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88900000055

第55章 浅谈在扩招背景下如何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张华清

(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

摘要:本文讨论了在近几年研究生扩招的背景下,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若干因素,以及如何从课程设置、论文发表管理、合理利用淘汰机制、加强学籍管理等方面入手,来提高研究生的总体教育质量。

关键词:课程设置、培养目标、考核方式、淘汰机制、弹性学制

一、引言

在“深化改革,积极发展”基本方针的指导下,我国研究生教育从1999年开始进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招生数量逐年急剧增长。199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量仅为7.2万人,1999年为9.2万人,到2006年研究生招生数量已达33万多人,2007年全国研究生招生42.4万人,是199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的5.8倍。据目前统计的数字,全国研究生在校人数已逾百万,成为世界上研究生数量仅次于美国的国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在校研究生数量将达到200万人至260万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发展、大规模扩招并不是盲目的,而是社会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但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研究生教育资源的承受能力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保障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在大规模扩招的形势下,如何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是所有从事研究生教育的人员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

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有多方面,如: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经费的投入多少;所处学科的研究环境;随着研究生数量的迅速扩张,师资力量是否相应地增长;指导教师的个人素质;研究生管理模式与考核制度;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是否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生源的质量等等。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保证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制度的制订者、执行者、教育的直接参与者共同努力才能达到预想的目标。下面是根据我个人在这几年的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对于如何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些体会和想法。

二、设置多种形式的课程,导师与学生因材选课

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优化研究生知识结构、保证研究生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的关键。

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我国研究生的培养基本以“学术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进入80年代中后期,为了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职业型人才的需求,我国的一些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始试点探索应用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但由于对研究生培养的规格和类型的差别认识不足,导致培养目标不够清晰。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并没有突出各自的特色,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等方面,都没有明显的差别,因而导致了所谓“理论型人才缺理论,应用型人才缺实践”的问题,或者说,学术型研究生缺乏足够的学术训练、专业型研究生缺乏足够的实践训练的问题,有人称之为“人才培养的双向欠缺”。这个问题是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问题,即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该分为应用型和研究型两类,应用型应以强化专业技能为主,注重培养实践能力;而研究型以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为目标,以课程学习为主,强调基础理论学习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适应不同的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中应有足够多的相应课程供学生选择,构建满足研究生个体需求的多元化课程体系。

除了开设足够多的理论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之外,还应鼓励开设具有前沿性的课程,以自选学分的形式给予导师和研究生在课程设置和学习上更大的自主权。研究生一般都具备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对学科的发展方向及最新动态没有做长期的跟踪,因此缺乏对学科前沿的把握,专业课和方向课就应当将前沿性的研究成果及时反映到教学中来。另外,还应开设一些研究论文写作、学术规范之类的课程,这对刚开始从事研究工作的年轻研究生来说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我们目前的课程管理体制决定了课程建设的权力过分集中在学校,导师开课要报研究生院审批,缺乏自由开课的权力,也由于导师自身的水平,难以像美国高校那样开设成百上千门的课程。另外,教育部规定的公共课和学校规定的专业基础课比重过大,学生也没有太多的时间选修其他课程。

因此,在课程设置这方面要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除了开设适应研究生教育发展需要的各种课程之外,在学分管理上也应做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使得导师与学生能够根据需要和培养目标选择相应的课程。

三、免去发表论文的要求,增加中期考试

许多高校为保证研究生的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强和规范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要求研究生在申请硕士学位之前必须在公开出版发行的国内外学术期刊上至少发表一篇本专业研究领域内的学术论文,甚至对期刊的级别提出苛刻的要求。诚然,要求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可促使其提高研究水平,也可从中反映其科研能力。但一刀切地把发表论文作为硕士毕业的通行证,从实践到理论,都不利于硕士生的健康成长。

在实践方面,研究生的数量和期刊数量之比实在悬殊,根据《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收录的1500余种期刊,其中学术期刊1000余种,其容量可供1年发表论文15万篇,而2006年我国入学研究生人数为33万多人,2007年为42.4万人,到2020年,我国在校研究生数量将达到200多万人。按照很多学校研究生毕业需发表论文1篇,博士生发表2篇来计算,即便核心学术期刊完全提供给他们都不够用。“僧多粥少”造成了学术期刊市场上版面资源紧缺,权钱交易则不可避免,一些专为赚取版面费而为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期刊应运而生。本来是一个为了提高质量而把关的规定,却让许多人不屑,“不就是交点钱的事吗”。硕士生、博士生用发表的论文求文凭,刊物趁机赚取版面费已然成了一条潜规则,大家各取所需,不亦乐乎。然而,在这“交易”的背后,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和鼓励研究生发表论文的初衷却被扭曲了。从理论角度来说,在这样的硬性规定压力下,研究生往往不能专注地探求学术,而仅仅为满足这样的规定写作的论文也无法起到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的作用。

因此,必须用新的激励机制来替代“论文门槛”,必须寻找更可靠的方式考核学生的学术水平和专业水平。比如,采用中期考试制度,中期考试内容既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也要考查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对本学科的敏感性,考试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学生要通过这样的考试,必须有多方面的知识积累和对本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国外,许多学校就是通过资格考试来决定研究生是否能进入最后的论文写作阶段,这样的资格考试甚至会持续一天。

让论文与学位脱钩并不是否定发表论文的价值,能在研究生读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是值得肯定的,但如何激励学生发表有一定水平和价值的论文是值得考虑的问题。其实,通过中期考试和最后的一篇毕业论文足以核定一个研究生的学习成果和研究能力,关键是中期考试的内容、模式和毕业论文从开题到答辩的层层严格把关。

四、切实执行相应的淘汰制度,避免“严进宽出”

同样在扩招的形势下,现在本科教育基本保持有一定的自然淘汰率。相比较而言,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学习压力就要小得多,淘汰率几乎为零。尽管有淘汰制度这一规定,但是却形同虚设,多年来一直没有切实执行。曾不止一次听到已经拿不到本科学位的学生说要考研,他考研的唯一目的就是想改变身份(没有学位),因为他知道,研究生比本科生还好念,只要好好复习那几门考试课程,考上研究生后基本都能拿到学位。

现在学生读研的动机呈现多样化,除了追求学术之外,有相当多的学生把读研作为改变身份、改善生活环境或者逃避就业压力的途径。考生考研动机的功利性过于严重,研究动力就不足,这些非学术类型的动机不可避免地导致部分研究生入学后学习目标的偏离,缺乏刻苦钻研的动力。

因此,要保证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把好“出口关”是一个关键。必须在研究生的教育阶段加强对研究生培养主要环节的考核,引入相应的淘汰机制,让每个读研的学生从入学那天起就要有危机感,要认识到必须努力学习才能拿到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合理可行的评估方法,对研究生教育和学位授予的质量进行经常性的自我评估,逐步完善研究生教育自我评估机制。例如,前面提到的中期考试、论文把关等,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学生,或推迟其毕业或予以淘汰,以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五、推行和完善以两年学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

从2002年开始,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纷纷对硕士研究生实行或试行两年制培养模式,之后全国许多大学效仿,也开始将原来的研究生三年制教育改为两年制。但时隔数年,部分高校又悄悄地全部或将一些专业又改回了“三年制”。

研究生学制由三年改为两年,是因为研究生培养目标由研究型向应用型的转变。但随后几年,伴随着研究生扩招,使得社会上盛传研究生教育质量大滑坡,硕士研究生的就业优势也不再明显。曾听到一个硕士研究生说:“刚上研一时还什么都不懂,基本都是在上课,一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到了研二就开始写论文、找工作了,觉得研究生学习好像刚开始就要结束了。”也有坚决反对两年制的导师说:“用一年时间学公共基础课程,再用一年时间去找工作的研究生们,能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看书和搞研究呢?”

其实,仅就研究生的学制年限来看,也并不是说三年的学习时间一定好于两年,尽管学习时间是十分重要的保证,但教育的根本还在于教育的模式和质量。学制到底是几年合适,与所学的专业内容、培养计划、管理模式及学生本身的素质相关。从这几年的研究生情况来看,学生入学时的基础知识、所学过的课程、所在本科学校的教学质量、个人能力等方面都参差不齐,入学后的努力程度有差别,所学的专业及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也不相同。况且,现在我们研究生的培养是研究型和应用型“两者兼而有之”的培养模式。

因此,实行以两年学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应该是比较好的措施,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研究生学业的长短。若不视具体情况,采用一刀切的两年学制,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可能研究生的学习阶段只是延续着本科的知识而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有学校担心延长研究生学年,由于学习成本的提高,会失去一部分生源。上海财经大学曾在学生中做过一项主题为“你同意研究生只读两年吗?”的调查,结果显示,支持者和反对者的比例为37∶28,反对者占了四成。一名反对者则表示“强烈不同意”,在他看来,研究生归根结底还是要向研究方向发展,“两年时间,怎么去科研”。也有同学认为要视具体专业而定。而在支持者中,多数是抱着急功近利的思想,认为只读两年可以尽早走上工作岗位,甚至有人认为“一年最好了,而且不要写论文”。由此看来,对于真正想通过研究生教育提高自身能力的学生来说,还是愿意接受两年制以上学习的。当然,在学校方面,在延长的半年或一年时间里,学校要能够提供充足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机会。否则,很可能是多一年学习就多一年的抱怨,学生会认为是多交了一年的学费,还浪费了时间。

各校回归研究生三年制学制或采用弹性学制,也许并不能在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上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应该明确的是,在学制变更、教育和培养模式不断理性改革的前提下,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改观是值得期待的。

六、总结

既要扩大研究生的数量,又要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这对研究生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生的招生数量和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并不是两个对立的方面,也就是说,招生数量的扩大并不是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的必然因素。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在保持适度的研究生招生数量的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切实保障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当然,要在实质上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一个需要各方通力合作的过程。比如高校和研究生培养机构、参与研究生教育的各方人员在研究生培养意识和管理模式、教育实际施行中脚踏实地的工作,比如就读研究生的个人素质、努力程度,比如各项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可实施性、可被理解和接受性等等,这些都是促成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的必要前提和保证。

同类推荐
  • 卓越校长的5个习惯

    卓越校长的5个习惯

    本书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丛书”中的第十二册,本书从校长的自我管理、员工管理、家长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成就一个卓越的校长做出了规划,涵盖了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既为新校长准备了一系列简便易学的实用技巧,又为有经验的校长提供了一套学校科学管理的参考策略。
  • 青少年挫折教育故事全集

    青少年挫折教育故事全集

    每一个人都随时面临着困难、风险、挫折与失败,勇敢的人感恩挫折,失败者抱怨命运的多舛。本书精心为家长和青少年奉上一份亲子成长的厚礼。本书寓教于乐,是一本青少年汲取营养的智慧书,也同时是父母进行挫折教育的好教案。
  • 中式烹调工

    中式烹调工

    本书生动活泼,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本书可供机关事业单位中式烹调初、中、高级岗位技术工人和技师晋升(确定)技术等级培训、考试使用,也可作为相关工种人员参考用书。
  • 就业工种需了解(生存技能)

    就业工种需了解(生存技能)

    水利业、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业等职业的概念及从事的工作,为农民择业提供参考。
  • 人员培训与开发

    人员培训与开发

    本书共分为11章,主要内容包括:人员培训与开发概述、战略性人员培训与开发、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的组织与实施、培训效果评估与培训效果转化等。
热门推荐
  • 魔女闯的祸

    魔女闯的祸

    [花雨授权]呵呵——这男人接近她,虽然是为了她身上的宝物,可是,她对他这个人可有兴趣极了!原本她是不想要结婚的,但,这男人分明是上天特地为她打造的,不但长得帅,身手好,智慧又高,呵呵——这男人,她要定了!
  • 2006年中国歌词精选

    2006年中国歌词精选

    2006年中国歌词精选,主要内容有:这么多年、暮鼓晨钟、走进碑林、乡情、山喜鹊,尾巴长、老友、口红、温馨的港湾、卫士颂、我们一起去看海、做人不做仙、帐篷学校、我在另一个城市想你、这不是爱的故事、祝福中国、给妈妈许个愿等。
  • 三州四域

    三州四域

    零零散散,写的不过是虚无事坎坎坷坷,做的不过是荒唐梦凄凄惨惨,念的不过是不老情
  • 大道斩天

    大道斩天

    我有斩神刀一把,灭仙弑神。荡尽天下不平事。这是一个刽子手提刀杀人,草根崛起的故事,也是一个屌丝逆袭仙子,神官的故事。
  • 修真传奇

    修真传奇

    万千世界,芸芸众生。亿万条命运轨迹,交织环绕;演绎着千姿百态的人生。凡人也好,修真者也罢。每个生命,在一生中总有一两次改变人生的大机遇。不同的选择,自然是天地之别。而我们的故事,便是始于主人公的一次奇遇......
  • 血证

    血证

    1939年春寒料峭,码头工江龙跳进长江,救起收集了南京大屠杀罪证的美国记者,日军抢去,失而复得。两个糙汉子、两个神秘女人,一起护送他到武汉。大使馆撤离,罪证被日本特务销毁,再去重庆。一路巧妙与军统、日寇、土匪、三教九流斗智斗勇,巨蟒、饿狼、凶豺、豹子……围追堵截;爆炸、枪击、中毒、饥寒……死里逃生;各种诡异圈套……无不险像环生、触目惊心……
  • 修仙寻爱

    修仙寻爱

    与人争夺血参,却被别人自爆炸死,灵魂吸入空间裂缝之中。正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裂缝之中被鸿均圣人收为徒子。重生异世却生在帝王家,他整流氓,耍无赖,戏美女……直到遇见她,俩人俩情相悦,大婚之日新娘失踪,他只并一纸书信,千里把爱寻,随着他逐渐强大,一个困惑在心中诞生,她是谁…………,到我身边是阴谋还是……,,。
  • 玄古祭

    玄古祭

    雁程国由当地的玄族和南族组成,相传玄人祖先是半人半神之身。每一个轮转,即一百年,就会举行一次唤神仪式,即玄族祭祀。各方势力,都希望通过操纵祭祀而达到各自的目的。而顺利进行唤神仪式,必须得到开启神坛的钥匙,以及拥有足以启动祭祀的力量。故事围绕众人寻找开启祭祀的钥匙,提升各自能力,以及玄族巫祭的隐密细节展开。(本书为《楚山词》的第二部分,《楚山词》可以当作本书的故事前传,背景细节可以通过此书查询)主要人物:浅溪:楚山精灵,处人、神、妖之外的灵体存在。六百年前因为插手巫妖之事而被平陵族的玄巫和当时的楚王将军冷岐怀疑身份。又因为六百年后,一时好奇,救下了误入楚山的凡人萧江梅,自己也被卷进了朝堂纷争,最后更是被当今雁程国久皇子和巫师平陵彦识破身份。也因为她当年的插手,间接导致了几人命运走向的改变。648年,萧江梅被朝廷任命为唤神祭祀的主事,浅溪为了保护他,也为了弥补自己当年的过失,决定去寻找钥匙,帮助唤神成功。小炎:本名平陵焱,玄族巫师,九芒星中首位赤芒的拥有者。作为玄族巫师的平陵族,与其他氏族一样,经过几百年的时间全部绝迹。小焱在与一个妖兽的打斗中重伤,后被族人用密法长埋地下六百年。而他当年眼见那只妖兽被浅溪所救,所以醒来后找到浅溪,欲追查妖兽冥啸的下落。后来被浅溪说服,与她一起寻找钥匙,参与祭祀。古玉居士:一个叫韩古玉的百岁老者,力量强大的术士。自称是玄人贵族韩世的后代,不过韩氏近百年来大多隐居,所以他的身份无从考证。因为他的法力强大,行踪隐秘,偶尔在世间行走并有一些义举,故人称古玉居士。为了能参加649年的唤神祭祀,他一直在寻找玄巫师的遗迹,直到意外发现了一块存有一些巫法的平陵族血玉,并结识了平陵彦。冷岐:被封在一只银质发簪中的魂魄。为救心爱的女子,被困了六百年,醒来后也没有放弃追寻至爱之人的下落。后来簪子被凌楚天所得,两人之间通过有了共生感应。他是陵楚天的朋友和老师。凌楚天:雁程国九皇子,因为母亲被谋害导致他在储君争斗中失败。后来,为了帮助冷岐,也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他利用了萧江梅和被自己识破身份的浅溪,想通过他们达到操控祭祀的目的,不过事情的进行并非他所想的那么简单…
  • 武印星君

    武印星君

    少年武寒,觉醒逆天功法!一改往日颓废。从此踏上一条轰杀天才,踩着天才的头颅向上爬的逆天之路!
  • 美龙嫁到

    美龙嫁到

    她本是个孤儿因巧合与逃婚的龙子漓落相遇从此生活便开始不太平起来什么龙子、龙女、巫师、水妖便开始不断出现在她的生活之中在和他们斗智斗勇之中她——身上一个惊天的秘密也渐渐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