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26800000039

第39章 交通事故强制责任保险专题(8)

其次,从事犯罪行为或逃避合法拘捕,造成受害人伤亡者,保险公司应当垫付。此种情形,未被列入我国交强险垫付范围,但是,倘若某人驾车撞人,又无经济能力赔偿,保险公司必须首先赔付,以保证公民能够获得及时救治。但这些罪犯最终仍需承担侵权责任,由保险公司向其追偿。至于逃避合法拘捕肇事者,正如上例所说,保险公司亦可先行垫付,然后再行追偿。

最后,对严重违反交通规则,导致出险机率明显增大的肇事行为,保险公司亦需垫付。此种情形,在《条例》和《条款》中表现为醉酒和未取得驾驶资格,但《条例》和条款的规定明显不周延。在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了许多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这些行为的主观恶性和客观结果并不相同,百姓对每个违规行为的评价也不尽相同,在是否应当垫付的问题上,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首先,轻微的违反交通规则行为造成交通事故,保险公司应当赔付,而不是垫付。例如,高速公路限速80公里,行为人以90公里的时速撞伤他人。严重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保险公司未必都应当垫付,要想获得保险公司垫付,还需符合出险机率明显增大的条件。例如,如违反交通管制强行通行者,并不绝对增加出险机率,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应当赔付,而不是垫付。关于严重违反交通规则,并且导致出险机率明显增加的行为,笔者认为,包括但不限于醉酒、未取得驾驶资格、机动车时速超过限制50%,持小型车辆驾驶证驾驶大型货车等等。具体如何认定,还需有关部门作出解释。

肇事逃逸的垫付主体

2009年7月26日,俞某驾驶自己购买的私家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因精神不集中而闯了红灯,适逢邱某穿过公路,俞某的汽车撞伤邱某并从邱某身上碾压而过,邱某当场死亡,俞某发现自己压人后,出于恐惧驾车逃逸,后被公安机关抓获。事后,俞某向保险公司索赔,理由是该汽车已经在保险公司投保了交强险,保险公司应当对事故承担责任。保险公司则认为,依据国务院颁布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下称“《条例》”,交通事故逃逸者,应当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下称“救助基金”)垫付,保险公司垫付之情形,不包括肇事逃逸的情形,故而其不应垫付。二者因此诉至法院,此案正在审理之中。

确实,依照《条例》第24条之规定,机动车肇事逃逸的,受害人的丧葬费用、救助费用等应由救助基金先行垫付,然后再向肇事者追偿。2009年10月颁布的《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下称“《试行办法》”)沿袭了《条例》的做法,也将肇事逃逸作为救助基金垫付的范围。但是,从法院的审判实务看,在许多情形下,法官仍然会判决保险公司先行垫付(例如《车辆肇事逃逸保险业赔了》,参见《中国保险报》2009年9月4日案例版)。法官要求保险公司先行垫付,一方面因为救助基金尚未建立,受害人无法通过救助基金获得赔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法官对“救助基金先行垫付”规则的怀疑。

那么,交通肇事逃逸究竟谁该垫付?笔者认为,交通肇事逃逸有查明逃逸车辆与未查明逃逸车辆之区别,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有投保交强险车辆与未投保交强险车辆之区别。应当区别交通肇事逃逸的不同情形,分别要求保险公司或者救助基金垫付。

第一种情形是:交通肇事逃逸车辆已查明,且肇事车辆已投保交强险。此种情形,应由保险公司先行垫付。理由是,交强险采取“随车主义”,即投保交强险之机动车,应当由保险公司赔偿或先行垫付,驾驶人在驾驶过程中的过错,并不影响保险公司的赔偿或先行垫付。也就是说,只要机动车投保了交强险,因该机动车已交保险费,成为“机动车危险共同体”中的一员,若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应当赔偿或垫付,驾驶人故意逃逸,其主观上虽有过错,但逃逸时事故已发生,保险公司的责任亦已发生,逃逸只能成为保险公司向驾驶人追偿的理由,而不能成为拒绝垫付的理由。再者,保险公司的垫付数额,较之救助基金垫付的数额为多,客观上有利于保护受害人。因此,此种情形的垫付责任,应由保险公司承担。

第二种情形是:交通肇事逃逸车辆已查明,但肇事车辆未投保交强险。此种情形,应由救助基金先行垫付。理由是,该机动车根本未投保交强险,未交保险费,如果仍由保险公司垫付,保险公司当然有些冤。并且,《条例》第24条明确规定,未参加交强险的肇事车辆造成受害人伤害者,由救助基金予以垫付。

第三种情形是:交通肇事车辆根本无法查明。此种情形,应由救助基金先行垫付。交通肇事车辆根本无法查明的情形,既包括驾驶人肇事后,明知发生事故,为避免承担责任故意逃匿者,也包括驾驶人对事故浑然不觉,在发生事故后迳行驱车向前者。总之,经公安部门查找,未发现肇事逃逸车辆的情形均属此类。之所以要求救助基金垫付,是因为,既然肇事逃逸车辆无法查明,也就无法查明该车是否投保了交强险,在哪个保险公司投保了交强险,由于交强险实行商业化经营,在肇事车辆是否投保了交强险不明确的情况下,没有证据表明某个保险公司应当承担垫付责任,若强行要求保险公司承担垫付责任,对保险公司有失公允。更重要的理由是,依据《试行办法》,救助基金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保险公司交强险一定比例的保险费,由保险公司交付。保险公司按照一定比例提交的保险费的用途,其中就包括了肇事车辆不明时对受害人的救助。因此,此种情形,应由救助基金垫付。

《条例》和《试行办法》均规定,机动车肇事后逃逸的,由救助基金先行垫付,未区分肇事车辆是否查明的不同情形,导致可能出现肇事车辆已经查明,且该车辆已投保交强险时,救助基金依然可能垫付。这或许是立法者文字上的疏漏所致。在这个问题上,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规定值得我们借鉴,对肇事逃逸,救护基金垫付的情形,其明确规定:“肇事汽车无法查明者”,即只有肇事汽车无法查明时,救助基金才承担垫付责任。言下之意,若肇事汽车可以查明,则保险公司应当承担赔偿或垫付责任。

无名氏汽车保险金的归属

如果交通事故受害者身份无法查明,其保险金应当由谁领取?这个问题,《道路交通安全法》、《保险法》、以及《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均没有规定。但是,问题总是先于规定出现,2007年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就向我们提出了这一问题。

江苏大华旅游公司的司机杨某驾驶该公司的“金龙”客车行驶于山东临沂河东区重沟镇地界,有无名男子横穿公路,杨某紧急刹车,但汽车仍将无名男子撞伤,两天后该男子失血过多死亡。交警认定,杨某与该男子对交通事故负同等责任。但该男子身份无法查明,其继承人亦无法知晓,于是,交警代表无名氏死者与杨某签订了调解协议,协议约明杨某赔偿无名氏死者各项损失7万余元。由于无名氏死者家属无法查明,交警遂决定代收并保管赔偿金。当杨某持调解书向永安保险公司索赔时被保险公司拒赔,于是,杨某将保险公司告上法庭。(事见《法制日报》2009年2月6日文《判决结果迥异凸显法律空白》)

这一案件向我们提出两个问题:其一,受害人身份无法查明,保险公司应否赔付?其二,如果保险公司应当赔付,谁来领取保险金?

第一个问题相对容易,即使受害人身份无法查明,保险公司仍应赔付保险金。其理由是:尽管《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开宗明义地规定,该保险的目的在于保障交通事故受害人能够依法获得赔偿,然而,我们并不能将这一目的作反推的理解,即,如果受害人身份和继承人无法查明,保险公司就不应当赔偿,因为,受害人身份和继承人也许今天无法查明,但或许明天就水落石出了,暂时不能查明身份,并不等于永久不能查明身份。更重要的事,被保险人投保的是责任保险,这意味着,无论受害人为谁,只要被保险人因交通事故承担责任,保险公司便需要为这种责任“埋单”。上述案件,杨某驾车撞人,自当承担责任,交警代表死者已与其签订调解协议约定赔偿,故保险公司应当赔付。

关键是第二个问题:在死者身份无法查明的情况下,谁来领取保险金。上述案件,法院最后判决交警部门代为收取并保管保险金。但是,由交警代收并保管保险金也只是权宜之计。2005年公安部制定的一份部门规范性文件——《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第74条规定:“对未知名死者的人身损害赔偿……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将其所得赔偿费交付有关部门保存,其损害赔偿权利人确认后,通知有关部门交付损害赔偿权利人”。可见,交警部门并无代收并保管保险金的职能,其需要将保险金交给“有关部门”,但这里的有关部门所指为何,我国法律法规并无规定。

依笔者之见,无名氏死者保险金应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收取并代为保管。一方面,这种赔偿事实上属于保险赔偿。尽管通常情形下,受害人所得赔偿先由司机垫付,然后司机向保险公司索赔,但司机的赔偿只是一种过渡,不能改变保险公司赔偿受害人的实质,无论受害人从司机处取得赔偿,还是从保险公司取得赔偿,最终的赔偿都来自于保险公司,因此属于保险赔偿。既然属于保险赔偿,在受害人身份不明的情况下,宜将这种保险赔偿金通过保险基金的方式处理。另一方面,交通事故方面的保险基金,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只规定了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规定的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来源,不包括无名氏死者的保险金所得,但其第25条第5项将“其他资金”列为基金来源,目的正是为了防止挂一漏万,将无名氏死者保险金归入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符合立法本意。

与交警部门代管相比,无名氏死者保险金由救助基金代管更具优势。这种优势乃是资金的扩大。交警部门并无管理投资的能力,由其管理无名氏死者保险金,最多是将保险金存入银行,保险金增长的速度有限。由救助基金代管则不然,救助基金有专门的投资人员,他们谙熟资本市场,能够在稳健投资的基础上让保险金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例如,我国台湾地区的救助基金运用,就包括了购买公债、国库券、金融债券、银行承兑汇票,可转换定期存单等。可见,就物尽其用来说,由救助基金管理无名氏死者保险金更为合适。

同类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务工人员劳动纠纷处理实务

    务工人员劳动纠纷处理实务

    本书为农家书屋系列图书之一,为宣传惠农政策而编写。本书讲述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及实务中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
  • 农村法律法规常识——农村基层党组织法律法规

    农村法律法规常识——农村基层党组织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地方规章、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对于该等法律法规的不时修改和补充。其中,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与法规等一起谈时,法律是指狭义上的法律。法规则主要指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及经济特区法规等。
  • 陇东案例警示录

    陇东案例警示录

    法制纪实文学《陇东案例警示录》。从这部书里,读者可以看到我们的公安民警怎样在履行着自己打击犯罪的神圣职责;可以看到富有正义感的热血青年怎样在与持枪歹徒展开殊死搏斗;还可以看到一些青少年是怎样在一步一步走进犯罪的泥潭;而我对生活中各类骗局、陷阱的披露,同时也在暗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还将继续进行……
  • 冤错案件的防范与纠正

    冤错案件的防范与纠正

    本书以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真实案例、问题为出发点,有机结合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与其相关条例、司法解释,采取了“宣讲要点”“典型案例”“专家评析”和“法条指引”的结构编写而成。既可以让读者了解一般的案件审判知识,又可以了解有一定深度的相关法理,内容层次循序渐进,易于理解和掌握。
热门推荐
  • 如果食谱有记忆

    如果食谱有记忆

    人生为宴,记忆下酒,亲朋同坐,欢喜无常。写下篇篇食谱故事,敬过往,愿耿耿长夜,总有一篇能触动你我的心扉。
  • 拐个王爷去私奔

    拐个王爷去私奔

    都是那个臭何青,居然和老姐联手摆了她一道,害她云府四小姐居然要趁夜逃家……她才不会说是自己私心想跑出来玩的,为什么跑到哪里都会看到他那张酷酷的脸呢?只是……王爷?他——荷叶山庄少庄主,暗夜部的领导人,还是王爷?天,还有什么是她不知道的?原来一切的江湖风云后竟有着不为人知的阴谋。封王?封妃?可是人家不想做王妃呢!
  • 亿万新娘赖上你

    亿万新娘赖上你

    “靳哲凯,我喜欢你!”她是身家亿万霸气凌人的豪门千金,却对他情有独钟。“曲萌萌,你老赖着我干什么?你喜欢我什么?我改还不行吗?”他是企业总裁,跟她原本是门当户对,却对她避如蛇蝎。“靳哲凯,我决定放了你。”当他习惯了她赖在身边,她却要抽身离去,谁给她的权利?他决定这次换他赖上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幸好遇见你的青春

    幸好遇见你的青春

    本书写的是几个主角的大学故事,而且他们家境不错,都很好,他们在那一年相遇,在那一年相守,在那一年相恋,在那一年终成眷属,在那一年步入殿堂
  • 龙凤舞:凤劫苍穹之解花语

    龙凤舞:凤劫苍穹之解花语

    她是冥界的王,历览千年无数情,她亘古不变地浅笑着。行走世间,转瞬沧桑,过往尘封,前尘湮没,只身徘徊于风尘之间。时光流转,花事纷繁。你,会开成怎样一枝?
  • 混世狂兵

    混世狂兵

    凌驾于至高权威之上的魔影秦歌,因一项重要任务,低调回归都市,没想到这繁华都市,遭遇女王英姿,校花纯情……各色美女纷至沓来各种麻烦蜂拥不断……无奈之下,全能战兵放肆出手,泡得了妞,斗得了茶,飙得了车,打得了强敌,玩世不恭,逍遥都市!
  • 男神大人,偷个吻

    男神大人,偷个吻

    【爆笑1v1无节操宠文】论如何扑倒男神100式。-“男神,天气这么冷,我来给你暖床吧~”男神拒绝,“我热。”“男神,我可以亲你吗?”男神又拒绝,“不要脸。”“好,那我亲嘴。”“男神,我看你根骨奇佳,天资聪颖。”“所以?”“咱俩双修吧。”……36计,扑为上计,看沫然如何花式扑倒男神!某天,扑倒成功了,男神逆袭成大灰狼了,“宝贝,我唱歌跳舞玩乐器,洗衣做饭针线活都会。”“还有什么是你不会的?”“不会离开你。”男神说:既然你参与了我的现在,就不要缺席我的未来。
  • 天极武神

    天极武神

    上古凶兵化魂,再造铁血战神!匡正除邪,笑傲苍穹!阵阵狂风笑看黄沙走,逍遥怒吼黄沙塞满口。目空心空端起一碗酒,飘飘悠悠一去不回头。
  • 节约用水科普读本

    节约用水科普读本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节约水资源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护水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是建设美丽家园的重要途径。
  • 洞玄灵宝五感文

    洞玄灵宝五感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