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82600000025

第25章 儿童剧(3)

2010年的《巴啦啦小魔仙》给孩子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魔仙堡是一个魔法世界,由魔仙女王统领。心术不正的黑魔仙小月夺走了魔仙彩石,偷练黑魔法,想夺取最高魔法的秘密。而守护彩石的魔仙小蓝,奉命追寻魔仙彩石和黑魔仙的下落而来到人类世界。小蓝藏身于八音盒内,被美琪、美雪带回家并与之结下了一段珍贵的友情。在魔仙女王的首肯下,小蓝教会美琪、美雪魔法,让她们协助小蓝寻找魔仙彩石。黑魔仙后来现身,并培育了严莉莉。正邪两种势力从此展开了一场接一场的交战。魔仙王子也来到人间,和小蓝她们一起战胜了黑魔仙小月。当莉莉知道黑魔法是用来害人的,就放弃做小黑魔仙,成了美琪、美雪的朋友。之后,他们共同打败了黑魔法创始者——黑暗之神古娜拉,美琪、美雪成为了正式小魔仙,还请求魔仙女王让莉莉做了实习小魔仙。这就是中国版的《哈利·波特》,让孩子们在中国的荧屏上实现了“骑着扫帚跑世界”的美好幻想。

从民间故事到远古的神话,从动物王国到未来星球……大胆想象的题材给儿童剧注入了新的活力,《小龙人》、《快乐星球》、《巴啦啦小魔仙》等儿童剧取得的成功也印证了这种取材的发展潜力。借助儿童独特的想象世界,对幻想题材的选取可以说是儿童剧的一大亮点和优势。但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像这样表现儿童幻想世界的儿童剧所占的篇幅实在是太少了,且有的还受“不上星”地方台播出的局限,导致多数儿童收视不到,如《回音壁》、《AA欢乐营》等。

(二)反映现实生活的儿童剧

乘着想象的翅膀,儿童剧可以尽情翱翔,但儿童作为未来世界的主人翁,现实生活中的经历也是其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现实题材的挖掘,是儿童剧选材取向的一个重要方向。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儿童审美观的不断变化,儿童剧在叙述现实题材时,往往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如《爸爸妈妈和孩子》、《太阳有七种颜色》、《好爸爸坏爸爸》、《少年特工》、《特区少年》、《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我的妈妈在西藏》、《太阳小队》、《今晚妈妈去远航》、《我要做个好孩子》、《水浒少年》、《三峡的孩子》、《五彩戏娃》、《外国小孩中国爸》、《家有儿女》等等。这些电视剧多以时下正发生的儿童现实生活为主要表现内容,通过他们的不同境遇展现儿童不同精神气象。《爸爸妈妈和孩子》通过三个家庭教育方式的对比,促使人们思考对孩子不应该放任和溺爱。《太阳有七种颜色》将独生子女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好爸爸坏爸爸》通过黄点点的小学生活描写折射出当今社会教育问题。《少年特工》通过塑造一群少年军校的小侦察兵,表现了现今孩子们对学习军事、学习新科技的极大热情。《只要你过得比我好》(又名《SOS儿童村》、《我们儿童城》)以流浪孤儿为题材,讲述了五个孤儿在儿童村的故事,表达了整个社会对弱势儿童群体的关怀。而《五彩戏娃》则以河北梆子戏为触角,表现了一群小戏曲演员从艺非常态的生存状况。这些儿童剧的创作突破了以往的局限,敏锐地捕捉到了大时代变迁下儿童生活的变化,成功地探讨了儿童精神世界建构的问题。

(三)展现传记人物的儿童剧

儿童有着追求不平凡事物的天性,传记人物尤其是“同龄人”拥有的耀眼光芒一般会让儿童认可,产生归属感,并能影响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这种描绘能使儿童不是从理性上而是从感性上来体悟道德,这也是人物传记儿童剧常葆青春的奥秘所在。因此,儿童剧有相当一部分取材于人物传记,《少年毛泽东》、《赖宁》、《猴娃》、《童年周恩来》、《刘胡兰》、《小萝卜头》、《少年英雄王二小》等都以伟人、英雄或身残志坚具有强大榜样力量的人作为故事描写对象的。这些儿童剧大多没有将“英雄”们塑造成一个不可亲近的圣人,而是以常人的情感去刻画他们的儿童性。如《少年毛泽东》中8—15岁的毛泽东,尚处于不成熟的孩童时期。这样一个孩子,不可能具有成人的智慧,甚至还有些顽劣:“石三伢子”与小伙伴们偷偷下河洗澡,为了怕挨父亲打而慌忙逃出家庭;与私墅先生辩论;把黄泥做的“鬼”当坏人来审判,这些逼真童趣的细节描写避免了传记人物的成人化、英雄化的模式。

英雄崇拜是人类的永恒情结,儿童也不例外。儿童需要英雄,需要模范。传记人物了不起的事迹,可以推动儿童树立积极的人生目标。这种积极作用是与儿童的本性息息相关的,只要有儿童的存在、儿童道德教育之必要的存在,以人物传记为题材的儿童剧就永不会过时。

(四)儿童文学改编剧

新时期儿童剧取材还有一个突出的方面,就是与儿童文学互相呼应,相得益彰。《帽子的秘密》改编自柯岩的儿童长诗;《贾里的故事》、《女生贾梅》、《家有小丑》、《小鬼鲁智深》改编自秦文君的小说;《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根据黄蓓佳的作品创作而成;《三毛流浪记》是张乐平的漫画经典重现;《女生日记》则来源于杨红樱的同名长篇小说;《蜜里逃生》是根据何署坤充满创造力的童话而来。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小兵张嘎》也是徐光耀1958年写成的一部中篇小说转化而来,这个充满“英气”和“嘎气”的机灵少年实质上是抗战时期无数爱国少年的化身。在文学作品纸质市场日益萎缩的今天,众多优秀的儿童文学凭借电视剧强大的形象表现力和影响力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儿童剧成为儿童文学创作展现的一个大舞台。

二、儿童剧的主题表达

艺术之所以是美的,在于能抵达心灵。作为电视剧本身来说,之所以成为精神层面的美的存在,也在于它能够引发受者的共鸣,这便是主题的意义所在。作为反映儿童世界的作品,儿童剧的主题始终涵盖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永恒的爱

爱是人类崇高美好的心理品质之一,是一个社会人追求理想、创造事业、建构幸福的情感力量。对整个人类来说,“爱的需要涉及给予爱和接受爱。……因而我们必须懂得爱,我们必须能教会爱、创造爱、预测爱,否则,整个世界就会陷于敌意和猜忌之中”。而爱对于儿童而言,是他们“感情汇聚的唯一焦点”。儿童剧里,爱是永恒的主题,不变的真谛。儿童剧里主要表达了以下几种爱:

1.真挚的人际友爱

孩童的世界也是人的世界,他们同样要面对各色各样的人:胚胎期与母体之间无意识的联系之爱,襁褓期与亲人间有意无意的依恋之爱,成长期与他人有意识的交往之爱,人际间的真挚友爱时刻存在于儿童世界。儿童剧围绕儿童稚嫩朴拙却无瑕的情感世界展开,通过镜像语言将这种爱的表达具象化、情感化,不仅能感染儿童,同样也能打动成人。《小龙人》里小龙人为了找到妈妈,不管山高路远、千难万险,这份倔强发自于对自身血缘之爱,真挚深厚。《只要你过得比我好》中梦迪妈妈以一颗赤子之心对待五个失去家庭、性格迥异的孤儿,这种爱散发着温暖宽厚的善良之光。除了长幼之间的无私关爱,还有师生之间的挚爱与真情,《悬崖百合》里,面对失陷的延安,老师们带领“延安保育小学”的孩子转移,孩子以绝对信任之爱回报了老师们的舍己之爱。

此外,儿童剧对儿童间友谊也有充分的肯定。建立和维持友谊是儿童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儿童世界的这种情感没有成人空间常见的利害关系,他们对彼此的伙伴之爱源于彼此的吸引,因此散发着别样的纯真之美。《窗台上的脚印》里,倔强孤僻的付强和活泼的汪栋,由互相的不顺眼到后来的互相欣赏,显示着信任和真诚的力量;《好爸爸坏爸爸》中形影不离的黄点点和陈晨,在大人们忙碌于成人世界时,互相陪伴长大;而在《少年特工》中,迟海、郑垒、赵静等少年娃娃兵之间的情谊,更可称为同甘共苦、患难与共的友情典范。

以上所述的这些亲情之爱、师长之爱、友谊之爱甚至陌生人之间的关怀之爱,都使得儿童剧散发着历久弥新的人性的光芒。

2.高尚的爱国思想

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对世代养育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所具有的一种深厚情感。而作为祖国的花朵,未来的主人翁,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是每个儿童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众多优秀的儿童剧中都弘扬了激昂的爱国热情,不管是《童年周恩来》中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炽烈决心,还是《少年毛泽东》中石三伢子在苍茫大地间与旧社会、旧势力的毅然决裂。这种视民族大志为己任的胸怀通过影像语言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爱国的表现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国家的命运,在危难之时英勇战斗,在和平之际默默奉献,这些都是爱国之情的表现。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因此儿童剧中对爱国之情的表达是一种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创作者的责任。

3.纯真的大自然之爱

儿童时期对自然界具有原始的亲近与热爱,这是儿童的天然意识与灵性。苏霍姆林斯基说:“人原本是,而且永远是大自然之子,所以应当把他同大自然的血肉联系都利用来让他吸收精神文明财富。孩子周围的世界,首先就是蕴含丰富多彩和无限美的大自然的世界,这个自然世界是儿童智慧的无尽源泉。”诸多的儿童剧都鲜明地表达了儿童对自然本能纯真的关怀,比如《双筒望远镜》中的鲁科、鲁赛是一对调皮可爱的孪生兄弟,他们精力充沛,对自然的万物充满着好奇,凡事知其然却总要更知其所以然。他们关心废电池的处理,尽管闹了不少笑话,可出发点却是为了保护环境;他们留意春蚕的举止,也是源于对动物的热心;他们积极地验证隔夜开水是可以饮用的,只是因为他们心疼地球淡水资源的匮乏。《金丝猴王国历险记》则将目光聚焦在濒危物种金丝猴上,四个可爱的孩子为了一睹黔金丝猴的模样,走进了梵净山的茂林深处,毒蛇、黑熊的袭击没有阻挡他们的脚步,摔倒在水潭里也没有磨灭他们的勇气,途中遭遇盗猎者的威逼利诱,孩子们为了金丝猴的安全和不法分子斗智斗勇,最终保护了可爱的金丝猴。跌宕起伏的情节表现了孩子们对自然界小动物的喜爱。儿童身上潜藏着爱的财富,爱使儿童以一种敏锐和热情的方式来观察周围的环境。根据斯坦利·霍尔的“复演说”理论:“人类个体自幼稚到成熟的成长历程,正反映人类自原始到现代整个进化阶段的重演。”愈发说明大自然与儿童成长之间的紧密联系。

综上所述,儿童剧中关于爱的阐释源于生活中无数的光斑,孩子们可以由对小花小草小动物及周遭人物的爱,趋向对祖国万里关山和美好明天的爱,爱产生了美,爱伴随着美。这爱有利于儿童体会爱的情感,学会爱的能力。儿童剧中关于爱的主题的弘扬体现了真善美的力量,爱是儿童剧最重要的主题。

(二)良好的操守

如果说儿童剧主题表达中,爱是对人感性的积极肯定的话,那么操守则是从理性层面上来论及的。爱是一种情感,操守是一种原则、一种品格。《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操守的解释是:“指人平时的行为、品德。”而在很多时候,它代表了社会评判的一种标准:诚信、道义、勤奋、勇敢、智慧、宽容、团结等等都是一直被弘扬的良好操守。纵观新时期以来的儿童剧,对良好操守的肯定一直是其表达的重要主题:《小佳佳游园》中小佳佳的乐于助人;《少年特工》中少年娃娃兵的勤奋学习、勇敢机智;《小小的我》中栗欣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小萝卜头》中小萝卜头无惧死亡,对善的信仰的坚贞。《家有儿女》更是通篇都肯定了良好操守,如:第41集《一诺千金》幽默地向孩子们表明了承诺的力量;第43集《随手关灯》在笑声中让勤俭闪光;第44集《见义智为》为孩子们提供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智慧取向;第47集《花瓶事件》则是对诚实守信的表扬。这些美好的操守品行呈现着一种砥砺壮志的凌云之美。

儿童正处于剧烈变化发展阶段,良好操守的呼唤不啻于成长中一种强大的精神推手。良好操守的肯定,正确的价值导向,是儿童剧主题表达的重要指向。

同类推荐
  • 中国手工艺文化

    中国手工艺文化

    手工艺由人民创造,从生产生活中产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传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传承。但面对着汹涌而来的全球化浪潮,如何维护我们自身的文化命脉,保持和发扬自己的民族特性及文化个性,已成为至关重要的课题。本书中具体讲解了一百多项手工艺的历史渊源和制作过程,图文并茂,便于读者了解我国的手工艺文化,进而激发读者对手工艺的关心与热爱。中国手工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和民族情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工技及制品体现了人们对美的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蕴含着人的智慧与创造力。
  • 昆曲

    昆曲

    昆曲(KunOpera),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太仓南码头,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 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

    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

    电影是民俗的一面镜子。影片中,婚殇嫁娶、灯笼火把、秧歌戏曲、皮影小调、朱门石狮、市井乡里,处处都是民俗生活的呈现。一方面,电影成为民俗的影像记载,而且是带有情感体验的影像记载;另一方面,民俗则为电影提供社会生活的斑驳质感,而且是具有时代特色、地域特色、人居特色的文化质感。
  • 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艺术小殿堂

    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艺术小殿堂

    本书系统介绍了生活中的各种艺术,以及艺术的社会价值、科学价值、艺术对人的情感和修养的影响。
  •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讲述了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爱美的民族。所以,从远古开始,礼和乐就被提到很高的地位。孔子教学生的六种教材——《诗》《书》《礼》《易》《乐》《春秋》中,有《礼》和《乐》;孔子教学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和乐居于前两位。目中的重要性。古人说“礼别异,乐和同”,意思是说“礼”是用来别尊卑,序长幼的。也就是通过礼的规定,来制定一种社会赖以稳定的等级秩序。而“乐”,则是求得一种没有尊卑长幼之分的平等与融合,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孔子就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过于礼。”
热门推荐
  • 蓝菲烟重生路

    蓝菲烟重生路

    从刀光剑影、战马嘶鸣的冷兵器时代穿越而来,前世的爱恨情仇并未随风飘逝。再无曾经引以为傲的身份,飞扬洒脱的性格也被现实磨砺的低调内敛,只有昔日的誓言依旧深藏心中,半点不曾忘记。没有强有力的家族背景,并不是长袖善舞、惊艳绝伦,最终的归宿也不会是金碧辉煌却埋骨无数的高大宫殿。年轻有为的总督、高傲的国王、争夺皇位的王子,哪一个才是记忆中生死相随的那个人?**************************作者因为生孩子,坐月子期间是设置的定时发稿,请大家见谅
  • 风云歌赋

    风云歌赋

    一代风云崛起枭雄,爱恨纠葛痴缠一生。戎马一生征战天下,情义涛天无怨无悔。
  • 梦唐记之九剑传说

    梦唐记之九剑传说

    是意外,还是命中注定。喧嚣的聚会之后,九个少年的意外穿越,到底意味着什么?
  • 2010短篇小说卷(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

    2010短篇小说卷(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

    本书收录了2010年短篇小书卷。我认为,文学的经典化过程,既是一个历史化的过程,又更是一个当代化的过程。文学的经典化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它需要当代人的积极参与和实践。文学的经典不是由某一个“权威”命名的,而是由一个时代所有的阅读者共同命名的,可以说,每一个阅读者都是一个命名者,他都有命名的“权力”。
  • 绝代废妃

    绝代废妃

    伊秋,她是才华横溢电影导演,一场空难将她带入异世。当她醒来时,已经成了被废掉的妃子,被当作一颗棋子,被迫卷入一场场情战,国战,夺位战中。局中局,计中计,四国争霸风云再起,夺嫡之争谁与争雄?战火纷飞的沙场,翻云覆雨的江湖,暗波汹涌的人魔大战。当爱恨纠缠,恩怨难分时,伊秋又会如何面对她未来的道路,她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伊秋最后的归宿究竟是高冷霸气,却腹黑薄凉的轩王李墨;还是风流不羁,不乏专情的花月楼;或是温柔痴情,却阴险毒辣的湘王李俊;又或是出人意料的其他人呢?她该情归何处?她的结局是一生纠缠,还是曲终人散?
  • 时空秘境

    时空秘境

    我叶梓凝,一定要通过这关卡,成为受神尊敬的时空守护者!管你是谁,凭什么被你们攒在手中,掌握我的命运!我命由我不由天!“时空之阵!启!”“你敬我一尺,我回你一丈!让你懂得,人不会永远弱!不要小看任何一个人!”
  • 洗具时分

    洗具时分

    孔若君,蒋彤,两个28岁的小妮子,中等姿色,因为学校的政治老师过多而把她们安排去图书馆编书,面对相亲这个敏感话题,两人均对之抱以顺其自然的态度。图书馆张老师阴差阳错的介绍把常枫和孔若君牵到了一起,面对比自己小三岁的常枫,孔若君爱还是不爱?学校出现新生代青年教师魏君谦,蒋彤被其吸引,同一时间,学校英语老师倪暖暖也爱上魏,恰巧蒋彤的大学男友留学归来找她,面对爱自己和自己所爱的人,她该如何抉择?而政治学科组选拔下一任组长势必给两个小妮子带来影响,是选择爱情?友情?还是事业…
  • 灰姑娘不爱王子

    灰姑娘不爱王子

    灰姑娘和王子骑士不得不说的故事——王子说:我不打算分手,更不打算放弃。骑士说:Everygirlisaprincess,呐,请至少在我面前,当一个骄傲的公主。炮灰甲童鞋说:我说,做我老妹吧!
  • 死神之情:绝恋人间

    死神之情:绝恋人间

    她,是世界瞩目的死神,他,是万年一见的绝世天才。她被爱所伤,泪水如雨,他心疼不已,却只能看着她离开,什么都不能做。再次见面,她是怀着复仇的心来,但是,她却爱上了他,这一次,不是虚伪,而是真情......
  • 北大经济管理课

    北大经济管理课

    经济学和管理学本身都是研究人的学问,是世间最简单也最复杂的学科。经济学本质上是一种视角,一种方法,人们通过它观察现实、分析现实并生产出现实中所必须的种种观点、策略。管理学是典型的智慧积聚地,教人怎样利用团队的力量完成个人永远只能望洋兴叹的丰功伟业。学了经济学,你应该有自己的观点,而学了管理学,你应该再也不会对现实有所恐惧了。否则你就是还没学到家或者说根本就学错了。北大经济课、管理课实际上就是要达到这两个目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自己的观点”“不会对现实有所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