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96100000047

第47章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7年7月。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7年1月。

3.顾海根:《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与治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吴增强、张建国:《青少年网络成瘾预防与干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5.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网络心理》,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年版。

6.赵水忠:《谁偷窥了你的网络隐私》,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7.林之达:《传播心理学新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吕巧平:《媒介化生存——中国青年媒体素质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张震:《网络时代伦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李玉华、卢黎歌等:《网络世界与精神家园——网络心理现象透视》,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程乐华:《网络心理行为公开报告》,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13.檀传宝等:《网络环境与青少年德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4.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等:《聚焦新生代——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网络游戏研究和调查》,地质出版社2006年版。

15.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等:《走出网络迷途》,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

16.程洁、张健:《网络传播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7.张向葵:《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反思与回应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杨广学:《心理治疗体系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9.李萍、沈浩、涂雄悦:《网络与孩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0.刘守旗:《网络社会的儿童道德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1.刁生富:《21世纪网络人生指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2.〔美〕金伯利·S.杨著,毛英明、毛巧明译:《网络心魔:网瘾的症状与康复策略》,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23.匡文波:《网民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4.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5.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6.埃里克·麦克卢汉等:《麦克卢汉集萃》,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7.何精华:《网络空间的政府治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28.〔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9.史秋衡:《赛博化课堂:网络与教育》,夏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0.叶茂林:《青少年攻击行为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

31.赵水忠:《数字化侵害:中国青少年网络问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2.吴克明:《网络文明教育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3.郭本禹:《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4.马和民、吴瑞君:《网络社会与学校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5.李德成:《网络隐私权保护制度初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

36.樊浩:《电子信息方式下的伦理世界》,《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37.肖峰:《论人的信息化在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38.何威:《新媒介Cybergame的关键特征》,《新闻与传播》2007年第1期。

39.李一:《网络行为失范的生成机制与应对策略》,《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40.胡霞、邱莉:《从品德心理角度剖析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及其对策》,《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4期。

41.王瑟等:《大学与网络,哪个是他的航向?》,《光明日报》2007年7月12日。

42.雷雳、杨洋:《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的编制与验证》,《心理学报》(2007年)。

43.邹诗鹏:《现时代精神生活的物化处境及其批判》,《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44.刘婧婧:《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及其对当前中国教育研究的启示》,《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

45.胡小安、童鹰:《虚拟技术与主体认知能力的提高》,《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

46.盛晓白:《网瘾问题的心理学剖析》,《光明日报》2006年8月3日。

47.张锋、沈模卫:《互联网使用动机、行为与其社会—心理健康的模型构建》,《心理学报》(2006年)。

48.晏辉:《虚拟享用:伦理辩护与批判》,《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49.董海军:《网络:网虫的自恋舞台》,《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2期。

50.刘同舫:《社会学视野中的网络犯罪与综合治理》,《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

51.姚红玉等:《论虚拟环境的社会本体性质》,《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

52.赵晓红等:《网络社会:一种共享的交往模式》,《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

53.张雷:《网络聊天机器人小I对网络社会交流的影响》,《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

54.徐世甫:《虚拟世界的本体论探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

55.刘大椿:《虚拟技术的现代性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

56.陈晓荣:《虚拟世界的哲学蕴含》,《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

57.张彦:《论网络空间的净化与青少年网德教育》,《教育研究》2006年第7期。

58.肖诗鸣:《“网络同居热”背后的心理学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3期。

59.卢山冰、黄孟芳:《网络主体的理性解读》,《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年)。

60.任红杰:《关于虚拟现实认识的误区》,《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

61.丁道群:《网络空间的自我呈现》,《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第4期。

62.饶志华:《论婚外恋产生的社会基础》,《学术论坛》2004年第1期。

63.刘晋飞、王茂福:《青少年在网络游戏中互动可持续性的原因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6期。

64.巫汉祥:《网络语言与虚拟生存三面观》,《集美大学学报》2005年第8期。

65.卢晓红:《青少年黑客的心理特点及其行为指导》,《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66.陈晓荣:《虚拟世界的哲学蕴含》,《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

67.徐瑞萍:《信息时代的十字架》,《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

68.才源源、崔丽娟、李昕:《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的心理需求研究》,《心理科学》(2007年)。

69.李万兵:《论网络成瘾对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影响》,《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报》(2006年)。

70.钟吉娅:《网络语言的特点和规范探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

71.石伟、李建明:《论青少年的网络成瘾与防治》,《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第5期。

72.王丕承:《网络语言与当前社会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浙江学刊》2004年第4期。

73.吴传飞:《中国网络语言研究概述》,《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

74.黄永红、刘汉霞:《中学生网络语言的使用现状及思考北》,《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

75.黄永红、刘汉霞:《中国网络语言初探》,《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

76.张广纯:《青少年网络信息强迫现象的心理及对策研究》,《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

77.叶世利:《中学生与网络语言的调查研究》,《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

78.颜翠芳、王邦虎:《青少年网络犯罪研究》,《合肥学院学报》(2007年)。

79.张本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征及其防治对策》,《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

80.张红卫:《信息网络对青年学生心理行为特征的影响》,《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3期。

81.李金媚:《关于网络语言的几个问题》,《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

82.陈榴:《网络语言:虚拟世界的信息符号》,《辽宁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

83.杨鹏:《游戏、心理与环境:以系统思维综合对待网络游戏成瘾》,《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6期。

84.郑百灵、谢建社:《论互联网人际交往的特征及类型》,《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

85.魏钢、代金平:《论哲学网络观》,《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

86.杨容、郑涌等:《网络成瘾(IAD)实证研究进展》,《江西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

87.周甄武:《虚拟实践:人类新的实践形式》,《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同类推荐
  • 成败源自细节

    成败源自细节

    企业要想做大,就必须注重细节,从企业的小事做起!没有细节就没有机遇,留心细节,创造机遇,才能踏入成功之门。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一个完全经济化的时代,这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因此,任何企业都可以在经济的大舞台上充分展示企业的特点,实现企业的价值,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但是,市场经济的开放,经济化时代的来临,也使企业进入了一个微利时代,任何一家企业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就一定要注重细节。
  • 悠着点,别太累

    悠着点,别太累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在短短的人生之旅中,谁都希望能抓住每分每秒、掌握成功的契机,但是忙碌的生活经常让人感到压力沉重,长期下来,导致心情郁闷、烦恼丛生。生活其实不用过得那么累,放开胸怀,不追求物质享受,生活简朴、没有包袱的生活一定能心情舒畅。本书给读者放松心灵、悠北海生活的人生建议,阅读本书,将让心理找到舒压的窗口,活得简单轻松,拥有自在愉快的心情。
  • 做自己最好的人生规划师

    做自己最好的人生规划师

    主人公的背景并不显赫,但是他遇到了一位改变自己命运的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他开始一步步规划自己的人生,树立起一个个目标,并一步步地将其逐一实现,最后实现了最初的梦想。我们部是一个普通人。然而,是什么让普通人中的少部分在数年后变得不再普通了呢?是他们自己。他们懂得规划自己的人生,知道在人生的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样的事,然后通过努力,培养能力,适应社会的竞争形势,把握机遇,最终实现了从普通到不普通的华丽转变。任何一个梦想的实现都离不开规划,没有人能一步到位,盖出一座空中楼阁。只有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实现梦想的步骤,这样你才能摘得最终的胜利果实。
  • 修养含义

    修养含义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 学会控制可以得到更多

    学会控制可以得到更多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过得更精彩,更有意义,本书从十个方面入手,探讨了人的习惯、情绪、欲望、情感、爱好等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进而使人们意识到,只有学会控制,行为适度,才能控制、掌握自己的命运。
热门推荐
  • 欲婪天下

    欲婪天下

    释天帝得到我的魂魄与我合,以我的身体为契约助我婪天。
  • 淸岚潋滟

    淸岚潋滟

    身为猎人的岚被突然闯入家中的女子打破了平静的生活。而接踵而至的军队,强大的力量一举湮灭了原本的平静,家乡惨遭屠戮。整个国家也顿时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就如同石头丢入海中,激起一阵阵潋滟。因为守护而改变命运因为誓言而铸就奇迹。本书QQ群:167086052
  • 破天枭雄

    破天枭雄

    原本梦紫琳的记忆消失了,萧东也只是决定和梦紫琳重新来过,重新开始他新的平凡的生活。可是,天不遂人愿,萧东的哥哥萧云飞因为是魔血之种,所以被抓到狱间去了。萧东回到家后看到了哥哥萧云飞写的信,他很难过,但是他决定去救萧云飞,哪怕自己的实力不足以救萧云飞,但是萧东还是想赌一搏。一场华丽的爱与冒险,就此展开。
  • 诛神戮天

    诛神戮天

    辗转千年,种根降世。血脉觉醒,命运虚无,注定杀戮一生。死而复生的他,将踏上属于他的征程,不过是地狱,那又如何?天才,也不过如此!从此以后,人挡杀人,神阻弑神!
  • 英雄联盟之无极剑圣:易

    英雄联盟之无极剑圣:易

    杨新昊是地球人,一位学青春期十分叛逆的青年,却因为晚上上网巴“包宿”途中遭遇车祸,意外的穿越到了瓦罗兰大陆,重生,在艾欧尼亚的野外,被一个人(阿尔法)代入家中收养。在18岁成人觉醒,阿尔法为守候杨新昊觉醒,而牺牲,他来到战争学院,决心成为一个能守候自己所爱的人。
  • 逍遥游宠物

    逍遥游宠物

    本人想像中的宠物小精灵,多有借鉴之处请海涵。偶有所感,写下此文,不定期更,请勿见怪。
  • 远上寒山

    远上寒山

    从27岁到33岁,陆远寒所持的那个信念从未变过:等她长大,叼她回家。夏季知道陆远寒这个名字出自“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时候,欢快的颠儿到他跟前,“啧啧,这名字起的,你怎么不叫陆远上呢!”陆远寒眼镜片上寒光一闪,唇角一勾,“上什么?你?”周俊坏笑:“哎,这不是你养成计划里的美少女么,你这是采取放养政策了?”放养?扯淡,圈养才是他陆远寒的一贯风格。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量子末日

    量子末日

    各种奇形怪状的量子怪物,融合量子怪物的非人类,吞噬进化之道,这里是——量子末日!
  • 少年篮球传

    少年篮球传

    当你感觉一无所有的时候,不妨拿颗篮球走到球场,你就拥有了全世界。
  • 居竹轩诗集

    居竹轩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