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20300000020

第20章 像专家一样品酒(3)

B. 桃红葡萄酒

桃红葡萄酒的颜色为:黄玫瑰红—橙玫瑰红—玫瑰红—橙红—洋葱皮红—紫玫瑰红。

C. 红葡萄酒

同一款红葡萄酒,很年轻时往往呈现鲜亮的紫红色,随着酒龄的增加,紫色调逐渐减弱,棕色调逐渐加重。

红葡萄酒的颜色为:紫红(深紫红、暗紫红、深红)—鲜红、宝石红、石榴红—瓦红、砖红—黄红、棕红。

观察酒的澄清度,需要将酒杯置于眼睛与光源之间。

澄清度:清亮透明—晶莹透明—有光泽—光亮。

浑浊度:略失光—失光—欠透明—微浑浊—极浑浊—雾状浑浊—乳状浑浊。

沉淀:有沉淀—有纤维状沉淀—有颗粒状沉淀—有酒石结晶—有片状沉淀—有块状沉淀。

3 观察澄清度

4 “挂杯”——“酒腿”、“酒泪”

酒液在杯内摇动或转动后,附在内杯壁的酒液,在向下的重力和由于酒精挥发产生的向上的拉力以及酒液与玻璃之间的表面张力作用下,出现向上和向下移动的想象,有人形象地称之为“酒腿”或“酒泪”,即我们常说的“挂杯”。

挂杯现象是品评传统的烈性白酒常用的指标,挂杯现象明显,彰显着酒的酒度高(真正喜爱喝白酒的人偏爱高度白酒)。但是,对于葡萄酒而言,挂杯与酒的内在品质无必然联系,葡萄酒挂杯跟酒精度、干浸出物含量有关,当然也跟酒杯的洁净程度有关。

2. 闻香识酒——闻

闻香识酒,需要区分第一闻、第二闻以及视需要进行的再闻。

第一闻:拿到盛有酒样的酒杯后,在摇动酒杯前,将鼻子置于杯口正上方,轻轻吸气,感受酒样的主体香气。

第二闻:将酒杯按照一个方向转动3~5次,使酒液沿着酒杯内壁转动,然后将鼻子置于酒杯内闻香,此次主要应关注刚才第一闻未曾感受到的香气。

再闻:也许在第二闻时,会感觉到一些香气,但是或者难以描述,或者不能肯定类型,这时可以进行再闻,以求获得准确的感受。每两次闻香之间,需要平静地呼吸2~3次,让嗅觉感受器休息调整再进行下一次。

切记:万不能对着酒杯呼气!

3. 品头论足——品

1 酒样怎样入口

由于舌对于基本味道的识别是有分工的,所以酒样进入口腔是要有顺序的,轻轻吸气,让酒液自舌尖沿舌面一次流入口腔。

2 入口的量

还是因为舌对于基本味道的识别是有分工的,所以酒样进入口腔的量不能太少,但是不同品评员之间因为体形大小的缘故,不能确定一个标准的体积量,总之应当达到一个标准:整个舌面应当覆盖有一层酒液。

3 入口后还需要哪些动作

酒液进入口腔后,依靠舌与口腔壁搅动酒液,使之在口腔内转动,感受酒体结构、平衡与口味长度;微微低头,将酒液集中于口腔前部,两唇离隙轻轻吸气,依靠气体搅动酒液,感受口香。

4 咽下去还是吐出来

充分感受其滋味后,或咽下(在只有少量酒样或者遇到大爱之酒时)或吐掉酒液,体验收尾时的感受以及回味长度与质量。

4. 酒评不只是专家的权利

通过视觉、嗅觉与味觉,充分接触葡萄酒样,对于酒样的感官特点有了充分的认识,可以说品评已经基本完成,但是为了交流与记录,还需要将已经形成的感觉进行符号化与标准化——书写评语与打分。

酒评,如果是因为担心自己脑子不够好,或者期望多年后会有机会再次尝到同一款酒而作的个人笔记,记录自己的感受,写起来也就简单了——只要自己看得懂,哪怕是使用一些符号进行标记,只要有自己连贯、相对一致的标准即可。但恐怕多数的酒评不是为了这个目的而产生,如此说来,如果酒评是为了别人而写,就不是一件说说而已的事——没人看不重要,被人批是小事,说不定还会闹出官司来。

写给别人看的“酒评”该长得什么模样呢?

直白地说,“酒评”就是文字符号化了的、被大脑记忆中信息比照过的对某个酒的感觉。感觉葡萄酒,主要是通过视觉、嗅觉和味觉来实现的——我们很少或者几乎不用触觉和听觉来感知、描述葡萄酒。

视觉可以描述葡萄酒的色调、色度、澄清性、起泡性甚至于流动性;嗅觉可以感知葡萄酒香气的浓郁度、纯净度、丰富性、协调性与持久性,如果又能将嗅觉特点使用人们熟知的带有特定气味的物质进行描述,堪称是对嗅觉感受完美记载;而味觉则可以从入口强烈程度、发展变化、平衡与协调性、口香、尾味以及回味等来描述。如果将这些感觉与大脑记忆中的信息进行比照,又形成了葡萄酒的“总体协调性”、“风格”、“典型性”以及“陈年潜力”等。

简而言之,一个完整的酒评,需要包括对葡萄酒视觉、嗅觉、味觉进行分别描述,并对其总体性进行评价。

品评是一项很个人化的事情,不同人之间的感受可能会有差异,所以即使面对很受你崇拜的大师的酒评,你也用不着“修正”自己的感觉,如果没能使你信服,听听Jancis Robinson怎么说:“关于品酒,最令人伤心的是听到葡萄酒爱好者沮丧地说‘我很喜欢昨晚品尝的那款酒,但是Robert Parker才给了85分’……”。

但这也不是可以天马行空地写酒评的理由,试想如果看到一份酒评中出现“无沉淀的、无异味的”或者把似是而非能想到的各种“花”或者“果”都列出来描述香气,或者在评价“典型性”时却根本就未谈论到品种或者产区,是不是就好比在描述一个人时说“没长犄角、两只耳朵、一张嘴…”?酒评中把前文提到的几个方面最为突出的感觉认知进行记载就足够了,既省笔墨,又便于识别。

比如这样的酒评:

1941 Domaine de Chevalier White★★★★☆

色泽浅黄铜色。呈现菌香,微带李子、柑橘气息。结构好,余味悠长。

当然,如果非要强调酒评的特立独行,也有例子可供参考,如下面这篇微博:

2002 Michel Colin-Deleger Puligny-Montrachet 1er Les Demoiselles.

晶亮粉黄酒色,闻杯时若北风割鼻,矿物感锋利。刀光剑影后丝丝蜜意,糖蜜甜融化了矿石。后段芝麻、桶仍浓,但血已凝冷,甜美的脸变得僵化,再甜也是腻。

5. 葡萄酒评分系统

如果还担心读者看不懂、看着费劲——人一喝酒,大脑就变得简单,喜欢直来直去,所谓酒后吐真言就是这个道理——有时候还需要对葡萄酒进行评分,首先要确定一个评分体系——这也是在葡萄酒界开展口水战的好话题。

目前常见的评分体系主要包括3大类。

1 五级制

以5分或者5颗星区分葡萄酒等级高低,采用这种评分体系的以伦敦的《品醇客》以及新加坡的《葡萄酒评论》杂志为主要代表。这种评分方式必须结合文字评语,才能全面认识葡萄酒。

《品醇客》葡萄酒评分体系:

★★★★★ 绝佳典范Outstanding quality, virtually perfect example

★★★★ 强力推荐Highly recommended

★★★ 推荐Recommended

★★ 尚好 Quite Good

★ 可接受 Acceptable

2 20分制

在法国,教育系统普遍采用20分制评价学生学业,因此法语酒评多采用20分制,比如RVF,另外Jancis Robinson也采用20分制酒评

RVF评分体系

法国教育体系中评分标准:

3 百分制

百分制一目了然,因为在葡萄酒新世界中,由于大部分地区教育体制都采用百分制,评分跨度大,仅记住一个分值(不用记评语),就能很好地评价酒的品质,很适合被电子化驯化了的“傻瓜式”大脑。

采用百分制的代表有Robert parker创建的《葡萄酒倡导家》(Wine Advocate)、《葡萄酒观察家》(Wine Spectator),以及《葡萄酒爱好者》(Wine Enthusiast)。

《葡萄酒倡导家》百分制标准

96~100分:顶级佳酿(Extraordinary)

90~95分:优秀(Outstanding)

80~89分:优良(Barely above average to very good)

70~79分:普通(Average)

60~69分:次品(Below average)

50~59分:劣品(Unacceptable)

专题9 当今世界葡萄酒品评常用的评价体系和表格

葡萄酒品尝评分表多种多样,其便捷性、效率和效果没有对比研究。品尝评分表越详细和复杂,品评员进行品评记录的时间越长,感官特性的差异不易描述;而如果评分表太简单,偏差较大。

以下是当今世界葡萄酒品评使用较多的几个计分与评价体系表格。

1. 葡萄酒嗜好品评计分表

2. 对比品评描述记录表

注:葡萄酒说明(葡萄品种、产地、年份、生产厂家):

A. 酒样:

B. 酒样:

葡萄酒理化指标说明(酒度、总糖、滴定酸、挥发酸、游离二氧化硫

A. 酒样:

B. 酒样:

葡萄酒处理说明(品尝前添加的物质):

3. 美国葡萄酒协会(AWS)葡萄酒品评记录表(20分制)

该表各单项的评分标准为:

AWS的评分总分在18~20分为完美,15~17分为优秀,12~14分为好,9~11分为合格,6~8分为差,0~5分为很差。

4. Davis葡萄酒品评评分表

被广泛使用的是Davis品尝评分表。因为Davis评分表是鉴定葡萄酒生产缺陷的工具,但是这个评分表不完全适合于高质量的葡萄酒。另外,这个评分表也用于估价特定葡萄酒的某方面(如白葡萄酒收敛性),或特定特性(如起泡葡萄酒气泡特性)。用于起泡葡萄酒估价的评分表包括葡萄酒气泡特性。

评分标准:优,17~20;良好,13~16;好,9~12;差,1~8。

① 指细小气泡汇集于酒杯液面,迸发使得液面呈圆环,从中心扩展到酒杯边缘。

② 指发酵完全,后处理完全。

总评分级别不应该大于其有效使用级别。在20分制系统中,可以有0.5分,以增加有效显示评分差别。半分制的设置可以增加评分的宽度,避免打分集中和分级偏差。

意大利、中国等国家以及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品尝评分表采用百分制。但是,没有证据显示,品评员的鉴别能力如此精细。

品尝评分表被设计用于感官描述分析,主要用于通过对相似葡萄酒进行定量分析统计描述葡萄酒的特性。

5.意大利葡萄酒协会葡萄酒品尝评分表(百分制)

6. 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葡萄酒品尝评分表(百分制)

A. 静止葡萄酒

B. 起泡葡萄酒

7.《中国葡萄酒》品尝评分表(百分制)

96~100分:酒体丰富、层次多样,拥有该品种酿制出最好的葡萄酒所能期望的所有特征。这个等级的葡萄酒非常值得专门去寻找、购买以及收藏;

90~95分:酒体平衡,具有特殊的层次性以及该品种的特征,它们是些很出色的葡萄酒;

80~89分:比一般好酒的平均水平要高一些,具有不同程度的风味,酒体平衡,并且没有明显的瑕疵

70~79分:一般水平的葡萄酒,除了很好的酿造外,还具有一些自己的特征。大体上,是一种简单明了、无伤大雅的葡萄酒;

60~69分:低于一般水平的葡萄酒,具有较明显的缺陷,比如:酸过多,劣质的单宁种类和数量过多,风味口感匮乏,香气不足;

50~59分:一种不合格的葡萄酒。

8. 亚洲葡萄酒质量大赛评分表(百分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制定,静止葡萄酒)

评分标准:完美,85~100;很好,80~85;好,70~80;一般,50~70;不好,<50。

评奖范围:得奖产品不超过参赛产品总数的30%。其中金奖,85~100;银奖,81~85。

9. 法国波尔多葡萄酒学院品尝描述记录表

品尝前各品酒师选择一致的满分分值,划掉不必要的满分数。

同类推荐
  • 熏酱卤味自己做

    熏酱卤味自己做

    《美食天下(第1辑):熏酱卤味自己做》教你熏酱卤菜的制作技巧,卤味熟食香而不腻、香飘四溢,在烹调方法上讲究品种丰富、料多味美,更讲究烹饪精湛、制作工艺精细、操作要求严格,浓郁喷香让人垂涎欲滴,省钱省力收获美味健康,让你选择美味,收获健康。
  • 百姓自制风味小吃1000例

    百姓自制风味小吃1000例

    本书本着通俗易懂,实用,可操作的原则,向读者介绍了1000种我国各地最爱欢迎,驰名中外的特色风味小吃的传统槽糕及制作方法。包括蒸,煮烤炒等。原料易得,制作方便,人人会做,家家可制。不但倍受百姓家庭青睐,更是烹饪爱好者的理想用书。
  • 百吃不厌的精品家常菜

    百吃不厌的精品家常菜

    本书作者是搜狐网美食名博主,她用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去精心诠释每一道菜,将人人都听过、做过的家常菜做出自己的风格,做出自己的味道。《百吃不厌的精品家常菜》作者应用大量的过程图对每道菜的制作过程进行详尽地描述,并为读者精心编写厨房小贴士,对每道菜品均详细介绍原料、做法、特点以及烹饪技巧等内容,让不会做菜的人,一看就会,一学就能做出美味可口的菜肴,让忙碍的人们轻松地用最常见的食材,最简易的方法,最科学的营养搭配,做出自己的美味,让人们在平凡的日子里通过美食感受生活的美好,使平凡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 家常好菜大全

    家常好菜大全

    本书精选了日常生活中大家熟知且喜爱的家常菜肴,并分以凉、热、劳、素、汤几大类别。每道菜都列有材料、调味料、做法、制作、工具、时间等重要信息。另有“特点”展示菜肴的色、香、味,引起人动手、动口的欲望;有“贴心小提示”告诉你健康饮食的生活小窍门;书中附录则能让你全面掌握各种食材的营养价值、搭配方案、饮食宜忌、烹调技巧等内容;更有直观的彩图给你带来美妙的视觉享受。相信你能从中学到最健康、简单、方便、美味的快手佳肴!
  • 大众招牌菜(天天营养百味)

    大众招牌菜(天天营养百味)

    本书内容包括营养招牌菜、美味招牌菜、金字招牌菜、厨房小常识等。
热门推荐
  • 枯灯怪谈

    枯灯怪谈

    老和尚养虫鬼,泥菩萨偷灯油,清朝康熙年间的恐怖密档,揭开西蜀鬼国的神秘面纱,讲诉大航海的诡奇往事。夜深人静时,点一盏枯灯,述说鬼事。读者群:416665536
  • 千年玄灵珠

    千年玄灵珠

    寒雪之崖,一朵雪玫瑰静默开放,千年未枯,千年未竭,只为等待主人灵魂再续.......千年前,她死而后已,千年后,一个生命悄然来临,为了延续那神的信仰........明明已死,她的灵依存,魂仍在,只为寄托在一个少女身上,她的身世究竟是何?幽寂之魂散落何方?他身为灵帝第一大弟子,却不知不觉的爱上了一个不该的人,她在他的心间默默地的发芽生长,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 亿万继承者:追妻36计

    亿万继承者:追妻36计

    “陆大少爷,我知错了,知道我不该骗你,伤你,巴结你,暗恋你……”出逃归来的叶瑾微怎么也没有料到被他抓个正着。陆离挑了挑眉头,大人不记小人过道:“补偿好我就放过你。”“怎么偿?”叶瑾微皱起眉头,看见他越发邪气的脸,立即投降道:“一周一次。”“好。”陆离大方答应。事后叶瑾微看着台历上的记录大呼上当,竟然是一周休一次!没嫁给陆离之前她千方百计的想要接近他,嫁给陆离之后她做梦都想着离开。
  • 到底什么鬼

    到底什么鬼

    看到一半你就会问:这不就是西游记吗?我会这样回答:......你:......
  • 娇宠四福晋:爷,慢点撩!

    娇宠四福晋:爷,慢点撩!

    大龄剩女吴静兰,是一典型的宅女,独自一人远离父母家人,以写网络小说为生.她习惯孤独,享受寂寞.她常常沉浸在小说中男女主角美好爱情里,然而自己却从未真正深刻的谈过一次恋爱.她渴望爱情,但又从不相信爱情.随着年龄的增大,父母的催婚随之而来,一次次的相亲失败使她对男人更没信心.她总觉得自己的心并不完整......然而一次偶然的地震,却将她送来了历史上康熙十八年的大清朝,穿越成为未来的四福晋,孝敬宪皇后......这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这个未来的雍正帝似乎更有问题......于是......
  • 异之有来有往

    异之有来有往

    人世间其实有很多的存在,不该在的和该在的都存在。万物皆有灵性,那么就从这里开始……
  • EXO之何汐尽霖

    EXO之何汐尽霖

    前几章的内容与之后的内容不同/微笑,保证虐恋,不写玛丽苏。不抄袭、不代写,都是手稿写完后改了发上去的。不喜勿喷,我的文笔不怎么好
  • 媒体浙大(百年求是)

    媒体浙大(百年求是)

    本书主要选编了从1998年到2006年浙江大学并校以来8年间60余家中央和地方新闻媒体对浙江大学的300多篇各类报道作品。
  • 山海经(第九卷)

    山海经(第九卷)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物、巫术、宗教、历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记载了许多诡异的怪兽以及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其中《山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经长期传写编纂,多少会有所夸饰,但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书主要是对该书进行了解读。
  • 丑后训帝:狂傲丑后闹后宫

    丑后训帝:狂傲丑后闹后宫

    无颜女?秦舞衣?身为皇上的楚天昊一句妄言,竟促使自家不得不纳其入后宫,这怎么能成?她如何入得帝王眼?为免麻烦,变身刁蛮女,发配后宫冷清地,却正是她所爱。太后偏偏在打扰,太后,您这厢是为何啊!幸好本小姐隐藏颇深,继续在深宫里自找乐趣,卸下浓妆,却被误认为宫女,这阴差阳错的,教小王爷念书,别小看,不得宠,也不可欺负!装宫女很辛苦!装得如此优秀!谁知平凡如她,动了帝王心,情陷大皇城,当真相大白,是恼羞成为,还是让她为他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