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84200000019

第19章 《努力周报》与同人(1)

一、“努力会”与《努力周报》同人

应该说,有了“努力会”,才有了《努力周报》,因为努力会的成员要有一个阵地去实现自己的宗旨和理念。

按照《“努力会”简章》所说,努力会(后来胡适等会员间的通信中,自称“努力社”,大概也包含努力周报社的意思)正式创办于1921年6月1日。当然酝酿成立的时间会更早些,1921年5月下旬胡适发给丁文江的明信片称,“那个东西的名字,我想用‘努力’,何如?”胡适所指“东西”即为策划中的秘密性质的小团体。据胡适日记,最初策划成立小团体是在胡适的家里进行的,参加者有王文伯(王徵,新银行团的秘书,参与联名《我们的政治主张》)、丁文江、蒋梦麟及胡适等共四人。但《“努力会”简章》所列举的创办人为任鸿隽、丁文江、王徵和胡适,没有蒋梦麟。后来陆续又有新的成员加入努力社,但胡适后来说最多时也不超过12人。根据胡适与友人的通信可以知道,相继成为努力会新成员的有蔡元培、朱经农、王云五、陈衡哲、徐新六(字振飞)等。甚至胡适、任鸿隽还有过让张君劢入社的打算,而且朱经农也认为张君劢“是个诚实的学者,很可以信任的”,只是担心事情被张的弟弟张嘉璈知道,因为其弟“交友太杂,手段太高”。

大概后来努力会并没有收张君劢入社。按照章程规定,努力会由创始人公推一人担任“理事秘书”,主持会务。根据努力社实际运作情况看,胡适是这个小团体的领袖,章程是胡适起草的,开会的事也由胡适来召集,如1923年11月间丁文江写信建议胡适在上海召开“一个正式的会”,研究“努力社的事”。努力会的章程规定“本会的性质为秘密的”。所谓秘密的,也就是对外不公开。大概担心对“秘密”二字的理解有歧义,所以王云五曾经建议改为“本会的性质暂时为不公开的”。这种“秘密”或“不公开”的定位,除了考虑减少不必要的政治麻烦外,更多的还是基于自身发展会员的主动性的考虑。如果是一个公开的组织,大概会有很多人申请参加,而独立会会员的资格条件要求又比较高,要求“有正当的职业”“有忠实可靠的人格”,按照胡适的解释,就是“一是要有操守,二是要在自己的职业上站得住。”已成为会员者在事业成就和社会知名度等方面都属于很成功的人士,也说明入会的门槛很高。我们把这个团体看作是一个超级精英俱乐部是不过分的。它意在主动寻找合格者,向其发出邀请,而不是被动地拒绝或接受申请者。

努力会的精神可以说是积极的、向上的、有高度社会责任心的,其简章称“我们当尽我们的能力,谋我们所做职业的进步”,“我们当互相联络,互相帮助;并当极力使我们所做的各种职业也互相联络,互相帮助”,“我们当尽我们的能力——或单独的,或互助的——谋中国政治的改善与社会的进步”,“我们当随时随地援助有用的人才”。这些承诺可以说是《努力周报》的灵魂。凡是关于周报的方向性问题,都是由努力会成员或通信,或开会协商解决的。《努力周报》由丁文江提议发起创办,胡适起的报名。周报开展的科学与玄学的论战,最初也是丁文江提出设想,胡适与之通信后确定下来的。周报决定停刊和复刊的很多重要事情,也是社(会)员们商定的,1923年10月7日胡适日记:“约了《努力》社同人在旅馆吃饭,谈《努力》事,及我的行止。决议:(1)《努力》暂停,俟改组为半月刊或月刊时继续出版。《读书杂志》不停。(2)我此时暂不回京授课。

二事皆以我病体未愈为言,不关政事。”14日日记:“到叔永家中,与叔永、莎菲、经农、振飞商量《努力》事,决定月刊办法。又商量政治问题,大家都想不出办法来。”胡适自然是“灵魂”中的灵魂了,涉及努力会和周报发展的大事小事,最后拍板决策的差不多还是胡适。1924年1月丁文江致信胡适,表示他不赞成《努力》复刊的事再拖延下去了,但既然胡适坚持,“我也没有法子”。丁文江也不认可再继续出版《读书杂志》,因为与拟复刊的《努力月刊》的思想革命为主的内容“重复”。努力会部分成员是周报写作撰稿的主力。胡适是周报撰稿的第一主力,丁文江大概应该排在第二,据他自己统计,他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共为周报写了十万字的文章,陈衡哲、任鸿隽等人也写了不少文章。徐新六、王徵等人似乎没有写过稿子,因为他们当时并没有在学术单位任职,而是在银行等实业机关里工作。在胡适日记里,徐新六是一位学养很深的人。

1928年12月1日记:“新六天才高,博学而不肯动笔,人多不知其深于文学。我曾劝他以余力试译他最赏玩的Anatole France[阿那特·法朗士]的书。他总不肯轻易下笔。今晚我力劝他做札记,他颇赞许,说愿意开始笔记。”在胡适、任鸿隽、陈衡哲、丁文江、朱经农等努力会成员的信函往来中,除了提到“会”以外,还常提到“社”,估计是把两者看做一个事物,如陈衡哲写信给胡适表示愿意入努力会时,就把“会”说成“社”。但在胡适的公开对外文字中,所经常提到“努力社”(如1924年9月9日致信《晨报副刊》称“努力社有几个社员现在商务印书馆”),显然不是指秘密的努力会,而是泛指参与《努力周报》的一批人。起码蔡元培并不是周报社的组成人员,因为胡适1923年10月的一封信讲过这样一段话:“在这个大事业里,《努力》的一班老朋友自然都要加入;我们还应当邀请那些年老而精神不老的前辈,如蔡孑民先生,一起加入。此外少年的同志,凡愿意朝这个方向努力的,我们都应该尽量欢迎他们加入。”努力会成员积极发展自己熟悉的朋友参加到周报供稿人的行列。

顾颉刚是胡适忠实的学生,胡适也很看好顾的才气,顾颉刚的日记有很多关于胡适向他约稿的记载,如1922年1月4日记:“适之先生来谈四小时,使我愧甚。适之先生拟办周报曰《努力》,已请立案,嘱我撰文。”顾颉刚一般也不辜负老师的委托,能交出上乘的文章。高一涵为周报作的贡献具有独特的作用,不仅联名《我们的政治主张》,平时文章撰写得也很勤奋,胡适告假南下时还在北京代理周报的主编。高一涵和胡适有着不错的私人关系,胡适曾经在他个人婚姻生活等方面帮助过他。胡适的侄子胡思永、表妹曹诚英、同乡汪静之等也是因为胡适的关系加入到投稿者的行列中的。

周报的同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似乎有理由认为,《努力周报》这个同人刊物的“同人”,由表及里有几个层面。最核心的层面是努力会的正式会员,这是一个很小的团体,也是狭义的同人;其次是可以被称作“准”会员的层面,这个层面的人同胡适、丁文江等交往较为密切,价值观念和政治态度比较一致或接近,也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却不是努力会的会员,其原因或许在于某些方面与努力会会员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或许其本人并非很热衷于直接地干预政治。从张君劢对民主政治和西方价值观的认同来说,他绝对是周报的同人,而且事实上他与丁文江、胡适等的个人关系也不坏,即便科学与玄学论战之后,他们之间还是以朋友的身份继续正常交往。1923年10月9日胡适在上海的日记:“志摩邀吃午饭。会见张君劢、张东荪、翟菊农”;11日日记:“到君劢家中,赴东荪约,吃饭。……与君劢步行回旅馆,谈至十二时始归。”高一涵也为周报写了很多文章,单纯从篇数来看差不多和胡适不相上下。但他似乎并不是努力会的成员,而应算作最接近核心的那一圈的同人。顾颉刚、徐志摩等人也属于此类情况。

顾颉刚有着近乎清教徒般的个人操守,但似乎对直接干预社会政治生活的兴趣还不很大。《努力周报》时期徐志摩、胡适之间已经有较为密切的往来,两人成为挚友可能还是更晚些时候的事情,况且徐志摩虽然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的是政治学硕士学位,他本人对中外政治的本质看得也很透彻,却似乎也打定了主意少谈政治。徐志摩浪漫主义的行为颇遭物议,或许也会动摇胡适等拉其入会的念头。所以顾、徐等也只能算作最靠近努力会核心圈子的人,他俩的作用在于繁荣周报的文艺、学术类的内容。胡思永、曹诚英、冯文炳、汪静之等一批晚辈兴趣在于文学创作,处于被提携成长的过程中,但从价值观念特别是对于新文学的追求上,应该也属于周报的广义的同人。当然,广义的同人们不必受努力社规的束缚,也不用捐助办刊的经费。

同类推荐
  • 传媒赢利模式

    传媒赢利模式

    本书的核心是建立传媒产业竞争的模式理论,在总结当今传媒主流商业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渠道产品模式”。该模式以实践为基础,因此这一模式的提出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传媒实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翻译中的文化信息重建

    翻译中的文化信息重建

    本书以翻译研究中的认知语境理论为主要框架,在欧美和中国司法制度及法律语言中搜集体现独特法律文化背景特色的语料并加以分析,通过了解中国法律和法律使用者的现状,对比中外法律语言在相同及不同语境中的作用及意义,探讨法律文化在法律文本、日常司法过程中,包括司法过程中话语人际交流中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 一花一世界

    一花一世界

    一本集中体现季羡林先生天人和谐思想的作品。书中的万事万物都被季羡林先生赋予了生命的内涵,老妇人、小男孩儿,一枝花,一条老狗,一场雨......季老以朴素的笔触描写对天地万物的情感,一生经历的人、事、物、景,在季老笔下是鲜活感人的,集中表达了季羡林先生对天地万物那种"民胞物与"的大爱。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不只是在诉说着他的情感,更想向世人传达一种力量,跟随季老感受生命、体悟人生,收获内心安宁平静的力量。
  • 生命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探索

    生命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探索

    全书共分十章,第一、二章涉及对生命伦理学原理、基本理念及重要范畴的理论思考,其他章节则分别从临床治疗、人体研究、疾病与健康、生育控制与生殖技术、器官移植、人类基因组研究、临终与死亡等方面介绍或探讨相关的伦理原则、规范及问题,最后一章粗略地阐述了卫生政策制订中的伦理影响与选择。作者通过对最新的生命伦理学理论的阐述,对上述问题加以探讨,试图找到能适合于中国国情、哲理的道路。
  •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转移是这一趋势和规律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加快,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的数量将持续而快速地上涨,农民工市民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
热门推荐
  • 香港中资企业的公司治理

    香港中资企业的公司治理

    本书作者运用所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自己长期在驻港企业工作的体会,从雇员、经理层、董事会和政府管理部门等不同层面、不同视角去研究香港中资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问题。
  • 北大美文

    北大美文

    中国关于这方面的文章,我只见到张竞生君的一篇“爱情的定则”。凡要讲真正完全爱情的人不可不对于所欢的时时刻刻改善提高被阴爱的条件。一可得了爱情上的时时进化的快感,一可杜绝敌手的竞争”这一书话,总是十分确实的。但是道学家见了都着了忙。以为爱应该是永久不变的,所以这是有害于世道人的邪说。道学家本来多是“神经质的”(Neurotic)、他的特征是自己觉得下劣脆弱他们反对两性的解放,便因为自知如没有传统的迫压他必要放纵不能自制,如恋爱上有了自由竞争他必没有侥幸的希望。他们所希冀的是异性一时不慎上了他的钩,于是便可凭了永久不变的恋爱的神圣之名把她占有专利,更不怕再会逃脱。
  • tfboys有缘无分的我们

    tfboys有缘无分的我们

    第二部王源篇:开学后,他们成了同学,两人都不知道,在开学前两人就见过了,之前,就算错过吧,现在,还会再错过吗?,他总是一次次的帮助她,使她从黑暗的世界中逃离出来。可,爱情的路是坎坷的,他们究竟能不能跨过崎岖的道路呢?王源,你是太阳,可惜我只是月亮。你是大树,可惜我只是小草。“王源,谢谢你带给我不一样的人生,可惜,我不能再陪你走下去了……”
  • 邪王魅后:妖娆召唤师

    邪王魅后:妖娆召唤师

    她是21世纪魔法杀手女王,一朝穿越成神武大陆的全能废材二小姐。银眸现,火凤起,惊世之乱,平也她,乱也她。她——驭神兽,唤灵皇,炼金丹,成战神,做圣魔;银眸初睁,俾睨天下,谁与争锋。她体内绽放红莲,他眉间燃烧火莲,她银眸,他银发,他们有着怎样的千年诺言,有着怎样的千年爱恋。他千年被囚忘川,她今世天赋被封,他为见她,不惜逃离,他说,毁天灭地,都要与你同在,她说,黄泉碧落,都要与你共存。
  • 天阙之恋

    天阙之恋

    神秘古国内,沉睡半世纪的少女醒来,掀起野心家门的夺宝狂潮。四周暗潮涌生,他护她如珠如宝。都说C国最强战队的队长冷情冷性,不爱红妆,可这个撩拨的她心痒难耐的妖孽男到底是谁放出来的!战场上战斗力爆棚的他,在情场上也毫不输阵,总是兵不血刃中解决各类情敌。“宝贝,他们嘲笑我是处男。”某男无良撒娇。“他们懂什么!处男身好练功,以为这战场上以一敌百的本事是怎么练出来的!”某女一本正经的胡扯。“如今我本事已经练成,择日不如撞日,你就帮我破了这童子身吧~”。“……”她可以溜掉吗?(1v1欢脱宠文)
  • 倾城之泪

    倾城之泪

    传说中痴心的眼泪会倾城,烟花谢,笙歌停,全城花光狠劲,浮华盛世作分手步景.倾城之泪,若你见会否心疼?
  • 音乐的历史

    音乐的历史

    《音乐的历史》评述了世界音乐史上各个时期伟大的音乐家的心路历程。在众多人物面前,作者按时间先后顺序,以平易近人的语气、独特的犀利目光,对西方音乐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静心读来,高雅的音乐,经典的旋律,名垂乐史的大师,仿佛就在你的身边。该书逻辑和条理清晰,读者可以读一本故事书的状态来品读房龙的音乐思想,并由此大体把握欧洲音乐史的发展脉络,知晓那些光鲜的音乐家的别样人生。
  • 产孕妇禁忌全书

    产孕妇禁忌全书

    本书专为年轻夫妇而设计,希望成为婚嫁孕育的“葵花宝典”,“怎样生一个健康、聪明、漂亮的孩子,在养育孩子中遇到疾病、服药、饮食、起居等的问题时,人们如何去面对,书中都做了详细的阐述。
  • 裂天大陆之九世逆天

    裂天大陆之九世逆天

    一片神秘的大陆上,有着这样的一个强者,经历九世沧桑轮回,只为逆天改命,作为强者,他有着他的强者之魄,在这天定的命运中,他一定要改写自己九世的轮回命运。强者之魄,不向命运低头,不向绝对实力低头,不向世间红尘诱惑低头,这是强者的魄力!不可玷污!
  • 鱼美人

    鱼美人

    我叫经起,复姓第五,一个雨夜里被自家图书馆的暗格里的一枚神秘镂金琉璃球瞬吸而入。身化桧压妖魔党,子珠散落九城邦,天圆地方乾坤囊,南鲛北灵求人长,里面匿藏了怎样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我们一起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