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87100000031

第31章 网络青年的信仰心理(4)

英格兰国教宣布成立虚拟教堂以后,另一家英格兰教堂也开始跟进。据媒体介绍,李丝莉牧师就是第一位得到聘任的网络牧师,虽然没有自己的教堂,不过她却拥有专属网站和在线教会服务。多数信徒对网站的功能相当肯定。将无形的宗教和虚拟世界相结合,或许会产生一些新的感悟,能更好地传达宗教的真义。根据《亚洲新闻》2009年1月26日报道,2009年1月23日,在第43届世界社会传播日上,天主教的教宗本笃十六世做了《新技术、新关系,促进一个相互尊重、对话与友谊的文化》的文告,他劝告青年,强调数据传播是充分彰显天主之爱的恩典,要与有需要的人分享科技进步,不应利用这一新的科技手段助长仇恨、不宽容,或者进行经济剥削。他称赞互联网是传送福音的工具,是促进人类团结、和平与正义、人权、尊重生命的重要途径。

显然,网络宗教已经很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

二、网络丰富了青年信仰心理

(一)中国青年独特的信仰教育

在快速发展的网络文化面前,青年的信仰心理究竟会怎样变化?

青年利用在网络中学习的不同文化背景下诞生的理论和价值观念,如何分析看待现实的中国信仰教育历史?如何接纳和履行中国特色政治意识形态教育?对于不太了解中国近现代信仰发展历史的青年一代来说,这无疑是个尖锐的挑战。

从信仰发展的历史角度看,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绝大部分中国人并不知道上帝。19世纪末,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兴起的时候,上帝的声音也在中国传播,但中国人选择了共产党和共产主义。因为伴随着上帝的声音由传教徒带到中国,当中国人还没有感受到上帝的温暖时,却先面对了强盗的武器和掠夺,中国的灾难同时开始了。可以说,中国人是用生命和牺牲选择了共产党和共产主义。共产党通过艰难的努力让中国人建立了信仰,并且让老百姓明白,信仰对于生存是多么重要!这本身就是中国民族精神的巨大进步。中国共产党一直鼓励全体国民信仰共产主义,并且引导老百姓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认识世界。这是一段特殊的历史,是讨论中国青年信仰的特别重要的基础和前提。

2009年夏天播出的电视剧《潜伏》说的就是共产党人在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里,依靠对党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坚持战斗在敌人心脏里的心路历程。其中的主题歌《信仰是无底深海》,深情地表达了这种崇高的情感:

在黑夜里梦想着光

心中覆盖悲伤

在悲伤里忍受孤独

空守一丝温暖

我的泪水是无底深海

对你的爱已无言

相信无尽的力量

那是真爱永在

我的信仰是无底深海

澎湃着心中火焰

燃烧无尽的力量

那是忠诚永在

温暖若印在你心里

愿用一生祝愿

生命只为一个信仰

无论谁能听见

我的泪水是无底深海

对你的爱已无言

相信无尽的力量

那是真爱永在

正因为这个原因,面临全球网络文化的冲击,中国青年的信仰教育依然要遵循现实政治原则,在统一的意识形态指导下,教育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有为青年。各种教育机构都要指导青年加深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的认识,学深学懂这一系列理论代表的政治理念。厘清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艰苦发展道路,并要以此为原则,抵制“西化”、“分化”图谋,维护中国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扼制外来的不良价值观念的影响,为继承党的事业、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服务。

应该肯定,经过连续多年的教育努力,这种信仰教育和培训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根据“北京社科规划网”介绍,2009年2月9日,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郭淑敏主持的《北京地区大学生宗教与信仰问题研究》发表课题成果。该课题组在北京地区多所高校开展了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61份,本科生占91.75%,专科生占6.39%,硕士、博士生各占0.58%。调查还结合了小组访谈的方式加以补充。

调查认为,青年的主流思想倾向于拥护政治意识形态。选择“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爱祖国,努力为国家作贡献”的占73.69%;有85.76%的人同意“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不应该完全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应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有76.79%的人认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指导我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基础”,“不仅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更要在实践中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样高比例地赞同主流价值观念,证明青年信仰教育在实践中取得了应有的成效。

调查指出,应该承认,网络传输的多元化价值观念对青年的信仰思想形成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青年信仰个人奋斗的比例明显增加。有40.8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信仰是个人奋斗;有9.29%的学生认为人都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追求个人幸福就行了。强调个性价值,是青年个体自觉意识提高的表现。

第二,青年信仰宗教的趋势比较明显。有11.38%信仰佛教;有5.46%信仰道教;有2.79%信仰天主教;有3.60%信仰基督教;有1.51%信仰伊斯兰教。综合起来有24.74%的学生信仰宗教,约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虽然,占整个调查人数的比例较低,但是,可以看出宗教信仰已经在青年的信仰选择中逐渐活跃,而这是和网络传送的宗教价值观念有一定联系的。

第三,有不少青年认为有没有信仰无所谓。有25.93%的青年认为有没有信仰无所谓;有6.16%认为信仰是一种迷信;有6.62%的学生认为信仰是麻醉剂。说明部分青年在多元化价值观念作用下,对信仰依旧缺乏应有的清醒认识。

(二)网络宗教信仰

实际调查的结果和网络调查结果会有什么差别呢?假如网络开展的信仰调查与实际调查结果吻合,就可以说明调查结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据查询,2007年2月24日,有网友在网上对青年的个人信仰状况做在线调查,共有1022人参加,男女性别比为6比4,大专和大学本科学历共占73%,年龄为18岁到35岁。其中,有59%的人没有宗教信仰,也不打算寻求宗教信仰;41%的人认为只要能很好地生活就可以了,信仰并不重要。这个结果比现实调查的不关注信仰问题的比例要大很多。考虑到网络青年的学历情况比较宽松,对信仰问题的认识一般比较浅显,这样的结果有合理性。但是,作为现代青年,忽视信仰问题的比例超过一半,这是值得关注的话题。

从信仰宗教的群体比例看,有16%信仰佛教;有6%信仰基督教;有3%信仰道教,加起来大约是25%。这个比例和上面介绍的北京市调查中24.74%的比例非常接近,对于这一点,两组调查高度趋向一致,可以初步判断,青年群体中大约有四分之一已经成为某种宗教信仰的追随者。

另外还有9%正在寻求一种宗教信仰,有35%相信信仰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缓和阶级矛盾。与现实调查的结果基本相同,相当数量的青年认为,宗教信仰与社会发展并不矛盾,宗教发展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和繁荣。已经皈依某种宗教的青年,进入网络文化环境以后有什么变化呢?

通过对于网络信徒的宗教活动和观念调查发现,尽管社会文化结构不断变迁,青年的信仰表述方式在发生多种变化,但是,在有关信仰的最基本问题上,青年不仅没有失去信仰的信心,反而表现出了更加执著的热情。

在长沙市开展的网络信徒专项调查中,有68.3%的教徒认为自己在上网以后,感觉到了上帝的存在;有72.4%的人感觉自己正受到上帝的关注。50.9%的人体验到了与上帝交流时的激动和愉悦,有23%的人宣称自己已经具有神性特征。在后来接受访谈的人中,一些受访者认为网上世界无所不能,给自己带来一种神秘的满足感,因此更加相信上帝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在绝妙的网络世界之中。

81.4%的青年声称自己经常参加网上宗教仪式,有75.7%的人选择每周去教堂做礼拜。相当多的信徒认为,参加网上宗教仪式不能够完全取代现实的宗教生活,尤其是现场的那种气氛是网络仪式所不能比拟的。

统计显示,有87.7%的人认为自己上网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92.3%的人相信自己所信仰的宗教是完全正确的。在对一个具有博士学历的信徒的访谈中,他认为,信徒的信仰立场的确定其实是非常扎实的过程,事先往往进行过艰难的比较和选择,信仰的立场一旦确定就很难改变了。

88.7%的人认为上网以后,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更加积极了。

73.9%的人表示要更加宽容地对待他人。在网络上信徒之间的交流更加温暖畅快,更加积极地提升对于生活的态度。这种相互间的帮助也会使人们在交往时更加宽容。

网络宗教生活进一步加强了教徒的宗教性水平。我们日常的观念认为,网络技术的后现代特征显示了它的破坏力,有可能对神圣的事物进行解构和虚化,但实际上,网络基督徒的宗教性水平式地上升了。调查结果证明,目前,网络宗教活动正处于比较活跃的时期,表现出网络对于青年的信仰心理活动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在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求索中,道德和审美总是交织在一起,构成人性中崇高的灵性向度,这种内心深处的愉悦和平静的美,超越了现实有限的物质世界,使审美从有限的物质观赏变成博大的内心价值体验。通过网络文化中活跃的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影响,在精神层面上和信仰体验结合在一起,这种自由和超越的美感,与信仰追求达到完美的统一,这大概就是人的灵性所要追求的纯粹和唯美的境界吧。

三、几点思考

第一,要仔细选择自己的信仰。青年没有信仰,也可以生存,但是生存的品味和意义会大打折扣,很多青年无视或者不打算寻找自己的信仰,从面向未来的发展眼光看,这是不可取的。当今高校集中全力注重理性教育,相对忽视信仰教育,导致部分青年信仰观念的缺失。

这种状况并不利于青年积极参与网络文化,因为信仰缺失的青年更容易被多元化文化要素诱惑,迷失自我,阻碍人格成长。如何选择、选择什么信仰是没有现成方法的,这是一个人在成长中逐渐体验、探索精神需求的境界,不能等待别人或某个组织主动把信仰发送给你。青年也不应该抱怨社会缺乏信仰如何如何。信从心生。要自己去寻求,精神之道,完全是自己感悟出来的。

第二,信仰是人追求精神目标或境界的过程,在追求超现实的境界的过程中得到精神的升华。许多经济巨贾或政坛风云人物在教堂做礼拜,向上帝祈祷,在祷告中请求宽恕自己的罪孽,以使自己得到解脱。用上帝的爱慰籍自己复杂的心灵,并向社会更多地传递诚信和爱。把祈祷和忏悔当做心理活动中重要的替代或平衡手段,以便更好地追求自己的精神境界。这是维护个人正常的精神状态的有效方法,是个人精神生活最重要的部分。

第三,信仰与社会实际利益目标无关。追求现实的与所有权有关的物质利益,往往采取不择手段的方式,而信仰是另一种精神追求,是圣洁的,其目标往往是摆脱物质利益,进行自身精神洗礼。联系起来看,宗教信仰是带有漠视现实功利态度的。把普遍的爱、诚信放在通俗的、繁杂的现实政治和经济生活之上,因而高于一般生活中的精神境界。换句话说,确立信仰的人,可以帮助人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尊重道德和社会合法规则,促进社会进步。

第四,信仰未必是信奉某种宗教。前面已经说过,作为精神内省和自我追求的境界目标,现有的宗教形式,不一定能够反映个人的信仰追求,有的人说,我只相信科学,别的都不信。假如能够真正投身科学信仰,那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怕就怕什么也不信,自己毫无自律,精神自我放荡,不顾诚信、我行我素。

根据美国北卡大学社会学系的Christian Smith教授做的“全美青年宗教研究”报告,美国12年级学生中,参与宗教活动的青少年比较少地牵涉进犯罪和冒险行为。调查涉及30项犯罪与冒险行为,包括喝酒、抽烟和吸毒;窃盗与其他犯罪行为;留校察看与休学;冒险行为等等。那些有规律地参加宗教礼拜、个人高度看重信仰、长期参加宗教性团体的青少年,都明显与更安全、更健康、更有建设性的生活形态有正向的关联。也就是说,参与宗教活动的有信仰的青少年,他们的生活态度更健康。

2010年4月26日,《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2010年以470亿美元位列“福布斯榜”第三名的巴菲特说道:“一定要相信,信仰是很重要的。要相信某个东西,到一定时候,那些坏的事情或暂时失败的事情都会自己化解,变成好事情。”

同类推荐
  • 释梦

    释梦

    《释梦》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和精神学研究专家,从28000多个人的梦境中提炼和研究中得出了研究结果它不同于传统的佛罗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对精神和心理的研究和判断,而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研究成果结合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压力带给人们的影响。研究的领域涉及人们的工作、生活、健康、家庭、爱情、性等等各个方面的梦境中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对照,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读性。
  • 怪诞行为心理学

    怪诞行为心理学

    人这一辈子,大约要做20000000次选择。向左走,还是向右走?买安卓手机还是苹果手机?股票抛还是不抛?独身还是结婚?和谁结?Tobeornottobe?我们有选择的自由,却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 色彩心理学

    色彩心理学

    色彩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色彩与人的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息息相关。蓝色的天空,纯白的云朵,翠绿的树木,火红的花朵……没有色彩,世界不会这么绚丽,生活不会如此多彩。
  • 趣味心理学: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密码

    趣味心理学: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密码

    本书从心理的角度出发,运用心理学原理,结合生动有趣、发人深省的案例,对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入木三分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操作简便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帮助人们在了解外在行为背后的深层心理奥秘的同时,认识自我,了解他人,让人们做到在自己的行为方式及语言技巧的微小改变下,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从而成为职场上、亲朋好友中最受欢迎、最有分量、最能影响他人的人。
  • 人的自我理解

    人的自我理解

    本书作者秉承胡塞尔现象学传统,运用现象学的方法,从新的理论层面上,对人的自我理解问题进行独特的分析和阐述。通过分析“我”这一指称的独特词法,作者将自我置入一个多元、多中心的背景中,对自我意识,个体与主体间责任,以及跨文化的理解和交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是现象学中“自我”理论的重要发展。
热门推荐
  • 盖世神通之葫芦娃

    盖世神通之葫芦娃

    世间之路本是混沌不堪,命运之轮本是噩噩不倦。世情看不看破都是世情,收不收你只能看我心情。你只看到我的神通,却没看的我的伤痛;你有你的功力,我有我的法器;你否定我的门派,我决定我的做派。你嘲笑我凡人一个,不配修神,我可怜你只是谁谁谁的后代;你可以轻视我的资历,我会证明我的辈分其实很拽。神通是注定艰难的修行,路上少不了争斗和使坏,但那又怎样,哪怕打遍天下也要活的痛快。我是金刚葫芦娃,你再唧唧歪歪,我就收了你让与蛇精同在。
  • 天赐南山

    天赐南山

    天罚降世,欲要改天革命,天下惊恐,召集群雄豪杰,与之对抗,天地之间顿时硝烟四起,谁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谁能手持战器吞兵百万?南风,一个自幼与野兽生活的少年……
  • 爱情倒数计时

    爱情倒数计时

    豪华游艇上的巧遇让他对她留下极好印象,所以在他需要一个口译人员时,他立即想到她。而她也不负他的期望不仅分内工作做得无懈可击,她浑身散发出来的魅力!就在他第一次想“认真”谈感情时,他却现她竟是……
  • 漫漫易所待

    漫漫易所待

    他是一家Memory蛋糕连锁店的CEO,是陆家第十四代单传,而她却是一直在求职路上失败的‘小强’,经历了第十三次失败的她,在偶然的机会下去蛋糕店参加了试吃的活动……求职失败的她和工作狂的他会发生什么呢?
  • 小乘佛教

    小乘佛教

    小乘,梵语hina—ydna。亦称声闻乘。二乘之一。乃大乘、菩萨乘之对称。意译为狭小之车乘,指运载狭劣之根机以达小果之教法;即所修之教理行果,与能修之根机均为小劣之法门。小乘之名,原系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之贬称,其后学术界沿用之,并无褒贬之意。小乘佛教之教义,主要以自求解脱为目标,故为自调自度(即灭除烦恼,证果开悟)之声闻、缘觉之道,而异于大乘佛教自利利他二者兼顾之菩萨道。
  • 六道逆星河

    六道逆星河

    本是放牛娃,一生无望,少年热血,一生怎能潦草度过?自当执掌星河,让这宇宙在脚下,让这岁月从此逆转,让这六道从此与其何关!从此天地以我为主,百万星河以我为王!
  • 木槐镇

    木槐镇

    一直以为自己是个普通人的禾余诺,在步入大学之后,周围发生了一系列灵异的事件,他开始迷茫,寻找真相,发现事情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故事才刚刚开始,你却以为已经结束。
  • 努力工作的人是幸福的

    努力工作的人是幸福的

    本书阐述了工作与幸福的理论关系,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对于工作的理解和感受,找到工作和幸福的交集,找到通往幸福的路径。
  • 南阳玉

    南阳玉

    她与他本是一对好姻缘,她无数次幻想穿上婚纱的幸福时刻,却因为一块玉莫名穿越,从此相见无期。青丝垂藕肩,碎情藏心田。泪眼浮生路,魂殇难圆满。哪里还有倾尽一生的爱情,那里才是最终的归宿。
  • 白雾为霜

    白雾为霜

    她,是南海一只鱼,每日沐浴阳光,在海上游弋,吸收了月光精华,化作人鱼,因遇佛点化,变作人体,日日在月光下裸舞,为爱痴等千年。他,在梦中与她相见,从此爱恋飘零,她奉上古之命值守幻界玄门,无法相见,奈何两地相思憔悴,梦中泪洒凝噎。幸好偶然一次,他与她幻界相遇,她与他一吻,求他等她十六年,彼此执守约定。他与她相爱,却不能相守,因为有她的约定,他爱她,他却不能说爱她。他,白面书生,却暗藏杀机,手持白扇,屠龙成尊,欲图称霸天下,盖世无双。可他,会实现吗?他与她,他与他,她与她,究竟会发生什么?又会有怎样的爱恨情仇?他们又会演绎出怎样可歌可泣的故事?敬请期待豆腐西施倾城打造大型武侠玄幻小说《白雾为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