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61200000029

第29章 生态经济文化与中国可持续发展(1)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问题,并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世界众多国家推动发展的主要措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中国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可持续发展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人类发展观的深层次根本变革,需要社会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探索。表面上看,可持续发展主要是解决人与自然等关系中面临的诸多矛盾的问题,而实质上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自身发展的一种新的文化观,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经济、人类今天与未来发展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根本变革。为此,在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明确提出“生态经济文化”整体协调研究,有利于把握生态、经济、文化内在发展关系,确立生态经济文化整体发展观,推进可持续战略的实施。

一、生态经济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

(一)生态经济文化和生态经济文化整体发展观

1.生态经济文化的基本涵义

所谓生态经济文化,是指以自然生态环境为依托人们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活动方式、思维方式。生态经济文化以自然为载体,以人为主体,以人的对象世界(人化自然)为主要表现形式。显然,生态经济文化具有自然、物质、精神、技术等多种复杂的属性。生态经济文化若从内涵和核心来看,它主要指的人与自然关系中形成的,人处理自身发展与自然变化中的价值取向和受价值取向影响的活动方式。

人类发展的历史与自然变化的历史是紧密联系的。在古代社会,人类生产力水平低下,被动的适应自然界,只有在可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索取生存资料,其活动受自然环境的严格约束。人类生存与发展主要是使其活动与自然变化相协调,对自然的破坏性影响是有限的、局部的。到了近代,随着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利用,曾经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的,一度忽视了人类自身与环境的关系,特别是机器大工业出现,给自然界造成愈来愈严重的创伤。同时,自然环境的恶化也危及到人类社会发展。进入当代,人类已经认识到社会的发展决不是单方面的,它受到诸多因素的约束。其中环境与资源恶化是不利于人类发展的,人类开始限制自己的行为,重新重视人与环境的关系。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从经济文化与生态环境关联的视角,思考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问题,这是一个崭新课题。

2.生态经济文化整体发展观

在人类发展与进化的历史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自人类诞生以来就存在的客观关系。对于“人地关系”的研究和思考是人类理性思维里永恒的主题。“人地关系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综合体系,其中,人类的经济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是最基本的重要关系。我们若考察地表空间人类经济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演进变化过程,不难发现,构成人类经济文化系统内部结构和发展机制的依托是空间自然生态系统,其客观物质基础是土壤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经济文化系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生态经济文化系统整体。”在这一整体中,人类经济与文化发展活动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离不开与经济文化主体息息相关的自然环境。

一切历史与现实的经济文化活动都只可能发生在自然、社会、人、相互关系形成的结构框架的范围内。社会发展(以经济文化发展为标志)中,经济的发展决不是纯经济的,其文化的印记必然反映在经济生活中,相应文化的发展也不是纯社会性的,其自然生态变化也对其有直接的影响,例如在社会经济理论中,生态经济学的崛起以及对今天经济活动的影响就充分反映了自然生态环境发展规律对社会经济行为的要求;文化生态学的崛起就是旨在用生态学的观点来审视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中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环境因素的变迁取决于人类的文化因素,特别是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装备”。同时生态环境的演变反过来对人类文化发展趋向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从人类经济文化与生态环境关联的角度看: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经济文化:采集经济形态、自然经济形态、商品经济形态的经济文化活动都是人地关系的反映,实质上并无差别,只有人地关系深度和广度层次的不同。综观人类社会现实的经济文化,不外乎是人类社会圈与地球各种空间圈联系的结果,人类利用自然生态资源获得空气、水、食物、能源和居住场所,从而以自身劳动和智能创造了物质与精神财富,构筑了经济文化。可以认为,人类经济文化与自然生态系统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经济文化活动是人类处理人地关系的表现形式。改革开放以来,实事求是的科学观念和态度受到重视,使我们摆脱了长期羁绊人们思维的各种“唯精神论”、“唯意志论”以及“征服自然论”等形而上学观念。人类新的科技革命和新的发展理论拓展了我们的思维。面对人口膨胀、资源锐减、环境污染等危机与问题,采取了以科学的态度反思过去的经济文化理论,重新探讨人类活动的生存发展的理论,合理组织经济文化活动,重视对人地关系的新思考。在这种新的研究中,人类经济文化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二)生态经济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

在我国社会经济中,明确提出和确立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思想对实践有重要意义。若考察人类人地关系理论的思想发展史,虽然前人没有明确提出过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命题,但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理论中,曾有过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丰富论述,在此简单地追溯前人的观点,对我们认识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关系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对人地关系论述较多的是地理科学家的著作,特别是文化地理学家、经济地理学家、环境地理学家等的著作中,曾从不同的角度对人地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包涵着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思想。德国的K·李特尔在其《地学通论》巨著中,较早提出了“地理环境决定论”;后来,F·拉采尔进一步提出了自然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决定作用。上述理论的共同缺陷是极端地强调环境对社会人文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失之偏颇,并且将环境作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根本错误的。当然,并不否定环境与人类文明存在内在联系,他们的贡献是分析和重视这种内在关系。地理学家的“或然论”不同意“决定论”的观点,马雷特·M·费布等人认为,人是有理性的,其活动并不直接由环境决定,而应由理性决定。后又有 “地理环境感应论”、“人类文化生态论”等观点,进一步强调入地关系中,人的重要性及其作用,特别是人的生态环境观、价值观等文化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特殊作用,特别是观念对人的自身行为的支配的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并对象化在生态系统中。

总之,上述人地关系思想和观念对于我们研究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启迪是:它有助于我们将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研究纳入人地关系的理论高度进行新的探索,使我们的分析具有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有利于我们得出合理的科学结论。

将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作为战略问题研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由于我们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现实中,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的双重深层转换,经济发展与运行已导入了市场机制,强化了社会各方面的横向关联度。社会发展中经济机制导入了文化领域;文化机制也导入了经济领域,生态机制己引入社会发展机制中,并带来了发展主体(经济人群体)思维、观念、心理特征、行为方式、价值准则的各种变化,追求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同时,也追求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以及精神产品质量的提高,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已是社会发展中新的趋向。为此,我们从空间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和有机整合釆研究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经济文化协调问题,就有利于获得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理论和传统观念中一些不科学因素的积淀和影响,加以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将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关联发展作为推动现代化的准则,尚没引起人们的广泛和足够的重视,致使现实生活中经济、文化、生态发展变化脱节。表现在(1)经济发展与环境矛盾尖锐。我国目前每生产1美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在经济发展中,伴随的资源高消耗,加速了生态环境恶化,近15年我国上地沙化面积每年高达1700多平方公里。(2)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不协调。在改革与开放中,有的地区和部门认为只要引进了先进技术,吸引了投资就等于拥有了现代化装备,就将有高效率生产,可是由于文化发展根不上,一些传统的不科学的观念没有转变,劳动者科技素质低,管理能力差,结果经济行为倾斜于追求狭义的经济效益,片面追求产值、利润,而环境保护、三废治理、资源保护、人口控制被忽视,严重地影响了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三)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规律

将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指导思想,并贯彻于实践中,应正确地把握其协调发展的涵义,需要研究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变化的规律性,才能制定合理的发展对策。

(1)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化发展观。

其基本内涵是现代化建设中,人们处理人地关系的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其特点就是按系统的原理,视生态经济文化为一个有机整体,坚持整体系统内部结构优化和同时推动,协调演进从而克服长期以来经济生态文化多元平行和推动,相互封闭的发展观,获得发展的综合效应。

(2)坚持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应着力于处理好生态经济文化整体系统的内部结构关系。

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生态系统客观因素与人的主观因素的关系;社会经济系统与文化系统的关系。在这三层关系中,人的主观因素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客观因素的关系是一个核心问题,处理好这个关系有利于整体系统的协调发展。而要解决好这个关系关键是要改革传统的发展文化观,加强现代文化建设。因为“文化的主要核心是由传统的观念(那是历史的并有选择的)以及从属于这些观念的价值所组成;文化体系一方面可视为文化的产物;另一方面又约束着未来的行为。”只有改革传统文化形成的发展观,才能真正确立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新观念。

(3)推进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应研究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对策。

生态经济文化作为整体系统发展变化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把握的,至少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看出:生态系统是人类、生物和自然环境子系统共同构成的整体,各子系统之间是开放性的,并存在多重双向的交往关系,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与转换。生态系统运动由人类与自然共同作用而进行,运动过程中既有自然环境变化,也有经济变化,还有文化发生与发展。生态系统变化受到人们的文化与经济活动的深刻作用,它们之间紧密关联、共同制约、共同变化这是一股的规律性。经济文化系统是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对而存在的一个有机体,但它们之间又存在内在联系,人类是经济文化的主体,经济文化发展是按主体的需要以主体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果。人类从事经济文化活动当然要遵循经济文化发展规律,同时也要遵循自然生态系统变化规律,经济文化发展也受到生态系统变化规律的作用。例如,人类经济文化从空间上看,各种经济文化圈,经济文化综合体、经济文化区、经济文化景观现象等,都同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向人们提供的自然要素、生态资源要素存在联系,经济文化空间分布与组合的特点和规律与自然生态环境变化规律也存在必然联系。蒙古人的游牧经济文化活动与草原自然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关联就是明证。

综上所述,生态经济文化发展存在的相互联系,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变化规律是可以掌握的,社会经济发展应从客观规律出发,制定战略对策,重视生态经济文化协调发展。

同类推荐
  • 铃木镇一教育法

    铃木镇一教育法

    在本书中,世界著名小提琴教育家铃木镇一教授介绍了自己的人生哲学,以及培养孩子能力的方法。铃木教授提出才能教育方法的前提,就是认为每个孩子生来都是有能力的。因此,孩子在任何学科上的迟钝和困难,都预示着周围环境、教育等方面存在缺陷。
  • 斯皮瓦克翻译思想背景研究

    斯皮瓦克翻译思想背景研究

    斯皮瓦克在各个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尤其在翻译领域,她提出了非凡的翻译思想和策略。但在我国,因其作品理论晦涩难懂,把她作为翻译理论代表人物的研究更是如凤毛麟角。本研究将从她复杂的学术背景入手,研究她翻译理论的观点,希望推进翻译理论的纵深发展。
  • 未来十年机会与财富:说中国

    未来十年机会与财富:说中国

    你真正了解中国吗?你知道未来的机遇和财富在哪里吗?千百年来,所有中国人都面临着回答这两个问题。《说中国》是一部集30年思想探索之大成,给千千万万中国人带来希望之光的书。全书详细分析了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现状和社会现实,一一解剖了当下中国的经济困境、政治理想、文化冲突、历史环境、个人梦想,一针见血地指出,整个中国经济和个人生存到了最危险的边缘,当下的中国人面临着极度恶劣的生活环境,中国人的焦躁不安史无前例,只有由下而上培养公民社会,推广人类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并自上而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才能打动亿万中国人,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实现自由、民主和富强。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中国文学发展概论

    本书主要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概论、中国近代文学发展概论和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概论来总结中国文学发展。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小学生读本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小学生读本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热门推荐
  • 保险公司会计(第三版)

    保险公司会计(第三版)

    本书吸收新《企业会计准则》的精神,充分考虑新准则实施以来相关会计政策和法律政策的新变化,适应保险业务创新的需要,对保险公司会计业务及其核算方法、核算规范进行了全面阐述。全书分为理论篇、保险合同篇、金融工具篇、财务会计报告及分析篇四个部分,共十四章,具体内容包括保险会计基本理论,保险公司会计制度的发展与规范体系,非寿险原保险合同的核算,寿险原保险合同的核算,再保险合同的核算,保险合同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核算,外币交易的核算,金融资产的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金融负债的核算,投资型保险产品的核算,衍生金融工具的核算,保险公司财务会计报告以及保险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分析。
  • 调皮公主的邪魅殿下

    调皮公主的邪魅殿下

    他们是从小的亲梅竹马,两小无猜,从小的相知相识到长大后的相爱,那天她失去记忆从此再她的世界里没有了他,,她会不会想起他……??
  • 原谅我爱你很多

    原谅我爱你很多

    他是一个落破的富家少爷,因在二岁时父亲的公司与黑道上的人有牵连惨遭毁灭,随时中书外出逃走一直过着乞讨的生活为生。父亲的对手阴魂不散,在十几年后又杀害时中书。终于得知真相之后,一切又变得不同了!
  • 我们终究回不了那时光

    我们终究回不了那时光

    间改变了我们,却改变不了过去现在和将来,有一种爱情叫穆子枫许诺,有种一梦幻叫人生若如初遇,有一种刻骨铭心叫在一起,有一种奢望叫天长地久,以上种种仿佛是时间的宿敌,它奋不顾身的摧残蹂躏,欲将穆子枫和许诺的交集支离破碎。
  • 少主的腹黑新娘

    少主的腹黑新娘

    在别人的婚礼上,她遇到曾经弃她而去却又余情未了的前男友,本以为会是一段崭新的开始,可是自己却华丽丽的穿了!突然一道灵光闪过……她要的爱情奇迹呢,奇迹在哪里?先别着急哭,望着接踵而至的三大帅哥——长得很像前男友的轩辕烨华,以及凌霄堡的少主池皓轩,还有卓家庄二少爷卓君天,她擦了擦嘴角的口水,背过身来一阵窃喜:嗯哼!这次不能再死心眼了,该轮到我好好挑选这群臭男人了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哥哥属狼:夫人我好饿

    哥哥属狼:夫人我好饿

    他是她的大哥哥,世家豪门。却独宠筱宁。“君少,少夫人出去逛街了”某毒傲娇抬眸:“派人跟着”“君少,少夫人去山上了”某个颜如玉的腹黑男:“派人跟着”“君少,少夫人说她要上天”某个毒傲娇加腹黑男:“派人跟着”慕筱宁:“君文懿,你个变态,跟你的大头鬼!”君少勾起唇角:“去把大头鬼找来。”筱宁:“......”君少摸摸筱宁的头:“玩够了吗,我带你玩玩怎么样”某污女:“我错了,文懿”君少:“叫好听点”筱宁:“好听点”君少欺身压来:“嗯?”筱宁:“我最最亲爱的文懿”君少:“不对”筱宁:“我亲爱的举世无双的宇宙最帅的懿懿~”君少抱起筱宁:“我说我要你叫得好听点,叫‘啊——’会不会”......
  • 请只给我的青春一种色彩

    请只给我的青春一种色彩

    已经人间消失七年的宋怂货抱着自传重新归来,引起了欢送团的巨大反应。宋怂货宋蕴濡一边流泪一边更文,一边过着普通的生活一边却又活在偶像剧里。若能让她重选,她一定不会在某个时间出现在某个地点,更不会做某件事,这种人生难得一见的天时地利人和被她遇上后,她是哭着也拒绝不。青春一定得是五颜六色、色彩斑斓的吗?倘若她只想要片纯白呢?没有狗血剧,没有狗血人生,她想要的只是和一人平常的生活着,只是,她最痛恨转折句了!这种不断转折的人生到底是怎么回事!?
  • 三世轻狂

    三世轻狂

    一世轻狂,悔恨怨终,二世轻狂,此生为你,三世轻狂,情系终生。
  • 百鬼鉴证报告

    百鬼鉴证报告

    我的父亲则抛弃了原本不错的事业,跑到乡下做了个教师,终年守着一堆图纸,很低调的生活着。似乎宿命一般,我在父亲不知情的十几年中,自学成才做了捉鬼人,直到父亲神秘失踪,我才发现家中的祖宗传承,似乎早已经注定了我的命运,父亲这半生的时间,只是为了在和这种命运进行抗争。可最终,我却依然在不知不觉当中,走上了祖先们的老路,成了一名专门破解灵异事件的专家。阴阳两界之人,注定百鬼缠身……
  • 何侍今生

    何侍今生

    他们一个身负血海深仇的豪门公子,一个生来便是孤儿流浪弃女,却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他一心复仇一去不回,她月下独望长发及腰。他们一个少年丧父跟着哥哥流浪天涯,一个逍遥自在誓要做英雄,他一心要闯荡天下留名千古,她生死相随何侍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