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18800000029

第29章 入世心耕耘,出世心收获——佛说随缘(2)

起初,慧可禅师对圆满悟道有着非常深的执念。他先是向师父请教如何得到诸佛法印,再让师父帮自己把心安住,结果发现自己深陷于迷茫之中,无法自拔。其实,这一切都是由于慧可禅师无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造成的。

每个禅僧都渴望能够成为悟道高僧。为此,他们总是认为自身不够完美,总是希望通过参禅来改变自己的现状。正是出于对完满的过分执著,慧可禅师开始的时候才会被“安与不安”的问题所困扰。而直到接受了不完美的自己,放下了“安与不安”的问题,慧可禅师才真正悟道成佛。

无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的情形也经常出现在生活中。人们常常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不够完美。为什么别人总是那样成功,而自己却总是疲于奔命?为什么别人总是如鱼得水,自己却总是找不到应有的位置?为什么迎接别人的总是鲜花和掌声,而等待自己的永远是横眉冷对和无情的批评?如此种种,使得人们如坠云里雾中,百思不得其解。

为了摆脱眼前的窘境,人们拼命地努力来证明自己的价值。遗憾的是,偏偏事与愿违,越是努力,自己的生活越不见起色;越是努力,遮住自己慧眼的迷雾就越是厚重。人们不禁仰天长叹:“为什么我们如此努力,却不能从眼前的困境中解脱?”

其实,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僧璨禅师认为,捆绑我们的就是我们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发展的人生轨迹。这与外界事物无关,更与他人无关。可是,当忧郁、得失、成败、福祸的种子在心中落地发芽时,我们就会失去本来的慧眼,就会失去自己的快乐。唯有顺其自然,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我们才能拥有自己的独立人格,赢得完满的人生。

【莲心慧语】

证严法师说:“一切唯心造。有人用心美化世间,有人却丑化社会、丑化自己,这都是源自人的心念啊!”我们无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也是心念所致。只有心无杂念,顺其自然,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我们才能时时与快乐和幸福相伴。

珍惜身边的每一个善缘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相识!”在佛家看来,世间的因缘无一不是经历了长时间的积聚,即使是平常不大注意的细节也不例外。所以,我们要珍惜身边每一个善缘,如此才能与快乐和幸福相伴。云门禅师便曾经以“倒一说”来为弟子们解说善缘。

有一天,一位僧人问云门禅师:“禅师,一个人一念未起之前,既不是从眼前开始的起心动念,也不是眼前所看到的事境现象,这该怎样言说呢?”

云门禅师回答说:“倒一说。”

“倒一说”是佛家一个重要的佛理,是指释尊说法四十九年,其实一个字也没有说。在云门禅师看来,真正的佛法是“见性成佛,不着文字”的。这便是他对僧人提问的回答。要想达到这种境界,是需要因缘不断地累积的。而提问的僧人虽然已经参到超脱一切形式束缚的虚无境界,但是距离参透真正的佛法境界还需要进一步积累因缘。

俗语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当我们学会惜福,学会珍惜身边每一个善缘的时候,生活就将展示出充满活力的一面。存在即合理,世间万物皆有其存在的理由,也都是值得去珍惜的。一个真正懂得珍惜的人,并不会过分地计较是非得失,而是更关心自己珍惜的东西是否物尽其用,自己珍惜的人是否得到了真正的幸福。

有一次,雪峰、岩头、钦山三位禅师结伴而行,到处参访。当经过一条河流的时候,三位禅师就开始商量去哪里化缘。正在这时,从河的上游飘过来一片碧绿新鲜的菜叶。这片小小的菜叶引发了三位禅师的议论。

钦山禅师说:“你们看。上游有菜叶漂过来,那里一定有人生活。我们一直往上游走,就可以找到化缘的地方了。”

岩头禅师说:“这样鲜嫩的菜叶,竟然让它随水漂走,真是令人惋惜呀!”

雪峰禅师说:“如此不知惜福的人,不值得我们费力进行教化。我看我们还是到别的村庄去吧!”

正在三位禅师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之际,只见一个人急匆匆地从上游跑来,大声地问:“三位师父!你们看到水中漂着一片绿色的菜叶吗?那是我刚才洗菜时不小心洗掉的。要是让它就这样被水冲走,那真是太可惜了!”

三位禅师听完之后,哈哈大笑,不约而同地说:“我们就去他家里讲说佛法吧。”

这位来找被水冲走菜叶的人就是一位真正懂得珍惜之人。菜叶虽小,但是此人认为如果让菜叶白白地这样被水冲走,就不能使它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效用了。正是他对于菜叶是否物尽其用的担心感动了三位禅师,使得三位禅师下决心去他家里讲说佛法。

佛家常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无数高深的佛理其实都蕴涵在简单的自然事物之中。只要善于观察,懂得珍惜,我们就可以知晓其中的真谛。所以,我们要尊重每一朵恣意开放的花朵,尊重每一个自由与独立的生命。

且行且珍惜,人生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任何与我们相遇的人、事、物都是一种需要珍惜的缘分,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要知道,人生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是否懂得珍惜。一个真正懂得珍惜的人,也许不会是一个物质富有的人,但拥有最多的幸福。

【莲心慧语】

《阿弥陀经》中说:“不可以少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世间的一点一滴都是值得我们珍惜的因缘。一个真正懂得珍惜的人总是对自己珍惜的东西是否物尽其用、对自己珍惜的人是否得到真正的幸福更为关心。当我们学会惜福,学会珍惜身边的每一个善缘,幸福和快乐就会时时与我们相伴。

人生不过是路过

一行禅师说:“一切事物都是以空作为它的自性,这就是一切事物能够存在的原因。”生命如次第开放的莲花,只有洞悉其中的奥秘,不去计较是非得失,我们才能在时空的长廊中漫步,欣赏沿途的风景。

时间总是公平地对待每一个瞬间,但是人生之路不能停滞不前。唯有不停地向前走,冲破重重阻碍,我们才能顺利地到达人生的终点站。生命有许多不可承受之轻。当无法洞悉生命背后的机关时,我们就会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失去前进的航向,就会在错失机会的长叹中结束自己的一生。若是能够参透生命中蕴涵的秘密,我们就会在前进途中一路畅行。

古人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生命的活力源自一颗淡泊而宁静的心。当我们不再为外物所累时,眼前便会出现一个崭新的世界。这个世界中有无数令人新奇不已的东西。不过,若是仔细端详,我们便不难发现那些新奇的东西似曾相识。实际上,它们就是平常所见的东西,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之后再次出现。佛家讲求的权宜方便就是这个道理。

人生不过是路过。这便是隐藏在生命背后的机关。若能领悟到这一点,我们便可以享受生命的超然。

曾有一位旅行者去拜访一位禅学大师。

进到大师的房间中一看,旅行者惊讶地发现,这只是一个放满了书的简单房间,没有任何大型的陈设,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是唯一的家具。

“大师,你的家具在哪里呀?”旅行者纳闷地问道。

“那你的呢?”大师并没有急于回答,反而向旅行者提问。

“我的?我只是路过此地的客人,哪里用得着什么家具呢?”

“我也是一样呀!”大师轻轻地说道。

在大师看来,每个人都是旅行者。无论多么华美的家具,于旅行者而言,都只是无端的牵累而已。不如放下这些心中的负累,享受人生旅途中的每一处风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不必循规蹈矩才能一路直行。如果总是对生命的终点站固守执著,我们可能会错过无数美妙的风景。每一处风景都是一处缘分,每一丝新奇都是一段人生。人生不过是路过,所以不必对过去的恩怨、得失耿耿于怀,只需享受生命的此时此刻。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保持心境的平和,才不会与快乐的生活擦肩而过。

【莲心慧语】

证严法师说:“大自然中日升日落,有一定的运行规律,人应该依循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该休息时就好好地休息,清醒时则尽情发挥良能,这才是精进的人生。”因此,我们无须刻意地安排自己的人生,只需顺其自然。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心境澄明,安享快乐的生活。

同类推荐
  •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以马克思理论为导向,详细分析了马克思理论下的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 管窥《道德经》

    管窥《道德经》

    本书旨在向朋友们推荐《道德经》这部非常经典的著作。希望读者们读了它之后能够有所解,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发现和顿悟生活中的“道”,进而循“道”而行,成为“修善”,“有德”的人。
  • 君主论·论李维

    君主论·论李维

    书中有关领袖之道以及治国原则的观点无比深刻又惊世骇俗,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国家元首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精辟的解剖。
  •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被认为是宋明儒学的殿军,在晚明儒学史上独树一帜。本书从对刘宗周哲学体系内在逻辑分析入手,将研究推至思想家本身,希望借此能呈现出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其人格结构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尝试通过刘宗周人格结构的内部机制来解说其心性哲学,以期能够更真切地体认他的思想。本书认为,刘宗周的心性哲学是将理学的内容注入心学体系之中,使客体之理变为主体之心,客观之理成为主观之意,由此统一心学和理学,其实质是以理入心,进而以理代心。对蕺山学派的研究是本书的又一主要内容。我们将重点放在梳理刘宗周之后学派内部变化,以张履祥、陈确和黄宗羲为例,通过他们的学术异同及冲突来解释蕺山学派分裂没落的内部原因。
  • 论语价值——换种角度读经典

    论语价值——换种角度读经典

    本书分段排列《论语》原文、译文之后,附列古今中外名人相关思想的精彩言论,内容涉及修养、学习、处世、待人等诸多方面。
热门推荐
  • 冒牌大总裁

    冒牌大总裁

    郑昆以前没上过班,大学毕业就在家当了三年宅男。第一次上班就当副总裁,副总裁怎么当得好?吓死人了!看练了绝世神功的无耻宅男如何玩转副总裁。让萌妹子当情趣店客服,让美女副帮主逆推,让美女总裁神魂颠倒。一切困难,在修真者副总裁面前,都是纸老虎。
  • 重生复仇:腹黑小姐太刁蛮

    重生复仇:腹黑小姐太刁蛮

    前世,她兢兢业业辅助夫君三皇子登上帝位,最终却被奸险的妹妹和伪善的丈夫虐杀致死。带着满腔恨意重生归来,孟元蓓誓要亲手将那些害过她的人一个一个送进地狱!“如果善良,是纵容恶人戕害自己,那我宁愿一辈子恶毒下去。”乱世之中,她利用西陵世子复仇,却发现自己也成了别人的棋子。命运展开,越想逃离却越是泥足深陷,她说,“乾康,我们合作就好,别玩感情,伤不起。”“如果我不是玩呢?”她轻蔑一笑,她说过再不让感情误事,她的命运由自己主宰,谁都别想掌控她的人生。后来,她发现,她掌控不了感情这个东西,更掌控不了她的心。
  • 人生三绝:我想,我做,我成功

    人生三绝:我想,我做,我成功

    孤独的夜行者常常听到身后的落叶上有沙沙的脚步声。这当然是一种错觉,因为威胁始终来自前方。他不过是成功地说服了自己去观察退路。其实,一只眼睛就够用了,第二只眼睛是让你确信所有事物都有深度。十年和一百年不同,一百年和千年万年是相同的。生命是一把尺子,可被丈量的是生活,其余是永恒。警惕你的幸福,唯有它能摧毁你。品格不是由你已经占有的东西决定的,恰恰是由你匮乏的那些东西塑造的。
  • 殡仪馆一保安

    殡仪馆一保安

    从小被送进孤儿院,长大后离开孤儿院四处找工作,在地摊买了一份报纸,想在‘招聘栏目’之中找一份挣钱多的工作。打开报纸翻看招聘栏,一个巨大的黑色标题引起了我的兴趣!招聘;一名保安,工资过万,工作清闲,待遇优厚!工作地点;‘殡仪馆’。。。。。我忐忑的去报名了,从此我的世界充满了恐怖、诡异、更多的是离奇!
  • 网王之伪僵尸女王

    网王之伪僵尸女王

    三国时期死亡的千年女鬼vs热血网球王子们。柳莲二是她堂弟?前身喜欢仁王雅治?她被穿越女陷害,绑架,为了捍卫自己的清白自杀?柳千羽表示,她远离麻烦根源就好了,甚至其他的王子也远离就好。至于害她的人,抱歉,她睚眦必报。——
  • 遗忘顺德

    遗忘顺德

    从一九九二年四月十六日第一次踏上顺德这块热土,便见证了她撤县改市、建市十周年后又改区的种种变迁。如果要说将顺德遗忘,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主人公们在顺德谋生,大都陷入了一种尴尬和痛苦的境地——鄙陋的环境、污浊的人际关系、小市民的情调及衷爱小资生活的人们便组成了顺德的方方面面。所以给我的感受还是将现存秩序中陷入迷惘的梦幻做一次遗忘。主人公们在自身的变迁中:打工、监狱生活,在摆脱传统的束缚、精神上的桎梏、渴望自由、张扬自我中便有了各自不同的结局。有以死相要的、有出家为僧的、有继续在梦境中度过的,便组成了一个个社会的漩涡……
  • 五五普法(童谣版)

    五五普法(童谣版)

    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屇五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 重生之绝世强者

    重生之绝世强者

    为之而生,未知而行。强者为王,弱者为食。喜欢的多多推荐
  • 钢琴

    钢琴

    一架钢琴使她,他阴差阳错的认识了。一架钢琴使她,他各奔东西。他不是什么少爷,她也不是什么大小姐。她们是平常不能在平常的凡人。当他几十年后左手牵着他右手牵着她时,看见了她,他后悔了。她没有选择那个少爷也没选择那个优秀的画家而一直苦苦等着他……
  • 杰出人士的9大思维突破

    杰出人士的9大思维突破

    "美国成功学大师命破仑·希尔说:“思维能够成就一个人,也能够摧毁一个人。”这说明思维的力量是巨大的。本书以朴实、通俗的语言从多角度、多侧面地介绍了大量古今中外杰出人士的思维突破,内容具体、翔实、说理透彻清晰,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和激励性,对于今天渴望走向成功、成就杰出的人士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和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