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86300000022

第22章 漫谈历史剧的化装造型

李金祥

影视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银屏幕的视觉效果主要是由可见的人物造型、环境气氛和摄影造型来完成的。而化装师则是人物造型的创造者,为塑造人物形象美担负着主要工作。

真实可信、富于感染力的人物造型在银屏幕上起到了一种文字语言所不可比拟的作用。影视化装造型元素也是影视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剧化装造型设计,首先是服从剧本的主题思想、风格样式与时代背景,严格按照剧本提示的人物性格、性别、年龄、身份、经历(年龄、身份的跨度变化更要注意),将其最本质、最性格化的特征显示在演员的造型上。这是我从事化装造型专业近三十年的切身体会。

一、认真研究,从“头”做起

拍摄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化装师要广泛地参阅与剧本有关历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风貌等资料,特别是有关社会时尚、饮食起居、发式装束及民俗风情等的资料,从中找到利于塑造剧中人物的素材,以丰富整体的化装造型设计。而这个整体造型的第一步是从头式来确定和还原当时历史时代的。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发展,造就了每个时代的审美观,形成了不同的礼仪、风俗人情。而各种头式发型又充分表现出每个时代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的不同。从汉代始,人们已普遍盘发束发髻,样式已有多种。进入盛唐,发式更为讲究,特别是女人则盛行高髻,并配有一些首饰,形成了当时“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的规范头式。

在拍摄《大唐情史》中,唐国强扮演的李世民,在玄武门兵变前后我为其设计了反差较大的头式,以突出他前者英俊、挺拔、胸怀大志、腹藏良谋的皇子形象,后者持重、稳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帝王雄风,并用两条金黄色的龙,中间镶嵌“红宝石”做成头冠戴在他的发式上,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银屏上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另外在制作女演员头式零件上,我根据历史年代和演员头形,采用较细而富有韧性的铅丝做成骨架,用稍短的毛发垫底,选颜色和质地好的长发装饰其外。这样既保证发式不变形,又可在上边加一些点缀物,用以强调美感,以使造型上有所突破与创新。同时也避免了每次梳头难以保持一致的弊病。

沿至五代、宋、元、明时,又继承了唐代的风尚,在盘髻的式样、髻的位置上产生了新的变化与发展,使之更完美。到了清朝又盛行男子前额向上剃光,后部梳大辫子。未婚女子梳两个髻,成婚女子在后枕骨处梳圆发髻。

为塑造好历史人物形象,应首先从“头”做起。在发式上充分体现历史人物的身份、性格。用什么饰物装点发冠,都要认真推敲,精心制作,反复比较。

总之在化装造型的设计与试装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讲究,绝不能将就。同时根据剧本的要求充分考虑每个人物年龄有别、身份性格有别、男女老少有别、南北地域有别、生存环境有别。这些都可能在头式上体现出来。

拍摄历史题材影视剧中人物造型从“头”做起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化装师本身从我做起的艺术功力及经验与职业道德相结合的必要修养。

二、吸收借鉴,因人着色

水墨丹青的国画,运用黑、白、灰颜色对比与线条的起伏变化,为我们充分展现了大好河山的壮观、秀丽。而油画则以红、绿、蓝为主色,在表现景物与人物上更多地赋予了它细腻、鲜活的写实成分。前者是我们拍摄黑白片需要学习的,后者则是拍摄彩色片需要借鉴的。画家是在纸上作画,富于激情地去表现景物与人物的静态与动感。而化装师则是在演员的脸上作画,这与前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要经得起镜头、光线、角度的检验,从而达到真实可信、线条与肤色完美结合的银屏幕效果。拍摄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为化装造型提供了运用色彩“浓装淡抹总相宜”的空间的同时,更要求化装师塑造出“因人着色不一般”的各种类型的人物形象。

评书艺人用“开脸”的形式为每一个出场的人物描画形象。根据人物性格、身份等,男人多为:头戴紫金冠,面呈一团正气,鼻直口阔,双目有神,大耳有轮;而描写女人时多为:面若桃花,眉扫初春柳叶,丹凤眼,樱桃小口。虽然只是寥寥数语,却很恰当地表现了人物的五官部位,这就为我们拍摄历史剧提供了人物造型的参考依据。

而京剧的“勾脸”又将文字形象化,大胆运用色彩将人物划分出忠、奸、善、恶。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包公等。这些脸谱虽有明显的概念化倾向,但也值得我们在运用色彩拍摄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塑造人物形象时借鉴。

诗人陆游讲“功夫在诗外”,我的理解就是要多学、多看、多体验专业以外或是与专业有关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创作。积累本身也是学习,有所取舍的借鉴则是为人物造型必不可少的技巧手段。

在拍摄历史剧中,化装师一定要参照演员本人的脸型和肤色。离开了这一点,角色的造型就很难形似。演员造型后一定要与造型前有较大的区别:头式的形状、发际的高低、眉毛的粗细、眼睛的大小、鼻梁的高低、嘴唇的薄厚、胡子的疏密、耳轮的大小等特征是观众第一眼看到的,而化装造型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演员的脸形的多部位做改变与弥补,以求更真实完美的人物形象体现在银屏幕上。

在拍摄《三国演义》、《孙武》、《朱元璋》、《大唐情史》、《武当Ⅱ》等历史剧的人物造型方面,我强调了人物个性特征,本着既不违背历史,又不拘泥历史的造型方法,通过多形状的发式、质地花色不同的装饰物、形态各异的眉毛、胡须及面部色彩浓淡、冷暖的结合运用,达到了突出人物个性外貌的创作目的。男主角——坚毅、英俊、潇洒、魁伟、阳刚。女主角——典雅、清秀、温存、善良、阴柔。男性面部着色要薄而透,充分体现肤色的质感,眉峰至眉梢画得要高挑一些,以增强人物英俊刚毅之感。而女性面部的着色则适当要加以调整,本着面施粉黛、花汁作脂为基调,底色稍加重些,强调腮红和唇红的运用,增强面部的柔和与过渡,不留痕迹,突出美感。

在给男女主角造型设计的同时,化装师更要设计好其他角色的造型,相互之间一定要有明显的外形特点,做到“避免雷同,各有其形”。

三、戏为古装,避免“穿帮”

历史剧演员众多,造型设计一定要周密、细致,提倡一丝不苟的精神。化装师在筹备工作期间,不仅要注意头套、眉毛、胡须的样式,更要注意毛发质地与色彩的选择。要注重眉毛、胡须的颜色搭配,既要突出人物性格,又要有质感与立体感。在制作过程中要有选择地将毛发的粗细、色彩的搭配、勾得疏密和人物年龄结合起来。“讲究”与“将就”一字之差,在将来的银屏幕效果上就有优劣之分。所以在造型制作中,化装师一定要不厌其烦,多思进取,精益求精,严格要求,跟自己“较劲”,才能做好工作,避免遗憾。

历史剧造型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头套、胡须、眉毛等,有的发髻勾的过密,人为的痕迹太重,纱边明显暴露等,造成“穿帮”,影响人物形象与影片质量。粘贴要严格认真,现场拍摄要盯紧,发现纱边露出痕迹,及时进行修补,从而避免“穿帮”现象出现。

四、造型一致,务求接戏

历史剧与现代戏虽然要求人物形象在全剧贯穿始终保持一致性,但相对来讲,历史剧则更为严格。原因很简单,为了观众的视觉接受力,根据演员定妆时的要求,应使演员扮演的人物形象始终保持一致,不能随意改变。这包括头式造型、面部肤色、眉毛、胡须的形状疏密等。在保持基本形象不变的前提下,一些技术性的改变是允许的。如人物在特定环境气氛中需要现场加工,如刀伤、枪伤、汗水、尘土等效果是常见的。既使如此也要注意,如果这场戏拍不完,还要接戏的话,这些伤痕的面积大小、颜色的浓淡和形状都要保持一致,何况人物形象呢?

前后人物的衔接与场景前后颠倒拍摄都需要形象的一致性。我对需要衔接的镜中人物形象的特征和细节都用文字记录或用DV拍摄下来(包括伤痕)以备参考或遇补拍时用。

欲求人物形象的一致性,我认为关键在拍摄现场。通常,演员化好装后,要更换服装、取道具,然后进入现场排戏、走位置,配合照明师布光。一切就绪后,已经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一般情况下导演与摄影师都要先拍全景大场面,而且拍的次数较多。等到拍中近特写镜头时,演员脸上化好的装肯定会发生变化,比如面部渗油出汗、油彩溶化、附贴物翘边、发型蓬乱等情况出现。这就需要化装师对上述情况进行及时细致的修补,以保持演员妆的完整和形象的一致性,同时更要经得起中、近、特写镜头的拍摄。

历史剧中采用塑型化装方法塑造人物,由于拍摄时间过长,头套和塑型零件以及其他附贴物一般都用胶水贴在皮肤上,容易开胶脱落。这就更要求化装师精心耐心细致地去修补,必要时还需更换某些附贴物。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现场修补装面是关键,使人物形象保持一致,同时还可以避免“穿帮”。此事看起来很小,却关系到影视剧的化装质量,也是化装造型专业职业道德对我们的要求。

影视艺术的综合性,确定了它与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戏剧等多门类艺术形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结合到影视的造型艺术,就是要根据影片的主题去塑造人物外部形象,通过各种化装手段赋予剧中人物性格、年龄、身份、职业及人物命运等特征,使其真实可信,鲜活灵性。

同类推荐
  •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画像石、画像砖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画像石、画像砖

    本书分为八章,包括了“从戏曲歌舞看画像石、画像砖”,“从神话故事看画像石、画像砖”,“从坟墓艺术看画像石、画像砖”等。
  • 世界艺术5000年

    世界艺术5000年

    本书采用故事性的体例,将代表世界艺术的最高成就,在世界艺术史上具有影响深远的艺术流派、艺术大师和艺术珍品娓娓道来,在增加辅助栏目的同时开辟专栏进行体例上的创新。400多幅精美图片和注重文化与艺术有机融合的装帧设计将《世界艺术5000年》打造成一座雕梁画栋的世界艺术博物馆,让读者直面艺术,与艺术亲密接触。
  • 大学生艺术素养

    大学生艺术素养

    本书为大学生艺术素养教育类教材,涵盖了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及其他艺术等五个方面的内容。本书从艺术学科的整体性出发,理论与作品结合,图文并茂,以直观的图例诠释艺术形象;立足于崇美扬善、怡情悦性和笃学尚行的人文素养的养成。
  • 美术中的流光

    美术中的流光

    《美术中的流光》是“艺之趣”系列丛书的一本,图书致力于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欣赏与解读古今中外与艺术有关的一切,内容涉及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多个艺术领域。旨在以清浅平易的语言,精美详实的图片,通过著名作品的美学赏析、作品背后的奇妙故事、作者与时代的趣闻轶事等角度,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现深邃隽永的艺术之美。在带您巡游艺术长廊的同时,更令您深刻领略艺术的文化意蕴与历史内涵。翻开欧洲美术史,希腊神话和基督教神话两大神话系统交替出现,并驾齐驱,为历来艺术家所采用,留下了丰富的作品。这册题解式工具书,可以帮助读者研究、学习、借鉴和欣赏这类题材作品。
  • 观赏石鉴赏与收藏

    观赏石鉴赏与收藏

    中国的赏石文化,有着极为深邃的文化传承。观赏石缺少了文化内涵,将失去收藏价值;赏石收藏的精致理念,也是收藏价值的保证。《观赏石鉴赏与收藏》一书系统地介绍了赏石文化的渊源、传承与内涵,中国古今名石图谱、观赏石的意韵与鉴赏、观赏石的命题与配座、观赏石的收藏价值与投资等方面的内容。作者将以收藏鉴赏家的丰富经验、文化学者的深厚修养,带你踏上访石的旅途,体验惊鸿的心悸,获取文化的滋养和享受收获的喜悦。
热门推荐
  • 极幻空间

    极幻空间

    新人不喜勿喷我全心全意去写书,希望各位道友喜欢
  • 第22号妻子

    第22号妻子

    一不小心,相爱的两个人就会忘了彼此。多年的婚姻让我和丈夫威廉几乎忽视了对方。相恋时他身上吸引我的那些优点,如今看来也不再顺眼。他被公司裁掉后终日在家做煮夫,我本想安慰他却说出难听话,他则更加漠然。我们成了同居一室的室友。
  • 遇上坑爹小少主草包废柴八小姐

    遇上坑爹小少主草包废柴八小姐

    她前世遭遇闺蜜背叛,是二十三实际的金牌杀手兼小偷,不甘心背叛,跳崖自杀。不料穿越到枫世家的最草包,最白痴,最无用的废柴八小姐身上。说她是废物?说她是草包?她定要加倍偿还。不料遇上坑爹少主,懂得了什么是软磨硬泡,什么是厚脸皮,踏上了少主追妻路。文中:星琪睁着大眼睛,瞪着枫青雪,没多少好感地说:“没人说过你脸皮很厚吗?”枫青雪不以为然,切~了一声,:“脸皮厚怎么了,到了春天还可以预防长痘痘,厚脸皮绝对是居家旅行,保养皮肤的最佳选择,你,值得拥有!”……
  • 仙缘难断

    仙缘难断

    一代枭神陨落,本想从此不再踏入仙途,岂料仙缘难断,还是踏上了修仙之旅……
  • 剑仙伏魔

    剑仙伏魔

    一次残酷的夺舍之战一段传奇的经历一次人生起点的大胆决定一把剑,会尽天下英雄.......PS:读者群号338530459
  • 烽火创世纪

    烽火创世纪

    (战神火炬最终定稿版)很久以前,人类文明被战争毁灭,只留下荒芜的大地和一些依靠反重力技术漂浮在天上的人工岛屿。经过漫长的岁月,新文明再次发展出了战争科技……看似强大,实则腐败衰退的中立国,对战争冷眼旁观。但该国最为举足轻重的高官却暗地和交战国卡鲁斯勾结,策划着惊天大阴谋。他们觊觎的不只是战争的胜利,而是整个世界。作为新纪元众多民族的其中一支,居住在浮空岛上的萨拉维亚人一直以“史前文明的继承者”自居;讽刺的是,在今天的战争里他们却是遭受侵略的一方,即使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他们也难以保住家园。然而,战争的双方没人能想到,他们的命运——甚至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生死存亡,竟然落到了中立国一个毫不起眼的地方军人的肩上……
  • 全能相师

    全能相师

    逆天小道士许乾携相术、道法神通穿越而来,任你腹黑、高冷,绿茶、心机,皆能一眼看破。相世人、观风水、诛妖邪,都市携美,一步步走上世人巅峰。凭借无上秘法,纵横天下,傲视王侯!“大师,求您帮我看下吧!”“贫道法眼一睁,就知道你是个二货!”
  • 剑名

    剑名

    华夏的神兵利器,苍茫大陆有没有?如果我说,我为剑封名轩辕,就能得轩辕黄帝一道神力,你信不信?如果我说,我为剑封名诛仙,就诛尽仙魔,力破苍天,你信不信?如果我说,我为剑封名倚天,就倚天而成,破灭万千,你信不信?斩风是速度,天诛是天的嫉妒,那么诛天呢?够不够拉风?够不够爽?小仙新人,拜求推荐和收藏!!
  • 琵琶雪

    琵琶雪

    从前的时光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人,而爱错了人,耽误的便也是一生。一个是看遍世人冷眼的破落琴女,一个是庞大家业的贵族千金。一个无心名利只为你洗手作羹汤,与你雪中共舞,花前奏乐,一个工于心计,步步为营,可以助你权倾天下,实现野心。若是你,该选哪一个?从古至今,无数男人都在这个选项面前踌躇不前,你也一样,可偏生你挚爱的是前者,可偏生你负了的也是前者。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 中山舰

    中山舰

    本书讲述了关于中山舰的一系列事件及人物。该舰经历了护法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等历史时期,围绕着它发生了如陈炯明叛变、中山舰事件等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它的身影出现在上海高昌庙海军司令部的暗杀行动中,出现在黄埔水域的炮战中,出现在长江之滨的抗日烽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