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18100000013

第13章 以心观心:幸福永远是内生的(3)

苏东坡将诗稿拿出来,指着背面的“狗屁”二字给佛印看。

佛印接过来,指着苏东坡的诗问道:“居士不是自称‘八风吹不动’吗?那怎么一个‘屁’就过江来了呢?”

苏东坡顿时明白了佛印的意思,满脸羞愧,不知如何作答。

苏东坡是古代名士,既有很深的文学造诣,同时也兼容了儒释道三家关于生命哲理的阐释,而有时候,他也不能达到心定的境界。

熟谙禅理的人均知,心动则生杂念,导致人很难认清自己。只要我们有一颗寸丝不挂的不动心,不生是非分别的想法,不起憎爱怨亲的颠倒,就能够安稳如山,明净如水,悠闲如云,自在如风。

一灯除暗:抓住生命的空灵自性

世界光如水月,身心皎若琉璃;

但见冰消涧底,不知春上花枝。

——明·憨山德清禅师《山居诗》

每当春暖花开之时,冰消雪融,普润大地,就像圣人的胸襟气度那样潇洒与自得。每当我们看到大自然中那些空远博大的景物,如纳入百川的大海,皑皑无尘的山上雪,平畴辽阔的草原,心中自会生出许多关于宇宙,关于人生的感慨,它们也会让我们暂时忘记现世中纷乱复杂的一切,回归那最原始的空旷。古人所谓“旷兮其若谷”,说的正是这种心灵的豁达、空灵。我们生命中的空灵就仿若一盏明灯,虽不甚明亮,却正好为我们驱逐了生命里的黑暗,让我们的步伐更加坚定、稳健。

一个修道有成的人,就应该有这样清明空灵的脑子,如同空洞的山谷,常有回音萦绕。只有人的心境永远保持在空灵之中,才算是真正的七窍玲珑。而心境不空的人,就好像“蓬茅塞心”之人,永难得到解脱和自由。人心不应被蓬茅堵住,而应海阔天空,空旷得纤尘不染。佛家讲空,空到极点,清虚到极点,智慧自然高远,正所谓“打破冥顽须悟空”。但是,对很多人来说,要想真正抓住生命中这种空灵的自性又谈何容易呢?不过对那些得大智慧大境界的得道之人来说,却好像很简单。

1925年初秋,弘一法师因战事而滞留在宁波的七塔寺。

一天,他的老友夏丏尊来拜访。这时,弘一法师正在吃饭。夏丏尊见弘一法师面前只有一盘咸菜,就忍不住问道:“只吃咸菜下饭,难道你不会觉得太咸吗?”

“咸有咸的味道。”弘一法师淡淡地答道,继续吃饭。

吃完饭后,弘一法师又为自己倒了一杯白开水。

夏丏尊又问:“没有茶叶吗?怎么喝这么平淡的白开水啊?”

弘一法师笑着说:“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弘一法师的生活在很多人看来也许清苦单调,但是他自己却安之若素,弘一法师的境界就在于他抓住了生命的空灵本性,带着一颗随咸随淡的心生活,所以他能够在尘世行走如常,不受外物所扰。当一个人的心灵不随外物而转,就已经达到心智的自由了,就能够在行住坐卧中体悟禅定的微妙。看透了生命这样的本质,人们就应该对苦乐放宽胸怀,空出心智,合于自然,如此悲喜荣辱、沉浮生灭都不会让人痴狂疯魔,心也就自然能舒适一点,生活也就更闲适一些。管它梦也罢,醒也罢,都能获得快乐的生活。

如果你能够在有限的生命中体悟到“无生”与“空”的道理,认识到“动静一如、生死一体”的人生真谛,并能够放宽胸怀,让自己渐渐合于自然,那么,你终有一天能够超越智勇机巧、悲喜荣辱、生灭沉浮,甚至会超越时间“去”“来”的限制,这时,你的人生也将会于无尽的空间中绵延而去,最终进入生命本源的圆满之境。

守住一颗初心,保藏生命的灵性

尔时世尊告央掘魔罗:“汝当受持童真净戒。”

——《央掘魔罗经》

每个人初临人世的时候,都是一个头脑空空的婴儿,只懂得饿了要吃,困了要睡,并不懂得什么男女之间的色欲,也不懂得功成名就、家财万贯的荣耀,他们对那些都不知道、不了解,也不在乎,只不过用一颗纯真的初心,新奇地观望这个世界,享受这个世界带给自己的每一丝欢乐。

然而,俗世之中的人们往往为了功名利禄而终日奔波劳累,殊不知再多的财富、再高的地位也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在对功名利禄的争夺中,你争我夺,搅起红尘漫漫,使人彻底迷乱其间,看不清前途所在,看不清祸福,看不清生死,对于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也彻底惑然,自我迷失,万千的烦恼也应运而生,纠缠着人们。

信徒朱慈目居士有一次对佛光禅师说:“禅师!我念佛拜佛已经20多年了,最近在持佛号时,好像不太一样。”

佛光禅师问:“有什么不一样呢?”朱慈目说:“我过去在持佛号时,心中一直有佛性,就算口中不念,而心中仍然觉得佛声绵绵不绝,就是不想持,但那声音仍像泉源会自动流出来。”

佛光禅师说:“这其实很好啊,表示你学禅已经到了找到自我初心的境界了啊。”朱慈目说:“谢谢禅师的赞叹,但现在不行了,我很苦恼,因为我的初心不见了。”

佛光禅师疑惑地问:“初心怎么会不见呢?”

朱慈目说:“因为我与佛相应的心没有了,心中佛声绵绵不断的静念没有了,再也找不回来了。禅师,我为此很苦恼,请您告诉我,我到哪里去找我的初心呢?”

佛光禅师启示:“寻找你的初心,你应该知道,初心并不在任何地方,你的初心就在你自己的身上。”

朱慈目说:“我为什么不知道呢?”佛光禅师说:“因为和妄心打交道,初心就离你而去了。”朱慈目听后,豁然开朗。初心没有了,这就好比迷失了自己,找不到家门。

如何摆脱这万千的烦恼,重返欢乐无忧的境界?那就需要找回你的初心。如何找回你那颗丢失已久的初心?不妨向着童心靠拢,多和孩童玩耍,找回你逝去的童真稚趣,找回你汲汲呼唤的初心。

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有《宿新市徐公店》一诗:

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荫。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该诗大意为: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荫。儿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寥寥几语,诗人就勾画出一幅充满童真稚趣的美丽图画,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结尾处的“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仿佛我们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正是天真烂漫的童真稚趣为诗人的苦闷情绪带去了一丝欢乐,也成就了这千古的佳句。

和天真烂漫的孩童玩耍,总能轻易勾起你内心深处对童年的向往,这一刻,你忘却了生活中的尔虞我诈、功名利禄,只有满满的纯净盈心。

佛家历来都在劝诫众生要“受持童真净戒”,因为佛家认为真如自性才是我们的最终的皈依之处,也是人生幸福的最初源头。心怀童真,性自纯美,人生自然欢乐圆满。

修佛之人,不喝酒,不吃肉,不近女色,不沉迷于俗世的纷纷扰扰,生活得清净而洒脱。表面看来,他们的生活有些寡淡无味,可正是这清心寡欲的生活让他们的内心回归到纯朴自然的状态,回复了初来人世时那头脑空空的初心之境。

人心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而越来越复杂,一颗初心很可能在茫茫尘世中逐渐遗失,初心遗失了,便感触不到源于内心的幸福,便会慢慢麻木,幸福也会渐行渐远。只有保持内心的纯洁,保藏自我的灵性,才能获得一个幸福的人生。

愿心住定:只有自己才能收留自己

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清·郑板桥

我们常常会看到有些人一遇到麻烦事,首先想到的是找人帮忙;而有些人不管是有事还是没事,总喜欢跟在别人身后,以为别人能解决他的一切难题。在这些人的心里,始终渴望着一根可以依靠的拐杖。但实际上,自己才是最可靠的。把自己的幸福寄予在别的灵魂之上是很难获得安全感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凌霄花那样攀缘高枝炫耀自己,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供你依靠的大树。即使有,也是不可靠的,如果大树倒了,你该怎么办?其实,要想内心没有困扰,只要记住一句话就好:只有自己才能度自己,只有自己才能收留自己。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

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

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

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

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

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

这人问:“你是观音吗?”

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

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

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每个人都不是万能的,在生存的同时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就连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也不例外。当遇到困难时,求人不如求己,与其四处找人帮忙,不如学观音菩萨,自伞自度,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永远站在你身边给你依靠,或永远收留你。

就像清代著名的画家郑板桥,他老年得子,但对儿子并不溺爱。在他临死前,郑板桥让儿子自己去做馒头,并留给儿子这样的遗言:“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郑板桥用行动和遗言告诉自己的儿子,不要去指望别人。

当我们发下愿心就要努力去实现,不管这一路上有多少坎坷,也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救赎自己,收留自己。在我们的生命中,生死、饮食、便溺都是别人无法代替你做的,怎样圆满我们的一生也是别人无法替我们决定、安排并完成的,所以,要记住,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够收留自己。

同类推荐
  • 好主意是这样想出来的

    好主意是这样想出来的

    本书分为九项修炼,详细内容分别是总序创意就是寻求“改变”、创意思维是什么、创意思维的定义、创意思维的本质、面对创意的不同态度等等。
  • 职场正能量(MBook随身读)

    职场正能量(MBook随身读)

    激发自身的潜能,引爆内在正能量。每个成功者身上都有巨大的正能量场,他们成功的最大秘密就在于正能量的获取和传递。身为职场中人,面对职场的风起云涌,暗流潜伏,应该如何运用正能量,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MBook随身读:职场正能量》通过李开复写给年轻人的18堂职场经营课,旨在传递一种职场正能量,教导年轻人该如何把握职场心态,让年轻读者在学习职场技能、提高职场素养的同时,有更为清晰的职业规划,更宏观的职场意识,最终取得不俗的成绩,并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职场正能量,获得更为成功和精彩的人生。
  • 用心才能做好

    用心才能做好

    用心做事是一种责任,一种心态;一种动力,一种境界;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一种执著追求的品格。用心做事不仅仅是每个员工必备的基本准则,更是一个人做人的基本要求。本书以“用心做事”这一全新观念为主线,不仅叙述了“用心做事”的意义,更多的叙述了“用心做事”的方法,以此来调动、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本书是一本适合所有公务员、公司员工培训的必读书!
  • 女人交际全攻略

    女人交际全攻略

    对于女人而言,若想在这个社会生存,并且生活得很好,就必须让自己拥有充足的人脉资源,而人脉的获得必然离不开人与人的交往。如何让自己在社会交往中脱颖而出,如何成为大家喜欢并且愿意帮助与合作的人,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方式与技巧。但是,许多女性缺乏交际技巧,以至于迟迟建立不起自己的人脉网络。本书就是要告诉女性朋友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去打造、经营、维护自己的人脉。交际不只是男人的事,女人同样可以通过得体的办事方式来使自己成为交际场合最受欢迎的智慧女人。
  • 存在之镜与智慧之灯

    存在之镜与智慧之灯

    本书是作者最新力作,在当代文学批评语境下对当代小说叙事研究的文化与美学向度作了最新阐述,显示出当代学术强烈的时代感和前卫特色。
热门推荐
  • 没落情:愿君安好

    没落情:愿君安好

    她的安静哀愁竟让他一眼定情,他甘愿为她赴汤蹈火。她对他给予的帮助,感激不尽,却始终不能接受他对她的情……原因是,她的心里有一个人,至爱至恨。她最终能否接受深爱她的他,是白头偕老还是抱憾终生?当你翻开书卷,阅读到最后,看看是否是你心里的那个END……
  • 冷血少女成长记

    冷血少女成长记

    楚汐儿本该享受公主般的生活,却因一次意外,葬送了母亲的一生,被自己的父亲赶出了家门。落魄之时,出外游玩的沐祁岑与凉筱对她一见如故,遂带她回美国。看着颓废的楚汐儿,沐祁岑与凉筱心痛无比,却无可奈何。“楚汐儿,你以为你什么都知道,说到底你究竟知道什么?如果我是你,绝不会这么堕落下去!我会去查寻真相,不管结果是什么,那时至少也是个明白的‘颓废’人。”沐凉瑾居高临下的说道,杨长而去。一语道醒梦中人,训练、找真相成为童年目标。真相浮出水面,今生,只为复仇,没成想,爱情也紧随而来。
  • 学会包容

    学会包容

    包容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美德,是人们在生活中长期修炼得到的。它不断洗涤着人们的心灵;包容就像海一样宽广而浩瀚,它能接纳一切,也能化解一切,包容会带着你跨越困难,找到新生;包容是一种无声又强大的力量,只有能包容的人,生命才会更加饱满;包容是一种博大且精深的意境,是友好待人的艺术,是聪明处世的经验,是为人修养的体现。一个能包容的人,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能够得到各种契机,他们的人生是圆满的,而他们送给生活的也是微笑多于眼泪;能包容的人不把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挂在心上,他们以善为基,以人为本,心存万物,微笑着面对天下的愁苦;能包容的人知足常乐,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强求、不妄念,总是在努力地积极进取。
  • 爱上花木兰

    爱上花木兰

    他是不折不扣的“王子病”,规矩和法则从来都对他无效,被叫做是绝对任性的“西索大人”她是努力坚强的“公主病”,有着自己的骄傲和自尊,被当做是巾帼不让须眉的“花木兰”两个残缺的人碰在一起,演绎残缺×残缺的故事……
  • 99次遇,遇上你是我的缘

    99次遇,遇上你是我的缘

    一波三起,小爱,冥夜?小爱,流辰?遇见你是我的缘。
  • 疯妄

    疯妄

    他不是神,不能让你得到自己想要的,但是他可以买到,因为,他有钱,他没有妈,没爸,没亲人,但是,他有钱,自由宣言:什么青春用钱买不到?哥穷得只剩钱!
  • 男神老公别来无恙

    男神老公别来无恙

    他,玩世不恭的总裁大人她,青涩懵懂的小绵羊"你爱我吗?"她问"不爱”他冷漠的答道殊不知,她已悄然走进他的心,在不知不觉中占据了他整颗心脏只是,他发现的太晚..................五年后,她带球归来,他和她,又会发生什么呢?谁知道呢.......
  • 比丘受戒录

    比丘受戒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传经记

    传经记

    一只向往众生平等的猴子,一心求佛却把自己陷入牢笼,一路东行,斩妖除魔传播我佛真经,踏入大陆东方传播信仰,经历艰辛与苦难明心见性。。最终弃佛。。走向了歧路,向着心中的自由而去。。永不回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西游,我也有,因为西游是伴随我们成长的,你可以说你不懂三国,不懂宝玉,不看水浒,但你肯定有自己对西游的理解。我的西游正在向你展开。
  • 上古女修重修记

    上古女修重修记

    一不小心卷入道魔大战的九汐被几个大乘期的同道坑死,无意中重生在不知道多少万年以后的修真末年时代,在这个要灵气,灵气稀薄,要灵草,灵草稀少的作死年代,她从来都不知道,自己有一天会因为别人毁了自己刚炼好的一把法器,就洗劫了人家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