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84000000035

第35章 博客自媒介与表达自由(7)

我打电话给市长热线提意见,也可以不留名。”该文指出匿名最大的价值,恰恰在于其真实,与笔者在前文的论述可谓同调。但以匿名投票这种民主机制来做比较,显然更具说服力:“我们都有投票的经历,真名投票,投完后念张三这一票给了某某,李四这一票给了某某,这么一搞谁还有兴趣去陪你玩?所以投匿名票,就意味着结果更真实,过程更公正。投真名票,即便我不担心打击报复,我还担心这一票一投,可能把友谊,把爱情,把亲情等等就给投没了。”最后,该文展开反向思维:“我从小做好事就不留名,这叫雷锋精神,全国都提倡。匿名做好事全国提倡,匿名上网就不行,什么逻辑?有人说匿名就是不真诚,匿名做好事怎么就又真诚了?只准我付出,不准我获得,只准我做好事的时候匿名———问题在于上网还不是做坏事吧,你在法律上规定一条说禁止匿名做坏事尽管一万个正确但也一万个白痴。所以我觉得还是算了吧,愿意真名上网的我没意见,您爱咋地咋地,但请不要干涉我这喜欢匿名上网的爱好,大家人各有志,你愿意光明正大,我不愿抛头露面,这不是很正常吗?一句话,我匿名,我喜欢,你管得着吗?”应该说,从真正理性的说理角度看,无须知道这位匿名网友的真实身份,但其论述的匿名上网的道理却再明白不过了。以匿名网友的网络文章来证明匿名上网,包括匿名博客的合法性、合理性,笔者认为符合说理论证的逻辑原理。不因人废言,其中就包括了不需要知道说话人是谁,只需要明白说的话是否合理。

其次,站在官方即政府的立场,笔者则要直接全文征引一九八七年三月三十日中国共产党中央纪律委员会对匿名信所出示的处理意见,即《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纪委〈对于匿名信处理的意见〉的通知》(该通知下发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各大军区党委,中央各部委,国家机关各部委党组,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参照执行),以扫除对于匿名博客所持的种种反对意见。

全文征引如下:

中央书记处:

全国一些报刊、电台曾发表了不少关于匿名信的言论。《半月谈》(一九八六年第十三期)评论员文章认为,匿名信“多是为达到攻讦、恐吓、欺骗等目的而写的”,主张对匿名信“概不予理睬,当作废纸一张销毁之。”有的省委还作出“对匿名信一概不查”的决定。有十几个省、市纪委向中纪委提议,要求对匿名信问题统一认识和正确对待。

根据纪委系统所掌握的材料,中纪委常委就这个问题进行过两次讨论,认为在日常大量的人民来信中,有相当一部分来信不具名或具假名。在这些匿名信中,确实有一定数量反映问题不实,也确有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采取写匿名信的手段,捏造事实,进行诬陷。我们不赞成用写匿名信的方法向党和国家的领导机关反映情况,但对匿名信绝不应一律采取否定的态度。从我们几年来处理人民来信中可以看出,匿名信不都是诬告信,而且多数内容属实或基本属实。值得注意的是,匿名信大多是反映各级领导同志问题的。因此,我们对当前匿名信的产生、作用,以及如何正确处理等问题,提出如下意见,请中央审定:

一、在纪委系统收到的揭发、检举、控告信件中,匿名信约占四分之一。有的省、市占百分之三十,有的高达百分之五十以上。越是反映高级干部的问题,匿名信的比例越大。据中纪委信访室一九八六年一至四月的统计,反映中央党、政、军机关司局级干部问题的来信,匿名信占百分之八十一,反映部、军级干部问题的匿名信占百分之九十三。几年来多次抽查的结果表明,无论匿名信,还是署名信,所反映的问题,属实或基本属实、部分属实的,都占百分之七十以上;反映不实的署名信占百分之二十四左右,匿名信占百分之二十五左右。其中属于诬陷的是极少数,而且诬告信中有匿名,也有署名的。现在正在查处的大案要案,有很大比例是匿名信提供的线索,北京市占百分之四十五,有些省、市百分比还要高。这说明,匿名信也是党员和群众向上反映情况的一个渠道,它提供了不少重要情况。

二、产生匿名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数是由于党内生活不正常,批评与自我批评展不开,对一些人的不正当行为有意见,没有适当场合提出,署名揭发又怕转下去遭到打击报复,所以才隐匿了真实姓名。

由此可见,匿名信的存在有一定的社会原因。因此,对匿名信的处理不宜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

三、提倡向党政机关反映问题,揭发、检举不正之风和违法乱纪行为,要采取负责态度,签署真实姓名,这当然是好的。今后在这方面要多造舆论,促使匿名信减少下来。但在实际工作中,要完全杜绝,还难以做到。如果不加区别地对匿名反映问题的来信一概不理,一律不查,甚至宣传这是“社会公害”,这既不符合事实,也必然是堵塞了一个反映问题的言路,不利于党风好转。匿名信与诬告信不同,揭发不实与有意诬陷也不同。所以,对匿名信仍需给予应有的重视,不宜宣布“对匿名信一概不查。”

四、对匿名信的处理应区别对待:对不明情况的匿名信,中纪委《信访简报》一律不登,不转载;反映道听途说的流言蜚语,或空扣帽子,没有事实的不予置理;对反映一般问题,情节轻微,可交被揭发的本人说明情况,有则改之,无则警惕;揭发有重要内容的匿名信,先要初步核实情况,再定是否查处,揭发不实的则澄清,对那些内容反动,恶毒攻击谩骂的匿名信,可交公安部门酌处。

以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执行。

可以说,匿名博客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其性质都不至于和完全以检举揭发为主要目的的匿名信相提并论。而中国政府最高领导层及最高纪检监察机构对匿名信的处理意见及体现的态度也绝不是曾经甚嚣尘上的“博客实名制”,尤其是“强制实名制”论调那样一厢情愿、一刀切,体现出高度的历史进步性。对匿名性的产生原因的分析尤其深具现实性,直至今日仍然完全具有有效性,而且对匿名博客也仍然适用。诚如《意见》所言:“产生匿名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数是由于党内生活不正常,批评与自我批评展不开,对一些人的不正当行为有意见,没有适当场合提出,署名揭发又怕转下去遭到打击报复,所以才隐匿了真实姓名。由此可见,匿名信的存在有一定的社会原因。因此,对匿名信的处理不宜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对于以社会监督为主要目的的博客而言,其采用匿名的社会原因之根源也仍然在于没有摆脱这种生怕“遭到打击报复”的恐惧感。而某些部门或者某些地区主张采取网络实名制(博客自然也要实名制)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很难说不是想借这种恐惧以压制民众言论、限制社会民主。

PX事件之后,厦门市政府就一度萌生此念。PX项目在厦门的情况在网络世界得以披露并广为民众讨论之后不久,当地媒体就曾报道说,厦门市政府正在酝酿一项地方法规,要求厦门的网站取消匿名发帖,论坛贴文先审后发。而厦门市工商局副局长田锋在接听市长专线时透露,《厦门市互联网有害信息和不良信息管理和处置办法》已于6月中旬开始起草并完成初稿,将于近期由厦门市政府公布实施。田锋称,处置办法可能实行严格意义上的网络实名制———后台实名注册,前台实名发表。正在讨论中的处置办法要求,今后在厦门的网站上发帖,必须用身份证上的名字。田锋说,“反对PX项目的事情出来后,政府觉得对网络内容应该管管了”。但随着事态的发展,厦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林聪明在稍后否认了处置办法与PX项目有关的这个说法,不过他说,按照这个办法,前段时间在网络上“组织、煽动反对厦门PX项目的人”,就将受到处罚。林聪明强调,这个处置办法是在国家的法律法规下进行的。而实际上,宪法规定言论自由是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法程序,只有全国人大才享有此立法权。单从这点而言,厦门市政府就没有权利以立法的方式禁止匿名发帖,或强制网络实名制。好在至今没有听到厦门方面有任何强制实行网络实名制的消息,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于公民言论自由和监督政府机关及公务人员的权利的明文规定则越来越为我国公民所熟知。依据第三十五条、第四十一条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加上上述所引《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纪委〈对于匿名信处理的意见〉的通知》,可知我国公民在保护自己人身安全和实行自己公民权利的基础上,有权利以匿名的方式行使言论表达权和监督权。匿名博客无非是公民在这方面的相关权利在网络空间的具体呈现。

由此可见,所谓“强制博客实名制”于我国国情不合,于我国法律不合,于人性之幽微复杂亦不合,而《博客自律服务公约》所提倡的“鼓励博客实名制”则比较妥帖恰当,尊重个体公民在博客这一自主网络个人空间的权利。实名与匿名,说到底是属于公民的可选择的自由和权利。任何企图以法律的方式强制公民上网必须实名、博客必须实名的行为都是对公民表达权、监督权乃至隐私权的干预和侵犯。否则,公民就可以用钱投票或用脚投票来表达其内心的真实意愿。恰如木心所言:“愚民政策,造成移民政策。苦于被愚,纷纷移民算了。”公民起码的自由就是用脚投票,选择离开而高唱“誓将去女,适彼乐土”,因为在无疆界、全球性的网络空间,这种匿名的网络乐土比比皆是。假如某具体网站或某地区网络对博客强制实名制,作为网民的博主们何妨“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作为具体的博客托管服务网站的负责人,方兴东就曾对博客实名制将导致的此种后果忧心忡忡,他表示:“这种不合理政策将直接摧毁中国新兴的博客服务网站,成为国外博客网站市场推广最好的方式。它将造成中国博客全面向国外服务商迁移,失去一个产业的发展机会。国外博客网站将是中国实名制政策的最大赢家。”而发生在第一个强制网络实名制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事情或许可以让主张博客实名制的人士头脑清醒些。

2007年6月21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曾紧跟形势,发了一个通知,要进一步落实国家有关网络实名制管理的规定,对校内的紫丁香BBS执行完全实名制管理,实名制管理不仅包括原来的实名制注册,也包括实名制发表文章。于是,在推行这一命令的前一天,无力改变此现状的包括站长周楠在内的站务组成人员集体辞去了紫丁香站的职务,而紫丁香论坛遂人去坛空,虽有些许人等实名上网,但应者寥寥。连岳专门在《南方周末》发表评论文章,将厦门市政府和哈工大不顾民意、强推网络实名的行为联系在一起,称:“实名制让网民闭嘴以后,官员就可以放胆匿名作恶。公民监督的紫丁香凋谢,不义官员的罂粟花就必然盛开。”博客实名或匿名,公民的表达自由、社会监督系于一线。而博客实名制不受欢迎,或者更直白地说,为广大公民所强烈反对,于此可见一斑。

第四节 移动博客:手机媒介化与表达自由

博客作为公民个体自由表达的网络自主空间和平台,其价值和权利已在上述部分得到阐述。但博客作为媒介融合趋势的技术体现在前文中表现得则不够充分。在本节,笔者将就以手机为硬媒介的移动博客为对象,分析博客作为媒介融合趋势的产物的具体体现。总而言之,移动博客是公民表达自由得以充分实现,并得以技术充分支持的融合媒介,是博客的更深层次应用。它以手机为媒介,以博客为应用,是个人发布信息、共享信息的互动平台。本节所说的移动博客即指手机博客(英文名为Mblog),也就是手机用户借助无线互联网技术,以网络日记的形式随时随地地记录、传播与沟通信息,构建以手机为硬媒介、以博客为软媒介的自媒介,即笔者所一直强调的私权媒体,实现最大程度的个人表达自由。显然,手机博客是建立在博客、手机与移动互联网三者基础之上的新型融合媒介,可谓“移动的自媒介”。

方兴东将我国博客发展过程到目前为止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并声称我国博客已经进入第三阶段。他表示:“1.2002-2004年,第一个三年,是博客发展早期,梦想家和理想主义者驱动阶段。

这是一个精英写作,精英驱动,精英欢呼的阶段。中国网民还只是刚刚跨越千万级,博客尝试的数量也就是几千几万人的小小群体。但是,这是新浪潮的发源,是新技术革命的初期,非常关键。

同类推荐
  • 新闻有常俯仰百变

    新闻有常俯仰百变

    一篇好的通讯可以是一篇很好的文学作品。但通讯毕竟不是文学。在实践中,为了不使自己盲目,我注意研究文学作品与通讯作品的差异,并归纳出一些规律:哪些文学的表现手法可以在通讯写作中运用,又有哪些文学的表现手法不适宜在通讯写作中运用。
  • 记录南广

    记录南广

    钟灵毓秀,虎踞龙蟠。南广学院的创建得益于天时: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巨大需求,对传媒人才的需求,为创建南广提供了最好的历史机遇。南广学院的创建得益于地利:“长三角”的区位优势为南广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南广学院的创建得益于人和: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民办高校的大力支持为南广学院的创立提供了必备的条件。从“南广”构想的提出,到选址南京江宁方山脚下;从第一栋建筑破土动工到四季芳香的美丽校园;从800学子入学江宁高中的租借校园到万人大学目标的实现,南广学院为中国民办大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 北大成功学习法

    北大成功学习法

    俗话说:“龙生九种,各种有别。”其实人的性格更是千姿百态的。有的人沉静,有的人热烈;有的人喜欢饶舌,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刚强勇敢,历飞翔艰难而不屈不挠,有的人则软弱懦怯,一遇挫折便灰心丧气;有的人脾气暴躁,点火就着,随时可能和人吵架;有的人却慢条斯里,火烧眉毛也不着急。诸如此类的差异,都是人们不同性格表现。心理学家认为,性格是人的个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好坏优劣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生活、事业、家庭和健康的质量,尤其是在现代这样迅速、开放、多变的时代潮流中,拥有坚韧、开朗、豁达等等受人欢迎的性格,无疑会给你的成功之旅助一臂之力,添虎翼雄风。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内生技术进步模式
  • 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历史常识书

    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历史常识书

    王志编著的《我的第一本历史常识书》分为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两部分,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以短小精悍的文字,为青少年读者娓娓讲述历史的精彩,她以时间顺序为“经”,以各个时期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纬”,再现历史风云的种种精彩片断和瞬间,勾勒出文明发展的曲折历程。那每一位耀眼夺目的时代骄子,每一件震憾人心的历史事件,就如同天空中一颗颗明亮的星星,穿越时间与空间的隧道,代代传燃不熄。没有历史就没有今天,没有今天就没有美好的明天。
热门推荐
  • 神种:七族之战

    神种:七族之战

    叛逆少女无缘无故遭人谋杀,却想不到自己穿越到了另一个奇幻世界……这个世界充满杀机,每时每刻都是血腥,战争已经到来,不可阻挡。人族的万年沧桑,精灵族的善良背后的邪念,蛮族的悲哀,人鱼族的不解情,渔人族的无奈,虫族的胸怀大志……七族之战,这不是一场战争,而是而是一次革命!(每周不定时多更!)
  • 雍正传

    雍正传

    他并非康熙最宠爱的子嗣,也绝非众人最看好的阿哥,但就是他得到了所有人都垂涎欲滴的皇位。雍正的登基,究竟是圣意还是人为?本书将带给你最为新奇的答案。
  • 编剧大人,请入翁

    编剧大人,请入翁

    一个是娱乐圈众所皆知的丑闻花瓶女,一个是鼎鼎有名的金牌编剧,阴差阳错之下她偶然得知编剧大人的秘密!灭口不成,竟被他拉来做挡箭牌?岂料假戏真做,吵闹中情愫暗生……不想,昔日金主强势来袭,总裁vs编剧到底谁能胜出!
  • 娶仙记

    娶仙记

    唐小生是一个衰到极致之人,出门被雷劈,工作遭人忌,休息喝口水,还得防人戏!难道衰到极致就是这样,人生充满黑暗,了无希望么?不,衰到极致那就是福,古人云:福兮祸兮,福祸双倚!且看我唐小生在都市中演绎:什么叫福祸双倚,什么叫衰者无敌,什么叫美从天降,什么叫巧娶仙妻!且有诗曰:黄天榜上盘古鉴,十世衰神娶众仙,媚娇秀灵各不同,红娘牵线皆开颜![推荐]兄弟系列——奇幻修真:《功夫修真》[推荐]偶像系列——穿越小说:《大地武士》-(云天空的新书)昨天,单位服务器坏了,这俩天忙着恢复数据,天天加班到12点,更新慢了,望谅解,估计最多俩天!
  • 全职掌教

    全职掌教

    天下皆蝼蚁,掌教独为尊!掌教是这个世界最特殊、最稀缺、最高贵的职业,不论是酒楼掌柜,家族家主,武馆馆主,帮派帮主,门派掌门,邪教教主统统囊括在内。在这里,没有教不好的弟子,力量不够本掌教给你加力量,智商不够本掌教给你加智力,就算是体重达三百斤的胖子本掌教也能让你身轻如燕!什么?你是近视眼?!没关系,本掌教有视觉加成,还不快来拜师?!
  • 重生好孕妻

    重生好孕妻

    上辈子,她命如薄纸,父母重男轻女,上有三个姐姐,下有小弟,十五岁因亲弟弟之故溺水而亡。游荡百年后,她因机缘得以重生,这一次,命运没有重演,她嫁给了一个传闻不详的男人。这个男人对她极好,她的幸福人生也由此起航……
  • 打工妹

    打工妹

    三年前,十九岁的我高考落榜之后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小村庄。在家呆了大半年之后,闲着没事干的我下决心去城里打工。我的男朋友晓得后千方百计阻拦,结果还是让我逃掉了。我到了城里之后,很快便发现这儿并非我想象中的天堂。阴差阳错,不到一月,我竟然成了为人不齿的小姐。
  • 孤步苍穹

    孤步苍穹

    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废柴少年,因为不想被他人欺负,想保护自己唯一的亲人,想摆脱命运的枷锁,他踏上了一条历练之路,结识了一群善良的朋友,却不想越走越远,当真实身份的曝光,至亲的人死亡,朋友的叛离,他还能坚持下去吗?与此同时,茫茫宇宙中,一颗充满黑暗的星球渐渐逼近他所在的星球,以及魔族的降临,且看他如何成为历史的一代枭雄!谈炎风:“我本无心,奈何红尘不肯散。”玄天嗜:“我本善良,奈何总有人比我成魔。”锦流·绯浅:”我本无情,奈何情总深。“
  • 逆乱神魔录

    逆乱神魔录

    何为神?是顺天而生,鸿运加身,修炼至最高境界的人就是神吗?不,这些人并不是真正的神,他们只能称之为伪神罢了,真正的神是要逆天而行,与天争与地争,真正的神要有天若阻我便将这天撕裂,地若阻我将便这地踏碎的霸气,威凌九霄,霸绝荒宇,眼眸所视天崩地裂,刀锋所指势不可挡。且看洛枫如何屠戮天下,逆天成神。
  • 美丽新生活

    美丽新生活

    当人生有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时,你会选择做什么?和家人在一起,体会逝去的亲情?重新寻找一份爱情,享受甜蜜?带着对未来的预知,创造一片新天地?还是又做一回失败的自己?这里可能有你想要的答案。精彩的文字,带你和主人公一起从贫瘠的黄土高原出发,畅游九十年代以来波澜壮阔的中国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