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89500000039

第39章 大众传播理论和新闻媒体的基本情况:关于议程设置理论和“两极化”的研究(2)

接下来我请问大家,在座的哪些人去过美国?你想进行议程设置第二方面的研究,想进行客体的研究,就有很好的问题可以问,你可以问去过美国的朋友对美国有什么样的了解。如果他反过来问你对美国了解什么,你会怎么说?你没去过美国,但是通过看报纸你对美国有什么样的认识?我常问我们学校的很多国际学生,问他们在到美国之前对美国了解什么。很多人了解两点,一个是枪支,一个是明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我们没有到这个国家的亲身体验,我们对这个国家的了解多半是通过媒体报道的内容来了解的。

回顾一下以上所讲的内容。议程设置的第一阶段是比较简单的,就是媒体报道了什么内容、什么事件,人们就认为这个议程是重要的,或是媒体所报道的内容或事件引发人们的关注、忧虑或者担心。第二阶段,也就是第二层面,研究的范围就扩大化了。研究的事件对应客体,这个客体又包括具体的事件、人、地方和细节,研究客体会对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是研究的两个层面,我们可以这样简单地概括一下。

有什么问题吗?

交流环节

学生:您刚才提到媒介的议程设置会对公众产生态度、认知、行为三个层面的影响,行为会如何具体改变还没得到研究,但议程设置对认知和态度肯定会有影响。我们观察到的迹象,每年到年末,所有媒体都会做一个盘点,把一年中国际国内最重要的新闻进行排序,然后把这个排序放在网上,让我们去投票。媒体排序和公众排序会不一样,就是说,媒体议程肯定会对公众产生影响,这些影响会不一样,这些影响的相关性会在一个什么样的度内体现?

韦恩·旺达:对你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为什么议程设置理论关于行为的研究对人们没效果,为什么说这方面的研究很难做。

在美国,从传统上来讲,这类研究多半是研究媒体的报道对选民们行为的影响,也就是说,研究者想发现的是,对总统候选人的报道是不是影响了对总统候选人投票的行为。比如说我们对克里进行了过多的报道,是不是很多人去投克里的票,而不去投布什的票呢?研究者想研究这一点,然而其实不然,困难在于什么?在美国,媒体的报道往往受新闻报道原则所左右。所以媒体对总统候选人的报道、对政治候选人的报道,采取一种巧妙的手法、一种平衡的手法。我们这个电视台给克里多少时间,也给布什多少时间,我们不能偏重克里,也不能偏重布什。媒体做了平衡,所以它产生的效果,对受众产生的影响不是很明显。本来我对克里是这样想的,经过你的报道后,我对克里还是这么想,报道并没有改变我对克里的看法。正因为没改变对克里的看法,所以没改变对克里的投票行为。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从这个角度来讲,产生了难度。这类研究多半研究选举行为。

当然不能说对人们的行为没产生影响。前些年有学者做过调查研究,发现电视报道对选民的影响与选民在BBS上发帖子的多少是有关联的,这两者是相关的。所以说这个研究结论是在议程设置行为层面的一个成果。媒体的报道不仅对人们的议程设置有影响,还影响人们去知道某些新闻是重要的;反过来,人们在BBS上发相关的评论和帖子,来表明他们对这件事情重要性的认知以及他们行为的变化。对于你说的,媒体所做的重要性排序和网民们所做的重要性排序不吻合这种情况,受众是否认为新闻事件重要,报道只是影响因素之一,人们还有其他方面的体验。比如人们的人际交流,他听别人的评论;还有就是媒体报道得好不好,准确不准确这样一个影响因素;再有就是网民对真实事件自己有个理解度。所以这几个方面综合起来的话,会导致他们对新闻的排序和媒体的排序不吻合。

实际上,议程设置反映的是一种程序、一种效果,媒体报道什么,人们就结合自己生活的体验,结合自己对真实事件的了解,形成一种反映,产生一种效果。我们说媒体对客观事物的报道准确不准确,是好还是不好,媒体本身又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这可能是另外一个话题。媒体本身受到的影响包括政治的影响、经济的影响、广告商的影响、政客的影响,这些影响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媒体报道的真实性,还是不确定的。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这些真实的事件,媒体的任务和义务是对这些事件进行如实的报道。举例来说,美国媒体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让人们对战争有所感受。人们从其他渠道也了解伊拉克战争,所以人们对此事件的关切度的高低取决于媒体报道真实度的高低,真实度越高,人们的关切度就越高。如果在媒体报道中真实反映事件越少,报道越虚假或真实度越低,该报道对人们的影响力就越低,这个百分比就越低。

议程设置理论对新闻产业、媒体产业来说不是一个万能药,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并不能使媒体变得形象高大或形象更好,它不是这样一个工具。它只是揭示媒体做了什么,怎么做,以致怎么影响人。

接下来讲解这些年老师做的一个案例,以说明如何用议程设置第一层面的效果理论来研究一个实际问题。这是第一层面和第二层面的结合,第二层面中我们说的客体中包括人。

以媒体对布什的报道为例,布什在美国是一个巨大的新闻源、新闻制造者,有很多新闻是围绕布什来发布的。媒体对这样一个客体的报道,让人们对布什的属性有所了解。我们把客体中另外一个因素再引进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家地点,其本身也就是关联。在不同国家里面生活,人们的态度、对各方面的体会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在里面用了另外一份数字资料表明不同国家对美国的重要性,还表明了对美国人来说、对美国来说,什么国家是好的,什么国家是不好的,对人们的观念还有排序。一个是表明什么样的国家对美国重要,这是一个数据的侧面,另外一个侧面就是表明什么样的国家对美国是好的,什么样的国家对美国是不好的。这里面有个从人们的观念上进行的排序。

根据这个数据,在我们的研究里面,做了第一层面的研究,就是议事日程的第一层面的研究。那么议事日程的第一层面的研究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这里有个假设,即媒体对哪个国家报道越多,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对美国的重要性就越高,这是我们用第一层面的方法做的研究假设。

我们也做了第二层面的研究。就是说,在第二层面的第一个效果里面,有一个处于次要地位的效果,即感情效果,这个感情效果往往是负面的。感情效果是说媒体对这个国家正面的看法、负面的看法能否影响公众,这里面的相关关系是什么。从这里面我们就引出另外一个理论,这个理论相对来说比较复杂。

在第二层面的研究里,媒体对一个国家有好的或坏的报道。比如《纽约时报》为什么这样报道中国呢,这里需要引入另外一个理论,即框架理论。《纽约时报》根据它对中国长年的报道操作,已经形成了一个框架。一报道中国,它必然用这个框架,不会用别的框架,所以就形成了一个框架理论。这里面复杂的是把框架理论和议事日程理论又混杂在了一起。

所谓框架理论,我们有这么一个形象的解释:我们要照相,相机里必须有个取景框。比如我把这五个同学框在里面,那我为什么只框这五个呢?因为媒体不可能对世界上所有事情都进行报道,只能有选择地产生它的新闻内容,只选择这些或这种而不选择其他,这就是框架理论。比如今天我对这个教室进行报道,我可能选择后面那面墙,也可能选择侧面有窗帘的墙,还可能选择报道荧幕。如果我们对布什进行报道,那么我们可以用取景框对布什背靠白墙而不是背靠窗帘进行报道,这就是我们报道布什所用的框架。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德行

    中国人的德行

    切斯特·何尔康比在中国居住多年,几乎与中国各个角落、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有过接触,他在书中对他所看到的中国社会作了一个全方位的鸟瞰。虽然不免有许许多多的偏见、误解与曲解。有的是西方人所固有的偏见与曲解,有的是文化上的误读和误解.但大体上还是勾勒出了一幅中国的社会的真实画卷。甚至在一些方面还具有理性的现代化的外来旁观者的深刻洞察力。
  • 树人文库-受益一生的哲理故事

    树人文库-受益一生的哲理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 独立学院发展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发展模式研究

    既有办学目标不明、定位不清、政策偏斜、体制不顺等等宏观层面的问题,又有经费管理、资产使用、教师编制、招生层次等等微观层面的问题。我认为,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问题多是必然的,也是好事。发展,就是在不断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中前进的。关键在于要看准问题、研究问题、总结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方案,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为办学者提供实践指导。据我所知,一大批教育理论工作者和独立学院的先行者都在积极地探索中国独立学院发展之路......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重义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重义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 赢得课堂精彩:教师的天职

    赢得课堂精彩:教师的天职

    本书是继《课堂教学的八大铁律》之后,又一本研讨课堂教学秩序的书稿。在这一本书中编者们探讨课堂教学内涵性的一些东西,着手研讨教师素养的提高,内容包括:赢在课堂对话——塑造“我的”亲和力;赢在课堂管理——提高“我的”执行力;赢在课堂提升——发展“我的”影响力;赢在课堂整合——抓好“我的”细节力等。
热门推荐
  • 我的世界生存笔记

    我的世界生存笔记

    一个充满探索的世界,如今将会用小说第一人称的形式介绍给大家主要讲MC世界一个叫梦咱的人写的笔记,他将会于当年打败him(重生后的)的精准小队踏上异世界的旅途。
  • 灵信经旨

    灵信经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春欠我一个吻

    青春欠我一个吻

    天很蓝,阳光洒在地上,风轻轻的吹动着裙摆。她压抑着心中的悸动走向嘈杂的人群,走向那个少年。也许那时她还不知,站到这个少年身旁的那一刻,一切都在改变。
  • 韩樱泽雪

    韩樱泽雪

    他和她是青梅竹马,每天形影不离。可是有一天,她要走了,他们约定好互相等待对方。十年后,他们再次相遇,却不认得对方,小时候的约定,又能否实现?
  • 至尊狂兵

    至尊狂兵

    酒吧里的一次小小的冲突,牵扯出了一个来历神秘的小保安!龙有逆鳞触之即死,狼生暗刺窥之则杀!血溅五步,只为了捍卫心中那个信仰!誓要用双手为自己的女人撑起一片没有委屈的天空!一个小人物,却缔造了大人物的传奇,美人江湖,繁华背后,那是一片血雨腥风,风起乱世……
  • 弱点——挑战人性的十六大弱点

    弱点——挑战人性的十六大弱点

    本书总结出十六个大多数人常见的弱点,为你提供了战胜这些弱点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 我从不曾说爱你

    我从不曾说爱你

    苏大小姐和前夫离婚后,还觊觎着人家的鲜美。她知道这是不对的,但却没办法抵制墨远宁先生的绝赞五官,完美身材。于是苏大小姐一边纠结地睡着前夫,一边纠结地发现世界的真相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好在一切过后,她还能守住此生最好的浪漫:有一个人,他与你相遇,然后做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有的爱,从始至终都透着冰凉,那么遥远,却又那样明亮。
  • 一件长衬衣,一个夏天

    一件长衬衣,一个夏天

    故事男主角叶岚清在结束高考后,开始了暑假打工的生活。不经意间,他偶然遇到了暗恋的同龄人网络主播小豆。原本只是虚无的存在于电子屏幕上的精神寄托忽然落实到现实生活中来,没有恋爱经验的叶岚清忽地一下子不知所措,丑态百出,令小豆生厌。当他苦苦陷于幻梦破灭的失恋焦虑中时,他却不知道,自己早就落入了小豆和网友们给他下的一个套。直到他最后不顾一切地奋力一搏,事情才有了戏剧性的转机。
  • 孤独自我

    孤独自我

    我是谁,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不清楚,我不知道我我我是一个没有群体的女孩儿,一个孤独少女哼,或者也说是一个有人缘的孤独患者。我喜欢在黑暗的屋子里抱着自己的腿偷偷哭泣,或者说喜欢穿着黑色运动服也出几个好朋友骑着自己的自行车,环游自己的家乡……这都是我那哪一个是真正的我,我不清楚。。。来吧过来吧听听我讲述的这个故事。
  • 泣血残梦

    泣血残梦

    是什么,让他如此渴求力量,是什么,推向他一步步迈入黑暗!又是什么,给予了他前进的动力!在背叛、欺骗、仇恨的洪流中他能否从中摆脱,在经历各种打击,挫折后是否能拾回内心的那抹柔情……是真,是假?是虚,是实?春迩风劲雪临城,万木缟素百草无。陈主遭蔽王朝覆,宋祖恃权皇袍加。椒图飞遁入北冥,浓云盦月星斗残。今冠巉岩以下望,瀚海浊浪排空上。熛风突至袭面首,散尽天穹搕月云。金乌破浪冲九霄,峭冷撤妄煌坤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