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92800000043

第43章 参考文献(1)

一、中文著作

1.陈崇山、弭秀玲主编:《中国传播效果透视》,沈阳出版社1989年版。

2.陈龙:《在媒介与大众之间:电视文化论》,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版。

4.胡芝莹:《霍尔》,台北生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年版。

5.胡疆锋:《亚文化的风格:抵抗与收编》,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版。

6.蒋原伦、张柠主编:《媒介批评》第一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蒋晓丽、石磊:《传媒与文化——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8.李念培、孙正达:《英国》,当代世界出版社1998年版。

9.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0.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陆扬、王毅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12.罗钢、王忠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15.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16.欧阳宏生:《电视批评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7.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8.潘知常、林玮:《传媒批判理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19.冉隆勃、王振华:《当代英国——政治、外交、社会、文化面面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20.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1.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2.陶东风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3.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文化研究》第二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24.王逢振编译:《电视与权利》,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25.王虹:《当代英国社会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6.吴浩:《自由与传统——二十世纪英国文化》,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27.谢少波、王逢振主编:《文化研究访谈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8.杨击:《传播·文化·社会——英国大众传播理论透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9.衣俊卿:《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30.殷晓蓉:《战后美国传播学的理论发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1.俞可平、黄卫平主编:《全球化的悖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32.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3.臧海群、张晨阳:《受众学说:多维学术视野的关照与启迪》,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4.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5.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编:《解读受众——观点、方法与市场:全国第三届受众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6.[法]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编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7.[英]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8.[英]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陈书平刘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9.[英]阿瑟·马威克:《一九四五年以来的英国社会》,马传禧、韩高安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40.[美]安德鲁·芬伯格:《可选择的现代性》,陆俊、严耕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1.[意]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姜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2.[英]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田晓菲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43.[英]安吉拉·麦克罗比:《文化研究的用途》,李庆本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4.[英]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45.[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汪凯、刘晓红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46.[法]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7.[英]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48.[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和文化边界》,司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9.[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50.[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51.[英]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2.[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3.[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54.[英]迪克·何柏第:《次文化——风格的意义》,蔡宜刚译,台湾巨流图书公司2005年版。

55.[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第:《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56.[英]Dorothy Hobson:《肥皂剧》,叶欣怡、林俊普译,台湾弘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3年版。

57.[英]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钱承旦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58.[英]F·R.利维斯:《伟大的传统》,袁伟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

59.[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60.[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王晓珏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61.[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62.[英]吉姆·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桂万先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3.[英]雷蒙德·威廉斯:《现代主义的政治:反对新国教派》,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64.[英]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65.[英]雷蒙·威廉斯:《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冯建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

66.[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

67.[英]利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吴靖、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8.[美]罗伯特·艾伦编:《重组话语频道》,麦永雄、柏敬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9.[英]罗杰·迪金森、拉瓦斯瓦米·哈里德拉纳斯编著:《受众研究读本》,单波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70.[法]罗兰·巴尔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许蔷蔷、许绮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1.[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2.[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3.[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4.[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75.(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76.[英]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韩敏中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

77.[法]米歇尔·福柯:《性史》,姬旭升译,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8.[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致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9.[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张永喜、鲍贵、陈光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0.[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81.[英]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82.[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3.[英]索尼娅·利文斯通:《理解电视——受众解读的心理学》,龙耘译,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

84.[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85.[英]特瑞·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6.[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7.[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88.[美]希伦·A.洛厄里、梅尔文·L.德弗勒:《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刘海龙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9.[美]约翰·菲斯克:《电视文化》,祁阿红、张鲲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90.[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1.[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92.[美]约翰·费斯克等编:《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李彬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93.[美]约翰·费斯克:《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许静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4.[美]John Fiske,John.Hartley:《解读电视》,郑明椿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

95.[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郭发勇、周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6.[英]约翰·塔洛克:《电视受众研究——文化理论与方法》,严忠志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97.[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8.[美]詹姆斯G.韦伯斯特等:《视听率分析:受众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王兰柱、苑京燕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二、英文著作

99.Alan O'Connor.Raymond Williams:Writing,Culture,Politics,New York and Oxford:Basil Blackwell Inc.,1989.

100.Alan O'Connor.Raymond Williams On Television,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89.

101.Chris,Rojek,Stuart Hall,Cambridge:Polity,2003.

102.Davis,Helen.Understanding Stuart Hall,London and Thousand Oaks eds:Sage Publications,2004.

103.Hall,Stuart Whannel,Paddy.The Popular Arts,London:Hutchinson,1964.

104.Hall,Stuart.eds.Resistance Through Rituals:Youth Sub-culture in Post-war Britain,London:Hutchinson,1976.

105.Hall,Stuart.eds.Policing the Crisis,Mugging the State and the Law and Order,London:Mac Millan,1978.

106.Hall,Stuart.eds.Culture,Media,Language,London:Hutchinson,1980.

同类推荐
  • 新农村建设模式与先进典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

    新农村建设模式与先进典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

    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尽快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 学习的艺术:如何学习和学什么

    学习的艺术:如何学习和学什么

    本书的目的旨在帮助以下几种人:结束学校生涯、希望尽快独立进入更高知识领域的青年男女;感到年轻时在学习的艺术方面缺少正确训练、渴望克服这一缺陷的人;在用脑方面接受过良好训练、发现可利用的业余时间很多,并渴望尽可能利用这些时间的成年人;为了过上体面生活、面临职业和生存转型的人。“活到老,学到老!”这是一句古老而睿智的格言,不过我想再加上一句:“学到老,活到老!”本书将向你介绍当今世界最重要而又最易被忽视的艺术——学习的艺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除了偶尔靠运气获得某些东西之外,其他一切都得依赖于这门艺术。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健康、财富和幸福。人类社会的所有进步都离不开学习。
  • 教师公文包-语言文字规范

    教师公文包-语言文字规范

    本书面向中小学教师,通俗易懂的介绍了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性,重点讲述了语音规范、文字规范、语汇语法规范、标点符号等内容。
  • 国际危机传播

    国际危机传播

    由高晓虹和隋岩主编的《国际危机传播》结合丰富的案例,在厘清危机传播与国际危机传播的关系、剖析危机传播国际化趋势的基础上,对国际危机传播中媒介组织的社会功能、生产机制、报道策略,以及公共政策、文化在国际危机传播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创新性地引入修辞学和阐释学理论,对国际危机传播中的文本修辞和过度报道进行了详尽分析。国际危机此起彼伏,国际危机传播影响深远,如何临希不乱,有效地进行媒体传播,帮助各方面转“危”为“机”,是《国际危机传播》的宗旨所在。
  • 隔墙有耳

    隔墙有耳

    本稿件并非要釜底抽薪,去探讨人权和隐私等跟告密相关的问题,只是希望通过讲述告密史上一些人和事来让人们欣赏一下,这些古代肮脏的幽灵到底给他们自己和历史带来了什么,他们那种为告密而不要脸,甚至是不要命的“勇敢行为”是怎么修炼成的。
热门推荐
  • 逃回过去

    逃回过去

    时间穿梭是23世纪最伟大的成就,第一台时光机问世。然而好景不长,经过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时间穿梭竟是一趟有去无回的旅行。政府当即停止了有关时光机的实验,只保留了部分理论层面的研究,至此时间穿梭再无人问津。程逸,孤儿,生活简单。一次偶然,发现妻子出轨,盛怒之下失手害死了自己的妻子。无奈寻求挚友Time的帮助,在Time的帮助下,程逸逃回了过去。然而事情并没有如他想的那么简单。
  • 画骨成纱

    画骨成纱

    “娘子”“你可知娘子所谓何意?”“慕取…为什么…”“对不起…落落”“慕取!我不再是你的落落,我是雪,画,骨!”“她想要便成全她好了”“求求你,保护好我们女儿……”一位浑身怪鳞的女子将怀中的孩子交给一个男人男人吓得哆哆嗦嗦的“你若不愿,你家人会一个一个死去”女子眼色突然一狠男子无奈结果女子怀中的小怪物
  • TF我在回忆里等你

    TF我在回忆里等你

    回忆?对于顾染来说可能是幸福的。在与自己喜欢的王俊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时候,顾染和王俊凯就注定要在一起了。顾染很喜欢他,喜欢看着他笑,喜欢看着他露出的虎牙,喜欢听他唱歌,喜欢他的一切。可王俊凯却只把她当妹妹,什么事都与顾染分享,直到那年,王俊凯遇到自己喜欢的女孩——苏依依,他立马告诉了给顾染。顾染却已入戏太深,痴痴的迷恋上了王俊凯,和电视剧里的剧情一样,王俊凯的母亲却不喜欢苏依依,不得不告诉王俊凯在小时候顾染就与王俊凯定了娃娃亲。
  • 老子可以这样读

    老子可以这样读

    谁能使浑浊的环境静下来,慢慢变清?谁能使安顿的心灵动起来,产生新的追求?能这样做的人,不追求完美,正因为不追求完美,才能不断创新,我们需要在安静中沉淀,在沉淀中创新。花点时间,读读本书,会减少几分失落,多几分淡定。这个社会,没有人不求人,也没有人不被人求。你求人时,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而人求你呢?事情会难办吗?所以,通常办事,是要想办法转换关系,转换角色,让你求人转变成人求你。人与人的相处,有时会很难,有时会很简单,由难变易,需要智慧。要想寻找这种智慧,读读本书,它会告诉我们和光同尘,处事有道。
  • 所以转世最讨厌了

    所以转世最讨厌了

    这是第一次写小说。有很多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教。转世没有失忆的灵感来自漫画,但是会努力不去写和别人一样的剧情。这是个貌似年龄差很大的姐弟恋…相信我。
  • 慑宫之君恩难承

    慑宫之君恩难承

    临死之前,她才知道是心爱的夫君将她送上了绝路。一世情爱,于君王而言不过是权衡之术,是掣肘之法。于她,却是万劫不复。重生之后,她有想过舍爱弃恨远远逃离这红墙深宫。岂知厄运重临,似乎成为年贵妃才是她唯一的出路。从反抗,到挣扎,从逃避,到重拾旧恨,年倾欢历经两世,却摆脱不掉同样的心魔。难道就因为爱上了这天下最薄情的君王,世世要为他锥心刺骨?
  • 永念长安

    永念长安

    浅衣,多么奇怪的一个名字。这个名字,正如她一般,让人琢磨不透。前一刻,她可以和你谈笑风生,下一刻,就可以剑指心间。你永远不知道,对面这个看似盈盈体弱的少女,却有着极深的城府与智谋。匡扶幼弟,执掌大卫王朝;弑叛乱兄弟,灭侵犯敌国······她的名字,犹如一道符咒,压着诸国。有婧长公主在一日,卫王朝不灭!且看她如何搅动风云,与他并肩而立,看遍世间山河。
  • 灵珑传奇

    灵珑传奇

    在很久以前,灵珑王统治世间,天下万物生灵都能和平共处,直到元魔神出现。元魔神乃是星界和人族之后,有上天入地、操控万物生灵之能,却又生性跋扈恣睢,它培植出了邪恶的亡灵,并发动亡灵作乱。灵珑王结合正义力量消灭了亡灵,并打败了元魔神。但是灵珑王也死了,他的躯体化作了十八颗珠子。传说千年之后,元魔神会再度复活,而只要将这十八颗珠子聚齐,灵珑王也将重现。
  • 都市仙医

    都市仙医

    原本要做废柴一辈子的弱气男,在遇到傲娇的女神之后,他的杯具人生开始出现转机。进北大,学炼药。新生王,医众生。梦幻般的日子接连出现,砸得黄成都缓不过气。废柴不可怕,可怕的就是没有一颗上进的心。男人只要有上进心,女人就会有,朋友也不会缺,事业心情神马的也照样可以给力。
  • 我的见鬼人生之落叶秋纷

    我的见鬼人生之落叶秋纷

    钟天海,一个被老天所嫉妒的人。一直喜欢着的那个人竟然是把自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罪魁祸首,但是就算是这样他也还是愿意原谅她,但是为什么她要选择背叛?六年前,除鬼界大地震,让钟天海对除鬼界失去了信心,想做一个普通人生活下去,但是那一封封的信却慢慢的把钟天海引入了那上古时期的家族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