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28100000005

第5章 感恩从身边开始(1)

孝敬父母

一、孝为先

中国人有句古话叫“百善孝为先”,为什么中国人认为在所有的善行中,孝道是第一位的呢?自古以来,人们把父母抚育子女,子女孝敬父母,看成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孔子曰:“孝,德之本也”。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孝,乃是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尊敬、依从、感恩的心理。婴孩呱呱落地,从此即与父母家人朝夕生活在一起,其感最亲者,无过于父母双亲。父母对孩子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为子女的成长付出了全部的心血。此种慈爱之情,婴儿即能感知。待其稍长,略具智识,即开始教以孝道,即教导孩子体认父母之辛劳,要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回报父母。这样教,这样说,这样做,都是在孩子能理解的范围之内。孩子虽小,也能感知父母是怎样的疼我爱我,我学父母的样,也应该如此这般去疼父母爱父母,从而使孩子从小即体悟到爱父母是怎样的一种滋味。这种情感体验,就是在孩子天真无邪的心田中播下了一颗“爱”的种子。从小即知爱父母,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长大后就会很自然地爱兄弟姐妹,爱周围的人,爱国家,爱社会,爱人类。可见,中国人教孝,就是要由近及远,由易及难,一步步培养出孩子的爱心来,最终使孩子养成一颗对人类全体大公无私的爱心。而这一切,都是打小从教孩子孝道开始。孝,既是一切教育的开始,又是一切教育的归宿。所以中国人说:“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

如果说父母疼爱子女在相当的程度上是本于天性,那么教孩子孝道则是一种人文教育,是后天教化的结果。固然在人的天性中,人人皆知父母辛劳,要尽我所能来回报双亲,但这种良善的天性如果不及时施以正确的教导方法,使之生根、发芽、成长、坚固,则此种感恩的心情很快会泯灭掉。不知不觉中,认为父母疼我爱我乃天经地义之事,已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至于我也要疼父母爱父母,因无人教无人提醒,没有成为我的生活习惯,乃渐渐遗忘于脑后,最后则渺然无知矣。幼童时期就没有引导孩子形成孝道的观念,没有使孝顺父母成为孩子的自觉行动,长大后却埋怨孩子不懂孝道,岂非是缘木而求鱼!打小就培养孩子的孝道精神,从娃娃抓起,这是最关键的,也最容易见成效。所以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中国人的老话:“爱子,教之以义方”,而孝道,就是义方之最大者。

人的童年少儿时期,是整个人生阶段的预备期。在此阶段培养孩子的孝道精神,就是使孩子从小就沐浴在仁爱忠信的光辉里。《论语·学而第一》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者。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孩子在幼童时期即教以孝道,使孩子从小即明事理,讲道德,则无异于从小就把握住了人生的根本,从小就走在仁爱的人生正道上,这正是与圣人同一本色,同一践履。长大成人后,承继少年时期的理想与信念继续前进,则其必为正人君子,必为社会一优秀分子,其于社会人群之贡献必大矣!能听闻圣教,能实践圣人的正确教诲而于社会有所贡献,则此生没有虚度也!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人生至此,夫复何求!这正是中国人“百善孝为先”、从小即教以孝道的甚深渊旨所在。

二、孝不可丢

时至今日,我们重新提倡孝道精神,仍然有它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提倡孝道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感。今天中国社会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市家庭中“四二一”的结构越来越普遍,即老人四位,父母两个,众星捧月般守着一个小宝贝。一脉单传,加以生活优裕,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想被溺爱也几乎不可能。由此使现代的孩子几乎都以自我为中心,比较自私,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的精神不足。人过于自私,必将使他自己与周围环境多有冲突,对他个人生活的幸福感也多有负面影响。如何逐步泯除私欲,一步步培养出孩子的爱心来?最好的、也是最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从家庭入手,从教导孩子孝道入手。家庭对任何一个孩子的影响都是极其巨大的,有时是决定性的。让孩子从小即体会爱父母是什么滋味,孩子易懂易学易做,且感到特别亲切。以此为第一步,孩子自可慢慢体会出爱同学、爱老师的滋味,再逐步引导至爱国家、爱社会、爱人类。今日学校、社会的品德教育,多从家庭外部着手,一开始即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其道理固然千真万确,惜乎其方法有大而无当、流于空洞之弊。不从身边最亲密的父母、家人、老师、同学入手,不由近及远、由易及难,如何使孩子能够真正体会爱祖国、爱人民是何等滋味?相形之下,中国传统教育以孝道教育为第一步,确实是极其科学、极其合理的。究其原因,它符合人性,符合孩子的天性。

其次,提倡孝道可使父母真正安度晚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众所周知,中国已步入老龄社会。有人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老年人养老的经济负担会逐渐减轻,老年人可以安心颐养天年了。此论甚是,然更有深意在其后焉。人处老年,不仅要求吃饱穿暖,生活平静,更要求能尽享天伦之乐,于亲情的要求尤为迫切。世道艰难,人生坎坷,经历了一生的风风雨雨之后,人往往到了老年才更加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子女尽孝,才是真正满足了老年人的需求,是老年人安度晚年的关键所在。至于经济负担问题,则非其重点所在。有些人认为使老人生活优裕,或者使老年人同住公寓,老人与老人生活在一起,则使老人无寂寞之感,无后顾之忧,这才是最科学、最合理的养老方式。此言又差矣!科学永远不能替代人情。亲情之温暖与可贵,是其他任何方式所无可替代者。合家团圆,其乐融融,其中的幸福感乃发自人心深处,即使是再豪华舒适的老年公寓、养老院也不能替代亲情。一首《常回家看看》久唱不衰,不正是表达了老年人的的共同心声吗?

其三:提倡孝道正是传统文化得以复兴的基础与契机所在。社会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体会到西方文明的弊端,希望能从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答案,以使人生更幸福,社会更和谐。社会近几年持续升温的“国学热”,亦以此为背景。要使国人真正从内心深处认可传统文化,接受传统文化,关键是四个字:身体力行。一方面要继续从理论的角度阐述国学复兴的重大意义,另一方面在百姓的工作生活中,逐步用祖国传统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来作参考,作引导,使其对传统文化有切身的感受和好感。普通民众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真正体会到传统文化对其生活的价值所在,则国学复兴的基础于此立焉,国学复兴的希望大大增加矣。如何使百姓迅速体会到祖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莫过于在家庭中从教孩子孝道入手。孝道精神迄今仍是大多数中国人所认可的道德规范,本身有着深厚广泛的群众基础。于孩子而言,孝道本身易懂易学易做,且特别可亲可近;于父母而言,孩子有一丝孝行,则父母就会有莫大之欣慰与欣喜。传统文化的普及与复兴,以孝道开始,岂不下手易而又有立竿见影之效乎?

孝道,绝不是为了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自私。而是从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身边事开始,从自己做起,由近及远,由易及难,使我们的爱心和责任感日扩日大,最终努力修养到大公无私之境界。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孝也者,正是千里之跬步,江海之小流。百善孝为先,可不信乎?

三、孝为近感恩为远

《史记》中说:“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是人生的启蒙老师,是天下最疼爱自己的人。倘若没有父母的抚养,自己能从一棵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吗?世间最可报答的人是谁?依我看就是父母亲。自己本事再大,官职再高,也不能忘本,不能过河拆桥。正如一首诗中写到:“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为人子女要孝顺, 不孝之人罪逆天。家贫才能出孝子,鸟兽尚知哺乳恩。养育之恩不图报,望子成龙白费心。”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尊重的人,能承望他爱别人呢?

这里有一篇《入则孝》的译文,虽然我们现代社会已经没了那么重的礼节,可是读来你会有所收获,孝是什么,怎样做才为孝,我相信读完会让你找到答案。

在家中,父母叫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 ,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我们犯错了,父母责备我们,应当顺从并且承担过失,不可忤逆他们,让他们伤心。

为人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亲穿的是否温暖,居处是否暖和。夏天,要考虑父母是否感到凉爽。每早起床,一定要看望父母亲,请问身体是否安好;傍晚回来了,也一定要向父母亲问安 。外出时,先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见父母亲,让他们感到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而且对于所从事的事情,不随便改变 。

事情虽然很小,不要擅自做主而不禀告父母,假如任意而为,就有损于为人子女的本分,东西虽然很小,也不要背着父母,偷偷的私藏起来,被父母知道了,父母心里一定十分难过 。

父母亲所喜爱的东西,当子女的都应尽力准备 齐全,父母所厌恶的,都该小心排除。万一我们的身体受到伤害,一定会给父母亲带来忧愁,我们的品格有了缺失,会让父母亲感到羞辱、没有面子。

父母亲爱护子女,子女能孝顺父母亲,那是极其天然的事,这样的孝顺又有什么困难呢?如果父母亲讨厌我们,却还能够用心尽孝,那才算得是难能可贵。一般人 总认为,父母要对子女有所付出后,子女才要有行孝的义务,这和菜市场的讨价还价有什么两样呢?

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而劝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着面孔, 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愉悦,话语要柔顺平和。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要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再劝谏。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亲 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来恳求父母改过,即使招父母亲责打也毫无怨言、

当父母亲有了疾病,熬好的汤药,做子女的一定要先尝尝,是否太凉或太热 。不分白天或夜晚,都有应该侍奉在父母身边,不可随意离开父母太远,在父母重病时,最需要有人照顾,尤其是自己的子女能在身边陪伴,照顾起居,是父母心中最感温暖与满足的。在父母临终病重之际,为人子女的我们, 岂能因为事业忙,或没有时间,而放弃这种机会呢?

当父母不幸去世,必定要守丧三年,守丧期间,因为思念父母就常常悲伤哭泣起来,自己住的地方也改为简朴,并戒除喝酒、吃肉的生活享受。办理父母的丧事要依照礼仪,不可草率马虎,祭祀时要尽到诚意 。对待已经去逝的父母亲,要像对待父母生前一样的恭敬。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孔子说:“孩子生下来三年之久,才离开父母的怀抱,能够自己走自己吃,让父母稍稍松一口气,当子女的 ,我们在父母去逝后,为什么就不能在三年的丧期中时时刻刻想念父母,爱念父母呢?”人生在世父母与我们最亲,给我们的恩情也最重,努力学习侍奉父母的礼节, 把孝道当成一项大事业,用心经营,才能立足于天地之间。父慈子孝,不一定让我们的家富裕有钱,不一定有花园别墅可以住,但是,孝行却可以建立天然和谐的 秩序,让我们活在安和乐逸的环境中。家,如果是一个人的堡垒,孝,就是堡垒下的基石。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让我们用孝行把家固若 金汤堡垒。

让父母放心

一、先学会理解

让父母放心首先要学会理解父母,如果不理解就不会想去了解的心,而没有想去理解父母的心也就不会在意父母的感受,不在意父母的感受也就做一些让父母但心或是不妥的事,那也就无从谈起让父母放心了。

中国有句古话叫“虎毒不食子。”说的是老虎是一种很凶猛的动物,但是也不会去伤害自己孩子,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这是人的天性,我们常见有对父母不好的子女却鲜见有对子女不好的父母,因为孩子对于每个家庭来说是一种希望,所以白发人送黑发人才显的尤其悲伤。为什么父母会舍不得孩子,是因为他们在孩子的身上倾注了太多的爱,有的父母可能善于表达,有的父母可能不善表达,有的父母可能语重心长,有的父母可能简单粗暴,但是不管父母们方法有何不同,但一定是为了孩子好。有了这个认识是理解父母的一个前提。在这样一个基调上谈问题才不会失去信任,也不会偏离初衷。

同类推荐
  • 这样思考,提早成熟20年

    这样思考,提早成熟20年

    本书详实地介绍了人们如何在生活中去不断地思考,积极进取,不拘于现状,并以此走向成功。全书观点新颖,富有哲理,阅读本书后,你将会发现思考问题原来并不是那么困难。
  • 现实生活中要懂的人脉操纵术

    现实生活中要懂的人脉操纵术

    本书内容除讲述人脉的建立、深度开发、维护等常识外,还包含心理学、营销学和哲学、礼仪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以生动具体的实例,重点阐释了构建人脉的意义、理念、方法和实战技巧。这些方法和技巧能够帮助我们结识工作中的亲密挚友,赢得领导的青睐,创造惊人的业绩,最终借助人脉杠杆的力量撬开自己的财富之门。
  • 终极逆商力:改变命运信念法则

    终极逆商力:改变命运信念法则

    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逆境是一种祝福!它看起来像是失败,其实却是一只看不见的智慧之手,强迫人们改变方向,向着另一个更有利的方向前进。”在逆境中,冷酷的事实确实带来了看似不可跨越的障碍和无可弥补的损失,但真相的背后却隐藏了伟大的力量,引发改变。每一次挫折和失败都是一种自我超越的过程,帮助人们打破过往一成不变的信念框框,终结许多幼稚和痴迷;每一次挫败都能磨砺人的意志,考验人的耐性和能力。
  • 干部心理健康读本

    干部心理健康读本

    本书是关于公务员心理保健的读物,从七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从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认识健康的心理、当心理出现问题时有哪些表现,到如何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上以及公务员应具备的健康心理,提出了良好的建议,以达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的目的,使公务员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加以注意,并做好防范,实现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
  • 女孩好命的13堂心理课

    女孩好命的13堂心理课

    本书是畅销书《女孩好命就这么简单》姊妹篇,专门为处于幸福迷惘期的女孩开设了13堂心理课,旨在帮助她们应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巧,从根本上解决诸多心理难题。内容包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女人最好命、成为不讨人厌的“利已”主义者、不知足的女孩嫁给谁都会后悔、嫁得好并且干得好的女孩才能真正好命等。
热门推荐
  • 拿来就用的女人读心术

    拿来就用的女人读心术

    人性的阴暗,利益的驱使,都使得人们在交际中选择隐藏。相较于男人,女人感情丰富容易轻信他人。如果不能识别人心,不懂与人交往的分寸,就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受制于人,甚至落入圈套和陷阱。本书是心理学专家专为女性量身打造的实用读心术。针对女人的心理共性、生活共性、社交共性,详尽讲解一些随手可用并且简单有效的心理学技巧。指导读者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了解和影响他人,在人际交往中成功读出对方内心想法。
  • 高傲皇帝也难逃

    高傲皇帝也难逃

    他是大汉朝的一国之君,萧景诺,传说他杀人如麻,年仅十九岁就把大汉朝治理的仅仅有条。她是大汉朝的和硕公主,萧沐雅,传说她是大汉朝的第一美人,同时她也是大汉朝一国之君萧景诺的侄女。萧沐雅本该正直青春年华,可她却在年纪轻轻的十二岁就嫁给了自己的亲舅舅萧景诺。可是大婚两年,萧景诺都未曾碰过她,在外人眼里她是大汉朝的皇后,可是在后宫之中她却是众人的笑柄。可是,萧沐雅却毫不在意,因为她爱,她所嫁的这个男人,虽然自己所嫁的是自己的亲舅舅,但是萧沐雅却一点也不后悔。
  • 源气纵横

    源气纵横

    手挥风霜酷暑,足踏万顷荆棘,用青春澎湃的热血书写一段故事这是关于一个叫林枫的故事
  • 美人为将:撩个冰山妖王

    美人为将:撩个冰山妖王

    一夕惨遭灭族,一朝身负血仇。被他救起,赐名清凝。毁他联姻,醉中强吻,受他一掌,她心甘情愿。披上战袍,开疆拓土,所向披靡,只为助他入主凌霄。天界门前,拔剑相向,终是一剑诛心,黄泉碧落,永不相见。她身前血污遍地,再听他惨声唤她名字,只是一笑,“清凝二字乃九叔亲口所赐,这便还你。”
  • 阴阳破命

    阴阳破命

    阴阳秘术,妖鬼玄奇。重复的梦境,是否前世的记忆?
  • 人间优游

    人间优游

    作者在水边长大,对水,便有一种无限的深情。《人间优游》的文字是随手而得,或是夜深涉江而过,或是偶遇明月,自富阳至桐庐等等旅程,最终都可溯源到作者对水的眷念,对乡土的眷念。故乡的食物与味道让作者可以在汉字的排列间重回故乡。全书收录了【觅我游踪】,【走近湘西】,【支教日记】以及【水边散墨】四部分内容。
  • 宝藏——夺宝人传奇

    宝藏——夺宝人传奇

    秦桧的后裔秦嵩教授,突然在自己的房间里被杀死,临死前以血写下一句神秘的“满江红”。留在现场的文化记者柳亦文被误认为凶手,遭到警方内的仇敌蒋游竹的穷追不舍。明为文化记者,实为职业夺宝人的柳亦文,在秦嵩弟子孔一清响的协助下展开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发现事情远远不止凶杀案那么简单。南之盗墓帮派淘宝集团首脑黎叔、北之易趣一派盗墓高手胡乔治、隐藏在阴影下的神秘组织霸府,以及穷追不舍的警方,各方实力纠缠起来。从雷峰塔上白娘子的诡计,到岳飞留存的宝藏,一直到秦桧的坟墓,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 此心向一人

    此心向一人

    作者文案无能。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她穿越到了古代,胸无大志,只想安静的活着,偏天不遂人愿,一步步从江南到京都,从默默无闻到声名远扬,天知道她只想做个普通人,但是上天既然让她重活一次,又岂能虚度。瑶光:若有一日我们终究无法在一起呢?破军:便是死,我也不会离开你。一个是名满京都的织娘瑶光,一个是战功赫赫的将军破军,究竟能否跨越千年的距离相爱白首,且听作者分解!
  • 方飞

    方飞

    宅女方颖在鬼节被吓死,回到了婴儿时期。作为赔偿,鬼仙决定教给她一套修真的法决。方颖是孤儿院长到的,变成婴儿后见到了母亲之后还是被送到了孤儿院,但与前生不同的是她很快被人领养。方颖在新家生活很好,如果不是那一场意外
  • 远地世界

    远地世界

    他曾是一名星球警察,护佑一方平安。如今无辜成为逃犯,四处躲避。为了自己的清白,他立誓要回到地球政府,铲除奸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