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25400000035

第35章 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与对策(1)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必要性已经为社会、学校、大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认识,但是在各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效并不十分显著,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大学教育对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够,职业道德教育观念落后、不够科学,大学职业道德教育缺乏科学目标的指导,大学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还处于探索阶段,而且教育方法过于简单、死板,学生没有兴趣,教师对讲授职业道德课程缺乏积极性,大学职业道德教育师资短缺,质量得不到保证。在这种情况下,探索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与对策,在理论上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如何进行大学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对于更好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能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这对对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以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应该从人们的职业道德教育观、大学职业道德教育目标、课程体系、大学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教育途径和方法、社会文化氛围、反馈和评价机制到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师培养等一系列问题上进行深层地思考,多层次系统地探索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与对策。

一、解放思想,更新职业道德教育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先进的思想,才有先进的行动。先进的思想观念,是稀缺的资源。只有占领思想的制高点,才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要搞好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必须要解放思想,更新职业道德教育观念。

我们要摒弃片面的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观,树立全面的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观。青年大学生尚未走向社会,今后个人从事的职业也尚未确定,对今后从事的社会职业要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履行该职业的社会义务等还没有一个完整、清晰的概念。因而认为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用人单位和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要注重的问题,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只是把职业道德看成是相关职业规范和职业准则的组合,把职业道德教育理解为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学生的任务在于牢记职业道德知识。正是由于这种片面的认识,不合理、不正确的理解,才使得相当长一段时间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践中流于走形式,这与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发生偏离。笔者认为,职业道德知识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绝非职业道德教育的全部。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找到造成大学生职业道德成效不高的真正原因,树立起全面的职业道德教育观,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是一种知识的传递过程,更是价值观的教育、能力的教育和品质的培养过程。

(一)职业道德教育是一种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是人们认识和评价客观事物和现象对自身或社会的重要性时所持有的内部标准,是对行为提供指导、决策或对信念、行动进行评价的参照点,是使人据此而采取行动的原则和态度。

职业道德教育是一种价值观教育,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职业道德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强化立志立业意识。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利用职业理想目标和激励的导向作用来激发学生奋发读书和指引学生的前进方向。当前社会价值的多元化引致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存在不恰当的价值取向,缺乏社会理想和信念,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在实现自我的同时为社会做出贡献。

第二,职业道德教育影响大学生“做人”和“做事”的态度和看法。职业道德是职业活动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称。通常包括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刻苦学习、提高技能;勇于竞争、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热诚服务、文明生产;讲求质量、注重信誉;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等内容。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做人”和“做事”的态度和看法的形成。

价值观具有稳定性,一经形成就成为主体头脑中一种相对稳定的观念模式,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是一种行为动力。当人们知觉到某一信息,才能在此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抉择,而个人价值观对知觉过程有重大影响。职业道德规范是外在的要求,把“外在”的要求“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求,是提高职业道德教育实效的关键。职业道德规范能否被从业者认同并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必须经过个人价值观的“选择”。道德价值取向这种“过滤”作用,极大地影响职业道德教育实效,应该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以往我们关于把职业道德教育当作一种知识教育,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就是告诉大学生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性质含义、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然而事实证明,这种教育并不对大学生实际的职业道德素质产生实质性影响。一个人在从业过程中所表现的道德素质更主要的是一种稳定的处世态度,一整套内化了的道德原则。因此,大学中的职业道德教育更主要地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它所要求的远非知识,而是一种对职业的态度、观念。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不是传统教育理念中关于“向学生传授职业道德相关知识”的界定,也不是要形成一位服从职业道德框框的依附性人格,而是要将对职业道德框框的服从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在实际的教育中,可以通过理论讲解和互动讨论等多种形式帮助教师、学生确立这一观念。

(二)职业道德教育是一种能力教育

职业道德是指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一定职业范围内的特殊道德要求,即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等方面的行为标准和要求。职业道德的内容反映了鲜明的职业要求。职业道德总是要鲜明地表达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而这样一些准则是以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一些基本职业能力为前提的。因此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尤其要强调以这样一些能力为基础,现实的职业道德教育中,往往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建构性,认为学生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知识经验,因此没有给予学生的本性或已有能力以足够的重视。然而事实是,任何学习都要求学习者根据一些基本能力来获得新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往往就是运用基本能力、提高能力的过程。职业道德既调节从业人员内部关系,又调节从业人员与其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职业道德能使一定的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职业化”,又使个人道德品质“成熟化”。而协调能力以及把个人融入集体和社会,使自己成为一个社会人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不可缺少的能力。职业道德的把握是激发受教育者掌握职业技能的内在动力,可以促进受教育者职业技能的提高。

因此,在培养大学生职业道德时,需要培养大学生对道德认识的理解能力,只有理解职业道德的表述及要求,才能对职业道德要求做出评价,才可能产生对职业道德理想及其价值依据的笃信和奉行。解决“我应具有什么样的职业道德理想”和“我为什么要具有这样的职业道德理想”两个基本问题。在确信职业道德理想目标,可以通过调动人的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意志因素,敦促、激发人们去追求和达到它所确信的职业道德理想目标,这种敦促、激发,就是职业道德提升功能的具体表现。另外,职业道德的评价能力也是职业道德教育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较高水平的职业道德评价能力,可以引起个体对不同道德行为的区别情感反应,职业道德评价能力可以将人的价值定向,是职业道德内化的重要动力。当然,职业道德的迁移能力也在职业道德教育中起重要作用。“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将知识经验存储于头脑中,而是要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实际情境中,解决现实中的问题。”[1][*[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37页。]*只有能够将教育中获得的经验迁移于真实情境中,职业道德教育才是有效的。

(三)职业道德教育是一种品质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职业道德品质教育,职业道德品质包括职业理想、社会责任感、意志力三方面的内容。职业理想是个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既包括对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种类和职业方向的追求,也包括事业成就的追求,大学时期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也是我们的职业理想孕育的关键时期。作为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理想,它体现了人们的职业价值观,直接指导着人们的择业行为。职业社会责任感指的是职业个人或其集体对自身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认知程度。职业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承担对社会责任的一种品质。意志力是人们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力行动包括六个细分阶段,即权衡行动的动机、确定行动的目标、选择行动的方法、做出行动的决定、检查行动的方法、坚持行动达到目标。意志力是完成职业要求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一个人要实现自身理想不可缺少的品质。

职业道德品质反映着社会对人们稳定职业行为模式的要求在个人身上的体现,需要个体在职业行为中展现良好的品质。从另一个角度具体地讲,职业道德教育实际上培养有关基本的从业品质。这种从业品质一是强调敬业爱业精神,敬业是个人责任心的一种体现,是个人对社会负责、对工作负责,也是对自我负责。二是强调合作精神,缺乏团队精神“是当前大学毕业生在出入职场时普遍难以克服的一个问题。只有在合作中才能体现个人价值,只有在合作中才能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1][*[1]林崇德:《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63页。

[2]赵雪霞、诺丁斯:《关心理论的道德教育初探》,东北师范大学2002级硕士论文。]*三是培养创新精神,培养穿新精神也是职业道德教育中的关键一环。“社会发展离不开科学,科学精神首先表现为创新精神,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对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显得更加重要。”[2]通过日常的教学、探讨在学校教育中形成一种广为接受的看法,大学生是否愿意在以后的工作中表现出创新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对自己职业的尊重程度,反映了他们对自己职业的态度。

二、方向明确,确立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

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涉及到目标、内容、方法、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在德育工作中,德育目标是德育的首要问题,因此职业道德教育目标也成为职业道德教育中的首要问题。过去的大学职业道德教育对教育目标问题关注不够,使得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空洞、抽象,引起教育者和学生思想上的混乱。当前很多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好像开展得有声有色,学生在其中体会到很大的乐趣。可是问题在于那些很红火的职业道德教育有一部分仅仅是一个形式,在外表看起来是在搞“职业道德教育”,可是学生从中毫无收获,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根本无从体现,实现不了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职业道德教育成为一种盲目的过程,一种浪费的过程。在综合考虑我国教育的总目标和职业道德教育的特征后,应该在大学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制定规范的、客观的、容易操作的具体目标,来为正常的职业道德教育提供指导,才能使教育目标起到应有作用。

我国的教育目标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要求,将这些综合的要求在每个个体身上得以体现。关于道德方面的要求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人的伦理方面规则的表达。职业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可以说职业道德教育是德育的一个方面,那么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是整个教育目标的具体化,体现着社会对个体在职业领域的道德要求。在考虑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体系时,需要结合“教育目标“这一更上层的概念来分析,将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融于到教育目标中。

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的几大特点,它们既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内涵,也可以作为我们构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的基本准则。“职业道德教育总目标除了具有一般德育目标的预见性、超前性、可能性、历史性以外还特别强调它的时代性、方向性和层次性”。[1][*[1]姚永祥、吴连根:《浅论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的构建》,载《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

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的时代性要求职业道德教育适应时代需要,体现时代精神。道德是社会文化的一个侧面,社会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呈现不同的主流思想,因此关于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目标必然是要与社会的时代脉搏贴近,时刻关注时代变迁带来的种种职业方面的问题与挑战,这样才能体现职业道德教育的“与时俱进”,才有更大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必读-高中生必背古诗文40篇

    语文新课标必读-高中生必背古诗文40篇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2003年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诵读篇目的建议编写的,共选入古诗文四十篇。本书在选收的诗文下面附有作者简介、注释和解读三部分辅导学习的文字。作者简介是对作者及其作品的一些相关背景介绍。注释部分主要是对某些难懂的字词、典故加以解释,释义力求准确简明。解读部分力求抓住文章妁主要内容和特色加以分析,帮助读者拓展思路,更好地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 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敞开心扉拥抱生活

    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敞开心扉拥抱生活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目的培养人才的活动,教育学的研究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现实性、辨证性、科学性。
  • 超级记忆魔法

    超级记忆魔法

    学校里几乎没有任何关于记忆力提升的课程,对于渴望提升自己记忆力的读者,本书弥补了这一空缺。与其说《超级记忆魔法》是一本书,不如说它是一门训练课,作者就是你的私人教练。他会告诉你需要做哪些练习,注意哪些事情,在每一章他都会和你面对对交谈。并且他还总会出乎预料地知道你的困惑,解答你的问题。和别的记忆力提高书籍不同之处在于,它着重练习,而不是理论;着重效果,而不是道理。它没有过多地去解释人脑的构造和记忆理论,一开始就直奔主题,进入实战训练,手把手地教你如何释放你的记忆潜能。很快你就会奇迹般地接收到反馈——你的记忆力已经实实在在地提升了!
  •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戏剧之王莎士比亚的巅峰之作。《哈姆雷特》讲述了丹麦国王的合法继承人哈姆雷特,其父王被杀,母后被迫改嫁,王位也被篡夺。他经历了艰苦的磨难,最后终于在父亲鬼魂的提示下,查明事实真相,替父亲报了仇。而他自己却在仇人设下的圈套中与其同归于尽。《哈姆雷特》的整个故事渗透着属于莎士比亚那个时代的精神,是莎士比亚人文主义和对现实生活批判精神的最深刻的表达。本书还收录了莎士比亚另外两本经典剧《麦克白》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热门推荐
  • 每个老师都是故事

    每个老师都是故事

    只要为孩子真心付出,就能够为自己和孩子们带来无法衡量的成长与快乐……在李镇西校长带领的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每个教师都是一个故事,每个教师都是一位爱的传播者,“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文精神深入到每一个武侯实验人的内心,他们与作为一校之长的李镇西在教育生活中相互砥砺与激荡,共同谱写了新教育的华章。这些真实的故事就如同一首首教育诗,为被温家宝总理所盛赞的“平民教育实践”留下了生动的教材和宝贵的资料。
  • i爱的彼岸

    i爱的彼岸

    左岸箫笙,悠悠爱;右岸易生,萧清歌。他和她缘分未尽,在四年后相见,他们会诠释出怎样的完美人生..........
  • 厌男症之EXO

    厌男症之EXO

    逗比女主安然震撼全场,跟男主鹿晗擦出火花,青梅竹马的他们会怎么样呢?一起来看吧
  • 逍遥散仙

    逍遥散仙

    他生性散漫但要参悟大道,深情专一却又桃花不断。前路通往何方,谁人知晓?命运多舛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回首望去,在这纷乱世界上,可有那日尽欢歌逍遥之所?如果没有,那就亲手创造!这,将是一次与众不同的旅行。无际的修真世界,一道长无尽头,耸入天穹的云祭山脉划开正义与邪恶,没有了……
  • 化身修仙

    化身修仙

    一个普通人家的少年,偶得仙缘进入修真界,奈何资质低差,被山门淘汰,凭借自身的坚韧执着性格苦苦坚持,之后通过家传武术功法掌握的一心二用本领,在制符方面获得生存基础。后来他偶从家传玉佩上发现神秘空间,掌握操控有魂之物的本领,他能够可以占据妖兽的身体对其进行修炼,修炼一天相当于妖兽自身修炼一年。他开始凭借空间的神奇功效控兽控妖、控人控鬼、控魔控仙,化身万千,扫除修真道路上一个个常人无法逾越的障碍,他在探索修真大道的漫漫道途上踯躅前行。
  • 特种作战之幽灵

    特种作战之幽灵

    本书讲述一位豪门之子成为中国最神秘部队的队长,在他身上发生的铁血柔情的故事。
  • 水火剑帝

    水火剑帝

    百年准备,无缘域境!万般希望,一念成空!逆修无上法,身死化白骨!逆天重生,成就水火剑帝!
  • 执祭

    执祭

    一万年久吗?一万年黑暗岁月,一万年弥天大谎;众生沉沦,诸象迷乱看不清,诸神叛道,上下求索越天堑;沉沦者寄望天地,叛道者臣服轮回。若无人掌天,我便与这天斗上一回,若有人执祭,我便将这命付于一心。
  • 正一指教斋清旦行道仪

    正一指教斋清旦行道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腹黑萝莉:大叔我们恋爱吧

    重生之腹黑萝莉:大叔我们恋爱吧

    【绝对宠文,放心入坑,欢迎鞭尸,欢迎催更】“大叔,你的手放在哪里?!”某萝莉红着脸咬着牙。“放在它该放的地方。”某大叔脸不红心不跳的继续着。“大叔,你看你都这么老了还没有人要我就勉为其难的要了吧。”“老?!我要你看看我到底‘老不老’!”【QAQ萝莉被拖走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