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89100000012

第12章

91.解决问题的欲望

让我们看看凯瑟琳·博姆坎普(Katherine Bomkamp)的事迹,她只有20岁,却已经不必担心找不到工作、虚度一生了。

她不是天才,长得也不像明星,更弹不了技惊四座的钢琴。她只是想实实在在地做事,解决问题,对社会有所贡献。

高中时,她曾经花很多时间陪父亲去沃尔特·里德军人医院(Walter Reed Army Hospital)。她的父亲是个残疾人,经常要到这个医院去接受治疗。在和伤兵们一起坐在候诊室里等候时,凯瑟琳了解到很多关于幻肢综合症的情况。像很多单纯的年轻人一样,她很想帮助他们。

这个故事值得注意的地方在于,凯瑟琳真的去做了。她没有放弃,也没有等待,而是直接干了起来。她把自己的设想在学校的一次科学展交会上做了展示,之后的几个月,她到处寻访能帮她将这个设想变成产品的专家。这是一个革命性的观念——她相信一定有专家会帮助她。结果,她发现确实有很多专家乐于帮忙,他们很期待那些有志于改变现状的人去寻求他们的协助。这样的专家现实中有,网上也有。难题在那里,贵人在那里,案例也在那里,只等你去发现。

正是这次科学展交会和朋友们的支持,促使她脱离了学校标明的既定轨道,开始做自己的事情。凯瑟琳所做的事,很多孩子也都有能力去做,只是,没有人期望他们那样做。

几年以后,无痛义肢就要申请专利了。对于成千上万的截肢者来说,这很可能是让他们受益一生的设备。而对凯瑟琳来说,生活已经变了。她挑战了体制,没有坐等。她在高中时代就学到的东西只有极少数同龄人学到了,那就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把它变为现实。

92.是“由于”还是“尽管”?

听了凯瑟琳?博姆坎普以及很多其他年轻人的创业故事,人们不免会有这样的疑问。

他们究竟是由于受到学校教育而成功,还是尽管接受了学校教育,但依然成功了?

我们每天都应该问这个问题,在每个教室里问,在每次校董事会上问。答案几乎总是“二者都有”,但是我想,如果我们把“由于”那一面做得更好,结果又会怎样呢?

93.学校是能力发动机还是阶层维护器?

可能二者都有。

公立学校是消灭社会阶层差别的工具,它不看重阶层,只看重能力。

但是,在那些为“上等”阶层孩子办的学校里,比如那些昂贵的寄宿学校,那些富人聚居的郊区学校,或者耶鲁大学,追求梦想是主要的,能力的培养是次要的。孩子们通常在入学时就已经具备更强的能力(比如阅读和交流能力),并有着远大的理想(由于家庭的熏陶)。结果,富人学校强化了这样一个循环,即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注定陷入无穷无尽的能力追赶当中,而且即使他们赢了也无济于事,因为当今社会不看重能力。

但是,假如我们鼓励孩子去梦想,那么她就可以借助于开放的资源去学习,这不仅可以使她学有所长,而且可以帮助她朝更高的目标迈进。

94.大学是将人分为三六九等的工具

工业时代的“物以稀为贵”告诉我们,“好”工作数量有限。确实,大公司有编制上的限制,因此厂长只能有一个。大学英文系只能有一个系主任。大型律师事务所也只能有一个合伙人做总管。即使是最高法院也只有九个法官席位。

就我们所见,等级的划分早早就开始了。人们通常认为,只要你进不了一所好(我是说“著名的”)大学,你这辈子就吹了。

结果,大学变成了高中的延续,只是更昂贵。考入大学(并有可能毕业)就达到了目的,至于你在里面干了些什么并不重要,因为那个“位置”已经是你的了。

曾经,高等教育专门为培养学术精英而设,学习是为了追求知识,钻研深奥的理论,并偶尔有所突破。然而,大学被工业化以后,就成了一个大的学校,只是少了高中里严格的纪律管束。

但是在后工业化的互联时代,等级划分不再重要,大学生也不再稀缺。人们更关心你做过什么实事,不关心你用金钱换来的名校标签。我们能看到你的人际圈子,看到别人对你的看法,知道你如何利用互联网为你服务,从而推断你是否具有领导能力,是否善于解决有意思的问题——正因为如此,大学现在有了新的含义。

95.高等教育即将土崩瓦解(一个营销者的视角)美国高等教育已有四百年辉煌的历史。从十六世纪哈佛大学邀请伽利略当客座教授起,到今天几百万人在电视机前观看大学运动队之间的赛事,大学所享有的时间、金钱和声誉一直在步步攀升。

但恐怕所有这一切即将灰飞烟灭。我认为:

1.多数大学是在为中等水平的学生提供中等水平的教育随便找一本大学宣传册,去掉上面的名字和地图,你能分辨出来是哪个大学的吗?虽说也有一些比较另类的大学(比如圣约翰大学(St John’s University)和深泉学院(Deep Springs College)),但多数学校都大同小异,都是大规模营销商。

请停下来思考一下商业化的后果。由于注重大规模、统一性和排名,大学改变了它们的使命。

在工业化时期,这样的策略相当奏效,因为当时一个大学生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大大超过了雇用他的成本。巨大的需求量使得大学生非常走俏,供不应求。

2.大学学费上涨速度大大超过工资上涨速度结果,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债台高筑,很可能需要几十年才能还清。这种状况人们都有所耳闻,很多人不会再上钩了,这样一来,新一代准大学生就不能(也不会)再盲目地选择上“最好”的学校了。

3.“最好”的定义被滥用

为什么现在的大学要向几百万(!)高中生发千篇一律的垃圾邮件?免学费!申请表仅一页!申请吧!这是我见过的最不专业、最赤裸裸的邮件。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呢?

最大的原因:提高拒收率。一个大学拒收的学生越多,它在美国新闻(U.S.News)大学排行榜和其他排行榜上的名次就会更高。所以各个大学都急着招揽学生以求更好的排名。这个迹象表明,营销商(即大学)急于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如果你能上一个排名靠前的学校,谁管它是不是真的提供更好的教育呢?

4.大学学位能否带来成功很值得怀疑

大学本不该成为(有更多人酗酒的)高中,但是在很多地方,大学正是如此。据我所了解的数据,相比学费更低的大学,那些名牌大学(不论有无橄榄球队)的学位并没有转化成职场上更多的机会、更好的工作和更幸福的生活。

5.资格认证不是答案,而是症结所在

大学的很多问题都是统一的资格认证系统造成的,这种系统一直在驱使大学走高投入、低回报的路线,一直鼓励培养教授型人才,而不鼓励培养领导者和实干家。

正如我们所目睹的大众产品营销这种旧式营销观念正在解体一样,我们将目睹大众学位营销的旧式办学理念即将出现显著的裂痕。

在数字革命前,信息的获取是一个问题,所以,图书馆的规模很重要。上大学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获取信息。而在今天,这个渠道没有那么重要了。上大学的主要价值是可以接触到大师(通常是那些亲自授课并认真治学的教授),还可以参加对个人成长有益的各种课外活动。那么我想问:大众营销型大学在推销自己和抬高身价上的花费是否值得?它们究竟是在培养人才还是在追求排名?纽约大学真的需要扩招吗?为什么呢?

高等教育问题有很多解决办法。如今,获得便宜而自由的教育有着无数的途径。这类教育让你接触社会,使你有机会和做实事的人一起工作,学习怎样才能有所作为(从这里开始吧)。不过,不会有人大张旗鼓地向你推销这类教育的,你也不必进入一所有两百年厚重传统、并拥有一个摔跤队的大学。利用高中毕业后的空档年旅行,做研究助理,开办公司,或者做公益项目,这些都可以为渴望发现新世界的学生们提供各种机会。

唯一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是那些焦虑并喜欢干涉孩子的家长、大众营销型大学和传统的雇主。但是这三类人也正在觉醒,正在学习怎样面对新的形势。

96.大公司不再创造工作岗位

苹果公司最近在北卡罗来纳的莫尔登(Malden)建了一个大型数据中心。如果是30年以前,这样一个工厂会给小镇带来1000至5000个工作岗位。而现在它的雇员总数是多少呢?50。

大公司不再是创造工作岗位的主力,至少不再创造好工作。

但是,这个数据中心研发的工具和技术却为成千上万的人们创造了机会,使他们能够以此为平台去创造新的工作岗位,探索新的领域,发明新的技术。

很多公司都在竞相建造这种“即插即用”[1]的平台。亚马逊、苹果和其他公司正在为新一代就业机会的开创奠定基础——受惠的不仅仅是大公司。在它们建造的支持环境下,像你一样的普通人也可以创造工作岗位。

选择你自己。

注释

[1]即插即用(plug and play)是一个电脑术语,指其他硬件设备插入电脑即可使用,无需用户做技术上的设置。作者在这里将这个词引申,指人们可以通过亚马逊这样的公司提供的平台,为自己和他人创造工作岗位。

97.加油站问题

“美国有多少个加油站?”

这是一个和威廉·庞德斯通[1]笔下那些刁钻的面试题类似的题目。谷歌和微软这样的大公司以使用这类面试题而著名(比如,这一数列的下一个数字是几:10,9,60,90,70,66...),常常使求职者不知所措,产生心理压力。

这并不是我的目的。几年前,我在面试别人时常常会问这个加油站的问题。因为我想知道,在一个答案随处可得的世界里,一旦人们不能搜索答案(面试时,求职者不能用电脑),他们会怎样解决问题。

这是我目前唯一关心的问题。

如果公立中学和大学的宗旨就是训练学生记忆那些本来可以查到的东西,那就是在浪费时间,这个时间应该用在教学生如何犯错误上。

如何犯有用的错误。

我们既需要梦想,也需要善于犯错误。

附:在向500多名面试者提问了加油站问题之后,结果如下:有两人给我发来《统计摘要》[2]里相关的页面(实属多余);还有两人说:“我没有私车”,然后扬长而去。

注释

[1]威廉?庞德斯通(William Poundstone),美国作家。

[2]《统计摘要》(The Statistical Abstract),美国商务部编辑出版的每年一卷的统计数据。

98.失败的代价变了

在工业环境里,失败很可能是致命的,不论对工人还是对经济效益来讲都是如此。

如果要建一个大型工厂,厂房绝不可以倒塌。如果要移动一块一万磅重的矿石,那么从一开始就必须选择正确的手段。如果要修改1000张人寿保险单的法定条款,任何失误都会使公司遭受集体诉讼。

确实是这样。

但是,如果是为了实现一项新的科学突破而试验各种假说,那么在找到正确的理论之前,犯错误是必然的。如果要创造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写一首新的曲子或试着用新方法来增加邮件营销的收益,我们首先必须不怕失败。

如果不允许失败,那就不可能成功。

创新只能来自于敢于试错的创新者。互联经济的一大用途是将不同社群的人们连接起来,让他们互相挑战试错能力——直到找到正确的方向。

这就是加油站问题的目的:看看你面试的这个人是否不怕犯错误,是否能随口编出一个理论,并当场检验其合理性。未来的一切不再是确定的、可证明的、能担保的。相反,怀疑、模糊逻辑和试验才是未来所需要的。

我们是能够(而且必须)培养这些能力的,可以从喜欢用积木搭高楼(再看着它们倒塌)的孩子们教起,一直教到那些从没想过用买来的学期论文[1]对付作业的大学生们。

注释

[1]原文term paper。美国有很多网站卖现成的各式各样的学期论文。

99.“聪明”的定义是什么?

“聪明”在我们的经济和文化中已经被重新定义了,但家长和学校还没意识到这一点。

以下是“聪明”的某些衡量尺度:

SAT分数

GPA平均分

考试结果

做常识速答游戏的水平

这些属于简单的、竞技性的衡量方式,能反映一定的智力水平。

它们是不是能预示将来的幸福和成功呢?在这些方面聪颖过人者会成为当今社会所需的人才吗?

毫无疑问,华尔街和大的律师事务所可以吸纳一部分A类劳动力。这些人受过良好的教育,善于处理大量的数据,可以给公司带来生意、客户和财源。

剩下的全A学生想获得这样的薪酬和地位就没那么容易了,因为这种类型的“聪明”不再受到青睐。人们完全可以把需要高质量完成的重复性工作外包。

那么,那些没有梦想、平均分是C的学生会怎么样呢?他们的前途更不堪设想。

100.谁都能玩音乐吗?

斯坦福大学教授、Smule的发明者王戈[1]认为谁都能玩。问题是,人们总是要喝到醉醺醺才有胆量唱卡拉OK。

于是,王戈为iPhone和其他平台制作了一系列应用,使作曲不仅易如反掌,而且可以随心所欲。

他曾经见到过人们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以一种好玩的方式创造音乐的情景(不是照着乐谱演奏——那是个技术活,而是玩音乐)。“这就像我品尝了这道美味的菜肴,”他说,“忽然,我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欲望,很想对别人说:‘如果你尝一尝,你肯定也会喜欢的。’”

同类推荐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就明确地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教育。”明确地把心理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仁爱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仁爱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 母语传播概论

    母语传播概论

    在人类跨文化、跨国界的信息传播活动中,存在着一种极为普遍的传播形态——母语传播。由关锐和李智主编的《母语传播概论》从国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双重视角观照母语传播,理论与实践、学理与案例相结合,论述了母语传播的基本内涵和特点、基本模式和作用、语言转换、文化对接及效果评估等基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母语传播实践为例,介绍了母语传播的两大发展趋势——新媒体化趋势和本土化趋势。
  • 教学相长文丛-享受着,如此美丽的教育

    教学相长文丛-享受着,如此美丽的教育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 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

    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城市老龄社会政策日益引人关注。《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迁为线索,梳理了在老龄化程度不同的社会环境下老龄政策的演变历程,进而分析现行老龄社会政策的创新点及局限性,展望高度老龄化社会来临时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发展趋势。
热门推荐
  • 王妃别惹火,邪王轻点宠

    王妃别惹火,邪王轻点宠

    姬楠魑嘶哑着声音,按住某人不安分的小手:“你在动一下,信不信我把你办了.
  • 金融炼金术

    金融炼金术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一个操盘手修炼的过程。寂寞、失败、倒下、再次站起来。历经二十年无怨无悔的追求。终于不单单收获财富,获得财务自由,意想不到更获得许多其他的人生价值。也许人生就是这样……
  • 凡世仙渺传

    凡世仙渺传

    天书突然现世预示着什么?在这个天骄辈出的黄金大世诸子并起争鸣的岁月里如何能脱颖而出?万载前的那段空白历史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连神也会陨落?重重迷雾背后隐藏着什么?如何拨开这重重迷雾寻找到真相?薛凡从玉棺中醒来发现自己的身体居然变成了小时候的样子,惊惧中他却惊喜的发现自己竟然可以修行了,是命运的枷锁还是宿命的安排?那些脑子里尘封的画面总有一个模糊温柔的身影出现,她是谁?眼前心爱的女人却又消失了记忆忘了自己是谁,那刺向自己的剑是如此的决绝,为什么会这样?是玄幻小说亦是仙侠故事,有修仙的惊险刺激亦有唯美的爱恨情仇,回归古典,心藏唯美!
  • 神奇宝贝修行之旅

    神奇宝贝修行之旅

    本书写的是主人公小楷,因为被阿尓宙斯叫到神奇宝贝世界完成一项重大的任务,哎,既来之,则安之,看小楷怎么一步步走向强者之路的!(没有开挂,没有羁绊,只有不断的训练神奇宝贝,没有最强,只有更强!!)
  • 为了地球领导权——人造卫星

    为了地球领导权——人造卫星

    《世界航天科普丛书·为了地球领导权:人造卫星》依照卫星的发展历史、研制原理和功能,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各国著名卫星及其惊险、隐秘的故事。照相侦察卫星为什么执行第六使命?截击卫星怎么最终成为点穴杀手?听说过隐形卫星、纳米卫星吗?谁知道课桌上能造卫星吗?卫星还有哪些特技和功能呢?让我们走进一个新奇的世界,见证卫星有趣、惊险和闻所未闻的故事——《世界航天科普丛书·为了地球领导权:人造卫星》。
  • 我的婆婆是第三者

    我的婆婆是第三者

    几乎所有的人都这样认为,他们的婚姻是门不当、户不对。但她偏要逆水行舟,在众人的祝福声中,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然而之后的婚姻生活让她身心俱疲,第三者的插足几乎使他们的婚姻走向坟墓,而这个第三者居然就是婆婆!面对一场充满硝烟的婚姻,该坚守还是放弃?
  • 重生幸福生活

    重生幸福生活

    相信很多人都有想过重生,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
  • 穿越之诗画情缘

    穿越之诗画情缘

    一一oo一朝穿越,古今两世oo一一传了千年的画卷,却是穿越时空的媒介,姥姥的疯癫,父母的失踪,亲戚的惨死,朋友的残疾,一切的谜底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
  • 陌上莲开

    陌上莲开

    她本天地宠儿,得天独厚,本善良烂漫,却不得善果;坚定信了的,终究是一场场错误;原本在意的,终究是曲终人散场;待到陌上莲开再度,不知与谁再赏……【神魔小故事,依旧不喜误入,不喜误入,不喜误入!禁止任何形式转载及借鉴,谢谢合作,蠢柒出产小短篇,更新时间不定,可能很久一更或者怎样,介意者勿入!】
  • 攻妻不备:闪婚老公太腹黑

    攻妻不备:闪婚老公太腹黑

    渣男劈腿妹妹,父亲非但不生气,反而要把她嫁给脑满肠肥的中年秃顶大叔!真是婶婶能忍,姐姐也不能忍!白雯颖不露痕迹破坏渣男订婚礼,却发现双拳难敌四手,就在这时顾大总裁往她旁边一站,“我的女人,容不得你们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