲人。于是你决定拼尽全力去追求,即便她一直犹豫不定,即便她会婉言回绝你真挚的表白。你却依旧愿意为她挖空心思,为她付出更多时间、耐心,以及等待。你说,这就是爱。你说,你拥有保护她的勇气和力量。终于上天感动了一下,决定给你一次宝贵的机会。你痛并快乐着。既然决心去爱,那这份爱就要一定要矢志不渝。荆天水、赵新依,这是属于你们两个人的故事。我只愿做一个旁观者为这个故事欢笑与落泪。偶尔会被你们影响着,为你们揪心着,不断给你们祝福着。这份爱属于永远,永远。
  • 一脉风骨

    一脉风骨

    这是由徐怀谦编写,全书共分6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艺术家的童心——读丰子恺〈缘缘堂随笔〉》《猛虎与蔷薇——读余光中散文》《蓝田日暖玉生烟——臧克家散文的艺术特色》《寂寞学术悲凉人生——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不是我,是风?——读〈反思郭沫若〉》《同样是书生——读周一良〈毕竟是书生〉《文化的良心——关于〈不合时宜的思想〉与〈思痛录〉》等。
  • 守护甜心之可爱梦幻

    守护甜心之可爱梦幻

    一个转校生的到来,并没有破坏日奈森亚梦和边里唯世的感情,反而让他们的感情更深了。不可思议的是,那个转校生是被其它人附体了,亚梦帮助她把另一个人从她的体内逼了出来,从此成为了朋友。。璃茉是亚梦的亲妹妹,而且亚梦还有一个妹妹也参与其中,风彦是唯世的亲弟弟。他们六人的身份还不只这些,心灵之锁居然变成了六个。他们六人拥有了世界上最高级的锁,从此过着互相信任的日子。然而附体人怎么会放过她们呢?她一而再再而三的打扰亚梦,但都没有得逞。一个新的故事就此开始!欢迎大家来看哦!
  • 神魔恋爱学院

    神魔恋爱学院

    一封通知书,彻底改变了祝晓莜的世界。吸血鬼?对不起,你是个好人。变种人?对不起,我们不适合。仙尊?对不起,我们年纪有点差距。魔尊?对不起,我只缺个小弟。狐妖美男?恩.......还是对不起,你比较适合做宠物。师傅?恩......我想想......还是不行,虽然师生恋听起来很诱人。
  • 无尽时空寻道传

    无尽时空寻道传

    无尽的时空,无尽的旅途,无数的风景,无限的未来。无数的世界意味着无数的可能,我想让现实世界变成仙侠世界,我想让穿越者遇上轮回者,我想度苍生成道,我想看遍所有风景、听遍所有故事,我想让诸天万界都传遍我的传说。(跨位面发展,熟悉的神话人物发展出不一样的故事)
  • 网游之生涯

    网游之生涯

    烟波浩渺,暮下斜影,这只是一个世界,非凡,不平凡,一念之间
  • 职场·人生

    职场·人生

    本书由80多篇职场小小说组成,由求职准备、面试、试用,到职场打拼,通过高度戏剧化的80多个成功和失败的精彩故事,演绎职场人生的酸甜苦辣;正像杜拉拉教给读者若干精辟的职场规则,本书带给读者丰富而震撼的职场体验,让读者从中获得最深刻的人生感悟,为自己在职场打拼提供参照。
  • 符武同修

    符武同修

    但欲以三尺笔锋,写出七尺立锥之地!符,撑起天地脊梁,武,镇压诸天神魔。这是一个以天赋定出身,以实力分高下的世间。一个弃儿,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一步一步登上巅峰。当他认为已拥有强大力量时,却发现自己不过是别人手中炼制的一道符,为了挣脱命运的枷锁,以凡人血肉之躯,开启杀戮征战,却不知何时是尽头?
  • 网游之暗黑裁决

    网游之暗黑裁决

    邹寒是一块闷石头,同时又是一位玩刺客的高手。本来他生活的一直平平淡淡,他也喜欢平淡。但有一位叫做湘灵的美女却突然闯入的他的生活,使他的生活变得不再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