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85500000022

第22章 地方:媒介地理要素的社会建构与文化记忆(2)

地方感是关于人们对特定地理场所(setting)的信仰、情感和行为忠诚的多维概念,主要包括地方依恋(place attachment)、地方认同(place identity)和地方意象(place image)等研究领域。地方依恋由地方认同(place identity)与地方依赖(place dependence)两个维度构成,地方依赖是人与地方之间的一种功能性依恋,而地方认同是一种情感性依恋。地方认同是对某个地方作为社会角色自我感知的一部分的认知。地方意象(或地方映象)研究也涉及人与地方之间的情感关系。在目的地映象研究中,映象是一个集信任、印象、情感和评价等要素于一体的概念,包括感知/认知和情感评价两方面。因此,地方感是一个包含复杂层次的心理机制,其产生原因也多种多样。

一是对故乡和家的依恋。故乡和家是人们产生地方依恋的主要地域,故乡承载了人们儿时的记忆,而家则代表了一个温暖的港湾。故乡和家都能给人一种温暖、安全、熟悉、美好的感觉,对故乡和家的依恋是人类永恒的心理情结。因此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文学和艺术中许多感人至深的名篇、名作都是以思乡作为主题的。

二是对宗教圣地的朝拜。宗教对地方感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宗教圣地的地方感往往通过宗教仪式、古器皿的使用、讲故事和地方朝觐等社会化过程形成。宗教场所具有的神圣性使人们对其产生强烈的地方感。宗教地方感能引导人们对特定地方的向往、朝觐,形成某种居住偏好和产生与地方相关的行为。耶路撒冷、梵蒂冈、麦加等地是闻名世界的宗教圣地,每年在吸引宗教信徒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与天主教是在我国流传的五大宗教,在全国各地留下了众多的寺庙、道观、石窟、教堂等宗教场所与遗迹。著名的宗教场是众多宗教信徒和旅游者心目中的朝拜圣地,具有特殊的地方意义。

三是对自然风景的痴迷。神奇的大自然和优美的自然景观是让人们为之痴迷的主要吸引物。人们对一些具有优美自然景观的地方会产生非常强烈的地方感,如“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归隐田园,唐代诗人王维隐居终南山辋川别业,当代著名画家刘海粟十上黄山,都说明了他们对某些自然风景痴迷至极。

四是对文化底蕴的归属。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会让部分人产生很强烈的归属感,一些地方也成为了某种文化的象征与代表。如苏州、杭州能够让人想到江南水乡的婉约、细腻与繁华,西安能够让人感到中国古代汉唐盛世与厚重的文化积淀,大理、丽江让人联想起的是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风情。

二、地方的特性与媒介的作为

建立地方感的主要依据是地方特性,而地方特性又可分为许多类型。一是地方的自然特征,如地形、气候、水文等,例如乌镇的小桥流水、海南的椰林树影。二是地方的特殊物产,如景德镇瓷器、东阳木雕、惠山泥人等。三是特殊的历史事件和节庆,如卢沟桥之于“九一八”事变、西安之于西安事变等。四是特殊的人物和建筑物,如孙中山与南京、苏东坡与杭州、北京鸟巢、杭州雷峰塔等。地方特性的意义是由人来赋予、强化、认知和接受的,这是一个人与地方互动的过程,是人的空间活动、空间认识以及空间的特殊形式。意义与功能之间的互动,创造了极富深意且埋藏于人类记忆与意识之中的地方感。

在当代社会,地方感越来越多地被作为一种“空间文化意象”来塑造,地方感体现出商品化趋势。地方感经常伴随着视觉化的意象,也就是空间文化意象的营造。

在当下社会中,旅游业日益发达,许多地方都开始营造它们独特的空间文化意象与地方感,以便吸引游客,带来经济效益。换言之,地方感及其意象成为可以交换的商品,其商品价值在于联结此意象和感觉的“符号价值”。此外,将地方感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来保存或保护的观念也日渐盛行,受到保护的文物或古迹体现了地方的文化意象,因为人们的地方感是与当地的文化意象密切相关的。

在地方感的产生和商品化的过程中,媒介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说古人地方感的产生主要是依靠亲身体验,那么现代人地方感的产生则主要依靠媒介,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在当今社会中,媒介为我们制造了各种各样的感知体验与方式,当这种体验遭遇电子媒介时会发生一些变化。在谈论地方感时,人们经常会以视觉的语汇来表现。同时,一个地方是否具有“可意象性”、“明晰性”或“易读性”,是地方感的重要判别标准,而这些都属于视觉层面。我们正处于一个影像时代,我们经常是透过影像来认识世界的。在媒介影响构建的空间中,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感受各地的风土人情。可以说,正是通过媒介塑造的“地方特性”,人们才会产生地方感。在影像时代,一个地方的文化意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这就是地方影像再现的部分,也就是被人们看到与感受到的部分。可以说,当今社会地方感的塑造,越来越多地是透过影像再现来表达与构成的。

梅罗维茨曾在《消失的地域》一书中指出,电子媒介跨越地理的边界而制造出“情境合并”的“无地方感”(no sense of place),是对实质性的人际交流模式的冲击,从而改变地理边界。场景、地点、地域的意义不再与物质地理关系密切。于是,人们不再依靠传统的社会交往方式来建立共同的情感与记忆。地方这个维系传统文化的物质地理空间,由于新媒介样式的出现而淡化了它的特征。对实体边界的过分关注,使我们忽视了据悉由边界确定的很多实体正从内部瓦解这一事实。但是,地域真的消失了吗?实际上,新的媒介样式不是制造了“无地方感”,而是催生了具有更加多元和广阔视野的“新地方感”(new sense of place)。因为人们可以经由媒介提供的认同方式,形成新的地方体验,使得遥远国度的新闻也会成为我们关切的对象。媒介在地方感的塑造过程中,其作用也并不是单一的。一方面媒介可能在其呈现的全球景观中削弱地方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对地方历史文化的阐释而突显地方感。因此,地方在媒介的作用下,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的形象。

而媒介将这些地方形象的碎片进行拼接,又会显现出明显的地方特征。

媒介再现地方图像的过程中,并非所有的再现都与现实相符合。媒介中的城市景观,往往只是一种媒介的真实,是按照不同的主题塑造出来的。媒介在某种意义上组织甚至控制了地方的意义。因为他们不可能均衡反映地方中各个社区的立场,而只能按照权力关系的对比来决定其对地方意义的阐释。例如,很多人将北京奥运场所和上海世博园视为旅游胜地,心向往之。事实上,人们对于这两个场所地方特性的认知是建立在大众传播媒介的报道之上的。

第四节 地方性:是媒介的进步还是倒退?

媒介与地方有着复杂而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媒介具有地方性,媒介的地方性在形成媒介特色和保护地方文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而与地方性相伴而生的现代性和全球化既可能造成媒介产品的同质化,使其失去地方性;也会受到地方性的反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地方媒介开始崛起,从“晚报热”到“都市报热”,从地方剧到方言节目,从报纸到广播电视,地方媒介的崛起一方面标志着地方文化尤其是都市文化的兴盛,另一方面也预示着某种价值缺失和认同危机。地方作为媒介传播信息的对象,在媒介的作用下会产生各种地方意象。媒介中的地方被塑造为作为符号的地方、作为场所的地方和作为符号消费的地方。

一、地方中的媒介

空间和地方的同时在场决定了媒介有其固定的特质,赋予了媒介根深蒂固的地方性。媒介的地方性是媒介与生俱来的本体属性之一,它影响和决定着媒介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

1.媒介的地方性

对于“地方”和“地方感”概念来说,地方性是我们引入的一个新的概念。地方具有明确的时间和空间维度。社会文化的变迁会使得用于界定地区范围的地方特征发生变化,因此具有某种特征的地区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跨度中才会获得特殊的意义。地方性指的就是这种特定时间和空间跨度中的地方特征。地方性具有特性和共性,同时也具有稳定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地方性体现出一定的独特性,因为地方是单一的,由此所体现出来的人文要素和自然要素的组合不可能重复;同时地方性也体现出一些共性,在互相依赖的世界中地方具有某些共同点。就像报纸、杂志、图书等媒介都是从内容到形式各不相同的媒体,但它们又都具有共同的物理学属性。地方性在一定的时间跨度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地方的文化要素和自然要素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是固定的;同时地方性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时间的长河中,地区的文化要素和自然要素总要经历各种变迁。

因此,所谓媒介地方性,就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媒介因其与所在地方的人口素质、文化生态和社会条件的特定关联而表现出来的共同特性。地方性阐述的是媒介地理的一种属性,其中包含了人、媒介、地区及地区的社会文化条件之间的关联。由于地方概念具有空间和时间的双重维度,媒介的地方性关注的就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空间范围内,媒介所表现出的共同特性。地方性反对以孤立、静止、片面的眼光来看待媒介,而将媒介放到与地方环境的真实联系中去研究;地方性关注的是在一定范围内相对的特殊性,以此作为对单一、普遍的价值观念的抵抗;地方性提倡的是在具体的环境中用具体的方法研究具体问题,任何固定的程式和僵化的教条都是与其内涵相悖的。因此,媒介的地方性包含了对整体、特殊和具体价值的肯定。

由于地方性具有特性和共性、稳定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媒介地方性也具有相应的特征。在媒介地方性的概念中,“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关注的是媒介地方性、独特性,而“共同的特性”关注的是媒介地方性的共性。特性与共性只有在某种界定中才具有意义,这个界定就是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空间可大可小、时间可长可短。随着时空范围的变化,特性与共性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地方的某家媒介组织由于复杂的社会文化等因素形成一定的特性,当这种特性为地方的其他媒介所效仿,媒介的特性也就转变成了地方的共性。同时,特性与共性又是相辅相成、互为联系的。一个地方的媒介,其内部共性越明显,那么从更大范围的外部来看,它的特性或地方性也就越清晰。

媒介地方性的特性和共性犹如硬币的两面,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关系使得媒介地方性具有复杂而微妙的差别。把握这种复杂而微妙的差别会使媒介在地方性的特性和共性方面游刃有余,既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同时又保持地方特色。

媒介地方性还具有稳定性和动态性的特征。稳定性是指某一地方的媒介在长期的文化历史积淀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地方特色。例如,京派文化与海派文化的差别在媒介地方性上表现得十分突出。京派文化下的媒介以硬新闻报道为主,注重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和思想性,关注舆论导向;而海派文化下的媒介则表现出信息的多元化特征,传递信息更具有趣味性。但是,媒介的地方性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媒介的地方性也不断发生变化。

因此,媒介地方性不是靠当地少数几个标志性媒介来体现的,只有当地方大量媒介共同反映某种特色时,媒介地方性才能得以凸显。与地方特性相融合的媒介以一定的规模进行传播时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而这种力量体现的正是地方媒介的深刻价值。

同类推荐
  • 错别字过关手册

    错别字过关手册

    本书无论从创意、结构,还是从内容、语言等方面都具有首创性。本书共分三部分,设三关:第一关为“错别字速查速记”,简略快捷,查找、记忆皆可;第二关为“错别字辨析”,深入浅出,对比、分析进一步巩固;第三关为“错别字过关自测”,简单明了,查漏补缺轻松过关。本书可供学生、教师、记者、编辑、公务员等作为案头必备参考书。查找方便,利于记忆,效果奇佳!
  • 30岁恋爱也不晚

    30岁恋爱也不晚

    曾小亮编着的《30岁恋爱也不晚》是两性情感作家曾小亮的最新励志情感新书,主要是写给那些梦想找到“爱情莲花”的女孩,它会帮助你快速成为恋爱达人,让你识穿男人心,让你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从无数的男人中挑出一款最适合自己的。作者旨在告诉单身女性一些男女相处之道,在恋爱与婚姻中如何看到男人的种种不完美,并且接纳这种不完美。同时《30岁恋爱也不晚》也告诉我们,在这个爱变得越来越脆弱的时代,我们依旧要相信爱。爱就是一种修行,在爱的朝圣路上没有捷径,只有沿着那条路去追寻心目中的青鸟。
  • 创新与发展:甘肃省博物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创新与发展:甘肃省博物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内容包括了博物馆建筑、博物馆信息化、博物馆安防与消防、博物馆开放管理、博物馆社会教育与服务、博物馆文化产业、博物馆文化、博物馆人才战略、博物馆科学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 十二生肖与人生财运

    十二生肖与人生财运

    本书向读者解析了十二生肖不同的致富路径、各异的财运走势以及逐年逐月的“富运”与“钱程”,同时还对不同生肖之人的投资理财方式提出了许多具体、实用、安全的建议。
  • 全脑超能考试力

    全脑超能考试力

    成功的学习,决不单纯是积累知识,而是在学习上突破,因为,知识积累只是量变,而方法突破可以带来质的飞跃。
热门推荐
  • 世界上下五千年8

    世界上下五千年8

    历史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其间浸润的腥风血雨,崛起与衰落,壮丽与悲怆,无不充盈丰富着五千年的世界文明史。今天的世界是过去世界的延续和发展;历史记录了人类的过去,更展示了世界的未来。当前,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接踵而来的人们观念认识的变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了。
  • 这天下锦城无双

    这天下锦城无双

    [无双版]如果说顾无双丧母是她无法逾越的遗憾和痛苦,那么遇到许天下是缘还是劫?初遇许天下,顾无双得到他悉心照料;可也是初遇不久,在她毫无戒备之时,许天下下药害她,两人赤身裸体交缠着……她从酒店窗口义无反顾跳下,留给他一个憎恨的眼神.再度相遇,她生活在自己的象牙塔,闺蜜,挚友,同学,仿佛那一场有温暖也有痛苦的回忆是一场梦。她不想生事,可命运好似已被安排,她遇到他,厌恶他,却还是爱上他。孩子没了以后,顾无双对许天下心如死灰。她回到自己的家乡,过着安稳的日子。可他还是闯入她的生活中,时光可以改变一个人,许天下变了却依旧爱她。然而当她以为阳光照进生命,可是他毁了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爱情,顾无双声嘶力竭,满面泪痕:“许天下,你毁了我的一切,死的为什么不是你?你怎么不去死?”这偌大的天地,她该何去何从?【天下版】许天下二十多年的生活中只有八个字,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可是遇见她,他的人生开始改变。初遇时,心意沉沉的他艳羡她的青春年少,有缘结伴而行,他很欣喜。可是阴错阳差他差点毁了她。当他知道自己再也见不到她时,许天下知道自己爱上了这个小姑娘。他真的毁了她,任凭她怎么反抗。他铁了心在退伍之后去了北京城,想去找她,没有勇气。而命运却让他们意外遇上。他恨不得把掏出来给她,来换得她的爱,不,哪怕换的她笑,他就心满意足了。他知道自己留不住她,却没有想到是因为钱,因为虚荣心?他乖乖回到家中,跟着哥哥学着做生意。没想到在生意场上遇到她。“我说过,如果有一次可以再牵起你手,哪怕让我付出所有,也在所不惜。”幸福即在眼前,他却不能辜负使命,用自己的幸福做诱饵,换取忠孝两全。“老天爷,你能不能开开眼,我要的只是一个人的笑,她的温度,她的温暖,就这么难?”他是心早已面目全非,却流不出一滴眼泪。爱情从来不是两个人的事情。我们在各自的生活中两两相忘,担负着凡夫俗子简单的满足,没有你,我就不会迷途。
  • 飞越云之南

    飞越云之南

    中短篇小说集《飞越云之南》,集薛舒多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精华,反映有关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来城市与人的关系变迁、沉浮,现实、历史和文化的变化,以及揭示人性、揭示传统流失,审视当代生活层面,以及当代生活对传统价值观的动摇,警醒人伦道德的七部中短篇小说,共15万字。
  • 活用一辈子的记忆术:超级记忆力训练秘诀

    活用一辈子的记忆术:超级记忆力训练秘诀

    本书系统阐述了记忆力训练的意义以及记忆力训练的各种方法,这是我们在记忆力训练领域中,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研究之后的深度思考结晶,无论对记忆力的学习者还是从业者,或是孩子的家长,相信都会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 重生之贵女殿下

    重生之贵女殿下

    她,是欧洲神秘杀手组织“噬魂”中的一员,代号“雪莉”。从幼年起,她的记忆中只有训练训练再训练。她以杀手之王为目标而一直在努力,对组织鞠躬尽瘁,可惜组织却不要她死而后已,被困山中,她含恨跳下悬崖。若有来世,她一定让他们求生不能!她,爷奶不亲,生父不喜,生母懦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小三带着儿子堂皇登室。当她成为她,那些嚣张的人该如何应对?复仇之路,只要愿意,你永远不会孤单。嗯哼?让我成为黑道之主?可以,从今天起你们只能为我而死。啥?成为商业帝国了?哎呦喂,那我就是大富翁啦?。可是…这男人是怎么回事?不就是救了他一命他还赖上了?滚滚滚,思想有多远你就滚多远,本小姐事情一大堆没空理你。温暖宠爱“君莲皇,这样不好吧!”某女看着蹲在脚边为她穿鞋的男人,有些傲娇外加淡淡的羞涩。“有什么不好?就要这样才可以。”男人抬头对她灿烂一笑。某女被这一笑迷得神魂颠倒,喃喃自语“这里人太多了。”某男环顾四周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人群,笑的见牙不见眼“染染,爷就是要让他们知道,爷有多宠你。”围观人群表示天上下红雨了,君家那个冷心冷清无欲无求的黑脸阎王也会发狗粮了!本文1V1,男主神秘,女主强大,欢迎跳坑
  • 雨雾缥缈

    雨雾缥缈

    快乐的时间都是很短暂的,我们还可不可以一起珍惜。
  • 打望美女

    打望美女

    美女是男人永远的话题,喜欢看美女是男人的一个共性。夏天、李德文等一帮城市男青年,茶余饭后,特喜欢上街打望,以期饱览人间美色,因审美观念不同,对美女的取向有了一些小小的冲突,其中不乏对美女的独到见解。要想了解他们这种另类的情感生活方式,不妨走入书中瞧瞧。
  • 挑战系统:勇闯娱乐圈

    挑战系统:勇闯娱乐圈

    苗茹,一个知名高校表演系的系花,多才多艺,能歌善舞,这个表演系高材生的前途一片光明,但……似乎是天妒英才……在苗茹距离毕业只有一个月的时候……她在正常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的时候被一个醉酒的司机撞死了……当时苗茹心里就一句话:这TMD是在逗我,这……就死了……。当然身为女主的苗茹不可能第一幕就屎啦,但是为了大家,窝也就不剧透了,女主不圣女,不伟大,女主萌萌的坏坏的,花心,但本书不污,请放心看。最后一件事……打滚求收藏(???????)么么哒注:文章的时代背景为架空年代,请勿与现实带入。
  • 至此终年之我们的青春

    至此终年之我们的青春

    如果可以再来我想我们不要再遇见与其相互折磨不如再也不见
  • 懂心理学的女人最可爱

    懂心理学的女人最可爱

    拥有幸福的感情生活对女人的一生非常重要。怎样获得男人的爱和支持-怎样经营好自己的感情和婚姻,是需要修炼的。女人脱离了小女生的幼稚,也没有那么世故,对感情有了客观理智的认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情爱资本。把握好机会。将在感情生活中一帆风顺。女人是“情感动物”,适当的处理自己的情绪,对于工作和人际关系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因此,女人应该具有更高的情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处事方式,这是每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只要能接受别人的不同-或者认识到自己的做法有没有不妥之处。便可以克服不良情绪。做事会更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