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86100000025

第25章 浅谈传播学的学术定位与学科发展(2)

三、传播学的学科发展

我国传播学要实现创新与发展,以笔者之见,关键需要在实现“本土化”和“个性化”两方面下工夫。

1.国际化?本土化?

自传播学引进以来,我国出现了大量推介和评价国外传播学的成果,各种各样的传播学译著可谓琳琅满目,各类评介西方传播学的著作也是林林总总,一些传播学学者近年来纷纷走出国门,走上国际传播学学术会议的讲坛,发表论文和讲演。从这些方面看,可以说目前我国传播学的研究,在“国际化”方面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

但是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在如此众多的传播学成果中,真正出自我国传播学者的、能够体现其独自研究心得和创造性思维的东西相对较少,特别是能够结合我国国情,运用传播学的原理和方法,解决我国新闻传播和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更是凤毛麟角。

我想,今后传播学要实现创新与发展,既需要继续在体现国际化方面下工夫,像跟踪国外传播学最新研究成果,加强同国际传播学界的交流与对话,参与国际传播学领域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的课题攻关,等等;但更重要的应当是立足于我国国情,要从满足我国传媒业改革与发展,以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来组织科研课题,开展学术研究,发表研究成果。要真正使传播学的研究成果能够服务于我国传媒业改革与发展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真正为党和政府提高执政能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理论支持和咨询服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传播学在中国的“水土不服”问题,也才能真正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国传播学”。

2.一般化?个性化?

我国传播学要在吸收和借鉴国外传播学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减少“一般化”,实现“个性化”也是必然的选择。

我国传播学研究中的“一般化”现象较为突出,一是表现在推介国外传播学研究成果方面的大同小异,重复过多;二是表现在传播学自身研究中存在着题材、内容和方法上的雷同,缺乏创新及深度。总之,很多研究成果缺少新意,缺少自己独有的风格和特征,缺少“个性化”的东西。

所谓“个性化”,说白了就是要减少和去除“一般化”,要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能够体现个人的思想风格和理论特点的东西。

要达到和实现这种“个性化”,就需要提倡研究者有更多的独立思考,力求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及特色,鼓励形成不同的学术流派,要用“个性化”的研究成果来替代那些毫无特点的“一般化”的东西。当然,也只有有了大量“个性化”的研究成果,才能更好地促进传播学在中国“本土化”的实现。

四、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协调发展

在研究我国传播学发展历程的时候,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问题。两者之间到底是相轻相斥的关系,还是相依相存的关系?是特立独行的关系,还是携手并进的关系?这是需要传播学界和新闻学界共同思考的问题。

1.相轻相斥?相依相存?

在对传播学与新闻学关系的认识问题上,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新闻学是传播学的分支,传播学涵盖了新闻学,有的人干脆提出要用传播学取代新闻学;

另一种观点认为,新闻学是新闻学,传播学是传播学,两者相互排斥,难以相容共存;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传播学与新闻学互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应当是一种相依相存、合作共赢的关系。

要正确把握两者的关系,需要先从认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产生的过程谈起。

国家有关部门把新闻学和传播学作为两个并列的二级学科,这本身就说明它们不是简单的谁涵盖谁、谁取代谁的问题。它们之间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研究人员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式等方面,都有着许多区别。

另外,从两者所产生的时间上看,是先有新闻学,后有传播学。新闻学是传播学产生的基础,传播学是在新闻学的孕育及催助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是历史,是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

最早的新闻学研究是在报业出现之后就开始的。随着报业的发展,新闻学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并且渐成体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理论。当广播、电视等新兴媒体作为一种新闻传播手段出现以后,新闻学的研究领域迅速扩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领域,形成更加完整、成熟的学科体系。

传播学是新闻事业发展到广播、电视媒体阶段,形成社会性的大众传播业之后出现的。最初它是以研究大众传播的过程及效果为内容的,其中尤以研究大众传播对人与社会的影响效果为重点,由此而逐渐形成了初期的大众传播学。后来,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化,产生了理论层次更高,涉及传播行为的本质及其规律,而且领域更加宽阔的传播学。

由此可以看出,传播学从其产生过程,到其研究内容,再到其研究成果,往往都离不开大众传媒,离不开新闻现象,离不开人们的新闻传播活动。显然,传播学与新闻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当然相对来说,传播学涉及的内容更加丰富,其外延也更加广泛,新闻学的有些内容是涵盖在传播学之中的。但由此得出结论,说传播学可以替代新闻学,就有些脱离实际了,因为新闻学有很多内容是传播学所涵盖不了的。

“用传播学取代新闻学”的观点,前些年曾流行一时。当时有人认为国内传统新闻学已陷入“穷途末路”,应当由传播学来取代。其实,这种思想脱离了学科发展的实际,不但不利于新闻学的发展,对传播学自身的发展也没有好处。因为,先于传播学出现的新闻学,有其自身的学科优势,虽然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挫折和困难,但是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要想取代它是办不到的。这已为近年来新闻学发展的现实所证明。相反,新闻学的繁荣与发展还会对传播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因此,以笔者之见,今后传播学要想赢得更大发展,关键在于要提升自身内在的学术品质,拓展自身原有的学科内涵,增强自己对社会与公众的影响力,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总之,传播学与新闻学互有区别,但又相互联系,各有其特点和科学内涵,有其独特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特立独行?携手并进?

既然传播学与新闻学互有区别,又相互联系,那么相轻相斥和“特立独行”的做法都是不足取的,而是需要相互借鉴,携手并进,力求实现双赢共荣。

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吸收了许多相关学科的理论原理和研究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很值得传统新闻学学习和借鉴。

因此,新闻学应当开阔思路,不断创新,冲破传统束缚,转变陈旧观念,在借鉴传播学及其他学科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发展自己,建立起更加科学、系统的学科体系。

例如新闻学可以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思路,拓宽自己的研究视野,从更加宏观的范围和高度研究新闻传播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及影响,研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制约和影响,以使新闻传播更好地体现为人类生活和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

新闻学还可以借鉴传播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多采用一些定量分析方法、行为科学方法、过程与结构研究方法,来开阔自己的研究思路,增强研究的效果。

而传播学也应当借鉴新闻学的学科理念及研究成果,要注意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防止急功近利行为,增强理论思维,提高学科研究的理论层次,增强系统性和科学性,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巩固自身的学科地位。

我国的传播学研究尤其要注意加大本土化的步伐,要努力扩大能直接为我国新闻实践和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研究层面及研究成果,使来自西方的传播学能更好地为我国新闻事业及其他社会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服务。

传播学与新闻学共同被列为一级学科,原本就应当各扬其长,携手并进,实现合作双赢,协调发展,一道为人类与社会的发展服务。笔者相信,我国传播学和新闻学的发展都会大有前途的。

上述观点仅是笔者个人以一个新闻学者的视角,观察我国的传播学研究,所提出的一些粗浅看法,当属于一家之说、一孔之见。由于自己对传播学本身的研究不多且不深,因此认识上恐多有不妥乃至错讹之处,今以此文宣示于学界同人,意在引发大家对传播学和新闻学发展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企盼得到批评指教。

同类推荐
  • 拨开人类生存的迷雾

    拨开人类生存的迷雾

    当一个事物之上布满了烟雾,人们就无法看到和知道事物真实的形态与进展。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在对人体自身的探索中,这种笼罩着迷雾的情况太多太多。只有拨开了迷雾,才能真正了解到人类的发展历程,才能真正的认识到人类的自身,人类生存的奥秘正在逐步清晰的显现出来。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理解学科创新教育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理解学科创新教育

    1916年,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率先提出了学校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学说。美国教育学家特尔曼从1920年开始探讨创造力和智力之间的关系。
  • 舒口水:新闻深呼吸

    舒口水:新闻深呼吸

    “我想写一本有我自己特色的书,书里面的观点也是我独一无二的。”正在整理晚上节目文字稿的老舒慢悠悠的说道:“我的书会涵盖三个内容,一部分是绝对独家的东西,我的独家,我们栏目的独家,一些很好的观点,其次是我在栏目中说过,但是感觉还没有说透的,我在书中继续深入,最后就是某些不适合在电视上说的观点和事件,我也想探讨下。”借用了白岩松的话:“捍卫常识、建设理性、寻找信仰”舒中胜总结了自己的人生信条:“寻找常识、与人共享”。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培育教学艺术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培育教学艺术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流程,它是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原理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它包括了信息的多渠道输出、吸收和反馈,也包括了信息的选择和评价。
  • 优秀教师一定要知道的14件事

    优秀教师一定要知道的14件事

    作为多年从事教育行为研究工作的学者,威克尔教授总结出了优秀教师所持的14个重要的信念,行为和态度,并通过对大量日常案例的描述和分析,以生动、耿直的语言对比了优秀教师在处理教学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时,与不成功教师的差别。尽管在教师权威和领导艺术方面从来都没有万全法则,但是本书还是不失为一本拨云见日的良言之作。
热门推荐
  • hero往事之信徒

    hero往事之信徒

    即使她不喜欢他,他也不会不管不顾的,他保护她,并寻找一切自己的路.现实,却残酷的很难让人理解.
  • 纵天灵君

    纵天灵君

    九灵开天辟地时遭受何人干扰,这干扰是有意还是无意,蕴含着什么阴谋?天地规则残缺,九灵涅槃之时,魔界为何偏偏在这个时间段在茫茫混沌中寻找到了灵界的位置?最后一个守护者家族离奇覆灭,这其中又隐藏着什么隐秘?这一切的谜团都将由最后一个守护者家族的幸存者秦洛来解开,由秦洛来开创一个时代的传奇!小生在此邀请大家一起来看秦洛如何一步步解开谜团,如何一步步创造传奇!等级设定:炼灵九境灵者境灵师境灵将境灵侯境灵王境灵皇境灵宗境灵尊境灵圣境灵帝境
  • 魔力,神之宇宙

    魔力,神之宇宙

    神之宇宙,星魔力的归宿,鬼武封印已解,平凡的兰蒂斯星系,即将危机四伏,亡灵与生命合并,妖王降世
  • 不情之卿

    不情之卿

    妾?算了,妾就妾吧,穿来了也是命,姐会好好珍惜,不过这个男人怎么这样薄情,女人多也算了,没看见她满脸的厌烦么,老是过来行不轨之事,这会有后遗症的懂不懂?倒霉~不轨也就不轨了,这后遗症可怎么办!……偏偏这家人家都是极品,哥哥这样,弟弟也这样,你们能正常点吗?哼,姐得罪不起,总躲得起,这位男主,很不好意思提醒你,有本事别来找,姐姐好马不吃回头草……敢再来犯?看我怎么收拾你留的“后遗症”!
  • 我的超能驸马

    我的超能驸马

    亲嘴也能亲出来一个穿越者?莫星灿觉得自己的人生就是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当这个自称明朝驸马的男人住进她家里的时候,莫星灿知道,自己好像逃不出他的魔掌了……ps:潇潇一直写的是男频,这次尝试女频文,希望大家能大力支持下哦。
  • 以时光允诺

    以时光允诺

    “芸芸众生,我此生只爱你一个。”电视里播放着湖南卫视脑残偶像剧,“是吗?”夏曦予闪神的自问。丁亦辰微笑着搂住她凑到她耳边说:“我们不就是现成的吗?”“......呃,最起码要有一个人永不变心不是吗?”她仿佛若有似无实际却是试探地问,他看着她扑闪的睫毛,眼中闪现出如水的温柔,然后无比坚定的说:“我陪你到时光尽头!”“......”她转身抱住他,眼角微湿。
  • 将军请自重

    将军请自重

    “大小姐,夫人说要冰消暑。”阿年懒洋洋挨在美人榻上看游记,脚边放了三桶冰,“无。”“大小姐,夫人闹着要去见三小姐。”阿年吐了口葡萄皮,挥手让人去说,“太太若是想去可以,此后别再进我辛府的门,辛冉养她也是可以的。”阿年为现代人,车祸穿到大邺侯府嫡小姐辛甘身上,生母已逝,继母百般刁难,生父纵容,唯一让阿年感到慰借的是有个懂事乖巧的嫡妹。一场算计让原身离世,阿年捡了个漏,却也落得一身骂名,且看她如何翻手为云,将这些人踩在脚下。
  • 传奇李天赐

    传奇李天赐

    在人类家园面临毁灭的那一刻,一个现代人穿越回到过去拯救这个世界的故事。我们每一个人,在我们抬头向上看的那个天上都对应一颗星星或尘埃,凡夫俗子,天空之上与之对应的会是一粒微小的不能再微小的尘埃,越是平凡,天空之上对应的尘埃就越是渺小,伟人圣人,天空之上与之对应的则会是一颗我们肉眼看得见的闪闪发光的星星,越是不平凡,天空之上对应的那颗星星就会越大,它发出的光芒就越是夺目和刺眼。
  • 星空之始

    星空之始

    星空系列第一部,世界万物皆起于轮回,而这一本诠释了轮回的奥义。
  • 情系梦幻之大唐传奇

    情系梦幻之大唐传奇

    梦幻骨灰级玩家杨铭,意外穿越到梦幻的大唐世界之中。附身在率情任性,狂放不羁、英俊潇洒的剑侠客—待魂身上。在异界之中身负系统使命和任务限制,只有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艰巨的任务才能回到现实世界和妻子家人团聚。面对种种困难待魂在此世界中将何去何从。回归梦幻后,有很多感悟。面对可爱可恨的梦幻XY,笔者准备写下属于大家而略带YY的梦幻奋斗史。敬请期待-情系梦幻之大唐传奇。大大的一个点击,一个推荐就是对新人“雨夜杀机”的最好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