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86100000056

第56章 当前中国媒介批评的几个问题(1)

题注:本文是我为参加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媒介批评研究中心举办的研讨会所准备的发言稿。文章对媒介批评的定义作了界定,分析了媒介批评在规范媒介行为、提升传播质量、培育现代公民、促进社会进步方面的意义,论述了当前我国开展媒介批评的对策,即认识媒介批评面临的环境及条件;克服玄化、神化、非本土化倾向,实现社会化、大众化和经常化;将其作为一种实践模式、应用手段、社会性活动;重视加强对公众的媒介批评素养教育;组建新闻评议会,加大媒介批评力度和构建中国特色媒介批评理论等。

本文发表于《现代传播》2010年第4期。

自媒介批评理论引入我国以来,相关研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出现了一批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价值的研究论文及著作,有的新闻院校还组建了专门的研究机构,举办专题性研讨会,这使得媒介批评理论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其实践也逐步开展起来,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但实事求是地讲,目前我国的媒介批评依然还处在起步和初始的阶段,社会与公众对其的认识还相当不足,一定意义上它还只是一种囿于学者书斋里的“高雅理论”,是精英人物手中一支尚未出鞘的“宝剑”。

究其原因,关键在于这一理论尚未完成“本土化”的消纳过程,尚未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对接,简而言之,即尚未被作为媒介批评主体的我国公众所认识和掌握。

因此,当务之急应当是考虑如何加强对媒介批评理论内涵及实践意义的阐释与宣传,如何增进社会与公众对其理论内涵及实践意义的认识与把握,如何改善实施媒介批评的现实环境与社会条件,如何加快媒介批评理论本土化的实践与进程,如何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媒介批评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以使其能够真正成为一种社会行动,成为公众的一种自觉行为。

本文试图在对媒介批评进行定义界定、内涵解读和意义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当前我国媒介批评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重点论述媒介批评实现社会化、大众化和本土化的意义。

一、媒介批评的定义及内涵

1.媒介批评的定义

自媒介批评理论进入我国学者的视野以来,不少人对其定义展开了积极探索。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运用不同的理论原理和方法来观察媒介批评现象,研究媒介批评问题,提出了各种各样有关媒介批评的定义。

下面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媒介批评就是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批评,是对媒介产品以及媒介自身作用的理性思考。

“媒介批评是对大众传播媒介及其所有相关要素的批评。它包括了分析、判断、思考、反思等主体性活动,它通常是基于个人的社会体验和价值理想,所以强烈地显示出主观批判色彩。”

“媒介批评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的判断,它是对新闻传播媒介系统及其各要素进行批评的过程。”

“媒介批评是指在解读新闻及媒体的过程中评价其内在意义及对社会的影响。”

“所谓媒介批评,是指根据一定社会和阶级的利益与理想,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大众传播活动所作的价值判断和理论鉴别。”

分析上述定义可以发现,尽管这些定义的各自表述不同,如有的突出媒介批评的理性作用,有的强调媒介批评的主观色彩,有的注重媒介批评的社会属性,有的关注媒介批评的实现过程,等等。但也有一些是具有共识性的内容,如大都强调媒介批评是一种价值判断,大都认为媒介批评是对媒介产品及其传播行为的一种评价活动,等等。

综合上述定义,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媒介批评作如下定义:

媒介批评,是社会与公众依据其价值判断,对媒介产品及其传播行为的一种社会评价活动。

这一定义吸纳了上述定义中一些具有共识性的内容,对媒介批评的主体、客体、依据条件和基本属性作出简要概括,它有助于把握媒介批评的基本属性及内涵,也有助于媒介批评更好地为社会与公众所掌握和运用。

2.媒介批评的内涵

如何理解媒介批评的内涵,如何认识媒介批评的基本属性,我们想通过对以上定义所涉及的几个关键词的解读来作出回答。

(1)媒介批评的主体:“社会与公众”

在此定义中,“社会与公众”所显示的是媒介批评的主体,它限定了媒介批评行为人的身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与公众才是媒介批评的真正承担者,只有他们对媒介所作的批评,才能称作是媒介批评。

这里明确将政府等权力机构对媒介所作的批评排除在外,因为它们的“批评”,实质上是一种行政或法律管理与规制的行为。

另外,在媒介批评中,媒体机构只是一种中介物,它为媒介批评提供物质手段,因而它不是,也不能作为媒介批评的主体。至于媒体机构及媒体行业组织为纠正自身缺点和失误所进行的自查、自纠,按理也不应包含在内,因为这种“批评”属于自律性质,而通常媒介批评应当属于一种社会性的他律行为。

不过,如果是媒体行业组织,吸纳其他社会组织及公众代表参加,共同组成兼有自律和他律两种职能的媒介评议机构,如新闻评议会组织等,所进行的批评应当属于媒介批评。

这里还有一个如何看待专家批评的问题。首先,专家也是“公众”的一员,另外,专家的意见往往会吸纳社会与公众的意见,具有一定代表性,而且其批评的质量往往较高,能够起到舆论引领作用,因此,它应当属于媒介批评的组成部分,并且是其中值得特别关注的重要部分。

综上所述,将“社会与公众”作为媒介批评的主体在定义中突出出来,有助于明确媒介批评是一种社会性行动和公众的自觉行为,需要借助社会与公众的参与来实现。

(2)媒介批评的客体:“媒介产品及其传播行为”

在此定义中,“媒介产品及其传播行为”所显示的是媒介批评的客体,它限定了媒介批评的对象是“媒介产品”及媒介的“传播行为”。

“媒介产品”,指的是媒介所制作和传播的新闻与信息的内容成品,亦即“作品”,包括其优劣、得失及效果等。

“传播行为”,指的是媒介(包括媒介传播的行为人)在制作和传播新闻与信息产品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手段、途径,以及产生的效果等。

对媒介批评客体的这一限定,有助于明确媒介批评的指向,将“媒介产品”及媒介的“传播行为”作为批评的对象。

(3)媒介批评的依据条件:“价值判断”

在此定义中,“价值判断”所显示的是媒介批评的依据条件,它表明媒介批评有一定的价值标准,是批评主体依据这一标准所作的一种主观性判断。

这一限定,强调的是媒介批评作为一种理性行为的特征,它是社会与公众根据自身的利益诉求和价值理念所作出的判断。

当然,在现代社会中,作为批评主体的公众应当是具有理性的人群,其批评行为应当是对社会负责的。因此,其价值判断,按理说应当符合一定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即符合这一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符合其核心价值理念。而那些背离该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理念的东西,不应该成为这一社会媒介批评的主体和主流。

(4)媒介批评的性质:“社会评价活动”

在此定义中,“社会评价活动”所显示的是媒介批评的性质,它说明媒介批评是批评主体对批评客体进行评价的一种有目的的社会性行动,它具有明确性、经常性和可参与性。

其中的“评价”,指的是对批评客体,即批评对象及其行为的高低与优劣进行评估和评定,从广义上理解,它应当既包括指出问题、评点缺点和错误,也包括指出成绩、评点优点和长处;而从狭义上理解,则主要是指指出问题、评点缺点和错误。以笔者之见,还是赞成从广义上来理解媒介批评,即应当把指出成绩、评点优点和长处也包括在媒介批评之内,因为表扬性的意见也是一种批评的方式,它可以为社会立标,为公众示范,在媒介批评中发挥积极作用。

而“活动”一词,既说明媒介批评是一种有着明确目的性的行为,又说明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种经常性行为,具有可参与性。

“社会”,则说明了媒介批评的社会性质,即它是社会与公众参与的一种社会性行动。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把媒介批评作为一种社会与公众参与的,对媒介产品及其传播行为所作的价值判断和社会评价活动。

二、媒介批评的目的及意义

媒介批评作为一种社会性行动和公众的自觉行为,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它在规范媒介行为、提升传播质量、培育现代公民、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1.规范媒介行为

媒介批评的目的,首先在于规范媒介行为,即通过批评,使媒介的传播行为更加规范有序,更加有益于社会与公众的利益和需求。

由于受主客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大众媒介及其从业者在其新闻与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行为失范现象,像近些年来新闻界一直在反复整治的虚假报道、“有偿新闻”、低俗之风、不良广告,以及侵权报道等问题,就属于明显的行为失范现象。对这些失范现象做出评价,提出批评,以规范大众媒介及其从业者的行为,应当是媒介批评的一项重要任务。

2.提升传播质量

媒介批评的另一目的是提升传播质量,即通过媒介批评,使媒介的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能够得到保障,并不断提升,以满足社会与公众的需求。

当前一些媒介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尚存在不少问题,还远远满足不了社会与公众的需求。如新闻与信息产品的内容形态、表现形式、制作手段、传播方式等,都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像内容形态的低劣、表现形式的呆板、制作手段的粗糙、传播方式的简单,等等。对这些质量问题做出评价,提出批评,以提升新闻与信息传播的质量和水平,应当也是媒介批评的一项重要任务。

同类推荐
  • 我们生于70年代

    我们生于70年代

    本书主要内容为:70年代有自己的朋友,七十年代生人之生长简史,七十年代生人之42个生活烙印,关于70年代
  • 教师教学的十大误区

    教师教学的十大误区

    由于学识、经验、能力、性格、思维等诸方面的限制,教师由于认识和行动上产生了偏差,在教学过程中走入误区在所难免。本书列举了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常出现的一些问题甚至错误,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及这些问题在教学中的呈现形式,提出解决的方案,引导教师避免或者走出误区,通过"行动—反思—再行动—再反思",引导教师做一个反思型教师。促进教师在专业化的道路上更快的成长和进步。
  • 成就幸福人生的根基

    成就幸福人生的根基

    学校要步入发展的快车道,首先得益于校长先进的办学理念,这样才能办出特色,才能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东关小学在张校长的带领下,认真践行教育局提出的“用文化凝心聚力,靠学研富脑修身”教育理念,立足学校实际,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具体化,内化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动,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从而探索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在教育同仁和社会中引起较大反响。本书中介绍的“三·一教育、六字教学法、三六生活教育”,形成了东关小学特色的课内外贯通的教育网络体系,它改变着学校的精神面貌,为师生的工作学习注入了高效、幸福的元素,也同时为学校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 为生命而歌

    为生命而歌

    在20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他独创“六步教学法”,为学生创设了自主、灵动、和谐的“语文课堂生态”。先后到全国10多个省市讲学、献课。并多次婉拒北京、成都等地名校的邀请,扎根大巴山区教学一线,甘为人梯,力促教育均衡发展。曾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校长,全国教育科研杰出校长,全国百名优秀小学校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达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拔尖人才,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中国文学大作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中国文学大作

    本文主要从中国古代文学精品和中国现代文学精品两大分类阐述中国文学大作。
热门推荐
  • 爱已成过去式

    爱已成过去式

    英语中的过去式是说过去的事。过去的爱也就过去了。没有什么爱啊,恨啊的事了!梦溪最后都没有想到自己会原谅那个人。但不可能跟他和好了!
  • 狗爷成长记

    狗爷成长记

    吴狗蛋,一个拥有时尚时尚最时尚黑拖的人,看他如何成长吧!
  • 守乌

    守乌

    很久很久以前宁静而祥和的炼妖门遭到了不明飞行物的袭击,牧云与毗沙门天同归于尽,以血化盟缔结了同生同死的契约......
  • 单身后的蜕变

    单身后的蜕变

    一个离异的女人蜕变后,她要如何去选择生活的方式,遇到爱情她是选择接受还是躲避......
  • 幸福微甜

    幸福微甜

    她看见的不是如雨般的粉色樱花花瓣,而是超级偶像明星新堂圣微笑着对她说:“我喜欢你。”然而,她不能拥有爱情。她从一出生就注定给所爱的人带去灾难和不幸,幸福对她来说只是一颗遥不可及的星星。海的女儿是否注定不幸?
  • 佛说虚空藏菩萨陀罗尼

    佛说虚空藏菩萨陀罗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们是魔教

    我们是魔教

    洛少瑾:“我们是魔教?”魔教师兄:“呃,大家都这么说。”洛少瑾:“为什么?”魔教师兄:“名门正派说我们烧杀抢掠。”洛少瑾:“难道不是劫富济贫?”魔教师兄:“他们说我们欺男霸女。”洛少瑾:“难道不是自由恋爱?”
  • 圣武亲征录

    圣武亲征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初夏的半分钟

    初夏的半分钟

    最好的爱情,必然有遗憾。那遗憾化作余音袅袅,长留心上。最凄美的爱,不必呼天抢地,只是相顾无言。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才会失望。遗憾,也是一种幸福。因为还有令你遗憾的事情。追寻爱情,然后发现,爱,从来就是一件千回百转的事。最浪漫的爱是得不到的。最浪漫的情话,是当哪个已经跟你分了手的人打电话来问:"你好吗?"你稀松平常地回答:"我很好。"而其实你还爱着他,你一点也不好。男人伪装坚强,只是害怕被女人发现他软弱。女人伪装幸福,只是害怕被男人发现她伤心。
  • 我是校花的贴身保镖

    我是校花的贴身保镖

    一个上天注定的牺牲,他师傅把他的灵魂解构融入两个孩子的体内,从此改变了人族的未来和命运,秦飞成了苏雅馨的保镖,也就是后来的男朋友,一个意外的发生,导致苏雅馨失踪,秦飞便踏上了穿梭异大陆,找到苏雅馨一起对抗魔族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