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82600000056

第56章 谍战剧(1)

谍战剧新世纪国内谍战剧创作的繁盛景象观众有目共睹,风生水起的态势甚至催生了《秋喜》、《风声》等谍战电影。尤其是2009年的谍战剧《潜伏》,直接推动了新一轮“谍战”高潮的来临,2010年的《黎明之前》更是把“谍战”推向了极致。探究其发生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谍战剧显著的戏剧性冲突、险象环生的情境设置,契合了受众的审美趣味。其二,谍战剧中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起到了为受众心理补缺的功能,和平年代人们无法实现的英雄梦在电视剧中得到了替代性的满足。其三,思想性符合意识形态需求。2009年适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谍战剧以“革命”和“献礼”的名义讴歌为我国革命事业作出贡献甚至牺牲的英雄是谍战剧在本年度规模化呈现的契机。与多数“献礼”主旋律剧的区别在于其卸载了宏大历史叙事的企图,转而通过描述个体对革命信仰的坚守,实现了主流价值观的叙事任务和为共和国献礼的深情诉求。此外,与谍战剧具有相似性的涉案剧限播,以及谍战剧规避当下社会问题等客观原因,与上述因素共同促成了2009年以来电视荧屏“谍影重重”的局面。

第一节谍战剧概述

在厘清2009年以来谍战剧规模化呈现原因的过程中,我们感到,理论界疏于关注谍战剧的概念界定,对谍战剧兴盛的历史渊源也鲜有探究。因而,本书将力图通过对其历史渊源的追溯——反特电影创作特征的归纳来观照新世纪谍战剧的发展和其对应的概念界定。

一、谍战剧的概念界定

谍战剧出现之初,人们大多约定俗成地称之为“反特剧”。如今,“反特”一词早已不能涵盖当前谍战剧的剧作内涵了。我们说,反特这一题材在中国早期戏剧、小说和电影中都曾出现,其中已经形成成熟创作形态的反特电影较大程度地影响了现今谍战剧的创作,因而,理论界对于反特电影的内涵表述可以作为界定新世纪谍战剧的借鉴和参照。吴琼在《中国电影的类型研究》一书中这样界定反特片:“表现新中国国家安全机构、公安警察系统隐蔽战线的侦察人员和边防哨所的边防军战士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与间谍特务进行英勇斗争的光荣业绩,具有鲜明、正确的政治倾向,担负着宣传教育群众的职能,使观众在娱乐中提高警惕,受到教育的惊险样式类型电影,在20世纪50~70年代末期统称为反特片。”孟犁野在《50年代公安题材电影创作回顾——影片个案艺术分析7例》一文认为反特电影“在思想内容上,以揭露敌对势力的破坏颠覆活动,教育人民提高警惕为主。在风格样式上,则以苏联电影(尤其是那部几乎被当做样板的《永远的秘密》)中的惊险片作为重要参照系。”陈刚的《从反特新片所想到的一些问题——兼评〈跟踪追击〉与〈冰山上的来客〉》也以这样的文字描述反特片:“它们通过新颖、尖锐的斗争题材和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揭示了我国人民同敌特分子斗争的艰苦复杂的情景,从而歌颂了人民公安人员和边防战士的英勇精神,暴露了特务分子的丑恶面目。”这些阐释为谍战剧的界定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依据新世纪谍战剧的剧作特征以及反特电影的相关参照,本书将谍战剧的内涵作出如下界定:所谓谍战剧,指的是以特务或间谍活动为核心事件或主要情节,表现我党我军以及爱国群众为了建设和巩固国家政权,打击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和颠覆活动,并以敌我双方的斗争为中心展开叙事的电视剧。情节上植入了“深入或潜伏敌人内部”的典型环节;叙事上倚重悬念设置,结合延宕和巧合等策略推进;情境上险象环生,常将人物推向生存或心理绝境以拷问其立场的坚定性;主题上在敌我二元对立系统较量中提炼并强化恪守崇高使命、坚守革命信仰的人物精神品格,最终实现高扬主流价值观的叙事任务。

细观现今荧屏上的谍战剧,其描绘的社会背景和创作的剧情时间大体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20至30年代到解放前夕;解放初期至今。以下从这两个时间段入手梳理一下谍战剧的外延。

一是以剧情时间限定在20至30年代到解放前夕为社会背景的谍战剧。在这个时间段,包含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时期,有些谍战剧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这里的对敌主体不仅指我党我军,也包含了所有对敌斗争的爱国人士,如《五号特工组》中,一群高级知识分子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回到中国,成立了一个爱国抗日小组。他们听命于国民党方面的安排,与日本特高课的间谍展开智慧对决。这类谍战剧与军事剧不同之处在于,谍战行为是这一类剧作的核心事件,而非军事。而剧情时间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谍战剧则多以表现我地下党为了新中国的建立,卧底于敌方内部,通过传递情报等方式进行对敌斗争。还有不少谍战剧的社会背景是1920年至解放前,这样对敌斗争的指向就同时包含了国内外各种反动势力,如《特殊使命》等,所以更不能把这类谍战剧统称为“反特剧”了。因为与解放初期的反特电影不同,这类电视剧不是以展现敌方特务潜伏我方进行破坏和颠覆活动为主要情节,而多是我方卧底与国民党顽固势力或日军侵华组织进行对抗,并非针对少数特务的破坏行为。

二是剧情时间介于解放初期至现在时间段的谍战剧。这类剧作在谍战剧中占很大比重,这一时期的剧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倒可以称为反特剧。其中尤以展现解放初期到70年代生活背景的作品居多,如《红色档案之凤凰迷影》、《如此多娇》、《英雄虎胆》、《雾都魅影》、《英雄无名》、《东方红1949》、《食人鱼》等剧,立足这一社会背景的剧作敌我分明,情节线索清晰,主要展现了我军粉碎反动敌特对国家政权的颠覆破坏,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剧情时间涵盖80年代至今的谍战剧作目前荧屏上虽不多见,但《落地,请开手机》、《谍战之特殊较量》等剧则显现了此类谍战剧的发展前景。与解放初期的社会背景不同,这类剧作比较贴近当下,突出了和平时期的谍战内涵,强调信息战和科技含量,间谍和反间谍的活动多涉及国家或集团之间的利益。除此以外,谍战剧中也存在一些剧情时间跨越解放前后两个时期的作品。之所以会选择这几个时期,是因为期望通过这些峥嵘岁月里发生的革命故事,不断解读几十年革命历史中共产党人的大智大勇和赤诚情怀,并进而召唤那种强大的革命激情和坚定的革命信仰来给现实以佐证。

二、谍战剧与“反特片”的区别

谍战剧在新世纪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上世纪50至60年代,手抄本谍战小说曾经是盛极一时的文学作品。如谍战剧《梅花档案》、《一双绣花鞋》都是根据当时的手抄本小说改编而来的;而《霓虹灯下的哨兵》则由长盛不衰的戏剧改编成电影,继而被改编成电视剧搬上了荧屏。小说、戏剧和影视,相互影响、相得益彰。而其中以反特电影对谍战剧影响最大,也是谍战剧创作的历史渊源。早期反特片惯用的“深入敌穴”的创作模式,在大部分谍战剧中沿袭下来。其成熟的类型培育了一大批怀有深厚谍战情结的受众,使其在怀旧情绪的引导下,成为当今谍战剧的忠实追随者。但由于时代背景和审美心理的变迁,过分依赖反特片的谍战剧也会禁锢了自身的发展。如采取改编反特片的方式生成剧作,就很难保证谍战剧的新鲜感;过分崇拜反特片的固有创作模式和高大全的英雄人物形象就会沦于反特片的创作窠臼。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反特电影虽然题材雷同,表现形式流于概念化,但其特殊的社会背景、趋同的受众审美心理是其产生的根源,其类型的成熟和风靡并不代表它的创作方式在新世纪谍战剧中也能风采再现。因而,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谍战剧与“反特片”的差异。

(一)社会文化语境的差异

反特片在50至60年代大规模出现,不到十年,数量竟达30多部。《羊城暗哨》、《秘密图纸》、《国庆十点钟》、《寂静的山林》、《虎穴追踪》、《东港谍影》、《冰山上的来客》等影片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之作。一种创作题材在一段时期内的繁荣兴盛必有其产生的根源,“反特片的产生也有其必然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进入冷战格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员,内政外交各种方针政策必然要符合社会主义阵营的利益和需要,由此必然会受到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反对。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军事势力进入台湾海峡,国民党蒋介石军队燃起了反攻大陆卷土重来的欲望。几乎50至60年代的每一部反特片描述这段历史时,都少不了这样的场景:特务头子在给下属打气时,总是要说,第三次世界大战就要爆发,美军很快会从鸭绿江打到中国,老蒋会在美国支持下登陆,收复失地。其实这也正是共和国领导者和人民群众的忧虑。外患当前,自然要清理内部”。新生政权扫除敌对残余就成了当时的首要大事,应和此情此景,反特片的大量涌现也就不难理解了。

而在以娱乐化为主导的大众文化语境中,政治话语似乎不再是影响谍战剧创作的根本动机,过往的社会背景仅仅是标志剧情发展年代和吸引受众的一个时代符号。观众似乎更倾向于谍战剧中陌生化的年代氛围和紧张悬疑的剧情设置。具体到谍战剧创作方面,制造间离感的氛围效果和有效利用时代素材才是嫁接反特片特有时代背景的妙方。如《暗算》中神秘701部队的展示,尘封故事的解密就有效地利用时代素材描绘了特殊的时代气息。

(二)群体性审美心理趋向和个性化审美心理的差异

群众集体性的审美心理趋向也是推动反特片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成规模出现的另一原因。一般来说,在崇拜权威的社会里,群体审美的趋同性可以使个人失去审美个性。如新中国成立初始,观众的审美趣味空前一致,他们将保家卫国、建设新社会的激昂热情寄托在反特片的英雄人物身上,甚至把这种抓特务的“心理情结”从电影搬到现实生活中,通过反特片的宣传教育,在人民群众中,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天真无邪的“红领巾”,从干部职工到街道积极分子,向政府主动报告敌情,积极提供可疑线索和协助破案的事件层出不穷。可以说,阶级立场、民族情感、英雄哲理等这些反特片中蕴含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意识引导迎合了当时受众的审美心理,使个体审美心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趋同化。

新时期以来,文学艺术形式逐步发生了三大转变,即由政治型向社会型转变,由单纯教育型向多样审美型转变,由单一创作方法向多元创作方法转变。为此,今日谍战剧观众的个性审美接受已迥异于往日,这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谍战剧的创作者:只有摆脱反特片的既定创作模式才能适应当下观众的审美心理,反特片模式化创作痕迹应该成为谍战剧创作的大忌。譬如有些谍战剧至今仍在沿袭反特片的创作模式:(1)发现敌人暗中活动,伺机破坏;(2)我方派出侦察员冒充敌方特务打入敌人内部;(3)敌方怀疑我方侦察员的身份,进行初步考察,侦察员经受住考验,在敌人内部基本站稳脚跟;(4)侦察员在接近敌方核心机密时,几乎暴露身份,再次引起敌方怀疑,经侦察员努力,我方群众配合,化险为夷;(5)侦察员基本摸清敌方核心机密,我方全面出击,在指挥部门统一指挥下,战友及群众配合下,里应外合全歼敌人;(6)侦察员恢复原有身份,受到赞扬。这种程式化的创作模式如何推陈出新,既满足部分观众熟悉的审美心理,又能跳脱窠臼适应当今更多的观众审美心理,这是谍战剧尤其是根据反特片改编而来的谍战剧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

同类推荐
  • 课外雅致生活-午夜的激情,爵士乐

    课外雅致生活-午夜的激情,爵士乐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中国仕女画艺术史

    中国仕女画艺术史

    中国古代仕女画从产生到近代,在风格上出现了诸多样式,从六朝的秀骨清像、面短而艳,到唐代的丰肥腴丽,再到宋代的端严秀丽,延及明清的弱不禁风,可以说风格各异,各有特色。这种风格上的变化既是艺术自身内驱力的推动,也是世风变化的影响所致。《中国仕女画艺术史》着重从社会学的角度,运用学科交叉的方法探讨艺术风格的变化,通过对各个时期社会风气、对女性的审美态度,以及由此导致的绘画美学思想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社会的因素如何对仕女画的审美发生作用,导致其风格不断发生变化,继而对仕女画风格的文化内涵、审美价值等进行深入探讨。
  • 影视导演基础

    影视导演基础

    本书介绍了电影的历史轨迹、电视的崛起、导演与剧作、导演与演员、空间设计、场面调度等内容。
  • 茶具收藏艺术

    茶具收藏艺术

    “言茶必曰唐”,大唐中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茶饮之风也随之呈风起云涌之势,在这种社会大氛围的影响之下,古人对专用茶具的呼唤也日渐迫切。中国茶具首次从食、酒器中分离出来而自成一个体系,为品茶文化的进一步推动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课外雅致生活-烧出一本瓦辉煌

    课外雅致生活-烧出一本瓦辉煌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热门推荐
  • 佛说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

    佛说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远古:吾爱未迟

    穿越远古:吾爱未迟

    穿过银河万年光电,亿年时限,指引我追寻心中的念,阿迟你说,我们会永远,永远——彼城浪漫,此处平淡。走进你的城,住进我的心。苏雅穿越到远古,在原始社会努力生存,融入,并找到迟来的爱,恬淡温馨的原始文。文笔手法不好之处,见谅。每天晚上更新。
  • 快穿之变态攻略手册

    快穿之变态攻略手册

    她体内有两个人格,Angela和demon,她死了,demon为了除去Angela,和一只冷情系统绑定。然后……攻略。男主系统(没错简介无能)宝贝们不要对第一个故事抱有太大期望……
  • 提婆菩萨释楞伽经中外道小乘涅槃论

    提婆菩萨释楞伽经中外道小乘涅槃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诱宠小老婆

    诱宠小老婆

    他毁了她的初恋,夺走了她的第一次,然后对她说:“嫁给我,我宠你。”一纸婚约,她变成了豪门少奶奶,被他宠上云端!可为什么在她遭人陷害险些流产的时候,打给他的电话里传来的却是女人的娇喘声!她看着地上的鲜血,泪如雨下……知道一切真相后,她所有的委屈和愤怒都化作一句话:“陆非凡!我要离婚!”而他就像个魔鬼一样将她抵在门后,捏住她的下巴:“然后去找他么?买一送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盛唐延篇

    盛唐延篇

    忆昔先皇巡朔方,千乘万骑入咸阳。阴山骄子汗血马,长驱东胡胡走藏。忆昔开元全盛时,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忆昔盛唐,提笔延篇。
  • 风起乾元

    风起乾元

    一个自小有心灵感应的人,一天他突然做了一个无比可怕的噩梦,这究竟昭示着什么毁天灭地的危机?世界第一通缉犯来华进行邪恶祭祀,超级战士秦风带领小队前往追捕,却发现此事竟引动了多国风云,最终灵异事件出现,更是引来了传说中仙人!噩梦成为现实,地球毁灭,秦风转世重生,返回历史疆域最为广大、波澜最为壮阔的元朝!看主角一个人如何挣扎求存、举世皆敌、终成仙道霸主,最后,他更要挑战最为神秘不可预测的天命,要为未来人类争取一线生机??
  • 重生之恶魔女王

    重生之恶魔女王

    雪,最俗称的代号,幼年时她被拐入‘DEC’杀手协会,成为手染鲜血的绝世杀手,却因头目的疑心、妒忌,遭到毁灭,全员出击,同伴追杀,身躯炸毁,尸骨无存。再次睁开眼,她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居然成为了,出尘脱俗,冰雪聪明,天资绝色的小白莲花。却因完美遭人妒忌,被灌下春药,颜面尽毁,四处逃窜,香消玉损。灵魂驻入,身躯变换,女王重生,不是偶然。身穿燕尾服的男子跪地,他说:“我是来自魔界七十二位恶魔的使者,更是女王的仆人。预言书中曾有女王的记载,嗜血、蔷薇、重生,这是女王唯一的印记。您,就是我们的女王大人。”她是尊贵的恶魔女王,恶魔们的噩梦。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位面事务所

    位面事务所

    踩人踩多了也会遭到算计的。我们主角便是这样一个人,但即使被算计了还是照样踩人无误。
  • 晋神

    晋神

    这个江湖,纷乱繁杂,各色人物粉墨登场,演绎一场盛大的缤纷故事。这个少年,无知无畏,有些机智,带点多情,又将在江湖里溅起怎样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