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27200000007

第7章 “礼”的演变(3)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4)对“礼”的产生和作用,荀子也作出过详细的论述。《荀子·礼论》讲到: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 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 是礼之所起也。

这段话揭示了“礼”的起源,其主要意思是:礼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呢?回答说:人生来就有欲望;如果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就不能没有追求;如果一味追求而没有个标准限度,就不能不发生争夺;一发生争夺就会有祸乱,一有祸乱就会陷入困境。古代的圣王厌恶那祸乱,所以制定了礼义来确定人们的名分,以此来调养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要求,使人们的欲望决不会由于物资的原因而不得满足,物资决不会因为人们的欲望而枯竭,使物资和欲望两者在互相制约中增长。这就是礼的起源。

在《荀子·王霸》中,又说道:

国无礼则不正.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权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

在上述表达中,荀子认为如果没有“礼”,国家就不能正常发展。“礼”之于国家,就像称之于轻重,绳墨之于曲直,规矩之于方圆一样,是国家正常发展的标准和准则。荀子还援“法”入“儒”,寓“法”于“礼”,将“礼”和“法”相统一,提出了“礼治”的思想,这对后来的整个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汉族,周朝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史记?荀卿列传》记录了荀子的生平。荀子于五十年始来游学于齐,至襄王时代“最为老师”,“三为祭酒”。后来被逸而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家居兰陵,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亦因为他的两名弟子为法家代表人物,使历代有部分学者怀疑荀子是否属于儒家学者,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国历史上受到许多学者猛烈抨击。

在此期间,他曾入秦,称秦国“治之至也”。又到过赵国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面前。最后老死于楚国。他曾经传道授业,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李斯、汉初政治家科学家张苍均为其门下高足。著作集为《荀子》(唐代杨倞为其作注,因为荀子受历代学者的抨击,其注者不多。直至清代考据学兴盛,注释校订者才增加。现代研究荀子的学者也较古代为多。)

包括清代王先谦,民国时代的梁启雄。 清末学者谭嗣同,在他的《仁学》中这样评价“(中国)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晚年的代表作有《劝学》。

《史记》记载李斯“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荀子的“帝王之术”,通过李斯后来的实践,体现出来。北宋苏轼在《荀卿论》中说:“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

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孟子和子思为首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贡与自己才是继承孔子思想的学者。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

荀况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他的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在自然观方面,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并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在有名的《劝学篇》中,他集中论述了他关于学习的见解。文中强调“学”的重要性,认为博学并时常检查、反省自己则能“知明而行无过”,同时指出学习必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态度应当精诚专一,坚持不懈。他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国家要兴旺,就必须看重教师,同时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认为教师如果不给学生做出榜样,学生是不能躬行实践的。

《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荀况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此外,荀子还是阴阳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5)?建立西汉的刘邦开始并未把儒生放在眼里,甚至以儒冠溲溺,他并不知道居马上得天下而不能治天下的道理。在他刚建立西汉时,由于从他到大臣多出身低贱,未受过贵族礼节教育,更不懂皇宫礼仪,朝廷每有宴会,群臣饮酒争功,喝得酩酊大醉,其中狂呼乱叫者有之,拔剑击柱者有之,宴会上下乱作一团。刘邦对此甚为忧虑。当时故秦博士、儒家传人叔孙通建议制定朝仪之礼,刘邦始感犹豫、认为:朝仪要改定,但恐礼繁难行。叔孙通胸有成竹地说:“臣闻五帝不同乐,三王不同礼,务在因时制宜,方可合用。今请略采古礼,与前奏仪制,折中酌定,想不至繁缛难行了。”高祖七年,刘邦在新落成的长乐宫接受群臣朝见,使用叔孙通制定的朝仪制度。其具体程序是,天刚亮,传令官员即着手布置朝见仪式,先将皇宫中的文武侍从依次引入宫门,让车骑步卒手执兵器旗帜,列阵殿外庭院中保卫皇宫。然后让宫廷中文职侍从肃立于大殿台阶两旁,最后是宣诸侯将相上殿,功臣、列侯、将军列于殿内西侧,面东向,丞相以下文职官员列于殿内东侧、面西向。这时皇帝乘辇而出,百官举旗传警,掌礼官员引导诸侯王以下至俸禄600石的官吏,依次向皇帝祝贸,并饮酒祝寿。整个朝见过程庄严肃穆,群臣无不诚惶诚恐,恭敬肃立,确实刷新了以往朝廷上杂咨无章的混乱局面,使刘邦也体味到“今日方知天子之贵”。叔孙通制定的朝仪制度巩固了西汉的皇权,区分出君尊臣卑的等级序列,并突出了君主高高在上的地位,抑制了臣下的权力,为皇权的神化汀下基础。从此,刘邦改变了对孔子与儒生的态度,并“以太牢把孔子”,开了历代帝王祀孔的先例,刘邦还封孔子九世孙孔腾为“奉把君”,专司祀事。

西汉中期的汉武帝刘彻为了加强集权,巩固汉家天下,开始推崇儒术,重用儒生,使儒学的政治地位急剧提高。当时的博士、儒家的饱学之士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为谙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了把儒学定为一尊,他还提出天人合一说。他认为“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以孝涕”,人若“无孝悌则亡其所以生”“地养之以衣食”,人若“无衣食则亡其所以养”;“人生之以礼乐”,人若“无礼乐则亡其所以成”。他把人类社会与天地宇宙视为一个整体。进而他又提出天人感应说、其主要思想是:“君权天授;王者天所予也”,“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所以全国臣民都要无条件服’从君主,即“民之从君,如同体之从心”。而天又以各种祥瑞或灾害给皇帝以指示,他说:“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他的名言是“道之大源出于天,夫不变;道亦不变。”他的所谓道即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纲就是居于主要或支配地位的意思。他把天地阴阳的自然法则套搬到社会生活中,认为君、父、夫为阳,性刚健;臣、子、妇为阴;性柔弱。故君、父、夫要天经地义地统率臣、子、妇,否则就是逆天行事。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他把自然界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套搬到社会中人的思想行为上。而这一切都来自至高无上的天、神的力量。自此以后,神权、君权(后扩延为政权)、父权(后扩延为族权)、夫权构成一体,成为两千年来禁锢人们思想的四大枷锁。在他的理论指导下,儒家的礼学向束缚人们思想的封建礼教发展了。儒学从此神秘化、庸俗化,溶进了统治阶级的思想,成为统治阶级维持统治秩序、加强专制主义、镇压人民反抗的御用工具。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

同类推荐
  • 法制教育四年级(下)

    法制教育四年级(下)

    国家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体育事业,培养少数民族体育人才。学校应当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课外训练和体育竞赛,并根据条件每学年举行一次全校性的体育运动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配置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学校体育场地必须用于体育活动,不得挪作他用。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伊索寓言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伊索寓言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二政治优秀课例

    新课程师资培训教程-高二政治优秀课例

    为新课程实施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而精心编写,选取了大量教案,内容上充分体现了知识性和趣味性。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是一次革命,一场对话,一座平台,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
  • 社会工作心理学

    社会工作心理学

    本书从理论性与实用性出发,介绍了社会心理学基本知识,心理普通心理学的基础概念,并介绍服务对象各年龄段的心理特点,以及社会工作者认识自我、调控自我的理论与方法等。
  • 成功教师必知的22条军规

    成功教师必知的22条军规

    参考网络上很流行的“做教师的22条军规”的部分条款,结合新课程理念,以成功需要具备的素质为核心,参照国内外多位成功教师成长的案例,从教师职业素养和专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分为“看清自己的职业特点”、“拥有一颗平常心”、“策划让未来更精彩”、“受欢迎是给教师的一枚勋章”、“抓住细节,成就专业”、“关注就要让学生感受到”、“互动激发学生快乐的思考”、“彰显个性的教学创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等成功教师必知的22条“军规”。成为一名成功的教师是每位老师一直努力追求的,成功的教师都有相同的成功法则。
热门推荐
  • 豪门诱宠妖精妻

    豪门诱宠妖精妻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他抱回一只波斯猫。可是谁能告诉他,眼前这个全身一丝不挂的女人是谁?从此便是鸡飞狗跳的生活的开始,一次次的争吵,一次次的打闹,她时而呆萌,时而魅惑,当他终于明白自己的心的时候,那只小猫咪竟然离家出走!当他找到他的小猫咪的时候,她却奔向另一个男人的怀抱!咬牙切齿:女人,你的爪子放在哪儿!看异世萌猫如何扑倒花心总裁再踹了却无意间调教成忠犬的故事……
  • 台湾采访册

    台湾采访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云舒

    云舒

    云舒前世识人不清,最终害人害己,落得一个被大火埋葬的下场。而今生她狠戾、强硬。誓要将前世所糟的罪都还回去,让那些暗害她的人通通得到应有的报应。某狼:乖,我陪你狠戾、强硬、干坏事。云舒:嗯......最后厚颜求点击、收藏、推荐票......
  • 三女巫和七个王子

    三女巫和七个王子

    三个都市女孩,各自遭遇了不同的情感经历。一个是小白兔,不幸遇到了深情的大灰狼;一个是特立独行的画家,勇于世俗的羁绊和偏见作斗争;一个是自以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女诗人遇到了最凡俗的青蛙王子。
  • 你灿烂如烈火

    你灿烂如烈火

    主灿烈。“爱上一个人的感觉就是,他优秀,你也跟着优秀,你必须要非常优秀,才有可能接近他,追上他的脚步。”她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而灿烈……却照在了她的世界里,灿烂。如烈火,滚烫,照耀着她的心房。
  • 赠君有生之年

    赠君有生之年

    每一段暗恋都会有专属的回忆,我以为我可以忘记,可是我低估了自己的记忆力。世界那么大,我们依然不期而遇。世界那么小,却怕转身便是永别。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相守是最浪漫的承诺。此诺一生。此生一诺。倘若深情不负,必会相濡以沫!她想要的,至始至终不过是她母亲得不到、她父亲给不了的东西。她愿意相信他,愿意一试,愿意以身相赌。我想我可能是爱上你了!
  • 应该读点心理学

    应该读点心理学

    本书主要从情绪心理学、自我管理心理学、家庭心理学、社交心理学、求职心理学、办公室心理学、推销心理学、经营与管理心理学方面入手,以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形式,论证了如下方面的问题:怎样了解人的心理,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融洽;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以收获幸福和快乐,以及怎样利用人们的心理来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
  • 和撒旦交易:骑士团长要寻美

    和撒旦交易:骑士团长要寻美

    身在美男集中营撒旦学院,作为“捣蛋天使骑士团”的团长,颜兮兮发誓要将学院清一色美男收了,可惜总有个撒旦校草在一旁虎视眈眈!!不仅动不动亲她,更是把她视为已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色倾城

    绝色倾城

    “绝色倾城”,这座名震亚洲的“销金窟”,以其奢华的装潢和高素质、高品位、高学历的“红粉军团”声名海外。美院大学生陆未晞,为了学业,来到“绝色倾城”做陪侍赚钱。没想到,她在这里得罪了家世显赫的高干公子凌落川,使她遭受了一生中最屈辱的一夜。最后,多亏凌落川的朋友、金融巨子阮劭南出手相救,她才得以脱身。谁料想,在未晞二十一岁生日那天,那夜救她的谦谦绅士,竟然用高价来买她的初夜——直到他强壮的身体覆在她的身上、在她耳边用无比残酷的声音说“未晞,你是我的了”的时候,她这才知道,她逃避了七年的宿命终究轮回,她寂寂无名了二十一年的人生,将再也无法平静……
  • 风干了的忧伤

    风干了的忧伤

    在陶艺坊里发生的故事,有风流,有趣味,有传统,有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