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87100000007

第7章 网络文化基本认识(1)

互联网出现以后,形成覆盖全世界的文化现象。网络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文化交流方式的深刻变革,如同工业革命当初被视为冲破既定生活方式的恶魔一样,网络文化必定要冲击现存的文化现象,特别是那些保守的自诩为正统的东西。如果说网络有什么毒害,那也主要是这些人提出的不知所措的感叹。面向未来的青年,应该有信心以更开放的眼界对待网络,敢于在网络文化的洗礼中或者成长、或者平淡、或者淘汰。每一个历史时期新文化的变革历来如此。看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那个年代的呼唤吧:

社会变了样,社会生活作为崭新的元素出现了:文学、政治、科学,所有这一切现在都深入到家庭中去,家庭却很难安置所有这些陌生的客人。家庭里旧习惯还太深,当然要发生家庭的更新,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旧式家庭确实需要这样一个过程。

的确,老年人非常抱怨年轻人,青年人也确实很不听话,可是,让青年人走自己的路吧,他们会找到自己的道路的,谁要是迷了路,那只能怪他自己。

谁害怕思想之宫所在的密林,谁不敢持利剑冲进密林又不敢以热吻唤醒沉睡的公主,谁就得不到公主和她的王国。

不要害怕开动脑筋,因为只有这样的热情,才是真的热情,它像苍鹰一样,不怕思辨的乌云和抽象顶峰的稀薄的空气,朝着真理的太阳飞去。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认为,如果在工业社会是用商品数量来衡量人们的生活水平,那么在后工业社会就是用服务好坏和舒适程度来衡量人们的生活质量。后工业社会是一个社区社会,基本单位是社区而不是个人。书稿出版以后不久,他就承认,他提出的后工业社会,其实就是现在大家常说的信息社会。如今人们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社区,其实就是以网络社区为主宰建构的彼此不同程度地链接的文化圈。

20世纪信息技术创造了一个全球化的网络虚拟时空,先行者们将其称之为“赛博空间”。网络以其虚拟性、交换性、开放性为人类创造了崭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

何谓网络文化?至少有以下两种含义:其一是指由国际互联网创造的一种新文化平台和交流方式;其二是指对网络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思考和文化研究。

在应用层面,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借助网络所从事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活动在内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以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进行的教育、宣传、娱乐等各种文化活动。

从文化历史演变看,网络文化是人类继口头金石文化、书写印刷文化之后的第三种文化形态。其中包括自然科学、网络络电子游戏等多种内容。人类文明进程在加快,新文明的正反两方面效应同时带入了相应的历史阶段。

伴随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对网络文化的研究正在全方位大规模地不断跟进。包括对网络技术的文化研究,对网络所导致的人与人的关系乃至人的生存方式进行研究、反思与评判,对网络所引发的各种经济、文化、心理、社会、法律、道德、教育等各种问题的估价和适应。

第一节 短暂爆发的历史

1950年开始,以计算机为代表,资讯产业开始萌芽。1969年,在美国诞生阿帕网,初衷是设计多指挥点的分散指挥系统,把这些分散的指挥点以网络形式联系起来,确保实现一个指挥点被击破后,指挥网络不会全面瘫痪的整体转型目标。它没有唯一的中枢,可以不断地再生系统。这个网络在1991年被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解密,投入商业运营,出现了全球性“资源共享、言论自由”的网络人文要求。

1995年,网络时代开始诞生,其标志是PC+因特网络。

一、三位巨人

谈到互联网,有三位20世纪的学者不容忽视,他们是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乔治·吉尔德(George Gilder)、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他们以独特的思维,揭示了信息技术和电子媒介所开创的数字文化新时空对人类文化发展的巨大影响,并引导着人们涉足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他们被誉为“数字时代的三大思想家”。

尼葛洛庞帝有一句名言,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将决定我们的生存。这句话被世界各地的媒体频频引用。他于1995年出版的《数字化生存》(Being Digital)在全球卷起了数字化浪潮,使他成为“数字革命的传教士”。

乔治·吉尔德是较早关注网络文化与网络社会发展的经济学家。

他将每一台个人电脑称为“微观宇宙”,是个体大脑与思维的外化;将无数个人电脑互联所编织的网络称为“遥观宇宙”,是古今中外人类文化之聚汇,既有取之不尽的文化财富,又有蔓延丛生的文化垃圾。人类必须具有更高的价值判断力与道德自律,才能够适应这里的各种游戏规则。他开创了网络文化研究的宏观视野,可归结为倡导与追求“技术社会的人文化”。

加拿大传播学和媒介理论研究的一代宗师马歇尔·麦克卢汉在1964年出版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深刻地预见了更符合人性的电脑文化传播新时代,并首创了“地球村”、“信息时代”等许多震撼此后思想界的文化术语。《纽约先驱论坛报》称他是“继牛顿、达尔文、弗洛伊德、爱因斯坦和巴甫洛夫之后最重要的思想家”,是“电子世界的先知和20世纪的思想巨人”。

二、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化水平比较

我们中国的网络信息化水平还不是很高,尽管数量增加比较快,但是按照人均和使用质量与社会效益比较,我们和国际先进国家与地区比较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提升空间非常大。

三、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一)网络发展大事

1969年9月2日,有两台机器第一次连接形成了ARPANET,由分布在美国的10个节点组成,这就是互联网的滥觞。ARPANET与其他网络联结,这个TCP/IP协议于1983年1月1日正式生效——这一天被人们称为“互联网的生日”。

1987年9月20日,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向德国成功发出一封电子邮件。

1990年11月28日,中国的顶级域名.CN完成注册。从此在国际互联网上中国有了自己的身份标识。

1994年4月20日,中国首次接入国际互联网,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第七十七个国家。此后,互联网便在中国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1995年1月,邮电部开始向社会提供Internet接入服务。

2003年3月20日,孙志刚事件被网络披露。根据2003年12月31日《潇湘晨报》“孙志刚事件始末”一文的综合报道,此事缘起当年3月17日,27岁的武汉人孙志刚在广州晚上外出上网,途遇天河区黄村街派出所民警检查身份证。因孙未带身份证,被作为“三无人员”带回派出所。3月18日,孙被送往收容遣送站。当晚,孙因“身体不适”被转往广州市收容人员救护站。20日凌晨1时多,孙遭同病房的8名被收治人员两度轮番殴打,于当日上午10时20分死亡。救护站死亡证明书上称其死因是“心脏病”。各大网络媒体积极介入,互联网发挥了强大的舆论监督作用。4月18日,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鉴定中心出具尸体检验鉴定书,结果表明,孙死前72小时曾遭毒打。6月9日孙案一审判决:主犯乔燕琴被判死刑,李海婴被判死缓,钟辽国被判无期。其他9名被告人均被法律严惩。网络媒体的影响力与地位从此陡然提高。

2007年12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时期国家信息化和互联网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2008年6月20日,中国共产党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来到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被广大网友称为“掀开中国互联网历史崭新的一页”,“短暂的几分钟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2008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等领导通过省内主要新闻网站发布了《致广东网民朋友的一封信》,向网民拜年:“我们愿意成为大家的网友,求计问策,接受监督”,对于共同关心的话题,愿意和大家一起“灌水”;对于工作和决策中的不完善之处,也欢迎大家“拍砖”。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及其影响力在2008年突飞猛进。当年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社会事件,是互联网社会力量爆发的直接诱因。南方冰雪灾害、拉萨“3·14”事件、“5·12”四川汶川大地震、8月8日开幕的北京奥运会、神舟七号航天员太空行走等等,重大社会事件使得更多的网民通过互联网查询相关信息,表达自己的想法。网络媒体的独特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成为中国文化传播领域中最具前瞻性的舆论工具。如果说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初期,网络仅仅是少数人的娱乐工具的话,那么经过短短二十年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传递社情民意的最重要的载体,它发挥出现实生产力无法想象的力量,推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快速进步。

(二)网民群体结构与普及情况

2009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普及率达到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21.9%)。2000年到2008年网民发展规模变化。

与2007年相比,10-19岁网民所占比重增大,近40%,成为2008年中国互联网最大的用户群体。这个年龄段决定,低学历、低收入、个性形成期思想活跃的基本特点。2008年40岁及以上网民所占比重略高于2007年,整个网民结构在年龄分布上有所放宽。

(三)网络应用与发展前景

网络媒体方面:2008年网络媒体的使用率较2007年提升了近5个百分点,达到78.5%,用户群体增长7900万,达到23400万人。

网络搜索方面:搜索引擎的使用率为68.0%,在各互联网应用中位列第四。2008年全年搜索引擎用户增长了5100万人,年增长率达到33.6%。

网络通讯方面:2008年电子邮件使用率为56.8%,与2007年保持稳定。涉及16900万人,增长42.0%。研究发现:网民学历越高,电子邮件使用率越高,即时通信使用者22400万人,增长31.0%网络社区方面:交友网站较2007年有较大规模的增长,使用率达到19.3%。截至2008年12月底,拥有博客的网民比例达到54.3%,用户规模为16200万人。更新博客10500万人,论坛/BBS9100万人,交友网站5800万人。

网络娱乐方面:网络游戏从2007年的59.3%升至2008年的62.8%,网络音乐是中国网民的第一大应用服务。虽然使用网民比例从2007年的86.6%下降至2008年的83.7%,但用户数量仍然增长了6700万人。网络视频用户有轻度增长,相比2007年底净增4000多万用户,达到20200万人。

电子商务方面:网络购物用户人数已经达到7400万人,年增长率达到60%。比较国外的发展状况,韩国网民的网络购物比例为60.6%,美国为71%。网络售物和旅行预订也已经初具规模,网络售物网民数已经达到1100万人,通过网络进行旅行预订的网民数达到1700万人。

网络金融方面:网上银行在2008年增长缓慢,使用率为19.3%。

受中国股市/基金市场的影响,中国网络炒股应用比例出现下降趋势,2008年网民的使用率只有11.4%,用户规模也下降了400万。

网络教育方面:2008年网上教育的使用率为16.5%,基本与2007年持平。网上教育主要应用人群是中小学生和普通在职人员。

根据最新调查,2009年7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较2008年底增长13.4%,半年增长了4000万,网民发展规模进一步加快。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已达到15500万人,占网民的46%,半年内增长了32.1%,增速十分迅猛。

网民在娱乐、信息和社交类使用上比例依然很高,除了论坛/BBS外,这三类网络应用在网民中的普及率均在50%以上。其中,娱乐类网络应用在长期高速增长后趋于稳定。网络音乐应用排名仍保持第一,使用率半年增长1.8%,这是网络文化的代表性特征,是网络青年在审美情趣方面的显著表现。

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在经济危机中逆势上扬,达到8788万,半年增加了近1400万用户,而网上支付用户半年使用率增加4.8个百分点。

与实体店铺销售下滑的大趋势相比较,网络销售的大幅上扬,证明网络文化代表的新时尚消费趋势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或许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这样的景象:一种网络文化快速彻底地覆盖到社会生活,以至于主流社会价值观还来不及研究这种文化究竟有什么特征的时候,已经被迫完全接受。现实的文化媒体所代表的价值观在网络强烈冲击下,几乎只能在接受中慢慢反思,或者借助网络媒体的优势,重新寻找自己的社会价值舞台。

虽然还有批评、逃避、封锁的声音和行为,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冲击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是一种促进人自我反省的浪花,更是一种推动人自身进步的号角。

同类推荐
  • FBI教你超级藏心术

    FBI教你超级藏心术

    《FBI教你超级藏心术(畅销升级版)》藏心术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培训课程中最最重要的部分,它是训练特工反侦察能力的最高手段,训练特工们保守秘密的最有效技能。本书内容以FBI解密卷宗之案例为蓝本,通过冻结反应、逃离反应、占有反应、服从反应等心理学现象,分析各种常见的性格类型,以及各性格类型需要自我掌控的方向,弥补自身性格的缺陷,指导特工们有效隐藏和弥补思维、行动上的弱点和破绽。对中国社会来说,“藏心术”是商业、仕途、贸易、军事、外交、谈判、处世等工作和生活范畴必备的技能。不会藏心,你将很难达到自己的诉求;会藏心者,才能成就自己的世界。
  • 推销必懂心理学

    推销必懂心理学

    《推销必懂心理学》一书正是从洞察客户心理、掌握推销技巧、修炼自身素质三方面入手,为有志于从事推销工作和正在与客户打交道的推销员提供准确、实用、全方位的指导。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推销员们可以在困难重重的推销工作中变得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在复杂多变的交易中准确地抓住客户的心理,使推销工作越来越顺畅,越来越成功。
  • 社交恐怖症的森田疗法

    社交恐怖症的森田疗法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先是对社交恐怖症有一概述,然后重点探讨社交恐怖症的森田疗法。
  • 你是哪种动物1

    你是哪种动物1

    这是一门让你了解自己和他人个性的心理学,一门助你变身恋爱达人、职场精英、交际高手的心理学。作者在世界上首次将人类个性代入60种动物角色中,构建起一种全新的心理学体系——动物个性心理学,直接引发了日本个性心理学研究的热潮。掌握了个性心理学,你便可以轻松了解自己,看清别人,躲开各种危险,避开各种纷扰,轻松搞定各种人际关系,快速成为个性分析高手。现在的日本年轻人都爱玩“角色检索”,你也来试试吧。12类动物、60种动物角色,你属于哪种动物角色呢?
  • 每天懂一点饮食心理学

    每天懂一点饮食心理学

    本书以饮食心理为基础,结合生理学、营养学等知识深入地解析了人们饮食行为背后的秘密,全面介绍了国内外诸多科学家,尤其是心理学家对饮食行为的研究,揭示了贪吃、馋嘴、挑食、偏食、暴饮暴食、爱吃零食、夜间进食、厌食等行为背后的真相,引导人们在认清饮食恶习危害的同时,从心开始,冲破内心的贪念,塑造适合自己的健康饮食习惯。
热门推荐
  • 以后的以后你是谁的某某某

    以后的以后你是谁的某某某

    此书讲述了16岁少女在高中时期校园生活,感情的懵懂,后来与她心仪男生的情感的变化,以及长大以后的转变。
  • 末世终结

    末世终结

    在阿凡达的世界中抗击外星侵略!
  • 问君惜花否

    问君惜花否

    愿世代情牵,岁岁年年。愿人好花展,绚烂多彩。
  • 战界秩序

    战界秩序

    时间、空间、物质、秩序,组成无限宇宙,探索宇宙的奥义是对生命本身的自诩。
  • 末世重生之丧尸女王

    末世重生之丧尸女王

    重活一世,她再也不要做那任人宰割的附属品,她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可是为什么她却变成了丧尸?不过,即便是这样,也不能阻挡她走向巅峰的脚步!
  • 怒雪狂歌

    怒雪狂歌

    倾覆天地冰封千里是为怒雪,嘶哑也当歌是为狂歌,怒雪狂歌,安吾心觉醒于无尽深渊之中,冲破自身画地为牢的囚笼,以无谓之心演绎顺心意之人生!开弓未有回头箭,岁月已不可回头,向死而生!你要战那便战!我自横刀向天笑!
  • 河自漫漫景自端

    河自漫漫景自端

    她为了家族名誉,他权衡前程利害。一对婚戒,套牢了他们,也稳固了两个家族。她自有她梦中的清俊少年;他也有他的心底明月……她和他,顽固又顽强,抵抗着记忆,抵抗着彼此——关爱,抑或伤害。在长久的、寂静的岁月里,他们还是慢慢的长进了彼此的生命;当他们想要剥离,才发现那是怎样的一种痛……——————————————————————实体书名《你是我左上角的心跳》,已上市。当当卓越均有销售。签名本地址:http://shop71446340.taobao.com/
  • 我在民国当道士

    我在民国当道士

    一个阴年阴月阴日生的人,跟随师父踏上了修道之路,超度善鬼,惩治恶鬼,杀僵尸,对付邪道宋元丰,更是有日本的阴阳师跟随侵华日军占我中华大地,张大狗带领道家协会与之抗衡的传奇故事……
  • 机甲苍刃

    机甲苍刃

    苍刃,并不是联盟历史上最高贵的旗帜,却是联盟历史上最铁血,最高洁的旗帜,在这面旗帜下起誓的机甲兵,就意味着与兄弟同生共死,患难与共!高洋,从联盟最底层的死星,杀出来的少年,稀里糊涂被一支三流杂牌军签合同招工,然后他卷入了联盟最残酷的内战;再然后才入伍一个月,联盟就崩溃了;再再然后军饷没有了,补贴没有了,五险一金没有了,生活没着落了;再再再然后...........他和一帮神经病的弟兄带着联盟最后的小公主,跑了!
  • 古府

    古府

    仙道三千,只问本心。万般仙难,只取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