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86100000062

第62章 论汶川地震报道的经验与启示(1)

题注:本文是在2008年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与四川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抗震救灾与媒体责任”论坛上的主题演讲稿。文章论述了汶川地震报道给予我们的经验和启示:报道及时、信息透明、事实准确是制胜法宝;内容客观、评论公正、感情真挚是取信前提;政府支持、制度保障、社会配合是成功基石等。

本文获得四川省抗震救灾优秀论文奖,后来发表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12期。

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以其震级之高,破坏性之大将会在中华民族灾难史上留下深深的印迹。然而在地震发生后,灾区群众的消极情绪很快便得以缓解,并迅速转化为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积极行动,这其中新闻媒体可谓功不可没!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新闻媒体在抗震救灾中成功的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对于扭转地震所造成的被动局面,迅速凝聚人心、团结民众起到了重要作用,其表现无疑将被载入中国新闻史和救灾史的史册!

事实证明,这次我国新闻媒体的震灾报道获得了巨大成功。正如李长春同志所指出的,“汶川大地震以来,新闻单位和广大新闻工作者坚决贯彻中央决策,统一部署,迅速行动,及时、准确、权威、生动、丰富地宣传报道抗震救灾斗争,唱响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主旋律,掌握了社会舆论的主导权,积极影响了国际舆论,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好评。”

汶川地震报道留下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带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一、报道及时、信息透明、事实准确是制胜法宝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国新闻媒体果断快速地做出反应,及时透明地公开信息,真实准确地报道新闻,从而成功地把握了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的主动权,迅速地组织起了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强大舆论,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局面。因此可以说,“报道及时、信息透明、事实准确”是这次震灾报道的制胜法宝。

5月12日14∶45,即在大地震发生18分钟后,在当时对震中、震级和损失情况尚不知晓的情况下,新华网便开始滚动发布震灾消息。紧接着,各大网站也在第一时间转发此条新闻。新华社播发的英文快讯领先于所有外电,比法新社早6分钟,比美联社早8分钟。第一张地震图片也由新华社在地震发生28分钟后迅速发出。

而地处灾区的成都广播交通台在14∶55就已进入直播状态。

中央电视台在地震发生32分钟后即15∶00,在新闻频道口播第一条新闻;15∶02插播“突发事件”片头,并播报了汶川地震的消息;15∶20,打破原有节目安排,推出汶川地震直播;22∶00,新闻频道和第一套综合频道并机直播“抗震救灾”特别节目,滚动播出抗震救灾有关消息和工作进展。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19∶00起在“中国之声”中推出特别节目《汶川紧急救援》,反映和报道灾情与救灾工作。

地震发生后,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媒体都在第一时间派出多路记者,排除各种困难进入灾区,发回第一手信息。最多的时候,中央电视台派往前线的记者超过150名,新华社超过100名记者。而在一周时间内,记者们播发的稿件达4600多条。而四川当地的媒体更是倾所有之力投入震灾报道,及时、充分、全面、准确地反映和报道灾情。

这次我国新闻媒体面对如此巨大的地震灾害迅速做出反应,并且在第一时间及时公开震情信息,准确提供震灾情况,充分报道事实真相。比照1976年的唐山地震报道,当时新闻媒体只报救灾而不报灾情的做法,此次汶川地震无论是在报道理念,还是在新闻实践上应当说都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突破。

这次汶川地震由于震级高,危害大,波及面广,一开始灾区民众的焦虑与消极情绪明显,所以当时的舆论环境十分复杂。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引导,社会舆论就可能转向消极方面,各种负面的东西就会迅速传播蔓延。

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我们的新闻媒体不封锁消息,不回避灾难,不推卸责任,而是在第一时间对灾情做出如实反映,并不断跟进作深入报道。媒体及时发布最新信息,提供最新的死亡人数、失踪人数等情况,报道最新的援救行动。这些多渠道、全方位、透明、准确的信息传播和新闻报道,使得群众在较短时间内对地震情况有了总体了解,从而止住了可能蔓延的谣言。

特别是灾区的群众通过媒体能够及时了解灾情信息,充分把握灾区情况,因而稳定了情绪。同时,也使他们切身感受到了新闻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的作用,并对其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感,这就为新闻媒体实施有效的舆论引导奠定了基础。

有人说,这次汶川地震,“真实跑在了谣言的前面”,媒体成了群众消除恐慌的“定心丸”。这些比喻不但形象,而且准确。

也正因为报道的及时、信息的透明和事实的准确,新闻媒体牢牢地把握住了舆论先机,赢得了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有助于政府借助舆论的支持,迅速、有效地控制灾区局面,顺利地实施抗震救灾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震灾报道中,以往善于借机炒作的一些西方媒体难得地显得很平静。究其原因,同我国新闻媒体及时、充分的报道有着密切关系。正是由于我们报道的及时与充分、信息的公开与透明,灾情信息与灾区真相完全公之于世,使得某些西方媒体失去了寻觅“缝隙”的机会和进行炒作的由头。

而为了及时报道震灾情况,许多境外媒体不得不大量采用我国媒体的报道。据统计,在5月12日—16日短短3天时间内,共有113个国家和地区的298家电视机构转播或部分使用了中央电视台有关节目信号。文字报道则大量采用新华社的新闻稿件。这不但有助于震灾信息传播的准确与规范,而且也有助于震灾报道议题的集中和统一,从而也提升了我国媒体报道的影响力。

事实证明,新闻报道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一定要“先声夺人”,要靠“先发制人”来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这不但是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而且是舆论引导的普遍规律。

二、报道客观、评论公正、感情真挚是取信前提

这次汶川地震,新闻媒体力求做到报道客观、评论公正,而且媒体、记者与灾区群众心灵相通,感情相系,这是新闻媒体取信于民进而获得报道成功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

“客观”,是新闻报道的一个基本理念,也是一种有效手段。新闻报道只有做到客观,才更加真实可信,才更具说服力。

“内容客观”,是指新闻报道的事实应当是现实发生和存在的,而不是主观臆测和任意想象的,更不是无中生有和凭空捏造的。

这次震灾报道,我国媒体通过大量真实、客观的报道,向人们展现和揭示了灾区发生的那一桩桩、一件件事情的真实情景——倒塌的房屋、垮溃的堤坝、塌陷的道路,以及在废墟下等待救援的幸存者、奋不顾身救人的解放军官兵和普通群众……通过媒体的报道,人们不但感受灾害、认识灾害,并最终战胜灾害。

新闻报道要做到“客观”,首先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要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和报道新闻,特别是要用一种平常心正确看待和处理负面新闻。

以往面对灾害性事件,一些媒体的报道总要想办法回避其中的消极因素,以增强舆论引导的效果。事实上,消极因素并不会因为回避而消失,有时回避反而会因为它的客观存在而引起更多的非议,甚至可能会激化矛盾,造成一些群众出现非理性行为,从而不利于帮助群众理智、客观地看待存在的问题。

这次震灾报道,新闻媒体在做好正面报道的同时,也适时地报道了一些负面信息。像《那些倒塌的校舍:水泥空心预制板功过》、《四川灾区破获一批趁灾抢劫盗窃案件》、《中学教师地震时率先跑出称绝不会先牺牲自我》、《四川官员打志愿者被停职卫生厅先辟谣再道歉》、《成都救灾帐篷续:商家擅自加盖红十字会标销售》、《红十字会天价帐篷1万3一个?》,等等。这些报道所反映的都是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消极的、负面的事情,虽然不是主流却是客观存在的,在群众中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及时地反映和揭露这些问题,不但不会影响整个抗震救灾工作,反而能使群众感到新闻媒体是敢于正视矛盾、敢于揭露问题的,从而增强对媒体的信任度,也更有利于引导社会舆论。

在这次震灾报道中,新闻媒体非常注意对地震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现象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公正的评论,在感性与理性的把握上可谓恰到好处。新闻媒体在报道和评论中,没有一味地报道和渲染悲情和泪水,也没有过多地说教该如何面对天灾,而是抓住群众关注的问题进行细致的思想疏导和心理抚慰。无数群众被媒体亲切得体的报道和评论所感动,自觉自愿地投入到抗震救灾的行列之中。

同类推荐
  • 优秀教师必知的八大教学先锋

    优秀教师必知的八大教学先锋

    本书主要包含八方面的内容,分别介绍了基础知识、教学方法、德育等内容,帮助教师从平凡走向优秀,从懵懂走向成熟。《优秀教师必知的八大教学先锋》不再以纯文字的形式在那里说教,不再以深奥的理论作为基点,采取了文配图、场景配插画的形式,文字活泼、形象生动地向教师传递着教育的方法,使教师摆脱了学习理论时的枯燥与乏味,在趣味与轻松中快速地提高自己。
  •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课程开发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课程开发

    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仅了解什么是校本课程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去开发或研制校本课程。下面我们将探讨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与特征,校本课程开发的沿革和发展趋势等,以使一线教师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提高课程开发能力。
  • 《韩非子》的教育智慧

    《韩非子》的教育智慧

    韩非(约前280年—前233年)是韩国的贵族,“喜刑名法术之学”,后世称他为韩非子。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当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凌,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策,但未被韩王采纳。韩非写了《孤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公元前234年,韩非作为韩国的使臣来到秦国,上书秦王,劝其先伐赵而缓伐韩。
  • 新编农村生活实用手册

    新编农村生活实用手册

    人类生活方式与社会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社会发展状况和水平制约着人类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又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和反作用。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活,呼唤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研究农民实现健康生活方式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行政机关公务文书写作格式与范例

    行政机关公务文书写作格式与范例

    一个标准化、规范化、高效率的行政机关需要一套完备而科学的文书系统作支点,因而,规范的文书写作就成为行政机关执行规章制度和步入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依据。本书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讲解力求完备,内容新颖规范,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写法指导,更有范文借鉴,使正在从事或将来有志于投身国家各级政府管理工作及各行各业管理工作的有志之士,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的放矢,对问题有鲜明、深刻地认识,水到渠成地写出高质量的公文来。
热门推荐
  • 哺天

    哺天

    人有穷时,天有力竭,天之下生存的我们抬头看着他,祈祷慈悲,他撒下圣明光华哺育这我们,却不过是稻田中的老农洒下养料,而我们不过他的口粮罢了。
  • 夺宝奇兵

    夺宝奇兵

    一个即将毕业也即将失业、前途无望的学生,因遇到一个奇怪的僧人,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奇遇,从此他不但有了一身骇人听闻的功力,人生更是天翻地覆,柳暗花明。他凭借一双天眼,在考古界风生水起,在珠宝行所向披靡,在收藏界兴风作浪……做假高手,贼中大哥大,文物走私犯,珠宝商人,围绕他展开一个个奇异的故事……数不清的文物古董,道不尽的传统文化,尽在《夺宝奇兵》。
  • 安全教育四年级(上)

    安全教育四年级(上)

    《安全教育》系列编写的是孩子安全教育的图书。本书主要讲述的是自我保护能力是孩子们快乐健康成长的必备能力。只有学会自我保护,远离危险,我们的孩子才能拥有幸福,享受美好的生活。
  • 咏天

    咏天

    大世,天才多如狗,则凡世大乱。盛世,神王满地走,则修世祸起。灭乱神,屠邪魔,镇压九天。反天意,只为追寻天背后的秘密。
  • 冷情杀手桃花多

    冷情杀手桃花多

    夏千雪,二十一世纪的第一杀手,却因爱人背叛,穿越古代,一切从新开始,然而,生性冷淡的她,却招来了一朵又一朵的桃花。。。。。。。此文一女多夫,不喜勿入
  • 圣灵变

    圣灵变

    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青龙便化猪九霄龙吟惊天变,青龙咆哮飞九天【加入到青龙的世界里,你同样是强者】————QQ书群117976966(各位读者踊跃加入)
  • 特警惑主:单挑皇上

    特警惑主:单挑皇上

    (已完结,请放心收藏!)二十一世纪王牌特警,穿越异世,一朝穿越,她睿智腹黑,用一张妩媚的面孔辗转几个男人间,风云变色,她却姿态妖娆笑笑的放纵!当他抄了她家,她掐住他脖子说:“敢动我家,先和我单挑。”他勾起唇角妖娆的笑:“朕从来不和女人单挑,朕懂得怜香惜玉……”当他选秀时,她说:“听着!你现在是我的男人,若敢在选秀女,我就和肚子里的这个……”他笑问:“怎样?”她冷哼:“你不要他,别人可是巴不得要。”他暴怒:“你敢!”她抬杠:“wo怕wo……”
  • 烟花方胜结

    烟花方胜结

    寻乌城,为何有着这么多奇怪的风俗?原来这风俗全因她而起。非迷不迷,既妖且媚,喜怒无常却心怀纯质,貌似荒诞风流,实则视万物如云烟,过她眼,却不留她心。她就真的什么也不在乎?他……不信!
  • 陌上花开锁琉璃

    陌上花开锁琉璃

    也许你也曾这样喜欢过一个人,因他或喜或悲!你从来没有这样想要了解一个人,哪怕变成狗仔!你和想听他说话,就算他是在敷衍你,也会觉得幸福!当年他们在树下许下的诺言“梦若为初,必成以诺!”让我们一起看他们走过的流年,回想自己的曾经!
  • 吾怨尤怜

    吾怨尤怜

    阁门外,谁家君子佩相合.情几多,奈何心事成蹉跎.雨打竹,撑伞辗转舞婀娜.任它落,醉卧林雨泪成河.就让血和泪,化作一抹残魂.任它风和雪,永爱君妾无悔.残阳如血染天边.花开花落经流年.惊鸿了谁回眸间.只叹命运多缠绵.待君爱妾时,又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