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61500000005

第5章 重庆文化创意旅游发展概述(1)

第一节重庆经济社会及文化创意旅游发展概况

一、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重庆地处中国西南地区,总面积8.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200多万,是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上游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以及中国西南地区城乡统筹的特大型城市。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正式揭牌成立。重庆是中国四大中央直辖市之一,也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直辖十多年来,重庆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国内影响力正快速提高,繁华都市的城市形象得到有效传播。

“十一五”时期是重庆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五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发3号文件,重庆改革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重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努力化解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以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务实举措,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推动了重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但与此同时,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主要包括:综合实力还不够强,产业结构不优,消费贡献率不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资源能源战略储备不足、应急能力不强,生态环保压力增大;二元结构矛盾仍是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统筹城乡区域发展还任重道远;城市规划建设档次还需提高,现代化管理能力尚需增强等。

“十二五”时期是重庆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全面发力、阔步前进的重要时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庆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314”总体部署为核心任务,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成果为人民共享,坚持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坚持通过改革开放不断释放发展活力,基本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综观国内外形势,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主旋律,当今中国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为重庆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重庆仍处在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重庆面临多重发展机遇,“314”总体部署和国发3号文件政策效应加快释放,西部大开发深入实施、三峡后续工作全面启动、国家中心城市和两江新区开发开放又为重庆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值得一提的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在持续,国内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重庆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重庆应当准确把握新变化新特点,结合自身实情,努力开拓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径。

二、重庆文化创意旅游发展概况

文化创意旅游是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而成的新型旅游业态。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是互为依托的产业生态链,重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近年来,重庆高度重视发挥两大产业优势,构建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与发展策略,为旅游业“转型升级”和适度多元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在构建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大背景下,重庆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旅游业是重庆市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重庆国内旅游呈稳健增长态势。作为全国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同时也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布局中把建设大重庆与发展大旅游相结合,对旅游业予以重点鼓励和扶持。2011年,重庆市旅游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2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268.62亿元,旅游业增加值501亿元,占全市GDP的比例达5%,旅游业正在成为重庆的战略支柱产业。与此同时,近年来重庆市也非常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重庆市“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重点扶持六类文化创意产业子项,逐步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链。?2006年,重庆提出“发展创意产业,打造时尚之都”的目标,创意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来自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重庆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420亿元,全市创意产业实体达到2.3万多家,创意产业从业人员达到33万人,市级创意产业基地总数达到40个,其中6个获得国家级基地称号,入驻企业4349家,全市培育建成100亿基地1个、5亿至10亿级基地4个。此外,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迈入“百亿”行列,洪崖洞、巴国城等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动漫产业发展迅速,连续6年在西部原创动画生产数量上排名第一;以工业设计为主的研发设计产业加速启动,现已形成汽摩、装备制造、IT等工业设计优势行业和五里店工业设计中心、空港工业园区、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等工业设计集聚区;时尚消费繁荣活跃,城市主要商圈集聚效应不断增强。近年来,重庆还成功举办了创意产业活动周、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西部国际动漫文化节、黄桷坪涂鸦艺术节业设计大赛、中英创意产业研讨会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了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为创意产业构筑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在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重庆进一步加大了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力度,文化创意旅游逐渐兴起。当前,重庆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顺应市场发展要求,将创意元素渗透到“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全过程,为旅游业的升级换代和旅游产品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动力。目前,重庆在影视旅游、动漫旅游、旅游主题街区、旅游节庆、旅游演艺及文化创意旅游综合体发展方面,注重以创意为内核,为游客提供创意性强、体验性好、参与度高的文化创意旅游产品,满足了游客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有力地促进了文化创意旅游的发展。如: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为游客提供了了解古镇文化、体验古镇民俗的窗口;洪崖洞重现了巴渝十二景之一的“洪崖滴翠”,是游客赏山城夜景、品山城美食、享巴渝文化、品巴渝古韵的绝佳景点;重庆武隆借助张艺谋执导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大力发展影视旅游,同时还借助张艺谋执导的《印象·武隆》进一步推动旅游演艺的发展。

尽管目前重庆文化创意旅游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冷静思考后不难发现,重庆文化创意旅游的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成为了制约重庆旅游产业长远发展的一大瓶颈。国外文化创意旅游起步较早,理论和实践经验相对丰富。国内文化创意旅游起步较晚,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的开发也相对滞后。重庆是地处西部地区的内陆省份,文化创意产业也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结合目前正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尽管重庆文化创意旅游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在产品的创意方面仍相对不足,与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对重庆而言,如何进一步深入挖掘旅游产品的创意内核,将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有机结合,进一步加强文化创意旅游的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第二节重庆文化创意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一、重庆文化创意旅游发展的优势

(一)文化底蕴深厚

文化创意旅游的发展与一个城市的文化积淀息息相关。重庆人文历史资源丰富,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三千年悠久的历史创造了重庆兼容并蓄、融会贯通、多样性、开放性的人文精神,为文化创意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依托深厚的巴渝文化底蕴,重庆文化创意旅游不断发展。近年来,重庆文化创意旅游园、创意设计工作室和民俗文化体验区的发展取得一定突破,磁器口、洪崖洞和巴国城等一批以展示巴渝建筑风貌、传达巴渝文化内涵为特色的民俗文化体验区也逐步发展起来。

(二)经济基础坚实

文化创意旅游属于第三产业中知识型、智能型现代服务业的范畴。国际发展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第三产业特别是知识型、智能型现代服务业会得到蓬勃发展。2009年,重庆市主城九区GDP达57098亿元,人均GDP达2986美元,经济发展正由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为知识型、智能型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有利于文化创意旅游的迅速发展。

(三)产业基础雄厚

重庆是传统的重工业城市,第二、第三产业约占全市GDP的85%,以装备制造业、汽车、摩托车等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基础雄厚、是重庆的支柱性产业。近年来,上述支柱性产业正面临着高新技术改造和工艺革新,需要有研发设计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文化创意旅游的深度参与和配合,这也为重庆文化创意旅游的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无限商机。

此外,重庆是西南地区的一个老工业城市,从洋务运动、抗日战争到三线建设,布局了大量的工矿企业。这些老厂房、老仓库是近代工业文明的摇篮,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容易激发创作者的灵感,因此也成为创意设计类企业选址时特别偏爱的地方,许多创意企业都是利用闲置厂房和楼宇建设起来的,如:501艺术创意仓库、东和地产文化创意产业园、坦克库-当代艺术中心等,这些均为文化创意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人力资源丰富

重庆目前有各类大中专院校70余所,全市普通高校在校生30余万人。其中,四川美术学院是全国3大美术学院之一,重庆大学有专门的影视学院,重庆邮电学院是西部地区重要的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基地。重庆市各高校培养的文化创意旅游人才为重庆文化创意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二、重庆市文化创意旅游发展的劣势

(一)政策支持体系亟待完善

由于文化创意旅游是一个比较新的旅游业态,重庆市的文化创意旅游起步较晚。近年来,重庆市政府对文化创意旅游的发展日益重视,在2006年重庆市的“十一五”规划中也明确指出要重点扶持6大文化创意产业,并将其与旅游业发展密切关联。但从重庆市文化创意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重庆市政府对文化创意旅游的引导和扶持力度还有待增强,应进一步对文化创意旅游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发展思路等作出更具前瞻性和系统性的战略规划。

同类推荐
  • 风俗民情

    风俗民情

    风俗民情,也就是一些民间的风俗习惯。它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采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这种生活文化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 晋中精神

    晋中精神

    本书以2012年在晋中地区开展的“晋中精神”大讨论为背景,全面详细的记录了社会各界对“晋中精神的”的概括精华:明礼诚信、开放包容、艰苦奋斗、唯实唯先。全书体现了晋中人民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明天的美好期待。
  •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是何小竹以词典的形式写的一本关于西藏文化与自我思考方面的,集藏文化知识简介和个人随笔于一体的休闲读物。作者从A到Z的顺序列出有关西藏文化的一系列关键词,并给予深入延展的诠释。
  • 海盗

    海盗

    我们是海盗,有本领的海盗。美丽的姑娘们,请你来到我的怀抱。我们是海盗,自由自在的海盗。在骷髅旗的指引下,为了生存而辛劳。我们是海盗,没有明天的海盗。永远没有终点,在七大洋上飘荡的海盗..感兴趣吧,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这海阔天空的海盗世界吧!他们挥舞刀枪,宣称与上帝为敌;他们抢掠成性,蔑视人间一切权威。他们抛撒金币,以生命疯狂下注;他们以船为伴,有着自己的道德规章--他们已成传说,被海与天封藏。独眼的船长、生锈的火枪、哗啦作响的金币,盛着财宝的木箱..纵横匕海的故事,并不只是幻想。暴风雨、坏血病、骷髅旗、私掠证,荒岛埋宝,公海搏杀..海盗的世界。
  • 服饰的进化

    服饰的进化

    服饰,诞生在文明的源头。它的出现,标志着文明的开始。可以说,服饰,就是文明的一个LOGO。各个文明的碰撞、冲突、融合,推动了服饰的进化,促进了衣冠的聚会、色彩的狂欢。服饰史是一种存在,它又不仅仅只是一种存在。它又是一部变化史,一部流动的传承史。各种变异,各种改革,在它的腹心深处喧响。那里,交错着不同的空间与时间,上演着不同类型的“战争与和平”、不同形式的悲愁与喜悦。从远古到清末,服饰曲折地表达着人类;它以一种外在的形式,表达着民族的内在精神,表达着文化的内在层次。
热门推荐
  • 拒绝重生

    拒绝重生

    如果有一天,她的人生可以重新来过……如果有一天,她可以重新选择自己的命运……如果有一天……可是,没有如果。她也得不到重生……------------------------------------------感谢陆陆提供的封面o(∩_∩)o
  • 雷帝战纪

    雷帝战纪

    陆铭,一个被天镜宗认为天生丹田破损不能修炼的废物少年,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雷神诀》的传承,从此炼化雷霆,上天入地,血战八方,扫荡群魔,成就不朽雷帝!且看陆铭是如何从一个废物少年成长为一代绝世强者,傲视天下群雄
  • 最好的青春时光

    最好的青春时光

    一个叫张霏霏的女生,在小学和初中时学习很好,但高中却一落千丈,她妈妈很着急,给她在学习上很多压力。她很郁闷,但有一天,她遇见了一个全校女生都喜欢的高冷校草学长,他们一见钟情......
  • 大昏君

    大昏君

    打工仔叶天穿越了,醒来后发觉自已竟然是一国之君。当皇帝的感觉就是爽,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推倒母仪天下的皇后,摘掉童子鸡的帽子,然后再酒池肉林,大开无遮大会。爱江山,更爱美人,天下美女尽收后宫,这是他最伟大的理想。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 tfboys之笙歌舞

    tfboys之笙歌舞

    三只与杀手的复仇恋会是什么样的勒,那就看看把。提先声明大大文笔不太好,黑粉就别看了,省得我发脾气,大大脾气也84很好嘿嘿还有可能会比较虐的昂。
  • 杀戮执法者

    杀戮执法者

    邪魅起,风云变。逍遥大陆势力一分为二。两方霸主,邪恶之源——邪魅王朝,杀伐一生——杀戮执法者。一起见正少年明瞳站在大陆之巅!
  • 戮天魔帝

    戮天魔帝

    炼丹师们忙着采药炼丹的时候,秦天毅在用他的破烂鼎炉批量复制丹药。炼器师们在忙着采矿炼法宝的时候,秦天毅在用他的破烂鼎炉提升法宝的等级赚钱。武修们在为自己的钢劲炼体成绩沾沾自喜的时候,秦天毅在用他的破烂鼎炉淬炼自己的肉身。打人就打脸,踩人就踩蛋……且看破烂鼎炉,成就巅峰魔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营图

    营图

    步步为营,图征天下。
  • 后来再没人像你

    后来再没人像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或悲哀或后悔或错过了的青春即使现在的你可能渐渐的放下了那些曾经让你哭的死去活来也让你笑得没心没肺的过往但是你却忘不了那些伤心的开心的难过的难忘的伴随你青春年华的人
  • 最有韵味的历史小说:曾国藩(中)

    最有韵味的历史小说:曾国藩(中)

    十余年畅销百万套。本书获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梁启超对世人说:“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毛泽东对友人黎锦熙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但是,近世国人中也有斥曾文正为元凶、伪君子、汉之不肖子孙的,到后来,汉奸、卖国贼、刽子手,又似乎成了对此人的铁定判辞。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上,一个人的盖棺论定,其反差如此之大,大概找不出第二个。仅凭这一点,就足以引发人们的无限探索兴趣。那么,就让我们一道推开锈迹斑斑的历史铁门,走进一百五十年前那段血雨腥风的时空隧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