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27300000004

第4章 “信”的演化(1)

(一) 孔子的“信”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大变革的时期,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制度建立的时期。这一时期,各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当战争双方势均力敌时,就会订立盟约,而盟约的签订、实施,靠的就是“信”的约束。大凡胜利者,除“智”、 “勇”以外,还讲信守约。有了“信”,就赢得了道德力量,赢得了天下民心。大量关于信德的实践,加上各学派理论上的阐发,使得“信”在这一时期取得了深入发展

孔子非常注重“主忠信”,认为信德是成就君子的必要条件之一。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孔子说,只要有充足的粮食,充足的战备以及人民的信任就可以了。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人都难逃一死,但如果没有人民的信任,什么都谈不上了。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也。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孔子、老子属于前者。而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是“至圣”,孟子是“外王” 。

据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东夷族)后裔,故为子姓。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夏邑)。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氏,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曜英,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在当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叔梁纥晚年与年轻女子颜徵在生下孔子。孔子的伟大思想与孔子母亲有很大关系,其母颜征在和他的外祖父颜襄对孔子产生了深远影响。由于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又因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为丘,字仲尼(伯、仲、叔、季是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伯”为老大,“仲”为第二,“叔”为第三,“季”为最小的。孔子字仲尼,由“仲”字可知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但是如果把姐妹也合起来排序,就以孟、仲、叔、季为序了,在兄弟姐妹中,居长的(大哥或大姐)为“孟”。所以孔子在家排行老二,字仲尼,但他哥哥的字是“孟皮”,而不是“伯皮”)。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由于身处乱世,孔子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使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其中有很多皆为各国高官栋梁。

孔子生活在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春秋末期。那时,封建诸侯统治的政治中心,由于铁制工具的产生与推广,逐渐发展为以工商业为主体的经济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政治上由分割为治向中央集中统一管理转移,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移。五霸争雄,使名义上统一的周王朝,向实质上统一的国家转移。强凌弱,大吃小,生物界的生存竞争法则,促使中华大地处于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的进程之中。有的诸侯小国被吞并,有的诸侯大国被分解。新旧制度的摩擦斗争此起彼伏,优胜劣败的淘汰原则,威胁着每一个统治者。因此,设计各种强国保民,争霸称雄方案的代表人物,纷纷出台,百家争鸣,时兴时灭,孔子即其一也。孔子出身贵族之家,但据史载是他父亲叔梁纥与母亲颜氏女在一种非法婚姻状况下所生。他有幸享受贵族子弟才能获得的文化教育,接触上层社会,置身统治阶级。同时,又不幸长期过着平民生活,收徒授业,游说诸侯,乞贷度日。孔子生长的鲁国,位于今山东腹地,北邻经济发达的燕、齐,南界地广物阜的吴、楚。这些四邻发展中的商品经济,冲击着周公建立起来的社会秩序,商人们重利轻义,与夏、商遗裔复辟旧制的两种倾向交织起来,形成破坏周朝统治体制的多种势力。这些内外因素,不能不在孔子的思想上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家庭教育使他追求富贵,讲究享受,脱离生产劳动;动荡的生活,使他失去依托,终日惶恐不安,同情黎民百姓。在他的学术思想、政治主张,乃至言行上,都具有二重性的特点,这是时代的矛盾、社会的矛盾、家庭的矛盾、个人生活的矛盾的集中反映。

(二)孟子的“信”

孟子沿袭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于诚信,孟子说:“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也就是说,精诚所至,没有不被感动者;没有表现出真诚,也就没有人会感动。

孟子从日常生活的角度,阐述了诚信的重要作用。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三)董仲舒的“信”

秦汉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大一统局面形成,民族间、区域间的政治经济联系加强,思想文化也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思想家,对先秦儒家的伦理思想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形成了一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思想道德体系。其中“五常”就是由孟子的“仁、义、礼、智”这四个德目,再加上“信”而组成的。随着儒家道德正统地位的确立,作为五常之一的信德观念,也就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我国传统道德规范中的地位,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心灵深处。从此之后,“信”作为五常之一,既体现着封建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关系,又约定和规范着人们的道德行为。这一时期对信德的重视,我们从当时的言论中可以得到证实。如:

水倍源则川竭,人倍信则名不达。

——《说苑·谈丛》

能言而不能行者,君子耻之矣。

——《盐铁论·能言》

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

——《淮南子·说林训》

帝入南学,上齿而贵信,则长幼有差而民不诬矣。

——《汉书·贾谊传》

董仲舒(前179~前104),汉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汉族,汉广川郡(今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广川镇)人。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胶西王刘端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此后,居家著书,朝廷每有大议,令使者及廷尉就其家而问之,仍受武帝尊重。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

董仲舒将“仁”定义为“天心”。对于“天人之际”的问题,董仲舒作了大量阐释。他所讲的天,一方面具有自然的外貌,也是指日月星辰四时风雨等自然现象,但另一方面却也是有意识的,能够监督人类的行为,降下灾异或祥瑞。这样,董仲舒的天,是指以自然为外貌而以至上神为本质;人,指人的行为,特别是指统治者的行为。他的天人关系本质上仍是神人关系。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

同类推荐
  • 大学精神培育与创新

    大学精神培育与创新

    大学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经过百年风雨后,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呼声中,大学建设再次成为热点问题。什么是大学精神、什么是大学理念、什么是办学理念等等。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科技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科技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共12册,是专为中国青少年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知识图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涵盖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史、科技、军事、文化等不同领域知识精华。本丛书旨在启发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积极引领中国青少年朋友走向未来,使青少年朋友们能够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是广大青少年学习新知识的理想读物。而这本《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更是系统全面讲解影视知识,使青少年轻松学会。
  • 数学教学的趣味之谜设计

    数学教学的趣味之谜设计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且非常抽象的学科,要让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能感受学习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与热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愉快轻松地接受数学知识,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名著名段欣赏(新课程百科知识)

    名著名段欣赏(新课程百科知识)

    本书内容为品读世界名著名段,带领读者进入一个美妙的世界,让大家回味无穷,受益匪浅。
  • 高考志愿填报宝典

    高考志愿填报宝典

    《高考志愿填报宝典》。考生通过系统,可以找到自己的高考成绩位置。这对高考考生科学、合理、准确地填报志愿帮助非常大。
热门推荐
  • 九尾泪

    九尾泪

    青丘九尾狐仙梦烟,与天帝邵阳一段孽缘。“梦烟,梦烟,只是我的一场梦该多好,这样你是不是还是那个无忧无虑的仙人。”
  • 我在深渊咆哮

    我在深渊咆哮

    地球在2020年遭到位面撞击,另一片时空凌驾在地球之上,地球就变成了他们嘴里的‘深渊’!易寒经历灾变,在新世界活了二十年,位面战争大潮中,被生生碾死,灵魂莫名其妙的回到了大灾变前夕。只剩两年,碰撞即将来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易寒在新世界,在‘深渊’!向苍穹之上的世界发出咆哮!
  • 死亡电影院

    死亡电影院

    一家阴森恐怖的电影院、一家可以用电影票去电影世界的电影院,当李霖走进电影院的时候,新的人生随之开启在《蜘蛛侠》中和蜘蛛侠做好友。在《钢铁侠》中和钢铁侠比追美。在《复仇者联盟》中瓦解复仇者联盟。当李霖带着力量出现在众生视野之中的时候,他将登基为神。PS:新书求收藏点击推荐支持。
  • 像蔷薇一样锋利

    像蔷薇一样锋利

    [花雨授权]直到很久以后,直到经历了更多的事情之后……利恩终于了解,原来人与人之间不可以轻易结下任何羁绊。无论是那一年他爱上卡多莉亚的激情,还是他与华莱士之间的羁绊,都是像太过美丽的蔷薇花一样,温柔并锋利地存在……
  • 玄天称霸

    玄天称霸

    不求风骚惊天下,但求猥琐动世人。一个猥琐的混混穿越到玄天大陆的贵公子身上,看他如何称霸天下。
  • 识知恋

    识知恋

    本文讲述的是两个人从相识到相知,最后相恋的故事。片段一:看着古言防备的看着自己,墨振轩勾了下嘴角:“你怕我。”完完全全肯定的语气。“没,没有,我,。。。我只是和你不熟,你真的好像开错方向了。”古言红着脸,心跳加速,心里真的有点怕怕的。见古言紧张的样子,墨振轩感觉莫名的好笑,自己是洪水猛兽么?有那么吓人么?“我只是换条近路走而已,顺便想请你喝杯下午茶,你不介意的吧!”片段二:“墨振轩,你到哪了?”电话刚通,古言直截了当就进入了话题。“快到你们学校了,你在楼下等我。”“墨振轩,我东西都收拾好了,你帮我拿下来吧!”见车到了,古言狗腿的帮墨振轩打开车门,笑嘻嘻的等着墨振轩下车。“你怎么就那么有信心我会去帮你抬东西呢!”墨振轩也不下车,勾着嘴角看着古言。小言言越发和自己熟了,追妻之路又迈进了一大步啊!片段三:“小言言,那么紧张干嘛?我们家又没有洪水猛兽。”墨振轩牵着古言的手,发现这平时和自己无法无天的人此时手心里全是汗。“我怕,万一叔叔阿姨不喜欢我怎么办?我。。。。。。”见古言这般紧张,墨振轩心里甭提多高兴了,终于拨得云开见月明了。
  • 公文作品集

    公文作品集

    本书《公文作品集》可分为讲话、论文、调查、通讯、报告等章节。
  • 战天斩轮回

    战天斩轮回

    宿命?轮回?亦或是哪些幕后黑手的牺牲品,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可琢磨、不可预知......看少年闯天魂,探身世,破迷局。携至尊血脉,修上古圣经,斩尽四方妖孽,只为至亲之人。苍天弃我,我战天!命数已定?我便斩轮回!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惑世女帝

    惑世女帝

    只因美貌,她被冠“奴”字为名,新婚之夜贞洁被夺,娘亲被害?三年后忍辱归来,夫君身边已另有他人。痴心如她,面对谋位之险,她独独站在他的城下,面对那些对她垂涎欲滴的皇子,以己之力为他守护江山,却在最后被逼上断崖。心死情断,她能否绝地重生?
  • 了本生死经

    了本生死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