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86100000090

第90章 掌握驾驭和引导舆论的艺术提高应对和化解舆论危机的水平(2)

3.要实现两个舆论场的融合

按照舆论人的身份区分,在舆论场中还存在着来自上层的官方舆论场和来自下层的民间舆论场两种不同的舆论场域。

“官方舆论场”,指的是由官方促成并控制的舆论场域。它通常体现当权者的思想与意志,带有一定的权威性。

“民间舆论场”,指的是由民间形成并且在百姓中自然存在的舆论场域。它通常反映的是民众的思想和意志,由群众口口相传,虽然不具有权威性,但却代表着民心民意,在民间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官方舆论场所汇集和张扬的往往是当权者从自身利益和意志出发所组织的舆论,例如有关宣传其治国思想、执政方针、行政决策、外交方略、改革措施等等之类的内容。而民间舆论场所汇集和传递的大多都是民众从自身利益、情感和意愿出发而形成的舆论。

在社会主义国家,作为执掌政权者的党和政府的治国思想、执政方针、行政决策、外交方略、改革措施等等,总体看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重叠性和交融性。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的涉及群众根本利益的问题上,这种重叠性和交融性会更明显。但是,也要看到,在一些情况下,特别是在一些涉及群众具体利益的问题上,这两个场域也会存在不重叠和不交融之处。在这种情况下,两种舆论场之间就会呈现出相互抵触和排斥的现象。

新闻媒介要想营造舆论宣传的良好环境,取得舆论宣传的良好效果,就要善于将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其融为一体。具体说,就是要多关注和报道那些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都关心的舆论热点问题,将这方面的舆论尽可能地通过媒体传播使其得以张扬和扩大,形成强大的主流舆论,在舆论场中起到核心作用。而对那些存在抵触和排斥现象的单方面的舆论应当尽可能加以引导,使其能够融入舆论场中起主导作用的主流舆论之中。特别是对那些在群众中已经形成的具有一定影响范围的热点舆论,更应当适时地将其纳入与党和政府所主张并着力张扬的舆论场中,使其发展为主流舆论。

另外,对那些群众关注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需要热情关注和高度重视,切忌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更不应该采取回避的做法。如果一些事情已经传得满城风雨,一些问题群众已在街头巷尾说长道短,我们却装作不知道,好像根本就没有那么回事,报纸不登,广播不报,电视不播,通讯社不传,这样就会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群众的信任,同时也等于主动放弃了舆论阵地,放弃了借以进行有效舆论引导的机会。

二、提高应对和化解舆论危机的能力与水平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党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需要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从现实状况看,我国当前的内外舆论环境总体上是好的,当然有时也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情况,有时在某一时期,或在某个问题上甚至还会出现一时的“舆论危机”。

“舆论危机”是指由于不利舆论占据舆论场中心地位而使舆论指向者处于困难关头的现象。及时而有效地化解舆论危机,是执政者必须认真考虑和时刻注意的。而提高应对舆论危机的能力与水平则是化解和渡过舆论危机的基本要求。

要避免和防止出现舆论危机,要化解和渡过舆论危机的难关,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收”与“放”的关系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民主进程的推进,广大群众的民主意识日益增强,参政、议政的愿望也更加强烈,许多人开始越来越关注政治,并且愿意就其所关心的国内、国际政治问题以及其他各种社会问题发表看法,阐述自己的见解。特别是互联网出现以后,更是为普通百姓直接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和思想观点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只要打开电脑进入互联网,一按鼠标,人们就可以把自己的言论观点自由而又迅速地传播出去。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对民众言论应当立足于“放”,也就是说要广开言路,给予群众自由发表意见、表达观点的机会,并且应当注意保护群众的这种自由权利,而不宜采取“收(紧)”,即采取限制的做法。邓小平同志当年曾告诫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怕就怕鸦雀无声、万马齐喑。鼓励群众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鼓励他们对政府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这应当是现代民主社会政府的责任。

近年来,我国党和政府在发扬民主、广开言路方面做了许多积极的工作,也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保障了民众言论能够较为顺畅地得以表达和传播,使得国家的政治环境和舆论环境给人们以逐步开放、更加宽松的感觉。我们应当珍惜这一难得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要努力使这种政治局面能够保持和发展下去。只有社会舆论传播保持渠道畅通,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能够自由表达,情绪和冤屈能够及时得以倾诉,使社会处在一种舆论平衡状态,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出现舆论危机。否则,如果正常的舆论通道不畅通,甚至被堵塞,群众有话无处说,有冤无处诉,有情绪无处宣泄,那么,群众情绪的积压和意见的积累,就可能导致沉默中的情感爆发,那时所产生的舆论力量就会是破坏性的。对政府来说,自然就会形成舆论危机,造成舆论传播中的被动局面。

2.“堵”与“疏”的关系

按照西周思想家召公“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的观点,对待民众言论,“疏”为上策,“堵”为下策。如果“收”与“放”的关系,主要说的是处理社会舆论生成之前对民众言论态度和做法的关系的话,那么“堵”与“疏”的关系则主要说的是处理社会舆论生成之后,特别是出现舆论危机之后对民众言论态度和做法的关系。

当群众对一些现实政治和社会问题,包括国家的内外政策、政府的工作情况、各种社会弊端及社会现象有意见,有看法的时候,政府首先应当开放言路,鼓励群众讲话,而一旦群众舆论,特别那些批评性舆论形成和出现时,就应当及时加以疏导,使其得以通过正常的渠道顺利传播。而如果采取“堵”的办法,去阻止自己认为不利的舆论传播,那么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但“堵”不住,而且可能还会导致出现越堵传得越快、越堵传得越欢、越堵传得越远的现象发生。因为一般人都有好奇心理,你越是封锁、越是不让看的东西,他越是感到新奇,越是千方百计地想要看到,而且希望看到得越快越好。特别是在现代传播技术日益发展和更新的情况下,互联网等高新传播技术与手段的广泛运用,已经使得“堵塞言路”的做法越来越难以奏效。这边堵,那边传;今天堵,明天传;网上堵,口头传。总之,堵是堵不住的,往往是越堵越被动,越堵越事与愿违。近年来这方面的实例和教训很多。实践说明,真正有效的做法应当是积极疏导,主动引导,要使那些积极的、正向的舆论能够逐步壮大声势,特别是对那些在群众中已经形成的具有一定影响范围的热点舆论,更应当适时地将其纳入与党和政府所主张并着力张扬的舆论场中,使其发展为主导性舆论。而对那些消极的、负向的舆论则应尽快地加以疏导,使其淡出舆论场,防止其形成舆论危机,造成负面影响。

3.“静”与“动”的关系

在舆论酝酿、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善于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要主动去干预舆论和引导舆论,尽可能避免知而不言,闻而不动,任由各种舆论随意传播,四下蔓延。特别是在负向舆论已经生成且呈蔓延之势的时候,更应当积极主动地阐明观点,亮明态度,用正向舆论去引导,将社会舆论纳入正确的轨道,使负向舆论淡出舆论场。

“真理会越辩越明。”采用正面交锋和公开辩论的方式,可能更加有利于双方在阐明自己观点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取得某些共识。正确的东西会在公开和正面的交锋与辩论中,得到人们的赞成和认同,错误的东西则会在公开和正面的交锋与辩论中,使人们看清其实质,认清其真相。

相反,如果对一些已经形成的舆论,特别是一些表面看来是非不清,或是明显属于消极负面的舆论采取回避的做法,那么一是人家不知道你的态度,或者认为你理亏,不敢应对,或者认为你默认,不作解释,或者认为你势弱,无力应战。这样一来,在负向舆论出现且逐步扩散,民众渴望了解事情真相的时候,我们却守口如瓶,既不做解释,也不做应战,任凭其四下蔓延,占领舆论阵地,其后果可想而知。这方面近些年来的实例和教训也很多。

在一些群众急需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我们的一些主流媒体却常常不作反映,不作报道,出现“媒介失语”现象,这样不但导致群众对新闻传播的不满,使新闻媒体失去群众的信任,而且还会给政府的形象也带来不利的影响。

虽然“以静制动”有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但是在当今时代,在通讯与传播手段如此发达的情况下,舆论传播极其快捷,有时顷刻间就会刮起一阵舆论风暴,稍有思想上的迟疑和行动上的迟缓,都会造成自己的被动,因此,对已经形成的各种舆论,特别是消极和负向的舆论,积极应对、主动应战应当是首选的态度和做法。

同类推荐
  • 明星正能量

    明星正能量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生活中,情场之路、职场之路、心灵之路,皆是歧路多多。生如梦幻泡影,须臾即变。如何行进到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如何把成长路途中的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如何探究到那最真实不虚的部分,是每个人或迟或早都要面临的选择,也是一门生命的功课。本书介绍了国内诸多一线明星们的能量转化之道。正如李光洁曾在接受访问时说:任何事情都看你从哪个角度看,人生就像多棱镜,不同的角度会看到不同的颜色。从这个角度看,是阴霾和晦涩的,转换个角度,也许就看到了明亮的色彩。萨提亚也说过:改变是可以发生的,并且需要内在的改变。
  • 教师公文包-地理拾趣

    教师公文包-地理拾趣

    本书分宇宙、地球趣谈,历法气象趣谈,山石岩窟趣闻,河、湖、泉、瀑布趣闻,国家、城市趣闻等六部分对地理常识进行了介绍。
  • 学校教育法律问题案例研究

    学校教育法律问题案例研究

    瞿瑛主编的《学校教育法律问题案例研究》一书是为教师教育的相关课程编写的教材。“学校教育法律问题案例研究”是一门着重培养学生依法治教能力的应用性教育学科。它也是同教育学、学校管理学、政治学和法学等多种学科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的一门边缘学科。因此,我们将本书的写作特点定为:以学校教育中经常出现的法律问题为叙述的主线,而不受教育法学学科体系的束缚;通过案例阐明法理,将教育法律案例、教育法理融于一体。这样,可使本书有较强的可读性和现实针对性。在内容方面,主要围绕依法治校,学校、教师、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问题,教育法律救济等内容,结合教育案例,以案说法。
  • 此岸@彼岸——一个校长创办新学校的心路历程

    此岸@彼岸——一个校长创办新学校的心路历程

    本书是作者筹备东湖小学开始,以学校建设为主线,记录关于学校管理、教师成长、家校联系等各方面的内容。本书内容为前两年的记录。
  • 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

    本书从新媒体的视域考察国际传播具有的新特征,国际传播应采取的策略以及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重点阐述了在以博客、微博、网络电视、IPTV、手机短信、社交网络等为代表的各种新媒体手段日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的环境下,国际传播应该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媒体的交互性、参与性、便捷性等特点,使国际传播的主体多元化。同时对国内外利用新媒体进行国际传播的成功及失败的案例予以剖析,对国际传播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我国在新时期开展国际传播提供积极有效的参考与建议。
热门推荐
  • 战神联盟灭顶之灾

    战神联盟灭顶之灾

    人类得到了安宁,但来自宇宙的小冲突依然不断。基因精灵,伊兰迪现世,空间扭曲,这背后一定有不为人知的隐情
  • 校园纯爱系类

    校园纯爱系类

    今日的相遇只是为了那日许下的承诺,及时你已经有了暗恋的人,我就尽量的搞破坏就行了,一切只是为了告诉你,我爱你
  • Helen

    Hel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麒麟区

    麒麟区

    一个运气男儿,会一生的好运下去吗?那是不可能的,只能说他运气比较好一点吧……
  • 美男集结号:无悔年华

    美男集结号:无悔年华

    真人秀节目《美男集结号》,吹响美男集结号,楚天晴为了复仇,为了躲避追杀,女扮男装参加节目,遇见了林枫默……
  • 欧·亨利经典短篇小说

    欧·亨利经典短篇小说

    欧·亨利是一位高产的作家,一生共留下了一部长篇小说和三百多篇短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巧,风格独特,与当时其他作家着重表现纽约等大城市的上层社会不同,欧·亨利一直着力于表现繁华都会以及西部乡村里普普通通的“小人物”,描写了美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对浪漫和冒险生活的追求。其以语言幽默、结局出人意料(即“欧·亨利式结尾”)而闻名于世。
  • 英雄联盟之王者再现

    英雄联盟之王者再现

    他曾经是LAL世界联盟赛三连冠队伍LN的王牌中单,他的锐雯曾经拿下过连胜三百盘的无一负的可怕战绩。当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的时候,他却不知为何突然销声匿迹了。在他走后,传奇队伍LN也宣布解散,队伍的另四名天才队员各自加入了国内的四支豪门战队,在新一年的LAL世界联盟赛上掀起了腥风血雨。在辉煌背后,人们渐渐遗忘了这个不败传奇……
  • 邪王独宠调皮妃

    邪王独宠调皮妃

    他,世人眼里宛若天神的王爷;她,众人眼里不能修炼的废材。一次意外的相遇,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眼里满是真情的嘶吼道:“你,真的不喜欢我吗?你到底怎样才会接受我。”“把你收了,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你可否答应我一个条件"后来,某女为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_<)!
  • 千古孽缘:古墓小新娘

    千古孽缘:古墓小新娘

    她本是相府千金,却在最美好的年华被父亲毒死,嫁于猝死的太子,成为冥妃,被掩埋在暗无天地的皇陵之中。大难不死,无意被救,她却爱上那个整日戴着褐色面具的守墓少年。当得知当年明明猝死的太子却在两年后成为新的国主时,她,为了复仇和解除心中的疑团,入宫为婢。爱与恨、情与仇、算计与阴谋、宫斗和政变凝结成一场旷世的权力角逐,且看一个十五岁的少女如何化解这一千古孽缘!
  • 葬情天处:心有千千劫

    葬情天处:心有千千劫

    你若是我命中的劫,那我该如何承受?缘与缘,劫与劫,迷与迷,镜中花,水中月,朦朦胧胧的慢慢揭开面纱,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