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84000000037

第37章 博客自媒介与表达自由(9)

笔者在2006年发表的《手机媒体:移动媒体的终极形态》一文中,曾有一段话论述手机媒介化中的“用户即内容”现象,并指出移动博客作为手机媒介的信息源,是一个值得开发的领域。现将这段话征引如下:“网络社会学家曼纽尔·卡斯特在‘媒介即讯息’的基础上,认为‘用户是所有媒体的内容’。他的看法是,用户概念在网络文化中取代传统媒体的‘观众’、‘听众’、‘受众’等概念,用户的参与观念深深渗入以网络为代表的媒体运作过程中,用户本身成为在网络中运作的媒体。对此,文化产业中也有‘消费生产者’一说,消费者本身成为生产者。这一点在‘超女’活动中的网上网下拉票行为已经可见一斑,受众在消费媒体的同时其实也参加了媒体内容的生产。而在手机媒体这一完全个人化、极端交互性的多媒体移动终端中,用户在消费内容的同时以互动参与的方式生产内容更值得期待。这将是手机媒体生生不息的强大驱动力。运作方只需要努力创造有趣的体验环境,提供畅通的互动渠道和合理的版权协议即可催生出广大用户的创造力资源。比如移动博客作为未来手机媒体信息源就是一个很值得开发的领域。”

现在看来,这段话中需要修正的是:(1)“用户是所有媒体的内容”这句话早就由麦克卢汉说过了。(2)“消费生产者”最早则由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出过。而“用户即内容”这种警语式的表达在互联网界则被理性地总结为“用户生产内容”,并成为Web2.0时代一面漂亮的旗帜。而莱文森则饱含深情地对此回忆道:“70年代后期,麦克卢汉经常对我说:‘使用者就是内容。’”他认真思索精神导师麦克卢汉的这句话,认为使用者和内容的等式,至少可以追溯到英国文学评论家里查兹的文学批评理论。里查兹说,文本的内容不是存在于作者的意图之中,而是存在于读者合理(而不是异常的)解释之中。麦克卢汉则从此出发,迈出了合理的几步:“从使用者解释文本走向使用者决定文本,再走向使用者就是文本”。

对“使用者是内容”做这种接受美学式的读解,或许是卡斯特所谓的“麦克卢汉星系”那种单向大众电子媒介时代的人可以接受的。但笔者认为,“用户即内容”作为互动的互联网文化里的新现象,已经与麦克卢汉所说的意思渐行渐远了。“用户生产内容”庶几可以代表这句话的原意,虽然已经将这句警语的内涵有所窄化。而博客移动化在“用户生产内容”这一Web2.0的口号下,则意味着:(1)博客移动化会使每一个持有具备移动博客功能的手机的使用者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信息的发布者。这和在固定互联网中一样,将颠覆整个信息传播的模式:从以权威的信息发布为中心,到以个人的信息发布为中心,从而颠覆整个传播秩序。或许“颠覆”用词太过,博客移动化可以补充、完善整个传播秩序和格局。(2)博客移动化,愈发凸显出手机作为新兴的电信传播媒介的魅力。手机不仅仅是通信工具,而且越来越成为一种多功能融合媒介,成为人们随身携带的信息生产和接收终端。它使得未来每个人在移动中表达的自由得到充分的技术支持,也使得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新兴的草根记者。

或许,正如前文所曾说过的,记者不再仅仅是一种专门的职业,它还可以成为每个人的一种以个人眼光记录生活、报道社会的生活方式。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博客移动化带来的这种变化并不是必然的,而只是意味着存在一种可能性。因为并非所有的互联网用户都有这种原创热情,更不是所有互联网用户都会采取手机博客这种方式实现其自我表达和社会监督。为更清楚地表达这层含义,笔者愿对Forrester公司的Social Technographics Ladder中所划定的互联网用户的6种类型(互联网6种用户图形梯)稍作介绍。

依照图形梯自上而下的顺序,笔者逐一对这6种类型的用户加以翻译解说。

1.创造者(Creators)。他们是互联网内容的创造者:(1)发表博客;(2)创建自己的网页;(3)上传自己创作的视频作品;(4)上传自己创作的音频作品和音乐;(5)写文章或故事,并发帖。

2.批判者(critics)。他们喜欢批评、评论:(1)给互联网产品或服务评定等级或发表评论;(2)在别人的博客上发表留言、评论;(3)为在线论坛贡献内容;(4)为维基百科贡献或编辑条目。

3.收集者(Collectors)。他们喜欢收集各种网上内容:(1)使用RSS这种易操作的内容聚合软件来订阅自己喜欢的站点或网页;(2)为自己喜欢的网页或照片添加标签tag;(3)给在线网络站点“投票”表示自己的意见。

4.参与者(Joiners)。他们乐于参与各种社会交往类站点:(1)起码在一个社会交往站点(SNS)登记,并持续登录;(2)访问多家社交站点。

5.旁观者(Spectators)。他们喜欢在互联网上冲浪:(1)阅读不同的博客;(2)从其他用户那里欣赏视频;(3)听听播客内容;(4)阅读在线论坛的内容;(5)阅读消费者评级或评论。

6.不活跃者(Inactives)。他们只干有目的的事:收邮件或利用互联网工作。

此外,以上所提及的事项都不做。

这六种类型的用户,并非完全按人头划分,而是按其在互联网上的行为及其对互联网的使用目的而划分。或许每个人身上都有这六种类型的某些成分,但总有一两种类型的成分重些。总的来说,互联网用户即如此复杂,并非铁板一块,那么用手机实行无线互联网发布博客的用户到底能占多大比重,确实也是个问题。

三、移动博客的现状及展望

应该说,移动博客在我国的推出较早,下图就是我国一些移动博客站点推出的时间顺序表。应该说,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移动博客就一直受到博客服务商的追捧,这体现了商人对人性满足的商机的捕捉,即人性所追求的移动中自由表达的满足。

而通讯商进入媒介化转型使移动博客更显波澜壮阔且前景可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先后都推出了手机博客业务,为无线商业竞争开辟了一片新的战场。

不过,虽然我国移动博客推出较早,并正在逐渐得到使用者的重视,但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根据iResearch艾瑞市场咨询最新发布的《2006年中国博客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移动博客作为跨越平台的新兴服务,在博客用户中的普及率还相对较低,2006年只有4.2%的用户目前正在使用移动博客。而追究移动博客目前普及率较低的原因,首先,同使用网络博客相似,移动博客用户对移动博客的访问速度并不满意。

其次,由于平台的局限性,移动博客的表现形式不如互联网博客多样,表现力相对较差。另外,包括手机资费、操作性等平台硬件制约因素都造成了用户对移动博客使用体验感觉一般的情况。但可以预计的是,在未来,随着手机终端平台和移动博客技术的发展,合理改善目前移动博客存在的用户体验问题,移动博客会以其方便快捷的分享特点,迅速扩大在用户中的普及率。下图所表现的就是此次调查所得的关于“2006年移动博客用户使用移动博客的感受”的说明。当然,移动博客目前存在的问题,都属于技术婴儿期和商业幼稚期不可避免的问题。随着相关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成熟,相关商业开发的理性合理,当然还有广大手机用户的意识觉醒和终端普及,这些问题就都将迎刃而解,手机移动博客或许终将迎来其井喷式增长。

比照手机移动博客在日本和美国的发展现状,或许可以让人们看到手机移动博客的光明前景。据《人民邮电报》2008年4月29日报道:有关调查显示,日语是博客创作使用最多的语言种类,以日语创作的博客占全世界博客总数的37%,平均每天增加150万篇。而日本手机用户习惯在乘坐通勤列车的漫长行程中浏览网页打发时间,更有些人热衷于通过手机进行阅读和创作。如今,日本约有7000万人每天使用手机浏览网页。在2007年度小说类畅销作品排行榜前10名中,一半来自这种“掌上创作”。位列排行榜前3名的小说,作者都是在手机上写博客的文坛新人,一批文坛新星从手机博客创作热中冉冉升起。

一位年仅21岁的女孩创作的描写高中生爱情的小说《如果你》去年出版后,受到广泛欢迎,销量已达100万册。但是,由于手机博客创作风格明显不同于日本传统文学创作风格,一些传统主义者担忧它会对日本文坛造成冲击。美国研究网络书籍营销的史蒂夫·韦伯说,日本作家在网络写作方面远远领先于美国作家。许多成功作品最初以手机博客形式创作,再印刷成书发行。美国出版商则刚开始了解炙手可热的创作博客作家的能量。

韦伯说:“小型出版商一定会关注受欢迎的博客作者,因为博客作者已预先完成市场营销这一最困难的工作。”而《新华每日电讯》也于2008年4月14日发表名为《手机博客成新宠,随时随地记点滴》的报道,指出移动联网设备和网络社区的结合导致了一种新型网络日记“迷你博客”的诞生。这种新型博客专指人们通过手机发布简短信件(文字、图片甚至视频),告诉别人自己正在做什么或想什么。并专门介绍了Twitter和Utterz两家手机博客网站。人们对迷你博客的热情也使无数博客网站和虚拟社区网站集中精力,使博客服务更便捷,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发布。脸谱网(facebook)去年早些时候就已向外界开发商开放平台,邀请Twitter为它的网络社区提供客户定制服务。热门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也与手机连接,它还在苹果iPhone手机中内置一种特殊播放器,使iPhone兼具打电话、上网、听音乐和看视频等多种功能。图片分享网站Flicker4月也增添视频功能,使用户能直接用手机上传图片和视频。报道借Utterz网总裁之口说:“当一项新技术能够使人们能更方便、更有效地做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时,这项新技术最容易普及。”而我国业界对手机博客的前景也深表认同。“积水成渊博客”在博文《无可阻挡的手机博客》中举出如下理由证明手机博客之无可阻挡:

手机移动带宽的提高:远的是3G雾中看花,好在也越来越近。更近的是2.75G的Edge已经投入使用;

功能丰富的廉价手机:山寨机比国产正规手机有创意和突破得多的多,特别是价格,400左右就可以买到一台具备大多数廉价娱乐功能、3寸屏幕左右的黑手机;

手机上网资费的调整:现在是雷声大雨点小,可以预期未来的数年,该资费一定会大幅度降低,移动们将迎来互联网时代的井喷;

为什么最先是博客:博客的本质决定了它会最先占领手机屏幕:及时的资讯更新、以文字内容为主的建站导向、流量相对较小、用户忠诚度相对较高。

虽然关于山寨机的说法不足为取(笔者认为,将一种新文化现象的普及,或者说将一个新的内容产业的繁荣,寄托在“山寨机”这样的黑手机身上,毕竟不够牢靠,也不合法理),但山寨机从反面证明了,功能丰富的廉价手机终端、日益降低的手机上网资费和逐渐得以满足要求的无线带宽确实是手机博客蓬勃增长的前提条件。

不过,随着手机移动博客的发展,相关的政策监管势必跟上。比如,如何确保信息安全、如何保护手机用户隐私、如何确保病毒之类的东西不通过手机博客传播以及如何确保信息传播不会造成社会混乱,都将会给政府监管部门带来难题,而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到工业和信产部,而且还将涉及到广电总局和公安部、国家安全局,实在是个牵涉面极广、难度也颇高的系统工程。因此,就我国而言,手机博客的发展在技术改善、产业政策制定甚至是政治制度建设等方面,都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在未解决好这些问题前,手机博客的发展虽然充满了诱惑,但同时也充满了不确定性。移动中的自由表达,作为手机博客的愿景,目前尚远不足以成为现实。

同类推荐
  • 讲给中学生的课外知识-谈·自我保护

    讲给中学生的课外知识-谈·自我保护

    某初中刚刚举行了一次如何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讨论会。在这次讨论会上不仅看到了未成年人的理想,还肃清了他们思想上的一些不良的因素。他们认为学校应该组织一些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联系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把理论上升到实践的高度。
  •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

    给孩子美好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漫谈

    师生关系能否和谐融洽,直接影响着教育成果。学生喜爱并佩服老师,就会喜欢你所教的科目;学生热爱并尊重老师,就会听从你讲的道理。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师获得青春的活力与气息,并且学生也可以吸收民主精神。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由于教师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健全人格获得了充分的培养,使得他们能够并且敢于坚持真理和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们共同努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真心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如果教师错了,也要自我批评;“有错就改”是师生共同遵循的原则。学生犯了错误就要虚心接受老师和同学们的批评教育,教师有错也不例外。
  • [当代]学校德育理论发展与马里延科《德育过程原理》

    [当代]学校德育理论发展与马里延科《德育过程原理》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奥林匹克的传播学研究

    伴随着中国“申奥”成功,“奥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重要议题,有关奥运与媒介传播的研究逐渐成为新闻传播学界的一个关注方向。作为该研究领域具有奠基意义的中外学者交流和研讨的盛会,2006年7月28日至29日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南堡传播学院联合召开了“2006传播论坛——体育与大众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法国巴黎政治学院、英国利物浦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的国外学者,与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国内高校的中国研究者共聚一堂,就广泛的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奥运传播研究提供了多元的观点与研究的路径。
  • 听任志强怎么说

    听任志强怎么说

    任志强说,收了大量出让金的商品房从来都不是给穷人的。任志强说,自然与经济规律都不会因权力者的偏好而改变。任志强说,公益不是求生的工作而要靠用心去自愿地付出。任志强说,唯有读书并学会独立思考的人才会走得更长远……有时他的话锋利刺耳,让人茅塞顿开;有时他的话诚恳透彻,观点慧眼独具。地产、财税、市场、公益、阅读、人生,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听听任志强到底怎么说。
热门推荐
  • 极品总裁穷富录

    极品总裁穷富录

    他们都是风流总裁,但一个是风流男人,一是个风流人物。两人一次在街上偶然相遇后,两种风流就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和较量,两个一穷一富的男人还发生了严重的情感纠葛和夺爱大战。十年后,他们再次在路上相遇,身份竟奇迹般地发生了互换:穷光蛋成了亿万富豪,亿万富豪成了流浪汉。毫无疑问,这个转变过程是惊心动魄的,也是耐人寻味的。
  • 修缘传

    修缘传

    诸缘在我身上,因果在我指尖。不见来时路,我自问苍天。
  • 地下城与勇士之放弃练级

    地下城与勇士之放弃练级

    有点搞笑,很好看的小说-----------
  • 移心换忆

    移心换忆

    “移我之心,换你之忆。”这是她对她妹妹生前说的最后一句话,也是她能为她做的最后一件事。“最爱的你,深锁在心里。”这是她在离开之际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只要心里有你就好,哪怕永远不会记起。
  • 雁子归

    雁子归

    男女主角一段离奇的结合,却笃定了两人相守的信念,中途无论发生了什么困难,两人始终信任对方,也在默默守护对方,我写的不是一个狗血故事,或许会有一些狗血情节,我也不想虐身虐心抑或平平凡凡,故事创意是来源一个真实的故事,小说我还是喜欢来源于现实却高于现实这样一个状态让它存在。谢谢各位看官。
  • 灵魂归途

    灵魂归途

    真实与想象交织在我们的世界里,特别的存在,特别的故事!
  • 快穿之杯具了

    快穿之杯具了

    由于作者第一次,所以要慎重,此书,内容丰富,想要添剧情可和作者联系,本人QQ2997694972。。。本文乃快穿系列,当然你想怎么样也没问题
  • 上古世纪——新纪元

    上古世纪——新纪元

    这是一个关于疯子与正常人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梦想与现实的故事。你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别人的故事,也可以找到你的故事。如果你曾是一个热血的疯子。如果你还想成为一个热血的疯子。如果你已不可能成为一个热血的疯子。来,让我来给你讲这个故事。
  • 我的世界之重生

    我的世界之重生

    孙武重生到了我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却出现了不同于我的世界的事物,比如系统,比如魔兽争霸,且看孙武如何在这个世界里多姿多彩的活下去并且成为一个百级大神【书名可以改了,可是不知道改什么,对了,其实这书其实可以说是魔兽争霸的小说】
  • 妮晋生想再追你一次

    妮晋生想再追你一次

    新鲜出炉言情甜文一篇。“时间会改变一切的,你会遇见更好的。”樊妮在分别时说。我没回答,也没说再见。我是故意的,故意的在珍藏我仅存的浪漫。不言再见,不成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