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28400000002

第2章 南京大屠杀(1)

1.日军攻陷南京

日华中方面军突破吴淞线后,于11月22日向大本营建议:“为了解决(中国)事变,攻占中国首都南京具有最大的价值”,“应乘敌人的劣势攻占南京。”24日,日陆军参谋部作战部长下村定在御前会议上介绍陆军作战计划时,提出华中方面军的任务是:利用上海及其周围作战的成果;不失时机地果断地向南京追击。据此,华中方面军从11月下旬开始,分南、北两路向南京方向进犯。至11月底,南北两路日军逼近南京。

南京是当时中国的首都,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但是就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言,素为不战之地。因此,保卫南京不能以城区为重点,只能以其外围作为屏障。自日军占领上海、中国几十万大军在日军追击下向西撤退后,国民政府已无信心保卫南京,但是蒋介石担心在全国强烈要求固守南京和布鲁塞尔会议正在举行之际,如果轻易放弃南京,势必遭到国内的反对,在国际上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在犹豫之中,蒋介石于11月下旬连续三次召开高级将领会议,讨论南京防守问题。最后他否定了作战厅长刘斐等人关于作“象征性防守”和“适当抵抗”的建议,决定固守南京,并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军司令长官。随即调集8个军计13个师,加上其他部队,共约15万人,并进行了防御部署:在南京外围,设置第一道防线,以5个军分别防守;在南京复廊设第M道防线,以2个军外加教导总队、宪兵队防守。

12月1日,日军大本营下达第8号敕令:“华中方面军司令官须与海军协同,攻占敌国首都南京。”当天,华中方面军决定用6个师进行南京作战。12月3日,日军分三路向南京方面进攻:北路1个师从镇江过长江,西进六合,攻占滁县,切断津浦铁路。南路1个师和1个支队从泅安和广德出发,经宁国和郎溪、石臼湖,占领芜湖和浦口,堵住守军的退路;中路4个师从正面向南京攻击前进,于12月7日进抵南京近郊。至此,日华中方面军已完成了对南京城的包围。

12月7日,蒋介石离开南京前召集少将以上守城将领训话,重申南京地位之重要,不能轻易放弃,并要求大家听从唐生智指挥,共同负起守卫的责任。8日,唐生智下令第一线守军退至复廊阵地继续抵抗,并采取禁止北渡长江等措施,决心背水一战。9日,日军集中5个师开始向守军复廊阵地全面进攻。光华门城垣首先告急,日军一部两次突入城内,均被守军消灭。日军受挫后,便于11日集中2个师猛攻雨花台和中华门,并对该地区进行昼夜轰炸。守军第88师拚命抵抗,2个旅长均壮烈牺牲,终因部队伤亡过重,雨花台和中华门相继被陷。战至12日晚,紫金山亦被日军占领。与此同时,各城门均告失守,中国守军与从中华门突入的日军展开巷战,南京危在旦夕。12日下午,唐生智根据蒋介石的指示,向守城部队下达了突围的命令。当时南京城已呈现混乱状态,除少数部队从正面突围出去外,大部分部队涌向下关,造成严重失控和极度堵塞局面。不少人挤死在城门洞里或淹死在江里,更多的人则在日军飞机和机枪扫射下丧生。12月13日,南京陷落。

12月中旬,日华中方面军又令第18师配合第101师向浙江杭州方向进攻,12月24日占领杭州。至此,京沪杭地区便成了沦陷区。

南京保卫战历时10天,以南京的陷落而告终。中国统帅部在上海失守、中国军队主力元气大伤的不利情况下,仍调集兵力组织南京保卫战,广大守城官兵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全凭一腔爱国热情,以血肉之躯,力御强敌,这些都是值得称颂的。

南京保卫战失利决非偶然。敌我力量对比的差距、战前不利的敌我态势和南京易攻难守的地形,是造成南京失利的客观因素。在主观指导上也存在严重缺陷:蒋介石不相信、不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寄希望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寄希望于陶德曼的调停,结果落空。在南京城不利于死守的情况下,蒋介石没有采纳部下“作象征性防守”和“适当抵抗”的建议,而决定死守,导致守军撤退失时,这不能不是战略决策的失误。在战役部署上,不是从实际出发,把防御的重点摆在南京外围,而是犯了城内不宜死守的大忌,导致守军无路可退,蒙受不应有的巨大伤亡。

2.三十万生命血流成河

根据南京市档案馆档案资料记载,“七·七”事变前,南京拥有人口100余万,日军入侵前夕虽然流亡后方一部分,但到11月23日,南京尚“有人口约50余万”,如再加上十几万守城官兵和数万外地难民,总人口仍在60万以上。12月2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对手无寸铁的南京市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军队俘虏,进行了惨无人道的血腥屠杀。1947年3月,中国政府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经过一年多时间调查、取证认定,在日军南京大屠杀中,“被害总数达30万人以上”。设于东京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也作出了大致相同的判决。该《判决书》指出:“在日军占领后最初6个星期内,南京及其附近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总数达20万人以上……这个数字还没有将被日军所烧弃的尸体,投入到长江,或以其地方法处分的人们计算在内。”

日军南京大屠杀基本可分为两大类,即:集体屠杀和分散屠杀。据不完全的统计,集体屠杀毁尸灭迹者达19万人之多。据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315起控诉案的查证结果,属集体屠杀而焚尸灭迹者共有28案,其中屠杀数在千人以上的集体屠杀案件有10起,它们是:1937年12月15日,在上元门外沿马路至鱼雷港江边一带,日军用机枪射死被捆的俘虏和老百姓达9000人以上。10月25日下午13时,中国军警2000余人为日军俘虏后,被解赴汉中门外,用机枪密集扫射,尚未死者悉遭活焚。12月16日下午6时,聚集华侨招待所之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押往中山码头,用机枪扫射后,弃尸江中。12月16日,日军在大方巷难民区内,将青年单耀庭等4000余人,押送下关,用机枪射杀,无一生还。12月17日,在煤炭港下游之江边,日军对约3000名被拘禁者,初以机枪扫射,继将剩下的2000余人驱入一茅屋内,浇上汽油烧死。12月18日夜间,日军将被囚禁在幕府山的中国军民5.7万多人,以铅丝扎捆,驱集下关草鞋峡,然后用机枪射杀,其尚能挣扎者,均遭乱刀戳毙,并将全部尸骸,浇以煤油焚化。12月间,在城外宝搭桥及鱼雷营一带,日军屠杀中国军民3000人以上。12月间,日军在上新河地区屠杀中国军民28730人。12月间,难民和被俘士兵7000余人,在南门外附近凤台乡、花神庙一带被日军枪杀。12月间,日军在燕子矶滩屠杀难民和解除武装的士兵5.5万人以上。

除集体屠杀外,日军零星的分散屠杀更是不计其数。据中国战犯审判军事法庭《谷寿夫战犯案判决书》附件记载,除上述10起集体屠杀案外,还有有据可查、规模不等的屠杀事件870余起。据不完全统计,分散屠杀人数至少在15万以上。

12月13日南京城沦陷以前,日军主要在东起栖霞、龙潭,西至板桥、双闸,南从六山、牛首,北达长江北岸和浦口的广大郊区农村进行屠杀。凡是日军所到之村镇,都染有中国人民的鲜血。如江宁汤山镇许巷村近200户人家,就有100多个年轻人被日军刺死。由城里逃难到沙洲圩的南京烟草公司经理马明福一家6口,及其亲戚7口,外加本村50多人,也都惨死在日军的屠刀下。日军对南京市区的屠杀是从12月13日占领南京市区以后开始的,先是在南京各城门内外,大肆屠杀;然后,杀向市区大街小巷。日本东京《日日新闻》随军记者铃木二郎揭露说:“从光华门北上,走向中山东路,在光华门马路两边,看到接连不断的散兵壕,都填满了烧得焦烂的尸体,马路中间横倒的许多木柱下面,压着的都是尸体,四肢断折飞散,有的缺肢少腿,身首异处,不啻是一幅地狱图画。”

日本兵在南京城内任意屠杀中国的儿童。一个外国证人说:“中国人像兔子似的被猎取着,只要看见那个人一动就被枪击。”中国军事法庭在《谷寿夫战犯案起诉书》中,对日军的这类杀人暴行作了描述;“吴学诗等拉夫不从被杀,李又名等完成夫役亦被杀,殷德才等见放火施救即被杀,张贡才见燃烧民房哀求亦被杀,又李孙民之被杀,以其避难于防空壕中,韩马民等数十人之被杀,因强索柴米之告罄;又向赵陆氏等索姑娘不获杀之,强奸周张氏等不遂杀之,强奸或轮奸杨刘氏等后又杀之;又张世雄等因护子女而被杀,王三毛见父母被害号泣而被杀。”

在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常用的手段有枪击、刺杀、砍头、刀劈、剖腹、挖心、水溺、火烧、狗咬、活埋、锥刺、摔掼、活靶、宫刑、穿刺阴户和肛门等等,屠戮手段之残忍,也许在原始社会时期也不曾有过。

同类推荐
  • 特种狙击手

    特种狙击手

    风林间,一只影子穿过,利剑特别突击队。狙击手严肃冷漠的一笑,击毙数十名敌人。青春,汗水,眼泪,成了这个兵的一切。生命短暂,且看他如何从内心的痛处挣扎出来。跟着他,以军营来回忆青春吧!
  • 战王:铁血柔情

    战王:铁血柔情

    天啊!女军医被劫持了,我要救她,救她,就在刚才,她还为我处理过伤部,我怎么能让她受辱。伤我姐妹者,杀无赦!伤我民族者,杀无赦!杀!杀!杀!我是特种兵部队的强者,也是一架永不停歇的战争机器,更是令敌人和世界为之颤抖的疯狂战士!为国,为民,我又何惧流血牺牲!
  • 晴天霹雳——狙击手

    晴天霹雳——狙击手

    本书将从人类悠长、恢弘的战争历史中,寻找狙击手的身影,通过精彩的图片,生动地讲述一个个有关狙击手的鲜活故事。相信《狙击手:晴天霹雳》可以给读者展示一个既充满硝烟炮火,又不乏智慧谋略的精彩世界。十字准星后如刀锋般令人不寒而栗的目光,瞬间的犹豫、刹那的怜铟、丝毫的同情,都可能使自己成为对手的猎物。他们的职业就是一次次你死我亡的争斗,如果你没有经历过如此残酷的生死对峙,你就没有任何资格责备狙击手的冷酷无情。一个杰出的狙击手,百步穿杨、一枪毙敌,扳机扣动的瞬间就是一个生命的终点,他们的灵魂时刻在冰与火中历练,在爱与恨问激荡。
  • 挽歌project碎魂

    挽歌project碎魂

    1937年日本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1945年日本以失败结束了多年来的征战请大家牢记那个年代但是这一切却被我们逐渐淡忘我们忘却了,我们不愿去想起那个年代,那个国家,那些军人,那些国民以及他们许下的誓言。“以我之命,换得华夏百年安宁!”这是他们破碎的灵魂,在青史书页中留下的呐喊。
  • 军用直升机科技知识(上)

    军用直升机科技知识(上)

    本书介绍了军用直升机的研制、发展、型号、性能、用途等情况。内容包括:中国直-8直升机、美国UH-60直升机、苏联米-4直升机、俄罗斯卡-52直升机、欧洲EC-135直升机、英国NH90直升机、法国SA321“超黄蜂”、南非CSH-2武装直升机等。
热门推荐
  • 苍天不死

    苍天不死

    天道残缺,人心泯灭。在这弱肉强食,无比黑暗的时代。就让我,踏着漫天血骨,来普度众生!就让我,来修补这残缺天道,代天道,而封神!为了世间生灵,我愿永守天道之轮,还众生一个清平世界!天道之守护神--方龙!
  • 吴郡志

    吴郡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次元观测者

    次元观测者

    真名:“那个混球又逃婚了!”嘘界捂着脸:“好像是这样,我这就去抓回来!”—————与此同时—————月夜见看着背后追杀过来不可知名,有不可语形态的怪物大骂道:“我就知道会这样!”这个是一个穿梭者的个个世界穿梭的故事目前为:1不可以说的世界(看的懂内容,知道出自哪里人在书评上留言哦!不知道的人就当是奇遇)2罪恶王冠3暗示教室
  • 人民公仆

    人民公仆

    原善县县委调研室主任吴建国,在一依稀人事调整中被调到善县最贫穷的风水乡任党委书记。当时正值农村经济最困难的时候,教师的工资三个月没有发了,老师们叫嚷着要去县里上访。因是年关,原计划向银行贷的款贷不出来,这个时候,吴建国的父亲老县长去世了,吴建国冒着政治风险,不惜牺牲自己政治前途给老县长大出殡,并把他在父亲葬礼上收到的礼金全部捐给乡财政,给老师们补发了拖欠的工资……
  • 空格式幸福

    空格式幸福

    人世间为什么人会有喜怒哀乐,多愁善感呢?因为这就是人生,有很多幸福的瞬间从我们的眼前溜了过去。而我们依然没有发现。爱情到底是什么?多么难以让人揣度的一个神圣的词啊!本书里面的主人公,把人世间所有的百味杂谈全都经历了,爱情逝去了。但是到后来回想往事的时候,才发现这一切都是一场空格式。
  • 暖男的专属:丫头,好淘气

    暖男的专属:丫头,好淘气

    你快还给我,晓雨眼眸含泪的对蓝羽泽说:“你把这摔坏了我恨你,晓雨望着手中摔坏的不成样的水晶盒,心在滴血,这里面都是我们曾经美好的回忆,而你却为了这个女人……呵呵!晓雨冷笑两声,是你推开了我,那么从此我们便是陌生人,全当不认识,我会永远记得,你给我带来的痛……
  • 泣云

    泣云

    如果世界有多个层次,如果我活在不同的世界,那么我将会如何存在于世界呢?那个世界诞生于一个生物无休止的湮灭与复活,那个世界的力量寄托于生物与法器之上,但是所有人的力量在造物主面前都显得那么卑微,当其复生之时将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美好纪元的开始,那么生物在这么一个有限的世界下所有的努力又是否有意义呢?在那里每个人都可能是理想化的,而强弱对比往往会在瞬间发生变化,而且强大的人可能并不能建立伟大的功业,愚蠢而又贪婪的人却能拥有一切。往往我们满怀期待,但是可能并不会发生。我们看到希望就要毁灭但是转眼它又只需要我们踏出一步。
  • 跟孩子一起读的简明国学

    跟孩子一起读的简明国学

    刘全志编著的《跟孩子一起读的简明国学》涵盖中国人应知应会的全部国学基本知识,包括文化、思想、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各个方面,这些知识不是简单地罗列,而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让孩子理解起来更容易,印象更深刻。《跟孩子一起读的简明国学》并没有大篇幅的“之乎者也”,而是以现代的语言讲述古代的故事,其中不乏现代特有的幽默元素,更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且也有三字经等原汁原味的古文,能让读者近距离接触经典。
  • 神人的世界

    神人的世界

    未知的地球人类文明,一个自称神人类的世界,人类理想的世界也许就在这里,一个拥有人类最佳基因、显赫身世、纯净如水的青年被选中进入这个世界,他超越了人类的极限,成为了先知之一,世界为之改变。
  • 灵异事件实录簿

    灵异事件实录簿

    大学刚毕业的伊辰,在无意间收到了一封死亡信件,这无疑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当他还未反应过来的时候,一件件灵异事件接踵而来,这一切究竟是一场无法解释的灵异现象,还是一个蓄谋已久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