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86100000116

第116章 郑保卫:在追求新闻理想的路上一往无前(1)

宛月琴、曾灿

题注:此篇文章是我2009年应邀到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讲学期间,接受两位研究生采访的专访稿。访谈是在轻松的交流中进行的,学生问的都是她们感兴趣的问题,涉及新闻学学科地位认识与评价、新闻学研究原则与方法,以及新闻学专业特点、学习要求及学位论文写作等,这些问题对其他新闻院校学生也很有针对性。

本文发表于《今传媒》2009年第10期。

从“保卫”新闻学到“发展”新闻学

他被誉为新闻学的“保卫”者,他把新闻学当成自己的生命,他高声疾呼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在“保卫”之后,他又一路求索,寻找新闻学的“发展”之路……记者:郑老师,您好!见到您非常高兴。我们很早就听说,在学界您有新闻学“保卫者”的美誉,新闻学为什么要“保卫”呢?

郑保卫:这是一个笑谈了。那是在2003年教育部高等院校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会年会上,针对当时一些人质疑传统新闻学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散布“新闻无学论”,特别是提出要“用传播学代替新闻学”等观点,我发言表示异议,并呼吁要维护新闻学的学科地位,促进新闻学的学科发展。当时兰州大学一位老教授半开玩笑地说,“郑保卫老师在保卫新闻学”,此话一语双关,引起与会者会心一笑。

虽然这是句玩笑话,可我倒挺当真,觉得自己应当为“保卫新闻学”做些事情。此后,我开始利用讲课、参加会议、著文等形式论述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异同,阐释新闻学作为独立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地位,特别是组织我的博士生在新闻学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以丰富其内涵,提升其学术品位。记得我给我的第一个博士生讲的第一课,题目就是《维护新闻学的学科地位,促进新闻学的学科发展》。

记者:确实,传播学作为“舶来品”,一直受到追捧,对新闻学造成不小的冲击。那么现在,您又是怎么看待新闻学学科发展的呢?

郑保卫: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确有其独特的学科优势,其发展过程也有许多值得新闻学借鉴的地方。但是新闻学与传播学毕竟不是一回事,我们要正确分析和认识其异同,不要随意抬高和神化传播学,更不能随意贬低和矮化新闻学。

另外,我们也要看到新闻学与史学、哲学、文学等一些历史久远的传统老学科相比较,毕竟还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在学科体系上还不是很完整,在学科知识上还不是很丰厚,在研究方法上也还不是很完善。但是,我认为,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新闻学的理论体系已经形成,学科内容逐渐丰富,研究方法也在不断扩展和更新,作为一门独立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新闻学研究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我自己在研究生毕业以来近30年的新闻教学和科研实践中,深深感受到了新闻学的理论广度和深度,认识到了新闻学的学术魅力和潜力。总之,新闻学还有很多值得深入挖掘和开拓的领域期待着我们为之努力,特别是需要你们年轻人的参与和奉献。

令人欣喜的是,近些年来“新闻无学论”已渐渐失去市场,新闻学正在逐渐受到学界和社会的认可。从1997年开始,新闻学在我国已由原先归在语言文学之下的二级学科提升为一级学科,2004年,中央又将新闻学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九大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之一。更可喜的是,现在新闻学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许多新闻媒体、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主动寻求同新闻院校的合作,希望能够共同开展课题研究。最近三峡建设工程总公司就提出要与我们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共同研究三峡工程建设中的新闻宣传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让我感到非常振奋。

记者:那您觉得新闻学还需要“保卫”吗?将来的新闻学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郑保卫: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新闻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在给我们以振奋的同时,也使“保卫新闻学”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想,在当前的形势下,新闻学已经不再只是个“保卫”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与时俱进,在“保卫”的基础上,推进其“发展”的问题。

当前,迫切需要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充分认识新闻学研究对促进改革与发展事业、对构建和谐社会、对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作用,同时需要我们以开放的视野、包容的心态,在全球化的视阈内,在新信息技术的条件下,在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多重语境下,不断丰富和深化新闻学的学科内涵与外延,促进和提升新闻学的学术品位与质量。只有这样,新闻学才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服务的同时,自身也得到充分发展和提升。

从“坚持原则”到“解放思想”

他当过中学校长,当过新华社记者,他是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届新闻学研究生,他在新闻学研究的阵地上一直坚守,又在与时俱进的时代旋律中奏响思想解放的高歌……记者:一直就听说您特别信奉这样一条理念:“该坚持的原则要坚持,该解放的思想要解放”,我们发现,从“保卫”新闻学到“发展”新闻学,恰恰体现出您的这个理念。

郑保卫:可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来了吧!我认为做人、做学问都应该这样,该坚持的原则要毫不含糊地坚持,该解放的思想也要毫不犹豫地解放,这既是我的思想信条,也是我的一种行为准则。

1964年我考上人大新闻系,后来因为“文革”的影响,大学毕业后当了8年中学教师,还做了副校长,但心里对新闻的热爱与追求却始终没有改变;1978年我通过研究生考试回到母校,成为人大新闻系的第一届研究生;1981年研究生毕业后,我先后在国际政治学院(后更名为中国人民警官大学)新闻系、中国新闻学院任教,期间还在新华社国内部当过记者;2002年我作为引进人才重返母校,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可以说,40多年来在实现新闻理想的路上我一直都在“圆梦”,都在“坚持”。

当然,这种“坚持”不光反映在我的人生经历上,也体现在我的教学和科研中。我认为,搞学术研究不能脱离国情、脱离实际,不能背离真理、背离原则,而要服务国家、服务社会,坚持真理、坚持原则。对那些正确反映我国新闻工作历史经验的好传统、好理论我们一定要坚持,绝不能赶时髦、随大流、跟风走,轻易动摇和放弃。总之,要做到坚守信念不动摇、坚持原则不退让。

我认为,学术研究应该是开放的、自由的,学术观点应该是多元的、多样化的,各种不同的观点可以自由交流,那些在学术交流和思想交锋中迸发出来的火花,往往是一些最具闪光点的东西。

这些年来,我一直坚持与我的研究生进行定期的学术交流和探讨。通常是两周一次,内容是对半月来新闻界的学术动态和热点问题进行综述与点评,采取的形式是讨论交流式的,由一两个研究生作中心发言,师生之间自由讨论、平等交流、相互点评,气氛活跃而又热烈,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

当然,自由讨论并不意味着是漫无边际的闲聊和毫无原则的争论。其中要有一定的“底线”和“原则”,那就是要遵循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当然也要遵守学术规范。我想,学术研究一定要实事求是,要勇于坚持真理,同时又要勇于修正错误,这应当是学者应有的良知。

记者:那么“该解放的思想要解放”又该怎么理解呢?

郑保卫:实践说明,搞学术研究不能因循守旧、抱残守缺,而是要与时俱进、广采博取。一个人对真理的追求和原则的坚持应当持之以恒,而对新事物的宽容和对新思想的汲取也要持之以恒。

其实,“解放思想”和“坚持原则”是不可分割、相互作用的,它们往往体现在同一个过程中,即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坚持原则,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解放思想。

说到“解放思想”,除了要积极吸收和借鉴人类一切有益的思想与理论成果外,还要善于不断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地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就拿我国30年来的新闻改革来说吧。改革开放之初,“信息观念”、“价值观念”、“受众观念”、“服务观念”等,成为当时引导我国新闻改革的新观念。在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后,“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市场观念”、“产业观念”等,又成为后来推进我国新闻改革的新观念。正是在观念更新的带动下,我国新闻事业不断解放思想,在新闻业务、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使传媒业的面貌焕然一新。这就是思想解放的价值和意义。

同类推荐
  • 中古汉语判断句研究
  • 精典教育-爱弥儿

    精典教育-爱弥儿

    本书共分为5卷,每一卷的儿童年龄都各不相同,并根据儿童的年龄总结出了相应的教育原则和内容。第一卷,卢梭以小于两岁的婴儿为教育对象,告诉父母怎么进行恰当的体育教育第二卷,卢梭以2-12岁的儿童为教育对象,建议父母重点对儿童进行感官教育第三卷,卢梭以12-15岁的青少年为教育对象,可以进行相应的智育教育第四卷,卢梭以15-20岁的青年为教育对象,此年龄段的孩子开始逐渐接触社会,德育教育是最为关键的教育第五卷,卢梭重点论述对女孩的教育,他以10岁为分界点,分别论述10岁前和10岁后的女孩应该如何教育。
  • 人文教育读本

    人文教育读本

    中国传统文化由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合构而成。在这种传统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传统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循人伦而以和为本;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重体验而以乐为本。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这些人文精神,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仍然适用,也趋同于国家、社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即兴发挥、临场应变是主持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在简要介绍了几种临场应变的综合技巧之后,全书从开场导入、话题进行、即兴采访、受众交流、嘉宾把握、困境解围等方面列出了节目主持中可能出现的50种场景,并通过大量实例来说明应对技巧和处理原则。
  •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本书是作者李岗在多年研究生教学材料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产生背景,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对象与任务,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科基础,跨文化传播原理和模式,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文化的认知要素和文化类型,语言与跨文化传播,非言语行为与跨文化传播,视觉符号与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研究作为一种理论观照。
热门推荐
  • 幻兽神

    幻兽神

    冷风过屏,血雨浠零,浅问天道无情!千朝过,万载行,执以荏苒论浮萍!苍日斜暝,残月萌生,悠望繁点辰星!千杯尽,万盏擎,举与苍茫败与赢!
  • 神魔霸体

    神魔霸体

    拓拔野逆天重生,从小开始修炼最难修炼的炼体法决神魔九变,身藏神根手握神符拥有前世记忆,拓拔野走遍无数星宇世界,闯过无数险地绝域,最终,神魔九变大成,成就真正的神魔霸体,无敌诸天万界!神魔九变,每修炼成功一变,不但肉体力量暴增,还多一些神奇的本领。
  • 布衣太岁

    布衣太岁

    一名少年阴差阳错之下成了东京城里的小人物。他出身布衣,地位卑微,可在朝堂上能一言惊风雨。他根骨不佳,命理难寻,可神庙里那些神官们抢着收他为徒。他自诩秉性纯良,与人为善,可世人提及名字却是能止住婴儿夜啼。他自认为三观极正,感情专一,可华清池里贵妃为他脱裳共舞。有人说他是天上的太岁星转世,走到哪祸害到哪。有人说他是地狱里的活阎王投胎,走到哪死人跟到哪。他不是传奇,只是一个看客而已。
  • 地下天堂

    地下天堂

    军统如何,特高课怎样,中央情报局又咋地,还不是统统被俺一个窑子出身的小混混玩弄于股掌之间?当然,这得衷心感谢那些个“军统之花”、“特高课之娇”、“情报局之艳”的姑娘们,舍身忘死,废寝忘食,日夜操劳的帮俺铸造起来的间谍王国——“地下天堂”!
  • 绝世嫡女之傲世仓穹

    绝世嫡女之傲世仓穹

    狠毒后娘,阴险庶姐,老虎不发威,当我Hellokatty是吧。行!让我将这些一点点还回来!!!看我不neng死你们!!!!可突然掉下来的帅哥是咋回事,还死缠烂打说是她相公?“去死吧!”某女一拳打过去,却被某男一手抓住,带进怀里。“哦?娘子你就这么想为夫吗?”某男厚颜无耻地说道。“滚!”。。。。。。明明厌恶无比,但她为何又会深陷在他的眼眸中,无法自拔?苍天呐,大地呐,谁来告诉她这是怎么回事?
  • 2012末世诡局

    2012末世诡局

    “布达拉宫中不断有人失踪,是和末日有关还是进入了未知的时空?为了调查布达拉宫事件,国家秘密派出了一支科考队伍前往西藏……”恩子在西藏失忆之后被一藏族人家收留,因为偶然的机会被失散的队友找到,才知道自己竟然是一名科考人员,而他没有寻找到自己遗失的记忆,却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他们的科考目的竟然是传说中的香巴拉。
  • 网游金庸世界

    网游金庸世界

    游戏中,生死N次的田勃光成了超级智能主脑自主生成游戏内容的第一个试验品。于是,毫不知情,自以为发现游戏大秘密的田勃光开始了漫长的江湖寻妻之旅。全真教不甘日渐衰落,抛出全本九阴真经继而掀起江湖中的血雨腥风。原著中一些隐秘事件也将一一呈现:逍遥派的历史、扫地神僧、独孤求败等一干神秘11C的真实身份,少林、武当的惊天阴谋。江湖之中,迷局不断,令人眼花缭乱。然而,所有事情的真相,都在武林至宝,万世传颂的《葵花宝典》之中。本书的主角田勃光胸无大志,可既然被系统选定,自以为福缘深厚的他只能被动的一次又一次的参与江湖大事之中。这是一本主角为找寻未婚妻,从而不得不被“奋斗”的历史。这是一本小人物的历史。本书特色:轻、爽、欢快、不装逼不虎躯不脑残不11不花痴不YY。希望能给书友们带来快乐。
  • 洛克王国穿越历险记

    洛克王国穿越历险记

    本作品由于某些不为人知的因素停更,如果想看看作者的第一作,请看看Minecraft万物起源,你们的收藏打赏转发是我更新的最大动力!
  • 王俊凯,我只想在你的世界停留

    王俊凯,我只想在你的世界停留

    我们就像是两条平行线,注定不会相交。可是命运的捉弄让我遇见你,成为我眼中最亮的星星。——池延熙或许,我们不合适,但你却是我心中的全部。——王俊凯
  • 命中注定:无意中的相识

    命中注定:无意中的相识

    PS:哈哈像个流水账是的说白了二就是聊天记录再加上我心里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